2023年教学案例分析格式及 课例分析格式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2023年教学案例分析格式及 课例分析格式精选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第一篇】

案例背景

A是班级里的小男孩,来幼儿园一年都不到,长得很帅气,有时俨然一个大男孩,人也很聪明,但话不多,还有让老师苦恼的是:他很多时候比较懒,睡前不愿意自己脱裤子,醒了更多的时候等老师、阿姨帮他穿裤子、鞋子,如果不是很饿他连喂自己吃饭都懒得动手,做操时只要老师不扶着他做,他也懒得动手动脚,活动时,只要是需要动手稍微有点麻烦的事情,他宁愿坐在一旁看看,仿佛他对于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激情。

案例描述:

境一:

“老师好!”门口A进来。“你好!今天真棒,来得早起来了。”老师一边摸着A的头,一边对他说,“想玩哪个区角,自己选一个进去玩吧。”他选了娃娃家,在里面玩得很开心,又是烧菜,又是做饭,还躺在靠垫上蹭来蹭去很是舒服。到了做操的时间,老师铃鼓响起,“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玩具整理好,有小便的小朋友去小便,然后来搭火车,我们要准备下楼做操了。”可他还在玩,老师叫他:“A整理好玩具,穿鞋子出来了,我们要准备下楼了。”可他还在继续玩,老师走过去,对着他说,他这才放下手中的玩具,但是没有整理的意思,来到自己的鞋子旁边坐着,但是就是没有动手穿,然后看看老师。老师知道他的意思,但是老师说:“你先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然后自己穿上鞋子,A很棒的,自己会穿的哦?”他没反应,然后老师又说:“A再不整理,等下我们就都下楼了,就不等你了。”他见老师这么说就象征性的拿了几个玩具放好,这时一位小女孩进去帮他整理,他就马上退出了,他坐在鞋旁没有穿“我不会!”A说。“不会我可以教,但是我教完了你要自己穿。”老师说。A点点头,老师一步步告诉他,他今天穿的鞋子应该怎么穿,并一步步帮他穿上一只,另一只让他自己动手,他很快久穿好了。

情境二:

操场上,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和着音乐做早操,虽然有些孩子的动作也不是特别标准,但是一个个都是一副认真的样子。这时,看到站在圈子上的A又在那里一动不动,老师开车开到他的面前:“A小司机当好了吗?”说着老师扶着他的手开着,他就像一个提线木偶,没有任何感觉的让老师扶着他开,开了一小会,老师放开了他,继续开到其他孩子的面前,然后他又是呆呆的站着懒得动手了。老师叫他:“A,小手举起来了,变成小猪了吗?”老师扶着他的手夸张的做起来,他就跟着老师的手动起来了,但是当老师离开后,他又停了,对此老师显得有些无奈。

情境三:

餐前老师讲了嘟嘟熊的故事给孩子们听,故事讲完后,老师问孩子们:“老奶奶为什么喜欢嘟嘟熊?还夸奖他。”有孩子很快的说:“因为他会把自己的吃出的垃圾都带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劳动。”“对呀!所以老奶奶喜欢他,还夸奖他。那我们也要学嘟嘟熊,以后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偷懒,要不然没有人会喜欢你的。”“A是吗?”旁边的一位孩子马上说:“恩,是的。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A也点点头。

情境四:

有天起床,所有的孩子都已经穿好鞋子了,只有A还坐在他的鞋子旁边等阿姨出来帮他穿。一会,阿姨出来,老师对阿姨说:“阿姨,不要帮他,他会习惯的。”然后,阿姨没有帮他,他继续坐着,老师走过去,“我们今天来给你得小脚丫找家好吗!”老师把自己的鞋子脱去,“这个是它得家吗?”“不是!”“那它得家在什么地方?”“这里!”“那赶紧让它进家门吧?”“好!”

案例分析:

1、形成不良习惯的原因

A的不良习惯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从小A一家就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两位老人对于小孙子是宠爱有加,每天吃饭都是由外婆喂,外公外婆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清理A每次玩好的场地,他从来都不习惯自己整理玩具。就这样,什么都由大人包办代替,使他失去很多自己动手的机会,并逐渐养成了娇生惯养的性格,而且外公外婆对于他的每个眼神总能很快的心领神会,并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难怪A经常说自己不会但也懒得问。

2、教育效果经常不明显的原因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们也会运用故事、榜样激励、说理、看图等策略,但是这些对他来说更多的时候只是简单的说教,教育只停留在表面而使被教育者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教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有时还是会受到传统教育的思想束缚,有时也会只注重教育的结果而非过程。比如有时教师为了让孩子尽快的完成任务,仅仅只是用了语言的提示让A把自己的玩过的玩具自己整理好,却没有交给他应该如何整理,这对于其他的孩子来说也许并非难事,但是对于一个在家一直有人帮他做事的A来说也许是有难度的,可能根本没有人告诉过他应该要怎么拿怎么放,放哪里。而有时教师也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上述的教育对于A来说也许只是对于一些基本道理的表明的接受,而并非从内心有所触动,因而也达不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案例反思:

1、做好家园共育工作,统一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

长辈们对于独生子女得溺爱让他们失去了很多动手的机会,正是这样才让A变得如此的依赖他人。要是他发生根本性得改变必定需要一个很长得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家长得配合,教室要及时得指导家长的工作,要让家园真正能达到很好得共育,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要让5+2=7而不是小于7,为孩子创造良好得家庭环境和表现自我的机会。

2、淡化说教,创设更加生动活泼的实践情景去教育孩子,运用好游戏得方式

在我们得日常教育中,不要以成人得眼光或语气去教育孩子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不要总习惯于把现成得东西告诉孩子,要倡导以人为本,更多得运用游戏为孩子创设有趣得情景让他们亲身体验。

3、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幼儿园纲要指出:“教室应为幼儿学习生活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室要观察幼儿、了解孩子、同时鼓励孩子去发现自己的世界。而教室仅仅作为他们参加获得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4、找到孩子得兴趣点加以引导

都说兴趣是最好得老师。纲要也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得事情、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得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提高孩子对于参与活动得兴趣。

Photoshop教学案例分析【第二篇】

上课开始,我从创设情境导入,在通过欣赏《神奇的九寨沟》这首歌曲让学生体会九寨沟的神奇,让学生初步感受九寨沟之美,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学生从自由练读,默读感悟,集体交流。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读,再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同时,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再有感情的朗读。

一、自主学习,提高探究能力

在提出、选择、确定探究问题后,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自主阅读的策略和方法。自己读、自己想、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深入课文与阅读教材形成“对话”,主动地捕捉、搜集、处理与探究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九寨沟》一课导入前,我用课件出示了九寨沟的地理位置以及用导语介绍了它的位置。然后,是词语教学部分。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在理解的基础之后,在结合词语用自己的一二句话说说九寨沟的美。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主要靠语言实践。在阅读教学中,读应该是最基本、最经常而又最重要的训练。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从读入手,以读为本,在读中使学生受到真情实感的熏陶,架起与作者沟通的桥梁,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这要比在课堂上进行繁琐分析而限制学生的思维来得简单而有效得多。如《九寨沟》一课介绍了九寨沟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读后不禁让人赞叹:此地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对九寨沟美的赞美的缘由。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线、多种手法促读、入境会文”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的读法,图文对照,展开想象,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去描绘九寨沟,然后创造性地用读来表现自己多种感官咀嚼品味到的美景。这样,学生把九寨沟的美景刻在脑海中,对课文的理解也水到渠成了。

上完这堂课后,我还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很多弊病和不足之处。新课程改革理念关于评价有这一说法:“设计评价工具,选择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在教学设计上又讲究创意教学,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显得尤为关键。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是给学生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的体现对学生的关怀、关爱和关注,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更要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更多的是对学生的表扬、肯定、赞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然而, “热闹”、“好!”、“你真棒!”、“你太聪明了!”等赞美之词不绝于耳;“五角星”、“小红花”以及各类卡通形象作为奖励漫天飞舞;在教师“引导”下,整齐划一的学生掌声和“棒,棒,你真棒!”的口号声在课堂上此起彼伏,难免让人觉得“声不由衷” 。而且,这种一味迎合学生的过分表扬既含糊又夸张,如果教师总是用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或者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奖励,学生就会觉得索然寡味,久而久之,对教师的评价与奖励就会产生淡漠感。……平静地思考一番,就会发现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价,真正的评价应该是对事实的肯定,对精神的唤醒,对行动的鼓舞。当学生答错题的时候,我们要给他们提供反省、自我纠正的机会,并给予他们再次尝试的机会,这样不但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修复错误、树立信心,从而使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 “你的说法不太确切,你若能换个说法,相信你一定能表达出来,愿意再试一试吗?”我想,学生肯定会认真思考,重新组织,把正确答案说出来。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师生心与心的交流过程中,只要老师对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希望之情,就会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每个学生都会比原来做得更好。

“人人在学习之中,人人终生学习。”特别是我们这些新教师,只有时刻以发展的目光去看待将来的学习与教学,才能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高中数学如何教学案例分析【第三篇】

Photoshop教学案例分析

Photoshop教学案例分析

《合成图像》的教学

《中国电脑教育报》范春壮

■ 引入课题

教师展示一组合成的图像,让学生在欣赏中产生创作的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合成图像》。

■ 学生自主学习

1. 出示任务一:有位小姑娘,因故不能亲临中山纪念堂,你能帮她在中山纪念堂前留影,完成她的心愿吗?

资源(素材):小姑娘、中山纪念堂图片各一张。

学生练习:四人一组,先从课本查阅有关步骤,再自己探索,完成作品上传到教师机。

教师示范操作步骤:

(1)打开人物图像,利用不规则区域选择工具,选取人物并复制到剪贴板。

(2)打开风景图像,把剪贴板上的人物粘贴过来。

(3)单击菜单“编辑/变换/缩放”,对当前层图像进行形变处理。

(4)单击菜单“编辑/变换/水平翻转”,使人物水平翻转。

(5)用工具箱中的移动工具,移动人物至图像左边的合适位置,任务完成,保存。

学生可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自己的操作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学习Photoshop操作的'知识。

2. 出示任务二:现有广州夜景和节日焰火的图片,怎样制作“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效果?

资源(素材):广州夜景和节日焰火图片各一张。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使用任务一的方法不可以,因为那样会遮盖下层的图像。教师提示可以运用图层混合的方法来处理。

教师示范操作步骤:

(1)打开广州夜景图像,用“Select”菜单,全选广州夜景图像。

(2)复制到剪贴板。

(3)新建一个文件,把剪贴板的图像粘贴到新文件中。

(4)打开焰火图像,同样全选并复制,再粘贴到新文件中。

(5)如果图像大小不一致,调整焰火图层图像的大小使之一致。

(6)在焰火图层中选择“屏幕”模式,就产生了合成的效果。

学生分组练习,同时对作品进行评价小结。

3. 出示综合任务:对指定照片进行如下加工:

(1)把所有人物清除。

(2)调整清晰度,使图像变得更清楚一点。

(3)更换天空背景。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完成作品后上传到教师机

《九寨沟》教学案例分析【第四篇】

请阅读___老师成长经历片断,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回答问题。

40年前,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的校门,便走进了小学,这一进去就是40年。4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我热爱和学生、青年教师在一起的生机勃勃的生活?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觉得我的心永远是年轻的。

这样的精神世界驱动着我,鞭策着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废,于是,我会为寻找孩子观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专心致地认别、挑选;我会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获得鲜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时候,一个人在厨房里练习“范读课文”;夜深人静之时,我进入教材所描绘的境界会为文章中的人物深深感动,从而一个个巧妙的构思如涌之泉流泻而出;课堂中,我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使学生心领神会;一场大雪后,我又会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然后和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当孩子们把雪球扔中了我,我笑得比孩子们还要开心,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

我在读师范时,认真学好各门功课,还认真学画画、练美术字、参加诗朗诵会、创作舞蹈,我也很喜欢音乐,学指挥、练习弹琴,夏天在小小的琴房里练弹琴,尽管蚊子叮,浑身是汗,却乐趣无穷,整个身心都沉醉在琴声中了。这些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当教师之后,我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的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就有厚厚的几本。近20年来,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及国外教学实验的资料,做了不少卡片。学习对一个教师来说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我常常用屈原的话来鼓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知识结构?

2、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能力结构?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的教育素养:

(1)林崇德教授把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本体性知识,主要指学科专业知识;(即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文化知识,指的是与教育有关联的综合性知识();(新的课程结构尤其强调教师应打破原有的学科壁垒,具备跨学科知识);三是条件性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也就是怎样教书育人方面的知识。

(2)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①信息能力。教师只有具有信息能力,也才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指导学生去独立地获取知识。(指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是教师职业的一种新的能力,将广泛应用于课程整合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②教学能力。驾驭教学的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

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这是教师职业能力一个重要的方面。(还有肢体语言,音像讯息等)

④组织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是教师职业的重要能力,许多案例都会涉及这方面内容)

⑤教育科研能力。(同时也包含一种扩展的专业知识能力)

(此外,还有课程开发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整合能力,与原有的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相比,现代教师将更富有创造性,不仅会教书而且会编书,现代教育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此道题的设问与案例本身的关联性较少。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第五篇】

[案例实录]

星期二上午,站在钢琴台前看我班小朋友的折纸的情况,无意间发现我班美美小朋友的折纸折的很特别,一张大大的折纸被撕成了“四张小正方形”做成了四份一样的作品,而且折好的作品比人家的小。于是我把这一发现悄悄地告诉了班里的张老师。我们两个商量,暂且不声张,看下午美美上完折纸课怎么说,(为了调动幼儿学折纸的积极性,从这一学期开始,我们开设了“纸娃娃大擂台”,规定每折10个折纸作品可换一面小红旗,5面小红旗换一个奖品,美美加上“一撕为四的作品”折纸数正好是10张)。果不出我们所料,美美一下课,就拿着刚折好的四份作品,非常兴奋得说:“老师,我的折纸作品已经10个了,该换小红旗了。”这时张老师走过来说:“好,我来看看。”还没等张老师说完,站在我跟前的佳怡小朋友大声喊:“老师,美美把一张折纸撕成了四张,她做成了四份一样的作品。”佳怡的话立刻引来了一些围观的小朋友,大家一起把目光投向了老师,再看美美“哇”的一声哭了,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佳怡:“老师,美美这样做不算数。”

静怡:“是呀,她这样是骗人的。”

思宜:“老师,应该把美美的折纸扔了。”

萌月:“对,老师怎么办?”

于是,孩子们把目光又投向了我,我看看美美不知所措的样子,再看看这边孩子们期待的目光,我顺势把问题抛向了孩子们,说:“美美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如果你们愿意讨论的话,咱们可以来讨论讨论。”随即我们组成了一个临时“讨论小组”,开始讨论:

师:“美美为什么要把纸一分为四折?”

旭峰:“她想得小红旗。”

思杰:“她想得奖品。”

师:“她这样想对不对啊?你们有没有这样想啊?”

心茹:“我也想得奖品。”

冬琴:“我也想得奖品,可是能这样吗?”

东宇:“不能。这是骗人,骗人是不对的!”

静怡:“她把折纸撕成了四张,这是在耍小聪明”

师:“那你们觉得现在要怎么办呢?”

冬琴:“张老师,不能发给她作品。”

旭峰:“对,美美说谎骗人,老师该把她的小红旗收回来。”

思杰:“把这个大象扔掉。这次的不算。”

冬琴:“我们应该帮帮她,可以给她一次机会。”

师:“冬琴说要帮帮她,给她一次机会,你们觉得呢?”

小朋友有的点点头,有的想了想,慢慢的也点头了。

师:“那要怎么帮呢?”

佳怡:“美美,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耍小聪明。”

萌月:“上折纸课要表现好点,才能得到更多的作品。”

湉兮:“美美,你以后不能这样了。“

晋豪:“美美,你能改掉这个毛病吗?”

美美轻轻地点了点头,小声说:“能。”

师:“美美,听了小朋友的讨论,说说你的想法好吗?”

美美:“老师我错了,以后我要好好表现,要靠自己的真本事多得作品。”

师:“对了,要这样做才会是教师和小朋友都喜欢的小伙伴。那今天的折纸作品就不算了,你们说这样行吗?”

小朋友听了都点点头。

教师小结:美美想得到很多作品,很积极上进,这种想法很好,她也很聪明,但她把一张大折纸一分为四,当四纸来用,这种获得很多作品的做法是不对的。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的作品,才算真本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要能够知错就改,就是最棒的。

[案例反思]

在解决事情的全过程中,我发现了问题,但没有直接介入,而是把问题留给了孩子,引导孩子,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关注的是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意在引导幼儿掌握合适的获得途径、解决问题的方式,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通过讨论,幼儿自己明白了作弊是不对的,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而且,有些结论来自幼儿自己的思考,以及幼儿集体的智慧,所以对幼儿更有说服力,认识也更深刻。

[案例分析]

换个角度看,其实,幼儿争强好胜不一定全是坏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幼儿只知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其个性发展都是不利的。争强好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竞争者和被竞争者调节自己的行为,获得有益的经验。不择手段遭到同伴抵制和老师的批评,认识到自己不被同伴接受时,就会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教师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正确的方式来获得成功,引导幼儿明白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让大家信服与支持。

经过讨论,孩子们对于折纸小**的是非对错已经认识的很清楚,使幼儿分辨好与不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且我相信他们,也知道了以后遇到类似事情该怎样思考,怎样处理。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