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编3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编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操作试验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知道三角形边的关系。
2、借助剪一剪、拼一拼、移一移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建模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四、教学难点
理解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理解“任意”二字的含义。
五、教具准备
“几何画板”制作的教学课件,三角形的每条边可以根据学生生成的数据输入显现,展示围的过程。
六、学具准备
透明彩色喷墨胶片打印线段。
七、教学过程
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再现三角形模型——强化对三角形的认识1、谈话导入,复习三角形概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2、操作试验,感受三条线段怎样围成三角形,懂得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任意两条线段的端点两两相接。
(实物投影:三张印有线段的胶片,胶片的边沿相连。)
师:看屏幕,现在这样围成三角形了吗?
教师:谁来围一围?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其他同学观察,评价。)
教师:刚才的没围成三角形,现在就围成了,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
学生操作,评价
学生讨论并回答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调出学生的原有认知,通过实物投影上三条线段围的变化,一方面帮助学生重现三角形的模型,强化对“每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认识,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围的方法。为后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拆解三角形模型——制造冲突,引发思考1、拆解
师:如果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剩下的可能是哪两条?
(板书:11、6和11、11)
2、讨论
师:用这两条线段能直接围成三角形吗?能想办法变成三条线段吗?
师:变成三条线段了,就能围成三角形吗?
(板书:能?不能)
学生动手,观察并总结回答在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认识中,想象得到的都是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头脑中也有大量这样的生活原型和抽象的三角形模型。教师通过“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两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想办法变成三条→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吗”四个小步骤的巧妙设计,打破了学生头脑中存有的三角形模型,引发学生的思考: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质疑自己和他人已有知识经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审视、思考、疑惑中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研讨。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操作试验,明确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1)明确要求。
师:实际情况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呢?请你动手试试。
要求在动手前,小组内先一起说说打算剪哪一条,怎么剪。组内4个人每人剪的尽量不一样,剪完围围看,然后填在记录单上。
记录单:两条线段11cm和6cm(或11cm和11cm)
剪后的三条线段是()cm、()cm和()cm
围成三角形了吗?(√或×)
(2)小组合作试验。
教师监控:收集试验数据
能围成不能围成
3、8、62、9、6
4、7、61、5、11
5、6、62、4、11
…………
(3)展示交流试验情况,提取数据。
师:谁愿意把你试验的情况给大家看看?(学生说教师板书。)
追问:谁和他的不同?
还有补充吗?
谁用的是11和11,说说你们试验的结果?
师:这两条线段在哪儿相连?
师: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师:到底连没连上,最后边的同学看得清楚吗?看来这儿用学具不容易看清楚,咱们用课件清楚地看看。
师:有没有同学认为这个能围成?到底能不能围成,说说理由。我们通过课件演示来看一下。
(播放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围的课件。)
(4)小结过渡。
师:通过亲自试验,大家知道三条线段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展示结果
情况一:
全是能(或全是不能)的情形。
情况二:
有的能有的不能的情形。
学生将一条线段剪成两条,从理论上分析能够得到无数种不同的剪法,但围三角形的结果只会出现两种:能围成和不能围成。教师根据可能出现的试验结果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生生交流中提取典型数据。通过实物投影变焦放大的功能,有助于学生清晰地看到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情况。几何画板课件随学生生成输入数据和动态演示过程,弥补了学具操作的不足,有助于学生达成统一认识。这几个环节的设计,不是就内容说内容,而是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试验基础上,补充完善个人和小组的认识,达成共识。学生在剪、围中思考,初步感受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不是在比较每一条线段,而是需要看两条线段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做了铺垫。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2、数形结合,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提出问题。
师:试验前我们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继续研究,你想研究什么?
师:你觉得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系?
(2)研讨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小组同学研究研究。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课件:输人数据生成三角形演示围的情况。)
(3)研讨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同学们知道了两条短的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的时候一定不能围成三角形。
那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就能围成三角形呢?我们来看这些能围成的情况,一起来分析分析。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小组讨论
学生说想法
课件重现了数据对应的图形,学生借助黑板上的数据、屏幕上的图形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直线、射线和角的含义;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
教学、三角板、小组讨论表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孩子们,现在的你们已经了解了许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都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知识都是从生活中发现的,现在我们来看看今天的知识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请孩子们看大屏幕:出示一幅生活中图片(有明显的太阳光,建筑物的线条很明显),学生认真观察。
师:这图是从生活中拍摄的,很美吧。我们今天探究的数学知识就藏在这些图里面,画面上藏着许多的线,大家找找看,用手比划一下你找的线。(生比划)
师:你比划的是哪些线?(请2-3名学生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复习线段
出示有线段图,从图中抽象出线段。
教师:刚才有孩子找到了这些线,这种线的名字叫什么?线段。
教师:孩子们认真看看,线段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有两个端点,是直直的,有的线段长,有的短等等。
2、学习射线
教师:还有的孩子找到了这些线(出示太阳光图,除去颜色抽象到射线)这种线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
板书射线,认识射线的特征
3、学习直线
教师:刚才大家在生活中找到了许多的线段和射线,还有一些曲线。可是还有一种在我们生活中找不到的线,却在我们数学王国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家想不想认识这位神秘的朋友呢?
出示直线,动画延伸。
在自己本子上画一条直线。
4、线段、直线、射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师:现在我们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他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呢?
接下来就需要大家一起认真观察,讨论找一找他们三线的区别和联系,活动之前请大家听清楚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
请每个小组分工合作把报告单上的填完。
填好后小组团结探索找出三种线的区别和联系。
报告单:
关于角,你已知道了什么?(找角、试画角等)书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再来深入探究角的秘密吧!
3、看书36页自学。
(1)自学,可以说一说、画一画、比一比。
(2)小组探讨,确定交流内容。
4、集体交流。(视学生交流情况,老师及时引导)
(1)学生概括得出角的概念。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出示没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你也来画几个角。
画角(先自由画,再一生实物投影演示)说说你是这么画的?(定点,引出两条射线)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P36做一做
2、练习四1、2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22页例2,课堂活动的第2题及练习三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让学生明确学习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重要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四舍法”或“五入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了几位新同学,为了增进大家的了解,谁愿意用数据向他们介绍一下自己或者我们学校的情况?
学生1:我今年10岁,身高大约140厘米。
学生2:我的体重在36千克左右,我家有3个人,爸爸妈妈每月的收入大约1万元。
学生3:我们学校有学生2125人。
教师:在刚才介绍的这些数据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学生:10、 3、2125是准确数,大约140、36千克左右、大约1万是近似数。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准确数,这时就要用到近似数,比如:20xx年重庆市总人口约3100万,中国大陆总人口约13亿等都是近似数。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点评:体现数学的现实性。利用学生身边现有的、熟悉的学习材料引入教学,让学生在相互介绍的过程中,感受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存在和广泛应用,突出其学习价值。]
二、学习新知
1探索“四舍五入”法。
(出示:534607)
教师:这是一个准确数,如果改成一个近似数,大约等于多少?
学生1: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六百。
学生2:也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
学生3:还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五十万。教师:了不起,还写成了用“万”作单位的数,你们认为“五十三万”和“五十万”谁比较合适?
学生1:我认为五十万比较合适,因为这样的近似数比较简单。
学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五十三万比较合适,因为五十万与准确数相比,比准确数少了三万多,相差太多,而五十三万与准确数很接近,只相差四千多。
教师:五十四万怎么样?
学生1:不行,与准确数相差五千多了。
学生2:我发现,只要千位上的数没有达到五千,就可以直接去掉万位后面的数,约等于五十三万。
学生3:对,当千位上的数达到或者超过五千,就可以在万位上增加1,再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约等于五十四万。
(出示:38290)
教师:按照大家刚才讨论出的办法,38290约等于多少万?
学生:千位上是8,满了5,所以,万位上增加1,约等于4万。
2.归纳方法。
教师:同学们表现很出色,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整理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把万位后面的尾数直接舍去,千位上的数是5或者大于5,就向万位上进1,再把后面的尾数舍去。
教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学生看书第22页例2,质疑)
[点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围绕“怎样用近似数表示”这一问题展开了大胆的、富有个性的讨论,自主探索出了“四舍五入”法,知识的建构水到渠成。而教师的点拨——“谁比较合适”对学生的进一步探索起了重要的作用。]
3.练习。
(1)教科书第22页的试一试。
教师: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学生独立完成,评讲)
(2)教科书第23页的课堂活动第2题。
师生活动:老师出示卡片,学生说近似数。
师生活动:同桌活动,一人写数,一人说近似数。
4.扩展。
(出示:省略153904270亿位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
教师:先回忆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想一想,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再交流)
学生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看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该看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约等于2亿。
学生2:也就是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看那一位后面一个数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点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经验验,迁移类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通过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很容易得出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即“看后面一位四舍五入”。]
三、小结(略)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24~25页第4~6题(学生独立完成)。
上一篇:幼儿消防安全教案反思精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