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设计 教案中教学评价设计(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教学评价设计 教案中教学评价设计(精选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学设计评价【第一篇】

教学设计评价范文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收集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对教师、学生的作用。以印证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评价形式主要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教学设计的评价内容。一可以对教学的每一步设计进行评价,看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以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这是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二要对设计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便于查找教学设计的不足。以利于今后的教学设计。形成良性循环。这是教学设计终结性评价;三是教学设计实施中的评价。观察学生反应。随时调整,这是课堂教学生成性的表现。也是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

教学设计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和分析。

一、分层次区域创新教育教学设计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因此,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不是贯彻计划,要根据活动情景进行调整。导致调整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反应。分层次区域创新教育教学设计实施不允许教师忽视学生的存在而一味地按预设的教学设计程序“走”下来。要及时评价。及时调V.这是教学设计实施中的形成性评价。

分层次区域创新教育教学设计调整的依据:

(一)学生参与状态第一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第二,观察是否有些学生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第三。观察学生是否情绪参与。有无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第四,观察学生是否思维参与,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一表见解,看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

(二)学生交往状态第一观察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第二。观察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

第三。观察学生交往的有效性。

(三)学生生成状态第一,观察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第二,观察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即产生了兴趣,教师的成功莫过于使他的学生都喜欢学习,学习他所教的学科。而不讨仄、惧怕与逃避。第三。观察学生是否获得了本内容以外的知识。现代课堂中。课堂知识包括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第四。观察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没有相应的发展。

二、终结性评价在教学设计后期阶段要进行终结性评价,以收集教学设计所产生的学习效果的证据。终结性评价主要从设计本身和教学设计实施后取得的效果两个方面来评价。对照学生实际学习效果努力查找教学设计中的闪光之处、不足之处。分析不足的原因。下一步需要如何改进,本次设计对今后的教学设计有何启发。形成教学设计的良性循环。

终结性评价主要运用调查和分析的方法获得评价资料。调查指向学生及听课的老师等作调查,其中学生的反馈意见是最重要的。调查内容教师可按自己教学的情况自定。分析指教师根据调查及观察获得的信息资料对教学设计进行理性反思与剖析。学习效果分析侧重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评价标准【第二篇】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教案)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设计(10分)

1.明确(目标清楚明白,具体,便于师生操作)(3分)2.恰当(符合大纲、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3分)3.全面(体现知识、能力、思想等几个方面)(4分)二.教学方法设计(9分)

4.教法选择得当(结合教材特点,学生、教师实际,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5分)

5.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恰当(根据实际需要,教具、学具、软硬件并举)(4分)三.教学程序设计(10分)

6.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有层次,结构合理,过渡自然)(4分)

7.教学环节中小步骤设计具体(根据实际需要有些教学环节中有小步骤设计,教学环节或小步骤时间分配合理)(3分)

8.教学程序设计巧妙(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和方法运用上新颖独特,有艺术性)(3分)四.教材处理设计(20分)

9.教学思路清(有主线,内容系统,逻辑性强)(4分)

10.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3分)11.突出重点(体现在目标制定和教学过程设计之中)(5分)

12.突破难点(体现在教材处理从具体到抽象,化难为易,以繁架简等方面)(5分)13.抓住关键(能找到教材特点及本课的疑点,并恰当处理)(3分)五.师生活动设计(22分)

14.精讲巧练(体现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落实“双基”)

15.教为学服务(体现在教师课堂上设疑问难,引导点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过程)(5分)16.体现知识形成过程(通过暴露思维过程,学生自悟与发现,总结出规律和体会)(5分)17.学法指导得当(学生课堂上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教师指导有方)(4分)18.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六种意识(目标意识、主体意识、训练意识、情感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4分)六.板书设计

19.紧扣教材,突出重点,主次分明,有启发性(3分)20.言简意赅,图文并用,有美感(3分)21.设计巧妙,有艺术性(3分)七.教案创新与个性特点(6分)

22.遵循常规(使用统一新教案模式)但不拘泥,根据个人差异和特点,有创新,写出有个性特点的教案。

八.书写要求(5分)23.详略得当(3分)

24.字迹清楚,文通词达(2分)九.教学思路设计说明(9分)25.教材分析与处理说明(5分)

26.教学方法设计说明(设计依据和策略等)(4分)

教学评价的方法【第三篇】

教学评价的方法

一、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灵魂和方向,任何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都必然要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情感策略等目标内容的确定,既要看其是否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不是教材内容规定的教学任务,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又要看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学习策略的形成、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渗透,以及在教学中实际完成的程度和取得的效果。2.教学内容要明晰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得当,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英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做到循序渐进,层次清晰。教师要根据新的英语课程体系正确理解教材表达的意图,并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十分重视教学内容是否具有挑战性,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内容是否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是否密切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

3.教学方法要科学对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评价主要指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是否具有启发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师的点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教学手段的选择及运用是否恰当、有效,是否符合教学目的和内容需要,其启发性、直观性和指导性的效果怎样等。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教师要精心创设情景,采用合理多样的方法。根据教材内容,教师还应该合理使用实物、图片、挂图等直观教具,采用多种教学媒体及视听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符合新英语课堂教学标准的理念,也将是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

4.学习评价要多元化英语课堂教学的中心已经由以教材、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由获取知识多少的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英语

课堂中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不仅要看评价的结果,更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将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与描述性的评价相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日常的描述性评语的功效视为等同。评价的多元化强调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相结合,学生不是评价的消极应付者,而是评价的主动参与者。

5.教学效果要明显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指语言知识教学、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训练和情感策略等方面任务的完成程度,所有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参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与学生取得的实际收获,以及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习惯方面的作用和效果。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及其提高程度。知识技能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新知识,是否了解所学语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语言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高,所学知识是否能在学习中生成新的知识。②一般能力(包括智力)和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程度。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信息资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是否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③积极的情绪和高水平的动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是否进一步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和求知欲是否增强,是否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师生间的关系是否更加融洽。二、学生的学习状态

1.学习方式要多样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指学生在学习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是否拥有较大的自主性,是否有自我评价学习的机会。合作学习指学生能否根据不同的个性和特长,组织开展合作学习,以及学生参与的热情、情感体验如何,是否形成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风尚。探究式学习指学生是否通过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习有关技能和研究的方法,以及探究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如何。学生的学习方式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是评价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因

素之一。

2.参与状态要积极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不能只看教师的教学艺术,更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即以学论教。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来体现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谈不上主体。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全过程,既要看学生参与的人数是不是大多数,是否涉及学生的各个层面,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又要看学生是否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时间上是否有保证,还要看学生在参与教学中解决的问题是不是深层次的问题,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还是被动地参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程度的高低是决定英语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3.思维与情绪状态要活跃思维状态指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教师是否给学生的认知和创新思维留有足够的空间。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以及所提问题与发表的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良好的思维状态会促进学生探究式的学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状态指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以及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良好的情绪状态是产生学习紧张感、愉悦感的内在因素,也是推进学习进程的不竭动力。学生倾听时喜形于色、凝神沉思等不断变化的外显化的情绪反应,是其自我调控学习情绪能力的有力表现。良好的情绪状态来源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浓了,学习自然也能进入到良好的状态。学生的思维与情绪状态也是评价一堂英语课好坏的重要因素

教学评价设计【第四篇】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教学设计;反馈机制;学习效果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过程构建监控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在这个监控体系中,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对教学过程的状态进行及时监控,除了学校常规的教学监管和评价制度外,最直接的手段便是科学地使用形成性评价。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起着引领和主导的作用,只有科学有效地设计和应用形成性评价,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满意度。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授课前的必要准备工作,教师将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特征合理地应用教学方法、教学案例、教学考核等,并将其体现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在教学设计中有效地融入形成性评价,能够及时监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不断改进教学设计、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加积极有效地促进教学的效果。

1形成性评价概述与现状分析

形成性评价概述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1]。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现状分析

目前,大部分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仍停留在形式上,只是把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考核的一部分,通过评价的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2]。首先,没有充分利用评价的结果,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挖掘和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教师普遍将评价的结果仅仅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忽略了评价结果真正的使用价值,即得到评价结果便终止了形成性评价,没能进一步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方案并继续实施。其次,没有对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进行关注,不能及时督促或激励学生进行学习。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也要有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既要包含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和教学内容的评价。在分析评价结果时,重点分析知识掌握度较差的学生,要对这些学生的相关评价项目如学习态度、自我评价、教学评价等方面加强关注,从而发现导致学习效果不好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提出改进措施。另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总结和反馈,不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教师普遍会在开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对其进行更改并持续到课程教学结束。这样,虽然在教学中设计了形成性评价,但是没有分析利用形成性评价结果去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没有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和教学状态,不能够发挥形成性评价的监控和反馈功能。其实,形成性评价中的各个评价项都可以充分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通过对学生知识掌握度的分析可以得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可以得知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是否得当等等。

2构建形成性评价与教学设计融合模型

形成性评价设计思想

形成性评价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和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学习效果,还包含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学生应用知识的熟练度等[3]。但是,我们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最直观的表现主要还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的状态及评价进行分析,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持续进行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目标。在实施形成性评价之前,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形成性评价计划,并严格执行。首先,形成性评价中所包含的评价项目要符合客观教学规律,对各个项目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以及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其次,各个项目所包含的评价指标和参数也要科学、客观。另外,在设计形成性评价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衔接,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必须具有可行性,尤其在评价的内容、数量、时间等方面要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论证。

构建课程知识库

课程知识库是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对课程所包含的知识进行模块化,以各章节或主要知识点为主体建立知识点库,教学过程中以知识点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按照知识点本身的特点和类型适当选用可行的教学方法并设计相对应的案例。知识点库以理论知识点为主进行建设,根据理论知识点设计相对应的实践教学或实验教学。上图D0表示课程总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课程知识库可以分为3个层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继续增加深度,最后一层为“叶子知识点”,及最基础层知识点,叶子知识点是构建课程知识库的基本元素。例如:在程序设计课程中选择结构表示为D3,单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多分支结构可分别表示为D31、D32、D33,表达式、运算符、结构代码等可表示为D311、D312、D313等。知识库的建设和应用要因课制宜。在建设课程知识库时要明确课程在的类别如: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等,同时也要根据课程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和目标等梳理知识点。如:体育课、概率统计、中医诊断学,这些课程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各不相同,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也不同,因此,在梳理和构建课程知识库时分析和确定D0、D1……Dnm等不同层次或环节的知识点内容,将本课程要讲授的知识点以树状结构整理归纳出来。知识库的建设和应用要因人制宜。相同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不同专业开设,其教学目标会存在差异,教学的重点、难点也会不同。因人就是针对同一门课程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构建不同的知识库,以便更加有效地满足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基础知识保障。

构建评价表

形成性评价是基于过程性评价又高于过程性评价的,主要表现为其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反馈等机制[4]。见表1~表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同一知识点采取多频次评价,更加精准的掌握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对同一对象进行多频次评价,掌握同一对象对同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的变化,也可以了解同一对象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评价试题根据评价知识点进行设计,根据课程特点或内容的不同,试题可以设计为概念型、简述型、计算型、操作型等,一个知识点可以设计多个评价试题。掌握程度分为3个层次即:掌握、一般、未掌握,由教师根据学生作答评价试题的完整度、准确度等给出层次。“学习态度”的评价由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听课状态、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试题作答情况、考勤等方面阶段性综合评价给出,可分为3个层次即:积极、一般、消极。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进度,阶段性地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由学生评价现阶段的教学状态。“教学内容”是否与教材相符,讲授有无偏离或错误,评价为“相符”或“不符”;“教学方法”是否应用得当,能否准确有效的讲授、演示教学内容,评价为“有效”或“无效”;“学习效果”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掌握程度的自我评价,评价为:“掌握”“一般”“未掌握”;“学习满意度”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课堂组织、学习感受等情况给出的评价,评价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教师需要阶段性地对评价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将评价结果或结论向教研室、学生所在学院、授课学生等对象进行反馈。反馈的内容包括:各知识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满意度等。反馈方式主要有:座谈、书面报告、课堂直接反馈等方式。针对评价结果,对掌握程度、学习满意度较低或者问题较突出的知识点进一步展开分析,从知识点对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试题、评价机制等方面做出改进措施。

3评价实施效果

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形成性评价环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教师的引导、调控作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效果评价、学习情感评价、学习满意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主要通过知识点测试获取,共性问题、掌握的薄弱点等;学习情感评价: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观察获取,包括学习态度、主动性、积极性等;学习满意度评价:自我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通过及时评价和反复评价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加深记忆和应用能力;同时及时调控学习态度等,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5];另外也可以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4总结与展望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设计【第五篇】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设计》开题报告

日期:2005年9月17日出处:都城中心小学作者:余丹妮编辑:heyq阅读:1442次

在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和期盼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发挥其导向、监控和反馈等功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强有力的支持。我们英语科组通过研究确定作为试验学校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区的试验,研究子课题《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们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对课程评价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我们的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比较单一,重视测试型评价,忽视非测试型评价;重视总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重视老师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重视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忽视对学一情感、文化意识及综合素质的考查。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评价手段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甚至成为了阻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拦路虎”。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以教学评价改革为切入点,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语言知识与技能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英语应用和交际能力不断提高,实现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

2、通过参与“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项目”,在试验过程中不断探索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设计其形式、内容和效果,也在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其它领域进行相辅相成的探索研究,共建主体多元、内容多维、方法多样的教学评价体系。

3、通过参加该子课题的试验,使我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评价理念得到更新,对英语课程标准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教师自己设计各种各样的评价方案,收集——归纳——分析——总结——改进——创新,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传统的教学评价滞后是与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的严重脱节现象。本课题的目标,就要改革后有的课堂评价体系,构建一个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形成性评价和改革终结性评价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我校实施新课标课堂教学提供强而有力的武器。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教育评价通论》等倡导的先进教育理念作指导,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在教育教学中探索与实验,设计出一套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不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和措施。

1、研究的方法

(1)教师把评价有机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尽可能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评价过程,鼓励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进行自我评价、全体评价,感受老师和同学的期待和肯定,在评价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促进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2)实验教材:PEP版小学英语教科书。

2、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05年9月~2006年7月)邀请项目左永莅临指导,对我校全部英语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召开开题培训会,开展试验。

第二阶段:(2006年~2007年7月)中期总结,进行阶段成果和实验工作阶段交流。在伙伴协作小组中的兄弟学校共同组织观摩课和经验交流会,探讨实验中的得与失,及时改进实验方案。

第三阶段:(2007年9月~2008年7月)总结本课题的实践经验,收集成果并及时交流推广。

3、研究措施:

(1)加强实验教师的理论学习,通过每月定时集中学习与个人自觉相结合,更新教学观念,并积极参与由广东项目组发起的“试验区教师读书目”活动,钻研有关评价理论书籍,通过互联网学习有关省级项目专题的《学习心得》,认真学习省级项目组每月一次发来的(2)积极主动与参与课题研究的兄弟学校通过项目网站进行交流,向有关专家和前辈老师请教,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吸收他们的丰富经验。

(3)集体研究和个人钻研相结合,根据目标积极进行,遇到新的问题发挥集体智慧,集体讨论,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实施。

4、每年七月组织论文,教研成果评奖活动,对好的论文或案等给予表扬,经由网络上送项目网站及《广东试验通讯》等发表,送县教局等有关单位评奖。

五、组织领导

本子课题直接领导:王燕兰

负责人:余丹妮

主要成员:何柳梅 黄蕾 何婉

20 3096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