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汤圆》大班教案(优质4篇)
【导言】此例“《卖汤圆》大班教案(优质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卖汤圆》大班教案【第一篇】
活动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幼儿体验元宵节的快乐,让幼儿了解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民间习俗。
了解乐曲的性质,感受闽南歌谣的诙谐有趣,体验参与活动的愉快心情。
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情感。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理解相关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带,卖汤圆的情景录象、图画纸、水彩笔、卖汤圆的道具、进行相应的环境布置。
活动过程:
1、律动《喜洋洋》:幼儿根据欢快的音乐做相应的动作。
2、结合拍手游戏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读闽南童谣《天黑黑》,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幼儿观看录象,感受卖汤圆的活动过程,引入欣赏活动。
**:你在录象里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你们是怎么买汤圆的?我们闽南有一首歌是唱卖汤圆的,歌名就叫《卖汤圆》。
4、欣赏感受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性质。
**: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觉?(好听、热闹、有趣)
(2)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随意做表示高兴的动作。
(3)再次完整欣赏音乐,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活泼、生动的情绪,并运用相应的线条色彩来表现。
**:这首歌的旋律节奏让你有什么感觉?
(4)展示个别幼儿的线条,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感受:
**:你为什么用这种线条、色彩来表现?
(5)结合卖汤圆的录象再次完整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达的内容。
**:卖汤圆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快乐、
高兴)你还知道我们闽南有哪些小吃吗?(粽子、海砺煎、线面糊)
5、播放背景音乐《卖汤圆》,幼儿借助道具**表现,活动自然结束。
6、活动延伸:在游戏区玩卖汤圆的游戏。
教学反思:
当我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时,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小朋友们对于汤圆都是有所认识的,也知道汤圆是在元宵节的时候吃的,汤圆有很多味道的馅,也知道汤圆的寓意。当我在第一遍弹唱歌曲的时候,小朋友就说出了对这首歌曲的感觉,节奏欢快。整首歌曲共分三段,而且歌词比较简单易懂,重复的语句也比较多,所以,小朋友学起来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不过我发现,在这首歌曲中,一共有两个附点号,分别在一碗汤圆和三毛钱呀两处地方。我们小朋友在唱的时候,总是会把附点给漏下,我就想让小朋友来跟唱一下,但是,在跟唱的时候还是能唱出附点号的,不过在整首歌曲演唱的时候,却又把附点给漏下了。在创编的时候,也是比较单一的语句,并没有太大的创新。所以我决定我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进行这样的调整,在重难点学习的时候,把重难点放在附点上面,可以进行拍手或者利用其他方法打节奏进行演唱,这样多试几遍,小朋友肯定就会唱了,也不会把附点给漏下了。而在*常,可以多多补充幼儿各方面的知识,久而久之,对于小朋友的创编能力肯定会有一定的提高的。后来,我在新的教学中尝试这样方案,结果小朋友的知识吸收率确实比原来的教学效果好了一点。
卖汤圆范文【第二篇】
客观地说,陈泽民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创业者,他从小到大都从未有个创业的想法。但是他却是一个天生的发明创造者。陈泽民自幼跟随从军的父亲四处辗转,饱尝人生的艰辛。在他10岁时,他就和同学们一道四处捡烟头、拾破烂卖钱,交给学校,支援当时的“抗美援朝”。初中时,学校号召勤工俭学,他学会了理发,每周末,他背着理发工具到农村给农民理发。上高中时,陈泽民成了一名无线电爱好者。他天资聪颖,爱动脑筋,肯钻研,从矿石收音机到真空管收音机,再到半导体收音机甚至是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等,他都能组装和维修。1965年,他从医学院毕业后自己主动要求去了四川工作。在四川工作的10多年里,陈泽民依然没有放弃他的发明创造。1979年他调回到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后,还亲自修复了一台价值几十万元的被水淹后以为报废了的大型X光机。他甚至凭着在北京博览会上目睹的一台日本产的洗衣机,制造出了当时郑州第一台土造洗衣机。
1984年。因工作需要,陈泽民调至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任副院长。按理他已经可以在这个职位上轻轻松松地干到退休。然而,陈泽民却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总觉得要找点什么事干干才好。
1989年,闲了一段时间之后,陈泽民终于忍不住了,他和妻子一起向别人借了万元,办了一个“三全冷饮店”,专门批零软质冰淇淋。不料想,生意竟然非常好。第二年,他自己制造一台土设备。专门生产雪花牌夹心冰淇淋,由于是独门生意,故不管是批发还是零售,他的生意都十分火爆。虽然冰淇淋生意是不错,但是毕竟到了每年的冬天以后,生意就淡了,雇请的一批工人就没活干了。看来这不是个长久之计。得想一个不受季节影响的生意才是,陈泽民开始思索了下一步的打算。
陈泽民记得自己在四川工作时,跟当地人学了一手做汤圆、米花糖的手艺,而且在回郑州后,还经常在过年过节时,做一些汤圆赠送亲友。亲友们吃过陈泽民做的汤圆之后,都交口称赞味道非常好。只是汤圆不太好保鲜,所以,他一直是做多少吃多少。
一个偶尔的机会,陈泽民在哈尔滨出差时,看到当地人包饺子时一次都包很多,吃不完就扔在户外冻着。从东北的冻饺子,他想到了,自己的汤圆应该也可以做好后冷冻起来,这样既解决了收藏和保鲜问题,又可以拿到市面上去卖。让更多的人尝到四川的汤圆。四川的小吃可谓名扬天下,他的汤圆应该会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有了这个念头以后,陈泽民对汤圆着了魔。他开始琢磨从原料配方到制作工艺,从包装设计到营养、卫生、生产、搬运等各个环节的流程。经过3个月的摸索和实践,陈泽民终于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成功试制了他的第一批汤圆。
产品试制成功后。陈泽民不顾副院长的身份,推着小车,走大街串小巷,向人们推销他的汤圆,为了能让顾客亲口品尝,他甚至拉出火炉煮汤圆给人吃。1990年12月,陈泽民将一批速冻汤圆拉到市内一家颇有名气的副食品商场来了。该商场的一位负责人听了陈泽民的介绍后,半信半疑地试进了两箱货。陈泽民在送出了两箱汤圆后,又跑了市内几个大商场,好不容易争取到了试进两箱的待遇。当第一批汤圆在几家大商场亮相后。竟然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当天,各大商场的汤圆全部销售一空。这下子。那些商场不再是冷淡陈泽民的汤圆了。各大商场的经理纷纷主动向陈泽民要求订货,并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
一个多月下来,由于汤圆卖得非常火爆,不光是各大商场,就连许多的小商店和商贩们也开始向陈泽民进货了。于是,在郑州,陈泽民的汤圆异常走俏。由于产量跟不上销售量,一些商店派人守在陈泽民的厂子里。只要生产出一箱,就抢走一箱。当陈泽民的亲朋好友向他要汤圆时。他都没法一一满足需要了。为了不得罪亲朋好友,陈泽民只好从商家手中把汤圆买回来再送给亲朋‘好友。当看到自己的汤圆如此畅销时,头脑精明的陈泽民马上注册了“三全凌汤圆”商标。并先后申请了速冻汤圆生产发明和外观包装设计。
一个春节前夕,陈泽民在北京开会,他顺便去了趟西单菜市场,想知道自己的汤圆在北京是否也能受到顾客的欢迎。他找到商场的负责人,把用乒乓球做的汤圆的模型展示给了该负责人看,并耐心讲解了速冻汤圆的生产工艺。该负责人答应进购2吨试销一下看。陈泽民马上电话告知家里,加紧生产2吨汤圆。租台冷藏车送到北京西单市场。谁知,陈泽民的会议还未开完,西单市场的负责人便打电话给陈泽民,让他再速送5吨汤圆过来。
看到汤圆如此好的销售形势。陈泽民迅速作出了扩展市场的决策。没有多久,陈泽民在西安、沈阳、济南、上海等一系列中心城市建立起了营销网络。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三全凌汤圆打人全国市场。
1992年5月,陈泽民辞去了公职,专心专意来发展自己的三全食品。他把以前所有的三全食品冷饮店都升级为三全食品厂,租下了一个大厂房。自己设计、自己购买原材料、自己动手建成了全国第一条自动化汤圆生产线。这样一来。汤圆的生产量由每天的不足2吨。迅速猛增到20吨。第二年。产量又达到了日产30吨,逐渐实现了由小作坊式生产上升为现代化大生产的升级。
1995年时。由于陈泽民的速冻汤圆太红火了,全国各地的市场都出现了许多仿制“三全凌汤圆”,光是郑州市场就有数十家。有人建议他去侵权者,但陈泽民却以宽广的胸怀对待假冒者。他认为速冻食品是个低门坎的行业,而且市场潜力巨大,自己一家根本做不过来。而且在国外,速冻食品是相当发达的,而且现代化生产程度都非常高,与其让外国人来占领中国的市场。还不如让自己的同胞与自己一起抢占市场先机。
陈泽民经营企业不仅心襟宽阔。而且非常讲究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信誉。有一年的中秋节前夕。一经销商进购了200箱汤圆,因停电的原因,汤圆出现变形、裂缝,按理是不能在市场上销售的,但经销商不愿意承担亏损,坚持要销售。陈泽民得知这一情况后。为维护自己产品的质量和信誉。他无偿让经销商重新换回200箱汤圆。
卖汤圆范文【第三篇】
少年磨炼积聚人生财富
“一个人在幼年、青年时代受到的磨炼,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陈泽民说,“小时候勤工俭学和青年时的艰苦劳动,造就了我不怕吃苦的性格,并且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财富。”
陈泽民三岁起就跟随身为炮兵专家的父亲过着随军生活,辗转各地。从小学起,陈泽民就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和同学们一起到电影院、戏院里捡烟头、废品卖钱,支援“抗美援朝”。上初中时,学校提倡勤工俭学,陈泽民学会了理发。周末,他就背着书包带上理发工具,到农村给农民理发。他还和同学们一起出去打小工,泥瓦工、装卸工。到处找活干,培养了他联系业务的能力,学到了更多技能。
1984年,陈泽民从四川调到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任副院长。但他在业余时间还想做点什么。在四川的十几年里,陈泽民和爱人向当地人学会了做汤圆、米花糖等特色食品。回郑州以后,逢年过节,陈泽民夫妻都要做许多汤圆送给亲戚、朋友尝鲜。品尝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有时做的多,他就突发其想,将汤圆冷冻后拿到市场上卖,解决了汤圆长时间保鲜的难题,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3个月后,从原料配方到制作工艺程序,从单个粒重到包装排列,从包装材料到包装设计,从营养、卫生到生产、搬运等等,陈泽民拿出了整体的设计,做出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并先后申请了速冻汤圆生产发明专利和外形包装专利。1990年下半年,电视剧《凌汤圆》在中央电视台热播,陈泽民立即给刚刚研制出来的速冻汤圆起名为“凌汤圆”,并在第一时间注册申请了“凌”、“三全凌”、“三全”商标。
跋山涉水闯出一片天地
发明出市场上独一无二的产品,成功的大门向陈泽民敞开了。但是,如何让商家和客户接受?下了班,年近五十的陈泽民蹬着三轮车开始推销产品。他拉着燃气灶和锅碗瓢盆,到市内的副食品商店,现场煮给人家品尝。1990年12月底,陈泽民把速冻汤圆拉到了郑州市很有名气的一家副食品商场。商场负责人在尝了“三全凌汤圆”后,半信半疑地答应先进两箱试试。他又接连拜访了郑州市的几大商场,也争取到了“送两箱试试”的待遇。然而,第二天,经理们就希望陈泽民长期大量供货。那年春节前,陈泽民去北京开会,他带着速冻汤圆模型到了西单菜市场。经过耐心讲解,商场负责人同意进两吨来试销。结果会还没开完,商场经理就打来电话,让他以最快速度再送来五吨。此后,陈泽民先后在西安、太原、沈阳、济南、上海等中心城市建立了销售渠道。经过一年多的市场开拓,陈泽民意识到速冻食品将成长为一个庞大的产业,1992年5月他毅然辞职下海专心卖起了汤圆,并组建了“三全食品厂”,建起了当时国内第一条速冻汤圆生产线,正式走上工业化生产的轨道。1992年下半年,陈泽民把生产管理交给家人,一个人开着一辆4000元买来的二手旧面包车,拉着冰箱、锅碗瓢盆、燃气灶,到全国各地现煮现尝地跑推销。用这种最笨的方法,“三全凌汤圆”在全国各地的市场迅速打开。1993年起,三全的日产量达到了30吨。如今,小小的汤圆已经为陈泽民带来了数以亿计的财富,更为中国开创了上百亿元的速冻食品市场。
苦练内功,永保行业领先
卖汤圆范文【第四篇】
汤圆是用雪白雪白出的糯米或紫米做的,一个个被搓成滚圆滚圆的小球,看起来可爱极了。
中午,妈妈带回来一袋紫米和糯米,这下我可乐坏了!迫不及待就想包汤圆,跟妈妈学两手。我早已把双手洗干净,只见妈妈端来一盆雪白的糯米粉和紫米粉、一盆热水、芝麻花生。接着妈妈又把米粉倒入盆中开始和面,这时我把手伸入盆中搅拌,“哎呀,怎么米粉都沾我手上了,真黏!”我“十万火急”,不停地甩手,求助妈妈。她笑道:“你水放得太多啦。”我又往盆里加一些面粉,终于把手拔开了。下一步,我们又要开始揉面了。我抡起了袖子,模仿着妈妈的样子,用力地开始揉,总算把一步像样做好了。
第三步最重要,关系到汤圆的模样,得搓小球、包陷,妈妈搓的十分熟练稳重,一口气就搓了十来个鹌鹑蛋般大小的粉团,再放芝麻花生陷。对我来说困难的包汤圆,妈妈却做的那么容易、娴熟。我看着妈妈的样子,将擀好的面团抓起一小个,放在手中心,先是右手不动,左手轻轻地转动,越搓越快,越揉越圆,不一会儿,小面团变成了一个球,我成功了!我再放上几粒花生放手里搓,一分钟后,一个花生陷的汤圆出世了。我这样连续包了好几个,还做了一个花朵造型的汤圆。
下一篇:数鸭子教学活动教案(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