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远方的大山(5篇)
【导言】此例“翻越远方的大山(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翻越远方的大山》【第一篇】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反思
一个大循环下来后,拿出课本才发现课文变了,由桑兰变成了刘翔。刘翔可以说是这几年我国有名的、有影响力的著名运动员。他的成长道路可以让人看到不断进取、进取、再进取的精神。
这篇课文选自刘翔自传《我是刘翔》,以第一人称口吻记录了刘翔从“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到战胜世界“跨栏王”阿兰。约翰逊的经过。对于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名人,我有这样的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设疑,自己主动学习课文。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谁翻越大山?怎样翻越大山的?大山是什么?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读课文找出答案。学生经过朗读课文,很快从文章中找到了有关线索——时间线索,明白了翻越大山的经历。从: “很早”“刚练跨栏那会儿”“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5月8日”,知道刘翔一路走来经历的时间之长,可想而知是多么的艰辛。其次,引导学生探求:那他在各个阶段,对于约翰逊是何种想法哪?从而找到:很早知道对方的大名、刚练跨栏时觉得到山脚下都遥不可及、后来在遗憾中一步步接近、站在大山脚下、最终翻阅远方的大山。我在黑板上画一座大山,让学生根据刘翔梦想一步步的实现,让学生填出刘翔离大山越来越近,直至登山的位置。
解惑明理。明白了刘翔的一路艰辛,那么,刘翔是个怎样的人?从每一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带领孩子感悟、提炼:勇于挑战、坚持不懈、不断超越。“勇于挑战”是前提,而且是跟高手挑战,其实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较高的奋斗目标;“坚持不懈”是关键,有了目标还必须要由付出,在前进途中一定少不了艰辛与困难,只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才可以不断向目标迈进;“不断超越”也很重要,如果翻阅一座大山就停下攀登的脚步,那将如逆水行舟,阿兰。约翰逊只是刘翔运动生涯中要翻越的无数“大山”中的一座,只有不断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不断挑战、超越自我,才能有继续前进的可能。
课文的最后再让学生感悟,学生都会说上两句。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反思
课文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刘翔?学生要感悟一种怎样的精神?我提炼的结果是:勇于挑战、执着追求、不断超越。“勇于挑战”是前提,而且是跟高手挑战,其实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较高的奋斗目标;“执着追求”是关键,有了目标还必须要由付出,在前进途中一定少不了艰辛与困难,只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才可以不断向目标迈进;“不断超越”也很重要,如果翻阅一座大山就停下攀登的脚步,那将如逆水行舟,阿兰?约翰逊只是刘翔运动生涯中要翻越的无数“大山”中的一座,只有不断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不断挑战、超越自我,才能有继续前进的可能。
我想,这个自传入选教材一定跟他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有关,但我备课时提醒自己,这是语文课。于是,我重点关注这几个方面:
1.关注重点词句。对一些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课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2.关注信息提炼。对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表达刘翔内心活动的句子,引导学生从大篇幅文字里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在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内容,发现写作顺序。
3.关注读中感悟。
4.关注课文的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使用恰当的语调等。
但由于学生预习不充分,在检查预习情况时,学生大都读得不理想,其中还有几个同学读得太生疏,总是出现错别字,不是多了就是少了,不是读错了就是不认识,还有的把句子也读破了,根本不要说是读正确流利了。从这点来看,不让学生预习是不行的,预习不充分也是不行的。何况这册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部分就是指导学生如何预习课文,看来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很重要,并且能培养成好习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反思
《翻越远方的大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1篇精读课文。文章以第一人称口吻真实记录了刘翔从“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到战胜世界“跨栏王”的经过,这样的经过就是从起飞到超越梦想的过程,蕴含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梦想的可能”的道理。教完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总体感受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我校提出的“一线四步”模式展开教学。紧紧围绕刘翔的“努力——进步——成功”为线索设计环节。通过关键词“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下”、“翻越了大山”,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到了刘翔成功的两个要素:顽强拼搏与不断累积的自信。
二、反思各个环节
1、自读积累环节。
课前我让学生积累了有关“志向与坚持”的成语和名言,教学伊始先让学生汇报积累的情况,教师再提供自己搜集的成语和名言,让学生再记忆。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把积累的成语和名言运用到学习中。当刘翔摔倒时用名言鼓励他,当刘翔成功后用成语赞扬他,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同时领悟成功离不开自信与坚持。
2、导读达标环节
“一线四步”模式强调以读为主线。课堂上,我采用指名读、默读、男女生分读、全体学生齐读、教师范读多种朗读形式,充分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翔成功的原因。从而使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得到突破。
3、读写训练环节
为了使学生对知识能够活学活用。课堂上,我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了读写训练题——刘翔能超过约翰逊,这与他坚持不懈的训练分不开,可是课文中没有对如何训练做介绍。因此教学第二部分时,我启发学生想象刘翔是怎样艰苦训练的,使学生把想象与表达结合起来。通过反馈,学生都乐于表达,有几位学生还能用上比喻修辞手法,把语句表达的十分生动。有的说:“狂风暴雨中,刘翔像一只搏击风雨的海燕。”有的说:“烈日炎炎下,刘翔像沙漠中的一株仙人掌。”
有的说:“寒冬腊月里,刘翔像傲立风雪的寒梅。”……在表达中,反映出学生对刘翔不畏艰难、坚持训练的品质已经感悟到了。
4、阅读推介环节
课文讲述刘翔如何一步步获得成功,这与他认定目标、永不放弃、自信坚持分不开。像这样的人物、这方面的故事还有很多,以前读过1篇短文——《登山人》,短文就属于这种类型。好不容易在电脑上找到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把它定为课内阅读再合适不过了。课堂上,学生读了短文,了解了三个登山人不同的做法、想法,明白了要向第三个登山人学习。这样,就使学生从中再次受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品质的教育。
三、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方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刘翔成功的第二个要素——不断累积的自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大山,让学生根据刘翔梦想一步步的实现,完善板书,标示出不同时间里刘翔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直至翻越大山。在这一系列过程中,究竟能看到一个怎样的刘翔?学生要感悟一种怎样的精神?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刘翔精神的感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来表述,学生表达的词语都不错:坚持不懈、不畏艰难、勇于挑战、敢于超越……
四、教学准备
课前我下载了刘翔战胜阿兰。约翰逊的比赛视频,在教学最后一部分“翻越大山”时相机播放,有利于学生体会刘翔成功的不易与成功后的喜悦之情。而《超越梦想》伴奏乐曲的穿插,烘托了课堂气氛,再一次将课堂推向一个高潮,师生配乐朗读,此时的学生已不再是学生,教师也不再是教师,全都成为了观众,体验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本课教学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在引导学生想象刘翔怎样艰苦训练前,如果播放有关刘翔训练的视频,让学生耳濡目染。这样,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有内容可表达了。
《翻越远方的大山》【第二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刘翔成功的过程,感受他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能够从刘翔身上得到某种启示。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跨栏 呐喊 纪录
背影 风驰电掣 遥不可及
2、说说由第一行词语,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个人物?第二行词语又让你联想到了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去了解刘翔的心路历程。
二、研读文本,理解内容。
1、自由读全文,说一说,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题目?
(1)这段话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明主旨的作用)
(2)这句话后面的“!”表示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句话?(激动、欣喜)
2、“远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你是从文中哪儿找出来的?
(1)把约翰逊比作大山,说明了什么?啊哪个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奢望)
(2)“遥不可及”是什么意思?(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我”和约翰逊相差甚远)
(3)指导朗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应该用无可奈何的语气来读,重读“根本就不敢”“遥不可及”“更别提”)
(4)能说说此时刘翔的心情吗?展开想象谈一下。
4、上节课我们找出了文中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见证了刘翔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过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然后完成这样一个表格:
时间
“我”
约翰逊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比赛时间 比赛名称 比赛结果
(1)全班交流。
①谁能来说说2001年“我”和约翰逊的表现?
②“风驰电掣”是什么意思?由这个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事物?
③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观众,你在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的速度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④作为一名一直以来把约翰逊当作自己目标的运动员,刘翔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⑤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决心赶超约翰逊)
⑥那么,2002年出现了怎样的情况呢?
⑦当看到约翰逊的背影时,“我”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⑧在2003年的近10次比赛中,“我”和约翰逊的差距终于缩小了!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这一点?(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拿第一!)
⑨你从“总是”和“!”体会到了什么?
⑩三年的时间,“我”的进步是神速的。请你想一想,“我”都进行了哪些艰苦的训练(出示):
展开想象写话:
风刀霜剑中,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染疾病时,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人休息时,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虽然“我”在不断进步,但是约翰逊这座大山依然横在“我”的面前,而“我已经站在山脚下”!
2004年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三、感受精神,进行教育。
1、你从刘翔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在生活中,你有崇拜的人吗?你打算怎样努力来超越自己崇拜的人呢?
3.现在讨论一下,刘翔成功翻越远方的大山有哪些原因?
(因为刘翔有目标,有梦想,遇到挫折不灰心,继续坚持拼搏,最终获得了成功。)
四、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1、你知道刘翔的哪些名言?
2、你还知道哪些运动员的名字?简述有关他(她)的故事。
五、附:板书设计:
翻越远方的大山:敢于挑战 产生梦想
坚持不懈 追逐梦想
有志者事竟成 实现梦想
《翻越远方的大山》【第三篇】
一、导入新课,了解人物
1.看一组图片,说说对刘翔的了解。
2.无数的鲜花与掌声背后,一次次成功与超越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汗水。2004年年底,“亚洲飞人”刘翔出版了自传《我是刘翔》,全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他进入体校、学习跨栏、遇到教练孙海平等体育生涯,还曝光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个人生活和成长经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选自《我是刘翔》。
3.读题:翻越远方的大山
在“亚洲飞人”刘翔心里,有一座远方的大山,那是谁?阿兰·约翰逊。
4.阿兰·约翰逊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成为刘翔心里的“大山”呢?说说你对他的了解。补充资料。
原来,约翰逊是个这么有名的运动员,难怪被刘翔视为一座“大山”。那么,刘翔是如何跨越这座大山的呢?让我们一起阅读刘翔的自传。
设计意图:刘翔和约翰逊,这是文中两个关键的人物,如果不了解他们,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文章内容。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为了防止学生对资料不加选择地照本宣科,我特别强调“说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信息”。而对于约翰逊,我则在课件中重点出示他在刘翔没有成名之前的巨大影响力,旨在突出他的“大山”地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读完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2.交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刘翔靠不懈的努力战胜了对手阿兰·约翰逊,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3.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默读全文,圈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再用横线划出每一个时间段刘翔对阿兰·约翰逊的看法。
4.交流:很早——刚练跨栏那会儿——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5月8日
5.小结:在刘翔的眼中,阿兰·约翰逊就是一座大山,从“遥不可及”到“站在山脚下”到“成功翻越”。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根据这个过程把全文分成三大段。
设计意图:从时间上看,清清楚楚一条线。理出脉络,分段、概括内容,水到渠成。
从授课实际看:学生对第一自然段有所忽略。实际上这句话也很重要,“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可见刘翔对约翰逊仰慕已久,更能突出这是“远方的大山”。
三、精读第一段,感受刘翔对“远方的大山”的崇拜
1.“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你知道有多早吗?补充资料。
2.刘翔开始训练跨栏的时候,阿兰·约翰逊已经是世界跨栏冠军了,只能是自己崇拜的偶像。所以,刘翔这样描写了自己当时的心理——读第2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奢望、遥不可及
设计意图:两个关键词,既要知道词的本意,更要能联系上下文说出在文中的意思。突出翻越这座“大山”困难之大。
4.朗读一、二自然段,感受刘翔对约翰逊的崇拜。
四、精读第二段,感受刘翔对“翻越大山”的追求
1.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刘翔训练跨栏的三年后,有了与约翰逊第一次碰面的机会,那是在2001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当时的比赛结果怎样呢?
“那次我没能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理解“风驰电掣”。
2.最终,约翰逊夺得了冠军,而刘翔连决赛的资格都没有。此时,他暗暗地问自己:“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
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翔?(勇于挑战)
设计意图:此处目的在引导学生感悟:刘翔勇于挑战,敢于向高手挑战。
从授课实际看,有部分学生起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学生提出,此时的刘翔是自卑的,因为自己与约翰逊的差距太大了。这样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也符合正常人的心理。于是我引导学生,刘翔的可贵在于他没有因为对手强大而一味地自卑下去,他给自己树立了大胆的目标:“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
年,刘翔亲眼见到了约翰逊,但是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他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看来,约翰逊真的是一座“远方的大山”。
2002年,刘翔有了一次和约翰逊并肩跑步的机会。这次刘翔能缩小与“大山”的距离吗?读第五自然段。
多么遗憾的一次比赛啊!此时,看着约翰逊的背影,刘翔又会想些什么?
4.因为刘翔的刻苦训练,他进入决赛的机会越来越多,与约翰逊过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抓关键词“竟没有一次”“差距越来越小”“屡屡”“总是”,朗读体会。
5.对刘翔来说,总是第二的滋味真不好受。看来,约翰逊确实是一座大山!
刘翔在自传中写道:
“毫无疑问,那时候约翰逊仍然像一座大山横在我的面前,但我隐隐感觉到,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
理解“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翔?(执着追求)
设计意图:从近10次比赛“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从“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可见刘翔翻越“大山”难度之高,但刘翔从不气馁,更可见其坚强的意志力以及对目标的执着追求。
课堂上,学生由刘翔的近10次落后想到了《第八次》里的布鲁斯王子,真好。
五、精读第三段,感受刘翔“翻越大山”的喜悦
1.刘翔虽然屡屡拿第二,但他一直以约翰逊为目标,不断向自己提出挑战。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刘翔迎来了“翻越大山”的那一天。
观看视频《刘翔跨栏生涯:刘翔2004年第一次战胜约翰逊。flv》
看看刘翔在自传里是怎样描写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的。读第8自然段。
设计意图:一段贴合文本的视频,对学生朗读起到了很好的帮助,无需多加指导,学生情感很快投入。
2.刘翔赢了,数万观众为他欢呼呐喊,此时,刘翔有什么反映?
“在数万观众的呐喊声中,我有点迷糊:我打败了约翰逊?是真的吗?”
刘翔为什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3.读第11自然段:
“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是谁让刘翔“回过神来”?约翰逊!
4.约翰逊和刘翔既是竞争对手,但也是朋友,因为任何一场比赛都是“友谊第一”。所以才有了比赛后约翰逊第一个走向刘翔,拍拍他的肩膀,给他真诚的微笑和祝贺。
我们来看看刘翔获胜后,记者对这两位的采访。
观看视频《田径室内世锦赛:刘翔与约翰逊英雄惜英雄。flv》
5.从刘翔和约翰逊的互相评价中,我们看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运动精神。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竞争中也要有这样为对手喝彩的健康心态。
设计意图:本打算淡化这个环节,但最终仍然决定加入。仔细读文,我觉得约翰逊的表现还是很让人感动的,这样的精神我们有必要传达给孩子,尤其是如今相对自我的孩子们。
六、总结提升,鼓励学生“翻越远方的大山”
1.“翻越远方的大山”是刘翔给自己设定的目标,2004年之前,这座大山是阿兰·约翰逊。之后呢?刘翔后来又有了新的对手,如比他小三岁的古巴运动员戴伦·罗伯斯等。刘翔的跨栏生涯从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直到今天,他仍然在不断地超越自己。
2.看一则关于刘翔夺冠的最新报道(2012年2月19日《现代快报》)
《7秒41 刘翔破亚洲记录新年首秀完美夺冠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
设计意图:刘翔于2004年超越约翰逊,但此后的刘翔仍然在不断翻越新的“大山”,这种永不止步的精神才是“翻越远方的大山”的真实内涵。
感谢三年级组的老师们,在我上课前提供了一份关于刘翔夺冠的最新报道,这是对刘翔不断超越的最好见证。
3. 同学们,你的心中也有一座“远方的大山”吗?如果有,是什么?你打算如何翻越这座大山?
4.推荐阅读《我是刘翔》。
《翻越远方的大山》【第四篇】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反思
《翻越远方大山》写的是众所周知的体育健儿刘翔。这是这学期安排的1篇新课文。即使是自己上过的课文,每一次上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也会采取不同的方法。面对新的教材,教学时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似乎跳出了束缚,可以自由驾驭······总之,就1篇课文,毫无顾忌的自由了一把。
因为有学生的预习做铺垫,我在检查预习的时候,把学生认为比较难的字词过了一遍,对学困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开课时,我单刀直入问孩子们:“知道刘翔吗?”鬼精灵邹家阳立刻回答:“刘翔是亚洲飞人。”“刘翔是跨栏运动员。”“刘翔就是翻越大山的主人。”在孩子们林林总总的回答中,我接着说“刘翔就是翻越大山的主人。”边说边板书课题,之后让孩子们读课题,觉得气势不够“你们这有气无力的样子能翻越那高高的山吗?”“不能!”“更精神些,行吗?再来一遍。”孩子们整齐而响亮地齐读了课题。接着提示孩子们理解课题,从“大山”入手,登山啊,多累!“不,老师,你错了,那不是山是人!”“明明写的就是大山呀,又没有双引号,那不是名副其实的山吗?”符祥鹏慢条斯理地说:“老师啊,这是用比喻的方法写的课题。”“原来是这样,这大山是谁?”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阿兰·约翰逊!”“真聪明,那题目的意思是?”“超越美国的阿兰·约翰逊。”“谁超越?""就是前面讲翻越大山的主人刘翔啊!”有学生小声地说道。 “孩子们自由读课文吧,读书就一定有收获,别忘了,这一次读书你一定要读有所得才行,这才能显示你们的聪明哦!"
孩子们自由读课文,有的大声朗读,读到“奢望、遥不可及”等词语的时候读得特别卖力;有的默读,不时动笔画画,“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我隐隐感觉到,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有的索性毫无感情,边读边和旁边的同学议论着什么。当孩子们的声音渐渐平息,我觉得应该给孩子们理清思路然后再感悟,只有这样不管他们说什么,怎么说都不会离开这一条线。“孩子们,这么多自然段,读着有些乱,你们觉得吗?”“不觉得,我找时间的词语就不会乱。”“我找的是刘翔运动的经历。”“我找的是刘翔与大山的关系。”“哇,你们怎么会这么想?真是聪明绝顶了!”就这样,孩子们从“刚刚、2001、2002、2003、2004”从“练跨栏、没能进入决赛、进入决赛、机会越来越多、打破记录。”从“不敢奢望亲眼看到、第一次碰面、肩并肩站在跑道、面对面过招、看到我的背影”这些描述的词语中理出了三条条贯穿全文的线。根据孩子们的描述,我在黑板上把三条齐头并进的线写到了黑板上。并在黑板的右侧,线的末端画上了一座高高的大山。
接下来的品读孩子们表现不俗,似乎他们知道这一次品读不能天马行空,都很自觉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进行。韦世杰第一个发言,他把一二自然段朗读了一遍,说:“我把奢望、有朝一日、遥不可及,读得特别好,老师你知道为什么吗?”我看看他,摇了摇头,转向孩子们问:“你们知道吗?”“是他预习的好,知道这三个词的意思咯。”“是他觉得这三个词重要吧。”“怎么重要?”“那三个词说明刘翔觉得自己现在的情况,连见到约翰逊的可能都没有,奢望就是过高的希望,遥不可及就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不是很简单吗?”郝静楠开口了“你说的对一半,虽然刘翔觉得刚刚训练的自己水平低,但是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开训就拿自己和约翰逊比,他敢和高手比,这是我佩服他的地方,因为我知道他后面打败了约翰逊,所以我才那么读的。”我说:“对,目标,做事有目标很重要,这样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学习也一样!"“我喜欢,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跑得和他一样快吗?,刘翔的态度有点变化了,没有用奢望、遥不可及而是暗暗问自己“能跑得和他一样快吗?暗暗,就说明他下决心要比了”接下来孩子们层层领悟体会刘翔获得成功的心情。当孩子们读到刘翔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了约翰逊时,情绪高昂了起来,好像是自己获得了冠军似的我顺势把他们激情导入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课已经接近尾声,我引导孩子们结合板书的三条线小结:1.刘翔从开始训练就给自己找到目标,有了梦想。2.刘翔在一点点的进步。3.刘翔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达到了目标。孩子们,想对刘翔说什么?读完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这样学习,既学懂了课文的内容,而且教会了学生应该有一个立向,超越自己的目标。
将预习做到实处,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期望更多的同学将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将超越成为自己心中的指路明灯。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后记
今年的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把第四课《微笑着承受一切》换成了《翻越远方大山》。同样写的是体育健儿,只是把人物桑兰换成了刘翔。即使是自己上过的课文,每一次上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也会采取不同的方法。面对新的教材,教学时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似乎跳出了束缚,可以自由驾驭······总之,就1篇课文,我不看教参,不看资料,毫无顾忌的自由了一把。
因为有学生的预习做铺垫,我在检查预习的时候,把学生认为比较难的字词过了一遍,对学困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开课时,我单刀直入问孩子们:“知道刘翔吗?”鬼精灵潘俊光立刻回答:“刘翔是亚洲飞人。”“刘翔是跨栏运动员。”“刘翔就是翻越大山的主人。”在孩子们林林总总的回答中,我接着说“刘翔就是翻越大山的主人。”边说边板书课题,之后让孩子们读课题,觉得气势不够“你们这有气无力的样子能翻越那高高的山吗?”“不能!”“更精神些,行吗?再来一遍。”孩子们整齐而响亮地齐读了课题。接着提示孩子们理解课题,从“大山”入手,登山啊,多累!“不,老师,你错了,那不是山是人!”“明明写的就是大山呀,又没有双引号,那不是名副其实的山吗?”书生孔维同慢条斯理地说:“老师啊,这是用比喻的方法写的课题。”“原来是这样,这大山是谁?”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阿兰·约翰逊!”“真聪明,那题目的意思是?”“超越美国的阿兰·约翰逊。”“谁超越?""就是前面讲翻越大山的主人刘翔啊!老师怎么那么笨。”有学生小声地说道。哦,能说老师笨,说明孩子们认为自己聪明超越老师了,这是好现象,“孩子们自由读课文吧,读书就一定有收获,别忘了,这一次读书你一定要读有所得才行,这才能显示你们的聪明哦!"
孩子们自由读课文,有的大声朗读,读到“奢望、遥不可及”等词语的时候读得特别卖力;有的默读,不时动笔画画,“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我隐隐感觉到,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有的索性毫无感情,边读边和旁边的同学议论着什么。当孩子们的声音渐渐平息,我觉得应该给孩子们理清思路然后再感悟,只有这样不管他们说什么,怎么说都不会离开这一条线。“孩子们,这么多自然段,读着有些乱,你们觉得吗?”“不觉得,我找时间的词语就不会乱。”“我找的是刘翔运动的经历。”“我找的是刘翔与大山的关系。”“哇,你们怎么会这么想?真是聪明绝顶了!”就这样,孩子们从“刚刚、2001、2002、2003、2004”从“练跨栏、没能进入决赛、进入决赛、机会越来越多、打破记录。”从“不敢奢望亲眼看到、第一次碰面、肩并肩站在跑道、面对面过招、看到我的背影”这些描述的词语中理出了三条条贯穿全文的线。根据孩子们的描述,我在黑板上把三条齐头并进的线写到了黑板上。并在黑板的右侧,线的末端画上了一座高高的大山。
接下来的品读孩子们表现不俗,似乎他们知道这一次品读不能天马行空,都很自觉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进行。韦世杰第一个发言,他把一二自然段朗读了一遍,说:“我把奢望、有朝一日、遥不可及,读得特别好,老师你知道为什么吗?”我看看他,摇了摇头,转向孩子们问:“你们知道吗?”“是他预习的好,知道这三个词的意思咯。”“是他觉得这三个词重要吧。”“怎么重要?”“那三个词说明刘翔觉得自己现在的情况,连见到约翰逊的可能都没有,奢望就是过高的希望,遥不可及就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不是很简单吗?”韦世杰开口了“你说的对一半,虽然刘翔觉得刚刚训练的自己水平低,但是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开训就拿自己和约翰逊比,他敢和高手比,这是我佩服他的地方,因为我知道他后面打败了约翰逊,所以我才那么读的。”我说:“对,目标,做事有目标很重要,这样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学习也一样!"“我喜欢,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跑得和他一样快吗?,刘翔的态度有点变化了,没有用奢望、遥不可及而是暗暗问自己“能跑得和他一样快吗?暗暗,就说明他下决心要比了”接下来孩子们层层领悟体会刘翔获得成功的心情。当孩子们读到刘翔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了约翰逊时,情绪高昂了起来,好像是自己获得了冠军似的我顺势把他们激情导入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课已经接近尾声,我引导孩子们结合板书的三条线小结:1.刘翔从开始训练就给自己找到目标,有了梦想。2.刘翔在一点点的进步。3.刘翔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达到了目标。孩子们,想对刘翔说什么?读完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翻越远方的大山》【第五篇】
教学过程:
一、图片资料引路、导入课题:
初步认识刘翔
1、出示刘翔若干张图片:同学们,认识他吗?(刘翔)
你了解他吗?(指名学生介绍刘翔)
2、师介绍刘翔:刘翔,奥运冠军,是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跨栏一级运动员。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秒的成绩平了保持11年之久的世界纪录;2009年12月11日,在东亚运动会田径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3秒66的成绩轻松夺得冠军。2011年5月15日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中,刘翔首试七步上栏技术,以13秒07的成绩获得冠军。2011年7月10日第19届亚洲田径锦标赛,刘翔以13秒22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出示)
3、此时刘翔在你的心目中一定是伟大的,可是,在鲜花与掌声,成功与喝彩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汗水。
4、出示《我是刘翔》封面图:这是刘翔的一部非常出色的自传体作品,生动地记述了这位奥运冠军如何从一个顽皮的男孩成长为奥运冠军、世界飞人曲折而多彩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出自这本书。
5、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过渡: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课文讲的是刘翔爬山吗?这里的“大山”指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好好去读读课文,争取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了。
2/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
(3)思考如下问题:
①“大山”指的是什么?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③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
3、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4、检查自学情况
这些字词你会读了吗?
出示:▲跨栏、大阪、成绩、迷糊
▲奢望、遗憾、呐喊、屡屡
▲有朝一日、遥不可及、风驰电掣
①指名学生读第一组:强调“成绩”、“迷糊”第二个字读轻声。指导“跨”和“绩”的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跨”字撇、捺要舒展;“绩”要注意三横长短。
②指名学生读第二组词,把这些词语在课文中迅速地找出来,反复读读它们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它们在文中的意思。(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词语的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
③指名学生读第三组词,强调“朝”是个多音字。
▲出示:“朝”、“及”、“驰”、“掣”在字典中的解释,指导学生由字义来推测整个词义的方法。
▲出示三个词所在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句子,在句子中再次体会词语的意思。
▲练习读好三句话
三、再读课文,继续感知。
1、播放录音。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读得最好段落进行朗读。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课文脉络。
3、文中的“远方的大山”指什么?为什么刘翔会把约翰逊当做大山?
4、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划出有关顺序的词句。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字词。
板书设计:
4、翻越远方的大山
遥不可及→ 来到山脚 → 翻越大山
目标 坚持 自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词新词。
2、能力目标:能正确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2、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配套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