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为了忘却的记念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记叙为主,结合议论和抒情的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2.理解本文在线索的确定、段落的衔接和首尾的呼应上都作周密安排的结构特点。

   3.了解五烈士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崇高形象,学习鲁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设想]

   1.作为本单元的第1篇讲读课文,教学中不仅要突出单元教学重点,而且还要起示范教读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 可分步进行:先让学生初读,从总体上把握全文五部分的主要内容;再引导学生研读,抓住课文的某些重要的局部,就“夹叙夹议”和周密安排结构这两个要点进行重点讲析;最后组织复读,总结规律,从更高层次上把握课文的总体。

   2.本文内容博大精深,且同本单元其他两篇课文比较,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相异之处,根据单元教学整体性的要求,教学本文时既应从整体出发,大胆取舍,突出重点,不追求面面俱到,又要抓住文章的个性,避免在教学中以共性掩盖个性。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夹叙夹议的写法和周密安排的结构特点,而其个性是写人记事,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五个人;写的不是一件事、一个场面,而是许多琐细的事情。

    3.由于当时文网森严,鲁迅先生在文章中不得不采用隐晦曲折的笔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题;初读全文;研读第一部分。

        (早读时间:听录音;概括五部分段意。)

[讲读过程]

   一、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又1篇纪念柔石、白莽等五位青年革命作家的悼文。在这篇悼文中,鲁迅深情缅怀了烈士们的光辉业绩,愤怒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表明了鲁迅先生无比愤慨、英勇抗争的精神。鲁迅怎样叙写五烈士的光辉业绩?怎样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研读课文、深入领悟。

    二、背景介绍。

    让学生阅读课文注解①,然后教师补充介绍五烈士被秘密枪杀后,国内外民众、特别是鲁迅先生无比气愤、英勇斗争的有关史实:

* 鲁迅得知五烈士牺牲的确切消息后,当即吟成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沉痛哀悼了牺牲在敌人屠刀下的革命战友,并满腔愤怒地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 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的暴行,激起了国内外广大人民的愤怒。当时苏、法、德、美、英、日等国家的进步作家以“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名义,发表了《为国民党屠杀中国革命作家宣言》,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国民党反动派封锁消息,不让社会上知道他们的法西斯暴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冲破封锁,于4月25日秘密出版了《前哨》第一卷第一期《纪念战死者专号》,在上面发表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和《为国民党屠杀同志致各国革命文学和文化团体及一切为人类进步而工作的著作家、思想家书》。鲁迅也在这个专号上发表了《柔石小传》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躯的血》,在后文中他号召人们“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永远在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的不断的斗争。”

* 当年5月,鲁迅又写出了《黑暗中国的文艺现状》一文,十分激烈地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滔天罪行,当时国内的许多报纸都不敢刊登,鲁迅便委托当时在华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女士译成英文,寄到美国进步杂志《新群众》上发表,史沫特莱曾考虑此文发表后会对鲁迅不利,可是鲁迅说:“这几句话,是必须说的。中国总得有人出来说话!”就这样,鲁迅向全世界公开宣布了五烈士被枪杀的事实真相。

* 9月,左联机关刊物之一《北斗》杂志创刊,鲁迅选了一幅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作封面,深情而含蓄地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悼念之情。

* 1932年7月11日,烈士牺牲一周年又五个月时,鲁迅将一年前吟成的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书赠日本歌人山本初枝。1933年1月26日,又将这诗题赠给许寿裳,以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

* 1933年2月7日至8日,在五烈士牺牲两周年时,鲁迅写下了这篇悼文,这时左联主办的以及它的外围刊物已荡然无存,鲁迅想方设法,终于1933年4月公开发表在标榜第三种人的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月刊第二卷第六期上。

三、解题。

1  提问。

   作者把本文题为,即然是“记念”,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请从课文首尾两段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进而悟出正确的答案。

2  学生阅读课文首尾两段,划出解答问题的有关句子。

3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鲁迅在这一标题中寄寓着极其深刻的含义,理解好文章首尾两段中的解题性文字,便能把握文题的含义。

    因为鲁迅“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所以“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因为“在这三十年中”,“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所以“埋得不能呼吸”。正是这种郁结心中的不可压抑的悲愤和长期积聚的精神重负,使他感到十分窒息。为了“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所以他“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这是从主观方面强调“忘却”。同时,鲁迅又从客观方面强调“忘却”之必要:“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当时的中国,正是“大夜弥天”,鲁迅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通过三十年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意识到需要节制自己的感情,过于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利于战斗的。革命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需要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战斗。从以上两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所谓,实际上是:“为了战斗的记念”,事实上,对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战友为革命而献身的光辉业绩,鲁迅是不会忘却的,他要将那无比的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所以他坚信,只要生者努力奋斗,“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可见,与其说“记念”是“为了忘却”,倒不如说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最有价值的纪念。这个标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四、读读想想。

1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速读课文,要求从总体上把握五个部分的内容,并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每部分大意。教师巡视课堂,适当点拨,并注意发现学生概括的正误典型。

2  学生交流概括的段意,教师注意让正误两种概括的典型发表意见,以便引发学生以准确、简明为标准评价议论。

3  教师归纳、板书:

→为了战斗的记念

(一)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

(二)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写冯铿。

(三)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的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

(四)五烈士被捕遇害的经过,作者的境遇和悲愤的心情。

(五)抒发悲愤之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

五、学生研读第一部分,议论并回答下述问题:

    1  第一段中,将“悲愤”改为“悲哀”行不行?为什么?

提示:不行。作者对几位青年作家被残暴杀害,不仅仅感到悲哀,还对统治者这一暴行表示无比的愤怒。如改成“悲哀”,便不能确切地表达作者的心情。

      “我很想借此”中的“此”指什么? 

提示:指“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

    2  怎样理解第2段中“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这句话的意思?

提示:这句话极概括地叙述了当时上海报刊杂志对五烈士遇害牺牲的四种不同态度:“不敢”,说明内心同情革命者,想刊载以揭露反动派,但怕惹祸,所以“不敢载”;“不愿”,即不想惹是非、担风险,明哲保身,故不愿载;“不屑”,充满轻视情绪,认为革命者流血牺牲不值一提,所以“不屑载”,显然,这是站在反动立场上。而《文艺新闻》就敢于透露出一些消息,尽管当时的社会不允许这样做,但它还是大胆地采用巧妙的斗争策略,“隐约其辞”地把反动派秘密杀人的事捅了一个洞。总之,这句话把当时报刊革命的、进步的、中间的和反动的种种政治态度明确而形象地反映了出来,其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揭露了它不仅残暴地杀害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而且极力封锁杀人事实的黑暗统治。

    3  复述作者同白莽三次会见的情况,并说说作者通过哪些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白莽形象的什么特点。

    提示:作者通过白莽对彼得裴传和诗的翻译及有意曲译;他与鲁迅初次见面后的来信并坦率地表示“很悔和我相见”;刚从狱中释出,热天穿厚棉袍、汗流满面,却毫无愁苦地便登门拜访鲁迅,并告知自己是革命者这三个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了白莽勤奋坦诚、爱憎分明、坚强乐观的革命文学青年的形象特点。

六、研读第二部分

1、第一、二部分是怎样连结起来的?

   照应--邀见;敢于托付--柔石(承上启下)

2、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怎样评价柔石的性格特点的?

   硬气;迂。

3、作者由柔石的性格联想到方孝孺,有何深意?

    突出柔石的性格;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滥杀无辜的罪行同朱棣没什么区别。

4、第二、四部分通过哪些材料写出柔石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体现他的“硬气”和“迂”的性格的?

   参与设立朝花社,从事文学宣传  

   借钱做印刷资本,承担一切杂务   损己利人的

   设法还借款                    高尚品德     “硬气”

   扶我走路

   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积极进取、勇于探索

   “圆睁”“抗议”“叹息” 

    (不信骗人、卖友)           天真善良       “迂”

5、作者写了三位作家,除优点之外,还写了缺点没有?

   殷夫  故意曲译                --憎恶国民党,热爱人民

   柔石:迂-不信卖友、视官场太高--单纯善良;敌人狡诈

             不敢与女子一同走路  --关心鲁迅

   冯铿:体质弱,不美            --心灵美;敌人恶;意志坚强

            (反衬作用)

  (写出发展:柔石-怀疑减少;对官场认识改变;敢于同女子走路)

[小结]

    写人要讲求真实,在充分展现人物优点的同时也不回避人物的某些缺点,写出人物不断克服自己缺点的过程,描写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使读者受到感染教育。

7、研读第二部分,质疑问难。(略)

讨论。

1  在第二部分中,除了记叙的内容外,穿插了哪些议论?这些议论起什么作用?

提示:

* 在叙述“我的决不与投稿者相见”的原因和“故意回避”一般文学青年时,议论了柔石是当时作者唯一“敢于随便谈笑”和“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体现了作者对柔石的评价,说明了作者与柔石的相知之深。

* 在叙述了与柔石的来往缘由和柔石的姓名、籍贯时,通过方孝孺的典故,简洁议论柔石的性格特点:“硬气”和“迂”。

* 在叙述了柔石在朝花社工作的种种表现之后,用“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的一句议论,它同上例一样,对所记叙的内容直接作出判断,对柔石的崇高品质作了高度的概括与评价。

* 在记叙了柔石“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决心和作者对冯铿“很隔膜”后,连用了三个“疑心”发表议论,逐一否定了冯铿的急于事功和柔石的受人影响后,承认自己不如柔石“决定地改变”的“斩钉截铁”,既谦虚地剖析了自己“偷懒”的“伤疤”,又对比显示出柔石的进取精神。

三、第三部分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1.简叙白莽和柔石是左联的成员,表明作者和他们的关系(密切)。

    2.结构上承上启下,由被捕前的情况转到对烈士被捕遇难的记叙。

[作业 ]

   背诵七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  学习本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层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检查。

1.检查第二至五部分词语(除课文已注解之外)掌握情况:

迂:拘泥、守旧,不适应形势、不切合实际的意思。课文用在柔石身上则突出他率直而不通世情,拘泥而不会变通的性格特点。

刚健质(zhì)朴:坚强有力,朴实而不矫饰。

吮血(shǔn xuè):聚拢嘴唇吸血。

仓皇失措(cuò):匆忙慌张,没有办法。措,放、安排。失措:不知怎么办才好。

隔膜(gé mó):本课指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永诀(jué):永远分别。诀,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信札:信件。札,古代写字用的小而薄的木片。

客栈(zhàn):设备简陋的旅馆,有的还兼供客商堆货代办转运。栈,存放货物的地方、仓库、旅馆。

巡(xún)捕:旧时称租界中的警察。

禁锢(gù):原指关押、监禁。本课指束缚,强力限制。

被难(nàn):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牺牲生命。

煞了尾:收了尾。煞,结束,收束。

2  叫两位学生到黑板默写《惯于长夜过春时》,其他的在座位默写。然后参照注解加以解释、译成白话,并回答“思考和练习”二。

诗的理解: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这两句写出了鲁迅受国民党反动派迫害的困难处境。“春时”、“长夜”,点明了是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挈妇”、“将雏”,表明正和家人外出避居;一个“惯”字既指明鲁迅对于敌人形形色色的残忍手段已司空见惯,对于动荡不安的生活已习以为常,又有力地控诉了蒋介石反动政权镇压革命的滔天罪行。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这两句点出了当时政局的动荡,表现了鲁迅对母亲的深爱与怀念,母亲为儿子遭受迫害的担忧。揭露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小军阀你争我夺、连年混战,不顾百姓死活的罪行。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忍看”是强忍仇恨的意思。鲁迅眼看敌人残杀革命同志怎能忍气吞声?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他面对敌人的屠刀,在刀丛中与敌人短兵相接,毫不退缩,用笔进行战斗。一个“怒”字,是作者强烈感情的迸发,表现了与敌人不共戴天的刻骨仇恨和迎着腥风血雨前进的战斗精神。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诗写成了,但哪有发表之地?周围的现实是一片黑暗,犹如漫漫长夜。“低眉”是一个痛定思痛的形象,是一个沉思如何继续战斗的形象。“无写处”,指反动派对人民言论自由的压制,他们对革命言论“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是对反动派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最后一句以写景作结,深化了悼念柔石等人的主题,它渲染了一种悲凉、肃穆的气氛,表现了作者处境的寂寞和心情的沉重。

    纵观全诗,既有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也有对慈母的牵肠挂肚的眷念;既有痛失朋友的无限悲痛,也有对反动派的极度愤慨!字字流血,声声下泪。长歌当哭,又怎能不激起我们这些读者的无限呢?

    听录音;齐背。

    [析]

    作者写作本文时是“二月七一八日”,正是春天时节,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一片黑暗,“夜正长”。五位青年作家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此案牵及作者,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免于不必要的流血,作者就在“这一夜”,“烧掉了朋友们的旧信札”,“和女人抱着孩子走在一家客栈里”。这正表述了诗的首联内容。

    对于作者的避难,“即听得外面纷纷”传说作者“被捕,或是被杀了”,使作者的母亲甚为焦虑,“在北京急得生病了”。这表述了诗的颔联内容。

    “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三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身上中了十弹”。作者的心情悲痛异常:“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作者不顾反动派淫威,勇敢地写诗来表达心中的愤怒,“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了这样的几句”。这很好地反映了诗的颈联的内容。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这正表明了诗的尾联的意思。

二、读读议议第五部分。

1  请学生朗读第五部分,体会三个自然段的内容。

2  引导学生议论、理解各段内容:

第1自然段:

   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沉痛的心情的?

   排比(前两句含对比);反复(结构上照应上文)。

第2自然段

   典故<<思旧赋>>的作用:

   借向子期当时的处境与心情自比,决在揭露选派与司氏以然夺手段建立晋朝无异,没有言论自由。

第3自然段: 

    “这三十年中”指1898年“戊戌变法”以后的30余年。“许多青年的血”,如1907年徐锡麟、秋瑾的被杀;1925年的“五卅”运动,1926年的“”惨案,1927年的“”政变中被杀的无数青年革命者。

    这一段的第一句先摆事实,对现实进行揭露;后作结论,对现实进行控诉。它不仅表达了革命文学青年正当年轻有为的时候惨遭杀害,在鲁迅思想感情上所引起的极度悲痛,更重要的是用这种反常的残酷的事实来揭露和控诉反动派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第二句是比喻说法,连用了两个比喻:“夜”,用以说明反动统治的黑暗与残酷;“路”,用以指革命在向反动统治作斗争的征途。两个“正长”,说明反动统治还在延续,革命者必须进行长期的艰苦斗争。说“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不是消极的回避,而是积极的斗争,是说要化悲愤为力量,以实际行动和坚决斗争来记念牺牲的烈士。第三句则表明了对革命必胜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和斗争到底的“韧”的精神,号召人们为夺取这最后的胜利而英勇斗争。总之,这一段表达了对死难烈士沉痛哀悼、对反动派愤怒控诉、对革命的胜利信心和彻底斗争的强烈感情。   

三、总结全文

1  引导学生快速复读全文,体会文中强烈的抒情色彩。

   这篇文章是具有浓烈抒情成分的散文诗式的杂文,文中的记叙和议论常与抒情结合,处处凝集着强烈深沉的悼念之情,使文章的纪念性更强,更能打动人心。如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会见,在朴素的记叙文字中,却处处流露出他们彼此间的信赖和关怀。而在忆及彼得斐集子的失落时,又通过痛感“明珠投暗”、“岂不冤枉”的简短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恶之情。又如第四部分在记叙了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一同遇难,他身上中了十弹之后的两段文字更是充溢着作者满腔悲愤之情,特别是那首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更是作者如火激情的高度凝聚。

2  引导学生思考全文在线索的确定、段落的衔接和首尾的呼应上是怎样周密安排的。

   本文写人记事,内容丰富。所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五个人;不是一件事、一个场面,而是许多片断的、零散琐细的事情。尽管如此,文章内在联系却十分紧密。

   首先,作者把他和五烈士的交往、接触和悼念作为线索,把本来散乱、孤立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文章第一部分写白莽,第二部分写柔石,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一同被捕,第四部分写五烈士被捕经过、狱中情况及遇害消息,以写柔石为主,第五部分表达作者的悲愤心情并指出烈士鲜血不会白流,作者与五烈士的关系这条线索贯串五部分的始终。

    其次,各部分之间又有巧妙的过渡和衔接。如第一部分写送书给白莽,补叙是托柔石送去的,引出第二部分写柔石,又由柔石的介绍引出冯铿。第三部分里又一次写托柔石送书给白莽,再从书落到“三道头”之类的手里转入第四部分写他们一同被捕和受害的情况,再补写李伟森、胡也频两人。文章前后,一环扣着一环,紧密无隙,衔接自然,脉络清楚

[1] [2] 下一页  

为了忘却的记念2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在记叙事件过程中把记叙、议论、抒情完美结合起来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分明和“韧”的斗争精神;学习革命先烈勇于追求真理,为革命事业舍生忘死、英勇献身的崇高品质。

三、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品质;通过师生共同研读课文,探讨文章的行文思路,揣摩作者含蓄而深刻的语言,深入领会作者的悲愤感情及其表达方式。

教学设想

基于本文篇幅较长和局部语言有不易理解的特点,学习时需从整体入手,由浅及深,在预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于无疑处生疑”的学习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完成生字新词的认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敢于在文中发现问题并向教师质疑。

二、以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的方法,共同探讨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主旨,理解作者语言的内涵,培养学生既能提出问题又可通过探讨、深入研究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可采用“导读法”进行教学,即先布置一定数量的预习作业 交由学生思考;也可采用“比较法”,从时代背景、布局谋篇语言特点、与《记念刘和珍君》进行比较,从而达到深入领会文章的目的。

四、学完本文后,可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强化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附预习作业 :

1、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鲁迅的文章。

2、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完成并思考:

⑴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⑵课文题目是不是一个病句,应该怎样断句,如何理解?

⑶文章中提到了三个典故,要求能够口述给别人听。

⑷课文共五部分,在每个序号后写下本部分大意。

⑸理清每部分大意后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

⑹通过阅读课文,比比能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包括文意、思路、语言等方面。)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辨识下列挽联或对联分别是写的哪一历史人物,借此激发学生兴趣。(挽联或对联可用投影仪出示。)

①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人木三分(蒲松龄)

③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二、温故知新

1、提问:谁能给大家讲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事?

2、提问:就你的了解,谈谈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提示: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看法:

①厉害,不容易接近。在唐弢先生的《琐忆》中谈到当时社会上的议论:“……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爱骂人,……睚眦必报,……不容易接近。”而且鲁迅先生的文章言词犀利,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②感情丰富。如《故乡》、《孔乙已》、《阿Q正传》等小说都表现了作者对下层民众生活的同情与命运的关注;当朋友被反动派残暴地杀害后,作者表现了极大的悲愤,如《记念刘和珍君》。

③为人正直,勇于自我剖析。如《一件小事》。

师生共同回顾:《记念刘和珍君》是在哪个历史事件之后写就的?(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作者在行文中的感情线索是什么?(“悲愤”)

导入  :1926年3月18日的那一幕,令鲁迅先生铭心刻骨,五年之后,反动派再次向进步青年举起屠刀,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惨遭杀害,鲁迅先生又一次失去了好朋友,中国又一次失去了好青年。试想,鲁迅先生会怎样?是沉默还是高声呐喊?

补充新知并简介文章背景。

1、“左联”: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先生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

2、文章的时代背景: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刊、封闭书店、逮捕、暗杀左翼作家等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先生也时刻面临着被捕的危险。但鲁迅先生毫不畏惧反动派的淫威与屠刀,在闻知柔石等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立即发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文章,强烈抗议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即1933年2月8日,鲁迅先生用饱含血泪的笔,带着无限悲愤的感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纪念性文章。

检查预习情况:

1、注意加点字的读音与划横线词语的意思:

竦(sn g)身    不屑(xi ):不值得         隐约其辞:含糊、不清楚。

素不相识:平常,向来。曲(q )译    惴惴(zhu ):忧愁,恐惧,担心。

解(ji )往    挈 (qi )妇将雏:拉住。 缁(z )衣   累 及:牵连到。

2、由学生质疑,教师订正并补充个别字的音、义。

师生共同研究,探讨课文。可从预习题入手。

1、先找同学给大家讲讲文章中的三个典故。

2、哪些同学愿将自己归纳的各部分大意介绍给大家?

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

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了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战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3、这五个部分是否可以颠倒一下顺序,能否先对烈士进行一番颂扬,再说与他们的交往呢?(同学讨论)

4、引导学生质疑: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同为写人,但从下文看,柔石与鲁迅先生的关系更为密切,能否先写柔石再写白莽呢?

5、在疏通了文意的基础上,讨论一下本文标题。

启发学生质疑:明明是1篇纪念性文章,可作者却用上了“忘却”这个词,是否有些不妥?

教师可因势利导

小结:可采用学生归纳的方法来完成

①课文题目如何理解?

②文章五部分分别讲述了什么?

③为什么说五部分的结构安排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课堂练习:

题目:令人难忘的

要求:

1、根据行文需要,把标题补充完整。

2、注意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做到前后照应。

3、列出写出题纲。

(可根据需要采用书面或口头作文,若课上无法完成,可作为课后作业 。)

布置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诵文章,体会作者边叙事边抒情议论的写法以及含蓄而深刻的语言。

2、在书上画出或利用课文右边的空白写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比比谁读得细,列出的问题多。

3、完成课后练习一、五(1)。

附:本课时板书参考

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战斗的记念

一、与白莽的交往

二、与柔石的交往

三、柔石、白莽被捕

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

四、五人遇难→                  →怒向刀丛觅小诗

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

五、抒发悲愤→              →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

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再说起他们的时候

第二课时

一、引鲁迅1932年写的《七律》(亦称《自嘲》),导入  新课,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齐背,可通过投影仪给出每句第一个字做为提示。)

七    律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二、检查作业 ,复习旧课(利用投影仪显示)。

1、根据解释填写成语

2、课文题目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这个语意曲折含义深刻的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忘却”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词,意思把悲痛暂时搁置一边,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

B、“忘却”指暂时忘掉“两年以来时时袭击我的心”的“悲愤”的情感,振作精神与敌斗争,并以此作为对烈士最好的纪念。

C、“忘却”与“记念”不矛盾,“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

D、反映了作者对死难烈士的真挚深切的感情和坚强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心。

三、研习新课

( 一 )先由学生质疑,教师补充,然后师生共同讨论:

1、第一段能否删去?

2、第二段中提到:“……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其中“不改”者、“不愿”者,“不屑”者各代表哪类人?

3、在鲁迅的印象中,白莽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者说白莽的性格特点怎样?)

4、作者和白莽第三次相见时,白莽才告诉作者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出”,这说明了什么?

5、第一部分末尾处,为什么要提及给白莽送书是托柔石送去的?

(二)研读第二部分:

1、讨论:柔石是怎样的一个人?(到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加以分析。)

提示:①为人随和,单纯、善良。(“迂”)②联系全文得出柔石是一位认定真理就一往无前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好青年。(硬气)

2、深入领会作者把柔石比附方教孺的用意。

提示:柔石和方孝孺在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将为后人敬仰和赞颂;同时,作者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进步青年的罪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的揭露和控诉。

(三)思考第三部分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前两部分分别记述了作者与白莽、作者与柔石的交往,这一交代了白莽、柔石的同时被捕,由此过渡过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可以说这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研读文章的第四部分:

1、讨论并概括第四部分的主要信息。

提示:①与柔石最后一次见面的原因、情形、时间。

②作者也因此而受到了株连。③烈士在狱中的情况及其遇难。

④痛悼烈士,控诉敌人的罪行。

⑤略及李伟森、胡也频、以白莽的诗作结。

2、研究探讨以下问题,深入领会作者的无限悲愤之情。

①作者提及《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有什么用意?

提示:这个典故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镣、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被害的案情也是“谁也不明白”;秦桧捉拿道悦,与国民党反动派要抓鲁迅又非常相似,暗示了这个社会有如秦桧当道的时代。当然,鲁迅先生对道悦自行涅    的做法是不赞成的,他并不像道悦和尚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

②“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区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心删去,为什么?“原来如此!……”中“此”指代什么?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什么作用?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③结合课后题中围绕《惯于长夜过春时》所设的练习展开讨论,教师负责归纳。

(五)师生共同朗诵第五部分,深入领会作者的感情。

1、引导学生质疑:这一部分和前四部分大的不同是什么?(抒情色彩更重。)

2、研究探讨:作者说:“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现在我懂了。”作者到底“懂得”了什么?

归纳: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同向子期相比,意在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在政治上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稍有不慎,都可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无写处”的。

3、揣磨语句含义:“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提示:作者意识到革命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必须摆脱悲哀以进行更有效的战斗,坚信反动派必然灭亡,正义事业一定胜利。

(六)小结

1、文章涉及的人较多,材料又很零碎,但文章的结构安排却显得十分严谨,这是为什么?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提示:这主要得益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写作此文时的真情实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随时随地地积累总结,作文时以“吾手写吾心”为宗旨,克服“假、大、空”话。

2、作者三次用典,增加了文章的力量,简要评述。

提示:三个典故都紧紧围绕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揭露面展开。

(七)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在学完课文后继续质疑,师生共同分析归纳,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八)布置作业 :

1、再次深入诵读课文,领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巩固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2、完成课文后练习。

[1]

[1]

为了忘却的记念3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以记叙为主,结合议论和抒情的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2 理解本文在线索的确定、段落的衔接和首尾的呼应上都作周密安排的结构特点。

3 了解五烈士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崇高形象,学习鲁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设想

1 作为本单元的第1篇讲读课文,教学中不仅要突出单元教学重点,而且还要起示范教读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可分步进行:先让学生初读,从总体上把握全文五部分的主要内容;再引导学生研读,抓住课文的某些重要的局部,就“夹叙夹议”和周密安排结构这两个要点进行重点讲析;最后组织复读,总结规律,从更高层次上把握课文的总体。

2 本文内容博大精深,且同本单元其他两篇课文比较,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相异之处,根据单元教学整体性的要求,教学本文时既应从整体出发,大胆取舍,突出重点,不追求面面俱到,又要抓住文章的个性,避免在教学中以共性掩盖个性。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夹叙夹议的写法和周密安排的结构特点,而其个性是写人记事,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五个人;写的不是一件事、一个场面,而是许多琐细的事情。

3 由于当时文网森严,鲁迅先生在文章中不得不采用隐晦曲折的笔法和借用典故,因而文章的某些地方较深奥难懂。这便成了理解文章的难点。教学中要重视帮助学生排除难点,宜设计些激发学生兴趣、拨动学生心弦的问题,让学生读读议议,引起学生思考,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不断调节教学过程,以祈在师生合作中释疑解难。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明确文题含义,理解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目的。

2 把握课文五个部分的内容,理解白莽的为人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写的感人至深的悼念文章,那是给“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树立的纪念碑。那篇文章,鲁迅满腔热情地歌颂了烈士的勇毅精神,并以犀利激烈的言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走狗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愤怒的鞭挞,有力地激励人们起来斗争,讨还血债,摧毁“似人非人的世界”。大家一定都记得这篇文章,它叫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又1篇纪念柔石、白莽等五位青年革命作家的悼文。在这篇悼文中,鲁迅深情缅怀了烈士们的光辉业绩,愤怒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表明了鲁迅先生无比愤慨、英勇抗争的精神。鲁迅怎样叙写五烈士的光辉业绩?怎样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研读课文、深入领悟。

二、背景介绍。

让学生阅读课文注解①,然后教师补充介绍五烈士被秘密枪杀后,国内外民众、特别是鲁迅先生无比气愤、英勇斗争的有关史实:

鲁迅得知五烈士牺牲的确切消息后,当即吟成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沉痛哀悼了牺牲在敌人屠刀下的革命战友,并满腔愤怒地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的暴行,激起了国内外广大人民的愤怒。当时苏、法、德、美、英、日等国家的进步作家以“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名义,发表了《为国民党屠杀中国革命作家宣言》,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国民党反动派封锁消息,不让社会上知道他们的法西斯暴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冲破封锁,于4月25日秘密出版了《前哨》第一卷第一期《纪念战死者专号》,在上面发表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和《为国民党屠杀同志致各国革命文学和文化团体及一切为人类进步而工作的著作家、思想家书》。鲁迅也在这个专号上发表了《柔石小传》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躯的血》,在后文中他号召人们“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永远在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的不断的斗争。”

当年5月,鲁迅又写出了《黑暗中国的文艺现状》一文,十分激烈地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滔天罪行,当时国内的许多报纸都不敢刊登,鲁迅便委托当时在华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女士译成英文,寄到美国进步杂志《新群众》上发表,史沫特莱曾考虑此文发表后会对鲁迅不利,可是鲁迅说:“这几句话,是必须说的。中国总得有人出来说话!”就这样,鲁迅向全世界公开宣布了五烈士被枪杀的事实真相。

9月,左联机关刊物之一《北斗》杂志创刊,鲁迅选了一幅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作封面,深情而含蓄地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悼念之情。

1932年7月11日,烈士牺牲一周年又五个月时,鲁迅将一年前吟成的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书赠日本歌人山本初枝。1933年1月26日,又将这诗题赠给许寿裳,以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

1933年2月7日至8日,在五烈士牺牲两周年时,鲁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悼文,这时左联主办的以及它的外围刊物已荡然无存,鲁迅想方设法,终于1933年4月公开发表在标榜第三种人的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月刊第二卷第六期上。

三、解题。

1 提问。

作者把本文题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即然是“记念”,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请从课文首尾两段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进而悟出正确的答案。

2 学生阅读课文首尾两段,划出解答问题的有关句子。

3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一标题中寄寓着极其深刻的含义,理解好文章首尾两段中的解题性文字,便能把握文题的含义。

因为鲁迅“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所以“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因为“在这三十年中”,“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所以“埋得不能呼吸”。正是这种郁结心中的不可压抑的悲愤和长期积聚的精神重负,使他感到十分窒息。为了“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所以他“倒要将他们忘却了”。这是从主观方面强调“忘却”。同时,鲁迅又从客观方面强调“忘却”之必要:“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当时的中国,正是“大夜弥天”,鲁迅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通过三十年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意识到需要节制自己的感情,过于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利于战斗的。革命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需要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战斗。从以上两方面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所谓“为了忘却的记念”,实际上是:“为了战斗的记念”,事实上,对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战友为革命而献身的光辉业绩,鲁迅是不会忘却的,他要将那无比的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所以他坚信,只要生者努力奋斗,“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可见,与其说“记念”是“为了忘却”,倒不如说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最有价值的纪念。《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个标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四、读读想想。

1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速读课文,要求从总体上把握五个部分的内容,并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每部分大意。教师巡视课堂,适当点拨,并注意发现学生概括的正误典型。

2 学生交流概括的段意,教师注意让正误两种概括的典型发表意见,以便引发学生以准确、简明为标准评价议论。

3 教师归纳、板书:

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战斗的记念

(一)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

(二)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写冯铿。

(三)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的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

(四)五烈士被捕遇害的经过,作者的境遇和悲愤的心情。

(五)抒发悲愤之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

五、学生研读第一部分,议论并回答下述问题:

1 按课后“思考和练习”四第1题,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提示:①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②1931年2月7日至8日。③不行。作者对几位青年作家被残暴杀害,不仅仅感到悲哀,还对统治者这一暴行表示无比的愤怒。如改成“悲哀”,便不能确切地表达作者的心情。④指“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⑤不行。因为作者要摆脱的是“悲哀”,而对统治者愤怒憎恨的感情,作者永远也不会有丝毫减弱或改变。⑥⑦见上述“解题”部分中第“3”条的内容。

2 怎样理解第2段中“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这句话的意思?

提示:这句话极概括地叙述了当时上海报刊杂志对五烈士遇害牺牲的四种不同态度:“不敢”,说明内心同情革命者,想刊载以揭露反动派,但怕惹祸,所以“不敢载”;“不愿”,即不想惹是非、担风险,明哲保身,故不愿载;“不屑”,充满轻视情绪,认为革命者流血牺牲不值一提,所以“不屑载”,显然,这是站在反动立场上。而《文艺新闻》就敢于透露出一些消息,尽管当时的社会不允许这样做,但它还是大胆地采用巧妙的斗争策略,“隐约其辞”地把反动派秘密杀人的事捅了一个洞。总之,这句话把当时报刊革命的、进步的、中间的和反动的种种政治态度明确而形象地反映了出来,其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揭露了它不仅残暴地杀害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而且极力封锁杀人事实的黑暗统治。

3 复述作者同白莽三次会见的情况,并说说作者通过哪些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白莽形象的什么特点。

提示:作者通过白莽对彼得裴传和诗的翻译及有意曲译;他与鲁迅初次见面后的来信并坦率地表示“很悔和我相见”;刚从狱中释出,热天穿厚棉袍、汗流满面,却毫无愁苦地便登门拜访鲁迅,并告知自己是革命者这三个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了白莽勤奋坦诚、爱憎分明、坚强乐观的革命文学青年的形象特点。

第二课时

六、课外思考。

1 阅读第二、四部分,复述有关柔石的记叙,完成“思考和练习”一的后一个问题和四的第2、3题。

2 理解第二、四部分是怎样在具体叙述中结合议论的。

教学要点

1 理解第二、四部分用哪些材料表现柔石的什么性格特点。

2 具体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检查。

1 复习第一部分应掌握的词语(除课文已注解的)。

不屑(xie):认为不值得(做),带轻视的语气。

隐约其辞:意即“其辞隐约”。由于某种原因,说话、写文章故意不把意思明说出来。隐约,不清楚,不明显。

亭子间:方言词。指上海某些旧式楼房中的一种小房间,位置在房子后部的楼梯中间,狭小黑暗。

曲(qǖ)译:故意曲解原意地翻译。

失笑:不自主地发笑。

欣(xīn)幸:欣慰而庆幸。

决计:同“决定”,指打定主意。计,主意。

2 疏通第二、四部分内容,列出它们的结构提纲。

教师组织学生边读边议,先要求为各自然段编上序码,接着归纳出各自然段的要点,再理清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最后教师归纳、板书:

3 第二、四部分通过哪些材料写出柔石的 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体现他的“硬气”和“迂”的性格的?

4 引导学生回答“思考和练习”四第2题。

答案:①在创作上,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可看出他在艺术上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②单凭柔石与冯铿有交往和自己对冯铿的主观印象来推断柔石近来要做大部头小说,这一“疑”是没有根据的。③凭自己一时的主观印象,从而断定冯铿的“罗曼谛克”、“急于事功”是没有充分根据的。④两个青年人积极进取的可贵精神,使作者对自己原先的想法产生了怀疑,目的在于批判自己。疑心自己“偷懒的主张”,这个“疑心”是对上面两个“疑心”的否定。⑤只要学起来。⑥指“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怎么能行呢”的主张。⑦不应“迁怒”。⑧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二、讨论。

1 在第二部分中,除了记叙的内容外,穿插了哪些议论?这些议论起什么作用?

提示:在叙述“我的决不与投稿者相见”的原因和“故意回避”一般文学青年时,议论了柔石是当时作者唯一“敢于随便谈笑”和“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体现了作者对柔石的评价,说明了作者与柔石的相知之深。

在叙述了与柔石的来往缘由和柔石的姓名、籍贯时,通过方孝孺的典故,简洁议论柔石的性格特点:“硬气”和“迂”。

在叙述了柔石在朝花社工作的种种表现之后,用“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的一句议论,它同上例一样,对所记叙的内容直接作出判断,对柔石的崇高品质作了高度的概括与评价。

在记叙了柔石“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决心和作者对冯铿“很隔膜”后,连用了三个“疑心”发表议论,逐一否定了冯铿的急于事功和柔石的受人影响后,承认自己不如柔石“决定地改变”的“斩钉截铁”,既谦虚地剖析了自己“偷懒”的“伤疤”,又对比显示出柔石的进取精神。

2 引导学生阅读《基础知识•夹叙夹议》,在明确夹叙夹议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课文一、四部分的记叙与议论,并具体说明这些议论的特点和作用。

提示:第一部分:

在叙述赠给白莽的两本书而失落时,议论这两本书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痛感“明珠投暗”、“岂不冤枉”。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恶之情。

第四部分:

在叙述了柔石被捕和“官厅”因印书合同“在找寻我”后,先用“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一句议论,以“明明白白”的印书合同和“不明不白”的官厅作对照,既揭露了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又表明对反动官府的蔑视。接着又插入了一段借《说岳全传》引起的议论,既批判了空盼“剑侠”的无稽,又嘲讽了敌来“坐化”的无益,明确地表示了“我于是就逃走”的抉择,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一向倡导的“韧”的战斗精神。

在抄录了柔石的来信之后,议论道:“但他信里有些话是错误的,政治犯而上镣,并非从他们开始,但他向来看得官场还太高,以为文明至今,到他们才开始了严酷,其实是不然的。”这些话既善意地指出柔石的“迂”,更是强烈地控诉国民党反动派一贯残酷镇压革命人民的法西斯暴行,表示了作者的革命义愤。

在叙述柔石和其他23人一同遇难,他身上中了十弹之后,作者写道:“原来如此!……”这里语句短促、四个字独立成节,加上一个出离愤怒的“!”和一个无语凝咽的“……”,使人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既有对战士惨死的无限悲痛和无比的惋惜之情,又有对反动派血腥暴行的满腔愤怒和强烈的抗议之意。

在叙述了“一个深夜”环境的沉寂后,先议论“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言之不足,则又歌吟之,以那脍炙人口的七言诗表示抗议。

根据上述记叙和议论的结合,归纳如下认识:

记叙是基础,议论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记叙是“画龙”,议论则是“点睛”,二者相互为用。议论或是对所叙的内容直接表明见解或做出判断,或是就个别事物点出它的普遍意义,但不论是哪种情况,议论必须紧密联系记叙的内容,绝不能凭空外加进去。

三、作业。

1 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并理解诗的意思。

2 理解课文所运用的三个典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 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 学习本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层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检查。

1.检查第二至五部分词语(除课文已注解之外)掌握情况:

迂:拘泥、守旧,不适应形势、不切合实际的意思。课文用在柔石身上则突出他率直而不通世情,拘泥而不会变通的性格特点。

刚健质(zhì)朴:坚强有力,朴实而不矫饰。

吮血(shǔn xuè):聚拢嘴唇吸血。

仓皇失措(cuò):匆忙慌张,没有办法。措,放、安排。失措:不知怎么办才好。

隔膜(gé mó):本课指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永诀(jué):永远分别。诀,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信札:信件。札,古代写字用的小而薄的木片。

客栈(zhàn):设备简陋的旅馆,有的还兼供客商堆货代办转运。栈,存放货物的地方、仓库、旅馆。

巡(xún)捕:旧时称租界中的警察。

禁锢(gù):原指关押、监禁。本课指束缚,强力限制。

被难(nàn):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牺牲生命。

煞了尾:收了尾。煞,结束,收束。

2.叫两位学生到黑板默写《惯于长夜过春时》,其他的在座位默写。然后参照注解加以解释、译成白话,并回答“思考和练习”二。

诗的理解: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这两句写出了鲁迅受国民党反动派迫害的困难处境。“春时”、“长夜”,点明了是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挈妇”、“将雏”,表明正和家人外出避居;一个“惯”字既指明鲁迅对于敌人形形色色的残忍手段已司空见惯,对于动荡不安的生活已习以为常,又有力地控诉了蒋介石反动政权镇压革命的滔天罪行。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这两句点出了当时政局的动荡,表现了鲁迅对母亲的深爱与怀念,母亲为儿子遭受迫害的担忧。揭露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小军阀你争我夺、连年混战,不顾百姓死活的罪行。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忍看”是强忍仇恨的意思。鲁迅眼看敌人残杀革命同志怎能忍气吞声?新仇旧恨,涌上心头,他面对敌人的屠刀,在刀丛中与敌人短兵相接,毫不退缩,用笔进行战斗。一个“怒”字,是作者强烈感情的迸发,表现了与敌人不共戴天的刻骨仇恨和迎着腥风血雨前进的战斗精神。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诗写成了,但哪有发表之地?周围的现实是一片黑暗,犹如漫漫长夜。“低眉”是一个痛定思痛的形象,是一个沉思如何继续战斗的形象。“无写处”,指反动派对人民言论自由的压制,他们对革命言论“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是对反动派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最后一句以写景作结,深化了悼念柔石等人的主题,它渲染了一种悲凉、肃穆的气氛,表现了作者处境的寂寞和心情的沉重。

鲁迅在这首诗中满腔愤怒地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表达了对牺牲在敌人屠刀下的革命同志的沉痛哀悼之情,表现了作者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与敌人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

〔思考和练习〕二的答案:

作者写作本文时是“二月七一八日”,正是春天时节,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一片黑暗,“夜正长”。五位青年作家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此案牵及作者,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免于不必要的流血,作者就在“这一夜”,“烧掉了朋友们的旧信札”,“和女人抱着孩子走在一家客栈里”。这正表述了诗的首联内容。

对于作者的避难,“即听得外面纷纷”传说作者“被捕,或是被杀了”,使作者的母亲甚为焦虑,“在北京急得生病了”。这表述了诗的颔联内容。

“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三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身上中了十弹”。作者的心情悲痛异常:“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作者不顾反动派淫威,勇敢地写诗来表达心中的愤怒,“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了这样的几句”。这很好地反映了诗的颈联的内容。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这正表明了诗的尾联的意思。

二、读读议议第五部分。

1 请学生朗读第五部分,体会三个自然段的内容。

2 引导学生议论、理解各段内容:

第1自然段:

“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指1931年1月17日柔石被捕后,鲁迅携许广平及海婴避难于上海黄陆路花园庄公寓。“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指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进犯上海,鲁迅当时居住在北四川路楼寓,陷于战火之中,被迫携全家避居在英租界的内山书店。“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指1933年2月7日鲁迅仍然住在北四川路楼寓。这三个排比句,兼写了自己的处境和烈士的遭遇,既强调了在白色恐怖的环境里悲愤之情不随光阴流逝而减弱,又表达了作者对烈士的深切缅怀。接着的几句,几乎和上一节写闻噩耗时的心情的几句相同,强调了失去战友的积愤难遣和对同志的怀念之情弥深。

第2自然段:

运用向子期《思旧赋》“刚开头却又煞了尾”这一典故,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同向子期相比,意在揭露蒋介石杀人如草,搞得民缄真口的反动统治与当年司马氏统治时疯狂诛杀异己,人们不敢说话的黑暗腐朽相类似。同时,抒发自己“吟罢低眉无写处”的悲愤感情。

第3自然段:

这段的第一句先摆事实,对现实进行揭露;后作结论,对现实进行控诉。它不仅表达了革命文学青年正当年轻有为的时候惨遭杀害,在鲁迅思想感情上所引起的极度悲痛,更重要的是用这种反常的残酷的事实来揭露和控诉反动派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第二句是比喻说法,连用了两个比喻:“夜”,用以说明反动统治的黑暗与残酷;“路”,用以指革命在向反动统治作斗争的征途。两个“正长”,说明反动统治还在延续,革命者必须进行长期的艰苦斗争。说“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不是消极的回避,而是积极的斗争,是说要化悲愤为力量,以实际行动和坚决斗争来记念牺牲的烈士。第三句则表明了对革命必胜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和斗争到底的“韧”的精神,号召人们为夺取这最后的胜利而英勇斗争。总之,这一段表达了对死难烈士沉痛哀悼、对反动派愤怒控诉、对革命的胜利信心和彻底斗争的强烈感情。

3 让学生解答“思考和练习”四第3题。

提示:①指1898年“戊戌变法”以后的30余年。②如19xx年徐锡麟、秋瑾的被杀;1925年的“五卅”运动,1926年的“”惨案,1927年的“”政变中被杀的无数青年革命者。③反映了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革命青年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切齿愤怒和顽强斗争的思想感情。④指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漫漫长夜。⑤指与反动统治进行不屈斗争的革命之路。⑥与开头互相照应,要摆脱悲哀,继续战斗。⑦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和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彻底革命精神。⑧这一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没有写出来的话,发人深思。

三、总结全文

1 引导学生快速复读全文,体会文中强烈的抒情色彩。

这篇文章是具有浓烈抒情成分的散文诗式的杂文,文中的记叙和议论常与抒情结合,处处凝集着强烈深沉的悼念之情,使文章的纪念性更强,更能打动人心。如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会见,在朴素的记叙文字中,却处处流露出他们彼此间的信赖和关怀。而在忆及彼得斐集子的失落时,又通过痛感“明珠投暗”、“岂不冤枉”的简短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恶之情。又如第四部分在记叙了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一同遇难,他身上中了十弹之后的两段文字更是充溢着作者满腔悲愤之情,特别是那首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更是作者如火激情的高度凝聚。

2 引导学生思考全文在线索的确定、段落的衔接和首尾的呼应上是怎样周密安排的。

本文写人记事,内容丰富。所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五个人;不是一件事、一个场面,而是许多片断的、零散琐细的事情。尽管如此,文章内在联系却十分紧密。

首先,作者把他和五烈士的交往、接触和悼念作为线索,把本来散乱、孤立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文章第一部分写白莽,第二部分写柔石,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一同被捕,第四部分写五烈士被捕经过、狱中情况及遇害消息,以写柔石为主,第五部分表达作者的悲愤心情并指出烈士鲜血不会白流,作者与五烈士的关系这条线索贯串五部分的始终。

其次,各部分之间又有巧妙的过渡和衔接。如第一部分写送书给白莽,补叙是托柔石送去的,引出第二部分写柔石,又由柔石的介绍引出冯铿。第三部分里又一次写托柔石送书给白莽,再从书落到“三道头”之类的手里转入第四部分写他们一同被捕和受害的情况,再补写李伟森、胡也频两人。文章前后,一环扣着一环,紧密无隙,衔接自然,脉络清楚。

再次,结尾的文句又用反复来强调和深化主题并与第一部分的开头遥相呼应,使全篇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

四、作业。

1 完成〔思考和练习〕五。

答案:

(1)殷夫、徐白、匈牙利、彼得斐。

(2)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1936年。

(3)c

2 完成单元《写作训练》第三题。

3 预习《内蒙访古》。

为了忘却的记念4

教学目的

1.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见词语表);

2. 分析探讨课文题目的意义;了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全文的主旨;

3. 归纳课文各部分大意,并能说明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4、了解这篇记叙文的特点是: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情文并茂。

5、学习运用课文主次勾连前后照应等写作手法,把零碎的材料结构成篇,使文章自然熨贴,紧密严谨。

6、学习革命先烈的高贵品格和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感情与坚持对敌斗争、坚信革命必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探讨文章主旨。

2. 揣摩重点语句。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用投影仪或其他方式出示下题,要求学生选择一项准确的答案。)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写道:“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的理解是:( )

(1)忘却了刘和珍君等勇士壮烈牺牲的情景,作者才能提笔写文章继续战斗。

(2)作者担心人们即将忘却这笔血债,有必要写点东西为历史留下血债的确凿证据。

(3)正是为了使人们不忘却,要记住这笔血债,要奋起反抗,不要苟且偷生,才感到有写文章记念烈士的必要。

订正答案后导入新课:在高中一册里,我们学了鲁迅先生为悼念“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爱国青年刘和珍等用杂文手法写的记实性散文,今天我们再学1篇鲁迅先生写的同类事件同一体裁的文章(板书课题)。

(用投影仪或其他方式展示下题。)

对于这个语意曲折含义隽永的标题有不同理解。请选择最正确的一项:( )

(1)为了忘却他们才记念他们,只有记念了他们,才能使自己安下心来战斗。记念正是为了不忘却。

(2)忘却就是要摆脱悲哀的重压,才有轻松愉快的心情参加战斗;记念死者,留下愤怒来激扬斗志。

(3)忘却加强了记念的深意,忘却和记念是矛盾的统一体,因为忘不了才写记念,记念就是忘不了或怕别人忘了才写记念文章。

(4)忘却是表述强烈悲愤心情的反语,是激愤的反语,是不能忘却的反语。

(5)作者确实是想忘却,是完全照直说的大实话,想忘却而苦于不能忘却,正显得战友情浓,龙华恨重。

默读课文

1 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工具书,了解时代背景,弄懂生字新词,勾画难句;

2 读后编写各部分大意;

3 确定一项对标题的正确理解;

4 思考两个问题:

a、本文是怎样结构材料的?

b、作者是如何写五位烈士的?

5 教师在黑板上分块标出一、二、三、四,让四组学生板书疑难问题。

检查评改

1 解决生字新词(尽量引导学生回答)

不屑——认为事物轻微而轻视不做或不接受。

隐约其辞——形容说话含含糊糊,躲躲闪闪。

仓皇失措——匆忙、紧张,害怕而不知所措。

迁怒——受了甲的气而拿乙出气,或自己不如意时对别人生气。

永诀——诀,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措词——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

禁锢——束缚,强烈限制。用于落后或反动势力对进步革命活动的禁止和抑制。锢gù。

被难——因灾难或重大变故而牺牲。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意思是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2 指名学生说出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点明题意,记叙和白莽的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写冯铿)。

第三部分,交代白莽和柔石的同时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3 讨论确定对标题的正确理解。

4 启发学生提出难句,引导大家共求答案,教师订正(参看资料)。

表情朗读课文,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

第二课时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部分后试填下表。(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适当留出空格让学生填写。本课四张表及作业题需事先刻好。)

提问:作者写的白莽的三次见面,是怎样表现白莽的性格特点的?(一边讨论,一边板书。)

第一部分

快速阅读第二部分后试填下表:

第二部分:记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

问题讨论:

1 哪些材料写出了柔石的“硬”和“迂”?(复述)

2 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台州宁海方孝孺这一典故?(为了更形象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和“迂”)

3 通过这部分记叙,作者表现了柔石哪些可贵的品格?(板书)

单纯 忠厚 善良 质朴

讨论:第三部分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这部分交代白莽、柔石同时被捕,由此过渡到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4 指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第四部分后试填下表:

第四部分 写柔石等被捕遇害的经过

提问讨论:

1 引用高僧道悦“坐化”这一典故有什么作用?(揭露反动派滥杀无辜的罪行,批判道悦束手待毙,主张保存实力,坚持战斗。)

2 这部分在写法上与前三部分有何不同?(前三部分以记叙为主,这部分以议论兼抒情为主。)

全班表情朗读第五部分后试填下表:

第五部分 抒发对烈士的怀念与尊敬

提问讨论:

这部分引用向秀的《思旧赋》有什么作用?(作者处境与心情跟向秀同类,借此以古喻今,抒发自己悲伤心情,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反动派的极端愤恨。)

总结:作者全文引用了三个典故,处处围绕着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揭露用意十分深刻。这是学习本文的难点,望同学们在阅读时认真理解。

布置作业

1 填空。

①本文记念的五位青年作家是:赵平复又名 ,徐白又名 , ,冯铿又名 ,李伟森又名 和胡也频。

②“而在这三十年中”是从 年起的三十年。

③“我目睹了许多青年的血”是指 年 、 被杀, 年 运动, 年 惨案, 年 政变等几件大惨案。

④“夜”象征 ,“路”象征 ;“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这与前文的关系是 。

2 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填上序号。

①“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这里不用“悲哀”其原因是 。

a 作者为战友被害而悲哀,为敌人残暴而愤怒,只用“悲哀”表达欠周。

b 也可用“悲哀”,但名家已用了“悲愤”,改用“悲哀”似乎难以服人。

c 只能用“悲愤”,只悲哀不悲愤就显不出作者的革命性了。

②“将悲哀摆脱”,这里不用“悲愤”,原因是 。

a 既摆脱了“悲哀”,又摆脱了“悲愤”,那就不能表现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了。

b 作者要摆脱的是悲哀,留下的是更深沉的愤怒;若改用“悲愤”,那就连愤怒也摆脱了。

c 其实“悲哀”和“悲愤”都摆脱了,才好轻装上阵,更好地和敌人斗争到底。

③“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他的哪篇作品里也表现了这种精神?答 。

a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表现过这种关怀爱护革命青年的精神。

b 在《孔乙己》中表现过这种自甘受压迫遭摧残的精神。

c 在《一件小事》中表现过这种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3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本文通过对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五位革命烈士的深沉追忆,歌颂了他们的崇高品质,抒发了作者无限悲愤之情,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

②本文是1篇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具有战斗性的杂文。( )

③本课文末用省略号,说明是节选的,后面尚有未选入的段落。( )

④“左联”五位烈士被害的消息,上海报界“不敢载”是指想载而怕触犯敌人的胆小鬼,“不愿载”是指明哲保身不肯得罪敌人的糊涂虫,“不屑载”是指仇视革命的小爬虫。( )

⑤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材料零碎,内容庞杂,作者之所以能结构成篇,感人至深,在于他引用了三个典故,突出了中心。( )

课外阅读本单元“基础知识”

第三课时

检查订正前课作业:抽查学生背诵《惯于长夜过春时》,表情朗读第五部分。

提问讨论:

1 本文涉及的人多、事多,内容庞杂,材料零碎,可为什么又显得结构谨严呢?

2 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3 除了写

为了忘却的记念5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见词语表);

2. 分析探讨课文题目的意义;了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全文的主旨;

3. 归纳课文各部分大意,并能说明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 探讨文章主旨。

2. 揣摩重点语句。

预习作业 :

1、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鲁迅的文章。

2、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完成并思考:

⑴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⑵课文题目是不是一个病句,应该怎样断句,如何理解?

⑶文章中提到了三个典故,要求能够口述给别人听。

⑷课文共五部分,在每个序号后写下本部分大意。

⑸理清每部分大意后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

⑹阅读课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包括文意、思路、语言等方面。)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辨识下列挽联或对联分别是写的哪一历史人物,借此激发学生兴趣。

①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③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二、温故知新

师生共同回顾:《记念刘和珍君》是在哪个历史事件之后写就的?(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作者在行文中的感情线索是什么?(“悲愤”)

导入  :1926年3月18日的那一幕,令鲁迅先生铭心刻骨,五年之后,反动派再次向进步青年举起屠刀,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惨遭杀害,鲁迅先生又一次失去了好朋友,中国又一次失去了好青年。试想,鲁迅先生会怎样?是沉默还是高声呐喊?

补充新知并简介文章背景。

1、“左联”: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先生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

2、文章的时代背景: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刊、封闭书店、逮捕、暗杀左翼作家等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先生也时刻面临着被捕的危险。但鲁迅先生毫不畏惧反动派的淫威与屠刀,在闻知柔石等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立即发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文章,强烈抗议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即1933年2月8日,鲁迅先生用饱含血泪的笔,带着无限悲愤的感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纪念性文章。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词语补释:

隐约其辞:由于某种原因说话或写文章故意不把意思直说出来。隐约: 使不明显,不清楚。

欣幸:欣喜而庆幸。

郑重其事:对事情的态度严肃认真。

刚健质朴:坚强有力,朴实而不矫饰。多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文艺作品的风格。

永诀:永别。

依稀:仿佛。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淤积:(水里的泥沙等)沉积。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存的呼吸,意为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明珠暗投: 旧时比喻怀才不遇。这里比喻好东西落到坏人手里。

惴惴: 忧愁,恐惧。这里是担心的意思。

情随事迁: 心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

人心惟危: 人的心地险恶难测。语出《尚书·大禹谟》

急于事功: 做事急于求成。

积习: 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

眷眷: 怀念,依依不舍。

拳拳: 诚挚恳切。

2、由学生质疑,教师订正并补充个别字的音、义。

四、课文诵读(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1.师生共同研究,探讨课文。可从预习题入手。

(1)先找同学给大家讲讲文章中的三个典故。

(2)哪些同学愿将自己归纳的各部分大意介绍给大家?

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

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了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战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3)这五个部分是否可以颠倒一下顺序,能否先对烈士进行一番颂扬,再说与他们的交往呢?(同学讨论)

(4)引导学生质疑: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同为写人,但从下文看,柔石与鲁迅先生的关系更为密切,能否先写柔石再写白莽呢?

(5)在疏通了文意的基础上,讨论一下本文标题。

启发学生质疑:明明是1篇纪念性文章,可作者却用上了“忘却”这个词,是否有些不妥?

教师可因势利导

小结:可采用学生归纳的方法来完成

①课文题目如何理解?

②文章五部分分别讲述了什么?

③为什么说五部分的结构安排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五、布置作业 :

1、有感情地朗诵文章,体会作者边叙事边抒情议论的写法以及含蓄而深刻的语言。

2、在书上画出或利用课文右边的空白写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比比谁读得细,列出的问题多。

3、完成课后练习一。

附:本课时板书参考

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战斗的记念

一、与白莽的交往

二、与柔石的交往

三、柔石、白莽被捕

第二课时

一、引鲁迅1932年写的《七律》(亦称《自嘲》),导入  新课,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    律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二、检查作业 ,复习旧课(利用投影仪显示)。

课文题目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这个语意曲折含义深刻的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忘却”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词,意思把悲痛暂时搁置一边,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

B、“忘却”指暂时忘掉“两年以来时时袭击我的心”的“悲愤”的情感,振作精神与敌斗争,并以此作为对烈士最好的纪念。

C、“忘却”与“记念”不矛盾,“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

D、反映了作者对死难烈士的真挚深切的感情和坚强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心。

三、研习新课

( 一 )先由学生质疑,教师补充,然后师生共同讨论:

1、第一段能否删去?

2、第二段中提到:“……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其中“不敢”者、“不愿”者,“不屑”者各代表哪类人?

3、在鲁迅的印象中,白莽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者说白莽的性格特点怎样?)

4、作者和白莽第三次相见时,白莽才告诉作者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出”,这说明了什么?

5、第一部分末尾处,为什么要提及给白莽送书是托柔石送去的?

(二)研读第二部分:

1、讨论:柔石是怎样的一个人?(到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加以分析。)

提示:①为人随和,单纯、善良。(“迂”)②联系全文得出柔石是一位认定真理就一往无前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好青年。(硬气)

2、深入领会作者把柔石比附方教孺的用意。

提示:柔石和方孝孺在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将为后人敬仰和赞颂;同时,作者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进步青年的罪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的揭露和控诉。

(三)思考第三部分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前两部分分别记述了作者与白莽、作者与柔石的交往,这一部分交代了白莽、柔石的同时被捕,由此过渡过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可以说这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研读文章的第四部分:

1、讨论并概括第四部分的主要信息。

提示:①与柔石最后一次见面的原因、情形、时间。

②作者也因此而受到了株连。③烈士在狱中的情况及其遇难。

④痛悼烈士,控诉敌人的罪行。

⑤略及李伟森、胡也频、以白莽的诗作结。

2、研究探讨以下问题,深入领会作者的无限悲愤之情。

①作者提及《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有什么用意?

提示:这个典故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被害的案情也是“谁也不明白”;秦桧捉拿道悦,与国民党反动派要抓鲁迅又非常相似,暗示了这个社会有如秦桧当道的时代。当然,鲁迅先生对道悦自行涅槃的做法是不赞成的,他并不像道悦和尚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

②“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区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心删去,为什么?“原来如此!……”中“此”指代什么?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什么作用?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提示:不能删。这段文字详记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表明这是集体遇难,秘密屠戮,是虐杀。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柔石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敌人强暴罪行的揭露和控诉,抒发了极度悲愤之情。

“原来如此”单独成段,感情十分强烈复杂。叹号表明愤怒与抗议,省略号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复杂感情。

深层含义:反动派竞如此卑劣凶残地对待无辜青年,柔石这样的好青年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全段记叙、抒情、议论结合,有利于表达感情,深化主题。

(五)师生共同朗诵第五部分,深入领会作者的感情。

1、引导学生质疑:这一部分和前四部分大的不同是什么?(抒情色彩更重。)

2、研究探讨:作者说:“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现在我懂了。”作者到底“懂得”了什么?

提示: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同向子期相比,意在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在政治上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稍有不慎,都可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无写处”的。

3、揣磨语句含义:“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提示:作者意识到革命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必须摆脱悲哀以进行更有效的战斗,坚信反动派必然灭亡,正义事业一定胜利。

四、小结

1、文章涉及的人较多,材料又很零碎,但文章的结构安排却显得十分严谨,这是为什么?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提示:这主要得益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写作此文时的真情实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随时随地地积累总结,作文时以“吾手写吾心”为宗旨,克服“假、大、空”话。

2、作者三次用典,增加了文章的力量,简要评述。

提示:三个典故都紧紧围绕对革命烈士崇高形象的歌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揭露展开。

3、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在学完课文后继续质疑,师生共同分析归纳,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

1、再次深入诵读课文,领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巩固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2、完成课后练习三。

18 780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