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宋元文化的教学设计【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灿烂的宋元文化的教学设计【最新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一篇】

点击::第一范文课件附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

通过此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过程与方法

截取《上下五千年》宋元文化部分史学、文学、艺术等资料片,丰富与充实课堂教学内容;采用自学法、师生讨论法、比较法、歌诀法等完成教与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其他文化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祖国灿烂文化的骄傲感。

●设计思路

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案:

↘重点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与元曲”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在“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这一重点内容上,教师搜集有关司马光的小故事,充实教学内容;同时分析该作品出现的背景、注意与《史记》的纵向比较,突出编年体的特点。

在“宋词与元曲”这一重点内容上,加大学生对这些作品的感知能力,强调学生对作品要多读,通过朗读原作,领会作品风格。

↘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教师将反映此时代特征的相关作品加以综合比较,帮助学生感性认识这一观点。以此突破这一难点。

●教与学方法

↘提问法

↘答疑法

↘讨论法

↘歌诀法

●教学资源

↘光碟《上下五千年》宋元部分:史学、宋词、元曲、《清明上河图》。

↘资料司马光小故事、部分宋词等。

●板书设计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司马光,战国五代编年忙。

二、宋词和元曲

1、辛弃疾、李清照;宋苏轼,三词佼。

2、元关汉卿《窦娥冤》,斥地又骂天。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末东京繁荣景。

●--

教学过程

提示或建议

↘复习提问

宋元时期我国科技成就

↘导入新课

宋元时期,我国不仅科技成就突

出,史学、文学、艺术等成就也

光彩夺目。

↘讲授新课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板书)

(问题)1、《资治通鉴》的作

者?生活的时代?

2、《资治通鉴》的内容?

3、《资治通鉴》的体裁、

特点及价值。

(板书)《资治通鉴》司马光,

战国五代编年忙

同学们对司马光应该非常熟悉,

谁能讲讲他的小故事?

我们前面还学习了司马迁,(问

题)这两人如何区分?

(教师补充)纪传体是以人物为

中心编写;编年体是以年、月、

日等时间顺序编写,就象我们的

历史课本编写体例一样。

(教师讲述)《资治通鉴》是一

部继《史记》以后我国著名的史

学巨著

(问题)为何在北宋时期出现这

一巨著?

(教师讲述)北宋王朝与少数民

族长期的冲突中,多数处于劣

势。加之北宋国内出现的一系列

困难,促使北宋的政治家们积极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们

把目光投向历史,通过总结历史

上的经验教训,以为当世统治者

借鉴。这是《资治通鉴》问世的

根本原因。

(教师讲述)司马光写作《资治

通鉴》态度非常严谨,(举例)

他40多岁时开始编写《资治通

鉴》,为了尽快完成编写工作,

他取来一块圆木,用工具把圆木

刮得光光亮亮,当枕头用,每当

疲倦极了的时候,他就在木枕上

小睡一会儿。如果一翻身,头便

会从木枕上滑下来而惊醒。只要

一醒,司马光又马上开始编写工

作。

司马光给这这个木枕取了一个

名,叫“警枕”,意思是:警惕

自己,加紧编写《资治通

鉴》,终于在司马光去世的前

两年,一部贯穿古今的编年体通

史巨著《资治通鉴》完成了。司

马光死后,人们发现《资治通

鉴》的部分残稿整整堆满了两间

房子,有人翻阅其中的篇章,竟

没有看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

(问题)从中你可以看出司马光

的哪些品质呢?

(教师讲述)《史记》、《资治

通鉴》都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史学

作品,主要是因为他们都能秉笔

直书,客观地记述和评价历史,

如司马迁,能够直言汉武帝好大

喜功的过失,能将陈胜放在世家

的高位,司马光能客观评价历朝

皇帝,不因他是宋孝武帝而对他

的昏庸腐朽避而不谈,正因为如

此,他们的作品才能够熠熠生

辉,成为史学界典范作品。

(练习)

1、同学们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按

照年代先后顺序编写的,这叫

“编年体”,下列在编写体例上

与历史教科书类似的是(   )

a《资治通鉴》b《史记》c《梦溪

笔谈》d《诗经》

2、某校初一年级的同学正在正在

编排历史剧《唐太宗》,下列书

籍可供他们参考的是(   )

a《史记》b《汉书》c《资治通

鉴》d《三国志》

3、《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

重合的历史时期是(   )

a从黄帝到汉武帝b从战国到五代c

从战国到汉武帝d从汉武帝到宋神宗

4、判断题:《资治通鉴》是按

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

代的历史,将近500卷。(  )

(教师讲述)宋元时期,不仅史

学成就突出,而且文学成就也是

一个璀璨时期。

二、宋词和元曲(板书)

1、辛弃疾、李清照;宋苏轼,三

词佼。(板书)

2、元关汉卿《窦娥冤》,斥地又骂天(板书)

(问题)请对比分析辛弃疾、李

清照、苏轼三人在词的风格上的

异同?

(练习)请仔细品位下面三首南

宋时期的诗词,请你谈谈,这三

首诗词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由

此,你发现文学作品与社会有什

么关系?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

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

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西江造

口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

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

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

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

血。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

阙。”

──岳飞《满江红》

(教师讲述)这三首诗词,都体

现出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毛泽东

曾讲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

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

头脑中的产物”。因此,文学、

艺术的发展的确是以经济和政治

为基础的,没有宋金对峙和金兵

南下,就不会有辛弃疾、陆游、

岳飞诗词中对祖国山河分裂悲痛

等内容,如果没有元朝封建统治

者的黑暗,就不会有《窦娥冤》

剧本,没有北宋东京的繁华,便

不可能出现张择端《清明上河

图》这幅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

品,所以,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

繁荣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密

切相关。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板

书)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

末东京繁荣景(板书)

(练习)

1、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

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的祖

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

名画应是:(    )

a《天王送子图》b《洛神赋图》c

《清明上河图》d《步辇图》

2、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

以一位元朝最著名的书法家的名

字命名了水星环行山,以纪念他

对人类文化史上的贡献,这位元

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   )

a黄庭坚 b柳公权 c赵孟頫

d颜真卿

↘巩固小结:

(教师讲述)宋元时期创造了继

隋唐之后的中华文明史的又一个

高峰,是什么因素促使这一时期

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呢?之

一:此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繁

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

的交流加强。之二:继承了隋唐

文化之三:吸收了外来文化之

四:各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

勤劳动等。之四:各民族人民的

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等。

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学生观看资料片《资治通鉴》

学生回答:1、司马光,生活在北

宋。

2、这部书按年代顺序,

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

300卷。

3、《资治通鉴》是一部

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全书取材广

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

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学生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教师提示,从两人所处时代、所著

作品、作品内容、作品特点等加以

区分。

生答:

人物

司马迁

司马光

时代

西汉

北宋

著作

《史记》

《资治通

鉴》

著作内容

从传说中的

黄帝到汉武

战国到五代

著作体裁

纪传体通史

编年体通史

著作特点

文笔简洁、

语言生动

取材广泛,

叙事明晰,

文笔生动

生答:勤奋、持之以恒、严谨

生答:1、a 2、c3、c4、╳

这四道练习题从《资治通鉴》的体

裁、内容、与《史记》的比较、卷

数等基础知识着手,着重训练学生

的快速反映能力及基础知识的灵活

掌握能力。

生看资料片《宋词、元曲》

生朗读教材p72页词《念奴娇·赤

壁怀古》

教师提示:从三人生活的时代、经

历、来理解三人词的风格与特点。

生答:

姓名

时代

经历

特点

苏轼

北宋

经济繁

荣,家

境优裕

气势豪

迈、雄

健奔放

李清照

宋之交

开始生

活稳

定;后

流落南

风格委

婉、感

情真

挚、清

新自

然;后

期渗透

了忧伤

感情

辛弃疾

南宋

曾参加

抗金斗

争,立

志恢复

中原

风格豪

迈,倾

吐了对

山河分

的悲痛

生答:爱国,收复河山

学生讲述《窦娥冤》故事梗概。

生看资料片《清明上河图》

学生对照《清明上河图》摹本想象

口头作文,北宋东京一日游之感

学生概述宋四家:苏轼、黄庭坚、

米芾、蔡襄,教师强调书写正误。

学生概述元朝最著名的画家及书法

家:赵孟頫

生答:1、c  2、c

生熟读4句歌诀:

《资治通鉴》司马光,战国五代编年忙

辛弃疾、李清照;宋苏轼,三词佼

元关汉卿《窦娥冤》,斥地又骂天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末东京繁

荣景

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二篇】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以及向世界的传播;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2、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古人创造的领先世界的科技、文学、绘画、史学成就,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确立向古人学习的态度。

重点难点四大发明、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自学指导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        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的发明,

和         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2、北宋的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

年。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制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       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         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由          人传入欧洲。这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3、火药是我国古代           发明的;            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          、         、         等。

4、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               、             、

和              。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生活在       的司马光,编写的《               》,是一部        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        顺序,叙述了从        到         的历史,将近三百卷。

四、宋词和元曲:

1、宋词的发展:兴起于      ,繁盛于      ,是宋朝主要的文学形式;

2、杰出词人及其成就:

姓名 生活时代 代表作 作品风格

苏轼

(苏东坡)

李清照  《声声慢》、

《漱玉词》

辛弃疾

3、元曲由       和        组成。元朝剧作家中,最著名的           ,他的代表作是悲剧《            》。

五、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1、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        画出现并日益增多,这是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

2、北宋张择端的《               》,描绘了北宋      的繁荣,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3、元代著名的画家是           ,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        ”。

4、宋元时期的书法盛行           。“宋四家”是指         、          、          、        。元朝著名的书法家是            。

精讲透析

掌握四大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区别司马迁的《史记》

诗词鉴赏

思维拓展

你最喜欢哪位词人?你能写出他(她)的一首词吗?

自我评价掌握的    很好       好       一般

学习心得

灿烂的宋元文化【第三篇】

课程导入

图1展示的是你所熟悉的故事,图中救人的孩子日后成为图2这位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叫什么名字?他最杰出的史学贡献是什么?皇帝为他主持编写的史书题了书名。你知道是什么吗?

图1

图2

“唐诗宋词”的说法由来已久。这是因为,诗和词分别代表了唐代和宋代的最高文学成就。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经对唐诗有所了解。那么,宋代又有哪些词人?他们的代表作各是什么呢?

读读下面这首词,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众多的画家和书法家。谁的画被称为“宋画第一”?谁的画又被称为“神品”?被称为“宋四家”的书法家又是哪些人?

赵孟《秋郊饮马图》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也是一个史学十分发达的国家。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史学家吗?我们经常说的“二十四史”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史书呢?

2.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曾指出修史以直书实录为贵,可以说直书实录乃中国古代优秀的史学传统之一。你知道“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这两句话吗?请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老师,了解这两句话背后的故事。

3.宋代有哪些著名词人?他们的作品各有什么风格?请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比较他们作品风格的差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下面这几句词的作者是谁?词牌名是什么?(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a.辛弃疾       b.苏轼        c.李清照       d.岳飞

e.《念奴娇》    f.《满江红》    g.《蝶恋花》

2.下列人物中,属于宋代的画家有(      )

①郭熙 ②赵孟 ③李公麟    ④黄公望    ⑤张择端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二、读图题

写出下列书法作品的作者及其朝代。

(1)

(2)

(3)

(4)

资料: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约三百多万字,所记年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XX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

为了克服旧史繁乱芜杂的弊端,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一书时,“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在编写过程中,司马光并不着重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春秋》义法”,而是力求符合历史事实,言必有据。由于该书是为了“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所以宋神宗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一书,语言简洁,叙事生动,被宋神宗称为“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它的编成,标志着我国历史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绘画。中国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画科:以人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人物画;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山水画;以鸟兽草木为主要描绘对象的花鸟画;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创作题材的界画。

中国画最重要的特色是,画家常常以诗、以印、以书法入画,绘画、诗文、书法以至篆刻相互影响,紧密结合,故有“书画同源”一说。与“西洋画”相比,国画常用的是散点透视法,不是从固定的点上来观察对象,而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在不断的运动中来描绘事物,取景布局视野广阔。中国画特别强调传神写意,要求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国画艺术的传神写意,并不是丢掉真实,而是追求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更高更完美的艺术真实。

中国画中的人物画成熟于我国汉代;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出现较晚,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了独立的山水画创作和画论;花鸟画崛起于五代时期,水墨画也同时盛行。在画风上,元代渐趋写意,明清和近代继续发展,侧重于达意畅神。

思维拓展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你知道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断代史、通史之间的区别吗?请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

教法建议【第四篇】

1、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阶段示意简图》,通过对示意简图的阅读得出结论:中华文明悠久绵长、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2、讲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教师可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1)回忆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的发展状况以及现存的雕版印刷品等相关知识,从已知的知识入手──温故引新。

(2)思考“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处”,教师适当举例说明。如: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由学生通过示例归纳出结论,并切实感到改革雕版印刷术的必要。

(3)观察教材中毕升的画像,阅读小字部分,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建议把“动动手”的活动在此时进行,既可以亲身感受活字印刷的过程,又可以体验发明创造的艰辛,并有助于理解学习的内容。

(4)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体会毕升的创“新”在哪里?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5)引导学生思考“活字印刷术发明的作用”。

(6)结合地图了解活字印刷术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7)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进一步了解活字印刷术在以后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的状况(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以及套色印刷等)。引导学生联想到今天,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举例:今天印刷出版的速度)

3、学习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要求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插图的观察和史料的理解,对指南针的发明过程(战国、北宋)、指南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以及指南针的应用(北宋)、传播(南宋)的过程作出解答。

4、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汉代的司南模型时,首先指出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它的发明是人类从靠天辨向到以物辨向的历史飞跃,并为简单实用的指南针的制作奠定了基础。第二,提出设问引导观察:司南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根据磁石指南的原理制成的)培养学生观察、识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宋朝的罗盘针模型时,带着下列问题进行思考:罗盘针比司南有哪些进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这种导航仪器为什么会在北宋末年得到很快的应用?它的广泛应用对中国和世界有何作用?在思考和解答的过程中,学生既了解指南针的发明过程,又能加深对科技发明是时代的产物的认识。

5、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材料,并用计算机大屏幕显示另外提供的资料。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萍州可谈》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以上材料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其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两材料都说明指南针已成为船舶航行辨别方向的护身法宝。“沉石寻孤屿,浮针辨四维”,南宋诗人朱继芳的诗句更道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由于小小的浮针而打开崭新视野的豪情。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由此指南针也被世人誉为“水上之友”。它的传播,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创造了条件。通过材料的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感知历史现象,作出合理的想象,并适时地插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讲述。

6、学习火药的应用和传播,首先要明确中国是火药发明的故乡,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第二,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出示材料:

“开庆元年(1259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宋史·兵志》

由学生依据材料描绘突火枪的外观、制造时间、结构及燃放时的特征。突火枪是古代的一种用火药发射弹丸的竹管射击火器,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是步枪、火炮的鼻祖。第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至阿拉伯和欧洲。第四,大家动脑筋,观察、阅读导入框中的发射图和文字材料,比较金元时期的火箭发射与今天的火箭发射的原理是否相同。

7、学习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传播后,不仅要能够分类概括,还要掌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建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重大历史意义的认识。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通过大屏幕出示资料)英国近代科学家培根的精辟论述: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四大发明是中国的先民们以罕见的聪明才智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千古的足迹,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18 1140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