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教案优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高二语文教案优推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高二语文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把握行文思路,揣摩诗意的语言,赏读多种写作手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领悟本文的哲理和情感。

3.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学会以平视的角度和深度的情感体验来看待自然和生活。

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了解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斑纹”,揣摩本文诗意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富于思考的哲理性语言。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采采蝇是非洲一种传播昏睡病的有害昆虫,经常叮咬马、羚羊和其他草原动物。奇怪的是,它们对斑马却很少骚扰。这是什么原因呢?斑马的斑纹能帮助它抵御采采蝇的叮咬。

2、斑马的条纹是一种“护身符”。因为黑白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的照射下,吸收和反射的光线各不相同,这样可以使斑马的身体轮廓变得模糊起来,远远望去,很难将它同周围环境分辨开来,也就不容易被猛兽发现了。通常,狮子是在黄昏或黎明时狩猎的。一旦它发现了斑马,对方黑白分明的条纹,也往往使狮子难以判断自己与猎物之间的距离。如果对方是一匹正在运动的斑马,那么准确估计它的实际位置和运动速度,就更加困难了。

二、整体感知

1、速读全文,画出有“斑纹”一词的语句。

2、思考:结合语句思考作者的行文思路是什么?

明确:整篇文章应该是按照由点到面,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展开的。

行文思路:由形象的斑纹到抽象的斑纹、由斑纹到生物习性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由生命现象到对神秘自然的敬畏。

三、研习文本

1、朗读1—5节,思考:文中详写哪种动物的“斑纹”?为什么?

明确:详写蛇。

蛇的斑纹最为典型、醒目,重点写蛇可以有代表性地突出“斑纹”;不只写了蛇的斑纹,还写了它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等内容,丰富了文章的表现范畴,作者写“斑纹”并不为单一地介绍动物皮毛,同时也是向我们展现一个丰富真实的自然界。重点突出,便于下文画卷式地展开丰富生动而神秘的自然乃至整个笔底世界。

蛇的文化内涵丰富,相关的寓言和传说较多,可以引发读者兴趣,以作者强烈的情感来加强读者的情感体验,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不只说明了蛇这种动物的斑纹,更生动细致地塑造了一个阴险、诡秘、恶毒的形象,使文章富于情趣,饶有意味。

2、哪里还可以有“斑纹”?

明确:其他动物;植物;一切生物;人类。

3、关于“斑纹”的含义,课文中有没有相关表述?

明确:课文对“斑纹”的表述: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或直或曲的线条,大小不一的色块,或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圆点,不断的复制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

4、朗读课文最后四小节,体会“斑纹”在这些段落中的含义。

(1)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在作者的笔下动物界的斑纹,客观存在的其他斑纹,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大地都是有斑纹的”,“斑纹无所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生活”?

明确:大地是有斑纹的:一年四季,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大地四季留下的“斑纹”预示着自然规律。

生活是有斑纹的:生活的印记,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修饰”过的生活,留下美的痕迹;“损害”过的生活,留下悔恨或丑陋的。记忆,这些都可以形成“斑纹”,“斑纹”无所不在。

(2)作者最后以“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的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结尾,你怎样理解?

明确:这里的“神”,可以理解为神秘的自然,或者自然规律。

以“我”看待自然,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存在许多“斑纹”;换一个角度来看,距离遥远,生命渺小,众生平等。“我们”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一切生活,爱恨悲欢,也都符合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

这里既揭示出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是镌刻在每个人身上的斑纹的这里,又流露出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存的理想和情怀。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5、小结。准确理解文中“斑纹”的含义。

文章主要写了动物皮毛的颜色和图案,也写到自然界其他事物和社会现象、人类生活的印迹。文中的“斑纹”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斑纹,又指社会现象、人们内心的精神生活,情感记忆的印记等,这样就带有哲学的意味,宽泛的说也可指一切存在。

四、文本提升

1、自由畅谈:我和“斑纹”

“我们”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存。

2、关注生态:我的绿色家园

五、课堂总结

周晓枫以带着一种人与自然众生平等、和谐共存的理想和情怀来看待这个世界,动用了心底的那部分温存,以“对天地自然持久的热情关注和对世间诸多存在的悲悯及敬畏之心”来描述这个世界,爱,以一种神奇的力量,使之出类拔萃。如果我们也能够以对自然、对一切生命、对人类生活的饱满的情感来观察,来感知,相信我们笔下的文字也是血肉丰满的,我们的心灵中也一定能够绽放一座有着姿态万千的风景的花园。

六、布置作业

1、随笔《我的绿色家园》

2、预习下一课。

板书:

斑 纹

周晓枫

斑纹:生活习性——生存状态——生活体验——生命印记 无所不在

启示:关注生命现象 敬畏生命本身 礼赞自然规律 和谐共存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对斑纹的形象描述和对斑纹的理性阐述,我们已经很清楚了解斑纹的深刻内涵,从而来把握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从中学生深切知道了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学会以平视的角度和深度的情感体验来看待自然和生活。

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第二篇】

《苏武传》

[学习目标]

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4、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3课时

[预习自测]

1、写出下面汉字的拼音

厩()且()鞮()侯单()于缑()王昆()邪()浞()野()侯阏()氏()左伊秩訾()旃()羝()去()辇()雍()棫()阳宫斧钺()汤镬()

2、注意断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3、文学常识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二十四史”是指由《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它的前四史是、、和。

班固,东汉的、,《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体例,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文学,司马迁与班固并称。班固又是东汉最的的辞赋家,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4、分组整理文言常见字词。(见资料)

[质疑探究]

(一)本文在刻画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上,用什么写作方法?

1、学生讨论: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参考答案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

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2、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3、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②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_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_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4、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_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5、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6、教师小结: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二)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3、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前面的总结中已经谈及)

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环境及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四、课后作业;

试结合课文和李陵作《答苏武书》,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瞭望高考]

(2011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严祺先文集序归庄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遗书,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①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文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虽然,使韩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当亦如严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书、城南之诗,取讥于大儒矣。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10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_,文辞之工如此!然吾以为文辞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矫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为迂者也。夫世共笑为迂,余独不以为迂,而欣赏叹诧,则余亦迂甚矣哉!

(选自《陶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注]①浼(měi):玷污。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病:批评

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拔除

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绍:继承

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加:超过

答案B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_,成五采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C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A.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B.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C.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D.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答案A

8、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4分)

答:因为严祺先的文章:①命意立论,卓尔不群,不被世间平庸的人所理解而受到讥笑;②说理叙事,明白晓畅,严峻犀利。(只答“恂恂儒者而笔能_”或“文辞之工如此”也可)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3分)

译文: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

(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5分)

译文: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它的俗气才行。

(3)则余亦迂甚矣哉!(2分)

译文: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

[课后延伸]

(一)关于苏武

苏武年轻时凭著父苏建的庇荫,与兄苏嘉、弟苏贤皆为郎,后升为栘中厩监。时汉朝不断讨伐匈奴,多次派使节互相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节以相抵。

(苏武出使匈奴略)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苏武回到长安。昭帝下令苏武带一份祭品拜谒武帝园庙。官拜典属国,俸禄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常惠、徐圣、赵终根都官拜中郎,赐丝绸各二百匹。其余六人因年老而返乡,各赐钱十万,终身免徭役。

上官谋反昭帝始元七年(前80年),左将军上官桀、骠骑将军上官安父子与御史大夫桑弘羊、燕王刘旦、鄂邑公主谋反,苏武之子苏元因参与阴谋,而被处死。

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父子屡次记下霍光的过失交给燕王刘旦,使刘旦上书昭帝,告发霍光。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肯降。但回到汉朝后,只为典属国。然而霍光属下长史并无功劳,却被升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放肆。直到刘旦等人被处死,追查同谋者。苏武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燕王又因苏武功高而官小数次上书,其子又参与谋反。廷尉上书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奏章搁置,只将苏武免官。

宣帝时期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宣帝即位。宣帝赐爵苏武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后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苏武通悉典章制度、出使持节不降。于是宣帝召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宣召,多次进见。拜右曹典属国。因苏武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入朝,尊称为“祭酒”。苏武把所得赏赐,全部施送给弟弟和过去的邻里朋友,家中不留一点财物。恭哀皇后父平恩侯许广汉、宣帝舅平昌侯王无故和乐昌侯王武、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

此时苏武年事已高,宣帝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苏武透过平恩侯许广汉向宣帝陈述:“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宣帝许之。后苏通国随汉使回汉朝,宣帝命其为郎。又让苏贤之子做了右曹。

苏武活到八十余岁,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去世。

苏武牧羊歌曲的歌词据说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北京一位中学教师所撰写。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

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能使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高二语文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 了解剧本文所展示的矛盾冲突及冲突的性质,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

2、通过品味富有个性化、动作性的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态及其个性特点;

3、 品味戏剧台词的丰富的内涵,透析它们的言外之意;

教学重点: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 导入

上世纪60年代,有一位年轻的日本作家访问中国,他专程登门拜访了剧作家曹禺先生,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我希望日后也能写出像您的《雷雨》那样的杰作来。” 这位日本作家是谁呢?他就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雷雨》是曹禺在中学时期开始构思,在大学毕业时完成的话剧处女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部年轻的作品,成为大江先生眼里“丰碑”式的巨著呢?

二、 介绍作者及情节

1、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完成了处女作多幕剧《雷雨》,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继《雷雨》之后,作家又写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解放后,有《胆剑篇》、《明朗的天》、《王昭君》等剧本。

2、介绍戏剧的基本知识

语言、人物与戏剧冲突是构成一个剧本的三要素。其中,语言是剧本的基础,是第一要素。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和情节。

3、梳理全剧情节

学生画一张作品人物关系图,了解全剧情节。

4、《雷雨》为题的作用

作家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三、研读文本

引入:提供鉴赏人物视角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黑格尔《美学》

“我确实太喜欢曹禺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曹禺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练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钱谷融《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境界——关于〈雷雨〉欣赏答问录》下面,让我们进入一个个具体的语言场景,解读《雷雨》那“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世界。

(一)学生初读,谈对周朴园的印象

周朴园在文学界是倍受争议的人物,大家探究:周朴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对鲁侍萍的情感是真还是假?

(二) 进入具体语言情境

情境一

朴:(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0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朴:(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 无锡呢。

鲁: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朴: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哦,好地方。

解读步骤:

1、 “我们”在表意上有什么作用?(暗示两人有过不寻常的关系)

2、通过贯穿全戏的时间概念“三十年前”(让学生找出第一场戏中“三十年前”共出现12次)来深入了解周、鲁两人特殊的关系。

教师提供材料 :曹禺在序幕中明确写出的人物关系表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周繁漪--其妻,三十五岁。周萍--其前妻鲁侍萍生子,年二十八。周冲--繁漪生子,年十七。鲁贵--周宅仆人,年四十八。鲁侍萍--其前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鲁大海--侍萍与前夫周朴园之子,煤矿工人,年二十七。鲁四凤--鲁贵与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从这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奥妙吗?

明确:鲁侍萍被周家赶走是发生在27年前。

问: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30年前,难道是作者记错了吗?

提供解读视角:

凡是你不想记忆的东西,你总是会忘记的。 ——(奥地利)弗洛伊德

周、鲁确实存在过真实的爱情。因为对他们而言,27年前是一个悲惨的时刻,根据弗洛伊德的推论,他俩潜意识里都记住的是30——27之间的三年幸福生活,所以他们对话中反复出现的是“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概念,并不是作者记错了,而是更逼真了人物的心理。

3、关于“洋火”

问:朴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答案很明确:“是的”。按理说,回答只需两个字就很清楚了,可鲁侍萍为什么还要加上这样一句话: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① 有意识:鲁主动地以无锡引起了两人的对话,当然希望这场有关往事的谈话能持续下去,所以,有意识地提出30年前具体的生活细节,以勾起周的回忆,引发新的话题。②无意识:说话过程中鲁的思维不由自主地回到30年前的生活当中。

问:那为什么不是别的生活细节,而单单提到“洋火”呢?

可能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如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户,所以室内经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鲁的情景。如鲁在灯下一针一线的绣那朵梅花的情景,或是共同照看当时尚小的周萍,其乐融融,其情温馨。用“我们”一词是那样的自然,实在是情不自禁啊。

对周、鲁来说,无锡,正是这段美好生活的见证。所以会说,无锡是个好地方。

可是,这段甜蜜的爱情没能维持多久,因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而导致两人分手,是什么事呢?

过渡到情境二

鲁: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解读步骤:

1、 女生读,男生点评。

2、 体验“你们”与“你”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感受。 “你们”一词共出现多少次?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你们”一词反复出现共六次,表明侍萍心中怨恨的对象除周朴园以外,还有其他人,那就是文中出现的“老太太”。故事发生在30年前,即文中的“光绪20年1894年”,在清末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不被传统认可的。周鲁二人的关系正如,《红楼梦》中的宝玉和晴雯,《家》中觉慧与鸣凤的关系。再看周朴园30年前的处境,他也不过20多岁的小伙子,在上面还有老头子、老太太、大家庭,他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你们”一词传递出来当时抛弃鲁的不只是周,更主要的是封建大家庭。

3、 教师提供相关材料:

“鲁侍萍被周家赶走,周朴园是不情愿的,但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不可违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曹禺《雷雨》创作回顾

点拨: “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作者的补充很重要,那么,当周朴园后来得知侍萍被赶走,有没有行动呢?(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这句话,想象周朴园当时沿着河失魂落魄地发疯一般地寻找,感受周朴园内心极度痛苦状)

情境三

周朴园: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解读步骤:

1、讨论:这两段话你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

真实:保留旧物三十年,保持旧习惯三十年;另外吃斋念经三十年,对现在的妻子非常冷漠,也都表明他已经是心如死灰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们似乎看到的是一个爱得深、痛得切的周朴园。

虚伪:周朴园的怀念是虚伪的,他主要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掩盖他不光彩的过去,维护他在家庭中的威严,显示周家是个体面的家庭,抬高他在社会上的地位。

他现在年纪大了,而他的妻子繁漪又是桀骜难驯的女人,他常感到家庭生活的不如意,时有孤独寂寞的感觉,“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这既可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情、高贵。”

四、小结:

“人是怎样获得一个灵魂的?通过往事。”“正是被亲切爱抚着的无数往事使灵魂有了深度和广度,造就了一个丰满的灵魂。”——周国平《时光村落里的往事》

高二语文教案【第四篇】

本文题目:高二语文教案:论民本

学习目标

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今、苟、胜、就、刑、衣、王、诸、盍、几、者、莫、虽等,总结归纳宾语前置的规律并能举一反三。

学习过程

自学自导

1.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重点字词、句式,用10分钟时间做“基础扫描”。

2.讨论5分钟,解决“基础扫描”遗留的问题;尝试着用10分钟时间独立完成“基础检测”。

一、基础扫描

1.说说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①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②诛之,则不可胜诛:

③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④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⑤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⑥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⑦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⑧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⑨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⑩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辨析下列词的不同意义或用法。

⑴莫:①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②从者病,莫能兴:

⑵就:①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②某业所就,孰与仲多:

⑶诸:①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 ②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⑷者:①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②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③二者不可得兼: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二、基础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社稷(jì) 粢盛(shèng) 桀纣(zhòu)

B.所恶(wù) 走圹(kuàng) 不赡(shàn)

C.仓廪(lǐn) 孝悌(dì) 狗彘(zhì)

D.艾草(yì) 鸡豚(tún) 庠序(xiáng)

2.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积聚,储藏) B.其何能淑,载胥及溺(相互)

C.诛之,则不可胜诛(责骂) D.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埋怨)

3.下面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申之以孝悌之义 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B.则诸侯皆为之驱 壮者散而之四方者

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4.下面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为丛驱爵者,r也

B.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C.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D.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下列句式结构相同的两项是( )。

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

B.为丛驱爵者,r也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就、随之) B.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奢侈)

C.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规定) D.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足)

7.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B.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三、提升训练

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

2.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译文:

3.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译文:

4.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译文:

5.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译文: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高二语文教案【第五篇】

一、二、三(1、2)与方案一同。三(3)可设计为对本诗的欣赏品味,着重从诗歌的意境、语言、主题(因主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等几个方面进行鉴赏、评价。课堂训练可采用课文中练习五,将本诗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作比较分析。

附:备教资料

18 816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