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教学反思【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三物理教学反思【精选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三个人物理教学反思【第一篇】

1、面对学生实际,抓好基础

作为高三老师,不但要研究课本和教学大纲,还应该研究近年高考试卷和考试大纲,把知识点、考点、能力要求把握准确,对每节课的组织形式、顺序和内容作好充分准备。同时关心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切忌闭关自守。

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质量有显著差异,基础状况不同,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实际,研究相应的复习策略。一般而言,主要是建立知识体系和网络,加强各章的联系,把各个独立的知识串起来,搞清内在的联系,绝不应该用大量例题来代替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述和训练。从前面分析知道,现在“理综”物理试题,有相当数量的试题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简单推理能力。即考查学生是否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以及它们的适用条件,能否在简单情况下应用它们,能否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各种表达形式,能否鉴别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单元复习中,应精心组织试题,训练的题目以小巧为主,抓好定时训练并及时评讲,以一本复习资料配合课本一心一意抓好基础。

2、讲练结合中,倡导独立思考和规范性解题。

高考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能力的提高,首先依靠学生的独立深入思考和刻苦钻研,依靠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踏实的学习作风,落实在高考中就是规范的解题习惯。在讲练结合中,讲例题贵在精,学生做题贵在独立思考,都不在多。

讲,教师要精选例题,选择那些注重基础、注重能力培训的例题,但不能认为只有通过较难的例题才能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应注意例题的难易梯度,应注意在讲的过程中一题多问,由易及难的逐步深入逐步发散,还要注意防止例题过多满堂灌,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创建思维的空间,以期收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另外教师在讲例题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学生加强审题能力和解题规范性的指导和示范。

练,要求教师精选试题,定时练、及时改、及时评,在高三阶段,训练一定量的试题是必要的,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是解决物理问题,练习题的选择要注意试题的难易搭配,基础题与能力题的兼顾,还要注意试题总量的控制(一般一堂课测试宜用8个选择+2至3个大题为好),以防止学生在练的过程中没有足够时间审题和思考,纯粹套用公式,张冠李戴。现在考试题量少、分值高,要求准确性高。因此,在评讲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套公式或只重思路和公式不重结果的问题,强调规范解题,必要时还要讲解根据公式如何解出答案,有些问题,还要依据答案进行必要的讨论,评讲过程中,还应加强应式技巧的指导。

3、有针对性的讲专题,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能力,从近年试卷来看,这类问题比例较小,但它对区分高分段的考生有突出的区分度,是其他试题不可替代的,它们主要是出现在物理问题中,分析综合能力是考查学生能否独立地对独立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找出重要的因素和条件,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这在平时训练中要求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或用不同方法来处理问题。提高发散思维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也表现在对所谓“生题”的处理上,这类问题其实不一定很复杂,有的甚至很简单,但却要求学生能独立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所涉及的问题中去,进行分析和推导。

这类能力的提高,除平时积累外,在考前一个月进行专题讲座和定时强化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如天体运动专题、电磁专题和光学原子物理的发展史和前沿科技等专题。在这一阶段,应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不当之处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第二篇】

今年高考已经结束,结合今年高考试题,并且为了能更好的进行今后的教学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总体来看理综试卷既有适当难度,又有较好区分度。其中物理试题注重考查“双基”、注重考查潜力、注重考查各学科核心知识。试卷的整体结构稳定,与学生平时练习的知识结构没有太大差异。

回想一年的高三教学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令自己比较满意的是我通过用心参加各种教学活动,认真分析考试大纲,把握高考动向,认识到"3+x"物理教学体现的是中学教育性质是基础教育这一导向,立足这一点我想"3+x"的多数题目跟以往的考题相比无本质变化,复习基点应立足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因为基础的东西往往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最是可能作为综合潜力的测试点。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化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相信学生如果能踏踏实实的跟复习,认认真真的答卷,不犯眼高手低的毛病,在高考中即使不能把所有的试题答完,仅答好中低档题成绩也会不错。

当然,高考复习中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资料多,时间紧。由于我在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潜力,所以对于综合潜力的提高及冷点知识的复习时间相对较少。这样不利于满足优秀学生的进一步提高。高考试题是选拔性考试,它务必有区分度,持续必须难度,因此对高考物理复习,不论什么层次的学生首先要强调他们重视理解。物理是一门不是记忆、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学好的学科。物理题利用不同的物理情景、不同的设问方式来考查对物理基本概念、规律、方法的掌握和应用状况。复习中只有重新深入理解概念、规律,力求对物理知识、方法的掌握和理解到达一个新的层次,构成较高的潜力,才能理解高考的选拔。

其次要做好归纳。复习中抓住主干知识,构筑起一条整个中学物理资料的主线,对中学课程中典型的物理模型及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技巧、题型也要做好归纳。在做好归纳,条理清楚的基础上,还应带领学生复习边角知识,在有所侧重的基础上力求全面。

吸取了今年的经验教训后,为了提高以后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抓住考纲、回归课本

1、紧紧抓住考纲逐一落实考点。

考纲是考试出题的。依据,所以在今后的复习中用考纲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状况,才能做到全面无遗漏。要对照考纲一个一个知识点落实,从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的程度对照学生掌握的状况看是否达标。

2、重视课本,带着问题看书。

今年高考中也体现了对课本知识的回归,例高考题中的第21题就是课本中的原实验。注重课本知识是务必的,关键是看你怎样去利用课本,只是通读课本不会有太大的收获,如果带着问题看书和笔记,研读教材资料,使其看书和笔记有必须的目的性,便于弥补自已基础知识弱点,融会贯通教材的基础知识结构,使其回归课本目的性强,才能充分利用时间,真正到达查缺补漏的目的。

3、正确处理好“热点”与“冷点”。

最后阶段复习中,不仅仅要注意考纲中的热点问题,在看书时要重视考纲中的重点资料,同时更要关心所谓的“冷点”。因为前一轮复习中在综合试卷里所谓的重点知识、热点知识出现的机会较多,通常都进行了反复的强化,恰恰在所谓的“冷点”的地方出题较少,重复的机会少,有的甚至没有考查过,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必要的给以加强。如:今年试卷上15题中的偏振现象和22题探索黑盒子中的电学元件实验都是平时练习较少的知识点,以后应注意在“冷点”上的复习,能够防止在高考当中出现一些知识上的死角。

二、联系实际培养潜力

纵观近年的高考卷,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的物理问题已成为高考中的热点。平常的物理教学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缺少与科学技术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在物理教学及有关问题训练时,往往是简化后的物理对象、场景,把所有物理问题变成了理想化、模型化,而实际生活问题则往往不同,它并不明显给出简化或理想化的对象及物理场景,例如今年25题中电磁炮问题,因而需要培养学生学会抽取物理对象和物理场景的环节。而且今年的实验也不再是较常见的电学实验而是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探索性实验,这要求考生平时做好每一个实验,具备能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处理问题的潜力。试题中还出现了决定雷电发生的位置的问题,对学生的估算潜力、分析潜力都有所考查。

三、做好归纳,注重综合

1、要善于归纳总结,不仅仅要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对物理习题最好能构成自己熟悉的解题体系,从而在高考中应对陌生的试题能把握主动。

2、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不强调跨学科的综合,重点应放在力学、电磁学的综合,加强训练、归纳、总结,反思、提高分析综合及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潜力。复习应以本学科知识为主,不必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跨学科综合试题上。

四、重视训练,注意答题的规范化

1、平时训练中要让学生抓住自己有困难的问题认真分析,针对性的训练。最后的阶段应避开难题、做少量的练习。要选取难度适中,自己“跳一跳够得着”的题目和一些基础题目来做,要保证质量和做题的效率及情绪和信心,通过做题持续良好的解题潜力。

2、规范答题。物理试题的解答比较重视物理过程和步骤,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在解答物理题时要规范。解答计算题时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有必要的图示,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要有方程式和必要的演算步骤,计算结果要思考有效数字和单位。让学生在练习时尤其在做高考题时要仔细看一看计算题就应怎样样表述,答案的评分标准如何,力争做到能做对的题目就必须不丢分。

期望经过前一段工作的历练,经验的吸取及教学的反思,在校领导及老师的帮忙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我今后的工作潜力能逐步提高,教学效果能越来越好。

高三物理教案教学反思【第三篇】

1、本章主要是研究物体的组成、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以及物体的内能。

2、本章主要内容为分子动理论,以分子动理论为基础,将宏观物理量温度和物体的内能联系起来。属模块中高考必考内容。

3、高考中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计算题形式进行宏观量与微观量间的计算。

第一课时 分子动理论

教学要求

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

2、知道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与布朗运动关系。

3、知道分子间的作用力和一些宏观解释。

知识再现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体积很小,它的直径数量级是 m.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是 ,S是水面上形成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

3、分子质量很小,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

kg

4、分子间有空隙。

5、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数的测量值NA= 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个十分巨大的数字,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分小,从而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二、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1、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 。

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 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运动越 ;温度越高,运动越 。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三、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合力叫分子力。

2、特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

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更 。

知识点一微观量与宏观量关系的计算

微观量与宏观量间的关系,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联系的桥梁。解题时应抓住宏观量中的质量、体积、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分子数目等,微观量中的分子质量、分子大小(体积与直径),气体问题一般用正方体模型,固体、液体分子一般用球模型。

应用1( 07南京调研)铜的摩尔质量为 ,密度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铜所含的原子数是

铜所含的原子数是

个铜原子的质量是

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

导示: 1kg铜的量为 ,原子数是 ,A错。1m3铜质量为 ,摩尔数为 ,原子数是 ,B错。1摩尔铜原子的质量是M,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 ,C对。1摩尔铜的体积为 ,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 ,D对。故本题选CD。

物质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之比,也等于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之比。摩尔质量为分子质量的×23倍。摩尔体积为分子占据体积的×23倍。

知识点二布朗运动的理解

布朗运动是花粉小颗粒的运动,它体现了分子运动的特点,不是分子运动。由于分子运动,对花粉小颗粒产生随机的碰撞,这种不平衡,使得花粉小颗粒运动起来。

应用2(08镇江调查)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花粉,追踪某一个花粉颗粒,每隔 10s 记下它的位置,得到了 a 、 b 、 c 、 d 、 e 、f、 g 等点,再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些点连接的折线就是这一花粉颗粒运动的径迹

B.它说明花粉颗粒做无规则运动

C.在这六段时间内花粉颗粒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从 a 点计时,经 36s ,花粉颗粒可能不在 de 连线上

导示: 花粉颗粒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10s内的径迹是复杂的,这些点连接的折线不一定是这一花粉颗粒运动的径迹,A错。它只能说明花粉颗粒做无规则运动,B正确。六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不等,所以花粉颗粒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不等,C错。从d点再运动6s时间,花粉颗粒可能不在 de 连线上,体现花粉颗粒运动的无规则性,D正确。故选BD。

知识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势能

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与引力,它们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减小得快。斥力与引力的合力为分子间的作用力,又分别表现为斥力和引力。所以这里的概念容易引起混淆。A.分子间的引力比分子间的斥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增大

B.分子间的引力比分子间的斥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减小

C.分子间的斥力比分子间的引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增大

D.分子间的斥力比分子间的引力减小得快,分子力减小

导示: 当分子距离r=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距离再增大时,表现为引力,斥力减小得快,但分子力减小,ABC错,D对,故选D。

讨论分子间斥力与引力时,应区别斥力、引力和作用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距离段上的特点。

类型一分子力与宏观力的关系

与分子力特点有关的习题主要有三类:一是判断对分子力特点的描述是否正确。二是利用分子力特点研究分子力做功,分子的加速度。三是与实际相关联的问题。要正确分析这些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分子力的特点,熟知分子间斥力、引力及合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应弄清楚是分子力原因还是其它力作用的结果,切不可见了相斥、相吸就与分子力联系。

例1如图所示,使玻璃板的下表面与水接触,再向上用力把玻璃板缓慢拉离水面,当玻璃板离开水面时 ( )

A.玻璃板只受重力和拉力作用,所以对玻璃板的拉力与玻璃板的重力大小相等

B.因为玻璃板的下表面附着了一层水,所以对玻璃板的拉力比玻璃板的重力稍大一些,大的值与这层水的重力相当

C.玻璃板受重力、拉力和浮力作用,所以对玻璃板的拉力小于玻璃板的重力

D.玻璃板离开水面时,水层发生了分裂,为了克服大量水分子间的引力和大气压力,拉力明显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导示:本实验中,弹簧秤的拉力明显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璃板离开水面时,水层发生了分裂,为了克服大量水分子间的引力和大气压力而产生的。答案D。

宏观力现象往往与微观分子间的作用力有关,例如固体抗压、抗拉等,是由分子力而产生的,而气体的压强则是由分子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第四篇】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

一份好的教学计划对我们的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它能帮助我们明确教学方向,理清教学思路,了解教学进度,检查教学效果,使高三教学有序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一般情况下教学进度前松后紧是一个普遍现象,而比较合理的进度应该是前紧后松;教学内容的取舍往往影响到教学进度,所以在内容选取方面要做到“面广点准”,讲解时详略得当。

2.测试的内容和形式 测试的内容一般与教学进度同步,涉及的知识点尽可能多,题量要适中,题型尽可能丰富,不一定是安高考的形式出题,可以是问答题、填空题、说理题、推导题、讨论题,等等。测试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不一定是一月考一次这类的定时定点考试,可以是课堂小测、单元小测、甚至是某个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小测。

3.教学反馈和对策 只要是测试变要反馈。这就要求对任何测试都要进行全批全改,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有用的反馈信息。针对反馈回来的信息,面对全体学生的对策一般是讲评试卷,讲评试卷的要求是:批改要快,讲评要短。千万不要拖拖拉拉,否则学生没了兴趣。讲评不要面面俱到,应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讲评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而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的一项教学活动。

4.学生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落实 作业的布置不能流行于形式,而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布置的作业有没有必要、布置的作业能否得到落实,得不到落实的作业不如不布置。

5.后进生的发现与培养 后进生的培养对提高平均分是有一定贡献的,抓好后进生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体现。后进生培养的计划应包括:(1)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了解哪些学生有潜力(落实到人);(2)从那些方面来提高他们(落实到内容);(3)怎样来提高他们(落实到方法)

6.尖子生的发现与培养策略 我们要善于发现尖子生,用心去培养。尖子生的培养不在于高难度的试题来训练,而在于系统性(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思维方法的系统性、解题规范和速度)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学策略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策略是很多的,但最基本的东西是相同的。

1.教学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教学目标要“明”——明确三维目标

教学程序要“清”——过程清晰明快

教学活动要“活”——课堂气氛活跃(指思维活跃,而不是形式活跃)

教学效果要“好”——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手段要“新”——评价过程创新

2.对待学生的态度也是教学策略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多鼓励,少埋怨,

不要挖苦学生以老师的自信树立学生的自信。

3.复习的方法。在新授课时,一般是就事论事,解决了某一个问题就算完成了教学任

务,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在复习课时,尤其是高三总复习就不能就事论事,应以点带面,可以是跨知识点,用归类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在复习“力与物体的平衡”这部分内容时,传统的复习方法,往往是斜面、质点、小球等一些纯力学问题。这样复习,知识体系不够完整,不利于学生联想、发散、综合、应用等能力的培养。为此可计设如下的问题来组讨论复习,即: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的斜面上平衡时,问:(1)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过类似这样的三力共点平衡吗?并举例(越多越好)。(2)这类问题如何来求解?在这基础上,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得出这类问题的求解方法:作出闭合的矢量三角形,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求解。

类似地,在复习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可以联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复习了平抛运动,可以联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复习圆周运动时,可以联系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等等。分析他们运动的初始条件,研究他们的运动轨迹,归纳出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经过学生自己讨论得到的结论,即使是不够全面,也比老师瘵现成答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三。物理问题解决的策略

所谓问题解决的策略是指解决问题的人用来节他们自己的注意力、学习、回忆和思维的技能。

站在知识的码头,遥望能力的彼岸,方法就是连接两地的桥梁。物理题千变万化,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解答方法,但掌握了解题的基本思路,就如同要开启千变万化的“锁”时,找到了一把“万能的钥匙”。

仅从考试的角度考虑,是通过解题来体现你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那么怎样来解题呢?你有一点必须非常明白,那就是通过纸笔展现你的思维,向阅卷者要分数,所以解题时要尽可能简洁明了。

看见一道题目,首先不是想这道题是否做过,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题目要求什么?

2.题中提供了哪些已知条件?

3.题目中描述了几个过程?有哪几个关键点?每一个过程遵循什么规律?过程与过程之间靠什么连起来?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来处理。

4.根据题目所描述的情境,画出草图。

5.题中隐含什么条件(如匀速直线运动,意谓着所受合外力为零;平抛运动,意谓着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不变,竖直方向为版面上落体运动……)

编题要“拼凑”、“组合”,那么解题就要“拆分”、“卸装“。分析物理过程要抓住三点:

1.阶段性——弄清一个物理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2.联系性——找出几个阶段之间是由什么物理量联系起来的

3. 规律性——明确每个阶段应遵循什么物理规律。

21 4517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