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教案通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美猴王》教案通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美猴王》教案【第一篇】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

2、引导幼儿扮演美猴王的角色,学习并练习投掷的基本方法。

3、幼儿能用正确的投掷方法击中目标物。

活动重点

学习并练习投掷的基本方法。

活动难点

能用正确的投掷方法击中目标物。

活动准备

纸球若干、不同大小的怪兽3只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在音乐伴随下做热身操、进行队列训练。

2、探索与学习:

(1)自由尝试:猴子们你们看,今天大王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就是纸球。现在请你们每人拿一个纸球,找一块空地玩一玩,看看纸球能怎么玩。你们是怎么玩的?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2)学习方法:你们看,刚才XX的这个动作,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投掷。今天你们就跟大王学习这个本领,我们先学习正面投掷,看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面对前方,右手拿东西向后向上放,上体稍向后屈,重心落在右脚上,右脚用力蹬地,同时右臂向前上方挥动,将物体掷出去。

(3)练习动作:现在我们来练习投掷,我们分男女两组进行,比一比看谁投得远!注意:前面一组投出去、捡完纸球回来,下一组听到口令才能投球,一定要听口令、注意安全,不能打到别的猴子。第一排听口令,大王数到三就投出去,一、二、三!第二排准备……

3、集体游戏:打怪兽

(1)我的猴子们真棒,本领练好了!看,那边来了几只怪兽,我们一起去消灭它们!哪知猴子愿意先去探路?我们要跨过小河、钻过山洞、翻过小山,找到怪兽消灭它。注意:路上有一定的危险,过河时一定不能掉到河里,打怪兽时不能离得太近,小心受伤!我们有3条路,现在选择你喜欢的一条路,行动!

(2)观察幼儿动作掌握情况,教师纠正动作,请个别幼儿示范标准动作:"跨过小河、钻过山洞、翻过小山,找到怪兽,瞄准目标,准备射击,打!"组织幼儿再次游戏。

4、师幼交流:

今天,我的猴子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真能干,给自己鼓鼓掌!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消灭怪兽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害怕了吗?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那我们以后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想办法解决。能做到吗?

5、放松整理:

轻音乐在音乐伴随下做放松运动,师幼共同整理场地。

美猴王【第二篇】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吗?

生:看过(齐声)

师:那么,在《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谁呢?

生:孙悟空、唐僧、猪八戒……

师:看来还是孙悟空的呼声最高啊!老师也有同感,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光辉的人物形象。深受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既然都看过电视剧,你知道在原著的故事情节中,孙悟空还有哪些其他的名字吗?

生1:孙行者

生2:美猴王

生3:齐天大圣

生4:弼马温

生5:斗战胜佛

……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这些名字来源于故事情节的各个时期,可以说,每一个名字都暗示着孙悟空的一种身份以及他的一段经历。那么,在“美猴王”这个名字的背后又有一段怎样精彩而神奇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美猴王》。[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今天我们暂时抛开电视剧的画面,回到原著中,透过文字,大胆想象出一个全新的属于你们自己的“美猴王”的形象。好不好?

生:好(齐声)

师:首先,我们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同时,注意揣摩孙悟空当时的语气、表情、动作,读完以后,老师要请同学们到前面来给大家讲一讲“美猴王”的故事。看谁讲得最生动、最形象。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先读到这,谁有勇气第一个到前面来给大家讲一讲“美猴王”的故事呢?

生:(讲故事)

[掌声]

师:其他同学为他做一个点评

生1:我觉得他讲得很好,语调很生动,表情很自然,动作也很得体

生2:我也觉得他讲得很好,情节很完整,而且还恰当地加入了自己的想象

……

师:老师也觉得他讲得很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让我们再一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刚才这名同学给我们开了个好头,下面谁接着来呀?老师对大家不熟悉,同学们推举一个你们班讲故事最好的,怎么样?

生:(七嘴八舌)刘子瑜……

师:这回是刘子瑜的呼声最高啊!下面我们有请实验中学一年十七班刘子瑜同学为我们讲述“美猴王”的故事。

生:(讲故事)

[热烈的掌声]

师:从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就能听出她讲得太好了!大家点评一下,她讲得好在哪?

生1:她讲得特别生动,很放得开

生2:她的语言组织的很好,很连贯流畅,动作也很得体

生3:我觉得她讲故事象说评书一样,听着很过瘾

……

师:刘子瑜讲得好,大家点评得也很好。老师也觉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概括地说,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孙悟空从石猴到猴王的过程。[板书:猴、王]大家都知道,猴子是喜欢群居的动物,而且猴王大多在群体内部产生。那么,一只外来的石猴凭什么能深孚众望、被拥为王的呢?下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展开讨论:

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

师:一只外来的石猴凭什么能深孚众望、被拥为王?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自由发言。

生1:我认为是因为他给众猴找到了一个安身之处,使众猴免受“老天之气”,所以他才能被拥为王。

师:水帘洞是石猴一个人发现的吗?

生:不是

师:众猴都发现了水帘洞,为什么却只有石猴能被拥为王呢?

生:因为他勇敢

师:你是从哪看出他勇敢的呢?

生:“连呼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师:石猴说进去,他进去了吗?

生:没有

师:只是说了,还不能说他勇敢,只有做了,才是真正的勇者。到底哪里能体现石猴的勇敢呢?

生:“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从这能看出他的勇敢。老师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我觉得第一个跳进洞的人也是最勇敢的。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齐声)

师:说得真好!从“暝、蹲、纵、跳”这四个动词中我们能看出他的勇敢。[板书:勇敢无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连呼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这句话,体现了石猴的什么特点呢?

生:能看出石猴非常想进洞,迫不及待

师:石猴这样迫不及待地想进洞,是为什么呢?

生:他怕别的猴子比他先进去,那样他就当不成猴王了,可以看出石猴争强好胜的性格。

师:说得好!石猴之所以迫不及待地高叫“我进去!我进去!”,就是怕别的猴子抢了先,足见他的“争强好胜”[板书:争强好胜]。这一处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

生:语言描写(齐声)

师:咱们就从语言入手,找找文中还有哪些对石猴的语言描写?从中能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生1: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我觉得石猴能引用《论语》中的句子,他很神奇。

生2:我觉得石猴迫不及待地让众猴拜他为王,说明他很想当这个大王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石猴一进洞就急于让众猴兑现自己的诺言,拜他为王,所以我们说他“当仁不让”[板书:当仁不让]还有语言描写吗?

生:石猴从洞里出来后,对众猴说:“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看出石猴不愿意受约束,喜欢自由自在。

师:大家想,石猴发现水帘洞,并没有独自享用,首先想到的是出来向众猴报告发现水帘洞的好消息。并说“我们都进去住!”,从中可以看出石猴什么特点呢?

生:石猴不自私,一心为大家

师:很好!“不自私,一心为大家”,我们说石猴大公无私。[板书:大公无私]分析到这,我们能看出正是因为石猴的勇敢无畏、大公无私、当仁不让的性格特点,所以他才能深孚众望,被拥为王。作者在刻画这个人物的时候,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呢?

生: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师:除了这些以外,你还觉得石猴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生1:石猴是从石头里崩裂而生的,不是母体所生,我觉得很神奇

生2:还有石猴一出生就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山泉,采山花,觅树果,可见他的独特。

……

三、拓展迁移

师:的确是这样,作者一开篇就赋予了石猴神奇的色彩。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别人不敢说的他敢说,所以别人不敢做的他敢做,所以后来他闯龙宫、闹地府、推倒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搅黄了王母的蟠桃宴,做了许多真正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吴承恩真是了不起啊!在他的一尺笔杆之下,写出了这么一个亦猴、亦人、亦神的艺术形象。《西游记》博大精深,以《西游记》为题材的电视剧也是久演不衰,下面我们再现《西游记》中的画面,同学们比较一下,是原著好,还是电视剧中的画面好?

生:(看视频)

师:同样的“美猴王”的故事,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那一种更好呢?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畅所欲言

生1:我认为电视剧中的画面好,因为画面更形象,更直观

生2:我认为画面好。六小龄童演得太精彩了!

生3:我认为文字好。因为通过阅读文字,我们可以随意想象,画面是不能代替想象的

生4:我也认为画面好,因为有了画面,我们可以更快地了解故事情节,就不用去想象了

生5:我认为文字更好,文字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想象中的东西师最美的。刚才……同学那样说,说明他是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人。

生6:我认为两种都好。画面更直观,文字可以发挥想象

……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的确是这样,电视剧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视听享受,而文字的魅力也是无穷的,它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我们在享受电视剧给我们带来的视听震撼的同时,老师还是倡议同学们读名著、爱名著、积累名著、宣传名著,从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汲取精华,并把它发扬光大!

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四、教学反思

《美猴王》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是学生很熟悉的,我的设计是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以“一只外来的石猴凭什么能深孚众望、被拥为王的呢?”这个问题统领整篇课文,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分析出美猴王的人物形象特点。教学过程中,我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热情很高,发言踊跃,观点独到。应该说,我完成了预设过程中的教学任务。但遗憾的是,在汇报“一只外来的石猴凭什么能深孚众望、被拥为王的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没能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又把学生拽回到了分析语言、动作的小圈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违背了预设的初衷。有了遗憾,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完善自己,做到更好!

五、课堂教学点评

这节课的优点很多,我来谈自己感受最深的两点。

(一)问题设计得比较巧妙。教师从题目着眼设计问题,围绕“一只外来的石猴凭什么能深孚众望、被拥为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激发了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当教师提出问题后他们会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通过自主阅读,互相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抓住石猴的言行分析石猴的性格特点。这样就省去了许多繁琐的教学环节。并且,学生的潜心会文,自悟自得,与老师的相机点拨和谐统一。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同时情感得以升华。由此看出,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问题设计得好,引得巧妙,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大脑皮层兴奋,从而把学生的兴奋点引向教学主题,还会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深入,激发学生进行有效参与。

(二)给了学生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教师注重在课堂上吊起学生的“胃口”,如播放“石猴出世”的视频,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绪。所以,他们一开始就想学、愿学,再加上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和谐,教师用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教学过程,并为学生创造了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而且教师设计的问题是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的。因此,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在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中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当然,这节课也有瑕疵之处,主要表现在主线问题并没有贯穿到底,在学生围绕最初的问题思考、回答过程中,教师又派生出另外一个问题:“石猴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还有哪些,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虽然在内容上是与主线问题是一致的,但在艺术性、综合性、开放性方面显然不如最初的设计,这表明老师在驾驭课堂方面还存在“放不开”的问题。当然,瑕不掩瑜,这节《美猴王》无疑算得上一节“好”课。

《美猴王》教案【第三篇】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吸取它的精神养分,提高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精心设计了四大教学板块,其中,我较为满意的是第四教学板块。这个板块注重学生的体验实践,让学生观看《西游记》第一一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并边看边思考:美猴王具有什么特性?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讨论了美猴王的性格特征,他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深字众望。他是猴、人、冲三位一一体的形象。在评选创作画的过程中,学生争先恐后地拿上他们的圆到投影仪上展示,并上台作介绍,正像一位同学说的:我画的是孙悟空大战哪咤。你们看,哪哇三头六臂,手执银圈,脚踏火轮,而孙悟空腾云驾雾、高举金箍棒,眼看就要打下去了……顿时掌声雷动,二个、三个……一双双手举得高高的,都想上台展示自已的劳动成果,足见课前他们的创作是多么的用心啊!

最精彩的片断当属拓展想象这个环节。同学们想象的内容十分丰富离奇,有些是我连想都没有想过的。就像我们班的泽鸿同学说的:"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我会化解巴以冲突,让他们马上停止战争,化干戈为玉帛,帮助当地平民以最快的速度重建家园,过上和平安乐的生活。"多么有政治远见啊!小小年纪就能关心世界大事,充分表现出当代,扣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王鹭鹏同学紧接着说:"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我会让沙漠以最快的速度变为绿洲,让当地群众免受黄沙之害。"另一名同学想象更切合实际:"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我会建造许许多多的希望小学,让那些经济困难的儿童能快快乐乐地去上学,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年龄最小的韩凡同学也不甘示弱,她说:"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我会拔下一根毫毛一吹,在大陆和中国台湾之间架起一座金桥,让两岸人民自由往来,到时,我会邀请中国台湾小朋友们到我们实验中学参观。"班上好动大王黄灵清此时也不甘寂寞,他说:"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我耍让老师越来越年青。"又是热烈的掌声。下课铃响过一阵子了,可是同学们依然沉浸在丰富的想象世界里。是啊,孩子们思维的闸门一但被打开,语言思维如泉水喷涌而出。从他们想象的各种各样的内容中,我看出了新一代的少年思想境界十分开阔,美猴王的勇敢机智、有胆有识、深手众望在他们身上得以体现。神话小说的特点学生理解是到位的。当然,还有个别同学是这样说的: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我就不用学得那么辛苦了,考试时我可以偷看,我还要天天吃好的,穿好的,过上世界上最好的生活……对于这种暴露出来的个人享乐想法,我也及时地给予教育,51导他们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本文的教学设汁,我力争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实践了查、听、读、说、想和画的综合能力,便书本知识和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完全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评论者,并积极参与活动,仔细观察学生的探究活动,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进行较好的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美猴王》教案【第四篇】

教材分析

《美猴王》是语文版课程规范试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本单元中,这篇文章具有典型的情节,有妇孺皆知的孙猴子鲜活的形象,语言通俗易懂,符合同学阅读心理需求,深受初中同学欢迎,是适合初中同学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优秀范文。

《美猴王》这篇文章是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节选出来的。《西游记》共100回,小说主要写美猴王——孙悟空战胜妖魔维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石猴从出世到称王的全过程。以后的故事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本文虽是节选,但故事情节清晰,内容完整。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在写法上,脉络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艺术形象塑造胜利、语言通俗生动简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小说中塑造艺术形象的表示手法,体会本文语言通俗,简洁,生动的特点。

能力目标: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提高同学的听、说、读、写、模仿、扮演等多种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特征,提高同学的文学欣赏水平。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动作、语言描写胜利塑造一个集“猴”、“神”、“人”特点于一身的艺术形象的:能找出课文中描写石猴动作、语言的语句,能具体分析哪些语句表示了猴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示了人的特点。

难点:美猴王到底“美”在什么地方?

教学设想

1、教法设计

①设置情境、采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模式

②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指导

⑴、课前准备

①阅读《西游记》,搜寻与课文相关资料;通过预习扫清字词障碍,了解《美猴王》的故事梗概,准备复述。

②让同学分组用二百字左右描写本班的一位同学,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和外貌来描写,突出这位同学的性格特点。让同学在课前对其他组坚持神秘感,交上来让其他组同学猜一猜,看谁写得最传神。

⑵结合上课内容,让同学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准备讲故事、速背、模仿配音、表情朗读。

3、教时布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①正确读出以下词语:

镌 迸裂 麋鹿 瞑目 石碣 天造地设 滔滔不绝 力疲神竭 喜不自胜

②教师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二、激情导入:

播放《西游记》的片头曲(幻灯2),让同学一边听一边跟着唱,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并在音乐的余声中给同学介绍《西游记》的背景资料(幻灯3、4)。

导语设计:

大家听着这优美动人的旋律,在了解了《西游记》的背景资料后,我相信“猴哥”手舞金箍棒,大闹天宫、除魔降妖的身影一定又在你们的脑海中腾挪跳跃。那么,大家想不想进一步了解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是怎么塑造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游记》的第一回——《美猴王》。(板书:《美猴王》)

三、整体感悟:

1、让同学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概述课文。看谁说得简洁,说得生动。同学讲完后教师适当点评,并出示幻灯示例。(幻灯5)

2、让同学用一句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内容,再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每段内容。

让同学快速阅读课文后,分组讨论怎样按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划分层次。

教师稍加点拨,鼓励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出示幻灯明确。

四、人物分析:

1、导入: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六小龄童的精湛扮演,为我们再现了美猴王的形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个“中国人都知道”的艺术形象。

2、分析人物形象:

①“石猴出世”采用第一种方式:讲故事,选故事大王(幻灯6)。让同学分成四组合作与讨论后,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讲一讲“猴王出世”这一情节,选出这节课的“故事大王”。

教师问:请大家找出与石猴出生有关的词语,再想一想通过这些词语可以看出石猴出生时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生一起找出 “东胜神州”、“仙石”、“仙胎”、“石卵”、“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等词语,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石猴是天地生成。

师问:这一情节中表示了石猴具有什么特点?

师生讨论后,明确:从石猴出生这一情节中表示了美猴王“神”的特点。

②“山间生活”采用第二种方式:速背。让同学以最快的速度记住这一段内容,然后分组派代表进行速背竞赛,看那一组背得好、背得快(幻灯7)。

师问:石猴一出生就会做什么?

师生一起找出“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这些词句。

师问:这些词句描写表示了石猴什么特点?

师生一起讨论后明确:表示了他“神”的特点;

让同学找出石猴和山间的其他动物友好相处的词语:“为伴”、“为群”、“夜宿”、“朝游”。

师问:这些动作描写都表示了石猴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同学讨论后明确:这些动作描写都表示了美猴王作为“猴”这种动物的特点。

③“自荐探泉”用第三种方式:模仿配音。教师和同学一起模仿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石猴自荐探泉这一情节中李扬给孙悟空的配音,看谁是这节课的模仿秀(幻灯8)。

教师引导同学从石猴的“跳”的动作和“我进去!我进去!”的语言中,讨论总结石猴“人”的特点:胆大超群,不同一般。

④“发现水帘洞被拥为王”用第四种方式:表情朗读。要求把群猴的顽劣、石猴的自信,勇于当王的果敢表示出来。(幻灯9)

师:请大家和我一起找出描写石猴的动作和语言的词语,然后分析总结出这一局部石猴的特点。

师生互动分析如下:

在发现水帘洞时,作者通过对石猴“瞑”“蹲”“纵”“跳”四个动作的描写以及跳出水外后“大造化!大造化!”“没水!没水!”“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的语言描写,表示了石猴的勇敢灵巧、身手高强、胆大心细、善于观察、聪明过人,集“猴”、“神”、“人”的特点于一身。

进了水帘洞后,作者紧扣猴子的特性,把顽劣的猴性写得形神毕肖。而石猴竟能引经据典(出自《论语·为政》。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这又写出了他既具有人又具有神的特点。

到了被拥立为王后,正名为“美猴王”,受众猴礼拜,俨然一个独立的“猴类社会”,这又带有明显的人类社会属性,同时也表示了石猴的聪明能干,很有组织能力,显示了“人”特点。

最后,引导同学把以上几个局部中石猴的个性特点以及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总结出来。

生讨论总结,师明确:石猴的个性特点是:聪明灵巧、身手超群、有胆有识。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示出来的。

同时,引导同学通过分析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了解到要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就应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特点,突出人物个性。

3、问题探究:美猴王到底“美”在什么地方?

师问:美猴王到底“美”在什么地方?请大家从身世、动作、言语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幻灯10)

让同学分组讨论后,教师明确。(幻灯11)。

五、拓展迁移:

1、让同学用二百字左右描写本班一位同学,抓住动作、语言等表达方式来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让同学不署名,交上来让教师和其他同学猜一猜,看谁写得最传神。(幻灯12)

让同学分四组派代表出示自身的作品,读一读,再让其他同学猜一猜。

游戏规则:猜中的请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猜不出来的也鼓掌加以鼓励,我们罚他在单元语文活动课中出一个节目。

2、教师在适当点评之后,进一步引导同学要想通过语言描写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就必需注意语言的得体。语言的得体,就是说话要注意说话的对象和场所。

示例:以前,我的两位同学这样写道:

①课堂上,一位同学跳起来对老师说:“你连这个答案都不知道?你真笨!”

②住在农村的八十岁的老外婆一见到我就说:“Oh, my god! 宝贝,好久没和你比跳绳了!Let’s go!”

以上两个例子就是没有注意在运用语言描写时,不只要考虑说话的场所,还要考虑说话者的身份。假如大家学会了正确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人的方法,你们也可以像作者一样构造你们心目中的“猴王”!

六、结语: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还是写美猴王少儿时期的生活,假如大家还想知道石猴称王以后像大闹天宫、西天取经的故事,就请回去继续阅读《西游记》,而且孙悟空形象的国内外影视版本也很多(幻灯13),大家有兴趣可以在课外搜集整理,看谁了解得最多。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过,“读书使人空虚”、“读史使人睿智”、“读诗使人灵秀”,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开拓视野,用我们手中的生花妙笔,描画明天绚丽的蓝图!

七、作业安排:(幻灯14)

1、请以“假如我得了孙悟空的神通”为题,大胆发挥想象写1篇想象作文。

2、课外继续阅读《西游记》全文,探究其它人物如猪八戒、沙僧等艺术形象, 并将你从中得到的启示记下来,与同学们共享。

3、妙词锦句积累:让同学找出自身喜欢的句子和词语积累下来。(句子:3个,词:5个。)

和:板书设计(幻灯15)

美猴王

性格特征

猴王之美

妙词锦句积累

聪明灵巧

身手超群

有胆有识

身世非凡

勇敢超群

言能服众

示例:

天造地设

力倦神疲

……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示)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了大量由于教材篇幅所限无法容纳的学习内容,大大突破了保守教学以“课堂”、“教科书”为中心的狭小范围。在学法指导上我重点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我做到了优化导课,优化同学的学习活动,让趣味贯穿课堂始终,把同学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有些环节如表情朗读还有具体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时,耗时过多,这些环节可以放到单元语文活动课中去完成。

17 1231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