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大全160首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打油诗大全160首优质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打油诗范文【第一篇】

戏谑“杨大鼻子”

“杨大鼻子”,是胡适给好友杨杏佛起的外号。某天,胡适去杨宅造访,恰巧主人不在家。性格幽默诙谐的胡适独坐无聊,忽发诗兴,留下了一首打油诗《致杨大鼻子》,诗曰:

“鼻子人人有,唯君大得凶。直悬一宝塔,倒挂两烟筒。亲嘴全无份,闻香大有功。江南一喷嚏,江北雨。”

杨杏佛回家后看到该诗,边读边笑,连呼“好诗!好诗!”

戏谑老外妇女

胡适爱作打油诗是出了名的,朋友们戏称他是“榨(油)机”。

胡适留学美国期间,甚至拿老外也开涮找乐儿。他曾写有一首描绘“西洋相”的《纽约杂诗・新妇女》打油诗。诗曰:

“头上金丝发,一根都不留。无非争口气,不是出风头。生育当裁制,家庭要自由。头衔‘新妇女’,别样也风流。”

白话打油诗

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反对文言文,提倡阿拉文库。他写过一首关于文字方面的白话打油诗。

“文字没有雅俗,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至于古人叫字,今人叫号;古人悬梁,今人上吊;古名虽未必不佳,今名又何偿不妙?至于古人乘舆,今人坐轿;古人加冠束帻,今人但知戴帽;若必叫帽作巾,叫轿作舆,岂非张冠李戴,认虎作豹?”

这样深入浅出,诙谐幽默地介绍古今文字知识,将文言文与阿拉文库对照,确实妙趣横生。

庐山妙作打油诗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前后,和联合邀请全国各界名流学者到江西庐山开谈话会。7月11日谈话会上,与发言后,胡适慷慨激昂,发表了一通抗日救国演讲。在座的胡健中先生听后,即赋诗一首:“溽暑匡庐盛会开,八方名士溯江来。吾家博士真豪健,慷慨陈词又一回!”言词中颇含戏谑之意。

胡适看后,随手写一首白话打油诗回赠。

“哪有猫儿不叫春?哪有蝉儿不鸣夏?哪有蛤蟆不夜鸣?哪有先生不说话?”四句反问,信手拈来,类比生动,饶有风趣,幽默有加。

打油诗【第二篇】

打油诗说起来朗朗上口,为众人喜爱,广为流传,故又名顺口溜。

到了现代,打油诗在内容和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反映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往往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影子,闪现着一

个时代的灵魂,故鄙人叫它做时代歌谣。

山东是齐鲁故地,孔孟家乡。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纷乱无序的历史舞台上,此地曾有两位著名人物异常活跃,各领,那便是前清状元

公王寿彭和民国军务督办张宗昌。张督办拜王状元为师,王状元食张督办俸禄;张追捧王,必恭必敬;而王追随张,亦步亦趋。二人一文一武

,一雅一俗,可谓反差巨大,对比强烈;却互敬互补,配合默契,故而颇值得一书。

张宗昌(1881—1932)字效坤,山东人莱州。早年曾在东北为匪。辛亥革命爆发,率百余兵马回到山东,任民军团长;不久投靠北洋军阀

冯国璋,因“功”升任副总统侍从武官长;后又转投奉系军阀,升至军长。1925年,以“军务督办”名义盘踞山东,人送绰号“狗肉将

军”。其间与王寿彭合作,创办山东大学;1928年被迫下台,客寓天津。后被军阀韩复榘派人暗杀。清廷退位,世风大转。文人黯淡,武夫称雄。张宗昌之辈如鱼得水,乘时而兴,高调登上历史舞台。然此人虽一介武夫,却颇喜风雅。由

于历史惯性的作用,民国初年的前清翰林尤其是状元公仍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宗昌大权在握后,或是出于心灵深处对拜状元公的崇拜

与钦羡,或是想附庸风雅以博取令名,或是兼而有之,便主动拜寿彭为师,经常吟“诗”作“赋”,还出版了诗集《效坤诗抄》。品味其“作

品”,辄让人忍俊不禁。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这是宗昌所作《笑刘邦》。因宗昌总将汉张良引为同宗,所

以才有第三句中“俺家小张良”。张良乃汉代著名谋士,于助刘邦灭项羽功劳最著。宗昌称之为“俺家小张良”,以表明自己是张家老大;后

两句才提到张良功劳,引为本家,是为抬高自己;而刘邦则不足道也,真可谓目空一切。“奶奶的”是山东人嘴边粗话,竟也入诗。

另有一首,题为《改写<大风歌>》:“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以此抒发回家乡当上土皇帝的自得之情。《大风歌》原诗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宗昌增加一句,自封英雄,不可一世,首句匪气十足,乃本色语。末句“扶桑”指日本,表明其对日本侵略者满怀憎恨,爱国之心未泯,是此“诗”值得称道之处。

一次,张宗昌游泰山毕,赋诗一首,命名曰《咏泰山》:“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若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虽粗俗少文,但不乏幽默之感。

一日,一阵电闪雷鸣之后,宗昌顿来灵感,欣然命笔,成《天上闪电》:“忽见天上一火镰,好像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镰?” 想象奇特,言人之所未言,可见其形象思维十分发达而活跃。

“诗言志”。宗昌上述“作品”,旨在抒发思绪情感,表现自身才华,每首皆与其身份、教养相符,真实自然地表现了一介武夫的内心世

界。只是言辞过于粗鄙直白,简直就是发自心胸之吼叫与呐喊。令人读后印象深刻而难以忘怀

中国不愧是诗词大国,古往今来,上至皇帝后妃,下至市井平民;雅至文人学士、大家闺秀,俗至贩夫走卒、乞丐盗匪,皆能吟诗。当然水平参差不齐,品位更当别论。阳春白雪者为诗人;一塌糊涂者成笑料。宗昌无疑属于后者。据说寿彭经常为这位弟子改诗,上述各“诗”是否真经过状元修改润色,恐只有天公晓得。以作品水准考察,即使有状元公指导,然以宗昌之资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神鬼亦无能为力

打油诗【第三篇】

自醉打油诗

醉态千差万别。明代《解愠编》中有一首题为“酒戒”的打油诗,活化出这样一种自醉的醉鬼形态。诗曰:

一盅笑宴宴,两杯喜沾沾。

三瓯颜色变,四碗发狂癫。

言语无关裹,唠叨有万千。

骂街寻斗殴,挥臂抡双拳。

口嘴尖如钻,腰身软似棉。

行如风摆柳,坐立总蹁跹。

在作者犀利的笔触下,好酒者如何成为醉鬼的过程,乃至醉后近乎于地痞无赖的丑态,被几笔勾勒出来,宛如一幅幅街头漫画,形态逼真。其实,诗人不惜笔墨铺陈渲染,其立意其构思如语法中的半面语一样,就在于“酒戒”。

“醉”人打油诗

有些人醉酒,不限于“骂街寻斗殴,挥臂抡双拳”的“自我游街”状态,还常常去“醉”人。传说生性浪漫的唐伯虎一次去岳母家,醉后倒床便睡。妻妹见姐夫所盖棉被半落于地,便入室为其盖好。这时,迷迷糊糊的唐伯虎伸手便抓,妻妹很是反感,于是写下一首打油诗:

好心给盖被,却来抓我衣,

原道为君子,谁料是赖皮。

―可气!可气!!

次日,唐伯虎醒来,一见这首打油诗,立即想起梦中所为,心中很是懊悔和羞愧,遂也写了一首打油诗,为自己辩解:

酒醉烂如泥,怎辨东与西;

原想拉妻子,不知拽小姨。

―失礼。失礼。

唐伯虎的岳母读了这两首诗,好笑之余,一则深感自己劝酒有责,二为消除姑爷与俩女儿间的误会,仿其模式,也写了一首打油诗:

伯虎拉妻衣,竟误拽小姨:

怪我劝酒多,两两莫相疑。

―正理!正理!!

这三首打油诗,俗言俚语,独具魅力;生活细节,极富情趣。小姨子的恼怒,唐伯虎的尴尬和狼狈,唐伯虎岳母的长者之风,无不跃然纸上,让人在嬉笑打诨中警醒自身。

论酒打油诗

人们对酒历来各执一词。传说宋朝坡和佛印和尚以“酒色财气”为题对诗,各抒己见。

请看佛印和尚的诗:

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往墙里藏。

若能跳到墙垛外,

不活百岁寿也长。

再看坡的诗:

饮酒不醉最为高,

见色不迷是英豪;

不义之财切莫取,

和气忍让气自消。

这两首诗风格幽默,语言俏皮,道理彰著,主旨突出。前一首把酒看成洪水猛兽,排为四戒之首,反映了 “人生在世,惟酒色财气最不可沾”的一种偏颇观念。而坡的饮酒观因辩证灵活、切合实际为古今大多数人所赞同。

看,小小的打油诗,也能探讨饮酒与人生的大问题。

节酒打油诗

酒的消费量在古代和年景好坏有直接关系,现代和饮酒人收入密不可分。所以,善饮和好饮者在“手头宽裕”时,亦应“居安思危”,不可“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明日喝谅水”。《古今笑史》里一则题为“荒年戏语”的打油诗,就突出地体现了这一观点。诗曰:丰年人不觉,家家喜饮酒;荒年要酒吃,除却酒边酉。

这首打油诗,运用对比的手法和拆字的技巧,教育善饮者要防患于未然,否则,将陷入“除却酒边酉”,只能喝水度日的窘境。读后,在玩味其戏言俗趣之余,更应感悟其深刻的思想寓意。

戒贪打油诗

古代酒类打油诗,不仅有对善饮好喝者的,还有对卖酒者的。《世界五千年幽默总集・中国卷》中就有这么一首:

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

井水当酒卖,还说酒无糟。

打油诗【第四篇】

草青无一色,

忘情已无颜。

何故问清影,

似留飞泉音。

落木洞庭下,

萧萧风飘洒。

可惜无一物,

何求碧连天。

登楼

望楼似回心静意,

风动铜铃翠竹音。

登楼忘心无归情,

求得明月似笑怜。

望流

遥望瀑布看奔腾,

飞暴惊起浪千层。

65 1036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