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国内外研究现状精编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财务风险国内外研究现状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特殊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1
(一)数据来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是目前国内惟一能提供全面的数据批量下载功能(即施引文献和参考文献能一起被套录)的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且收录数据质量较高,使得其评价功能较有权威性。所以,本文利用CSSCI数据库,以“特殊教育教师”、“特殊教育师资”、“特教教师”、“特教师资”、“特殊教育and教师”、“特殊教育学校and教师”、“聋校教师”等作为关键词检索项,下载了1998-2013年间相关文献的所有题录和参考文献数据,删除重复文献和非学术性质的文献,最终得到有效引文共116条,包含162个关键词和700条被引文献,并对关键词和被引文献作规范化处理,以便于后续的统计分析,如:将“特教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统一为“特殊教育教师”,将“教师培养”、“教师培训”统一为“师资培养”。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为CiteSpace软件。该软件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华人学者陈超美博士与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联合开发的科学文献分析工具,在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科技政策等方面都有应用。它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等,对特定领域文献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热点领域的分析和学科前沿的探测[5]。这种历时性可视化技术可以自动聚类和对术语进行标识,绘制的图谱可视化效果好,通过图谱中各节点之间连线的粗细和各节点圆圈的大小、年轮的厚度、颜色的差异等,可以了解该节点的共现频次、中心度、在不同年份的被引情况和热点动态等。
二、特殊教育教师研究的热点领域
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对某个领域一段时期内的关键词出现频次进行高低排序,某个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频繁,表明该领域对其的关注度越高,高频关键词通常可用来确定某个研究领域的热点状况[6]。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运行软件时,时间跨度选择1998—2013年,单个时间分区长度设为1年,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keyword),术语类型选择“突现术语”(BurstTerms),TopN选择Top50,意味着选择每一年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前50个关键词进入图谱绘制,网络简化算法选择Pathfinder对图谱进行精简,适当减少连接数量能使网络的主要结构更清晰、更明显。调整可视化图谱时,阈值选择频率≥4,即:只有至少出现4次的关键词才会在图谱中以文字标出,字体大小和出现频次是成比例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根据陈超美博士的定义,图1中各圆圈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多少,圆圈越大表示出现的频次越高,受研究者关注的程度越大,也即是研究的热点领域[7]。图中具有深色中心的圆圈代表可视化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中心性≥0.1),它是图谱中中心性和频次较高的节点,这些节点可能成为网络中由一个时间段向另一个时间段过渡的关键节点。关键节点在网络图谱中起到连接和过渡的桥梁作用,这些通过突现术语(BurstTerms)找出来的关键节点可以看作研究的热点领域。按照节点大小寻找到的1998—2013年特殊教育教师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包括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教师、教师、教师资格制度、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师资培养、社会支持、师资培训等。另一方面,按照节点的中心度来挖掘整个网络图谱中起过渡作用的关键节点,一个关键词的节点中心性越强,意味着它控制的关键词之间的信息交流越多。结合表1和图1可知,从节点中心度来看,“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教师”两个节点的年轮最大,占整个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这和本文的研究主题一致。另外,“教师”、“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教师资格制度”、“师资培养”、“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等也是较为明显的关键节点。通过以上对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性关键词的进一步归纳和汇总,并结合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二次相关文献的阅读,总结出当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研究热点领域主要包括: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历来重视特殊教育领域的师资培养和建设,《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六章就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重视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有计划地举办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专业,或者在普通师范院校附设特殊教育师资班(部),培养残疾人教育教师。”[8]《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又明确提出要“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加大部级教师培训计划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比重”。在培养体系上,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形成了中等特殊师范教育、大专、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层次相衔接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在培养模式上,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一般包括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种。职前培养主要由高等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或高等师范院校中的特殊教育专业承担;职后培训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为校本培训、远程培训和由特殊教育培训中心定期举办的短期培训等。但有学者提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同时存在着专业化程度不高、学历层次低和培训效果欠佳的问题[9],还面临着数量缺乏、教学能力与经验匮乏、教师资质偏低以及自我效能感不足的发展瓶颈。在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成为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应当改变当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加大对特殊教育骨干人才、融合教育专门人才以及随班就读普及型人才的培养[10]。
(二)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机制,把教师视为一个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11]。特殊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能促进特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唐春梅提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包括4个方面:掌握系统的特殊教育领域的科学知识、有效地解决特殊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有充分的专业自、恪守共同的职业道德[12]。但学者们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结果并不让人乐观:冯建新对陕西省197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培训次数少,特殊教育教师科研意识淡薄[13];丁相平对山西省进行相关调查后发现,特殊教育教师存在专业化程度偏低、科研能力较弱、社会地位不高、工作满意度低和压力大等问题[14];有学者对湖北省、吉林省等地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后也发现有类似的情况。这些实地调查表明,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要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在实践中仍有许多实际困难。为此,郑俏华提出了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策略,认为: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任用制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前提;改革评价与激励机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保障;强化继续教育工作,开展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人性化的管理打造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可形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15]。
(三)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自身的教学工作,也会对施教对象产生重要影响。特殊教育教师是一个高应激的特殊群体,由于特殊儿童的身心障碍,导致其学习能力和情感发展较为缓慢,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教育成效,因而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成就感低下,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感。另外,特殊儿童往往伴有情绪和行为障碍,特殊教育教师的注意力必须保持高度集中,以随时应对突发事件,这使他们长时间地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导致各种身心不适。申仁洪对重庆市132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表现突出。教师缺少社会支持会导致无助感,进而又陷入更深的社会孤立中,如此循环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彷徨及抑郁等心理问题[16]。周玉衡调查发现:山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低,在385名特殊教育教师中,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为50.13%[17]。赵小红等在2012年对国内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多数研究认为,我国的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18]。因此,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引起自身和教育管理部门以及社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支持是指特殊教育教师从他人或者社会网络中获得的支持性资源,是缓解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压力的重要资源[19]。一方面,社会支持可以降低特殊教育教师感知压力的基线水平,降低对压力事件的严重性评价;另一方面,社会支持能够为特教教师提供问题解决策略和情感抚慰,帮助教师有效地应对压力情境,从而降低其危害程度。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减轻应激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特殊教育教师实行的职业资格认定制度。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特殊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专业性,对特殊教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为了保证特殊教育的师资质量,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实行了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美国的特殊教育教师任职资格认证制度较为系统和全面,在认证机构、认证标准、认证考核与认证的更新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说明,在世界上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20]。英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采用“普通教师资格”+“特殊教师资格”的双证制度,并分别针对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和多重感官障碍3类学生的教师的准入资格进行了明确规定[21]。我国尽管于1994年在《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三十七条中明确规定“实行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但缺乏切实的措施来保障其落实,只是在经济发达的上海率先实施了一段时期。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再次提出“研究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逐步实行特殊教育教师持证上岗”。我们应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与实际,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出台专门而具体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条例及实施办法,并配套相应的法规以保障实施。特殊教育教师的任职标准应区别于普通教育教师任职标准,突出其专业性和针对性,以促进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外,英国细化特殊教育教师资格种类的做法也很值得参考。
三、特殊教育教师研究热点的知识基础
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研究的106篇核心论文的700条引文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可以发现某一研究主题的知识基础。因此,有必要了解所收集数据的引文情况,从而揭示其研究热点的知识基础。CiteSpace软件不但能够提供直观的、可视化的科学知识图谱,而且通过软件操作处理还可以得到与图谱相对应的详细数据。运行软件时,节点类型选择“参考文献”(CitedReference),经过网络算法Pathfinder的精简,得到包含464个节点和1573条连线的可视化图谱。节点越大,表明文献的被引用频次越高,其在特殊教育教师研究领域的地位越为重要。从中提取出的高被引文献如表2所示,其中半衰期描述文献的老化程度,半衰期越小,其老化速度越弱,有效价值也就越大。从表2可知,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是丁勇于2003年发表在《中国特殊教育》上的《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综述》[22],其半衰期为1年,老化程度较弱。该文主要对2003年以前的国内外特殊教育师资培育的总趋势、目标和方向、培育模式、培育课程及任职资格、制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由于综述整合了近年来特殊教育教师领域的研究现状,信息量比较多且综合概括,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因而不难理解其为何有如此高的被引用率。被引频次排在第二位的是华国栋于2001年编著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研究》[23],它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报告。该课题集结了全国各个地区特殊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主要围绕在普通师范院校如何培养特殊教育师资开展研究,具体包括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课程大纲、教材、教学和训练方案4个部分,是我国较早大规模系统研究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对后来的特教师资研究影响较大。其中,赵微发表的《英国培养普通师资具有特教技能》一文即为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徐美贞于2004年发表的《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和刘在花于2006年发表的《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特点的研究》虽然发表时间较晚,但至今均已被引用了9次,从中可以看出,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职业枯竭问题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这和特殊教育教师所处的教育环境有关。特殊教育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有着各种障碍的特殊儿童,发展较普通儿童落后,还有部分学生有情绪问题和过激行为,特教教师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状态,防止职业枯竭,把特殊教育作为一门终身热爱的职业来对待,是以往研究者比较关注的问题。顾定倩发表的两篇有关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论文被引频次也较高,其通过对国际上特殊教育教师的类型划分、资格标准、任职资格的获得等比较分析,探讨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策略。虽然我国有关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几次提出实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资格认证制度,但多止步于此,少实际落实。因此直至今天,特殊教育界的学者们仍然在大力宣传和呼吁落实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张悦歆于2004年发表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与特殊教育需要》[24]一文,其半衰期为两年。该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特教教师素质的现状和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特教教师走专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总结出我国特教教师达到专业化的标准和促进专业成熟的途径。普通学校教师需要专业化发展,施教对象为各类残障儿童的特殊教育教师更需要专业化的素养和技能。结合特殊教育教师研究的热点领域和知识基础的计量分析可以发现,聚类出的特殊教育教师热点领域均可在知识基础分析中找到相应的引文和著作,这进一步印证了陈超美博士提出的“一个研究领域可以被概念化成一个从研究热点到知识基础的时间映射”的观点,从而也进一步印证了本文计量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财务风险国内外研究现状2
关键词:财务预警 财务指标 预警模型
(一)引言
企业财务预警是以企业财务信息为基础,利用企业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等资料,通过选择和观察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借助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分析方法,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报警, 并及时向利益相关者发出警示,提出规避风险的建议。财务预警的基本思想就是先通过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或非财务指标,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各项指标数据,按照一定的预警方法或模型预测企业将会遇到的各种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最后做出综合预警分析,采取预警措施。
本文探讨的财务预警是广义概念,包括财务危机预警、财务困境预测和企业破产预测等。通过对国内外企业财务预警研究中指标选择的探讨不难发现,对于企业财务预警的指标选择至今尚无一个广泛认可的标准。
(二)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评论
笔者总结已有的研究, 认为财务预警研究的指标选择存在以下问题:
1. 以"应计制"为基础的财务指标居多, 以"现金制"为基础的财务指标较少。国内外的财务预警研究多选择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本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组合,且这类财务指标的类型众多,包括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短期偿债能力指标、长期偿债能力指标、财务效益指标、资产营运状况指标、发展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等。但实际上,"应计制"下的传统财务指标可能被人为操纵而导致财务信息失真,因此基于传统财务指标构建的财务预警模型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也就令人怀疑。"现金制"下的现金流指标则较好地克服了传统财务指标信息失真的弊病,并且不易纵, 因此,基于现金流指标( 包括现金流向指标、现金流速指标、现金流量指标)来构建财务预警模型将使得财务预警结论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增强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随着财务预警研究的逐渐深入,国内外学者日益倾向于采用真实性更强的现金流财务预警指标, 并以之为核心来构建财务预警系统。
2. 绝对财务指标和相对财务指标兼顾,更多地采用相对财务指标。绝对财务指标是指那些指标值为绝对数的财务指标,通常这种指标的数值是一个较大的绝对数,如"总资产"、"总负债"、"总利润"等。相对财务指标是指那些指标值为相对数的财务指标,通常这种指标的数值是一个介于0~1之间的百分数或小数,这些相对财务指标一般都是约定俗成的传统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毛利率、存货周转率等。虽然在国内外的财务预警研究中更多地采用了相对财务指标, 但并不能说相对财务指标比绝对财务指标更科学、有效,这两类财务指标在财务预警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相对财务指标往往能更灵敏地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 增强财务预警的准确性,但绝对财务指标则能够分析企业的规模和整体状况,以使相对财务指标对财务警情的灵敏反应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 不至于造成误警。因此, 在财务预警模型的指标体系中, 各种财务指标的多少及比例的搭配也是决定财务预警准确性的关键。
3. 组合财务指标和调整的财务指标的引入越来越多。组合财务指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财务指标通过一定的运算形式组合而成的财务指标。它与相对财务指标的区别在于,组合财务指标往往是财务预警研究者根据研究需要无规则、随机地组合在一起的,不具有约定俗成的名称,其表示方式也是以其最原始的计算形态出现,如现金/ 总资产、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等。组合财务指标与相对财务指标类似,也是研究者在财务预警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一种财务指标,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财务预警模型的预警准确性。调整的财务指标是指基本财务指标经过一定的变换和运算后得到的新的财务指标, 它是基本财务指标的有效补充,包括财务指标均值、财务指标变动趋势值、行业平均值、行业平均值的变动趋势值等。这类指标多从动态的角度和行业环境的角度对财务指标进行调整,从而动态地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并将企业纳入整个行业中考虑外部环境和行业差异影响给其带来的财务风险。因此引入此类指标的财务预警模型或方法能更加全面和科学地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进一步提高了财务预警模型的预警准确性。
4.宏观经济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使用不多。研究者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表明,宏观政策性因素和经济周期波动因素都对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有着重要的影响。尽管有研究者在分析企业财务风险时考虑了规模和行业因素,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仍然不够。国外有个别研究者已开始考虑宏观经济指标在企业财务预警中的应用,并引入了GDP、市场利率和证券市场指数等指标, 但是此类研究不够系统和完善,还没有找到一套全面、有效、可应用于企业微观财务预警的预警指标体系。迄今为止,财务预警模型主要是以传统财务指标作为输入变量进行判别和预警,而定量化的传统财务指标不仅具有使信息易失真的局限性,有时还无法对企业的某些财务危机和风险作出描述和预测,比如企业出现过度扩张、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人力资源匮乏、市场定位不清、战略决策不当等状况,都预示着企业存在潜在的财务危机, 而这些是传统财务指标难以反映的。非财务指标不同于传统财务指标, 多为定性指标, 它在披露企业某些特定的财务状况方面有时要比传统财务指标更为可靠、有效。因此, 在财务预警研究中有必要引入宏观经济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构建更为全面的备选预警指标集。
(三)结语
预警的财务指标选择普遍缺乏科学的财务风险理论和预警理论支撑。在国内外现有的财务预警研究中, 指标的选择往往基于一般的财务理论、风险理论和管理理论,有时甚至取决于研究者的直观判断以及资料的可获得性,众多国内外研究者还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财务风险理论和预警理论来支撑所建立的预警模型,由此造成了各种财务预警模型的预警结论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和冲突, 模型的有效性深受影响。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研究者在选择指标时会受到自身价值判断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警情的出现和财务危机的发生往往在事前存在着一定的征兆,这就是财务预警的警兆, 而警兆的识别需要以科学的财务风险理论和财务预警理论为基础。然而,在当前的研究中, 还没有找到一种公认的理论来全面地说明财务风险的成因和财务预警的警兆因素, 为此, 国内外的众多研究者还在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秉祥。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及其管理对策研究。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2]张鸣。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国内外研究现状3
The Internet is a useful tool for everyone. It's easy for us to finish our work. Students can find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or know something happening at home and abroad.
They can also listen to music or play games on the Internet. But if you can't use it correctly, it will affect your study and may make you lose interest in learning. In my opinion, spending too much time will not only affect your study, but also hurt your eyes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it and make it a good tool for us to use.
中文翻译:
国内外研究现状4
2、国内外研究现状:
针对孔壁和管道间的环状空间中的混合泥浆,国内外学者采取了现场检测、室内模型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它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
在先导孔钻进和扩孔过程中,泥浆压力高达1~2MPa,相当于l00~200 m高的水头压力
[4][5],当泥浆压力过大时将强烈破坏周围地层,为研究合适的泥浆压力,xxx研究了泥浆在
[3]地层中的作用机理,揭示了泥浆在地层中的渗流规律。余剑平等人分析了定向钻穿越冲湖
积土层时的泥浆溢出现象,通过钻孔观察得出渗透泥浆呈“土、丰”字型分布,扩散半径约为管径的2~3倍,渗透泥浆层的厚度一般约2~3mm。赵明华等人[6]分析了HDD穿越监利洪湖大堤引起堤脚冒浆的原因,认为冒浆与上覆土体的厚度、粘性,钻压、钻井液粘度等参数有关。晁东辉采用了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水平定向钻孔施工的过程,研究了施工过程中泥浆对孔壁的影响。关立志[8]认为管道与孔壁之间的空洞经过一段时间会引起上履土体下沉、堤防塌陷等灾害。宋新江等人根据《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地层最大容许灌浆压力分析了河堤发生塌陷的可能原因:①当孔道四周泥浆压力消散,引起孔内过量坍塌,是地面形成裂缝和塌陷的一个主要原因。②当管道穿过的砂层为粉砂、粉细砂、细砂或中砂,受扰动后强度降低易塌落。③ 泥浆压力消散或大量减小后便会产生沉淀,同时在管道四周的环空间隙中泥浆与土的混合物会产生固结变形,这种固结作用会引起土体下陷。王建钧[9][2][7]分析了环空周围土体在应力重分布作用下发生塑性挤出、膨胀内鼓、塑流涌出和重力坍塌的原因,并根据Mohr-Coulomb破坏准则给出了孔壁失稳破坏的理论公式。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