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精编5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阅读与经典同行征文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与爱同行征文1
关键词:《伤心咖啡馆之歌》;雌雄同体;男权社会;幻灭
一、引言
卡森·麦克勒斯(Carson McCullers)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南方女作家。在她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小说中,主人公大多是生理残缺和心理变态者,这跟她很年轻时就半身瘫痪加上她自身不寻常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1940年出版的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人》,她一举成名。此后她又创作了《金眼睛中的映象》(1941),《婚礼的成员》(l946),《伤心咖啡馆之歌》(1951)等小说。她的作品都以揭示人性的怪癖、个人意志与环境的冲突、人际交流的挫折、人的孤独和绝望为主题。而且她常把个人的孤独放在离奇怪诞的爱情故事中去体现,通过人物一系列的怪诞行为、怪诞心理和角色错位,把现代人的孤独感和荒谬感表现得入木三。
国内研究者对于卡森·麦克勒斯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心是孤独的猎手》这两部作品,主要分析其中的主题含义和“怪诞”的哥特式表现手法。虽有个别研究涉及其他领域,但数量极少。关于麦卡勒斯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也鲜有人问津,还有极大的研究空间。
本文则着力于《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三位主人公:李蒙,爱密利亚和马文的研究,主要从性别观角度出发,详细分析李蒙与爱密利亚的“雌雄同体”特征,并探讨雌雄同体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与立足。结论则是男权社会中的主体仍然是具有话语权的“男性”,雌雄同体则是“男性”要控制的或排斥的。而具有雌雄同体特征的李蒙被具有男权话语的马文控制成为其“同谋”共同击败具有更突出的雌雄同体特征的爱密利亚。至此,在《伤心咖啡馆》的世界中,雌雄同体幻灭于强大的男权社会。
二、具有雌雄同体特征的李蒙
“雌雄同体” 的思想是由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弗吉尼娅·沃尔芙在她的长篇论文《一间自己的屋子》中率先明确提出的。沃尔夫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意的境况就是在这两种力量一起和谐地生活、精诚合作的时候”(弗吉尼亚 120)。在女权和女性主义看来,它作为一种价值观,“标志着一种超越性别对立、同时蕴含着女性和男性优秀素质的完美的‘人’的理念”(李 5)。文中的李蒙和爱密利亚便是典型的具有雌雄同体特征的人物角色。
李蒙的出场很具有戏剧化,文中是这样描述的:“那人是个驼子,顶多不过四尺高”(卡森 8)。仅此就已经将李蒙排斥在正常的男性世界之外。他与正常的男人,包括这几个围观的,正在给我们读者讲述当时情况的男人——即话语者是不同的。李蒙的男性身份出现危机。
紧接着几次讲到李蒙的“哭”。当被爱密利亚问道来意时,文中讲到“他显得扭捏不安,仿佛都快哭出来了”(卡森 9);而旁边的围观者认为“半夜一个素不相识的罗锅跑来店前,还坐在地上哭”不是一件“寻常事”(卡森 11);其中一位道:“他要不是真正的莫里斯·范因斯坦才怪哩”(卡森 11)。听到此话,众人都表示同意而罗锅却哭得“更响了”,因为李蒙听不懂大家说的话于是再次哭,而莫里斯·范因斯坦是缺少男子气概的人的代名词。这个驼子李蒙一出场,不管从外形上还是行为上都被话语掌控者定性为“缺少男子气概”。李蒙的非男性特征初次显露。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爱密利亚竟然递给李蒙一瓶酒,并且收留了他。这是史无前例的,爱密利亚宠着他,容忍他的百般任性。而李蒙的这种优于他人的本领得益于他与其他男性的差异。他“具有一种原先只存在于幼儿身上的本能,这种本能使他们与外界可以建立更直接和重大的联系”(卡森 17)。对于镇上的人来说,他是谜一般的人物,他的行为方式不像个男人应该有的刚强,几乎全是孩子或女性式的,他喜欢成为焦点的感觉,离开哗众取宠的生活方式,而咖啡馆成了他的舞台。他是那个最低调,最不卖力演出但是又能赢得最多掌声的演员,“不用说话就可以挑起他人的事端” (卡森 19)。
然而他也有男性的一面。他还对各种类型的抢劫案和犯罪行为颇有兴趣,但限于自己的能力而无从造成真正的危害。同时,从生理性别角度讲无可非议他仍然是个男人。
而爱密利亚一边宠他若孩童,一边又绝对认可他的男性身份。比如李蒙的称呼,从最初的驼子到驼子李蒙再到李蒙表哥。而表哥这一称呼都是正是爱密利亚以及镇上居民对他男性身份的肯定。在爱密利亚面前,李蒙表哥一边享受着如孩童般的无理取闹而被关照,如妇女般的敏感和八卦而被关注以及如男人般而被爱。此时,他自己本身是多重身份的集合体。可是六年后遇到马文,李蒙的内心发生了变化。他不仅被马文具有男性气质的外形而吸引,而且马文在外头的经历正好刺中他因为残疾而被掩盖的男子气概。
马文第一次出现时,李蒙和他“奇特地互相盯了一眼,就像是两个彼此认识的罪犯”(卡森 47)。自此之后,李蒙便随时尾随马文。李蒙与所有人都保持一定距离,却“片刻没有离开马文·马西的脸”。他对马文“恳求的表情简直到了摇尾乞怜的地步”,然而马文并没有注意罗锅,甚至称他为“断脊梁”。李蒙滑稽的表演本为引起马文的注意,结局却是“在院子里所有人当中,只有马文·马西一个人无动于衷(卡森 74)”。然而,马文越是不理睬李蒙,李蒙反而越卖力地讨好马文。与爱密利亚谈到马文时,他会羡慕地说“他(马文)去过亚特兰大(卡森 79)”;“他进过监狱(卡森 80)”。
在马文面前,李蒙的雌雄同体特征表现地更是淋漓尽致。一方面,他羡慕马文的经历——具有男子气概的活动。马文的行为激发了李蒙内心强烈的男子气概,对男子气概行为的渴望。马文的行为正是李蒙内心向往而无法实现的,因为他的残疾。而这种身体的残疾致使他心理上的,男性的特征减弱。于是另一方面,李蒙深深地爱着马文,几乎到了“摇尾乞怜”的地步。
李蒙不管在爱密利亚面前还是在马文面前都是以双重身份出现的,这种双重身份即我们说到的雌雄同体。同时作为被爱着李蒙,他的男性特征要大于女性特征;反之,作为爱者李蒙,他的女性特征又远远超越于男性特征。在爱密利亚面前,这种双重身份得到了认同和关爱,在马文面前这种双重身份却被质疑被践踏。除了爱密利亚对李蒙的爱之外,同类相惜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
三、具有雌雄同体特征的爱密利亚
相较于李蒙所呈现的雌雄同体特征,在爱密利亚身上体现得更明显更突出。最初,爱密利亚身上的男性气质占绝对优势,两性特征并不平衡。
首先,从外貌来看,爱密利亚小姐与别的女性也有很大的不同,具有明显的男性化特征:她“高大黑粗,骨骼和肌肉长得都像个男人。她头发剪得很短,平平地往后梳,那张太阳晒黑的脸上有一种严峻、粗犷的神情”(卡森 3)。她常年穿着工裤和长统雨靴,“双手深深地插在工裤兜里”,她往往“不知道什么叫害躁”,即便偶尔换上红裙子,也“不像别的妇女在外人面前那样规矩”,烤火时“把那条红裙子后面撩得老高,以致于谁有兴趣,都可以看看她那壮实的、毛茸茸的大腿”(卡森 61)。柏棣的《平等与差异:西方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中谈到:
“巴特勒认为破除男权制度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男女换装。衣物、发式、举止是社会区别男女的主要标准,一旦打破了其中的性界线,人们就会习惯其他种种性别角色和特征,就会从一个性别角色中解放出来。当然,巴特勒的男女换装主要是一个理论概念,不一定指具体的实践。她的观点不乏唯物主义精神:当人们不能确定自己的社会性别时,随着性别差异而出现的性压迫就有可能消失”(柏棣 35)。
西蒙·德·波伏娃指出,男人是这个社会的主体,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女性是第二性,是“他者”(西蒙 319)。天生就不具备被男人欣赏的漂亮外貌的爱密利亚正是通过这种换装,以其独特的男性气质赢得了自身的独立。
其次,她还有一双男人般的手。爱密利亚是小镇上最富有的人,拥有全镇最大的一座建筑物,除了店铺以外还经营酿酒厂、锯木厂以及农场;她不仅会酿酒、做香肠和糖浆,会木匠活、泥瓦活和屠宰牲畜,还精通民间医术。她酿造的酒和配置的草药在小镇居民的眼里具有神奇的功效甚至超自然的魔力。她的权威地位得到了认可,而在这些经营或者粗活、体力活的过程中,男人一直是缺席的。艾米利亚已经被描述成了一个男人。
另外,在处理与马文的婚姻关系时,爱密利亚也同样体现出强大的男性特征。举行完婚礼之后,爱密利亚“连她丈夫的手臂都没挽,领前少说有两步”(卡森 43)。新婚之夜,爱密利亚拒绝与马文同床共枕。马文送她的礼物,她便放在橱窗里出售。更有甚者,“爱密利亚小姐只要她男人(马文)出现在她手能够得着的地方,只要看到他喝醉,二话不说就揍。最后,她终于把他撵出了家门。(卡森 47)”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即遇到李蒙之后,爱密利亚身上的女性特征开始凸显。她对这个丑陋的罗锅一见倾心,“只要他一不高兴,爱密利亚小姐就慌了神”(卡森 65)。甚至为了讨好李蒙,她把经营多年的杂货店改成了咖啡馆。在爱情中,她完全失去了男性的强悍,甚至害怕自己原来男性气质的流露。从外表来看“她把她的工裤收了起来,老穿以前逢到星期天、参加葬礼、出庭诉讼才穿的红裙子(卡森 83 )。”在她的关怀照顾之下,原本可怜的罗锅变成了李蒙——干净得无可挑剔的大老板。
最后,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又同时凸显,不分伯仲。在对待狱中归来的前夫马文的态度上,她的矛盾心理达到了极致:她既不愿看到罗锅李蒙和马文粘在一起,又迟迟不采取措施。这是她平生第一次踌躇不决。“她简直手足无措,对自己该说什么都没有把握了(卡森 95)。”她一方面害怕马文,暗算马文,一方面却容忍李蒙把马文带进咖啡馆乃至干脆安顿在家里。面对李蒙的背叛、马文的嚣张,在决斗的那一天,爱密利亚又将红裙子换回到“工裤”,重新找回内心男性的强大。然而,随着爱密利亚被李蒙击倒,这种强大最后还是被打败,湮灭。
四、雌雄同体的幻灭
文中出现频率比较低的另一名主角马文却是典型的具有绝对男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关于马文的直接描述很少,大多是通过回忆,传言或猜测而来的。在文中,马文是个神秘人物。文中马文的外表是被这样描述的:“马文·马西是本地最俊美的男子,身高六英尺一,肌肉发达,有一双懒洋洋的灰眼睛和一头髦发”(卡森 26)。而且纵使他帅气多金,但这并不能在人们心中抹去他邪恶的本质。众人并不喜欢他,因为他无恶不为。然而为了得到爱密利亚的芳心而彻底的改变了性情,并鼓起勇气对爱密利亚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文中作者给出交待:“他看重她并非因为她广有钱财,而是仅仅由于爱(卡森 40)”。关于“爱”这个理由,作者给的也是很模糊。为什么马文吸引了大片漂亮女孩却偏偏被五大三粗,外形并不漂亮的爱密利亚而吸引?前文中我们讨论过,在遇到李蒙前爱密利亚的男性特征表现地更明显,即使与马文的婚姻结合也没能将其女性特征完全挖掘出来。因此,马文并非爱上“女人爱密利亚”,而是在挑战和征服“男密利亚”。
男性特征尽显的爱密利亚无疑是强大的,不管是生意上还是待人接物上,她是绝对的掌控者。而这种强大直接威胁到了男权社会男性的话语权和尊严。女人作为一个“他者”现在成为掌控者,这是马文不能忍受的。于是他希望利用婚姻去改变爱密利亚。在婚姻中做主导者,挽回主导者的尊严和控制权。然而婚姻并没能像马文所想的那样改变爱密利亚,反而自己在这场角逐中占了下风,于是这便为后文的回来复仇埋下了伏笔。因此,马文再次归来“责任重大”,他扛着为男权社会申冤报仇的重任而来的。
之前的内外兼修没能打动或战胜爱密利亚,于是在外的六年多中,他放弃了这种方式,继续杀人越货。流浪,进监狱成为他这几年人生的总结和关键词。在他看来这正是男性特征的体现。同样,这样的观点也得到李蒙的认可。于是在再一次与爱密利亚的战斗中,李蒙成为了马文的帮凶。李蒙与马文同时要战胜的都是“男密利亚”。然而,现在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女性特征占主导的爱密利亚。同类的背叛,强大的男权致使爱密利亚一蹶不振。作为能体现女性细腻温柔的医生,她已无能为力;作为能体现男性强大特征的生意人,她也不再热衷。最后她“把门窗都订起了板”,与世隔绝。而李蒙在放弃自己原本身份追随马文,投身到马文所在的男权社会中之后,人们关于他的消息只是镇上传来的谣言:“马文让他爬到别人的窗子里偷东西”;“马文将他卖给了杂耍班子”(卡森 107)。至此,具有双性同体的二人都湮灭在强大的男权社会中。
五、结论
卡森·麦克勒斯塑造主人公时模糊了男女性别的明确界限而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于一身,在艾米利亚性和为女性身上我们清晰可见男性的特征,而在李蒙这位男性身上,我们又看到了毫不遮掩的女性特征,这就具有了“消除男权制男女二元对立(顾 58)”和话语权者和“他者”的隔阂的特殊意义。女性主义对于雌雄同体的概念或者认识是男人和女人是平等的,处于完全可以互换的位置。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区别被抹平了。然而,李蒙和爱密利亚这样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并没能在社会中立足。他们因为悖逆传统社会对男女社会性别的鉴定而成为“异类”最终梦想遭到幻灭。而具有明显男性特征的马文·马西最后捣毁了艾米利亚的美好世界,也影响了李蒙的生活甚至生存。雌雄同体思想的和谐状态在男权社会里无法得到实现,其结果必然只能是“一声嘶哑的喘息”(顾 59)。(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弗吉尼娅·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还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2]顾群。一声喘息:女性“双性同体”理想在男权社会中的幻灭[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7):58-60.
[3]卡森·麦克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M].李文俊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发行, 2005.
[4]李祥林。“心理分析·双性同体·女权批评”[J].新余高专学报,2003,(4):4-6.
与爱同行征文2
寸波艳 云南省腾冲县国殇墓园管理所
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意义和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教育
历史的车轮滚滚,承载了社会变迁、时展的轨迹,它给
后人留下的了无尽的经验启示。在党中央、全社会的关注、支持
和参与下,一大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采取免费开放的形式,以观
众为中心,为公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人们纷纷走进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感受历史,品味历史。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让广大青少
年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学习,让他们了解历史,走
进历史,对于生在和平年代的广大青少年,教育作用意义深远。
从振奋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进而换化为广
大青少年认真学习的强大动力,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
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长久以来,重视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也是广大博物馆工作者担负的历
史使命。纪念馆作为博物馆的一个分支,如何发挥在青少年爱国
主义教育中的作用,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新形势下,
成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以陈列布展为主体,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高质量的陈列布展,吸引观众,让观众产生精神共鸣,是纪
念馆工作的重点。纪念馆要以精品意识出发,从展览主题、陈列
内容、陈列形式,藏品安排等各个环节,突出体现鲜明的文化特
色和固有的文化价值,大胆改进创新。陈展方案以爱国主义教育
为切入点,以历史事实为基础,针对普通观众的思想实际,在丰
富展览的主题思想,拓宽展览教育内涵上下功夫,调整改进和完
善陈列内容,通俗的、生动的再现历史。以陈列布展作为重要载
体,和观众交流互动,做到既传播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历史唯物
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又引发广大青少年对历史的思考,帮助他
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下面仅以笔者所在的云南腾冲滇
西抗战纪念馆为例。
滇西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国际
性反侵略之战,更是一场民族荣辱之战。在整个滇西抗战中,中
国先后组织远征军 30 多万人,以远征军牺牲 10 多万人、滇西民
众牺牲和被荼毒 20 多万人,盟军牺牲 1000 多人及损失无法估计
的财产的高昂代价换取了滇西抗战的胜利。云南腾冲是滇缅战争
的主战场之一,为了纪念先烈,腾冲光复后,军政民各界捐资修
建国殇墓园。国殇墓园于 2005 年 11 月,被命名为全国爱
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 年 9 月 14 日实行对外免费开放。近
70 年来, 国殇墓园成为纪念滇西抗战乃至入缅作战胜利及死难军
人的纪念性建筑,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以讲解工作为核心,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纪念馆和观众沟通对话的方式,主要通过陈展文物和图片来
实现。如何让一件件文物与观众相识对话,展露背后的故事,体
现其历史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需要依靠讲解员的讲
解。讲解工作不同于一般的简单的形式宣传,它是知识融会与语
言表演艺术的一种内在结合的表象反映。
讲解员先是通过知识综合和心理鉴别,然后运用语言技巧和
不同的表现形式,将文物陈列的内在信息传送给观众,使观众的
心灵意识受到影响,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达到培养人们高
尚的精神情怀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外延作用。首先,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要求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要有足够知识含量和讲解
技巧,在掌握一般性基础知识的同时,对陈列内容深入吃透,对
馆藏文物、展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有针对性的进行一些专题研
究,大力提高讲解水平和业务能力。其次,在讲解词的编写和运
用上,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灵魂,根据青少年年龄层次的
差异和接受能力的不同,结合展览设计,编写出具有针对性、适
合青少年语言特色的讲解材料。
我馆针对不同的讲解对象编写制定了不同风格的讲解词,例如
第二展厅“御敌前线”,陈展内容为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的
历史,统一撰写的讲解词主要偏重介绍历史背景和事件。在面对青
少年进行讲解时,宣教部门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以时间
进程历史背景为主线,着重结合出征图片、雕塑和大量展出的武器
装备,讲述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的历史;以戴安澜、孙立人
将军为故事主线讲述同古保卫战和仁安羌解围战;以背景油画结合
远征军帽徽、野人山原始部落物品讲述缅北大撤退的惨烈。力求让
青少年详细了解滇缅抗战的惨烈和中国远征军作战的英勇,激发他
们不忘国耻,珍爱和平,振兴中华的思想。
三、以社会服务为保障,扩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范围
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守好纪念馆这个重要阵
地,而且要积极向外扩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范围阵地。始终坚持
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旋律,深入挖掘纪念馆教育功能的资源优
势,以服务群众、服务大局、服务社会为宗旨,积极有效开展各
种宣教活动,扩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范围。
首先,我们主动与腾冲各中小学校联系,本着“请进来、走
出去”的原则,让学校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 “请进来”
的宣教形式有青少年入队、成人仪式、清明节祭扫、流动展等,
仅 2013 年,滇西抗战纪念馆先后接待过学生团体 100 多次,观
众中学生人数达 12000 多人。“走出去”到各乡镇中小学校园,
多次为学校举办专题流动展览和爱国主义宣讲活动,拓展教育空
间,加强未成年人教育,使同学们产生强烈的勿忘国耻,警钟长
鸣的爱国意识,调动起广大青少年“爱我腾冲、爱我中华”的热
情。其次,吸收一些优秀学生加入到青年志愿者的行列中来,让
青少年学生利用周末假期参与纪念馆的讲解活动和外出宣教活
动,青少年志愿者实行专人管理、平台管理,让爱国精神成为自
觉的行动;同时可以通过志愿者在学校对其它同学的影响辐射,
扩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效果。
近 10 年来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实践,我们取得了
可喜的成绩,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将抓住机遇,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爱
与爱同行征文3
关键词:人物形象; 美学; 典型性; 情感性; 深刻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011-00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选取了很多人物,在这些人物身上存在着各种独特的个性,而这些应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这里,笔者就这些人物形象的美学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首先,是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何谓“典型”?“典型”即是显示出特征的、富有艺术魅力的人物性格。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包括特征性和充满艺术魅力两方面。
特征性首先是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外在所呈现出的独特,生动,形象,其次是其外在形象所表现出的深刻而丰富的本质内涵。
《堂吉诃德》里的主人公整天骑着马,拿着矛,疯疯癫癫,幼稚无知,荒唐可笑,但在他做的种种荒唐事中,我们又可看出他丰富的情感,向往自由,充满爱心,爱憎分明,光明磊落,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最普遍,最美好,最崇高的情感。现实与理想,真实与虚幻,崇高与滑稽,聪明与愚昧,这些矛盾的交织使得堂吉诃德的性格更加突出,也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更加具有典型性。《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历经重重磨难,遇到重重危险,虽然最终只是两手空空,疲惫不堪的回到破败的家中,但他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不气馁。他的临危不乱与坚毅果断实在让人不得不折服。在文学史上,桑迪亚哥年龄虽已不轻,但依然无损他的英雄本色,他是“硬汉子”的代表人物之一。
艺术魅力是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性格中所显现的一种生命力。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这一形象符合历史真实和艺术理想,在人物灵魂的深处呈现了生命的丰富与多彩,她聪明过人,柔情万种又敏感多疑,忧伤悲痛,还俊逸高洁,孤高自傲,五彩缤纷的性格和深度的灵魂使其艺术含量不容忽视。她,成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经久而不衰。
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有利于学生抓准人物的总体特征,体味人物存在的合理性,并且懂得用现代观念解读其历史性。在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的特征性和艺术魅力,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可以说这也是他们成为文学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人物形象的情感性
情感性,是文学艺术最根本的审美特征,也是人物形象的审美特征。人的情感搏斗最集中地就体现在“爱”与“不得所爱”的挣扎中,如果没有至真,至纯,至深的爱,也就没有人性的深刻,人物形象也就不具感染力。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有情人不得相守一生,最终双双殉情,用自己的生命唱响了爱情的赞歌,向拦阻他们的社会发出了生命的呐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因为得不到理想的纯真爱情,最终在绝望,悔恨中自杀。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主人公钟雨和一位有妻室的老干部相爱了,可是他们只能把这种爱情埋在心里。终于因为不能和相爱的人长相厮守而只能把笔记本作为他的替身,在上面写着:“爱,是不能忘记的。”郁达夫的《迟桂花》是在升华过程中表现了人性的美,这个过程中是美丑、善恶挣扎的过程。《红与黑》里于连和瑞那夫人也是因为爱与不得爱地搏斗而痛苦。
这些人物在爱的面前展现了善与恶,欢笑与泪水,慈悲和残酷的角逐,他们有时高大,有时卑劣,有时美丽,有时丑恶。以情感性来审视这些人物形象,能够更好的感受到人物的内心和情感世界,理解人物的丰富性。
再次,是人物形象的深刻性
人物形象的深刻性不仅反映在它的文学价值,历史意义上,更多的应该是它的现实意义上。
《孔乙己》里孔乙己热衷于科举功名,一心想往上爬,沦落到行乞的地步也不愿脱去那象征着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袍,宁愿站着喝酒,也不愿“纡尊降贵”的和人民大众坐在一起,受到别人戏弄时好自命不凡,孤芳自赏,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恶习。他颓废,麻木不仁,被摧残致死也不知道反抗。《阿Q正传》中的阿Q,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没有工作,没有爱情,甚至连姓名也没有,但他却意识不到这些,他盲目自大,欺软怕硬,愚昧无知,明明是自己挨打了,居然还说是“儿子打老子”,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俩个巴掌。《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一会说那狗是“名贵的狗”,一会又说是“下流坯子”,对同一事物不断改变态度,彻底暴露了沙皇统治的伪善。《警察与赞美诗》中的流浪汉,想方设法的进监狱未果,可当他受到赞美诗的感召,幡然悔悟之时,警察却从天而降,打断了她对未来所有美好的假想。这是时代的悲剧,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与爱同行征文4
一位中学生说:“作为学生,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结合自身条件去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温暖,这也是一种慈善。”
一位教师说:“我要把《慈善读本》的精髓融入教育教学中,把我的理想、我的爱奉献给同()学们。”
一位教育局局长说:“《慈善读本》在校园传播后,学生们爱读悦读,也得到家长们的好评。”
一位学生家长说:“《慈善读本》在孩子心里播撒了慈善的种子,并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
一位慈善会会长说:“以《慈善读本》为载体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慈善会的种子工程、基因工程。”
一位新闻记者说:“慈善激活校园文化。”
……
在这里,我们欣喜地看到、真切感受到一种使人慰藉的实实在在的成果,看到以《慈善读本》捐赠为载体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校园阳光下爱的收获,收获的爱。
这种爱体现在这本书收集的二百余篇“万达”杯“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的稿件中,体现在那一行行鲜活生动、真挚感人的文字中。
我们看到,同学们在有趣、有益的活动和阅读中对“慈善”有了一种新奇、美好的感悟,一种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慈善意识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悄然萌生,一种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正能量正在他们慢慢长大的身躯里快速聚集;
我们看到,同学们在慈善阅读与慈善活动中,聪慧的眼睛变得更加明亮,因为他们都有了新的更加美好的发现,他们发现了自己身边更多善良更多富于爱心的人和事,也发现了自己的心灵是多么美丽。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愉快,也有了更多靓丽的憧憬;
我们看到,同学们在校园慈善文化的浓郁氛围里用自己善良的智慧、美好的行动、隽秀的文笔对《慈善读本》进行了生动、鲜活的诠释和补充,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发挥得更加酣畅淋漓,道德品质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映现出太阳美丽而温暖的光辉。
我们看到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慈善读本》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心田,对校园慈善文化的传播兴起,表现出极大的热忱,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与支持,他们不但在为人师表方面有了令人惊喜的表现,而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融入慈善文化方面积累了开创性的经验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征文来稿反映出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们对理解慈善、奉献爱心怀有本能的需求与渴望,反映出同学们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的可喜变化,一些学生对善与爱的真诚让人深感民族的希望。
我们高兴地看到,慈善雨露的播撒,正孕育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慈善青苗!
本书收录的《慈善读本》读后感、“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稿件只是众多稿件中很少的一部分。在万达集团的慈善资助下,中华慈善总会借助《慈善》杂志这个慈善文化阵地开展的“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在全国接受《慈善读本》捐赠的中小学校受到普遍欢迎和热烈响应。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参加“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的中小学生写出的征文稿件超过50万篇。各地教育局、慈善会都创造性开展了“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使这一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有吸引力、影响力,收到了更加明显的效果。一些地方慈善会还和教育局及新闻媒体合作,在当地开展征文评选活动,出版征文选集,奖励优秀小作者。这是校园慈善文化中爱的收获,也是校园慈善文化中收获的爱。
与爱同行征文5
关键词:霍桑 《红字》 象征
霍桑是美国19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他善于把严肃的道德和历史内容与卓越的艺术表现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天赋的想象力与高超的语言技巧融为一体。他的代表作《红字》一经问世,便引起了文学界的巨大轰动,时至今日,仍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小说以深邃的主题、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的运用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后来现代派文学的象征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红字》中的一景一物都充满了精神的象征。小说中大量富有表现力的象征的运用,使小说容量大大增加,内容含而不露、摇曳多姿、耐人寻味。本文试从象征的角度来解析《红字》一文。
一、红字A的多种象征意义
红字“A”是象征意义最丰富的意象,红字的含义与海斯特的生活境遇息息相关,它概括了海斯特蒙受屈辱,在逆境中生存、反抗,最终受人尊敬的曲折的一生,在它丰富内涵的背后反映的是海斯特高贵顽强的精神。海丝特・白兰是一个在婚姻上遭到不幸的女人,年轻美貌,却嫁给了身体畸形多病的术士罗杰・齐灵沃斯,夫妻间根本谈不上爱情,后来,罗杰又在海上失踪,杳无音讯,白兰孤独地过着日子。这时一个英俊有气魄的青年牧师亚瑟・丁梅斯代尔闯入了她的生活,他们真诚地相爱了,度过了一段隐私但热烈的爱情生活。不久,白兰由于怀孕的隐情暴露,以通奸罪被抓,在狱中生下了女儿小珠儿。海丝特・白兰受到了惩罚,她必须终身穿着一件绣着红色A字的外衣,字母A代表“通奸(Adultery)”一词。出获后白兰带着小珠儿离群独居(alone),在郊外偏僻的茅舍中过着孤寂(alienation)的生活。海丝特以内心的忏悔和外部行为上的修行,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获得了一种灵魂上的安宁与平静,并逐渐赢得了周围人们的同情和尊敬,以至于在人们的眼中,红字A具有了Able(能干)、Angel(天使)的含义,由耻辱的代号变为德行的徽章。
二、四位主要人物名字的象征意义
1.海思特・白兰是红字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赋予了该名字很多象征意义。首先Hester和Hestier发音相同,后者是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妹妹,是个非常漂亮女神,这样红字中的主人翁海思特也就给了我们一种类似的形象,美丽热情。小说中,海思特是女神、美丽、真理的化身。她长达七年拒绝说出她的同犯,独自忍受来自公众的唾弃和惩罚,忍受孤寂的生活,并用她精美的刺绣手艺养活自己和女儿珠儿,逐渐赢得了周围人们的同情和尊重。
2.丁梅斯代尔是一个年轻有为的牧师,他名字(Arthur Dimmesdale)是AD,同时也是adultery(即通奸犯)的缩写。作者通过赋予男主人翁这个名字,明显提示读者丁梅斯代尔是海思特・白兰的通奸犯的同犯。Dimmesdale这个名字同样有很多其他的象征意义,dim的英文名字是黑暗,dimdale在这里其实是“dim-interior”,即内在阴暗的意思。他深爱海斯特,同时也是珠儿的父亲。但是他的爱只能在黑暗或者在森林中才能显示出来。
3.老齐林窝斯(Roger Chillingworth)是文中又一主人公。他的姓是由chilling和worth两个单词组成,chilling即chilly,是寒冷之意,象征他是一个无情的复仇者。他表面风平浪静,但是内心阴暗歹毒。他娶海斯特不是因为爱她,而是想驱赶他内心的阴暗和孤独。他整日沉浸在书中,对他的妻子毫无爱可言,是他摧毁了海斯特花样的年华。Chillingworth同时又象征着复仇者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当他发现他的妻子背叛他,他把他全部的时间都花在寻找仇人并报复上。他隐姓埋名,生活在丁梅斯代尔旁边,寻求秘密并折磨可怜的牧师。但同时他牺牲了自己的生活,丁梅斯代尔死后不到一年,他也因失去生活目标而萎缩而死。
4.珠儿。珠儿的象征意义在整个过程中是一直变化着的,也可以说珠儿是很多象征意义的源头。她既是鲜活版的红字,又是海斯特的无价珍宝,同时又是该小说的精神所在。作者直接用“精灵”(“the elf”)和“恶魔”(“the fiend”)来称呼她。他把珠儿唤作伊甸园的小天使――在父母犯下原罪被驱逐出伊甸园后。而珠儿又憎恨对她妈妈的偏见,热爱她母亲胸前所佩戴的A字(对世俗的不满与挑战)。她既优雅又狂野,既单纯又“邪恶”。她被起名为珠儿:“是因为其价值贵重――她倾其所有购得的――是她做母亲的唯一财富!确实,多么奇妙啊!人们用一个红字标明这个女人的罪孽,而这个字母具有如此强大和灾难性的效应,以致除了跟她犯有同样罪孽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无法向她表示同情。然而,对于人类如此憎恶的这个罪恶,上帝却赐给了她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作为严惩的直接后果。多么奇妙啊!”珠儿原本是罪恶的结果,但在霍桑的笔下,她又被描述成无价的,她是瑰宝!珠儿正是海丝特内心里对传统和世俗不满和抗争的表现。珠儿是在与母亲海丝特的朝夕相处和耳濡目染中,感染了母亲勇敢、坚强、反叛、不向世俗低头的个性。
三、小说中提起的其他象征意义
小说开头的监狱代表着“文明社会的那株黑花”,那片丛生着“牛蒡、蒺藜、毒莠等等这类不堪入目的杂草”的杂草地是构成监狱所必需的又破坏文明生活的象征。监狱门前的蔷薇丛,可以说是道德之花,是美与善的象征。镇外不远的森林,代表着生命的源泉,精灵般的珠儿正是诞生在这森林之中。森林又是乌托邦式的自由的一种体现,在森林中没有任何教条戒律,可以尽情释放生命的激情而没有尘世的束缚,作者利用森林表现了人性对自然的呼唤与回归。森林中的小溪也有其象征意义,它象征了罪恶与纯洁世界的分界线,因而当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在溪畔呼唤珠儿过来时,珠儿始终不愿跨过小溪,“敏感的牧师说道:‘这条小溪是两个世界之间的分界线。’”在丁梅斯代尔眼中,他们犯了罪,因而和纯洁的珠儿属于不同的世界。象征的运用加强了形象的深度,也将作者的深意以形象的形式给读者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红字象征意义的运用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邃,大量富有表现力的象征的运用,使小说容量大大增加,象征的运用同时也加强了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深度,留给读者很大的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霍桑著。熊玉鹏,姚乃强译。红字[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3]任晓晋,魏玲。《红字》中象征与原型的模糊性,多义性和矛盾性[J].外国文学研究,2000,(1).
上一篇:保护地球的标语【推荐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