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点评范例精选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企业点评范例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企业点评【第一篇】
与致力于进行资本运作的自然美和在教育上寻找突破的蒙妮坦不同的是,自1999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安婕妤一直都在寻找既适合内地实情又能坚持自己经营特色的发展之路。事实证明,从其直营美容院和加盟美容院的日益增多的现状来看,安婕妤的这种执着是正确的。目前,安婕妤(广州)贸易有限公司除了在国内拥有一定效应的美容院品牌安婕妤与瑞特蓮恩外,今年还隆重推出了SPA产品---ANS安美人,直接同自然美力推的SPA生活馆叫板。但是,在市场上独占鳌头的安婕妤日常行事却相当低调:仅在今年8月羊城晚报举办的“羊城会亲”希望工程认捐会上,乐善好施的安婕妤一举捐助了五十名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自1991年在台湾成立以来,安婕妤作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多次获得从政府到亚太区经贸组织颁发的奖项无数,但是无论是善举还是殊荣,安婕妤都鲜有报道和宣传,这与行业内炒作成风的陋习显然形成鲜明对比。或许是因为实力高人一筹,对安婕妤来说,修炼好内功迎接更强劲的对手才是其现阶段的首任。从产品研发到技术培训,从服务项目设计到店务管理,安婕妤的整体运营无疑在一进入中国市场就堪为行业学习标版,韬光养晦的后面蕴含着的是称霸国内的野心。还值得一提的是,安婕妤重视终端维护和管理的务实策略,无疑同FMGG行业里同属台资的统一和康师傅所倡导的“通路精耕”如出一辙,整体运营的严密给本土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带来了诸多借鉴和启发。许多年后,这种对专业线的贡献完全可以使安婕妤再获另一个奖:为人师表奖。
创美时: 《征服》
创美时作为本土专业线企业的标杆,曾被媒体誉为行业“隐形冠军”。其实其真正领先于其他企业的绝非那些在产品开发上新人一步的“黑头导出液、PA防晒棒及卵巢保养等产品,而在于经营意识上的优势:比如对于掌控终端的强烈意识,以及能将此种意识付于实践的积极行动。当本土的同行们还在绞尽脑汁寻找炒作概念、四处进行招商时,创美时就开始了与终端消费者的亲密接触:至2003年,其面向会员的双月内刊《品味女人》每期发行量已逾十二万册――这一数字后面蕴含的竞争力足以让创美时的竞争对手不寒而栗。2003年底,创美时推出“专家服务周”,一改以往以产品为推广先导的经营特色,将终端美容院的专业支持和服务明确为重点推广,这种转变无疑是有先见之明和符合行业发展大势的。同时,公司数年极低的员工流失率也是其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无论今后发展如何,2003年的创美时以其“以人为本”的务实行动征服了正为她服务的员工和她正在享受其服务的消费者,人气自然赚足了。从这一点来说,隐形冠军的美誉果非浪得虚名。
索芙特:《叻,我至叻》
随着索芙特的“天吻娇颜”在各个专业媒体上狂轰乱炸的招商广告出街,这家备受争议的日化公司宣告开始大举进入专业市场,当然,其惯用的高举高打的作派很快就拉起了全国的商架子。但是,与日化的长线简单操作完全不同的是,专业线商运作资本的有限和美容院产量普通偏低,想快速淘金暂时只能是一种理想,更何况除了广告支持外,专业线更注重技术的支持和培训。2003年,由于有索芙特这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企业介入,专业美容界显得异常热闹,最受益的当然是作为广告商的媒体们。用陈百祥这首《叻,我至叻》来代表索芙特自信非凡的总经理曾培元此时的万丈雄心,可谓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丸美:《坚持到底》
虽然丸美成立至今仅仅三年,但已算是基业小成:除了在现有专业线网络上继续推广“丸美素肌美人诞生馆”的加盟计划外,丸美还将触角伸到了商场---在外行业资本纷纷涉入专业线之时,能将战火烧到了竞争最激烈的商场专柜,这种作法或许算不得是大智,但绝对可以说是大勇。还有一点值得嘉许的是:在多如牛毛的打着外国企业背景的化妆品公司中,丸美可以说是包装得最为成功的:从其最早的似画又如人的日本艺姬头像、整体视觉形象到公司文化,无不散发着浓浓的东瀛韵味。2003 年,丸美重点推出了以纯植物精粹和东方SPA为卖点的品牌-----Saganao嵯峨野,依然以大和文化为产品背景。看来,老板孙怀庆誓要将日式美容进行到底了。今年,一首《坚持到底》让曾经身为建筑工人的阿杜意外走红,但愿执着的丸美能够在2004年续写传奇。
雅姿 :《Mr. Right》
2003,台湾“少男杀手”蔡依林以一首《Mr. Right》宣告被唱片公司雪藏的历史结束。同年,沉默良久的雅姿精化掌舵人张航也高调复出,除了频频接受各大媒体的贴身采访外,开始以安格药业的名号四处出击,作为其专业线事业部的雅姿则加大力度扩张“集美舍”全国连锁店。 张航明显地在卧薪尝胆后对民营企业的经营和行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提出了“给优秀员工配股”这种在外行业老生常谈,但在专业线尚属新鲜的承诺。这让我们想起那句总结民营企业生死发展规律的至理名言“私营企业要得到发展,必须解决中高层员工当老板的问题”,从这一点来看,作为倡仪者张航确实算得上是2003年度打工者眼里的《Mr. Right》。
蝶恋花:《终生美丽》
在“两花之争”的风波日渐平息后,2003年,广州蝶恋花强势推出了抗衰老品牌“make May”(玛凯玛莉)。 为提升产品形象,蝶恋花不惜重金聘请专业公司进行产品包装设计,采用国际最流行的包材,并且自开私模。除了在媒体投放密集的宣传广告外,还联同广州消费者委员会,推出二十万元“质量先期赔付基金”进行品牌宣传。在今年行业产品质量频频曝光的背景下,此举一时备受关注。从专业的角度来说,make May确实能算是今年平淡的美容品市场上的一个亮点。美中不足的是其广告创意平平,整体色彩过于灰暗,影响了人们对make May卖点的感观认识。“肌肤已老化,美容还有什么用?”的广告语显然是对自己产品创造《终生美丽》奇迹功效的另一种自信表述。
植美村:《下一站天后》
在专业线今年推出的功效型产品中,风头最劲的当数植美村的“斑克”和“敏康”两大品牌。尽管“祛斑”和“抗过敏”在美容界已经是两个老得不能再老的概念,但植美村以类似药品的表现形式,在同一品牌下按不同的治疗原理进行产品系列细分(如将“斑”按成因、年龄段和治疗原则细分为七类,再开发七种不同的套装配合进行护理疗程设计),这种更专业化的产品开发组合方式无疑让这些陈旧卖点平添了几分新意。天然的植物成份、强势的广告策略和招商组织让植美村成为今年商最关注的企业之一。人见人爱的香港美少女组合TWINS的这首《下一站天后》标志着她们的演艺生涯进入了新的时期,这应该也是植美村对自己来年的期望--毕竟,在专业线,有功效者得天下。
邦定:《好日子》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邦定的印象几乎就只有那只独孤求败的“邦定美肤霜”,为了证明自己在问题皮肤领域的江湖霸主地位,邦定终于在今年的美博会前夕正式推出以纳米科技为卖点的“纳米保鲜护肤液”。多年来,邦定游走于医药、教育和美容之间,在产品上既不靠专业线也不是日化线,在这种不伦不类的经营中,其年度销售却长年安居行业前列,这一切深刻映证了那句平实的广告语“关键是疗效!”。2003年,邦定千呼万唤推出来的这支新品,在功效定位上秉承了其惯用的“万金油”之风,如果一切进行得顺利的话,邦定的好日子应该还会继续。
雅兰:《最近比较烦》
2003,对于踌躇满志的雅兰来说,可以说流年不利:突如其来的SARS让其寄以厚望的“雅兰国际新篇章”―――活泉贸易痛失市场良机,虽然“三泉”系列产品在结构和卖点上都不乏新意,但是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抢占市场先机才能拔得头筹。尽管前有碧斯、西黛、姿蔓婷撑角,后有工厂OEM壮腰,但同前些年的意气风发相比,雅兰今年的表现难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再者,雅兰人频繁跳槽的顽疾一直未愈,四处流失的员工除了显示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外,带走的还有企业的希望和财富。羊年即将逝去,但愿长于炒作的雅兰在2004能够守得云开。
雅薇:《到哪里找那么好的人》
企业点评【第二篇】
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对象、作用及发展历程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二条指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通过对企业目前存在的内部控制系统设计与执行情况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发现并整改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缺陷,达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的活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不仅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必要系统性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评价与反馈、整改与提升等所有连续动态过程中相对较重要的环节。
企业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之后,就应该有计划并定期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包括设计有效性与运行有效性。设计有效性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存在缺少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控制,或现存控制设计不适当的问题。如果内部控制体系得到正常运行,可合理保证企业实现控制目标。运行有效性是指设计有效(合理且适当)的内部控制不存在由于运行不当(包括由不恰当的人执行、未按设计的方式运行、运行的时间或频率不当、没有得到一贯有效运行等)而影响企业控制目标实现的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对象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对象是内控体系,是针对内控体系的有效性发表意见。由于内控体系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五个要素组成,所以内控评价的对象也就是这五个要素。内部环境即企业内部实施控制的基础,通常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内部审计、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以及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等。风险评估即企业及时识别并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以此来制定合理应对策略。风险评估能够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必要时采取相应行动来管理风险。控制活动是企业通过对风险进行详细评估后采取的控制措施,并将风险控制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并传递内部控制相关信息,以此确保企业内部信息以及与外部间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效沟通。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的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等监督检查,以此来评价内
部控制是否有效,并对内部控制的弱点和缺陷进行及时改进。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通过对企业及各部门组织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不断完善企业的内控体系,从而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
企业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并改进内部控制缺陷。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完善性不仅包括体系自身原因,也因为体系在执行过程中所存在漏洞而引发。因此,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就是找出内部控制的弱点或漏洞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可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不仅是能够使企业保持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促进企业走向成功的动力机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对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促使企业尽快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保证组织核心竞争优势等均有重要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历程 早在1939年10月,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公告》里就增加了对内部控制审查评价的规定。早期内部控制评价仅是作为一种审计程序进行发展和研究,直到1979年4月3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中提议管理层要在年度报告中对企业内部控制做出评价,才逐渐开始涉及到企业自身内部控制评价的规定。1988年7月19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颁布了《报告管理层的责任》,要求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负责并评价有效性,可惜的是最终由于其高昂的成本而未得以执行。
为了应对安然财务丑闻及随后的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事件所造成的美国股市危机,重树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美国国会于2002年07月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把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作为关注的具体内容,不仅要求管理层报告公司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而且要求外部审计师证实管理层报告的准确性。《法案》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强制执行,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和各上市公司均积极针对内部控制评价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索,推动了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
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及保监会五部门于2008年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范》对内部控制的概念、框架和内部控制评价问题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首先施行,以此推动其他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执行。
2 我国企业目前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
由于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起步相对较晚,企业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下面就我国企业内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在过去很长时间中更多用于为外部提供审计服务,主要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合规性、可靠性、资产安全性等方面。造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在实务操作过程中更注重可靠性和规范性要求,而忽略或者较少关注其他方面的内容。由于财务报表审计时间和审计技术的限制使得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在时间方面也仅是针对某一个时间点的内部控制发表意见,而不能真正实现持续评价。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要通过详细评价法以及风险基础评价法来实现。所谓详细评价法,是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要求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比对,对五个内部控制要素逐一检查,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最终得出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评价结论。而风险基础评价法则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将风险作为导向,对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识别,基于这些风险的控制情况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重点评价,得出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评价结论。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认识不足。我国通过三十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企业内部控制意识得到了建立和增强,认识到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规矩,但对于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认识比较肤浅。开展评价的目的还停留在满足外部监管的要求,没有上升为企业自身完善内部控制的需要,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尚处于要我评价的阶段。内控评价是对内控体系的监督和再控制,完善内控体系应该是开展内控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将要我评价上升为我要评价。
其次,企业内控评价的标准不统一,评价结论的可比性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企业外部相关方了解企业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企业依据各自的评价标准而做出的评价结论,可比性较差,会影响企业相关方对企业的认知,进而影响其决策。
再次,公众对企业内控评价报告的非理性解读,影响了企业内控评价报告的质量。个别投资者恶意炒作企业披露的内控缺陷,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市值,导致企业不敢如实披露评价中发现的内控缺陷,使企业评价报告成为报喜不报忧的官样文章,信息含量较低。这不仅对投资者来说利用价值较低,损害投资者利益,对企业内部控制法律法规的制定者与执行监管者来说也将会造成工作上的失误。
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评价是重要的管理手段,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内控评价工作,才能逐步完成内控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资本获利能力,对企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全面性和实用性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灵魂。良好的企业内控制度,体现在企业经营各环节与层面的无死角控制中,即企业内控能够涵盖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同时,针对职责与责任进行具体明确的划分,使每个岗位的操作性大大增强,这也是良好企业内控的标准之一。规范的控制体系使内控评价工作受到重视,从而促进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将体系完善放在重要地位,并通过体系完善使企业风险大大降低。
从目前企业内控评价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重点与难点。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重点
首先,评价管理授权是否适度。万事万物均是遵循量变到质变这一规律的,“适度”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企业管理授权也是如此。企业经营管理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营与管理过程中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之间无法避免合理授权的发生,所授权力是否适度非常重要,是内控评价的重点所在。
其次,评价组织架构(组织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是否合理。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从理论上讲要做到设计科学、权责分配合理、职能界定清晰,否则可能出现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的现象。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划分是内控评价的一个重点。
再者,评价企业的内控制度是否全面、科学、规范。企业内控不仅局限于财务控制的层面,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应覆盖到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环节。对企业是否针对不同经营管理活动制定的内控制度、标准进行评价,是进行企业内控评价工作的又一重点。
最后,评价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否存在并有效运作和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能力。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发现内控缺陷,改善内控体系,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施行的有效性。对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否存在并有效运作和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能力进行评价,是进行企业内控评价工作的又一重点。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难点
首先,提高内控评价人员的素质是这一工作的难点之一。企业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涉及企业的所有管理层面和业务领域,对评价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很长时间与很高的投入,是目前企业开展内控评价工作的难点。
其次,准确认定、分类内控缺陷是内控评价工作的又一难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将内控缺陷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并原则规定了划分标准。企业内控缺陷的认定与分类和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所处行业、业务复杂程度、管理难度等高度相关。针对某一企业的某一时点制定一个恰当的划分标准是非常困难的。
4 我国企业内控评价工作的发展方向
伴随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与适应力。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变革使得我国企业在未来的内控评价工作中更加注重对企业的应变能力与快速的学习能力的评价。
对信息与沟通的评价在企业内控评价工作中的地位更加明显,信息与沟通能力的强弱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生存力与成长力的关键所在,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大量收集并及时分析处理内部与外部信息,并能够实现信息在企业各环节与部门进行及时地传递交流,以及是否能够率先进行知识创新,从而占领市场并把握先机。高效的沟通系统是所有控制运行的前提,也是企业内控评价的发展方向。
在实务中对企业文化的评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管理等环节在企业文化控制下更加柔韧,逐渐形成一门管理艺术。当今市场环境要求企业在快速的市场经济变化中要具备敏捷的反应能力,这使企业随之进行分散决策,从而丰富了工作内容并使员工自主空间增大,这种情况下的企业只有通过企业文化来加强良性控制环境,对企业员工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与激励,使其面对压力时依然能够转化为动力,履行自我的职责,从而为企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5 如何开展良好企业内控评价工作
当今,在以人为本理论下,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工作人员应以行为理论作为指导,从而加强内控评价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并对管理理念与流程进行创新,以适应企业内部控制向人性化管理方向转变,以调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创造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政府来加大企业内控评价工作的推进力度,只有政府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并采取适宜的措施来推进内控评价制度,切实引导企业将内部控制用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
另外还可以通过提高企业拥有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来积极实施企业内控评价,企业负责人只有在肯定了内部控制工作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够在企业重视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从而得到良好效果,由此可见,提高企业负责人对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视程度十分重要。
企业点评【第三篇】
1、安垒性评价与危险点分析的理论基础
“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和控制的。“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垒管理的基本原则。
以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研究生产过程
人类从事的生产过程都包含着利用能量作功的过程。一旦能量失控,就可能引发人身或设备事故,因此生产系统存在固有危险。然而生产及生活中的固有危险都是在人机环境系统控制之下运作的。无论生产过程如何复杂,都可以置于人机环境系统中进行分析和研究。由此可知,产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垒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特别强调“管理”,认为产生事故的间接原因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它是产生事故直接原因的原因,安全管理缺陷,是根本性的事故隐患。只要安垒管理到位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克服,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消除,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可以改变。
危险辩识和评价是事故预防的重要手段
要预防和控制工业事故的发生,首先必须发现和辩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隐患,然后再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或防范。危险辩识和评价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预防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许多先进工业国家的成功经验。
2、企业安全性评价方法与实践
什么是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的定义是:综合运用安垒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企业安垒性评价的内容和特点
企业安全性评价内容
企业安全性评价包括设备系统、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等三部分。涉及到八个方面的评价因素:
(1)生产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2)主要生产工具、机具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3)上级颁发的反事故措施是否落实。
(4)生产设备、工机具管理水平。
(5)安全生产主要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
(6)人员技术素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7)劳动环境是否符合安全条件。
(8)重大自然灾害抗灾、减灾措施落实情况。
企业安全性评价的特点
(1)评价范围是企业现存的处在变化中的危险因素,不仅包括人身,还包括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
(2)评价目的是预防重特大、人身、恶性频发性事故。着眼点是安全基础而不是事故概率。
(3)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属于定性评价范围,用评分法进行量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文字说明和数字分析相结合。
(4)不划分星级或安全等级,而是用相对得分率(安全基础指数)来衡量系统的安全性(危险性),相对得分率=(实得分/应得分)×100%。
(5)具体操作上由企业自我查评与专家评价相结合,形成企业自查、整改、专家评价、再整改、复查、巩固、新一轮评价等不同环节组成的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安全机制。
3、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
什么是危险点分析
“危险点分析”或“危险点控制”的完全表述应该是“工作前危险点危险源的分析与工作中危险点危险源的控制”。
人类从事的每一项生产活动都存在着包括劳动者本身、工具设备、势动对象、作业环境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危险性和不安全因素。危险点是指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行为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设备损坏、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和状态。工作前经过认真分析,充分认识危险点和危险源之所在,工作中采取隔离、警示、个人防护等有力措施加以防范,达到超前控制和预防事故的目的。
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作业人员创造了许多预防事故的方法与措施,如施工前的“安全交底”,运行中的“事故预想”,检修中的“安全措施卡”,调度工作中提倡“多说一句话”等等,都可以归纳为“危险点分析”的范畴。当前提倡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旨在使这项工作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通过规范化的措施,使一线员工在工作现场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一种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安全机制。
危险点分析的要点
(1)工作场地的特点,如高空、井下、容器内、带电、交叉作业等,可能给作业者带来的危险因素。
(2)工作环境的情况,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幅射、有毒有害气体、缺氧等,可能给工作人员安全健康造成的危害。
(3)工作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4)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的颠倒、操作方法的失误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5)作业人员当时的身体状况不适、思想情绪波动、不安全行为、技术水平能力不足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6)其它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危害或造成设备异常的不安全因素。
危险点分析的一般方法
综合其特点和经验,危险点分析的一般步骤是:
(1)工作负责人组织并主持对将要进行的工作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危险点。
(2)制定控制措施,必要时召集有经验的老工人或工程技术人员研究预防对策。
(3)在办理“两票”的同时填写“危险点分析控制单”,向所有工作成员交底,每个工作成员签字。
(4)工作中认真落实控制措施,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安全员等)认真监督。
(5)保留“危险点分析控制单”备查,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各岗位典型的危险点分析控制资料。
应该发动群众创造适合本单位情况、有特色的危险点分析控制方法。在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中要特别强调认真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因为《安规》中不仅指出了有关作业的危险点,还指出了控制措施和方法。调查统计表明,在许多发供电企业一线员工中,相当多的人自觉执行《安规》有差距,少数人甚至有抵触情绪,这是违章作业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应引起管理者高度重视。
4、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的比较
相同点
(1)理论上都源干“风险评估”中工业事故隐患“辩识一评价一控制”体系。
(2)实践上都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超前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3)管理上都是企业安全生产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
不同点
(1)防范重点不同。安全性评价以控制“物的不安垒状态”为主,危险点分析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
(2)应用范围不同。安全性评价应用于一个企业全局的宏观的评价上,危险点分析则是应用在局部的微观的具体作业现场。
(3)所需时间不同。安全性评价的评价和整改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危险点分析用于一项具体工作中,所需时间较短。
(4)工作量不同。安全性评价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工作量大,危险点分析视现场具体工作而定,一般工作量较小。
(5)思维方式不同。安全性评价用一定的安全标准去衡量评价对象,发现隐患加以控制,是一种正向思维,危险点分析则是首先找出可能发生的危险,再加以防范,是一种反向思维。
安垒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应该同时开展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理论上是一致的,但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互不矛盾也不可替代,应该同时开展。
5、结 论
(1)依据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发生事故的基本原因可以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物)的不安全状态。预防事故应从这两方面人手,进行风险评估是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企业点评【第四篇】
当一年一度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即将隆重举行之际,翻阅历史,我们共找出6家获评金蜜蜂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跨国公司,让我们回顾并欣赏当年颁奖时对这些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点评,从中管窥这些跨国公司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概貌,体会和感悟成为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些关键词。
东芝集团:连续2次获评金蜜蜂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关键词:数据翔实富于创新极具前瞻性
《东芝集团CSR报告书2009》报告系统披露了公司在朝着设定的责任目标迈进过程中,所采取的责任行动、措施以及取得的突出社会责任绩效,措施清晰,数据翔实,充分发挥了报告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的价值。报告特别以“地球内企业”为标题制作了特集,彰显了跨国公司对全球责任的认识和行动。
《东芝集团CSR报告书2010》秉承东芝集团全球化、国际化的视野,在全球率先根据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7大核心主题,披露公司在报告年度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实践和绩效。报告遵循“重要性”原则,重点披露了利益相关方关切的信息,是一份富于创新、极具前瞻性的报告。
索尼:获评金蜜蜂2010年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关键词:内容丰富实质性强
《索尼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0》是索尼中国的第一份参照中国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编写的报告。报告体现了公司“为了下一代”的社会责任理念,以责任管理、市场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四大主题为基本框架,内容丰富,实质性强,是在华跨国公司的一份高水平报告。
巴斯夫:连续2次获评金蜜蜂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关键词:全面披露充分展现巴斯夫负责任形象
《巴斯犬2008年度大中华地区经济、环境及社会绩效综合报告》足巴斯大人中华区的第一份经济、环境和社会绩效综合报告,也足巴斯夫集团在全球第一个针对一个国家(地区)的综合业绩报告。报告秉承巴斯夫全球统一理念和标准,聚焦大中华区实际,全面披露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绩效,为在华跨国公司编制中国区社会责任报告提供了有益借鉴。
《巴斯夫火中华区2009年度简报》围绕“创造价值,营造更美好的未来”,系统阐述了巴斯夫大中。#区如何为员工、股东、业务合作伙伴、以及全社会创造价值,重点披露了在中国首倡“1+3”社会责任项目的实践与绩效,彰显出公司敛力于为各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是一份充分展现巴斯夫负责任形象的优秀社会责任报告。帝斯曼:
获评金蜜蜂2009年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关键词:内容全面条理清晰数据翔实透明度高富有创新性
《2008年帝斯曼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从气候与能源、健康与福利、助能与性能、新兴经济体等重人议题入手,披露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策略和行动。报告内容全面,条理清晰,数据翱实,透明度高,富有创新性,突出了公司一贯秉承的关注“人、地球、利润”责任理念,彰显了公司在中国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欧莱雅:
获评金蜜蜂2010年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行业特点紧密结合
《欧莱雅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009》是欧莱雅集团的第一份可持续发展国别报告。《报告》以“美丽”为主题,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行业特点紧密结合,向中国利益相关方系统披露了公司在经济、环境及社会等方面的关键绩效,是在华跨国公司的一份亮丽出色的报告。
大众汽车集团:获评金蜜蜂2010年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关键词:高质量
上一篇:行为艺术范例(精编3篇)
下一篇:新年计划书范例优秀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