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范例(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行为艺术范例(精编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行为艺术1

关键词:艺术;行为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都是为了满足个人主观和情感的需求,当然它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像艺术它有很多的分支,如文字、绘画、音乐、雕塑、舞蹈、戏剧、电影等多种表现方式,也就是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和事物,都属于艺术。对于艺术来说,它无所不在,每一种行业、每一个动作或每个人说的话,都可以称之为有艺术的成分。就像我们看到的自然形态和一些风景名胜,我们都惊叹它是大自然展现给人类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给大多数人都带来了惊叹,来感悟世间一切变化。

艺术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而这种文化现象本质的特点就是用语言创造出虚拟的人类现实的生活状态。艺术一般都是借助于人类的语言和动作来完成的。要认识艺术就要从三个方面去认识,首先是精神的层面,“画饼充饥”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这就是对精神艺术的诠释,由于人是饥饿的,画张饼来惊醒自我安慰,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满足,主观意识也得到了满足。通常艺术的精神层面还是与哲学和宗教相提并论的,是精神领悟的一个层次;第二就要从活动过程的层面说了,这个过程是艺术家通过表演展现给我们的他们对现实的理解和模仿,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表现力和创新力的体现;最后一个层面就是艺术的结果层面了,这一层面强调也就是艺术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行为艺术,也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分为行动艺术、身体艺术和表演艺术等,它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欧洲兴起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它一般是通过艺术家用自己的身体为基本材料,来体验从而达到对一种人或事物的环境的一种交流。像我们平时在大街上看到的,一些人把自己的身体化成彩色或是一种单色,摆成不同的姿势,再不知道的情况下会认为那是雕塑,但时常她们也是会变动的,通过表演一些节目来表达自己艺术形态。做行为艺术的有两种群体,一种是以个人的形态出现,再就是以群体的方式出现。

行为艺术说简单点就是当代实验艺术中的一种类型,当代人比较追求刺激的视觉刺激,于是很多行为艺术的作品也都被冠上了“血腥”“暴力”等的称谓,这些称谓不仅在这个行为艺术的圈内引起很大的争执,同时在社会上也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力。我们在大街上看到了行为艺术的特点就是直接性和现场性,但当我们从头至尾地看完一场行为艺术的表演后,并不会对其中的某一镜头感到反胃。但往往就是有些时候,人们仅仅凭借几张单独的照片来对行为艺术进行批判,笔者认为这是片面的对行为艺术的曲解。关于行为艺术的讨论一直都在进行中,在业界内和社会上都已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要对这样的行为艺术保持一个客观、公正的讨论,在讨论前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业内人仕包括社会对行为艺术的作品以及表现形式有所了解。

行为艺术所采取的表现手法是比较夸张的,用夸张的行为来表达对人、事、物的一些看法。这些行为有美的一面,有丑陋的一面,就像我们看到的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表现状态在一人非常态下表现出来一种夸张的手法,旨在表现事物的各个形态。就像前段时间的成力事件一样,得到的更多是人们对这件事的持鄙视的状态,认为这是一件不被理解的事情,对成力的表现更多的是漫骂。行为艺术是指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有个人或群体行为。因此要化解大家对行为艺术的误解,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把传统艺术那种高不可攀的地位带到普通观众的心目中,让更多人了解到,艺术其实也是很生活、很平淡的,这样更多的普通人也就会意识到原来艺术也就是如此的“平易近人”,拉近艺术家与平民的心理距离。行为艺术更多的是强调行为,通过行为来使人们更加完整地认识人类艺术的整体行为。

自行为艺术出现以来,由于和我们的审美观、道德观以及社会传统的反差较大,始终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在“行为艺术”的发展中部分创作者更是以自虐、伤害、鲜血等极端的行为作为表达的主要方式,直接挑战人类的人性和道德的极限,这样难免会让人们对行为艺术越来越难以接受。

行为艺术2

曾为独立策展人、批评家,现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教师,Boers-Li画廊合伙人之一。在尝试过各种项目、闯荡过各领域之后,皮力最终致力于在中国建立良好的画廊制度,推进年轻艺术家的发展。他独特的视角和对艺术届针针见血的评论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前两天,我在上海的饭店里面备课。一首的《我们的爱》飘到了我耳中,让我想起了2005年的卡拉OK生涯。那时和电影界走得近,常常在工体东门开“两会”(“唐会”和“美丽会”)。这首歌就是那个时候电影界人士爱唱的,就顺手在微博上共享了一下,推荐了一下。然后朋友们就不答应了,纷纷调侃我的趣味有严重的问题。过两天,我又推荐了《百万美元酒店》中U2的配乐,没有人理我。由此看来,人们理解前卫艺术人士的音乐、美术、电影乃至诗歌趣味都应该理所当然的前卫。其实不然!

我不知道我的电影趣味在专业人士中被如何看待,也不知是否因为好的艺术电影不让上院线,我其实还是会有一点被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所吸引的,会花钱买票看他的电影。冯导最近在微博上虚拟了一个桥段,说他有个表哥在艺术家聚集的北京宋庄修车,后来被人误认为是行为艺术家云云。不知道为何前两天一个开外语学校的成功人士连续数月抗议南京产的电冰箱关不上门,结果在北京研发西门子控制技术的总部前面砸了三个冰箱。我当时就预感他也会把自己牛头不对马嘴的抗议叫做行为艺术。果然,前几天隐约听见这位外语老师号称还要到798砸冰箱表演行为艺术。

说来惭愧,我对行为艺术并不见得比冯小刚和砸冰箱的外语老师更热爱,虽然课堂上常讲,博士毕业论文里也涉及过,但是没有专门做过行为艺术的展览或者特别邀请过行为艺术家参加我策划的展览,更没像舒阳那样专门做过理论研究并组织过行为艺术节。然而我却因为在刊物中组织过针对用尸体做行为艺术的讨论,而被批评和围攻过。不同的是,当时批评和围攻的是最近开文代会的美协理论专家们,而现在围攻行为艺术的是“知识精英”。不知行为艺术得罪了谁,腹背受敌。

对于我而言,作为反抗媚俗文化和政治抗争的行为艺术起源于未来派的戏剧,繁荣1960年代末的反权威运动,但并不必然因此比现实或者写实艺术具有道德上的优越感,而且当下的行为艺术中,好的和差的确实混杂得比较厉害。但是对于稍有判断力的人而言,不至于把所有惊世骇俗或者无聊透顶的行为都称为艺术。

我不认识冯小刚,读他的简历知道他学过绘画,也听说他们华谊兄弟的合伙人和导演都收藏写实油画。只是听说而已。我觉得冯小刚既然是知识精英,而且是藐视权贵的知识精英,就必然明白一种新艺术形式确立的苦难,当然并非所有的革命的艺术形式都是成功。所以我不喜欢冯小刚的微博的原因是,他在趣味上如何无所谓,但是不应该把自己的趣味作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并打击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实验。这个道理冯导肯定明白也体会过,一个导演可以把电影节作为检验电影艺术的标准,但这绝不能转换成对于把票房作为检验电影艺术标准的冯导的鄙视。

我较真的言论一出,就有人说冯导演这个是调侃。其实刚刚在《非诚勿扰》(有几个镜头是在我们画廊对面的设计酒店拍得)中借葛优之口调侃过798,现在又来了个“行为修车论”。我倒是确信冯小刚导演不待见当代艺术或者行为艺术就是必然的了,所以这番言论也不是如某些人辩护的那样是调侃,而是艺术观点的体现。玩世是冯导这代人的特点,也是他们的策略,你一较真,他就看起来像调侃,你不较真,他看起来是个有影响力的态度。

行为艺术3

关键字:行为艺术;道德;底线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各种艺术形式也百花齐放,其中,以身体、形象等资源来表达作者艺术观念的行为艺术,引起了艺术领域的关注。但由于中国和西方在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所以行为艺术也成了人们近年来争议的最大焦点之一。

一、何谓行为艺术

1.行为艺术的定义

行为艺术是20世纪后才出现的艺术门类,迄今为止,关于行为艺术,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按照中国画研究院陈覆生给出的定义,是指“在以艺术家自己的身体为基本材料的行为表演过程中,通过艺术家的自身身体的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与环境的交流,同时经由这种交流传达出一些非视觉审美性的内涵”。

2.行为艺术的渊源

行为艺术源自西方,批评界一直认为行为艺术是观念艺术的一种。观念艺术,强调的是艺术与生活的联系,艺术对大众的影响,以及艺术的产生过程。1917年,当杜尚把小便池作为艺术品展出之后,就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为行为艺术埋下了伏笔。1961年,法兰西人科拉图,张开双臂从高楼坠落,被称作《自由坠落》,成为了行为艺术的鼻祖。20世纪70年代,西方形成了浩浩荡荡的“行为大军”。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行为艺术一蹶不振。90年代,在亚洲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出现,发端于1979年的“星星美展”。在1985年的“85新潮时期”有所发展。在这一时期,普遍采用包扎或自虐的方式,这与80年代的年轻艺术家企图追求精神自由的价值观有关。真正意义上的行为艺术,是在20世纪g0年展起来的。这时,行为艺术在中国广泛的传播,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行为艺术进行剖析。

二、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行为艺术以夸张的手法,用身体和行动来表达艺术家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和对世界的看法。到现在为止,行为艺术在中国已经走过了30多年历程,从对西方观念的简单模仿到观念的移入,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应。

1.中国早期的行为艺术

早期的行为艺术,作为对西方的一种简单模仿,人们对他有所歧视。主要是因为他步西方的后尘以及种种怪异的表现,但是我们并不太在意他对学术上的影响。而月,有的行为艺术,的确是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而且是没有脱离艺术本质的作品。例如“乡村计划1993”,1993年的春天,山西省的几位艺术家,来到山西偏远的农村,在老乡家中支起画具开始创作,以激发最原始的创作激情,使艺术直接再现生活本质。反映了人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大潮中,难以找到自我的心态,而自然的乡村生活恰恰是人们心灵的一剂良药。唤醒艺术家回归艺术本质,回归生命本体的强烈愿望。这是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来表达自己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态度和观念对象化的行为艺术。

2.行为艺术发展现状

但行为艺术发展到后期,社会各个领域出现了以表达个人生存状态为主的行为艺术,逐步取代了对象化行为艺术。如,张洹赤身涂满蜂蜜,在肮脏的公厕里蹲了两个多小时,让身上爬满苍蝇:王晋与一头驴子结婚:北京一位艺术家的《复活节的快乐》,将猪的胸腔打开,露出跳动的心脏,然后再缝合,本来想让猪活着离开。结果由于麻醉出了问题,几刀下去,猪并没有复活,更别说快乐了。

行为艺术家们在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真实体验中,或许能为自己和别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历史记忆。但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有何“美”可言?不具任何审美性的“艺术”,还能算是艺术吗?行为艺术家将自己的或别人身体作为创作的一部分,由此来消除艺术与生活,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界限,可以说是一种伟大的而有益的探索。但在形式上,采取的自虐、伤害、血腥等形式,就使作品粗俗不堪,令人难以理解。这种极端行为表达的艺术,正在挑战着人们的人性和道德极限。

行为艺术在今天的表现,大多数人愿意把他归结为炒作艺术。作品总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产生,接着媒体再加以报道,丝毫没有了艺术所需要的那种“虚一而静”“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境地。我们不禁要问,荒唐、暴力。怪诞充斥其中的“行为艺术”,也能算是艺术吗?

三、行为艺术的底线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行为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理所当然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但当生活被行为艺术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却又令我们出乎意料。陈履生先生曾说过:“不管何种艺术的行为如何前卫,只要以艺术的名义,就应该在艺术的范围之内,这个底线就是艺术的生命,是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包括不能超越社会道德和法律,不能超越人性和公共利益。”

艺术具有审美性,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展现真、善、美,但艺术并非无所顾忌。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名成员,是要受到法律和道德约束的。创造出行为艺术的艺术家们,同样要遵循最基本的底线。即,行为艺术不能毁坏人的生命,不能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宝贵的,环境对于人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不管是观念艺术还是行为艺术,都不能以毁坏人的生命为代价。不能为了达到目的而去伤害生灵,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逾越了道德的底线,人就会变为魔鬼。让垂死的金鱼在地上进行所谓“死之舞蹈”的表演,从被剖开的牛的胸腔中钻出来,现场戏谑和杀戮猪等动物……这一切行为艺术都是对于生命的亵渎,血腥、暴力、尸体的残酷气息一次次成为中国行为艺术实验的主题。虽然不少行为艺术家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批评乃至谴责,但他们却依然沉醉在暴虐的中,并没有因为受到谴责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艺术家并不是享有道德豁免权的特殊人物,因此,绝不能让艺术家假借艺术之名,为所欲为!

真正的行为艺术,是行为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必要的场景,用自己的行动来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以发人深思。2005年3月,长沙世界之窗推出了大型女性群体行为艺术――“天下有伞”。2万名女性将写有心愿的蓝色阳伞放入文明湖,在文明湖中最终将形成面积达1万平米的地球图形,将创造中国最大规模的女性群体行为艺术。据活动组织方介绍,文明湖寓意为女人是水做的,而蓝色的伞是寓意着全球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共同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同时蓝色代表和平,意在拒绝战争与灾难。真正的行为艺术,不正是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吗,用行动来唤醒人们神经,触动人们的灵魂。

艺术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它既有普遍性,又有典型性。但是不论什么形式或流派的艺术,都要能给人以美的启迪和享受,使人的精神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在以多元化为背景的今天,我们更应保持自己的清新的头脑。真正的行为艺术,应该是源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反映当代生活,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艺术。

参考文献:

[1]陈履生,以“艺术”的名义[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2]鲁虹,众说纷纭的行为艺术:美术之友,2006

[3]贾方舟,批评的时代[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

65 552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