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管理范例实用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企业管理管理范例实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企业管理文章1
关键词:电力企业;检修项目;合同管理
一、电力企业设备检修项目概述及合同管理特点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电力企业的设备参数、容量及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大。为了设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电力企业设备检修工作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经营工作。电力企业检修项目通常工期紧、专业性强、工程量大、合同标的额大,同时合同的类别众多,一般包括施工合同、设备采购合同、承揽合同、技术服务合同、工程总包合同、监理合同。相对于电力企业其他合同,检修项目合同往往更加复杂,这也对合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各部门协作完成。
二、电力企业设备检修项目合同需注意的风险
(一)合同签约前需注意的风险
电力企业设备检修项目按照法律法规要求需要项目承包人具有相应的工程承包资质、电力承装、承试资质和特种设备维修和改造资质。在合同签订前,合同承办部门就需要对合同相对方主体进行审查,确保其有相应的资格、资质和业绩。按照法律规定,非法定代表人签署合同必须持有授权委托书,否则合同效力待定。合同承办部门应严格审查合同相对方签约人员是否有权代表其企业,同时所持有的授权书记载事项是否具体有效。为防范风险发生,电力企业设备检修项目合同应使用书面形式不允许使用口头合同,合同盖章生效后方可执行合同内容。
(二)合同履行中需注意的风险
在项目承包领域,工程项目违法分包、转包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隐患。在合同履行期间,合同承办部门应严格审查项目负责人等关键人员是否与合同中的约定一致,杜绝违法分包、转包的现象出现。电力企业设备检修项目在合同履行中往往会出现工程量变更等情况。当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需变更的,合同各方应签订书面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应当由合同承办部门提请新的合同审批程序进行审核。经招标、投标确定的合同,合同承办部门不得随意对合同变更。
(三)合同纠纷及履行完毕后需注意的风险
当合同纠纷产生后,合同承办部门应及时汇报分管领导和法务人员。企业应成立纠纷解决小组,讨论纠纷解决方案,同时收集合同履行中相关证据,固定对方违约证据。在纠纷解决前,合同承办部门送达到对方的书面材料均需要法务部门审核,同时向对方付款及其他履行合同的行为也需要按要求进行审批方可进行。电力企业设备检修项目在合同履行完毕后,合同管理部门应当对合同进行统一编号,并将合同原件及相关材料及时送档案室保管。
三、电力企业设备检修项目合同管理的建议
(一)制定合同专项规章制度
基于电力企业设备检修项目合同的特殊性,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订《电力企业设备检修项目合同管理办法》,针对设备检修项目合同的特点及易发生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使合同管理做到有规可循。同时企业在制定合同管理制度时应保证规章制度条款的合法、合规。
(二)加强合同印章管理
电力企业应重视合同专用章的管理,企业的合同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两人操作,一人盖章,一人监督,并且存放合同专用章的保险箱钥匙和密码两人分开管理。印章管理人员在用印之前,必须有经过各部门对合同审核会签同意意见方可用印盖章。企业要建立合同印章台账制度,同时杜绝人情用章,坚持合规操作,保证合同专用章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三)提高合同档案管理水平
合同承办人员要及时将设备检修项目合同和执行上述合同相关文件资料原件进行收集整理后及时归档保存。企业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移交管理、归档管理、档案借阅管理和档案保密管理,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风险,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四)开展合同后评价工作
设备检修项目结束后,电力企业应定期对合同开展后评价工作。企业可以组织内部专家或中介机构针对项目中合同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并形成后评价报告,总结经验教训,防范风险、堵塞漏洞,全面提升检修项目合同工作的综合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应对设备检修项目合同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要充分重视,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合同管理才能防范合同风险的发生,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江水.完美的合同[M].北京:北京民主法治出版社,2007.
[2]朱宏亮,成虎.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王建平.合同法实施中的陷阱与风险防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4]黎梓庆.电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西电力,2008.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2
1、引言
所谓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就是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承包阶段和施工阶段把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力求在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此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此得出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准确性是建设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节约国家建设资金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的生产、管理过程中,造价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集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工作。该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导致工程成本管理的难易。但现实中,大多数企业的造价管理人员为了完成自己的经营任务,为中标而投标,为完成任务而结算,在投标与结算阶段缺乏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科学的预测、考虑与控制,投标报价、造价管理同工程实际运行状况脱钩,无法起到指导施工与控制成本的目的,结果造成施工企业投标报价质量不高、效益下降、项目成本超标、管理失控,甚至出现工程经营亏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在任务取得、施工组织、资产结构、资金运用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需要造价管理人员与经营计划、施工生产、物资、设备、财务等要素紧密配合,结合生产经营、造价管理活动的实际,抓影响成本费用发生的各个环节与因素,采取责任分解、目标控制、核算考核等一系列措施,把成本管理工作与现实情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建筑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价值最大化。
2、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建立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工程造价的控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工作环节多、形式复杂,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进行优化管理,建立成本核算管理保证体系。企业能够建立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应编制好企业定额。企业定额相当于企业内部事先规定的消耗标准,是建安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体现;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作业计划和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使用计划的基础;是签发施工任务书和限额领料单的计算依据、是进行工料分析、实行经济责任制、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的基础;是考核施工班组,搞好企业内部分配的衡量标准;是加强企业经济核算,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是确定建设工程定额体系中定额水平的基础等等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把企业定额作为成本管理的依据和标准。
签订平等互利的施工合同
市场经济下,建设工程主要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或直接发包的方式确定承包人。同时由于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多样的施工过程,受人为、政策、市场价格、工程变更、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非常大,因此它具有高风险性,所以能否签订一个公平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施工合同对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有直接的影响,并能够直接导致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难易,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是否存在建设方(业主)违背招标规定,以承包方降费、压价或带资等指令性条件要求承包方接受、使承包方承担更大风险等条款;
②尽量把主材因受市场影响造成价格波动,因此带来的价格争议解决方法必须按国家主管部门的有关调整规定写入合同条款中,以减少由于材料价格造成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损失;
③合同中双方的违约责任条款,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尤其主意建设方不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工程款等违约现象,因为此类现象对于建筑企业能够进行正常施工具有关键作用;
④工程中各项措施项目费约占工程造价15%左右,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各项措施项目费计取办法必须在施工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写入合同条款等等。
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单位拖结算、拖工程款的现象日趋严重、处理方式日趋复杂与困难、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的推广与工程量清单报价规范的实施等等,均对工程造价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建筑公司越来越多的进军中国的建筑市场,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工程造价优先重要,因此工程造价人员在具有扎实的计算、经济管理知识的前提下,还必须懂得一定的工程技术、财务、合同、法律与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对工程投标报价、造价管理的要求。
现场签证和工程索赔
现场签证是发生在施工现场的事件以及为保证特定工程项目施工顺利完成采取的各类技术措施的签证认可,是保证项目管理取得合理、公正的竣工结算利润的重要保证,只有采取认真严谨的态度抓好现场签证,才能达到工程成本管理目标、实现最佳效益;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国际建筑公司的进军,施工索赔现象经常发生,因此加强对施工索赔工作的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公正、及时地处理好施工索赔,是保证合同顺利实施,取得合理的工程造价,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保证。
施工人员的组织与管理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过程中的主体对工程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中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首先要严把工人进场关,尤其是对各种技术人员、特殊工种要进行必要的技术考核,不合格的要进行培训才能进场;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岗位、人员分配,避免出现人工不足、窝工等现象;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特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来节约施工成本。
材料管理
首先要控制好材料数量。应根据施工图计算出材料的实际应用数量,再根据施工经验和材料消耗规律确定材料的消耗数量,最终确定材料的购进量。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工程收尾阶段要及时清点材料数量确保不发生工程竣工时剩余大量材料;其次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材料购进前要对所选材料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必要时要现场进行试验,确保购进材料质量合格,对不合格的产品,坚决拒绝使用,以免发生由于材料质量造成返工、维修等现象增加成本;第三要控制好施工过程中工人的材料使用数量,坚决避免由于工人技术水平不到等因素引起的材料浪费现象。
财务管理
工程施工前必须有必要的准备金,以确保工程能够正常开工;施工过程中财会人员要和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总进度表,制订出比较详细的资金运用表并保证充足的资金以确保工程的正常施工,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时有必要的资金准备。
3、结语
工程施工造价、成本是整个建设项目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施工中加强造价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所有施工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选择条件。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意义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期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对成本的控制只有通过对人工、材料、设备、财务等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做到各项目标统筹兼顾、优化组合,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实现效益最大化、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
企业管理文章3
关键词因工伤亡事故补偿;不利影响;对策及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24-01
我是一名在安全生产线上工作三十多年的安全员,也是一名中共老党员,我所接触到的因工伤亡事故,以数不清多少次了,我认为无论何种原因,对伤亡事故者的补偿都是一律全额是不应该的。特别是对一些由于本人严重违章作业造成的事故,即使全额补偿,伤亡家属还觉得不满足,对此我深感不解。在工伤事故补偿上,照顾弱势群体是应该的,但也应该根据伤亡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如道路交通伤亡事故补偿按划分责任进行),如果确实是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企业全额补偿是完全应该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进行处理也是必要的。相反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已落实到位,而由于伤亡者严重违章作业,不服从安全管理,胆大妄为,一意孤行。有的人还不听劝阻,一旦发生事故也全额补偿,不仅给企业造成损失,更重要的是造成违章肇事有功,给今后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违章作业造成伤亡事故全额补偿对今后安全工作不利有以下几点:
1.对今后作业者根本没起到教育作用,而且相反助长违章作业之风。作业者会认为无论怎么样发生伤亡事故,企业都会全额补偿。因此图省力、求自在、不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不服从安全管理现象会更严重,就此下去恶性循环使伤亡事故难以控制,这是否也是全国各类行业安全事故多发的一种原因。
2.对企业安全管理不利。事故具有偶然性,管理再好也很难控制,特别是在当前民工、社会闲散工被招用较多,如同样对待企业会放松管理,因管与不管发生伤亡都一样补偿,要管好安全就要投入人力物力,就要减少效益。
3.对安全管理工作不利,严重打击安全管理人员积极性,管与不管都一样,严与不严没差别,管的在严也会有个别作业者违章肇事,企业领导会不满意、不支持,安全人员会没干劲,致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走下坡路。
4.对社会安定、和谐不利。发生伤亡事故不找自身原因,就是要全额补偿,一个比一个,少一点都不行。如根据事故责任划分该给多少给多少,会有利控制伤亡人员和家属无理闹事,有利于安定团结。
对因工伤亡事故补偿的几点看法:
1.相应增大伤亡事故的补偿费(把违章作业造成伤亡的补偿减少给非违章事故者)。
2.明确规定支付因工伤亡补偿费最低标准不得低于50%(严重违章肇事者),达到照顾弱势群体的目的。
3.发生伤亡事故后,由上级主管部门认真追查事故原因,划分责任,根据实际掌握情况,分清伤亡者与企业安全管理的责任大小来确定补偿额度。(见表1)
对补偿表说明:百先确定伤亡作业者是违覃作业,(讦多事故均是违章作业造成),适用于此表。先确定最低补偿50%,其次对企业、单位进行安全管理全面检查评分。比如管理较好的95分,就应该给伤亡者补偿费总额的55%。如果企业、单位安全管理的不好评分得60分,就应该给伤亡者补偿费用总额的90%。
实行这种因工伤亡事故补偿的优点是:
1.对作业者在作业中履行安全生产义务有约束力,我遵章守制,发生事故企业负全责。否则,我违章肇事企业按比例支付补偿,有力的控制违章作业现象,使事故发生频率会大幅度下降,因为有许多事故都是因为违章作业造成的。
2.有利于企业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投入。因为管理的好与不好发生事故后补偿不等。如果企业在安全管理上达不到90分以上,应加大对企业处罚力度,企业也会心服口服。
3.增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心,促使安全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减少在工作上的失误。一旦发生伤亡事故,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评分和对安全管理人员也是一种促进和安慰。
4.使伤亡者和家属充分了解事故发生因果,是作业者违章造成,明确补偿规定,减少了无理取闹。促使伤亡者和家属主动与企业沟通,对伤亡事故补偿更具有公平合理性。
5.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促使主管部门平时多了解和掌握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又加强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有利于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管理管理4
[关键词]企业管理 文化管理 市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59-01
一、企业管理的产生
企业管理是人们在交换过程中所引起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力的快速进步,一切规模较大的劳动,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指挥,通过整个过程的协调、指挥、监督、管理等,保证整个劳动过程按人们预定的目的正常进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管理产生了。
企业管理包含三个阶段,即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文化管理阶段。其中在经验管理阶段主要是控制人,也就是员工的行为。在科学管理阶段,靠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采取正确的管理方法,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文化管理阶段,企业要建立效应的以人为本的文化,通过人本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目标。文化管理阶段时并不是没有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实现文化管理的基础,经验仍然是必要的,文化如同软件,制度如同硬件,二者是互补的。只是由于到了知识经济时期,人更加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对人性的尊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企业管理要以人为本。
二、文化管理
进入知识经济时期,人们越来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管理,而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人才也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文化管理的层面来讲,以人为本显得至关重要。
从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看,文化管理是对科学管理的新发展,是管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文化管理的重点是人的思想和观念。要从文化的角度和高度来影响人们,利用文化科学的管理形成企业一定的人文观念,以人为本,科学地发展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风气,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文化管理的六大作用充分体现了它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即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塑造作用、资源整合作用、辐射作用。
导向作用,企业要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明确自己的根本宗旨和目标。企业的根本宗旨和目标构成了员工奋斗的共同理想或愿景,要实施文化管理;激励作用,好的企业要有好的人才,要有好的后备力量。真正能留住人才的企业靠的是事业和感情,文化就包括事业和情感;凝聚作用,团结就是力量,企业应能懂得通过文化管理来团结员工的心,使他们深切感到这个事业值得追求;塑造作用,人会因环境而改变,受到环境的影响,一流的员工不仅仅要技术突出,更重要的是精神风貌,员工的精神风貌直接代表着企业形象;资源整合作用,整合企业的精神资源和物质资源。特别是企业精神资源的整合,更是文化管理作用的独到之处;辐射作用,好的企业,其品牌战略往往也是成功的。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就会树立好的企业形象,好的企业形象就能变成好的品牌。
知识经济时期,人们越来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管理,而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同时人才也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文化管理的层面来讲,以人为本显得至关重要。以上的六个作用也充分说明了在当今社会文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磊。民营企业文化管理的优势分析及路径选择[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02).
[2]何林生。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和谐企业建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01).
[3]宋玉强。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J].理论界,2010(05).
[4]崔瑞建。管理思想与企业发展阶段[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03).
[5]寿继国。关于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的实证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02).
[6]李灿宇。制度建设宜“疏堵并重”[J].新经济导刊,2011(06).
[7]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课题组。坚持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竞争优势[J].理论前沿,2004(14).
[8]黄育德。建立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J].武钢政工,2005(01).
[9]付锦球。思想政治工作要为企业和谐发展助力[J].现代企业教育,2007(16).
[10]李明。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的“三方面关系”[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03).
上一篇:困难救助申请书(最新4篇)
下一篇:我的歌声范例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