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精编范例推选5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真善美精编范例推选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真善美【第一篇】
一次放学的路上,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真善美”?我绞尽脑汁想这个问题。都想不出来。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醒悟。
真,真诚。有一次,我正在读《中华古代文学》这本书时,读到了一个故事: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即将面临着秦国攻击。屈原为楚王出了一个好点子,而楚王并不采纳,还是坚持独打郡城自己反抗。直到有一天,秦国终于将楚国占领了,屈原感到无比绝望,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用种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人。
善,善良。一次,我偶然坐公交车,可没想到就出现了电视里才见的“无人让座”情形。老人步履蹒跚地走上公交车,令人好生怜悯,可又无人让座,令人好生心寒。在座的叔叔阿姨若无其事,我站在他们身边颇为无奈。只见老人颤颤巍巍地走到后面,终于有个孩子起身让座,“奶奶,您坐吧。”他稚嫩的童音回荡在空寂无趣的车厢里,我看到很多人低下了头。
美,美德。美德总在细微处。它体现在你随手捡起垃圾的瞬间;它表现在你简单问候的时刻;它显露在你孝亲敬长的点滴中。
这就是“真善美”,简单的爱,细微的情感。这是文明,也是美德,更是传统。生活中的真诚,善良,美德,处处皆有,作为一个有心人,我们应去发现它。
真善美【第二篇】
真善美是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就像一轮滚滚红日,散发着温暖耀人,温情大地的精神品质。有人问它在哪里,只要你怀有爱心,乐于助人,它就在你身边。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极力主张读书求学、教书育人的第一要务就是求真,这也是追求真善美的第一步,每个人只有做真学问、做真实真诚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回报社会。xxx爷爷和xxx总理小时候在法国5年求学,最终获得了大成就,为祖国争气,为中国人民争气,我们要像那时的他们一样,努力学习词,为国增光添彩。
阅读是人们很重要的东西,和吃饭睡觉一样,都离不开我们。我们曾经学习过很多的名人名言,如莎士比亚说得“读书吧,就像一个人扑向面包”。是啊!如果面包是食物,那阅读就是精神粮食。只有从书中学到了知识,你才可以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去帮助别人,就像人吃饱了饭,才能充满活力,提高精神一样。善的前面,必须学到知识。善良是永远的美德,像古人说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已恶小而为之”,一个个小小的善举合起来就变成很大的好事,但一个个坏事合起来会让你一生都不快活,所以,大家要把善当成自然,将心比心。
有些人长得很美,但心眼很坏,这不叫美,在别人眼里你会长很丑。大家都知道《白雪公主》的故事吧,想必大家都不喜欢里面白雪公主的后妈吧,因为她的内心无比丑陋,还非常自私,最后被气死了,这就是上帝对她的惩罚。在现实生活中,芭蕾舞公主李月使我们惊叹不已,她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被压在废墟里70多个小时下,依然很坚强,不灰心丧气,这就是美。
在在这个世界里,懂得真善美的人很多,但还不够多,我希望通过全国的呼吁,能使更多人懂得真善美,创造一个真善美的世界,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
在我的生活里,有一件事使我念念不忘。银泰城门口总有一两个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的老人,拿着破旧的餐具,任凭北风呼呼地吹,他们总还是一如既往地在街边乞讨。来来往往的人,似乎眼里没有这些可怜的老人,又似乎见惯不惯,懒于施舍心底的那一份真善美。在此,我想呼吁:不管那些老人出于什么原因,在大冬天瑟瑟发抖,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吧!
真诚善良美丽,让这份美好留于心间,让我们共同创造出充满真善美的世界。
真善美【第三篇】
五一节放假的第一天,天空晴朗,清新的空气带着一丝凉爽的春风,我蹦蹦跳跳的从书店出来,怀里抱着刚买的一摞书,哼着歌,高兴的在公交站牌下等待公交车的到来。
32路车来了,我发现一个很漂亮的姐姐走在我的前面,她肩披秀发,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像闪闪的星星眨呀眨的,长长的眼睫毛微微向上翻卷,增添些许灵动和美丽,她身着淡蓝色的丝质短袖和一条淡紫色的长沙裙,脚穿白色的高跟凉鞋,就像一位良的花仙子一样,她优雅地坐在靠走道的一个座位上,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在这时,一位年迈的老婆婆拄着一根木棍慢慢走进了我的视线,她穿着一件不知已经穿了几十年的旧衣服,破损的缝补和补丁清晰可见,花白的头发稍微有些凌乱,满是贫困所致的痛苦和忧伤的脸上,刻满了皱纹。
她迈着蹒跚的脚步向后车门移动,当走过那位漂亮姐姐身边的时候,她眉头一皱,很不满的鄙视了老婆婆一眼,低声嘟囔着"脏死了",一边把裙子往身边拉了拉。
我突然感觉到这位姐姐很"陌生",她不再让我赏心悦目了,就像是"披着羊皮的灰太狼",表面看上去很美,但通过那一组细微的动作,暴露了她内心的丑陋。我就像一只"觉悟了的喜羊羊",看清了她的真面目。即使一个人天生丽质,但如果她品质不好,只能令人作呕!相反,只要你真城,善待他人,人们就会感觉到你的美,真—善—美,这一个个环环相扣的环,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美好品质。
我失望的瞪了那个姐姐一眼,不由自主向窗外看去:路边一颗颗大树,坚固的立在那里,它们绿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阻挡了风沙,城市因为它们变得生动而温暖,但它们并没有花儿般娇艳的。外表,它们只是默默地做着,默默地做着,虽然有些人并不在意它们的存在,但他们依然快乐地奉献着,时不时随风摇曳,发出沙沙沙动听的音乐,这沙沙沙的乐声让人或愉悦,或静心,人类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而有安全感。我想,它们之所以坚定地傲然屹立着,是因为它们有一颗高尚的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现实生活中的你,要做哪一种人呢?
我在车上沉思着,突然熟悉的报站声响起,到站了,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向家走去,心里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一定要做一个真正“美丽”的人。
关于真善美的作文【第四篇】
关键词:黄远生 新闻思想 美学
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开创者之一,黄远生当之无愧地被新闻界誉为新闻通讯的奠基人,被称为“报界奇才”。虽然他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却凭借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而名声斐然。身为一位有着光辉业绩、高尚品德以及独特新闻思想的著名记者,黄远生短暂的一生一直都被人们特别是新闻界普遍关注着。已有众多学者对黄远生的新闻思想及新闻通讯写作等做过相关研究。下面本文主要以美学作为研究黄远生的切人视角,分析其个人、新闻思想以及通讯写作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剖析其在新闻学方面“美”的表现,以期找到黄远生在新闻学与美学上所体现的价值契合点,从而更好地展现其对我国新闻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热爱美、追求美和创造美,是人的天性。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无不体现着审美意识和美的规律的积淀,新闻活动也不例外,它也理所当然地是人类的一种审美理想、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活动。那么,黄远生的新闻活动及其新闻思想等到底是怎样与美学不谋而合的呢?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新闻题材的真与美学的“真”是一种完美的结合
“美,作为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它是一种真实性存在。”在美学中,“真”不仅包括自然物和社会中存在物的基础的真,而且还包括真理和情感的真,而且后者是美的灵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黄远生主张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不能随便发议论,而应把事实摆出来。这无疑体现了美学的真与新闻的真的完美结合。他自从登上新闻舞台就把真实报道事实作为自己的准则,求真求实。他新闻思想的核心正是严格尊重事实,坚持公正客观,他推崇的“真”,是推崇新闻事实的真和情感的真,而这也正是美学所极力表现的客观现实存在和主观情感的真实。
“黄远生的通讯真实、公正地记录了历史,不象历史上某些史学家难免要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他敢说敢骂,从不隐讳自己的观点,甚至还点名道姓地将矛头直指袁世凯,揭露和批判当权者。日本向中国提出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从酝酿直到最后签字,他都作了详细报道,把事实的真相都一一地揭露出来。同时他又公然指责那些自称为平民的贵族横行霸道,残酷不仁,追逐享乐的腐朽行为。而对于人民,他确实十分同情。他总是爱憎分明地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其报道中,注重感情的真实表露和事实的客观报道。这正是美学观点在其新闻报道中的完美融合。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黄远生对新闻题材真实性的坚守。才使得新闻有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才使得新闻具有了本质上的意义和价值。而这里所体现的“真”与美学中自然物和社会中存在物的基础的“真”、真理的“真”无疑是一种不谋而合。与此同时,他个人情感的爱憎分明以及在新闻报道中感情的真实表露又与美学中情感的“真”彼此呼应、互相交织。总之。美是一种真实性存在,且正是真理的“真”和情感的“真”造就了美的活的灵魂,而新闻的“真”正是真理、情感的“真”的完美结合,没有这两者的“真”就没有美的“真”,新闻的“真”也就无法得到实现和升华。
二、新闻主题的“善”是美学中“善”的内在诠释
“在伦理学中,善是主体活动现实性对目的性的肯定,即动机与效果的一致。”而新闻的善,则是将伦理的善具体化、对象化。善是一种哲学化的思考,是义务、良心和责任的内化,新闻的善亦是如此,是现实性的表达,是善的目的的实现途径。更是从业者道德素养的体现。而黄远生的新闻思想和作品恰恰体现了这种内在的善。
他主张为“主持公理,指斥时弊”而办报,主要是针对当时民国报界堕落而提出的对策,他提出,由于种种原因,“神州之正气,日以消绝”,眼看“大难将至”,中国优秀分子,应有人站出来,创办报刊,“主持正论公理,以廓清腐秽,而养国之元气”。在这里,我们足见其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足见其为国为民办报的善的目的,足见其新闻主题的善与美。
而他的新闻作品中总是饱含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总是力图用真实的新闻作品,用对帝国主义、当局政府凶恶嘴脸的揭露来唤醒人们救国救民。虽然他多以报道重大政治新闻为主,并将许多丑陋的社会现实报告给读者,但他的意图是善的,他的新闻的主题是善的,他正是通过这种情感理性化的善来引导和启迪人们救亡图存,帮助人们摆脱苦难和压迫。不难看出,他的报道中所注入的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善的意识,以及他通过报道所满足的人们迫切要了解事关大局的一些问题的需要,无不体现和印证了美学中的“善”,无不展现了美学中“善”的倾向。
因此,新闻正是用其忧国忧民、主持公理、惩恶扬善的“善”的主题和本质演绎着美学中“善”,它是美学的“善”的内在诠释。而这种对美学的“善”的演绎和诠释不仅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祈盼的价值归宿所在,更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恒久动力和必要机制。因为,只有当时代朝着好的、善的、公平正义的方向前进。人类才能和谐共处,社会才能安定团结。而众所周知,新闻是构建社会舆论环境的有力武器,新闻主题只有始终坚持美学中的“善”,并不断诠释美学中“善”的本质和内涵,才能营造出“善”的舆论环境,才能使人们在“善”这一准则的制约下坚守对美的追求,使人类社会不断走上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道路。
三、新闻价值的“美”是美学中“美”的外在表现
新闻活动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追求,体现着美的规律。从价值角度讲,美是新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了美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体现其新闻的价值;而同时,新闻价值的美也就反映了美学中美的价值和美的规律。
黄远生在自己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极力追求新闻的新以及新闻的美,这都体现了其新闻作品的价值,从而也从侧面认同和验证了美学中美的价值。他新闻通讯的特点在于能够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进行形象而深刻的描绘,正如丁淦林所说:“黄远生的通讯善于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嬉笑怒骂,涉笔成趣。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的形象。”而这无疑使其新闻具备了美的价值,使其能够吸引广大读者和民众,从而更好地反映和揭露现实。
黄远生还善于在新闻报道中引入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他一改往日刻板官样的文章和枯燥的议论,从美学的美的价值来升华报道的内涵。他提倡“从新文学人手”,“以浅近文艺,普通四周”。他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和超群的才华,善于捕捉细节,而且往往不乏批判性和讽刺口吻,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融入新闻通讯的写作之中,这大大丰富了新闻表现的手段,从而有力地将新闻的美学价值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此外,他还创造了多样化的通讯形式,创造性地发展了通讯的表现方法,除了记述体外,他还常用漫淡体、日记体以及书信体等等,极大地展现了新闻价值的美与美学的美的完美契合和统一。
在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从新闻作品的报道角度来讲,虽然黄远生多以揭露社会黑暗,当局政府残酷、腐朽,军阀奸商,民不聊生等负面现象为主,但其同样体现了新闻的价值,是新闻美学价值的间接表达。正如季水河先生在《新闻美学》中所说到的一样:“负面报道与正面报道一样具有美学价值,只是其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因为这些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一样,都是现实世界的真实体现,是对客观社会存在的现象所进行的如实反映,它不仅具有美学中“真”的价值,更能从侧面更有力地反证出新闻价值真正的“善”和“美”。此外,也正是由于新闻作品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的强烈对比,才更加凸显出新闻“美”的价值所在,从而更好地表现出美学中“美”的价值。因此,黄远生虽然以揭露社会黑暗现实,控诉当局政府残酷、腐朽等负面现象为主要报道内容。但其也具有无可比拟的新闻美学价值。他对社会黑暗面的负面报道不仅能够强化人们对当局者丑陋面目的认识,而且更可以从侧面加强和丰富人们对美的深入了解,从而唤醒人们的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使其对现实进行监督和反抗,最终使社会趋向美的正轨。
关于真善美的作文【第五篇】
关键词:真善美;纯粹知识;得道修身
一、得道之真与纯粹思维之真
中国的甲骨文中并没有“真”一字,真是仙人变形而登天,是人的一种仙性存在方式,不是西方客观抽象现实的“真”,《庄子・大宗师》篇里也讲道:“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与物直宜而莫知其极。”[1]能够内心忘掉一切,只有真人可以做到,也就是阴阳之气始终平衡、行动没有任何过失的人。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这三者的三位一体,如果硬要把西方康德“真善美”的观点加以套用,那么道家研究的则主要是“真”,也即是“返朴归真”,无论是“朴”还是“真”在道家里最终都是归于道,道生成世界万物,是世界万物的本质和本原。道先天地而生的原始混沌,是寂然无声的超感性存在,也就是“大”,道又寓于具体事物中,也就是“朴”,“大”可以说揭示的是道的客观抽象的一面,“朴”则是道的具体主观的一面。道是大与朴的一体,那么当人达到对主观“朴”的认识和客观“大”的了解后,也就理解了道,理解了道才能达到对真的理解,也就是得到宇宙间的最高真理。真才是纯粹自然的东西,遵循了真(也即道)才是善与美,反之如果不真的东西也谈不上什么善和美。“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2]道家将那些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称为“真人”,可见,“真”是心性之真,得道之真。
在黑格尔哲学体系里,哲学、道德和艺术都属于精神范围,是自在而又自为的。道德属于客观精神,这里的客观指具有客观精神性的世界,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财产法、道德和伦理)。主观精神(人的灵魂、感觉、意识等)并没有现实的存在,而客观精神(财产、道德、社会等)有现实存在却没有意识到人本身这个存在,因此精神要克服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不足,最终发展为绝对精神,绝对精神就是精神对它自己和它外部世界的充分认识,是真正绝对的、无限的自由。“光是符合概念的意志,是自在地自由的,而同时又是不自由的,因为它只有作为真正被规定的内容,才是真实地自由的。”[3]只有绝对精神(艺术、哲学和宗教)才是最高的,客观精神(道德)是低于绝对精神,艺术、哲学和宗教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三者内容一致只是形式各不同。艺术和宗教并不能完全体现绝对精神的无限,要受到感性形式的限制,而哲学是思维的纯粹形式,是认识真理的最完美形式,它是绝对精神里最高、最自由的形态。
从黑格尔和老子对真的阐释,西方哲学的真是一种真理的证明体系,它的实质在于不断翻新知识,是知识的不断生产。中国文化里的真是一个叙述结构,真就是道,道代表的是自然之理,道法自然也就是道通于阴阳、天地、男女之道,讲“道”通过叙述的方式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并不要求给出证明,而是以道的权威力量发挥作用。所以一旦当这种叙述框架成为教条,道也就阻碍了我们的思想本能。“一旦真理语言体系内的辩证法移植到道理语言的语境中,真理的话语权就被剥夺了・・・社会生活中的得失道理和官场商场的成功与失败的道理为盛。”[4]虽然中西文化对“真”的理解和判断标准各不相同,前者追求的是对人生的觉悟,后者则是追求知识的证明,但就价值论来看,黑格尔把真看作最高,高于美和善的观点,这与老子的看法是完全相同的。
二、仁性之善与知识之善
西方关于“善”的解读源于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是德性和美德,德性(知识)就是至善,“金钱并不能带来美德,美德却可以给人带来金钱,以及个人和国家的其他一切好事。”[5]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将善看成最高理念,是人的灵魂通过不断回忆、死亡才能获得关照,在他描绘的理想国里,至善至美的世界就是表现统治阶级的智慧、士兵的勇敢以及生产者的节制。亚里士多德至善理论来源于他的四因说,即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其中目的因是最重要的,也是终极的,自然界的任何一件事物都是有其目的的。“善”是目的因所追求的处在终极尽头的反思,有时候目的因也与形式因(一种定义)合为一体,也就是房屋之所以能成为房屋的原因,是人在造房屋时追求的终极目的。这里的“善”不等于中国文化中的仁性、心性之道德,是知识的不断发展、完善的一种结构。虽然“至善”近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但支撑这道德的物,绝不是中国的仁性,而是与上帝同在、作为人类伦理共同体的那灵魂不朽的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不是感性的产物而是先验性的存在。
如果说道家关注的是人与宇宙之间得道之真的追寻,那么儒家则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善”。《郭店楚简》中就说道:“四行和谓之善”、“仁,义礼所由生也,四行之所和也。”[6]可见,善在儒家思想里是“仁”,“仁”体现人的内在,“礼”则体现人的外在,仁是Y的高度自觉,礼则是仁的外在表现。孟子的四端说是对孔子观点的阐释和发展。任何一个人见了孺子将要掉入井中,都会有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仁,也就有礼、义和智,无论是恻隐之心还是羞恶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仁、义、礼、智的端倪,人心中有这些端倪,所以人性是善的,正因人性本善,修身养性就是要寻求本心里的善,发掘人内心深处的仁、义、礼和智。在儒家文化下,善的就是美的,是与恶相对的善,二者是不可分的。善就是要把欲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而“神”、“大”都是对善的进一步充实和扩大,对文学和文艺创作,都主张以美的形式表达善的内容,如果失去善(也就是仁)的内容,一切艺术创作就没有意义了。
西方文化下的善是知识的不断生产、升华的理想状态,追求的是外在的超越,这种超越往往注意的是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和理性本身所带来的缺陷。无论是苏格拉底的知识就是善、柏拉图的理性王国、亚里士多德的人是追求终极目的的动物、以及康德关于自由意志的说法,都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里由仁、义、礼、智而来的道德。儒家虽不像道家否定真和美,却侧重关注善,真和美都只是善的体现,都依附于善,一旦离开善,真和美也就成了没有灵魂的东西,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如果说儒家的善是人具有的天生的伦理属性,强调人与我之间的和谐关系,即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一种群体伦理价值,关怀的是人类整体和对历史的关怀,构建的是人生哲学的一种形态,那么西方的善则是关怀个体生命存在和形而上的善,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否认了任何形式的人际依附关系,强调上帝、灵魂与知识的作用,建构的是一个充满哲学理论的体系。
三、佛国之美与四论之美
美作为感性存在与人的生命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对美的欣赏过程中,人获得了审美快乐,短暂的美很容易把握,而永久的美却很难达到,人生就是不断对美追求的过程,尽管每个人都在追求着美,但事实上每个人都不可能是永远美的,人对于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佛教虽然要人们远离世俗,看似是对美的否定,实际上佛教追求的不是现世生活的短暂的美,而是理想意义上的永恒的美。现实的一切都是一种假象,人来到这世上不是为了体会喜乐而是来受苦受难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只会觉得苦难,即使觉得自己感受到了快乐,那也只是一种误导和执着。那么如何脱离人生这茫茫苦海呢,佛教的解读就是要修炼自己从而进入到佛国的极美、极乐境界。佛国这里穷微极妙、神通自在,足以看出佛家否认的只是世俗之美,企慕的是佛国的理想之美,在佛家描绘的理想国中一切都是尽如人意,是美的,这正是佛教对于美的追求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归宿。真则与美紧密相联,佛家里的真不同于道家的真,前者的真是世界本身,后者的真则是道。终极目的是通过行善去往佛国的境界实现美,也就是善要为美服务,服从于美,因此说佛家最高宗旨是为了实现理想的佛国之美一点也不为过。
西方有关美的研究则大体可以分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四个方面。关于美的本体论研究,柏拉图认为美就是理念,我们通过回忆来认识美的理念,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它分有了美的理念,同时他把真和美等同起来,只有真的才是美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在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c内容无关,我们说一把椅子很美,那仅仅是因为椅子的形式,无论是石头做的椅子还是木头做的椅子只要它们的形式一样,就是一样美的。美的认识论则源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说明美是需要通过主体人来认识,肯定了人在认识美中起到的作用,美是我们的主观意象。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美或不美的看法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个事物的美感也是不同的。至于美的价值论,则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边泌把美与价值论联系在一起的功利思想,一种是康德的美是纯粹的形式,纯粹的美就不应该与主体利益挂钩,美是没有价值也没有目的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就是生活则是实践美学的典型代表。西方所谓理念、形式与灵魂和自由意识一样,都是西方文化下的上帝。
中国传统文化里,美即是名词,又是形容词,佛家追求的佛国之美实际上还是从价值论这方面来谈论美的本质,美是人们感观愉悦的强形式,主要是人们获得一种心理满足的体验,美与价值密不可分,佛国的超脱世俗步入理想天国的境界,也就是一种超越美,超越功利的美和超越价值的美去体验真正的美,侧重的是美与善的结合,也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西方则注重美与真的统一,强调思维、理智和认识的作用,对于美的解读在于讲明晰、求定义、讲逻辑、求基点,但是西方文化的最终美的基点,也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描绘超越的境界,表达美与丑、尘世与天国的对立与冲突,通过对现实社会的否定看法,把信仰者们带入上帝的美的天国世界。
参考文献:
[1]战国 周庄著,雷仲康译注。庄子[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2:64.
[2]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15.
[3]德 黑格尔著,范杨,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1.
[4]陈春文。栖居在思想的密林中――哲学寻思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23-24.
上一篇:员工综合评价精编评语实用4篇
下一篇:简要事迹【汇集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