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精编5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安全风险防控机制1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风险 防范模式 分析
1 引言
在这个信息的年代,信息已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这个计算机信息技术普及的时代,为了降低计算机网络所存风险的影响,计算机网络风险防范模式的建立和分析已成为了当前计算机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如果计算机网络风险的防范工作没有做好,不仅会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同时还会间接影响社会公众的利益,甚者还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
2 计算机网络风险的管理
计算机网络风险的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即网络属性特征的分析、风险防范以及风险评估,其中在网络属性特征的分析中又包括了四个阶段,即风险管理的准备、信息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以及信息安全的分析。在计算机整个网络的风险防范阶段,明确网络属性这一过程为其前提。而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又包含了风险与风险影响识别与评价、降低风险的相关建议。在风险管理中,风险防范为其第三步骤,其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优先级排序、评价以及在风险评估阶段中建议的相关安全控制,通过安全控制来降低风险。
3 计算机网络风险模式
防范体系
该模式包括了风险防范措施与防范策略的选择,以及风险防范的实施,在进行风险防范过程中又包含了以下内容:第一,优先排序风险防范行动;第二,评价建议安全控制的类别与成本收益的分析;第三,风险防范控制措施的选择与责任的分配;第四,安全措施计划的制定;第五,分析残余风险。
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风险防范为一种系统的方式,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风险的防范。
第一,风险的假设。在管理过程中,接受潜在风险,同时持续进行IT系统的运行,通过安全控制措施来将风险降到可接受范围内。
第二,风险的规避。经过风险原因或者后果的消除,即在识别出风险的时候,将系统的某项功能放弃或者关闭,以此来规避风险。
第三,风险的限制。利用某项安全控制措施来限制风险,通过这些安全控制系统可把因系统弱点被破坏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或者最小化。
第四,风险计划。通过风险防范计划的制定,有计划且有目的的来进行风险的管理。在该计划中,主要是对安全控制实施优先级排序、维护以及实现等。
第五,风险的转移。基于对系统自身缺陷的了解,采用相关措施来进行损失的补偿,将风险进行转移。
网络风险的防范――防火墙
当计算机连接至网络后,为了防止其受到非法入侵危害,其中最为有效的一种防护方式就是在其外部网络与局域网间进行防火墙的架设,以此将外部网和局域网分割开来,这样外部网就不可直接进行局域网地址的查找,同时也就不能和局域网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流,只有经过防火墙过滤以后,局域网中内部的信息才会传递至外部网,且二者间的数据交流只有经过防火墙过滤后才可执行,从而提高内部网络安全性。进行防火墙架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控制网络间访问,避免外部一些非法用户随意获取或者使用内部资源,保护内部网中的设备。所有外部网信息在进入到内部网络前均要事先通过防火墙,由防火墙系统来明确哪些信息可以进行访问,哪些不可进行访问,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检查,明确只有授权后的数据才可进入到内部网中。
计算机网络风险防范模式的执行
第一,优先级排序风险行动,并安全控制其评价建议。在风险评估的报告中,基于其所提出的相关风险级别,优先级排序行动。应优先排序被标为非常高或者较高等级的风险项目,并采取相应的纠正行动来确保其利益。在风险的评估过程中,在安全控制评价建议时,应对所采用的这些安全控制措施自身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分析,选择最为合适且科学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第二,分析成本和效益,并选择相应的安全控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成本和效益的分析主要是为了给管理层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从中选择最好且合理的安全控制措施。在选用安全控制时,应结合管理方面、技术方面以及操作方面的相关因素,要确保其所选用的安全控制不仅满足机构的需求,同时还可保证其IT系统的安全。
第三,分配责任和安全措施计划的制定。在完成上述步骤后,选择具备相应技能与专长的控制人员,同时进行责任的分配。接着再进行安全措施计划的制定,在该计划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风险与风险级别、建议的相关安全控制、行动的排序、在安全控制中所需的资源、人员的划分和责任的分配、实施日期与完成日期以及维护要求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步骤就是残余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网络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使得计算机网络存在严重的风险问题。为了防范这些网络风险,文章基于计算机网络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种风险防范体系的结构以及模式,通过该风险防范模式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按照该模式来实施风险的防范,可使风险降到可接受范围内,同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较小。但是因在计算机网络风险中,其风险类型自身还存在着不可预见性,在今后计算机网络风险防范模式的建立和分析中,该模式还有待加强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杨涛,李树仁,党德鹏等。计算机网络风险防范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96-99.
[2]莫成达。基于计算机网络风险的防范模式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1,30(6):39-40.
[3]李钰翠,武建军,刘荣霞等。计算机网络风险防范数据仓库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91-95.
安全风险防控机制2
Summary: the article is from the concept of dangerous source, control method, started construction safe technique measure plan and a few aspects, such as implementation and safety check...etc. to a little bit in details elaborate to constuct engineering to start construction the main method of safe control.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
Keyword: constuc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Control a method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古迄今无时不在进行各种工程建设。建筑业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难度较大,且具有危险性。据统计,建筑业的生产事故频率、灾害率要高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每年建筑业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频繁和严重的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尤显突出和重要。
一、危险源的概念
(1)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期内的慢性损害和累积作用)。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有人把安全控制也称为危险控制或安全风险控制。
(2)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共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为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为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3)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的发生时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二、危险源控制的方法
(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1)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①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是通过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调查、辨识、分析和评价危险源的一类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常用的专家调查法有: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和德尔菲(Delphi)法。②安全检查表(SCL)法:安全检查表法实际上就是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项目的明细表。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辨识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其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掌握,可以事先组织专家编制检查项目,使安全检查做到系统化、完整化。缺点是一般只能做出定性评价。
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容许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下介绍两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方法1:将安全风险的大小(R)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p)与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f)的乘积来衡量,即:R=P•f。根据计算结果,利用与风险大小分级表进行对比评估风险大小等级。方法2:将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大小(S)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程度(E)和事故后果(C)三个自变量的乘积衡量,即:S=L•E•C。根据计算出的S值判别出可忽略风险、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重大风险和不容许风险。
(2)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1)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①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②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方法: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人们的意图释放、避难与援救措施。
2)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①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提高可靠性、设置安全监控系统;②故障—安全设计,包括故障—消极方案;故障—积极方案;故障—正常方案。
(3)危险源的控制的策划原则
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如果是不可能消除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在条件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应考虑引入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计划的要求;在各种措施还不能绝对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作为最终手段,还应考虑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预防性测定指标是否符合监视控制措施计划的要求。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其实施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控制目标,控制程序,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资源配置,安全措施,检查评价,奖惩制度等。
2)编制施工安全技术从事计划时,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应考虑:
①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除制定项目总体安全保证计划外,还必须制定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②对高处作业、井下作业等专业性强的作业,电器、压力容器等特殊工种作业,应制定单项安全技术规程,并应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检查。
3)制定和完善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各施工工种,特别是危险性较大工种的安全施工操作要求,作为规范和检查考核员工安全生产行为的依据。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安全预防措施,主要有17方面的内容,如防火、防毒、防爆、防洪、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损伤、防起重设备滑落、防高空坠落、防交通事故、防寒、防暑、防疫、防环境污染等方面措施。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事实
1)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实施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企业对项目经理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所规定的在他们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任的制度。
2)安全教育①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②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等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③建立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考核制度,考核成绩要记入员工档案。④电工、电焊工、架子工、司炉工、爆破工、机操工、起重工、机械司机、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工人,除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专业安全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独立操作。⑤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也要进行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3)安全技术交底①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险和存在问题;应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定期向由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队伍进行书面交底;保持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签字记录。②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四、安全检查
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及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安全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工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1)安全检查的类型安全检查可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2)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安全检查要深入基层、紧紧依靠职工,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好检查工作;建立检查的组织领导机构,配备适当的检查力量,挑选具有较高技术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参加;做好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思想、业务知识、法规政策和检查设备、奖金的准备;明确检查的目的和要求;把自查和互查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查改结合;建立检查档案;应根据用途和目的具体确定安全检查表的种类。
(3)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4)项目经理部安全检查的主要规定定期对安全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记录、评价和考核。对作业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隐患,签发安全整改通知,由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实施整改后应予复查;根据施工过程的特点和安全目标的要求确定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检查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器具,确定检查负责人和检查人员,并明确检查的方法和要求;检查应采取随机抽样、现场观察和实地检测的方法,并记录检查结果,纠正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安全隐患,确定危险程度;编写安全检查报告并上报。
五、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方法要求我们首先应辨识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然后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对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并实施,实施过程中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整改纠偏安全控制方法,通过建设工程施工各种安全控制方法的使用,使施工安全得以合理、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刘 平,综合系统的安全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2): 6-7
安全风险防控机制3
1、设备运转风险:最常用的设备砂轮机、台钻、手提电钻、自动套丝机、切割机、车床、抽油机等。
2、用电安全风险:所有电动设备,特别是电焊机、切割机、车床、电动套丝机、抽油机等。
3、工具使用风险:主要有钳工、管工、管路安装所用的锉刀、钢锯、榔头、管子铰板等一系列小工具。
4、训练项目风险:如焊接训练、管路安装、抽油机操作、外线电工训练。
5、高空作业风险:外线电工高空线路安装、大罐量油操作。
6、火灾风险:用电器火灾、易燃气体(乙炔气)火灾。
7、人员拥挤踩踏风险:室内训练。
二、训练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
1、安全预防。一是建立了技能训练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二是建立《技能训练危害因素评价及控制台帐》;三是训练区域摄像视频监控。
2、安全教育:一是技能训练部主管、专职安全员进行入场安全教育;二是指导教师结合训练项目进行的专项安全教育和标准操作训练流程教育;
3、安全检查:一是实行“7S”管理,实训前对设备、用具安全确认;二是训练操作中的不定期安全检查;三是视频监控整个训练过程系统检查。
4、采取安全保护装置。对现有实训设备,运转部分安装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以避免学员错误操作。
如钳工防护网、外线电工保险带、抽油机防护栏、灌区防护栏等、焊工用电多级控制,电工室单路电路控制等。尽管有以上措施,并不能说明训练中的安全隐患就已消除,还需要经常性的发现新问题隐患、制度更新完善、控制措施的经常性坚持。为此我们还需要做好:
1、你所在岗位有那些安全风险?是否有风险控制措施?应立即建立那些控制措施?
2、实训现场的哪些环节存在比较明显的事故隐患?也就是经常性的开展危害因素调查及辨识,如岗位及作业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潜在危害事件(危害因素导致的事故、事件)描述、形成事故原因分析、可能造成影响等。
3、哪些设备有必要加装安全保护装置?例如车床、气瓶、刀具等危险设施。钻床、砂轮机操作的安全隐患。
4、训练中如何防范学员违章?违反操作规程、安全意识差、麻痹大意、误操作、劳保不符合要求;学生的好动、好奇、恐惧、心存侥幸等心理状态导致事故。
5、如何解决指导教师相对数量偏少,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安全监管不到位、巡视指导不够问题?
6、应急处理预案应优先考虑到哪些方面?你对应急预案了解多少?经常性学习与演练各类预案。
7、如果出现事故,如何防止事故扩大化?有安全装置就一定安全吗?
8、设备管理隐患问题:设备故障导致事故、保养管理不到位。此外,场地布置、电路老化、消防设施配备等安全隐患。
9、组织“岗位安全风险识别、安全经验分享”活动,通过寻找自己岗位上的风险源、风险点来有效消减和控制我们训练工作中的风险,通过安全经验分享既帮助他人,又提高自己的安全风险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从细小处入手,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抓好安全,既为他人安全,也为单位安全,更为我们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安全。
安全风险防控机制4
按照集团公司要求,今年年初以来,根据豫能公司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安排,作为基层班组,系统、完整地学习了双预防措施及预案,对双重预防体系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并熟悉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提高了安全风险管理的意识。以下是班组学习总结:
一、学习完成情况
1、在风险分级管控方面,开展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全员培训,进行了风险辨识,定期召开班组人员讨论学习会,讨论风险因素,并制防控措施并告知所有全班人员。
2、强化班前会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一是班组成员都要参加班前会,对各个岗位上有什么风险,怎么防范,要汇报、排查,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二是做好交接班,上一个班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隐患、怎么处理的,本班还要注意哪些事项、做哪些防范措施,都要交代清楚;三是每一次班前会都要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3、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在运行过程中,把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管控相结合,加强对设备的巡检,认真落实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形成一种自主的、动态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4、制定班组双预防方案
1) 部门双重预防检查表。 2) 燃运二班月学习评估评价表
3) 双重预防培训学习记录 4) 月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表
5) 重大工作安全观察记录表
二、不足的之处
1、风险管理的培训不足,职工的风险意识差、风险辨识能力不足。部分人员风险意识较差,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对潜在的风险经常存在侥幸心理。同时,对工作中的风险认识不足,辨识风险能力较差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危险源,更谈不上有效开展风险辨识
2、风险辨识、管控的工作没有形成习惯。现在是风险辨识出来了,分级管控的措施有了,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职工自动忽略了,还是老样子,没有太大变化。
三、改进
1、班组内部要营造学习双重安全预防氛围,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的工作中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扎实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风险防控机制5
关键词:高校;公共安全;风险管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22-02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社会政治稳定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但是随着敏感期和节点的增多,高校各类问题可能集中出现、相互影响,各类敏感群体可能借机造势、扩大影响,高校公共安全形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高校公共安全风险管控是学校为保护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公共安全秩序,对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风险因素进行环境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与监督等一系列校园安全管理行为的总和。高校公共安全主要涉及社会安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四方面的事件。
借鉴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2MA)设计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该体系由危机缓和(mitigation)、危机准备(preparedness)、危机回应(response)、危机恢复(recovery)四部分组成),危机缓和正是一种重在灾前防范的前瞻性新型危机管理理念。该管理理念,可以引入到高校公共安全风险管控中应用。目前,在高校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而非针对校园公共安全风险的识别、控制、管理、应对、监督。所以,做好构建高校公共安全风险管控机制的研究对于高校创建平安校园、促进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二、高校公共安全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安全风险意识缺乏
目前,高校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而非针对校园公共安全风险的识别、管理和控制。首先,组织领导层面缺乏防患于未然的风险意识,认为学校公共安全是保卫处(部)的事情,只要保卫部门恪尽职守,就可以保学校平安。上级领导缺乏风险意识,制约了校园公共安全的风险管控。其次,保卫部门属于“边缘职能部门”,保卫干部存在配备数量不足、知识水平一般、设施设备匮乏等问题,他们忙于整个校园里繁琐复杂的日常安全管理,即便保卫干部有公共安全的风险意识,相对于整个学校来说微不足道。还有,师生方面,广大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们,专心致志于自己如何上好教学课,如何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如何做好科研工作;学生们一直以为校园就是“象牙塔”,安全问题根本不用考虑,缺乏公共安全风险意识。
(二)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不到位
首都高校按照《北京市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的要求,出台了《XX学校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办法》,但是高校只有遇到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时候,才会成立临时指挥协调中心,主要有主管安全校领导、保卫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临时组成,应急处理公共安全事件。高校没有针对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专门机构,缺乏风险分析、识别、评估、应对管理的专业人员和运作机制。学校也没有建立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这种临时成立的指挥协调中心较为分散,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无法迅速有效的处理校园里面临的公共安全风险。
(三)公共安全风险教育与管控服务不够
高校在加大“科技创安”投入力度的同时,同时开展公共安全风险教育,让他们认识到风险的存在,要具备风险意识、公共安全知识、基本应急逃生技能等。部分学校开设或者类似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但是只是学校公共选修课,覆盖面较小,广大学生还是缺乏公共安全风险教育。学校可以邀请专门的机构针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公共安全方面的风险意识培养、应急演练与培训,广大的师生员工接受的公共安全风险教育与管控服务不够。
三、高校公共安全风险管控机制构建
(一)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学校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把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作为学校重要规划、重大项目、重要部署等制定实施的前提条件,涉及到群众利益的重大项目时,党务会及校长办公会把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纳入考虑范围,对可能影响校园公共安全的项目或部署进行科学评估,制定应对风险的预案和防护措施。坚持权责统一、合理合法、科学民主、以人为本、兼顾公平与效率,切实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稳重大事件的发生,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构建校园综合风险防控模式
学校扎实构建由人防、物防、技防组成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动员基层力量,依托保卫干部、保安队员、兼职安保人员和志愿者队伍,全面开展安全防控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严格执行学校加强技防设施建设、管理、使用、运行维护和值机人员上岗培训,加大经费保障和制度措施落实力度,确保学校技防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有效整合治安、消防、交通、应急等资源。巩固本单位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落实网格管理工作责任,分片包干,进行网格化防控。
(三)全面强化信息动态监控和研判
学校明确信息工作的职责,确立宣传部、本科生工作处、研究生工作处为信息动态收集的一线主责单位,分别承担起教职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想动态收集任务;党校办、保卫处、信息网络中心协同参与,其他有关部门与院系共同配合。学校拓展信息搜集渠道,力求准确全面地了解师生思想动态。依托基层党团组织、部门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等建立舆情信息搜集网络,通过当面对话交流、文字汇总、网络舆情报送等手段了解师生思想动向。学校建立由校领导牵头,党校办、宣传部、学工部、保卫部及具体涉及职能部门或院系共同参与的维稳研判会商机制,在每次例会和专项工作会上,分析和研判校园安全稳定形势。
(四)不断完善校园应急处置体系
完善学校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升妥善处理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成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小组,由主管安全校领导牵头,各二级单位一把手组成,落实安全责任,以便迅速有效地处理事件。学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总体要求,防患于未然,不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及协调水平,确保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学校高度重视敏感事件和敏感时间节点对校园稳定的影响,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各部门在党校办的统一协调下协同联动,健全应急队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资和器材装备,及时掌握校园动态信息,及早预防群体性串联,确保将不安定因素化解在萌芽阶段。
(五)加大力度排查化解公共安全风险
深入开展校园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依靠各二级单位党政领导,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矛盾的预防化解工作。安排校领导接待师生员工日,每周固定时间接待来访人员,及时处理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确立学校办公室作为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学校各单位承担工作涉及相关问题的调研和处理,明确来信、来电、来访的处理流程。人事处、校工会、保卫处的职能部门坚持以民生为本理念,配合处理来访接待和风险化解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六)有效开展公共安全风险教育与管控服务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以公共安全为重点,努力做到风险教育的全员覆盖、分类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意识。学校抓住重要时刻和重大事件,抓住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抓住学校的重大典礼或仪式的举行,深入全面地开展公共安全风险教育工作。学校不断健全完善困难学生帮扶机制,大力提高资助标准,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奖、贷、助、勤、补、减”的资助体系,尽学校最大的努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或缓解日常生活费用问题。个别预警与开放指导相结合帮扶学业困难学生,在本科生工作处、教务处配合下,实施学业预警制度,提供学业帮扶方案。体系建设与个案指导相结合帮扶心理问题学生,从新生入学测评中做好危机预防工作,做好上下级朋辈帮扶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各部门全力做好公共安全风险教育与管控服务。
面对着繁杂多变的安全形势和学校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高校公共安全风险管控还需要根据最新工作要求,加强分析研判,创新工作思路,变革工作方式,在新安全指引下用新方法应对新问题,力争构建平安、有序、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胡建波。关于构建高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8,38(6):173-175.
[2]邓琼。事先型危机管理与和谐高校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8,(3):146.
[3]王瑜。中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研究[J].教育科学,2006,22(2):40-42.
上一篇:灯具市场报告实用5篇
下一篇:元旦晚会节目串词最新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