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文化交际【汇集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浅谈跨文化交际【汇集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跨文化交际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特点语言

跨文化交际对于许多读者来说是已经不是一个新词。尤其近年来,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 跨文化交际的机会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被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词汇。领导人进行政治谈判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与外国商人谈生意也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去国外旅游、留学或接待来旅游、来留学的外国人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在互联网上与外国人聊天也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可以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都是跨文化交际。对跨文化交际特点的研究有利于较少跨文化摩擦,避免交际失误,有效完成跨文化交际实践。分析表明,跨文化交际具有以下特点:

一、双方文化共享性差

共享性是指人们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在交流学中是指人们对同一客体给予和享有的共同编码。同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流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的交流双方共享同一文化,而后者的双方则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个人、群体或国家),其各自的文化中的队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符号与非言语符号系统的相似与不同混淆在一起,其文化共享性差。编码本不同表现在多方面。以语言符号为例:

其一,编码的发音和形状不同。例如,汉族人把自然界中的清晨东升,傍晚西落的发光的球状天体编码为“太阳”,而英国人把它编码为sun”。其二,是词汇量不同。例如,甲种编码本有2万个收词量,乙种编码本有万个收词量。汉语中形容烹调方法的字有50多个,如烤、烧、蒸、煨、炖、煮、炸、煎、炒、烩、熏、煲、烘、焙、熬、涮、溜、氽…而英文用以形容烹调方法的词,大约只有10余个,例如,bake(烤),broil(用猛火烤),barbecue(烧),steam(蒸),stew(用文火慢慢煨炖),boil(用白水煮熟,汤通常弃之不要),simmer(用文火短时间的炖煨),deep fry(炸),panfry(介于炸与煎之间),stir fry (炒)。把上面汉英文里关于烹调的词相对照,可以看到,烩、熏、煲、烘、焙、熬、涮、溜、氽……在英文中都没有相应的编码。 其三,是甲乙编码本中共有词汇的文化涵义相同与不同掺杂在一起。跨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对相同的事物或人的行为,有时有相同的文化内涵,有时却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英国人说“他像一只狐狸”。中国人对此话的理解是“他这个人非常狡猾”,这样的理解符合英国人的原意。即是说,两种文化对“狐狸”赋予了相同的文化内涵。第四,编码次序不同。例如,中文里的“早晨好!”其编码的次序是“早晨+好”;而在英文里其早晨好“Goodmorning”的编码次序是“好(Good)+早晨(morning)”。两种语言词序的不同是其语法不同的一种表现。语法不同是思维方法的一种反映,而思维方法的不同又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这样,在跨文化交流中对同一信息的共同理解与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混杂在一起,影响了对原信息解码的准确性,增大了误解的可能性。

二、各种文化差异程度不同

在把文化融于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之中时,两种文化相似的程变对理解跨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应当指出,在跨文化交流中,各种文化的差异在程度上是不同的,产生误解的可能性的大小也是不同的。许多研究表明,人们所具有的共性越多,他们在交流中所遇到的严重挫折或文化曲解就越少。当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的文化差异增大时,误解的可能性无疑更大。

以文化中某具体方面而言,不同文化的差异不同。例如,作为菊科的一种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其叶子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从植物学的角度对它进行的描述,在各个文化中都是一样的。但其文化内涵在不同文化中却大不相同。在中国它是高雅的象征,人民大众喜欢,北京市把它作为市花。父母亲常用作为女孩的名字,例如“秋菊”。在日本带有一些贵族的色彩,白色的是皇室的象征。在英国只是观赏花卉之一,没有中日两国文化中那种文化内涵。在拉美一些国家却被看作是鬼花,不能用它送礼,只能用它祭灵。例如,在墨西哥过鬼节时,有些地区的人们把万寿菊的花瓣一路撒到墓地的祭坛下面,指引亡灵回家。可以看到,中日对编码的差异较小。中英对编码的差异为中,中墨对编码的差异最大。

可以说,中国与美国文化的差异最大。这种明显的差异可以通过一位贵州农村的农民与美国中部农场的农民的对比看出来。尽管两者有着一些从事农业生产和过着乡村生活的相同之处,但是他们在长相、语言、思想方法、行为举止、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农业技术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异。

中国与印度的文化差异要比中美间的文化差异小。自从西汉末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印度文化以佛教为媒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远远胜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语来源于印度,如:觉悟、实际、清规戒律。孙悟空的艺术原型来源于印度文学。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应对佛教进行认真研究,“弄不清印度文化和印度佛教,就弄不清我们自己的家底。而且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决不仅限于汉族,其他兄弟民族特别是藏族和蒙古族,都受到深刻的影响。

在西方国家之间,其文化差异也是不同的,以美国与其他6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相比,显而易见,美国与日本的文化差异最大;美国与加拿大的文化差异最小。

三、无意识的先入为主

在跨文化交流中,缺乏对对方文化背景了解的人,常常无意识地用自己文化的种种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对方的行为。人们自呱呱落地,大都成长和受教育于某种单一的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为准则。对许多准则很多人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与同一文化内的人相交往的时候,人们又不断地运用这些准则,久而久之形成思维习惯,习惯成自然。

虽然人们有能力冲破自己单一文化的的樊篱,以多种文化的眼光看待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但是实际上多数人难以做到这点。一是大多数人很少有机会直接与多种异文化接触,扩大自己的阅历;二是有些人即使和异文化有所接触,却偏爱自己熟悉的文化,总是从交往中寻找进一步肯定自己价值正确性的东西;三是有些人会在与异文化接触的机会面前退缩。总之,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在头脑中积淀的文化成分,到成年之后难以改变。

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在美国的一点经历就是一个例子。他说:“帮我写书的那位院长太太,本是我以前一位老师的女儿,现在已有40多岁,她屡次和我直说不要老是称她作XX太太,该直称她做Greta。她更告诉我说,若是我总是规规矩矩地XX太太长、XX太太短,她会觉得我有意和她生疏了。她的确待我和家里人一般,我没有理由生疏她,所以下了几次决心要改口了,可是刚要出口,就觉得无论如何向一个年纪比我高,我十分尊敬的太太直呼她的名字是不成的。这时,我才亲切地明白了文化的作用了。理智上,我明知我非按着美国的方式做不可,做了能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但是我的习惯不允许我。我只能向那位太太道歉,说我实在没有法子改口,同时,我又声明我的不改口,并非对她不领情,有意生疏。(“人们在成人之后,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认知方式、行为模式、交际习惯、思维方式,构成了人们潜意识的本民族中心论,即以本民族文化模式为基准来评论其他民族的文化。此外,对异文化的成见和偏见也往往是无意识的先入为主的内容。)

四、误解、矛盾与冲突增多

以上三个原因,增加了跨文化交流误解的机会。在群体层次上,国内不同社会集团、不同民族之间有时发生无谓的矛盾以至激化成。跨文化交流中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不仅在数量上多于同文化交流,而且更难于消弭。

在国与国之间,文化上的冲突会导致政治冲突。例如,英国籍作家拉什迪写的《撒旦诗篇》,引起了伊斯兰国家的普遍愤怒。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1989年2月发出了对拉什迪的追杀令,导致了英国和伊朗两国的紧张。国际上关于人权问题的争论,既包含政治的原因,也包含不同文化的价值观的冲突。美国哈佛大学的亨廷顿甚至认为,世界政局正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冲突的根源既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也不是经济方面的,而是文化方面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国家和集团之间发生。不同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个人层次上,交往者的心理上往往会产生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现象。 文化休克指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参加者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符号不熟悉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症。也有人把这种定义扩大到由持续不断的不适应而产生的精神疲劳,失去不熟悉的食品、伙伴等之后的感觉,对东道主的反感,被东道主所反感,对自己价值观遭到亵渎、价值观和身分角色的混乱引起的不舒服,对应付环境无能的感觉。例如,在茅盾的小说《子夜》中,吴家老太爷从农村来到上海后,因受不了光怪陆离的文化的刺激而死去。这实际上就是具有农村封建文化的吴老太爷适应不了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都市文化而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上世纪70年代,一些英国公司派到非洲和中东的职员有60%由于“文化休克”而未完成工作任务,使公司蒙受很大的损失。上世纪60年代,美国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派遣了由青年人组成的和平队,许多成员由于处于手足无措的“文化休克”状态而不得不提前回国。严重的“文化休克”会引起精神失常甚至自杀。一些西方国家医院的心理诊所就接收“文化休克”的患者。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的明显程度与家乡文化与东道主文化的差异大小成正比。

五、文化变异性增强

同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流在情况报道功能和娱乐功能上是相似的,然而在文化传递功能上有差异。前者更多的是表现文化的遗传性”功能,后者更多地是表现文化的“变异性”功能。同文化的交流功能中的文化传递功能,即社会遗传功能,是一种有利于巩固本群体文化的功能。而跨文化交流的传播功能中的文化传递功能,是把异质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即传播一种不同于本民族的异民族物质文化、规范文化、认知文化,它更多的表现出的是社会的变异功能,使得文化群体的部分成员、文化的某个方面,以至整个文化群体的社会发生变异。

在个人层次上,跨文化交流是一种异文化的熏染,对本文化成员的文化变迁发生作用。例如,我国一些留学美国的学生,在某些文化的方面带有美国文化的色彩。

跨文化交流促使某群体文化的某个方面发生变异。例如,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的中文报纸上出现了“卡拉OK”这类中西文合壁的词语,中国的方块字中加入了拉丁字母。

跨文化交流也会使整个文化群体的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异。在1742年至1840年,中国闭关自守,跨文化的交流微乎其微,中国文化发展呈现的是一种旧文化的延续。1840年中国的国门被打破,出现了广泛的跨文化交流。1911年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帝制被,中国的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19年出现了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后传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840年到1949年的近百年间中国文化的发展呈现的是一种变异。

跨文化交流的文化传递功能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向超级大国文化趋同的功能,而在某一文化群体,特别是一些弱小文化群体中是一种变异的功能。

低效的交流和沟通,相互间的误解,以及其他交际障碍的形成多是由于这些跨文化交际的特点造成的。认识跨文化交际的本质,了解其过程,寻找解决和避免较集中产生的障碍、冲突的途径已经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跨文化交际论文【第二篇】

1.系统性原则

虽然每种文化都各成系统,但至今为止,在外语教学中关于如何学习跨文化还没有定论。教师们通常遇到什么文化现象就浅尝辄止地说明一下,给人的感觉就是话题不定,随意性很强,缺乏系统性。这也是困扰大多数外语教师的问题。细川认为“在教授日本事情的时候,教师对所教知识在大脑中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规划,比如这部分对学习者来说将来会起到多大作用,为了扩大所起的作用,接下来要讲哪部分必须要想好”[3]20。如果不这样的话,也许课堂气氛会很活跃,也很有意思,但是关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也许什么都学不到。那么在外语课堂中教师到底需讲授什么样的知识以及如何讲授,这就涉及到教学大纲的问题了。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参考外语专业的社会、事情、概况等课本及相关的大纲,明确对待跨文化的原则、内容、方法、手段及学生的学习目标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性的文化讲授成为可能。

2.适度性原则

课堂中所导入的文化知识必须要适时适度,本着紧密为传授语言知识服务的原则,不可喧宾夺主。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需要导入的文化必须要与外语知识学习或交际能力培养相关联。如果理解成文学、艺术、音乐、历史、地理、哲学等,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这样大量的导入,不但超出了大纲的范围,而且也与教学目的和目标背道而驰。文化的导入目的应该是外语学习的补充,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掌握。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吸收能力随时对内容进行调整,太难或太易的内容都是不适合的。还应合理地把握时间的分配,注意既不能影响教学的进度,又能达到文化导入的目的。

3.主流性原则

文化的种类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既包括高尚的,也包括低俗的部分。应该导入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既包括政治、经济等,也包括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风俗、习惯、礼仪等等。通常会有很多人认为“讲什么都行”,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什么都行”中选择出“什么(即所教授内容)”[4]95。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挑选,尽可能的选取那些能为课堂知识服务的主流文化。

二、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手段

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室中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充分利用文字资料

包括课本、杂志、参考书等书籍的阅读。阅读书籍是学生系统学习目的语国家文化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非常利于人们对该国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因为某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作品是该国家或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传统文化的积蓄。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修养、欣赏作者的创作技巧,还应该对文学作品所包含的社会背景、历史时代及文化风俗进行详细地剖析,这样才利于学生对该作品所包含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从而培养其对跨文化的理解意识和运用能力。因此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外语教师的一项重要责任。另外,杂志往往会及时地登载一些最新的信息,通过阅读杂志可以了解目的语国家最新的文化发展动态,以此来推察该国文化的变迁,以便系统完整地理解该国文化。

2.合理利用视听资料

现阶段人们使用的视听资料主要有幻灯、收音机、录音机、录像、电影、网络等。视听教育是把声音或影像资料作为素材进行教学的。在外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视听资料的长处,有机地使声音和影像结合在一起,就会使外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的“听”与“看(另一种形式的读)”有效地结合到一起,提高效率。而且视听教材能够把抽象的文化通过客观的声音、图像等以影视剧等形式,再现活生生的生活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5]。

3.充分发挥实际指导者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指导者是指来自于目的语国家的外语教师、留学生、研究人员以及对跨文化感兴趣的人士。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邀请外籍教师来担任会话、听解、社会事情、作文等课程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学生通过与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进行接触和交流,可以很自然的习得通常情况下在教室和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文化。例如:我们中国人从小就知道,与人见面时为了表示诚意,要主动把自己的手伸给对方,通过握手来传达友好。而我们在书本上也学到了日本人见面时,要把自己的头低下,通过鞠躬来传达一种敬意。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可是实际上,对于互不了解对方文化的双方来说,当时的姿势、视线、表情、时间的长短、使用的语言等都是难题。而且这些东西不经过反复实践是很难掌握的。所以,在生活中通过与目的语国家人们的实际接触会很自然地掌握。为了更好地发挥人的媒介作用,除了聘请外教外,很多学校还邀请外国留学生走进外语课堂,互相做学习伙伴,以便在实践中学会跨文化交流。

4.利用各种渠道拓展第二课堂

语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外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对学生加强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和学校利用各种渠道开展教学实践满足学生对语言实践机会的需求,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有效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第二课堂的形势主要有外语角、原版影视作品欣赏、外语专题讲座、外事活动见习和去外企社会实践等形式。通过以上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掌控能力,并能切身体会感悟和检验课堂中所学相关文化在语言应用中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指导,让学生领悟文化在交流中的重要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规律分析

教师通过不断探索,发现人们对跨文化的认识,通常有以下五个阶段。在课堂中学生对跨文化的接触吸收也同样要经历这样五个阶段。以日语学习为例。第一阶段:接触跨文化(Contact)。大部分日语专业的学生都是进入大学才刚刚接触日语的。由于要接触一门崭新的语言和文化,所以他们往往表现得非常兴奋和期待,习惯于用自己固有的文化观去审视新接触的文化,觉得这也新鲜、那也新奇,而忽视了对文化深层内涵的挖掘。经常听到的话语有「日本人は優しい「和室がすき等。第二阶段:否定自我(Disintegration)。随着对日本文化理解的加深,第一阶段的新鲜感逐渐消失,两种文化间的本质差异渐趋明显,特别是开始与日本人接触时,本来自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对方却不能理解,对于如何与日本人接触显得束手无策,于是慢慢的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怀疑。情绪陷入低谷。代表话语有「私はだめだ「言語的な才能を持っていない等。第三阶段:自我调整(Reintegration)。在这一阶段严重者甚至会全盘否定目的语国家文化,以恶语攻击目的语国家的人或者事儿。从而排斥该文化,美化本国文化。在旁观者看来简直就是一种退步。这就需要学生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情,以冷静的公正的态度来重新审视该文化。第四阶段:自律(Autonomy)。这一阶段在明确两种文化异同点的同时接受该文化。逐渐从以本国文化观看待事物的态度转变到适应接受该文化,即要具有「人に頼らなくても自分でやっていけるようになった。自律性を獲得した!的自我满足感。这样就能深入地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恰当地应对各种问题。第五阶段:独立(Independence)。经过以上各阶段的磨炼,在此阶段基本上能够把握自己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影响,而且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自如地选择采用哪种文化观并付诸行动。在评价目的语国家的人时也不再笼统地归类,而是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在了解以上五个阶段的特点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以传统讲义的方式把相关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包括让学生自己阅读有关文化、历史、政治以及经济等方面的书籍。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学生很难获得使自己发生根本改变的信息,也不能持续地从文化交流的实际掌握改变自己的交流技巧。因此,我们不太赞成学生通过此种方法学习跨文化交流。其二是经验学习法。这里的经验学习法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见闻过的事情。而是强调通过“交流”这一重要因素进行实践。其目的就是给学生一次客观地重新思考和审视以往经验的机会和过程。具体的做法就是教师设置题目,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某些事情,然后询问学生的心理感受,让其进行客观性的分析。

四、结语

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如何使学生尽快地了解跨文化,使他们顺利的同目的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是每个外语教师必须关注的课题。现阶段跨文化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东西方之间,亚洲各国之间的跨文化研究才刚刚起步,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此课题的研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为外语教学提供一条新的思路。2011年8月,天津外国语大学召开了世界日本语大会,其主题就是《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ための日本語教育》(跨文化交际中的日本语教育),与会者超过2000人,大会还编辑出版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日本语教育》论文集,收录文章1000多篇。可以说是我国日语界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的一个展示。相信以此为契机,在我国日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研究一定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秉承“导入文化与讲授语言同等重要,在语言教学中积极地导入跨文化”的理念,并且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为更多更好地了解语言与跨文化的关系不懈努力。

跨文化交际案例及分析【第三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交流 冲突和障碍 跨文化训练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近几十年来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得以频繁的交往。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在维吾尔人和汉族人在交流过程中,会由于传统文化、民族风俗等差异而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和障碍,因此利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借助对维吾尔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化解交际中的种种矛盾和障碍。本文将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社会交往等三类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列举并分析案例。

一、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

案例1:小李在阿克苏某地区支教时和一位当地男老师结识,经常在一起聊天。一次他们聊起了各自的父母,男老师委婉地说“????? ???????? ?????.”。小李想进一步问问男老师的父亲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他问道:“??????? ????? ???????”。这是这位男老师突然借故离开,并且面露不悦。

案例1分析:维吾尔族一般忌讳说“??????”,而是用“???? ??????”等30多种其它表达方法,“??????”这个词一般形容某个不受欢迎或者地位低下的人的死亡,用这个词来说这位男老师父亲的故去,是极其不敬的,不礼貌的表达方式。

案例2:小张在阿克苏地区支教,有一次和当地老师一起聊天,老师提到一个名叫阿里木小孩子,因为涉水而溺亡,这位老师为这个小男孩惋惜,小张顺便问道:“阿里木生前学习是不是特别好?”这位老师听后闭口不言,看样子不是很高兴。

案例2分析:小张的错误在于,他不该直呼死者的名字。在远古时代,即人们通过不说死者的名字谋求避免死者的灵魂返回到尘世,伤害称呼自己名字的人。现代意义上的这种忌讳(直呼死者名字),其原因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怀念和尊敬,而不是惧怕死人的灵魂干扰自己。人们提及死者的名字时,一般在前面加上“??????”(意为“受到宽恕的”,“受真主关爱的”)。

以上两个案例分析说明,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跨文化交际,既是语言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语言交际中的语用规范和语篇结构非常重要,关乎到不同文化背景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二、非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之非语言交际,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等等。“体态语”便是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中将从这一角度分析以下案例:

案例3:小王支教时,一天到学生家长家做家访,学生的妈妈热情地招待小王,准备了很多甜点,香喷喷的奶茶,小王喝了3、4碗奶茶后,觉得自己吃饱了,喝不下了,所以当学生的妈妈再次给小王添茶时,小王再三拒绝,甚至把碗拿开,不让学生的妈妈倒水,这个时候气氛突然变得很尴尬。

案例3分析:在维吾尔的文化习俗中,不再核查,即用手盖住查完,示意主人不必再斟。如果用其它方式拒绝,会显得很不礼貌,不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小王把碗拿开,这一简单的动作,使得当时的气氛突然变得尴尬不已。

以上案例分析说明,非语言交际手段十分丰富,但是,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与语言结合使用的,起着重复、加强、补充甚至替代或否定的作用,尤其是在体态语方面,它能反映出这个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思维方式,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容,使民族特点更加鲜明。不同民族的体态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也不同,了解对方民族体态语的特点和内涵,能够让交流更加顺畅,也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社会交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人们的社会交往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即是一个社会的习俗。人类社会的各种习俗是千百年中间逐渐形成的,有些习俗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但多数习俗已经无法弄清它是如何形成的。在人们的习俗中贯穿着这一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案例4:小陈在支教时做家访,学生阿里木的家长热情地招待了小陈,一屋人聊得很开心,这时听到了婴儿的哭声,原来是阿里木不满1岁的妹妹哭了,阿里木的妈妈赶快抱起婴儿,哄着不让哭闹,婴儿破涕为笑,小陈一边夸小婴儿乖巧听话,一边试图吻婴儿的脸蛋和小脚,这时阿里木的妈妈抱开了婴儿,并迅速放回婴儿摇篮。

案例4分析:在维吾尔人的育养禁忌中,他们最忌讳的是婴儿遭到“毒眼”、“毒舌”的伤害,所以,婴儿的父母和其他人避讳夸婴儿或者以爱慕的眼光注视婴儿。维吾尔族也忌讳亲吻不会说话的婴儿,尤其忌讳亲吻他们的嘴巴,否则以为婴儿会常流涎水。还有人认为若多亲婴儿的脚掌,婴儿将会习惯跟人。小陈正式因为不知道这些文化习俗,所以会发生交际上的障碍。

四、结语

跨文化理解力代表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认知而向,它强调经由对自己与互动对方文化的理解,而改变对环境的个人感官的过程。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需要我们以跨文化交际的思维看待每个民族,以跨文化交际的敏感看待每个交际障碍和冲突,最终依靠跨文化交际能力解除,消除交际障碍和冲突,达成顺利、和谐的交流交际。

参考文献:

跨文化交际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交流;语言交际;禁忌

一、引言

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在维吾尔人和汉族人在交流过程中,会由于传统文化、民族风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等差异而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分歧、误解、障碍、甚至是冲突。而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我们,将不可避免的涉及跨文化交际。本文将利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借助对维吾尔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化解交际中的一些矛盾和障碍。本文将从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两方面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列举并分析。

二、语言交际中的案例分析

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语言学家帕尔默也曾在《现代语言学导论》一书中提到“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同时,语言又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维吾尔族中存在着“毒眼致厄”信仰,维语叫“”(毒眼)。所谓“毒眼”是人类嫉羡尤物或忌贤妒能时的心理状态下特有的眼光。相信这样的眼光具有一种邪恶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它常给人们喜爱的事物带来灾祸,招致厄运。②这种“毒眼致厄”信仰的普遍流行,在实际生活中又派生出许多语言禁忌。例如:

案例1:一天,实习学校的维吾尔族女校长带着她的小女儿来到学校,我们看到后,纷纷围过去,看到她的小女儿长的非常漂亮又可爱,我便不假思索地随口说道:“”(这孩子真漂亮);“”(这孩子真可爱);“”(眼睛黑黑的);“”(樱桃小嘴),可是平时和蔼可亲,笑容常在的校长不但没有高兴,反而在我说出夸奖的语言时,却沉着脸小声说了几遍“”。我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案例1分析:

原来校长所说的“”(给你一石头),意思是表示用石头来回击语言神灵,避免孩子中邪,这样就能避凶化吉,减轻对孩子的伤害。因为汉民族比较喜欢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觉得这是对其父母的的一种赞赏,会有一种自豪感。而维吾尔族特别忌讳夸小孩,尤其是长得漂亮的独生子。我对此文化并不了解,所以才会觉得莫名其妙。

案例2:一天,实习学校校长邀请小李去她家做客,路过一片绿油油的麦田,看到一个维吾尔族大叔站在田边,看景色宜人,小李便想与大叔在麦田边合影,大叔满脸笑容的配合,合影完小李便说道:“大叔,这麦田绿油油的,长的真好,一定大丰收!”谁知大叔立刻停住笑容,转头便离去。小李很纳闷,不知说错了什么。

案例2分析:

咨询校长后,才得知维吾尔族农民非常忌讳别人夸他的庄稼,尤其是长势好的庄稼。他们害怕招致“毒眼”,担心这样的赞美会给庄稼带来灾祸。或许会遭受旱涝等自然灾害,或许会遭到人为破坏而使丰收无望。小李不知此文化禁忌,所以才导致大叔转身离去。

非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人类交际语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而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非语言行为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的含义,而且一种非语言行为只有与语言行为或其他非语言行为配合,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如下案例:

案例3:一次去市场购物,付款时,排在前面的是一个维吾尔族学生,收银员说的是方言,维吾尔族学生听不大懂,于是收银员就用手势把大拇指、食指、中指屈并在一起告诉他价钱,可这名维吾尔族学生还是站在那里吃惊的看着售货员,不明白收银员表示什么意思。

案例3分析:

收银员用手势把大拇指、食指、中指屈并在一起,这是汉语中的数词“七”的手势表示方法,汉族人可以用手势表示从一位到十位数字。而这名维吾尔族学生不知道这些手势的含义,以致这名维吾尔族同学不知所措。

案例4:一次,小戴和同系学姐去看望一位刚生完孩子的维吾尔族女老师,在家中没坐一会儿,女老师的妈妈就端来热茶,走到小戴面前,小戴立马上前帮忙,看女老师已有茶水,便把第一杯热茶端到了学姐面前,但女老师妈妈立刻制止,并放于小戴的面前。小戴解释道:“这位姐姐比我年长些,所以就先端给学姐了。”但女老师妈妈只是笑笑也在不让小戴帮忙,而是亲自把热茶端到学姐面前。小戴顿时觉得尴尬,不知什么原因。

案例4分析:

小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解释过后还是先把茶水给自己,原来,这是维吾尔族尊男的思想,在家中如果没有长辈,同辈的话,饭、茶必须第一个给男性。而汉民族则以年龄为顺序,饭、茶必须先给年龄稍长些的人。

三、讨论与分析

跨文化交际要求交际双方既要注意文化的差异,又要注意对文化差异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相互适应。习俗所涵盖的关于语言使用规则的内容,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③

建议

增加跨文化课程

跨文化课程的增加可以让学习第二语言的同学第一时间接触到跨文化带来的冲突。建议本科阶段开始开设跨文化相关课程,并开展谈论课,就自己遇到的跨文化问题讨论、分析问题,从而更深入的了解什么事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意识是Hanvey(1979)提出的概念,指的是理解和承认人类具有各自创造其独特文化的基本能力,社会不同,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各异。提高跨文化意识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首先,要有尊重当地人生活方式的愿望;第二步,深入当地人的生活并取得他们的承认和信任;第三部,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和体会当地人的感情;最后做到视其所视,感其所感,到达感情相通和立场转变的理想程度。”

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更要了解目的语的文化习俗及其禁忌语,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利地进行语言交际,已达到和睦融洽的关系。

四、结语

正是不同语言在文化底蕴方面的差异常常导致言语行为的语用迁移现象,才会造成交际的理解失误。同时语言交际涉及语言行为,稍不加注意或不尊重对方的禁忌,就很容易伤害对方的情感。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必须提高对禁忌的敏感度,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禁忌习俗。这样才能消除交际障碍和冲突,达成顺利、和谐的语言交际。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

参考文献:

[1]任骋。中国民间禁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4]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

[5]刘纸。语对比说略[I],语言与翻译,1994,(3).

[9]刘彩霞。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文化研究[D].硕士论文2010年。

[10]刘磊。语言禁忌比较[D].硕士论文。2012年。

注解:

①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15.

65 13628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