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论文范例(精彩5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儿童教育论文范例(精彩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儿童教育论文【第一篇】
文化知识教育现状
教育薄弱是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家庭教育现状,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其临时监护人大多年龄偏大或文化程度比较低,疏忽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或监管不力,使得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现状,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成绩好坏来评定教学标准,使得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忽视对儿童身体健康的教育指导,对于留守儿童也缺少更多的关照呵护。
道德品质教育现状
农民工弱势的社会地位、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重智轻德”的倾向,使得广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在“知”、“行”、“情”、“意”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知,多表现在自我认识不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容易不良行为的影响;行,表现在行为随便消极,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情,情感缺乏,或情绪稳定性表现较差等;意,自律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等。
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规划》提出要建立健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其中包括了要重点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众多的研究表明,目前留守儿童存在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有:孤僻任性、情绪消极、冷漠自私、自暴自弃、自由散漫等,甚至会产生叛逆、厌世、自杀等极端行为。根据基层妇联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遇到挫折时,认为生活没意思占%,而产生过自杀念头的占%。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往往没有引起学校、家庭的重视与关怀,缺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2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基本策略
家庭教育
可采取改变务工方式,尽可能避免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最好留一方在家尤其是母亲;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除了祖父母等年长长辈,最好也有较为年轻一些的,能够积极主动、可靠地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父母要与留守儿童、学校老师、委托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及时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情况等,且保障留守儿童正常的物质需求。
学校教育
可采取以下措施: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老师除了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学习的教育外,不可忽视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辅导;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感情沟通,建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跟踪调查档案。
社会援助
引导社会团体、公益组织、企业及国际组织参与支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鼓励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到农村地区开展支教、宣传教育和医疗服务等工作,以及各种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的活动;农村村委会、地方政府机构等,落实好农村儿童监护和教育责任,做好监督,保障留守儿童获得义务教育的权利,繁荣农村文化,为留守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由妇联、共青团等单位组成专门的机构,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
政府扶持
2015年新出台的《规划》指出:国家在人口管理上要出台相应措施。户籍改革是关键,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性待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确保农村务工人员与城市人享有同等的社会政治地位,确保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子女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明确地方义务教育目标,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分解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综合考虑物价上涨、教育质量、信息化教育及学生体检等需要,增加中央财政的经费补贴,提高在校生的经费标准。落实地方政府责任,明确部门的职责分工,开展监测评估,切实提高支持政策和项目的执行效率,做好留守儿童发展的各项工作。
3小结
“留守儿童已经不是一个群体问题,而是中国未来的问题”,儿童的发展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关系着社会的公平公正,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关爱留守儿童,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每个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及留守儿童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
儿童教育论文【第二篇】
在广大的的农村教育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一种自由散漫的教学风气,老师酗酒、抽烟、随意缺勤、应付教学等事件层出不穷。学生则打架斗殴、任意逃课、作弊成风、弄虚作假等现象也是屡屡所见。对于这些情况,学校里的一些规章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得到实际的管理规范效果,更没有进行强有力地监管力度,对违规乱纪的教师和学生没有进行良好的管理和教育,只是敷衍了事就无法树立好的管理理念,更无法普遍的进行有效的教育工作,农村儿童教育的效率难以得到质的提高。
二、解决农村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对农村经济的开发与扶持,加速农村儿童教育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落后是导致农村儿童教育落后的根本因素,并且是决定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地区农村整体因素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教育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也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加强合道乡大路洼村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开发,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促使原有政治、经济与文化结构的改变,提高和完善教育体系的整体功能的优化升级。
(二)完善农村基础建设,改变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
加强农村社会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思想解放,广泛的吸引广大农村地区的孩子自觉接受教育。目前,加强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农村儿童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同时,农村社会思想解放也需要各种设施的发展和完善,一种落后的思想意识,就会形成一种落后的社会价值观念,落后的价值观念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的选择和行动,加强思想建设和思想动员,会更好的促进农村思想的解放,实事求是的解决农村儿童教育问题。
(三)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快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解决大路洼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作为学生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进行电话沟通;作为教师,对家长没在身边的孩子,不仅在学习上要进行教育,更要在生活中进行照顾。此外,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国家在人口管理上要出台相应的措施,适应人口流动的发展趋势需要。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确保农村务工人员和城市人享有同等的社会政治地位,保证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人子女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
(四)完善教育目标,指明教育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方针一直在发展,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十提出党的最新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的发展布下了明确的任务和发展前景。作为农村教育组成部分的大路洼小学,更应该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因地适宜、因时适宜的完善和发展自身的教育目标和规划,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为农村儿童的全面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
(五)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体制创新
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的总和,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对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有直接的影响。它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其外延包括以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制度。因此,大路洼小学的农村儿童教育,要适时的完善管理体制,要时刻的铭记改革创新,才会有不竭的发展动力,推动农村儿童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结语
教育事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怎样发展教育、靠什么发展教育,是需要不断的探索的社会问题,它不会在一个时代兴起,也不会在一个时代终结,它具有自身不可丧失的传承性。像大路洼小学这样的农村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应该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扶持,缩小与城市的差距,达到城乡教育的共同繁荣。这样不仅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又好又快的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文化的繁荣。
儿童教育论文【第三篇】
本文作者:肖健工作单位:贵阳市图书馆
教育方法在教育方法上,少儿图书馆应该在图书资料传播方式的前提下构建一个更加完备的辅助学习制度来体现其教育职能。在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形势下,需要获取学习的信息是没有阻碍的,少儿图书馆影响社会的辅助学习制度不应该是单纯的图书资料流通,而应该以知识信息为重点的多职能、多角度、有内涵的信息传播,其传播的质、量、措施以及方法等均需要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此外,少儿图书馆影响社会的辅助学习制度也不应该是普通的阅读引导,而应该是多方式、多层面的教育行为。
在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形势下,少儿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旧有含义和体现方式将发生改变,向多职能、多视角方面扩展。少儿图书馆应该建立更加完备的辅助学习制度以逐步扩展其职能。扩展道德修养培育职能在学习型社会当中,素质教育并非简单的对于社会和人类责任感的提升,也不仅是对于“落后就要挨打”沉痛历史教训的回顾,更具有让受教育者去从内心感触个体的情感以及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该理念来看,少儿图书馆的道德修养培育不光要着手于道德品质、革命历史和爱国情操教育,更需要着手于少年儿童的价值取向、奋斗目标、高尚情操、人格修养等方面。因此,少儿图书馆应该尽量营造能够切实拓展少儿主体性的阅读氛围。在内容方面,重视优良美德与当前伦理的密切融合,为少儿提供传统文化精髓知识养分。在方法上,规避教条主义,提倡自发学习,尽量给少儿提供一个自由飞翔的天空,充分发挥少儿的兴趣爱好以及调动他们的潜力,在不知不觉中扩展道德修养培育职能。提升文化知识传播职能文化知识传播职能是少儿图书馆最根本的教育职能。在当前学习型社会的形势下,少儿图书馆影响社会的文化知识传播,其关键点应该着手于教育信息的有效运用上,努力实施以流通服务为前提,以信息利用为重点的多职能、多角度、有内涵的信息传播机制。第一,要提高传统的咨询与指导活动的方式方法和能力水平,有效指引少儿去获取文化知识。第二,由于兴趣爱好的不同,努力钻研各种知识的少年儿童学习的内容复杂、领域广、层次多样,宜构建一个网络教育信息导航体系,充分发挥网络具备各式各样学科信息的优势,全方位供应有意义的教育信息、咨询和指导业务。第三,在网上构建远程教学资源共享,使得少儿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学习所需的相关信息。革新教育培训方式在当前学习型社会的形势下,终身教育理念使得人们在少年阶段就要有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方式同时存在。少儿图书馆应转变其不具备教学、知识传授的固定模式,按照少儿智力启迪和个人爱好等需求,创新各式各样的教育培训方式。少儿图书馆和校内教育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教育目的具有引导爱好、激发潜力、指引独立学习和培育创造性思维。所以,少儿图书馆务必革新传统的课堂形式的教育方式,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培训方式。
少儿图书馆的教授内容必须是多层次的,有利于培育少儿语言表述、写作水平、发散性思维水平的各类培训形式,比如外语、作文、科学小发明等都能够融入进来;其教授方式应该是灵活多变的,不受年龄、文化水平等条件限制,最好能做到随时学习、一对一的教授方式等;其教授资源应该是独具特色的,馆藏图书资料、数字信息和网上远程资源共享都使学员获得了优良的学习条件;其教授考评应该是正规的、多层次的,学习效果评价以及资格认证制度都是学习的激励机制,进而加强少儿终身学习的观念。扩展信息素质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少儿图书馆所具有的作用并非以往简单地使用图书馆的技能教育,而是让少年儿童能够从中取得知识并且运用所知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策略性的教育。这中间包含了信息意识的培养以及信息技能的锻炼与运用、信息价值观念的养成。所以少儿图书馆需要大力扩展信息素质教育并将重点放在能力培养上。第一,需要将信息素质教育融入到中小学的课堂,让其成为少年儿童的必学科目。第二,需要构建起一整套详尽健全的教学体系,其中包含所要达成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以及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逐步地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第三,及时更新活动的内容以及形式。在活动的内容方面,要将技能的锻炼逐渐过渡到能力培养层面,在活动的形式上,通过知识的传授和实践的体验相互融合,让少儿在图书馆的活动中学会学习。提倡积极向上的休闲文化学习型的社会所能够发挥的积极效用主要体现在其不但为人们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还可以让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充实。少年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以及审美观初步建立的阶段,帮助他们确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教育的重要职责。特别是现在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共识。少儿需要从以往的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与社会接触,去积极地参与健康向上的休闲文化。在学习型社会中,图书馆既要为少年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更要多组织符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文化活动,通过主动地引导来有效地开发少儿的审美。少儿图书馆可以多组织一些诸如讲座、报告会等活动,举办一些工艺美术作品的展览,利用良好的文化氛围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让少儿图书馆真正成为少年儿童的精神乐园。
儿童教育文章【第四篇】
关键词:国内;国外;特殊儿童教育;教育模式
特殊儿童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殊社会群体,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虽然国内外对于特殊儿童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模式与方法,但都是为了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其具备正常儿童的基本能力,完成正常儿童所受的教育。这是特殊教育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国内外特殊教育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索,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特殊儿童教育的水平。
一、特殊儿童简述
特殊儿童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儿童。这些差异可表现在智力、感官、情绪等方面,特殊儿童既包括在发展上低于正常水平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水平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儿童。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特殊儿童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缺陷儿童”“障碍儿童”[1]。其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类型。
二、特殊儿童教育含义
特殊儿童教育,是把特殊儿童或者在学习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作为教育对象。我们通过采取一定的教育方式,使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完善人格,提高社会适应力,从而满足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国内特殊儿童教育模式
(1)特殊教育学校模式。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由政府、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M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专门对残疾儿童、青少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机构[2]。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实际特性,开设不同的特殊教育课程,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在实际教育中,既要注意发展其正常的活动能力,又要尽力弥补其先天不足,对教育活动的进度适当进行调整,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同时形成系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促进特殊儿童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班模式。这种特殊儿童教育模式,是根据某个地区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在普通学校小范围地开设特殊教育班级,班级和特殊儿童的数量都是有限的,特殊教育班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这种特教班形式缺乏一定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虽然能够满足特殊儿童的基本教育,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特殊儿童教育深层次发展。
(3)普通学校中普通班的随班就读模式。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教育发展不均衡,特殊教育发展也出现很大差距,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模式,就是在这种教育背景下产生的,我国的随班就读基本上采用的是完全的随班就读。完全的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在普通班级里学习和活动,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普通班教师利用自己的专长和对学生的了解,针对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进行因材施教,提供个别辅导。这种完全的随班就读模式,虽然把特殊儿童纳入普通班级,但是由于普通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一,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不足,加之我国普通学校班级差别较大,随班就读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四、国外特殊儿童教育模式
(1)融合教育模式。即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起上课。在实际教育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所有学生,特别是特殊儿童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得到充分的提高。主要是开展有效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不追求统一性,而是充分重视特殊性,尊重特殊儿童的心理及身体发展特性,同时,没有在形式上过分强调特殊儿童的特殊性,使所有学生融合在一起,通过展开不同的教学计划、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特殊儿童教育早期干预模式。国外发达国家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早期干预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早期干预的不同模式。通过医护人员与特殊教育专业人员互助合作,将医疗和教育相结合,采用各种有效手段,为特殊儿童提供早期干预。不但促进了特殊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更促进了其素质与能力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特殊儿童教育问题是世界性的研究课题,这不仅关系着特殊儿童的发展,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发展,目前国内外特殊儿童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需要在特殊儿童教育发展中,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特殊儿童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戚克敏。 国外特殊教育有效教学研究及其启示[J]. 教育导刊,2013(9):38-41.
[2]黄艳华。 英美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3]蔺万斌,漆大鹏。 我国大陆地区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探究[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0(1):14-20.
儿童教育范文【第五篇】
关键词 尼尔・波兹曼 电视文化 消费社会 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尼尔・波兹曼是美国著名的媒介环境学者和教育学家,他曾就电视文化在现代消费社会中的横行对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并试图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波兹曼最为著名的理论之一就是童年的消逝。他认为童年是印刷时代的产物,是伴随着对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出现的。儿童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读写能力,才能具有一定的辨别力和判断力,才能逐渐具备成人的思想。但是到了电子媒介时代,童年又面临着消逝的危险。电视利用其对感官的多重开发使得儿童可以毫无阻隔地获得对成人世界游戏规则的认知,提前进入了成人阶段。于是,童年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正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尼尔・波兹曼提出了自己的媒介教育观。
一、电视与家庭教育
在波兹曼看来,要解决儿童所面临的困境,首先要从家庭做起。在学校出现之前,家庭是教育重地,学识和人格的培养都要在这里完成。即使到学校出现,家庭依旧发挥着强大的教育功能。首先,在进入学校之前,儿童要在家庭环境中完成最基本的学习。包括语言技巧、举止规范等方面知识的基本掌握。然后,在儿童进入学校之后,家庭还要协助学校完善儿童的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
但是在电子媒介环境中,家庭的结构和权威正在日益受到威胁。首先,电视、电影、唱片等媒介逐渐取代了家长在家庭中的地位,取代了家长对于儿童价值观的培养。由于信息环境的改变,家庭已经没有很好的办法来控制孩子的信息渠道,子女和父母开始接受同样的信息,甚至子女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父母;而子女在电视和网络的诱导下,也不再认同父母所确立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由此家长的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不无忧虑地指出:“很显然,媒介已经削弱了家庭在塑造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情感发展上的作用。”继而,在媒体权力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家长对自己养育子女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转而求教于电视媒介所宣扬的所谓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咨询专家。马尔库塞曾就家庭所处的困境提出深刻认识,认为“家庭的社会功能的削弱反映了技术对个体的吞噬。大众传播媒介的专家们传播着必要的价值标准,他们提供了效率、意志、人格、愿望和冒险等方面的完整训练。家庭无力与这种教育相抗衡”。
波兹曼因此鼓励家长“将养育子女视为是对抗文化的行动”。。由此,他试图提供一条通过媒介和家长的合作从而实现对儿童保护的有效途径。第一,减少儿童在媒介中的暴露量,即尽量减少儿童形象在广告、肥皂剧和各种娱乐节目中的出现。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孩子在电视中寻找情感认同,并且避免儿童对家庭的疏离,转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他们确立一种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但是我们会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电视媒介不可能,为了保存儿童的概念而放弃自己的利益,反而会在加速对童年概念的消解中寻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正是基于此,波兹曼提出了第二条建议:家长要限制孩子的观看内容,并对内容提出批评。这就要求在孩子与媒体的接触中,父母要尽可能陪同,不断提供对于节目内容、主题的批评,帮助他们形成对周围事物的正确判断,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如果父母忙于外界事务,就会把孩子留给电视机。为此,波兹曼进而提出了一个似乎为所有女权主义者所诟病的建议;让妇女回归家庭,重新担任教育子女的角色,因为妇女对童年来说是最好的塑造者和保护者,这一建议在某种程度上是要恢复传统的家庭状态和家庭观念。
二、电视与学校教育
柏拉图认为学校的目的是要训练智力和培养性格。16世纪学校的出现就是要培养儿童的读写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学习思考,发展智力,并且避免变得愚蠢。在电视没有出现之前,人们普遍把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看做启发心智的唯一途径。但是在300多年后的今天,电视却影响到了学校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一贯以来对教育的信仰。
渡兹曼认为,学校是建立在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之上的公共机制,我们可以通过童年与印刷术和学校的联系看到这一点。现代学校在创立之初是要培养儿童的读写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独立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思考,因此,儿童进入学校就是要学习如何逐渐掌握成年人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但是,今天的学校在行使自己的教育职能时,不得不面对电视带给传统教育环境的影响与改变。波兹曼在《教学作为一种保存性的活动》这本书中谈到,电视媒介的信息传播形式正在以其形象性、瞬时性以及娱乐性迅速侵占年轻人的心灵。电视已经取代了学校的教育地位,成了“第一课程”。
首先,电视采取了与学校完全不同的认知模式。学校起源于印刷时代,因此也就带上了深深的印刷媒介文化的烙印。“现代学校是活字印刷的产物,因为对学校来说,孩童到学校是为了学习识字,因此也就是如何作为成年人。”。即使到了电子媒介时代,学校依然保存着自己贯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是一个连续的知识累积过程,要建立在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而电视是一种以图像为中心的媒介,图像本身是具有根据性的,对它的理解不需要掌握特殊的技能或技巧。因此,电视用图像将文字的地位取代,就避免了传统教育所必须的抽象思考。所以电视带来的是认知度的提高,理解度的降低。
其次,电视教育之所以会比学校教育具有更强大的影响力。还在于它本身的娱乐性。“电视对教育哲学的主要贡献是它提出了教学和娱乐不可分的理念。”孩子在电视机前是自由的,随意的,但是,事实上,“‘教与学’这对矛盾是构成‘教育’这一事务的最初的和最基本的矛盾运动关系”,电视摒弃了这一关系,消解了儿童在教室里所培养起来的纪律观念。电视从信息的形式和内容上转移了学生对课堂教育的兴趣,同时也彻底超越了印刷书籍所特有的线性文本对人的启示,在某种程度上,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教育就是要颠覆以文本为中心的现代欧洲思想。
事实上,人们只要看一下,孩子们在电视机和网络面前的着迷程度和所花费的时间就可以看到,那些迅速变化的感官信息在我们的生物偏向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尼尔波兹曼认为,传统学校教育培养起来的学生树立的是一种以语言为中心的世界观,关注历史和未来,强调理性;而电视教育培养起来的学生树立的是以图像为中心的世界观,关注当下,强调感觉的真实。因此,他不无忧虑地指出,电视成长为“第一课程”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教育的终结。
电视以其轻松性、形象性和娱乐性颠覆了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严肃性、逻辑性和连续性。电视是摒弃思考的,因此在电视机前成长起来的一代是拒绝思考和判断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现在儿童越来越受重视,但我们的资讯环境事实上确实已经淡忘了儿童的观念,即儿童不仅仅在生理上应该受到保护,更应该在精神上给予保护,避免使其
幼小的心灵过早遭受信息环境的污染。那么学校和家庭应该如何抗拒媒介对其权威的侵袭,保护儿童的存在呢?尼尔・波兹曼提出了媒介教育的概念。
三、媒介教育
“学校是我们少数几个保存下来的以非电子传播模式组织起来的信息系统之一”,而电视却是电子时代信息传播模式的典型。波兹曼认为,家庭对于儿童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仍然缺乏学校教育的权威性。那么学校应该成为对抗电子媒介的主战场,这就有必要在学校开设关于媒介教育的课程。当然,所谓的媒介教育“并不意味着对媒介的使用。它意味着调查媒介,从而发现传播技术如何控制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这种调查首先从媒介历史开始,要让学生在整个童年时期逐渐了解有关传播技术和某些媒介内容的历史问题,尤其是那些历史久远,看似自然存在的内容和技术。每一种媒介都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为当时的人们构造了一种现实,并进而构造了人们对这种现实的理解,由此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了不同时代特有的媒介环境。每个时代的媒介环境都会塑造一种独特的社会意义,而媒介教育的任务除了理解每一种媒介技术的历史,更应该考虑每一种媒介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例如,数字0的出现如何改变了人类的思考方式?而事实上,我们现在教授数学的方式培养了很多的“数学盲”――对数字及其代表的意义缺乏基本的理解。考察我们当今的教育,恰恰是缺少了关于学科历史的教育。因此,波兹曼认为,每门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成为一位历史老师,向学生们讲述本学科的历史。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这种历史意识,他们才可能对媒介的起源发表更多的观点,才能更多地了解每一种媒介的出现给文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而才能挖掘出隐藏于媒介文本中的价值偏向和意识形态。但是,如果继续对媒介的历史保持默然,就像现在的学生认为字母和数字是本来存在的一样,若干年后的孩子们也会认为电视是一个“神话”。
媒介教育还应该考察媒介内容,并对其进行批评。每个时代的媒介内容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塑造当时受众的理解能力和情感喜好,它对年轻人的教育至关重要。我们今天的媒介所宣扬的感觉标准和社会价值正好与学校教育相反,而学校仍旧不断把不同形式的媒介引进教室,其目的并非为了让学生理解媒介的表现形式和表达习惯,而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学校教育正是在盲目引进媒介时受到这些媒介价值观的影响才逐渐背离了自身的教育哲学。因此,当我们进行媒介教育的时候,必须要向学生提供一种批判的方法和工具,而这种方法和工具就是媒介语言和媒介内容。要努力让学生理解媒介是如何传达关于社会、国家、个人、责任、权利等观念的,帮助他们采取一种清醒而冷静的视角来审视媒介内容,由此获得一种力量来抵制现存文化中的习惯势力。对于如何帮助观众提高对电视的识别能力这个问题,波兹曼在一次访淡中认为,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他已经用了25年的时间来寻找答案。他最早在《电视与英语教学》这本小册子里探讨过答案。首先他希望英语老师能够更严肃地对待电视,然后帮助他的学生不仅抱着热情,还要抱着同样的识别能力来看电视。
此外,质疑技术的价值也必须成为媒介教育的一部分。媒介技术本身不仅仅是为人类提供了一种认知世界的工具,不仅提供了关于世界的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一种关于世界的新观念。正如望远镜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人们对宏观世界的知识了解,事实上还对人类的神学世界提出了挑战一样,电视带来的一种完全去传统化的教育。它摒除了理性和逻辑,引发了对于破碎、无序、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每个时代的媒介环境都会塑造一种独特的社会意义,而媒介教育的任务除了理解每一种媒介技术的历史,更应该考虑每一种媒介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
上一篇:迎新生晚会主持词串词范例4篇
下一篇:播音稿范例【汇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