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的定义范文【最新5篇】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自主学习和深度理解吗?以下是阿拉题库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支架式教学的定义范文【最新5篇】文章,欢迎您借鉴参考。
支架式教学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教学支架;物理教学
1引言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以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开发出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以学习者当前的发展水�
在教学实施前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可以知道当下学生有哪些理解和认知能力,从而搭建合适脚手架以帮助学生从一个水平进阶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支架式教学的定义中强调教师或引导者应事先把复杂的教学任务加以分解,我 目前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支架式教学应包含以下四个基本步骤:搭建脚手架、创设情境、协作学习、自主探究。
2教学支架
支架是建筑学常用的名词,又名脚手架。即工人们在建造建筑物时搭建的暂时性平台。在学习情境中,学生知识的建构需要教师以环境为中介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借此来促进学生认知、社会情绪、行为的发展。教师通过解释环境中的事件帮助学生学习的行为就是起一种支架作用。常见的教学支架有以下4种:问题支架、建议支架、实验支架和预留支架。对支架分类后我们发现,教学过程还应由不同层级的支架构建而成,其中有一条支架主线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我们称其为主支架。主支架是指贯穿一节课始终的一种教学支架,比如问题支架,常用于支架式教学4个基本步骤中的情境创设,即通过某一问题或实验将学生带入某一情境。基于物理学科的特殊性,主支架应由某一实验或某一问题担任,教师从实验或问题入手,带领学生进入某种教学情境,以该实验或问题贯穿一节课的始终,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主支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贯穿始终。为了一步步达到教学目标,还需在主支架上搭建一些小支架,我们称其为辅助支架。教学是在主支架的基础上,通过辅助支架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类似盖房子的脚手架。依据实际,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担任主支架的可能性较大。辅助支架则由问题、建议等承担,这些支架的目的是帮助主支架完成对某一知识点的阐释。如图1所示,在支架式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根据教师搭建的支架层层递进,而学生的思维过程正是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必要途径。当教学支架被撤去后,通过思维过程形成的知识框架仍旧屹立在学生的记忆中。
3 楞次定律教学实例
搭建支架分析
学习者分析学情分析: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楞次定律是分析和处理电磁感应现象问题的重要支柱之一。认知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在观察电磁感应演示实验时能够解释插入、拔出磁铁时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1.已经掌握了磁通量的概念,并会分析磁通量的变化。2.已经知道了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3.已经利用(条形磁铁、电流计、线圈等)实验器材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对学习者的分析表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能够支撑学生学习楞次定律。因而可以选择实验原理能够被学生理解的实验作为主支架创设情境。
教学目标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后,结合高中物理教学标准,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个部分。知识技能:(1)知道感应电流自身也会产生磁场,认识感应电流自身产生的磁场是学习楞次定律的关键。(2)知道磁体插入时磁通量增加,抽出时磁通量减少。(3)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①明白定律中“谁阻碍谁”,即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通量阻碍原磁场的磁通量;②搞清楚阻碍什么,即阻碍的是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磁通量本身;③掌握如何阻碍,即原磁场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阻碍其增加),当原磁场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阻碍其减少);④明白定律中阻碍的意义。(4)会运用楞次定律判断一般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动作技能:学生能够连接试验、做图、画表、记录实验数据。
在搭建教学支架时应考虑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参考课程标准设定学生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如,某一问题支架为“闭合电路中没有电流,那么电流是怎么产生的?” 搭建这一问题支架时应预设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创设情境――主支架
采用演示实验作为主支架创设情境。如图2所示,通电螺线管与两个反向并联的发光二极管串联,将磁铁插入、抽出螺线管,让学生观察现象。选用此实验作为主支架是因为该实验包含了感应电流的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等知识。该部分知识是学生理解楞次定律的基础。
协作学习――辅助支架
创设情境后应紧接着进行实验原理探究,以紧凑的小支架协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从而步步深入,构建自身知识框架。
(1)建议支架: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这一性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现象的同时,知道了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就意味着学生理解了磁体插入、拔出螺线管时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同的。
(2)问题支架:为什么两个二极管会发光?二极管能发光就说明串联二极管的电路中有电流产生,这一显而易见的问题能为下一个问题作铺垫。
(3)问题支架:闭合回路中没有连接电源,电流是怎么产生的?教师在给出第一个建议支架时就已经为此问题做出了预设,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容易回答。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回答此问题就如同回答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学生对此问题的思考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这一概念。
(4)预留支架:感应电流自身也会产生____。此处采用预留支架是因为在理解了“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这一概念后,学生不容易立刻想到感应电流自身也会产生磁场。这是一个转折点,教师须要通过这个填空引出楞次定律中的第二个关键词“感应电流的磁场”。
(5)问题支架:N极插入时红灯亮,根据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否判断出电流的方向?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一个媒介,在理解楞次定律时学生需要通过这个桥梁找出感应磁场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之间的关系。
(6)问题支架:知道了感应电流的方向,能否判断感应电流激发的磁场的方向?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安培定则,并能够通过安培定则判断电流激发的磁场方向。此处通过问题支架引导学生回忆安培定则,并运用其判断电流激发的磁场的方向。
自主探究
在协作学习的环节,教师通过支架帮助学生完成部分知识的构建。此处,为学生提供一个预留支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完成自我知识构建。
预留支架:楞次定律原理汇总表。学习楞次定律的关键在于清楚感应磁场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之间的阻碍关系,而“阻碍”二字不能抽象地讲给学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理论论证。所以在理清了整个演示实验的原理后,通过表格(表1)将实验原理有序地排列出来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地找出阻碍的关系,因此楞次定律就应用而生。
4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反思
搭建支架要灵活
将支架式教学运用到物理教学后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讲课思路进行思考,但也有小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分析认为,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而言,某些支架设计得有些难度,以至该部分学生无法利用教师搭建的支架建构自己,从而失去了该部分支架的意义。所以支架的设计和选择尤为重要。教师在设计支架式教学时应将此类问题考虑在内,提前准备一些简单的、更为细致的小支架(如建议支架),以引导个别跟不上思路的同学构建知识框架。
支架要丰富多样
在楞次定律的讲解中学生的思维跟随教师的支架一步步升华,但单一的教学支架会引起学生的思维疲劳,也不能有效地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此时丰富多样的支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最近发展区内的知识体系。
此外,我们无法只用实验或问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楞次定律。同样的只用建议引导的课堂会缺乏物理课应有的乐趣。所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支架式教学中我们采用各种各样的支架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目的。
5 结束语
依据物理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为学生讲解某个知识点是枯燥的、难以理解的。这就须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一些中间媒介帮助学生理解新的或者抽象的概念。支架式教学注重知识的衔接,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自身对知识的探索热情,且更加符合当下的创新教育对师生的要求。从这一点出发,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要运用各种手段以达到引导激发学生的目的。而多种多样的教学支架恰能起到这一作用。实践表明,运用支架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支架式教学范文【第二篇】
语文教学中的支架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搭建支架的目的,按照知、情、意、行的维度,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问题式支架―化未知为已知
1. 问题式支架的含义。问题是思维的“启辉器”。问题式支架教学是指以问题为载体,以支架理念指导学生的学习,即在开展学生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建好问题链,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最终顺利完成教学。教师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链构成了课堂教学支架,即问题式支架。这种支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化未知为已知。
2. 问题式支架的操作案例。《唯一的听众》(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片段:
师:孩子,你们真棒,能通过想象、语言来揣摩老人的心理。但是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他为什么说自己耳聋?
生1:希望小男孩没有心理负担。
生2:可以放松地练,没有压力地练。
……
师:老人为什么要鼓励这个初次见面、琴技又糟的小男孩?
生1:他是个热爱音乐的小男孩。
生2:她希望小男孩不要停下来,能继续练琴……
师:老人是一位声乐教授,也是名优秀的小提琴手,她更能理解初学者在刚拉琴时琴声难听、不堪入耳,更需要他人的―
生:(接)鼓励。(板书:鼓励)
分析:老人的用心良苦隐藏在字里行间,引导学生体会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将矛盾点抛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化未知为已知,一步一步得出老人的语言是在默默鼓励小男孩。问题支架使教学难点轻松突破。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问题是教育的细胞。教师用一系列层次鲜明的问题链搭建了问题支架,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学生的学习逐渐深入。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学中心向学生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3. 问题式支架的操作要求。(1)做好预设。教师在设计教学前做好预设,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及其与新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创设问题情境。问题式支架必须以普通学生为标准来预设,需要搭多个支架,再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能力,不断调整自己的预设,选择搭建恰当的问题式支架。(2)相机介入。问题式支架教学强调以“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师的介入依据。当学生可能在思考、解决问题遇到困难,如百思不得要领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时,教师应该及时为学生搭建支架。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供援助,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变换思考的角度,或者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使学生能够顺利解决问题。(3)随机调整。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教师根据预设准备多种多样的支架是必要的,但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人,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因而不可能完全如教师预设的那样按部就班。这就决定了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能力,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选择恰当的问题式支架。(4)适时撤出。在问题式支架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使学生掌握和内化新学到的知识。学生一旦解决了主问题,达到了教师预设的目标,教师就要适时地撤出支架,帮助学生从当前学习水平向更高的水平攀爬。当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后,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时,问题式支架就应该逐步撤出。
二、情感式支架―化文字为
体验
1. 情感式支架的含义。情感式支架是指教师运用富含情感的教学语言和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情感氛围,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阅读情感,将文本的价值标准变成学生信奉的内在价值,感受和体会文本表达的各种情感。
语文学习是学习者与创作者以文本为媒介进行的心灵对话。情感共鸣是学习者把握作者创作目的和文本意境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搭建情感式支架,引导学生深潜到作者的内心深处去触抚弥漫在字里行间的种种“情意综”,去品嚼文心,达到所谓的“目与魂交,心与神游”的境地。
2. 情感式支架的操作案例。《微笑》(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礼物”单元)片段: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4、5节,其他学生认真听,边听边联想: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生活中与微笑有关的画面?这微笑包含了什么?
生1:我从“它为失意者重燃希望的火苗”想到有一次我考试成绩不理想,同学给我一个微笑。这微笑包含了鼓励。
生2:我从“生意兴隆荣耀”仿佛看到我家附近的一个小店,因为店老板微笑待客,来买东西的人特别多,生意自然兴隆了。这微笑包含了热情。
生3:我从“家庭充满温馨”“它使劳累者疲劳顿消”想到爸爸工作很辛苦,回到家后,妈妈和我微笑着迎接他,他也笑了。这微笑包含着体贴、关心。
生4:我从“对悲伤者它犹如太阳”想到了有一次,一个老爷爷要过马路,我微笑着去帮助他,他笑着对我说谢谢。这微笑传递的是温暖。
分析:蕴含着开放性、丰富性的文本向读者的心灵世界敞开着,让读者的心灵世界也充满着梦的萌动与想象力的冲动。心灵与文本的碰撞,就在缔造着既虚拟又真实的生命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参与着每个人的生活与生命,或者说每个人的生活与生命都创造着阅读。教师以联想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支架,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情境的理解,不但读出了文字表面的意思,更体会到了文字背后的深意。学生通过联想唤醒了自己已往感知的形象,再通过语言叙述人物场景中各种微笑的作用,使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借助音乐、图片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并由此升华,从而领悟到微笑的神奇作用。
3. 情感式支架的操作要求。(1)利用教材丰富的情感因素,搭建情感式支架。(2)利用直观教具搭建情感式支架。通过音乐、图片、视频、表演等手段,展示直观、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搭建情感式支架。(3)利用语言搭建情感式支架。借助教师生动的导语、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恰当的肢体语言等来搭建情感式支架。(4)引发学生进行联想搭建情感式支架。真教育自有情,有情自有真教育。情感式支架往往不需要撤掉,而要把支架牢牢地搭建在学生心灵深处,使其自动生成情感支架,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实践式支架―化理论为实践
1. 实践式支架的特征。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实践对于人的成长意义如同上帝造人时向人体内吹进的气息。理论知识来自实践经验,又高于实践经验。实践式支架是在教学过程中,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经验,通过实践的方式,主动建构起知识技能,并将其内化,在日后的学习当中加以运用。
2. 实践式支架的操作案例。《春天的手》(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片段:
师:春天的手抚摸着大地,大地一片新绿。你能做做“抚摸”的动作吗?谁曾经抚摸过你?有什么感受?能说出你的感受吗?
生:(做动作,轻轻摸)
师: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绿草茵茵的迷人景象。
师:春天的手掠过小河,小河唱起了欢快的歌。 谁能做做“掠过”的
动作?
生:(做动作)
师: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美丽的田园风光。
师:春天的手拂过树梢,枝头传来小鸟的欢叫。“拂过”和“掠过”一样吗?做做动作。
生:(做动作)
分析:在教学“抚摸”时,教师先让学生想象“抚摸”的感觉。生活中,这种感觉学生经常能体验到。接着,再让学生做动作。最后,在生活经验的帮助下,学生再来感受诗歌:春天到了,春风轻轻吹拂,春雨淅淅沥沥,春天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用她温暖、轻柔的玉手,像母亲般抚摸着大地,原本枯黄的大地顿时一片新绿,生机盎然。通过调动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并进行活动操作,以此进行实践式支架的搭建。
3. 实践式支架的操作要求。(1)当理论知识有一定难度,而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了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就可以搭建这样一个实践式支架,让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便会兴趣盎然。(2)实践式支架的搭建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可以通过活动操作来
完成。(3)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投入到新知识点的学习中时,支架便完成了它的使命,可以拆除。
支架式教学策略案例【第三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支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0-0006-04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强调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加工处理学习的材料,从而建构新的认识结构。学习从根本上说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但要使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实现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提供一定的支架,帮助学生逐渐从被动学转变为乐学、会学。学习者必须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并习得关于自主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才能保证自主学习的有效进行。
本文以“前期测评单”为支架,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激发学生乐学的愿望;以PPT导学、预学案导学、文本阅读指导、单元结构化梳理单等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为支架,促使学生由乐学转变为会学。
一、以“前期测评单”为支架,激发学生乐学的愿望
学习者选择和处理新信息、新知识时,往往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为前提的,而对于新知识、新信息的关注往往是由问题引起的。新知识的建构必须源于已有知识,教育者只有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现学生的“真问题”,才能把握教与学的起点,从而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学生面对新知时,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并非一无所知,他们具有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一些非正规观念。这些观念有时是正确的,能提供建构新知识的基础,但有时它们是不正确的,会给建构新知识带来负面影响。教师如果能从学生那儿抽取所教学知识的“前拥理解”,针对学生的“前拥理解”做教学设计,创建可以揭示学生理解程度的课堂任务,并在教学过程中监控学生理解程度的变化,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初学者因为认知水平的局限,往往不能把他们拥有的知识与新的学习任务联系在一起,尽管它们之间存在着这种潜在联系。因此,很难明确地表述他们在面临新的学习任务的具体困难所在,如果学习者能够明确自己的问题和困难之处,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必然引起其对新知的探究和渴望。
基于以上观察与分析,笔者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设计并使用了“前期测评单”。“前期测评单”的设计与常见的“前期测查题”不同,它不是以简单的习题检测为目的,而是以呈现学生的思维现状、“寻找教与学的起点”为目的。学生只需口答或与同伴交流,不用做。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围绕将要学习的知识要点,以问题条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做出判断,其目的是判断学习者对新知识是一无所知还是有所了解,甚至是已经掌握;第二部分“梳理方法,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对新知的自我检测,试着说清自己的思路,发现自己的学习困难所在,从而提出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把他们的思维展示给自己、同伴和教师。教育者能从中了解学习者的“前拥理解”,从而创建恰当的建构新知或挑战新知的机会,学习者则能尝试将自己的已有知识与新知识建立联系。
以三年级数学“整十数乘一位数”一课为例。笔者在“前期测评单”独立思考环节中设计了两个问题(如表1),全班有44名学生,其中43名学生选择了“会”。但是,在“前期测评单”梳理方法环节中(如表2),能准确描述方法的学生仅18人,其中通过原有知识做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学生仅5人,大部分学生对“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了解停留在会算的层面,并不了解其背后的算理。
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弱处理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法,重点设计了“请你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释80×4=320,5×600=3000”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整十数乘一位数”算理的探究。通过讨论交流,有的小组提出用加法解释乘法,有的小组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解释,有的小组借助数的组成进行解释,有的小组用因数和积的关系来解释,呈现出方法的多样和思维的多维。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数学中计算的认知重点由掌握技能转向了对计算方法合理性的思考。并且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将已有知识和新学知识整合到一起,随着学习的深入,在后续学习中还会把它们编织到更完整的理解结构中。
每个人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兴趣、理解和资源之上的。学习一个主题并非从无知开始,然后进行全新的学习。许多方式的学习需要转化已有的理解,当需要把某人的理解应用到新情境中时尤为如此。因此,教师要关注并重视学生的“前拥理解”,找准教与学的起点,创建利于学生产生疑惑和问题的课堂任务,引导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支持他们寻求新的挑战,激发学生乐学的愿望。
二、以多样化教学策略为支架,促使学生会学能力的发展
学生在预学中发现了问题,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用什么方法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呢?教育如果仅仅定位于帮助学生获得答案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社会信息和知识的急速增长,使教育无法面面俱到。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指出,识知的意义已从能够记忆和复述信息转向能够发现和使用信息。当代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展习得知识所必需的认知(智力)工具和学习策略。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学生面临新问题,如何收集信息,选择什么方式来有效解决问题,如何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解决问题时能否顺畅提取所需经验或知识等要素,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否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否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现代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习得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教学方法和策略有很多,也各有特点。教师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策�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具体困境,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会学能力的发展。以下结合具体的课例,谈谈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的几点做法。
1. 支架1:PPT导学策略
以二年级数学“分苹果”一课为例,这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及写法。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在进行自学时面临的困境是:独立阅读、理解文本有一定困难。教材用3个步骤呈现了竖式的计算过程(如图1),但是学生很难独立解读。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提供了“PPT导学”这一支架,用动态的方式呈现竖式书写的每个步骤并讲解每个步骤表示的含义(如图2)。这样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教材及掌握竖式书写的顺序和含义。
“PPT导学”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将静态的文本转化成动态演示,有效突破重难点,并且可以反复播放,适用于一些程序化的技能的习得。如笔算除法竖式的写法,怎样画线段、画角、量角等学习内容的教学。
2. 支架2:“预学案”导学策略
以“三位数加法”一课为例,学生之前已经掌握百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进一步学习更大数的加减法对于学生来说不太难,适于自学完成。但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学这一内容时,面临着两个困境:一是教材直接呈现几种计算方法,取代了学生的自主思考;二是学生易把解题当作学习目标,而不会思考不同解题方法的意义,也不会提炼“三位数加法”的主要方法及步骤。
基于此现状,笔者提供了“预学案”导学支架,引导学生会学。“预学案”的设计给学生留出了空白,提供了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并且针对不同的方法聚焦问题,目标明确,学习重点突出,学生学习起来更有条理。而且这个教学单元――多位数加法都是这样的结构,采用“预学案”导学能帮助学生固化这种自学方式,学生能用这种方法正迁移自学加法、减法等内容。
“预学案”的优势在于能聚焦问题,重点突出,帮助学生很快把握一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提炼主要策略方法。“预学案”适宜于知识进阶类的学习内容,即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不需要教师过多指导的,可以独立自学的内容,如小数加减法、小数简便运算,等等。需要注意的是,“预学案”不适于概念类、起始类的内容学习。
3. 支架3:文本阅读指导策略
随着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增强,促使学生掌握自行阅读教材的学习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时,教师可以提供“文本阅读指导”策略,帮助学生学会阅读。以北师大数学教材为例,教材的编写通常由一个情境引出数学问题,然后通过几个问题串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学生自行阅读教材面临的困境是:把阅读例题当成解题练习,把教材方法当成自己的思考,不能抓住重点。这样的阅读导致学生缺少数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即对新知的探究和独立思考。基于教材的编写特点和学生的阅读现状,笔者提供了文本阅读指导这个策� 文本阅读指导通过4个步骤指导学生阅读:一读。读懂情境图,先不看书上的问题,自己提出问题;二解。读书上的问题串,不看解答,先自己尝试解答问题;三比。将自己的方法、同伴的方法、书上的方法放在一起比较有什么不同,看懂与自己不同的方法;四理。梳理本课的新知识点,找到与旧知识的关联,归纳方法。教师通过这4个步骤的引导,逐步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课本,学会自行从教材中获取新知识。
文本阅读指导策略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适用性强,能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课本、善于抓住核心问题、关注新旧知识的联接,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
4. 支架4:单元结构化梳理单策略
研究表明,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提取相关知识的能力差异表现为“费力”“相对不费力(顺畅)”和“自动化”3个层面。由于人一次所关注的信息容量有限,要是在处理任务的某些方面能够驾轻就熟,那么便能腾出更多的精力来关注任务的其它方面。例如,词义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阅读的内容上,书写有障碍的学生也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书写内容上。这些例子都表明,解决问题时顺畅甚至自动化提取相关经验和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当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时,他们必然面临这样的困境,这些知识在脑海中的存放是散落的、杂乱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不能顺畅地提取相关的知识经验。这时,笔者可以提供单元结构化梳理策略为支架,引导学生学会处理、组织这些知识,将这些知识纳入更为完整的认知系统中去。
以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为例,单元教学结束后使用单元结构化梳理单(如表3),引导学生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结构化的梳理和交流。在梳理单中教师提供了“知识点”与“相关问题”两个模块,帮助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点与更多的问题情境相关联,也能更好地评估学生是否知道何时、何种问题情境适用于这些知识。
从作业中可以看到,学生提取的知识点大致相同,但是根据这个知识点衍生的相关问题各不相同,通过交流学生能将问题情境与相关知识建立更深刻、稳定的联系,便于他们遇到同类问题顺畅提取相关知识。
单元结构化梳理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帮助学生将知识与具体问题情境连接起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在脑海中围绕“核心观点”形成结构化模块,便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顺畅提取相关知识。这一策略适用于一个单元或一个主题学习内容完成之后。
总之,学生多样化学习技能的习得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个长期的、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发展目标,教育者应始终把教会学生会学这个目标放在重要的位置,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说道:“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过程性研究中,笔者愈来愈感到学法研究的重要性。教育者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支架式教学策略案例【第四篇】
一、化学学案的不同起因
为什么要搞学案?学案发展到现今,其出发点和起源有不同的情况。弄清其起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学案,解决好关于学案的一系列问题,增强编好、用好学案的自觉性。
学案的第一种起因:在我国,考试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教学课时受到限制,教材与考试的差距较大,迫使教师要加大练习难度和练习量、补充大量例题和习题,使教学时间十分紧张,乃至于巧立名目以练代学,把正常课堂教学时间都用于安排解题训练,并且安排学生课前预先练习。为了便于学生练习,减少抄题时间,教师常常事先把题目印好,并美其名曰“学案”,避开“题海训练”的臭名。
学案的第二种起因:在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初,“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从这个理念出发,人们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和思考。其中之一是:过去我们过分地重视了“教”而忽视了“学”,说起来总是“教材”、“教案”……以“教”为先、突出的是“教”。现在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应该“以学定教”而不再是“以教定学”,教材是不是应该改为“学材”?“教案”是不是应该改为“学案”?……在这样的认识驱使下,一些教师尝试制订“学案”,然后再在学案的基础上制订教的方案。这类学案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代替被动性的听和记。由于最初对学案的认识还很模糊、粗浅,因而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推广。
学案的第三种起因:随着对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建构活动的研究不断开展,对学习策略以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清晰、逐步加深,对学生的需要有了更多了解,促进人们在反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情况的基础上,对学案的意义和基本任务进行深入地反思,形成了搞好学案设计和实施、进一步把关注点从如何教转变到如何学上来的信念,促进了一批有利于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学案产生。
学案的第四种起因: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文件中关于“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规范办学行为”“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等等规定,各省、市纷纷发文严格地限制增加课时,限制作业量和考试……使一些传统的办法不能再用了,学生在课外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有所增加。怎样应对这种新情况?有的学校和教师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有的则考虑不能放松学习、严防发生事故……在这种背景下,学案受到青睐,不少学校、教师纷纷编制和使用学案,有的甚至已经编制好了各个年级的成套“学案”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学或者要求学生预学。
总之,学案的产生和流行有着复杂的文化背景。
二、化学学案的不同类型和层次
学案复杂的文化背景导致它形形,十分繁杂。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把它们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例如从基本任务、内容、功能、使用时机、放手程度等角度划分)。如果从学生的主体性角度进行分类,能让我们看到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下面就着重按照这种分类展开讨论。
1.主动性学案和被动性学案;自主性学案和被主性学案
首先,可以把学案分为主动性学案和被动性学案两大类:把能够使学生开展主动性学习活动(例如探究、讨论、调查、考察等等)的学案归属于主动性学案,把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记和机械练习的学案归属于被动性学案。
这两类学案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学生的活动可能是真自主的,也可能是“被自主”(他主)的。建立在学生自主基础上的学案,包括引导学生自主的学案,能让学生参与并理解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决策的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长学生潜能。而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决策仅由老师或者教材(学材)等决定,学生只是执行指令,听命于教师或教材等,不能自主行事的学案,不利于学生理解和参与,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长学生潜能。前一类学案可
在主动性学案和被动性学案之间,以及自主性学案和被主性学案之间还有着不同的中间层次。
2.学案的层次
学生要能自主地学习需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学生应该理解学习的意义,有学习的兴趣、动机、需要等内驱力。其次,学生要能恰当地确定努力的方向以及学习的目标,能选择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第三,学生要有 计划、分步骤和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能及时排除障碍。第四,学生要掌握有关的学习活动技能。第五,学生能获得必要的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了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课堂教学内容考虑,需要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的有关背景,例如学习内容跟生活的联系、跟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联系、跟完善学科认知结构的关系,以及有关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大致过程等等,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使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为了让学生能合理地确定努力的方向、选择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最好让学生了解前人解决有关问题的基本途径、做出的努力和过程、成功与困难、进展与不足、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或者进行一些尝试等等。为了让学生获得足够的学习反馈信息,需要进行必要的学习测量,并提供调整与参考建议。学生了解了上述各方面的内容,形成自己理解的学习活动方案,自主地学习才会有可能。
由此可以确定学习者自主和主动的学习过程有一系列重要环节:①理解学习意义,产生学习欲望,明确学习课题(问题),找到活动方向;②构思学习策略,形成学习思路;③形成具体计划,明确步骤、方法;④学习/运用技能,执行学习计划;⑤收集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⑥进行整合、总结,强化自主体验等等。在各个环节,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或引导。下页图2中列出了不同层次学案涉及的自主或主动学习环节,教师可以给予帮助的部分内容,以及不同层次学案所覆盖的主要环节。
说明:
学习情境——是知识获得、理解及应用的文化背景的片断(或者缩影)和具体化,也包括相应的活动背景,通常是人为设置的。适当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能成为学生进行认知、应用、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空间,成为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
背景知识——是学习内容形成或存在的自然或社会环境背景、历史背景、价值背景、领域层次属性、总体和逻辑背景(学科背景),以及教学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它们反映着知识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广泛的内外联系。使学生了解有关的背景,不但有助于他们领悟课题的学习意义,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受到文化熏陶、领悟文化内涵,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评估风险和利益的竞争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对知识材料做出合理的判断能力”[1],“能够在一个复杂的世界中掌握部分和整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2]。了解背景知识并进行选择、提炼、适当简化和重构,往往可以设计出适宜的教学情境,这样的学习情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背景,而不仅仅是诱发短暂的学习情感。背景知识要经过选择、提炼、概括。教师要对背景资料作适当的加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不能简单地把一堆资料推给学生。
学习策略——所谓学习策略,是为了解决学习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而确定学习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是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条件选择、组织各种基本活动方法,调节、控制主体的内部注意、感知、思维和操作活动,对学习活动进行内部定向指导、监控和调节的准绳。学习策略是学习活动的指导思想、行动规则和组织实施的依据,是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精髓、灵魂和本质特征。学生形成学习策略的基本规律是:从无意识、不自觉的外部控制到有意识、自觉的外部控制(包括提出要求、诱发、指导等),再经过学习主体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元认知控制),转化为自动地、习惯地自我调节、控制学习策略的选用,逐步地由低级(外部的、不自觉的)向高级(内部的、自觉的)发展。教导主体在制定和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策略时,应该遵循上述规律。学习策略的被动性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导策略应该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 具体的学习策略,又可
学习支架——“支架”或称为“脚手架”,用来比喻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建构意义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借助该框架,学生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可见,学习“支架”是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建构意义起辅助作用的知识和技能框架。要设计好学习“支架”,需要重视学生的现有认知,注意研究学生的前概念和学习基础,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水平,重视社会交互知识和文化在知识理解与意义建构中的作用,研究学生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基础对教学内容及过程作适当调整,使之尽可能完善。
根据自主—主动性学习的环节结构,可以把学案分为不同的层次:低层次学案包含的环节较少,而且自主—主动性级别较低。目前常见的练习卷式的学案是最低级的学案,只提示活动步骤、让学生“照方抓药”的学案也是低层次的。低层次学案跟接受性学习方案几无区别,多数是为接受学习服务的。第1个环节和第2个环节对于学生自主地学习至关重要。自主性学案可能缺少某些低级环节,但一定包含“构思学习思路”环节,而且是为主动学习服务的。图2中标示的6个层次学案都是相应层次中最典型和完整的。在各个层次中,还可能有不同的类型(例如,第6层次可以包含6A型、6B型,等等)。
自主性学案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是值得提倡和推广、应该提倡和推广的,下面的讨论就以自主性学案为主。当然,有些内容可能难于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采用自主学习方式,不必编制自主性学案。实际上,教学内容多种多样,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宜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所以不一定每节课都编写和使用自主性学案。
有人对提倡学案提出质疑,因为学和教是相依相存,统一于教学过程的。这种质疑有一定道理,不能因为提倡自主性学案而否定教案。其实,前面已经说过提倡自主性学案是有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在学生自主学习不受重视之时,提倡自主性学案是必要的。一旦学生自主学习广受重视并且蔚然成风,单独搞学案也就没有必要了,学案就可以重归教学案了。今天提倡自主性学案,正是为了将来不要学案。
三、自主性学案辨正
不注意弄清自主性学案与非自主性学案的区别,学案就难免偏差。为此,需要弄清“自主性”与“非自主性”的区别、弄清“自主性学案”与其他学案的区别等等。
1.“自主性”辨正
“自主”包括学生自己决定学习活动的方向、策略、方法、计划、调整以及执行等(也包括真正理解这些决定)。常常有人把“让学生自学”当成“让学生自主”,这里犯了逻辑上的“偷换概念”错误:“自学”是不等于“自主”的。
对于大多数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在所有环节都100%自主,是太高、太急、不具可行性的要求。换句话说,对于大多数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自主性”应该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自主”只能是一种向理想渐进的状态。然而,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地促进学生由不能自主、不会自主逐步向能自主、会自主转变,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如果学案能促进、服务于这个转变,哪怕只是部分的、些微的转变,就应�
2.自主性学案辨正
要对自主性学案进行辨正,需要了解自主性学案的基本任务、内容和功能等特质,还需要了解它的一系列其他质性。这些内容笔者已经着文讨论过,这里只是强调一下:帮助学生当好主体,促进学习方式优化乃是自主性学案的基本任务、内容和最根本的功能,具体内容就不重复了。
常常有人把只有习题的“题案”以及“预学案”、“导学案”跟自主性学案混淆起来。不把它们区分开来,自主性学案就难以推广。
习题汇编式的“题案”追求的是近期的功利,有很强的“题海战术”色彩,常用于追求达标率、上线率的教学中。“题案”难于达到增长学生潜能、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效果,也难于培养创新能力。
“预学案”的最大问题是占用学生课外时间过多,有悖于“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的规定。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完成预学案起码需要半个小时以上时间,这是不符合减负规定的,就像一些教师所说的那样:“‘预学’如同径赛中的违规抢跑、偷跑”;“以增加学生负担来换取教的效率提高”;“减轻了教师负担,增加了学生负担”。而且,所谓预学常常是“预做习题”,其效果往往难以保证。有的教师主张在上课前收阅学生的诊断性预习作业然后针对性地确定课的内容,这样做教师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长期和普遍地实行不具有可行性。
“导学案”注重“导”,从这一点看是没有错的,问题在于是不是真导以及导什么?目前,大多数“导学案”都明确规定了学习操作活动的步骤和内容,跟20世纪中叶的“程序教学”颇为类似。其实质是代替学生设计学习策略,提供现成的“拐杖”或“脚手架”,让学生像做广播操一样“照方办事”,虽然它注意了“导读、导思、导做……”,却只是低层次的“导”。是不是“引而不发”,能不能让学生自主决定、自主行事,是真正让学生自主还是让学生“被自主”“被主动”,这是它跟自主性学案的实质性差别。
需要说清楚的是:“导学案”不能一概否定,因为它也能使学生受到一些学习过程、方法的熏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低级阶段,由于学生尚不具备自主确定学习策略的能力,采用“导学案”可能是需要的,也可能更适宜一些,但教师应该清醒地知道,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率不高,长期使用这样的“导学案”是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的。
四、学案版本要及时升级
1.注意学案版本的及时升级
前面已经说到,在自主性学案和被主性学案之间有着不同的中间层次。图2中列出的6个层次对应于不同的自主性级别,每个级别中还可能有不同的“版本”。恰当地判定学案的层次,在条件成熟时,及时地循序“升级版本”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只有及时升级学案版本,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更多的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同时也能为他们提升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不是有了学案就可以“万事大吉”。一成不变的学案难说是好学案。
学案版本升级还有另一层意义:它可以使先前各种源流的学案逐步统一起来,汇合成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洪流,减少一线操作的困惑。
2.自主性学案编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一般说来,学案编制工作可以按下列过程展开:
(1)编写背景资料:了解人类解决相应问题的历史过程、经验教训、过程方法以及其他背景知识,了解学生学习课题的知识基础、思维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学习习惯,收集必要和丰富的材料,在此基础上编写扼要和具有趣味性的背景资料。
(2)根据学习内容的逻辑或者活动的结构特点,将学习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对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方法可能的选择作出准确、合理的推测或判断,形成多种学习方案。
(3)精心选择向学生推荐的各种学习方案,对使用条件作扼要的指导性说明,考虑学生建构活动的内容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可能产生的问题,构思必要的“支架”设置等应对措施。
(4)研究不同方案的实施条件,思考如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指导,包括如何进行学习定向、背景知识介绍以及学习成果的交流、反馈和整合,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必要的过程与结果记录、检测题以及反馈、指导、小结、反思等,形成相对完整的学习方案。
(5)对学案作终结性检核:检查学案自主性如何?是不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是不是有利于学习方式优化?能不能适应不同类型学生,使尽量多的学生主动学习?是不是注意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进一步作适当调整和修改。
为了保证学案的自主性,要特别注意下列几点:
生动、扼要地介绍前人(或人们)怎样发现有关问题的、为什么要研究有关问题,研究了哪些具体问题,或者介绍有关问题跟其他问题的联系;
生动、扼要地介绍前人(或人们)是怎样进行研究的,有哪些成绩和不足、经验和教训;
使学生明确准备研究的问题;
设计好学生活动,根据化学学科特点,特别注意活动的实践性、思考性和趣味性;
注意培养、激发学生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学习)兴趣,根据具体情况有效地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习目的教育,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设计不同的整体或局部学习过程路径,然后整合到学案中,作为参考资料供学生选择,使学生明确准备怎样开展研究;
在具备一定基础后,也可在结束前的反思阶段让学生反思总结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可以怎样改进研究等等。
3.自主性学案的使用
使用学案之后,教师要少讲、精讲,敢于放手少教一些、少说一些,给学生足够的思考、领悟时间和余地,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和时间不够。有些学校限制教师讲的时间,以保证学生自主活动时间,这样的规定是有积极意义的。
要避免学生“照方办事”、避免学生“被自主”“被主动”又注意不同层次学案的配合,兼顾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同步、配合。
采用高选择性、高变通性的学案后,学生的学习过程可能不同,由此可能会加剧学习分化,需要努力预防。为减缓乃至于避免这个情况的出现,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呈现学案,都一定要十分注重学生个别学习活动前、后的集体交流和讨论,以此实现学生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成果共享、共同发展。
实行学案教学,如果不改变思路,囿于传统模式,肯定会产生许多问题和困惑。要编好、用好学案,一定要注意冲破传统模式束缚,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例如,可以先让学生运用学案自学,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包括讨论、实验、实践等等),教师在学生组间交流之后作必要的学习辅导,最后再让学生经过整合、巩固环节完成学习,形成“学案自学—小组合学—教师辅学”三结合的合理、有效、生动、灵活、新颖的学生主动学习模式。
实行“学案自学—小组合学—教师辅学”三学结合,有利于发挥学生、教师以及学习小组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实现学案的自主性、变通性、机动性、生成性和个性化。
编好、用好学案的关键在于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
五、困惑求解
关于学案,尚有一些困惑不得其解,希望能得到指教:
怎样处理好学案与教科书以及学生笔记的关系,更好地避免“学材化”、笔记化?
怎样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避免程式化、僵化以及应试化?
“学习支架”可能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但会对其他学生的自主性产生消极影响,怎样解决这个矛盾?
目前不少学案的篇幅都比较大,怎样做到使学案既周全又不致过长?
有了学案还要不要写教案?如果要写,它与以往教案的要求有何不同?
在学案编制和使用中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案的个别化、针对性和使用效果,更好地发挥学案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
支架式教学策略案例【第五篇】
阅读与写作是英语语言技能训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阅读为语言的输入阶段而写作为语言的输出阶段。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单一的阅读课或写作课,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几乎是分离的,而把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却非常少,所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缺乏阅读动机。教师也过分地注重阅读文章中语言知识教学,而忽略了阅读文章中的脉络结构和框架。而在单纯的写作教学中,学生又因为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储备而无从下手,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也忽视了学生的写作策略。目前,学生在写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词汇量极为缺乏。由于缺乏一定量的阅读,学生用词单一,没有足够的词汇来进行表达;(2) 学生的语法知识薄弱,句子逻辑关系概念模糊;(3) 语言表达不得体,普遍存在“中国式英语”。因此,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课堂教学模式。
1. 读写结合教学的理论依据
阅读和写作都是复杂的双向交际活动,阅读者在解码过程中与作者进行积极的相互作用, 达到理解与沟通的目的; 写作者在编码过程中同样与读者进行相互作用, 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孙云波 2003)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阅读的技巧,而且应该是为学生平时的写作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入素材。 作者写而表意, 读者根据理解规则(其实就是写作规则)来解码 (decode), 从而达到解读文章的目的。 没有写, 就不会有读; 没有读, 写作将变成没有目的的活动(覃建巧2003)。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炼文章框架,引导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仿写,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过程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把写作教学看成是一种及其复杂的交际过程,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一定的交际活动。过程教学法重视学生写作的过程,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分为三大步骤:写前准备、写作阶段和重写阶段(罗明礼 2008)。读写结合教学充分地体现了过程教学法,在阅读中掌握文章的结构,提供必要的写作框架,为写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整个写作阶段则依据写作框架有序地进行。
2. 读写结合的教学尝试
现使用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是学生直接接触到的阅读资源,学生从中可以获取大量的语言材料, 这些语言材料的话题丰富,体裁多样。从话题方面,有运动、科学、人物描写、国家地区介绍、生活、人文及其他话题。从体裁方面,分为记叙文、论述文、说明文和描述文。英语教材本身是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途径(戴云2005)。教师可以对现行的教材进行开发,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笔者将结合教材,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尝试:
依据阅读文章中的某个话题来进行读写教学
教材中的许多话题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如人物描写、国家介绍等。这些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结合自身原有的知识来进行写作,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提高主动参与性。
如在案例1主题公园(必修4 Unit 5 Theme Parks)中,在文章阅读部分,笔者做出以下处理:通过略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主题公园的定义、主题公园与一般公园的异同,以及主题公园的发展;2)通过细读让学生了解阅读文章中提及到的三个主题公园的主要信息;3)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介绍主题公园时所需要涉及的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提炼文章框架,这一步骤也是在为写前搭建“支架”。 “支架”(scaffolding)是指在 (鲁子问、康淑敏,2013)。笔者引导学生提炼出以下的框架:
The name of the park:_________
T he theme of the park: For education; for fun; others...
Attractions of the park: ________
学生在完成了文章的阅读获取必要的写作框架后,教师从阅读部分自然过渡到写作部分,布置了一个写作任务―介绍当地的一个主题公园―珠山公园(①写前准备:依据阅读文章中出现的短语和句型进行写作前的语言输入,向学生介绍该主题公园中的一些景点;②写作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写作支架进行写作,有序开展写作任务。③重写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学生进行修改,最后到篇章的最终形成。
依据阅读文章中的体裁来进行读写教学
对于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或说明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对文章的重要信息进行复述,通过复述从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学生复述的形式可以是问题类,也可以是填空等形式。
如在案例2(必修3 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中,笔者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学生通过写出问题的答案复述整篇文章,了解文章脉络。
Question 1: What did people celebrate in ancient times three times of the year?
Question 2: What kind of things are done to celebrate the Obon Festival?
Question 3: ...
又如在案例3(必修1 Unit 2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中,笔者设计出篇章,呈现文章的主体内容让学生进行复述。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
AD 450-1150:The English was spoken in England. It was b________ more on G________ than the English we speak ________.
AD 800-1150:Because the people who r________ England spoke first Danish and later French, English became l________ like German. ...
对于结构分明的议论文或说明文,笔者运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方式,提炼文章框架,指导学生写作。如在案例4(选修6 Unit 3 A letter from Granddad)中,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基本结构,把握说服性文章的写作框架,这对于学生在进行类似的说服性文章时是很有帮助的。以下为阅读后提炼的框架:
The phenomenon: ________
The causes/ effects: _______
The advice: ________
3. 总结
读与写是相互作用的,两者均是我们思维的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课堂中我们可以进行阅读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笔者的教学实践说明,教师可以通过开发和整合教材资源,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写结合教学,为学生搭建不同的写作框架,感受语言的多样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写作过程中,强化阅读动机,提高写作思维能力。
[1] 孙云波。 读写结合一项英语写作教学的试验[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04).
[2] 覃建巧。 综合阅读与写作 实现教学上的读写连接[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3(04).
[3] 罗明礼。 国外外语写作教学法之回顾[J]. 国外理论动态, 2008(11).
[4] 戴云。 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 江西教育, 2005(06).
上一篇:员工关系管理(优推4篇)
下一篇:三分钟演讲故事汇总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