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影评【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舌尖上的中国影评【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第一篇】

作为一个资深“吃货”,我很认同众“吃货”对这部美食片毫无保留地赞美。当一部美食片能够“馋”到让人欲舔屏幕的地步,溢美在情理之中。不过,众多的赞美声中,有一种赞美让人无法接受——将这部《舌尖上的中国》上升到了爱国主义的高度。如有评论称:《舌尖上的中国》是最佳爱国主义教育片,没有之一,更戳人心窝子的是把食物和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传承结合在一起……摄制师的镜头裸地洋溢着中国式的勤劳、温馨、祥和与感动。

可当我们的舌尖被“空洞的说教欲望”征用后,当我们带着“爱国主义”的意义负担和价值符号来看这部美食片时,我们的味觉还有这样的吗?吃就是屹,无须跟爱国挂上钩,无须给我们的口舌,强加上一个妩媚却沉重的价值符号。无限拔高,这不是吃货的逻輯。“美食”本就是一种艺术、

种价值,它本身就值得你我关注、礼赞,而根本不需扯上其他元素。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第二篇】

关键词:药用;栽种类型;植物学形态

所谓的药用是菊科多年生宿根性植物,被广泛应用到保健茶饮之中,具有散风清热以及平肝明目的效用。药用在我国的栽种历史悠久,类型多样,社会需求量比较多,并且在根据种植方式以及加工方式分为贡菊(早贡菊)、怀菊(小怀白菊)、杭菊(红心菊)等类型。但是由于栽种类型不同,其植物学形态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材料与方法

材料

笔者选取2014年当地药用栽种区域作为主要材料基地,其面积为3m×4m,随机排列,根据类型的不同以及生产要求的不同实施田间管理的模式。

研究方法

在材料基地中随机选取杭菊、贡菊以及怀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测量之后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1)叶、叶尖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描述;(2)叶主要是从分枝的中部到成型叶之间,叶的长度是从叶的尖端到叶基部的距离,叶宽则是每一处叶子最宽的宽度日。(3)头状花序的直径主要是指头状花序中管状花开放时的花序直径;(4)舌状花层主要是指围绕在管状花周围的圈数;(5)外舌状花主要是指最外层的舌状花。

2结果与分析

药用叶形态的对比

不同栽培类型的药用的叶片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叶子的形状上,需要根据其长宽对比对药用的叶片进行判断,观察是卵形还是阔卵形。在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类型,其叶尖均为渐尖,叶基为楔形,为深裂。其中,深裂数为2裂,红心菊为3裂,红心菊的叶片最长。此外,在经过分析之后,药用的叶片长度以及宽度的变化趋势比较相抵,并且在锯齿数、叶柄长度以及叶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是相对独立的状态,也是不同药用类型叶片形态的主要特点。

药用头状花序的对比

药用不同栽培类型的头状花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颜色上,药用不同栽培类型舌状花主要的颜色有白色、黄色以及黄白色,并且管状花主要为黄色,但是早贡菊的颜色为淡黄绿色。在管状花的性别上,基本上均为两性花。头状花序直径最大的为贡菊,最小的为怀菊,并且管状花直接最大的为杭菊,最小的为贡菊,外舌状花最宽为大白菊,最窄的为怀菊,内舌状花最短的早贡菊。内外舌状花长度最小的为早贡菊。此外,根据笔者访查统计分析可以得知,不同栽培类型的药用的头状花序在经过测量之后,除了外舌状花宽总体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其它的数据类型总体上仍旧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

3结果与讨论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第三篇】

关键词:纪录片;美食;主题;画面与声音;推广

选择研究此题目,首先是因为纪录片的重要地位。纪录片代表媒体的品质和实力。我国已意识到了纪录片的重要性,在政策上给予了较大支持。但是,从我国记录片的发展状况来看,在整体构思、艺术内涵、市场运作,以及制作的多样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2012年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后,立即引发了收视狂潮,并且一夜走红。它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自然是诸多因素的合力所致。论文旨在深刻剖析它的艺术特色,并进行总结归纳,为之后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一些综合的、有价值的资料。

(一)主题设置

首先,在主题选择方面,与以往央视鸿篇巨制的宏大主题纪录片如《大国崛起》、《故宫》、《话说长江》等不同,《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更加关注百姓生活的主题“美食”,讲述人们天天离不开的吃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吃饱”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已不是问题,而如何“吃好”是人们的新关注点;从文化方面分析:1、中国自古是一个重视饮食文化的国家,对“吃”的钟爱已植根于每个中国人心中。“吃”,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维持生命的手段,更似一种仪式,饮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灿烂文化的一个子系统,西餐大部分为快餐,而中餐讲究精心烹饪,注意食材、调味、火候等每一个细节,且老百姓认为每一样事物都充满生命力,应该给予足够的关爱。2、另一方面来讲,“美食”是一个国际化视角的选题,既具独特性又具共通性,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但对于吃,大家却是有共鸣的。通过展现中国灿烂的美食文化,渗透着中国人民对传统、民俗、伦理与自然的虔诚,并传递了中国社会悄然发生的变化,光影间闪烁着生活的哲理。

其次,在表达主题的过程中,《舌尖上的中国》注意到了以下两点:1、视角的转化:《舌尖上的中国》改变了以往美食节目观众仰视的视角,选择了平视。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并不少见,但它们多展现烹饪大师精湛的厨艺和食物制作复杂的过程,观众在观看时多产生崇拜和羡慕的心理,却很少会得到共鸣,获得感动。《舌尖上的中国》则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在片中我们多看到的是人与食物、人与自然、食物与文化的交汇,看到一个个寻找食材的村民、精心制作晚餐的大妈,而不是所谓的“美食专家”。

(二)画面与音乐处理

1.画面:《舌尖上的中国》十分注重画面的处理,该片色彩丰富、层次感强、注重细节的表现,用视觉挑动了观众的味觉,可谓看的“津津有味”。该片画面处理方面的特点是:大量使用特写:特写是最能展示食物质感的景别,《舌尖上的中国》的主角是美食,镜头多对准各类食材、餐具和辛苦劳作的朴实百姓,大光圈的多重转换和局部特写诉说着一个个美味故事、一幅幅绚烂绮丽的风光。在《厨房的秘密》一集的开头,讲述扎西家制作陶器使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如和泥、削边,刻画图案等,几个简单的特写镜头就生动的呈现了扎西制作黑陶的过程。煅烧黑陶时燃起的火和扎西及家人表情的特写都让观众在看清制作工艺的同时,仿佛将自己置身于他们的生活、劳作之中,和他们一起流汗,一起为烧制好的一个个黑陶容器感到骄傲。据统计,《舌尖上的中国》一集就有800多个镜头,在我国以往的纪录片中极为少见。编导通过设置悬念、大跨度场景调度、交叉叙述加快了片子的叙事节奏,让观众在纪录片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2.声音:精美的画面表现了食物诱人的色泽和讨人欢喜的形状,动听的声音则更加强化了这种视觉效果,挑动了观众的味觉,烘托了整体氛围,使整个作品充满了人文气息。声音可以分为音乐、音响、人声(解说词)三部分,《舌尖上的中国》在这三方面处理得都很得当。

1、音乐

《舌尖上的中国》主要运用了三种类型的音乐:现场音乐、背景音乐和前景音乐。它们在片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为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画外之意。(1)现场音乐指拍摄时同期收录的音乐,它可以真实再现当时的场景,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舌尖上的中国》中大量运用了现场音乐,如吉林查干湖祭鱼祭湖仪式上女演员演唱当地的歌曲、朝鲜族金顺姬一家人吃饭时一起唱歌等。它们代表着不同地域、民族的风格,打通了听觉与味觉,大大丰富了观众对作品中时空背景的感受,更容易把观众带入到纪录片的真实情境中。(2)背景音乐是一种主观音乐,指后期制作时为配合画面的表现效果而搭配的音乐,它是创作者对音乐的一种主管选择、取舍、创作和运用。《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有:张大为创作的《eMao》中的《Shangba-La》、Bruno Coulais创作的《Le Peuple Migrateur》中的《东方智慧》、《原野之风》等。这些音乐被裁取成片段随画面自然引入,又自然消失,组接的恰到好处,为画面内容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增加了片子的表现力,有利于抒感,为影片带来张力。(3)前景音乐指音乐专门为片子打造或者引用原声,随后画面根据音乐的节奏、表情和主题进行剪辑、后期合成,即先有音乐。前景音乐貌似违背了纪录片真实记录生活的原则,但其实它是一种特殊的解说词,具有叙事的能力,通过音乐预示事件的发展、情节的跌宕。

2、音响

音响可以再现现场,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性;可以渲染气氛,强化纪录片的感染力;也可以吸引听众,增强纪录片的可听性。《舌尖上的中国》在音响处理方面采用了两种方法:(1)同期收录:如油煎松茸声、林间鸟叫声、下雨声、炒菜声、砍竹子声等,这些声音配合画面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场景,具有真实性、诗意性、叙事感、空间感和时间感。(2)模拟音响:因为有些声音同期收录比较困难,但它们的存在又十分必要,可以大大增强片子的表现力,创作者便煞费苦心模拟制作了这些声音来配合画面进行全方位的表现。如:片中倒绿豆的声音,用到的是鱼粮。把鱼粮倒在一个防晒服上,来模拟一捧绿豆倒在袋子里。摄制组使用的生活音效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生活,用的东西也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比如说木桶、脸盆等。如此组合起来的声音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现场。

3、解说词

从解说词的内容上讲,《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多为乡野、家庭日常生活的描摹,语言极具文学色彩,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如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中,结尾的解说词是“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播音员浑厚深沉的诵出这段话,让我们体会到了智者的教诲,感叹着人生的美好。这里的解说词不仅配合画面完成了叙事,给本集圆满结尾,同时也升华了主题,拔高了画面所表达的思想。

(三) 后期推广

一部质量上乘的纪录片要想获得广泛传播和观众的认可还需要有良好的后期推广,《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来影视作品成功营销的典型,可谓家喻户晓。这部纪录片能在传播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以下几点原因密不可分:

1、《舌尖上的中国》的好名字

制片人陈晓卿说“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经过了反复的斟酌,他希望在纪录片中表现出中国的变化。“舌尖”是味觉最为敏感的部位,我们要在这里体会中国,这样的语言结构还是首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中。之后,“舌尖体”火速窜红,产生了介绍各地美食的“舌尖上山西”、“舌尖上的陕西”、“舌尖上的清华”等说法。再之后,“舌尖效应”攻势愈发威猛。电视广告中我们听到何炅代言的方便面的广告词是“带你一起发现舌尖上的美味”;新浪微博推出专题“舌尖上的明星”来集合明星推荐的餐厅及美食;春晚前主持人说“大家一起来聊聊舌尖上的年夜饭”;快到了,公交广告打出了“舌尖上的维权”;人人网上出现了“舌尖上的十二星座”;太原德得轩餐厅团购宣传语中写到“舌尖上的韩国美味”等等,就连我校文瀛食堂门口的宣传板上都打出了“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的响亮口号。在招聘广告上登出“指尖上的求职”,这样的标题也必是受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响。

2、《舌尖上中国》的传播平台

第一,中央电视台一套及央视纪录片频道为《舌尖上的中国》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传播平台。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和央视一套改版,用最好的时间段播放纪录片足以显现国家对纪录片的重视,《舌尖上的中国》正好赶上这个时机。

第二,网络媒体推动了《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热度。尤其是微博,据统计《舌尖上的中国》第一次在微博上出现是出自导演陈晓卿,他简单介绍了此部纪录片,得到的评论和转发次数并不多。之后2012年5月11日“cctv-9记录”的微博在《舌尖上的中国》正式播出前三天发了一条预告微博,这条微博在之初和节目播放之初形成了两次转发和评论的热潮截止5月29日,共被转发1595次,被评论197次。在整个传播链条中,合作账号充当了意见领袖,在“cctv-9记录”仅四分钟后,“新浪传媒”便转发了此消息,形成了规模传播效应。最后便是大规模的普通新浪微博用户转发或自己发表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见解,形成了大规模的交叉扩散。据统计,在整个《舌尖上的中国》的微博扩散体系中,获得新浪微博认证的用户仅占%,转发者粉丝人气集中在200――1000,足以见得,普通微博用户是《舌尖上的中国》获得强大宣传效果的主力军。

3、《舌尖上的中国》的口碑传播

《舌尖上的中国》虽是在晚间非黄金时段播出,但它却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扩散,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好口碑。口碑是指众人口头上的称颂,这种传播形式成本极低、可信度却高,且具有同向评价和自觉传播的特点。《舌尖上的中国》在播出不久后,就成为了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上至老人,下至孩子都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逐渐形成一股神奇的能量,不断传播扩散,因而使《舌尖上的中国》获得了如此骄人的收视成绩。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取得巨大成功的范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分析并总结这些成功因素,可以为中国纪录片的制作和发展提供一些综合的、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以便我国可以制作更多品质高、口碑好、市场广阔的优秀纪录片。

参考文献:

[1]孙莉、张丽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探析[J].东南传播,2012,7:119-121.

[2]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3]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人民时评》[N].人民日报,2012-5-21(9).

[4]高红波。《舌尖上中国》的国际传播特性解析[J].南方论坛,2012,3:33-35.

[5]郭泽德。《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学解读[J].南方论坛,2012,3:36-39

[6]刘艳艳。《舌尖上的中国》营销三招[N].共产党员,2012,6(下)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第四篇】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国际视野;中国故事;“走出去”战略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110-02

2012年5月,由央视纪录片频道制作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一经播出便引起广泛关注,观众好评如潮。不同于以往展现美食制作过程的栏目,《舌尖》以美食为切入点,将中国的地理、人文及历史涵盖其中,透过食物讲人生百味、社会变迁。

两年之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回归荧幕,再次创造收视奇迹。在2014年第51届戛纳国际电视节上,《舌尖2》更是高调走出国门,在主场馆最醒目的位置挂出了巨幅海报,海外片商对《舌尖2》反响强烈,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发生了争抢该片的现象,实现了我国纪录片海外销售市场的历史性突破,有望打破之前央视纪录片《故宫》创造的海外单集售价4万美元的记录。

该片导演陈晓卿表示,这部作品是他们向国外纪录片团队学习国际化叙事方式的一次探索和尝试,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倍受推崇但进展缓慢的今天,《舌尖》的成功为如何向世界讲好一个“中国故事”提供了借鉴。

一、选题――人类普遍而永恒的话题

90年代的中国贫穷落后,物质与生活上的乏善可陈使得我们较多的以国家特有的少数民族、偏远村落和自然景观为纪录片的主题,对此,来自国际社会的认可中的猎奇远远多于欣赏[1]。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展现民族题材的宏大叙事成为纪录片导演们较多涉猎的题材。然而,无论是边缘题材还是民族主义题材的中国故事皆在国际市场上反映平平,可见纪录片选题要获得更多观众认可与共鸣还是应从全人类所共同具有的普世感悟与价值观入手。

(一)美食

“民以食为天”,食物作为全人类无门槛的共同话题,极易引起共鸣。《舌尖》从平民角度切入,现身说法的都不是职业厨师,而是普通平民讲述跟烹调有关的故事。当天然的食材在人工的巧妙烹制下成为桌上美味健康的佳品,无论是追求生活质量的精英还是普罗大众,无论是中国受众还是外国朋友,都无法不被其吸引,极大地扩展了传播对象。

(二)自然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全人类永不过时的话题,尤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与推崇。《舌尖》第一季第一集的名称即为《自然的馈赠》,全篇传达出对于“自然的馈赠”的感恩与珍惜。如:“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冬季捕鱼的渔网是6寸的网眼,这样稀疏的网眼,只能网到5年以上的大鱼,这样,未成年的小鱼就被人为地漏掉了。郭尔罗斯蒙古族有一句话叫做‘猎杀不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些细节充分展示了我国人民对于自然的崇敬,在契合中国古代思想家所倡导的“不竭泽而渔”的同时,又与通行全球的准则不谋而合,推动了其国际传播[2]。

(三)家庭

《舌尖》第二季第4篇“家常”中,围绕着四个家庭的生活片段展开对于美食的讲述:望女成凤的母亲渴望给学琴的女儿创造更好的环境,姑姑为远行的导游侄子做泡菜当“护身符”,父亲对于女儿未来丈夫不动声色的考察,来自不同地区的夫妻俩生活中的磨合・・・・・・

四个片段作为万千中国家庭的缩影展示出朴实的亲情与爱情,作为全人类共通的情感,极易在国际土壤上得到认同。

二、制作――精品意识,注重审美体验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央视大手笔投资的制作,摄制组邀请美食家蔡澜、沈宏非两位专业人士担当顾问,前期调研员即派出3人,最终由8位导演,15名摄影师,3位剪辑师共同完成。取景历时13个月,横跨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国内70多个拍摄地,展现了我国地大物博的资源,风情迥异的饮食文化。

《舌尖》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进行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对于食物的展现采用了微距摄影的方式,在近距离的拍摄中,为观众呈现食材本身的纹理与构造,将天然的图案表现得唯美异常。

迥异的民族风情,斑斓的各色食材,构成了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精美的制作为其国际化传播增色不少。

三、叙事――故事性的提升

Discovery亚洲电视网制作总监维克兰夏纳先生谈及中国的纪录片时表示,中国纪录片往往思想性强而故事性较弱,节奏慢因而观赏性较差。因此他们若购买进中国纪录片,往往要重新经过剪辑、组接,增强故事性之后才会播出。

与此同时,中国纪录片往往也不甚重视自身的文化消费品属性。然而,纪录片同样应该兼顾娱乐等社会功能[1],这并不是对于观众的讨好,事实上,在本质上观众并不拒绝深度与思想性,纪录片应该在了解观众的基础上信任观众,辅之以具有想象性、故事性的叙事方式,技巧性的展现具有内涵的主题,是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的手段之一。

(一)学BBC讲人物

《舌尖》执行总导演任长箴经常对BBC拍摄的纪录片的水准心生感慨,时常揣摩学习,总结规律。如BBC表现人物多通过展现其人际关系的手法,在《舌尖》中,任长箴就学习了这点:她并不只拍摄采松茸的卓玛,她也讲述卓玛和妈妈的互动与劳作;并不只讲述职业挖藕人圣武和茂荣,而是讲圣武、茂荣和他们的妻子孩子的故事-------当人物关系被一一呈现的时候,故事也就出来了。

“我们中国人写东西,从来不注重人物关系,往往都是一个人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但这不可能,你一写人物关系,这事儿就有意思了,”任长箴说[3]。

(二)故事拼接

《舌尖》避免了以往纪录片枯燥的平铺直叙的形式,采用故事拼接的方式,将一道道美食通过一个个家常而独具乡土气息的美食故事展现出来,“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这一冷冶夫概括出的纪录片创作手段成为《舌尖》一以贯之的拍摄准则。

(三)故事讲述形式

针对国内纪录片“节奏慢”的短板,《舌尖》一集包含800多个镜头,场景调度快,时常通过解说词的巧妙转换,在地理上进行大跨度的切换,一下从东北切换到南方,从大陆切换到港澳。

同时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镜头间的快速剪切给观众带来了应接不暇的视觉感受,大大提高了片子的信息量。

《舌尖》里大量采用了设置悬念的表现方式,比如说第一集中已经70多岁的“鱼把头”带领大家到冰面上捕鱼,观众都在好奇如此高龄的他到底还能不能打到鱼。正当观众看到在“鱼把头”的指挥下,渔网被慢慢拉上来时,镜头却忽然转到祭湖的活动现场,悬念的设置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增添了可看性。

(四)解说词的运用

纪录片的受众是不同国家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一部片子难以仅靠同期声和画面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涉及到抽象事物的解释与传递,这就需要深刻而人性化的解说[4]。在《舌尖》第一季的第三集中,介绍豆腐的制作过程时用了这样一句解说词:

“中国人用豆腐表达了自己柔软、变通的适应性。”

而在第一季第六集关于五味的讨论用到了这样一段旁白:“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让中国人在体会他们各自的人生况味时找到一种特殊的表达语境。在中国人的厨房里,某种单一味道很难独自呈现,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是调和以及平衡,这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事,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作为一部美食题材的纪录片,《舌尖》摒弃了纯粹科学知识的普及及文化背景的陈述,而是自然而又准确地透过食物过渡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由厨房提炼至日常生活乃至国家的气质底蕴之中。《舌尖》中处处可见温和而文艺的“舌尖体”解说,不失时机的讲述中国的文化与哲学。

四、借鉴与坚守

《舌尖上的中国》执行总导演任长箴从不讳言自己对于BBC的模仿,“因为人家先进。我并不觉得我可耻,你们能看出来说明我模仿得到位”。

然而,这种学习并没有冲淡《舌尖》中透露出的浓浓的中国韵味,无论是《舌尖》在戛纳电影节的宣传海报“腊肉高山”――远看是中国的山水画近看是一片腊肉,还是片中处处可见的筷子、焖锅及各地区独具特色的小吃,甚至是人物之间极具中国特色的“望子成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思念故乡”等思想观念,即使与海外或多或少存在着文化差异,《舌尖》依然通过尽可能的展现人物细节与事件背景,引导着西方的观众从中华的文化出发而不是他们的文化出发看待问题,克服传播中的文化障碍。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在《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上介绍说,“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是纪录片频道的重要诉求,而“打造国际化影像品质、探索国际化传播路径”,是纪录片频道坚持的一贯宗旨。这场由《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吃货”的狂欢背后,除了成功的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之外,运用国际化的创作与叙事模式必不可少,具备“世界的胸襟”,一个个动人的中国故事才能更好地传递给世界。

参考文献:

[1]让中国纪录片走出去[EB/OL]..

[2]丁淼。论《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策略[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6).

65 667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