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军事理论论文范例(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大学军事理论论文范例(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17大学军事理论论文参考论文【第一篇】

《通过国防历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初探》

摘 要: 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需要强大的国防,而全民的国防意识是强大国防的精神根基,但是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却越来越令人担忧。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国防意识尤显重要。本文拟分析如何通过国防历史教学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

关键词: 国防历史 大学生国防意识 历史教育

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离不开强大的国防,而全民的国防意识则是强大国防的精神根基。我国的国防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便形成了“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以及“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一部分率先觉醒的中国人亦一直在寻求救亡图存之道。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是把加强国防摆到了头等大事的位置,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是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然而在现在,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状况却越来越令人担忧。

一、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状况

笔者于2011年10月,对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40份,调查显示:有%的学生能基本阐述“国防”的概念;%的学生了解邓小平同志主张的“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11%的学生知道我国的领土不仅有领陆面积还有蓝色领土;%的学生能识别人防工程的图标;40%的学生知道公民的国防权利和义务;47%的学生表示不愿意从军,%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学生军训;%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国防教育课程;9%的学生知道“三股势力”;%的学生了解钓鱼岛争端;70%的学生表示关注南中国海局势;%的学生了解我国的国防航天事业;36%的学生表示关注国际形势;64%的学生认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是和平稳定,但稳中有乱、好中有坏、喜中有忧。

从这份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对国防问题有一定的认识,比较关注我国的国防现状,普遍拥有爱国主义信念,乐于接受国防教育。但是,首先,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和平发展建设时期,战争已经远去,长时间的和平,致使很多人的国防意识开始淡化,不再居安思危;其次,现在经济全球化,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大学生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就业、工作、住房等与己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方面,至于国家、社会、他人等则觉得离自己太遥远,与己毫不相干;再次,当代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且富有爱心,但是,由于心智不成熟,认识事物不全面,往往容易出现偏激叛逆,个性张扬,而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的现象。

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状况是积极与消极并存,好忧参半。“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与未来,他们拥有较强的国防意识,能够站在国家的角度从大局上思考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大学生充满活力具有可塑性,正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之际,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摇篮,理应加强国防教育,以其强烈的思想性和独特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二、国防历史教育对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的作用

国防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随着国家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21世纪,我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国防作为抵御外来侵略和讨伐他国的工具便已经开始产生,至今已有几千年。纵观我国悠久的国防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发展经历了无数个强盛与衰落的交替,是个波浪式的演进轨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国防遗产和深刻的历史教训。国防历史以其直观性、生动性、严谨性、积极性等特点,对于教育大学生,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具有显著作用。

1、增强忧患意识。现代以来,由于各地各组织之间的交流加强,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例如我国,最近的一次大型战争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距今已经有30多年未爆发过战争,因此从未经历过战争,对战争毫无概念的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渐遗忘了战争,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战争与国防非常遥远,即使发生,也只是国家和军队的事情,而非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现在是个长期和平的环境,但居安要思危,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是满足人类私欲的重要手段之一,只要人类私欲不消失,战争就不会终结,在我国历史上,由于不重视战争而付出惨重代价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南唐后主李煜,在国内政治、社会矛盾日渐尖锐的时候,却醉心于诗词、歌赋、书画,一边是国势日危,不断地丧失土地,另一边是歌舞升平,最后,纵使李煜留下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词佳句,却改变不了南唐黯然灭亡的结局。再看晚清时期,1884年中法战争后,列强之间由于忙于争斗,一时之间无暇顾及中国,所以中国有大约10年的时间没有再出现大的战争,可是这种平静却让中国的政治家们懈怠了,当他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当慈禧兴高采烈地挪用海军军费为自己准备千秋节的时候,却没想到东边的一个虎视眈眈的邻国正蓄势待发,一场事关中国国运的甲午战争终于爆发。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的精华水师北洋水师于黄海海战一役全军覆没,中国因此丧失了黄海制海权;清朝经营20多年,耗银数千万两的重要军事基地旅顺亦陷于敌手,大量船只、武器、装备、粮食被敌缴获,数十年辛苦最终为他人作嫁衣,不仅如此,日军在占领旅顺后,还进行了连续四天的惨绝人寰的屠城,罹难者达2万余人,据英人胡兰德记载,全城仅36人因被留作埋葬尸体之用而获生;战后,日本还趁机向我国勒索巨额赔偿,从此一跃成为亚洲强国,而我国国势却更加一落千丈。

这些惨痛的历史都是鲜活的前车之鉴,通过对这些国防历史的学习,可以告诫我们的大学生们,虽然现在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和平而淡化国防意识、忧患意识,“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在任何时候,都要重视战争,即使不主动挑起战争,也不能忘记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警钟必须长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之心,并且自觉承担国防义务,为我国的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增强发展意识。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同志便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胡锦涛同志也指出:“如果不能从政治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脑子里缺少国家利益全局这根弦,迟早是要吃大亏的。什么是国家利益全局?就是抓紧战略机遇期,一心一意谋发展。”可见,我国领导人都把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最重要的事无非是两件,一为安全,一为发展,当一个国家安全无忧,独立无虑的时候,就应寻求进一步的发展。“落后挨打”是我国国防历史昭示给我们的又一重要教训。中国是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着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自公元前5世纪开始,中国便进入封建时代,曾经创造了无比灿烂的古代文明:既出现汉唐四夷自服的局面,又有元朝铁骑踏欧洲的辉煌;即便到了清朝前期,也一度国势达于鼎盛,史称“康乾盛世”。在中国强盛的时候,四方来朝,周围小国皆自愿成为天朝上国之附属国。但是从18世纪末开始,我国从鼎盛的高峰下跌,犹如“日之将西”,积重难返,也就在这个时候,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封建制度的障碍,通过工业革命,生产力迅猛发展。发展后的欧美国家开始疯狂对外扩张,而政治腐败、技术落后的中国,便成为其主要的侵略对象。从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国家用坚船利炮叩开我国国门之后,我国先后经历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数次大的对外战争,共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而每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无一例外的都是割地、赔款、转让利权等。在近代,中国1万8千公里的海岸线上,没有一个口岸由我国自己拥有主权,外国人在我国领土上胡作非为,罪恶累累,罄竹难书,我国却无权处理。……是什么导致我国近代国土被瓜分、人民被屠杀、国宝被掠夺?这都是因为我国发展太慢太落后所导致的。在近代国际竞争中,中国的发展步履蹒跚,不仅政治、经济、军事落后,而且国民整体素质落后,“弱国无外交”,我国的不发展和发展太慢换来的便是被蹂躏和欺辱。

通过将中国古代国防史和近代国防史相对比,可以告诫当代大学生们,要想不被侵犯,就想让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让每一个中华儿女真正扬眉吐气,就必须求发展。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抗衡,经济是基础,国防实力是支柱,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必须把发展经济、增强国防放在第一位,只有实力强大,我国才能不惧任何挑战与威胁。

3、增强稳定意识。创造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以及稳定的周边,为国内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大政策。因为只有赢得和平稳定的局面,我们才能一心一意搞建设、促发展。但是现在,我国的周边在保持总体安全稳定的同时,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面对中国的崛起,某些大国作为国际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失衡心态在加剧,对中国的防范意识加强;周边部分小国对中国崛起的误解,强化了他们的担忧意识。这些安全隐患都为我国带来不稳定因素。尤其是近年以来,我国与邻国关于海洋权益的争议情况日渐复杂,使得中国东南沿海领土领海争端急剧升级,如日本对钓鱼岛的窃取,中日在东海的划界歧义,越南、菲律宾等国对南中国海的觊觎,等等。类似事件都极大地刺激了大学生的爱国激情,年轻人的热血心态使得一部分学生认为应用武力解决这些争端,以彰显中国的实力与影响力。

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应给予鼓励和支持的,然后这种爱国中也包含着一种非理性因素的存在:要求以武力解决南中国海问题很可能会损害我国周边的稳定,因此,势必要让大学生了解稳定的重要性,才能促使他们理性对待我国的南中国海问题及周边的其他热点问题。

要培养大学生的稳定意识,就必须让他们知道维持稳定的意义。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国家蒙受耻辱必定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有关。甲午战争爆发后,国内外许多人都有一个疑惑:英法等国入侵中国是因为他们比中国强大,而日本,只是一个同样饱受剥削的弹丸小国,竟也敢悍然侵略泱泱大国中国?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中国虽大,但只是虚有其表,当时国内政治腐败,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如此一个危机四伏,形成不了合力的国家,是不足为患,可以任意欺侮的。在清朝,虽然中国的封建制度迈入发展的最高峰,但是自中期以后,由于国内政治社会矛盾迭起,天灾人祸交相作用促使民变频繁爆发,大大小小的抗捐抗税运动、抢米风潮、反洋教运动,以及秘密会社活动四起,清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只能四处镇压。应对国内民变事件已经使得清统治者疲于奔命,焦头烂额,无暇再从事发展,振兴国力,遂导致外强伺机入侵,最终,内忧外患终结了清朝200多年的统治。以史为鉴,正是因为对历史的反思,我国领导集体才一再强调:“中国不允许乱”,“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通过对国防历史的学习,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可以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当前的发展需要安定团结,从而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我国的国防历史曲折漫长、跌宕起伏,充斥着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当这生动的历史长卷摆在大学生面前时,可以直接激荡其心灵,让他们印象深刻,从而培养其忧患意识、发展意识、稳定意识等,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2]高鸿志。中国近代史[M]。合肥:黄山书社。1989.

[3]郑志强。从民族角度看中国国防历史的阶段性特征[J]。党史文苑,2004(10)。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0-2011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国防历史教学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爱国观的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第二篇】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论文

——浅谈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摘要: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导致了战争军事技术日益走向了技术化,信息化。军事高技术化对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军事高技术;人民战争;军事理论课程

这学期开设了军事理论课程,受益匪浅。因为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所以,依法履行兵役义务,在校期间接受军事训练,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这学期的军事理论课程学习,增强了国防观念,培养了基本军事技能,强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了组织和纪律性,促进了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开设军事课程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苏美争霸世界的冷战局面结束了,但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地区战争不断,天下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个防御性的组织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的军事组织,不经联合同授权就自行对不听它话的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对世界和平构成重大威胁。美国还利用台湾问题大做文章,操纵日本联合制定所谓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企图把我国的台湾划入防御体系之内。在这些大背景下,就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努力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课程。

这学期的军事理论课我们学习了古代孔子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国防和军事历史,古代、近代国防史,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军兵种知识和外军知识,对解放军的编成、各类武器装备的感性认识;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战时动员、军事地理知识。这些课程使我们认识到了加强国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导致了战争军事技术日益走向了技术化,信息化。军事高技术化对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

一、 高技术对人民战争带来的影响。

(一)、高科技使侦察做到了不怕火力威胁,不怕地形限制,真正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侦查的立体化使战争前的准备得到最完美的完成。

(二)、高技术使得战争武器装备得到了质的提高,精确的制导系统带来了打击的精确性。

(三)、高技术武器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成果,战争方做到机动快,反应快,打击快,转移快。

(四)、战争永远包括打击与防护两个方面,高技术使得防护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隐秘,防护的综合化可以有效地在现代战争中最大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实力。

(五)、指挥控制系统是现代战争的中心枢纽,在高技术战争中交战双方之间实力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与控制的水平上。只有借助于可操控的巨大指挥网络,才能真正打赢一场异常复杂的现代战争。而这种可控性使现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技术在飞速发展,战争的方式也随之改变。“非接触”“非线式” 的作战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战场将变得更加不规则,代之以全纵深,大范围的“非线性”机动作战。这种作战方式又与指挥中心的有力控制密切相关,形成了一个整体。而在不远的未来,战争会更加突出地显现其高技术性,航天科技的进步。 战场上出现的不仅是人,机器人与大量的信息流将大量运用于实践。

二、高技术为人民战争注入新活力。

(一)、现代高技术的发展,为积聚雄厚的人民战争潜力,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这一切都为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创造了使军队战斗力实现质的飞跃的前提。

(二)、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为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战争,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人民战争的最显著特点,是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先进的思想舆论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就会产生神奇的效应。

(三)、现代高技术的军民兼容性,为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战争,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现代高科技越来越朝着军民兼容、军民共享的方向发展。人民是高技术的主人,人民可以创造高技术、运用高技术,也可以制服高技术。

(四)、现代高技术作战系统对整体后方的高度依赖性,为广泛开展人民战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对策。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系统与系统的整体对抗,先进的武器装备更加依赖作战系统整体,远距离战略投送兵力更加依赖后方。 要善于从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准备和战争实践中,发现和总结克敌制胜的战法。

通过一学期的军事理论课程学习,得到了很多启发和体会。尤其是军事高技术对人民战争的影响。以上便是我对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的几点看法。

中国的未来必定是发展,向世界,向更广阔的地域。但过程中必定有阻力,只有自身的强大才是冲破一切的窗口,才是民族振兴的大道,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军事理论课结课2900字论文:《高校国防教育浅析》【第三篇】

摘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世界仍然动荡不安。大学生不仅担负着国家经济建设重任,更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当前重文轻武的环境下,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以增强其国家忧患意识,提高其军事素质。

关键词:高校;国防;忧患意识;国防体育

在国家少生优生等政策影响下,现在大多数高校学生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长从小呵护下,相当大的部分成为温室花朵,白面书生;有些智商发达,而身体素质却奇差,柔弱不堪。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未来的社会责任承担者。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担负着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虽以和平为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世界仍然动荡不安,美伊战争、黎以战争等地区冲突和小规模的战争便是明证。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军事素质,养成学生尚武崇军的良好意志品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刻不容缓的急切任务。

首先,应该增强学生忧患意识,提高国防观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罗马帝国由兴盛走向衰亡,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帝国兴盛时人们的尚武传统所培养的自信精神在和平环境下逐渐褪去,国家疏于武备,人们也以服兵役为耻。中国也有类似的例子。唐太宗时,中国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尔后由于国内承平日久,各项军事制度日益废弛。到唐玄宗时,外患无穷,内乱横生。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宋朝皇帝只知“绿肥红瘦”,轻视武功,终于亡国;清朝“国困、民穷、兵弱”,带来的是腐败和衰亡。所以,国力强盛、武力强大者国防盛;凡全民重视国防,社会崇尚武功者国防强;凡兵民相合,全民皆兵者国防兴;反之则弱。纵观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中华民族有着不畏强暴、为国捐躯的传统美德。清末民初军国民教育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文弱积习,增强了人们的尚武崇军观念。尚武崇军的观念和不畏强暴的传统美德相结合,中华民族变得更加团结和强大。全国人民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同反动统治和外来侵略者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获得独立,并逐步走上强盛之路。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许多人意志消沉,“刀枪入库,放马南山”,国防观念淡薄。随着和平时间的延长,人们的国防观念日趋淡化。在经济意识占主导地位的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随之有所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占有一定市场,新中国成立后的尚武崇军思想逐渐淡化,影响国防教育的开展。这一系列的观念难免影响到学校与学生。学校中受升学率等各方面因素影响,长期“重文轻武”;学生本“不识愁滋味”,对学国家大事更显得天真无邪,国防观念、崇军拥军的观念相当淡薄,许多学生不了解国情,不从事体育锻炼,整天埋头于书本,久而久之,都“冉冉如弱女,温温如菩萨,戢戢如驯羊”。中共中央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曾指出,“应当加强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的国防观念”。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国防教育就要长期进行,作为公民的终身教育来抓”,并特强调“不能搞一阵风”,不能形势紧张就搞,形势缓和就不搞。他还强调国防教育是全民性的教育,不能光靠一两个部门,“必须由党、政军各机关,工青、妇各群众团体,教育、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式等各部门通力合作,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的大系统”。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日关系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点;霸权主义、恐怖活动有增无减;台独势力负隅顽抗,挟洋自重,拒绝和平统一,不断增强台独攻势,大肆扩充军备,甚至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主张,妄图以武拒统。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背景下,我们不能不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不能不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而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国防教育,才能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增强忧患意识,积极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才能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有效动员人民群众参军参战,发扬人民战争的传统。尤其在我们经济、技术、武器装备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重视爱国尚武精神的培养,将这种精神注入民众意识并变成自觉行动,增强全体公民的斗争意志,就能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活力,进而弥补战争物质方面的不足。因此,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这一民族的优良传统,更要提倡和宣扬具有时代特色的献身思想,把培养爱国尚武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强化这种精神的储备。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既是现在的受教育者,又是未来知识与观念的传播者,担负着双重使命。在当前人力物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强化他们的国防观念和意识,将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对国防建设的重视程度,从而达到建设强大国防的目的。

其次,应该加强国防体育建设。国防体育是指寓国防教育于体育活动之中,通过国防教育与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达到增强人民体质,加强国防建设的双重目的。广泛开展大学生的国防体育活动,加强国防体育训练,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振奋精神,鼓舞斗志,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保卫祖国、巩固国防,夺取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都十分重视通过体育运动为军事斗争服务。恩格斯认为,在学生当中开展体育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体力和智力发展,这些学生入伍之后,“士兵的质量就会提高两倍”,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建设也就在无形之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日常举行的许多体育比赛项目,如射击、游泳、跑跳、投掷、骑马、跨栏、拳击、击剑等都与军事活动密切相关,有些则是直接从军事活动演化而来的。组织与国防有关的各种体育活动,举办各种军事体育竞赛,使学生达到国家和军队规定的各类人员的体育标准,以增强其身体素质,磨练国防意志,这是国防体育的根本任务。国防体育不受职业、年龄、性别的限制,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是国防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国防体育被正式列为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1952年成立了国防体育协会,1956年经国务院常务会决定,建立了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国防体育活动遂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奥运会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但在全民健身、对高校学生的体育教育,尤其是国防体育上做得非常不够,因此,我们应在加强全民体育活动的同时,着重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体育训练,广泛开展射击、武装越野、定向越野、武装泅渡、军事野营、跳伞、通信、航模、舢板、负重登山等活动,使国防体育成为一项既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又提高学生国防意识的重要活动。

保卫边疆,捍卫祖国,维护社会稳定,已不是军人独有的责任。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每个公民都应尽其责任。身为知识分子的大学生,肩负的责任更为重大。因此,应把国防教育、国防体育推广到各级高校,把学生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将革命英雄主义推广到全社会,在全体学生中形成爱国、崇勇、尚武、拥军的良好风尚,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提高学生的国防观念。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4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18页。

2、陈记云主编:《国防教育通俗讲话》,北京: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3、江泽民:《国防教育应纳入思想教育总体系》,《解放军报》1988年10月25日。

4、任连奎主编:《国防教育教程》,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47页。

军事理论论文 大学生必备【第四篇】

作为当代大学生参加军事教育学习是我们首要的义务,在认真履行这项义务的同时,我们更应为有学习国防知识的机会而感到荣幸,珍惜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每一个知识点,深刻领会教学纲领的用意,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和知识面的拓宽的程度,进而提升我们的自身素质。

同样,军事教育课以其广阔的国防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增强国防素质的良好文化基础,使我们这些生在和平时代的青年意识到国家依然面临安全防御问题,使我们意识到我国的国防实力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哪些差距,是我们认识到,作为国家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时刻树立高度的民族危机感,激励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有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和国家发展上做出贡献。

国防意识是民族生存之魂,如果说国防是民族生存之盾,那么国防意识就是民族生存之魂。强烈的国防意识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是制止战争、威慑敌人的重要因素。公民国防意识的强弱关系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当前,中国正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中,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这当然是于国于民都极为有利的事情。如果缺乏国防意识,国防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即使放在眼前,也很难发现。银行、证券交易、通信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等这些和平时期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便捷的领域都可能成为战争中被敌方攻击的“软肋”。对外交往、新闻出版、网络交流和秘密载体的处理如果不加注意,都存在着泄露国家机密和军事机密的可能。此外,军事设施的管理、城市建设布局的总体规划、对战略要地的开放、防空工程的商业化运作等与国防建设是否相冲突,这些问题必须放在国家安全的大背景下认真考虑。千里长堤,溃于蚁穴。种种看似不起眼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在平时加以关注和排除,必将危及我们或我们子孙的和平生活。 在当今时代,世界并不太平。有人并不希望中国崛起强大,不绝于耳的“中国威胁论”就是一例。近来的战争实践证明,战场已经再无前后方之分,战争的武器不再只是枪炮,作战人员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军人。随着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国家的每个公民都有可能成为未来战场的战士。信息化时代国防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军事斗争领域,国防的“防”线也不再只是单纯的边防、海防。它已延伸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信息领域,进入到电磁空间,触及到太空,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寻常生活之中。国防建设既是军队的事,更是全民的责任,我们必须强化国防意识,牢牢守住我们的民族生存之魂。

开设军事课程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开设军事课程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 我们国家已经迈向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健康轨道,增强法律观念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001年4月28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15条规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 依法履行兵役义务、自觉接受国防教育,是法律赋予大学生的神圣义务。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依法履行兵役义务,在校期间接受军事训练,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世界趋势的角度上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军训工作和军事理论教育,将其作为加强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军事课不仅是大学生履行义务的—种形式和大学生接受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所以,必须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苏美争霸世界的冷战局面结束了,但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地区战争不断,天下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个防御性的组织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的军事组织,不经联合同授权就自行对不听它话的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对世界和平构成重大威胁。 美国还利用台湾问题大做文章,操纵日本联合制定所谓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企图把我国的台湾划入防御体系之内。李登辉炮制“两国论”妄图分裂祖国:陈水扁上台后,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并且不断以蚕食的手法推行“渐进式台独”,诸如公布“本土化教育”、废“国语”教育、将“中文系”并入“外国文学系”、“中华民国护照”加注“台湾”英文字样、又要在2004年3月20日的“总统”选举之日举行所谓的“防卫性公投”和“和平公投等。2004年5月20日,陈水扁公然提出“2006年公投制宪、2008年实施台湾新宪法”,“让台湾成为正常、完整的国家”的“台独”时间表,向—个中国原则、向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国际社会挑衅。陈水扁已经论为台湾、两岸和国际社会一个彻头彻尾的“麻烦制造者”、“危机制造者”。这些事件都对我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国防安全构成了威胁。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21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任重道远。在高校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需要。

作为接受军事教育启发的结果,我们应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和鞭策自己,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做坚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更是一种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当代青年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行,刻苦学习,锤炼自己,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报国之行。成才是青年人的追求和渴望,也是祖国和时代的需要和呼唤,要科学地确立成才的目标和方向,做祖国现代化需要的人才。

为了对国家建设作出努力,我们一要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青年要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具体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同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二要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立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勤奋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要敢于向已有的科学成果挑战,敢于向未知的新领域进军,勇敢地去实践,去探讨。因为,当代青年是否具有强烈的开拓和创新能力关系到我国科学的兴衰。三要具有健全的心理人格。在对待现实的态度,对国家、对人民有强烈的爱心;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待人生,积极奋发,不消极颓废,不得过且过;对学习,对工作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强烈,勤奋刻苦,有创新精神,有自信心;奋斗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对他人情操高洁,易于合作,有团队精神。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做到知我中华,培育爱国情操。爱我中华,必先知我中华。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继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兵法》之后,又一次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军事理论,闪耀着普遍的真理光芒。古代中国孙子兵学的产生,标志人们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认识,由悟性阶段进入了理性阶段,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拿破仑、克劳塞维茨、约米尼等人军事思想为代表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近代欧洲。它冲破中世纪的思想枷锁,开始用科学手段探讨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不过,欧洲近代军事科学相当程度上是借助当时自然科学中的机械论和社会科学中的历史唯心论精神建立起来的,难免鱼龙混杂,真理与偏见并蓄。以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理论为启始的第三次飞跃,为真正科学地考察解决战争和军事问题,首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南。毛泽东军事思想则代表了这次飞跃的最高成就。

爱国志士秋瑾说:但凡爱国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国文字、历史,即不能生爱国之心也。学习历史,知我中华,是升华爱国情感的基础。要学习中华民族建设祖国家园、创造灿烂文明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反对民族分离、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更要学习和了解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学习历史,就会为祖国的今天而骄傲,为祖国的明天而奋进。今天的中国已不是昨天的中国,明天的中国必将更加美好。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国力强盛。跨进2l世纪的中国正如醒狮雄起,巨龙腾飞,生机勃勃。只要我们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必将在本世纪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全面地、辩证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国情。既要从了解祖国的锦绣河山中激发热爱之情,也要从认识我国自然条件的一些不足之处增强忧患意识;既要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自豪,又要为中国近代的屈辱而伤痛,从而转化为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动力。

(一)创造了高超的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艺术。古今中外的战争各不相同,但战争指导艺术的高低具有可比性。一般说来,在力量上拥有一定优势,或势均力敌的条件下赢得的胜利,虽然也来之不易;但战争艺术的最高荣誉,从来属于那些以弱胜强的统帅。西方历史上的亚历山大、汉尼拔、恺撒和拿破仑等人,都因此而摘取并获得了“战略之父”、“战争巨人”等桂冠和殊荣。相比之下,毛泽东的战争艺术更为高明。第一,世界历史上的一些著名将帅,大都是能赢得若干战役战斗,能赢得整个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却为数不多。而毛泽东一生不仅创造了大量以弱胜强的战役战斗范例,而且指挥赢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其次,以往世界战史上的以弱胜强,基本上是总兵力对比上的以少胜多,武器装备上则相差无几。毛泽东的战争艺术,不仅做到了数量上的以少胜多,而且还做到了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之敌,其中包括先后打败两支拥有当时世界一流武器装备的外国侵略军。第三,毛泽东不但擅长运用战争指导艺术,而且善于从战争指导艺术的运用中提炼和升华出理论。毛泽东军事论著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影响之广,在中外军事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与之相比拟。近几十年来,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国际上广为传播,毛泽东军事著作成为不少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军政要人的案头读物,被许多国家列为军事院校的研修课程,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世界地位。

(二)所揭示的军事规律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在毛泽东以前,中外众多军事统帅和军事理论家在探索军事规律上作出过各自的贡献。但是,在世界军事史上,还难以找到第二个像毛泽东那样对军事领域的种种问题既进行过长期而广泛的实践探索,又亲自从事勤奋而深入理论研究的人物。从国内革命战争的指导原则到国际反侵略战争的指导原则,从建军路线到作战方略,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战略决战和战略追击,从游击战到运动战和阵地战,从小规模的战斗到指挥百万大军的战略战役运筹,从持久胜敌的全面战争到速战速决的边界自卫还击作战,从“小米加步枪”条件下的建军、作战到建设国防现代化,从如何赢得战争到如何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这里面既包括了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发展的特殊规律问题,又包含军事领域的大量一般规律问题;既广泛涉及到军事科学的应用理论,又深刻地触及到军事科学的基础理论,可以说覆盖了军事理论的各个重要层次和各个基本方面。所有这些,毛泽东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对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武装斗争的直接经验和前人进行战争的间接经验,作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和精辟的理论概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不能不是一座内容博大精深、结构系统完整的军事理论大厦。毛泽东对军事规律的理论揭示,就其丰富性、系统性和真理性而言,都达到了前人未能达到的程度。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地位,不只是比较于其它各家军事理论而言的,其中也包括它在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发展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在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历史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即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和列宁主义军事学说的基础上,毛泽东军事思想又大大前进了一步。主要是:①对以前尚未遇到的新课题,第一次提供了科学答案。如开辟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新道路。②在前人未曾开垦的理论领域,首创了全新的学说。如军事辩证法。③把过去已提出的一些基本观点,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如人民战争。④把以往的一些理论预见,变成了完整而成功的现实。如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军事上也应有自己的表现的预言,在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理论与实践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⑤在先哲们没能完全解决或解决得不理想的问题上,作出了迄今最成功的回答。如怎样建设一支永远保持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因此,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历史发展的当代丰碑,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

(三)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具根本意义的,是它的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这是因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包括研究、解决战争和军事问题,无不受一定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和制约;一切理论也只有被用作认识论方法论意义的工具时,才能进入实践过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长期发挥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尚未在军事领域充分展开。毛泽东把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系统地应用于军事领域,从历史观、认识论、辩证法与军事斗争实际的紧密结合上,创建了一整套科学的军事思想及军事思维方法。它不仅集中地表现为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原理,同时也体现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全部内容之中。如果说孙子兵法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可以超时代、跨领域地辐射,那么,兼有高度哲学成就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所揭示的军事斗争的内在规律,就尤其具有稳定而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军事方面,毛泽东军事思想既可以为我们抵制当代军事思想中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和思潮,正确地观察思考战争与和平、军事斗争与军事建设问题,提供一套科学的思路,又可以为我们新时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建军与作战,提供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的锐利思想武器。在非军事方面,毛泽东军事思想所揭示的能使人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军事哲理,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融通性。无论是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各条战线,还是思想、文化、体育等各个行业,总之凡一切存在矛盾斗争和开创性活动的领域,毛泽东军事思想都能从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多方面,拨动、启迪人们的创造智慧,从中总结、抽象出科学的指导原则和实践策略。

关于国防意识,不可否认,二十一世纪国家之间的较量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以经济实力为先导。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国家竞争白热化的时候,极端的较量形式就会出现。这个极端的较量形式就是战争!当今的中国,安全隐患不可谓不多。南沙群岛被东南亚小国强占,台湾问题尚未解决,中日东海问题和钓鱼岛争端也日益升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超级大国在前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日渐衰微的情况下,把中国看成是其二十一世纪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开始以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可以说,现在我国的国防形式不容乐观,表面上的歌舞升平实际掩藏着波涛汹涌。

大国外交,是以实力为基础进行的国家之间的较量。没有实力就没有外交地位。在世界史上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国家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却拥有很高的国际地位。国际地位不是天生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的。当然,现在的中国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国防建设。但是,这远远不够。国防不仅仅是国家和军队的事情,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情。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国防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国防意识

二、增强国防意识

什么是国防?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

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所以,必须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如今,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地区战争不断,天下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个防御性的组织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的军事组织,不经联合同授权就自行对其他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对世界和平构成重大威胁。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迟迟未决的台湾问题,朝鲜核武器等这一系列不安定因素不得不引起我们在和平年代的忧思。因此必须加强国防,一个国家的国防建设是其主权的保证、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国防观念是其爱国精神及综合素质的体现。 积极学习国防教育理论,理解研究国防知识。只有我们具有了一定的国防观念,才可能积极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主动旅行国防义务。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国防与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

三、端正爱国精神

从近代历史很容易的可以看出,落后就要挨打,不团结,不爱国就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大学生,作为华夏子孙,我们要用自己的身躯捍卫我们的国土。爱国精神是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爱国精神有很多内涵,它既是一个人知识是水平的体现,也是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反映,也是一个人思想觉悟的展示,可以说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也是有层次的,一个要高层次爱国主义精神的人必定要有高层次的综合素质,而军训教学正是为了培养我们的这种素质。通过军训教学大学生建立了积极的爱国精神,正确的爱国态度,科学的报国方法,存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拓宽眼界,顺应时代

当今世界是一个极度全球化的世界,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升级,使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一个崭新的“地球村”是的世界已初步形成。因此,在现代社会不能只关注眼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拓宽视野、放眼世界,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而这种情况在军事应用国防建设中尤显突出。而在当今世界上复杂的形势,美国称霸的野心,日本崛起的企图,欧洲在世界上的角色,俄罗斯与我国的关系,第三世界的发展以及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在当今前沿科技的发展,在军事上各种武器的应用,各种先进的战略系统应用,各种战术策略的实施。在军队建设的各方面问题,步兵的基本军事技能,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贡献。这些知识极大的拓宽了我们的眼界,丰富和健全了我们的知识结构,使我们进一步适应当今社会大发展。

五、 掌握国防知识

我们应当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国防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例如:国防基础理论、军事知识、国防历史、国防形势、国防法制„„

现代战争告诉我们战争就是人民的战争,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必须依靠于人民的力量,我们就是未来战争而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祖国的重任肩负于我们身上,祖国仍需加强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增强民族意识学成报效祖国,祖国明天辉煌关系于我们,我们相信祖国明天会更好!

22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