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案例通用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内部控制案例通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内部控制案例【第一篇】
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于1908年9月16日,自从威廉・杜兰特创建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以来,先后联合或兼并了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奥兹莫比尔、庞帝亚克、克尔维特等公司,拥有铃木、五十铃和斯巴鲁的股份。使原来的小公司成为它的分部。从1927年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公司下属的分部达二十多个,拥有员工266000人,截至2007年,在财富全球500公司营业额排名中,通用汽车排第五。
通用汽车公司是美国最早实行股份制和专家集团管理的特大型企业之一。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是美国汽车豪华、宽大、内部舒适、速度快、储备功率大等特点的经典代表。而且通用汽车公司尤其重视质量和新技术的采用。因而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始终在用户心中享有盛誉。在2008年以前,通用连续77年蝉联全球汽车销量之冠。 2009年6月1日,由于经营管理失误以及债务等问题,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正式递交破产保护申请。这是美国历史上第四大破产案,也是美国制造业最大的破产案。
二、内部控制分析
(一)内部控制含义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二)炔靠刂埔素分析
通用汽车破产事件暴露了制造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出通用汽车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下面我们从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来分析通用汽车失败的原因。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所以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层的治理和基层的管理在内部控制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通用汽车旗下品牌包括别克、凯迪拉克、雪夫兰、GMC、霍顿、欧宝、庞蒂亚克等二十多个品牌,通过以销售任何价格、任何用途的汽车为目标。第一:内部所设定的目标较为庞大,过于宽泛,目标虽然具有长期性,宏观性,和可挑战性但违背了可接受性。所收购的企业分散在各地,缺少生产和研发中心的有效资源整合。一个企业的的目标过大过多,并且没有考虑到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很多购买高端汽车的车主无法偿还贷款,进而影响了资金的回笼和循环。第二:忽略了对汽车消费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对市场需求,判断不准侧重于大型车、SUV产品忽视小型车发展轻视燃油经济性。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辨认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也是建立与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环节。
(1)通用公司的许多车种燃效较低,随着汽油价格的不断飙升,其销售量也迅速滑落。去年秋天以来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更是给通用造成致命一击,资金链因此断裂。通用乃至整个美国汽车业都失去了创新精神。汽车新品种确实不少,但却高动力,高耗油量,忽略了此时消费者倾向于小型、高效能的汽车,这种美式车型逐步失去了市场。
(2)将管理层的奖金提高到创纪录的水平之后,1990年又签下了公司史上最昂贵的雇工合同。受汽车行业利润暴涨和管理层高额奖金的诱惑,通用工会提出涨薪谈判。新的工资合同包括涨薪水、涨养老金、增加健康保险为工人子女上学提供补贴等。由于工资福利的刚性规律,一旦上涨就很难降低,当初并没有评估这部分福利所带来的风险。这为通用最后走向破产埋下了隐患。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有助于保证采取必要措施来管理风险以实现企业目标。控制活动与之相关目标的性质可分为三类:经营性目标、财务报告、遵循性目标。通用汽车经营性目标的设立有一些问题。就在通用申请破产进入紧锣密鼓之际,奥巴马公布了美国汽车节能减排计划,要求从2012年开始实施并逐年提高标准,目标是到2016年美国境内新生产的客车和轻型卡车每100公里耗油不超过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比现有车辆平均减少三分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百分之二十的二氧化碳由汽车产生。而2004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指出,只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五的美国人拥有着占世界总量百分之三十的汽车,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汽车排放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仅通用车在美排放量就达到9900万吨,占全美汽车排放量的百分之三十一。通用汽车应该早些研发节能减排的汽车,并制定生产计划,其经营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为公司制定经营性目标,因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节能减排,故而最终奥巴马政府也没能批准通用汽车重组的申请。
4.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信息与沟通系统是围绕在控制活动周围的,它们使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取得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所需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对出错的业务采取矫正措施。而通用汽车公司显然是没有做到这一点。通用汽车的职员们几乎每家都有一辆车,而在美国受金融危机等经济方面的影响,大多数家庭还是会择先选择耗油量少的中低端汽车,这种信息应该做到上行沟通,让上级领导了解这部分人所倾向购买汽车的类型,而决策层领导也应该进行下行沟通,将最新的决策传达给下面的人,听听大家的意见。而当发现职工福利已然成为企业的绊脚石甚至是负担时,应该与职工代表们进行交流,达成协议,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这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也没有做好。
5.监控
监控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下,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过程。内部监控可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持续有效的运作。不论是经营层或是其他控制人员,只要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都应当及时地向适当的管理层报告,并使其到果断处理。通用汽车的监控系统没有做到对内部控制的支持作用。高级管理层忽略了电动车领域的发展。为了融资出售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控股权。2006年通用面临现金困境,于是将上海通用汽车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以74亿美元现金以及另外66亿美元的阶段性款项,出售给私募股权基金瑟伯罗斯资本管理公司。董事会的监控没有起到作用,导致最终丧失策略灵活性。
三、案例启示
通用汽车于上个世纪初叶诞生,那时的汽车工业是朝阳产业,曾经带动美国经济走向繁荣。通用生产的汽车以宽大豪华、动力强、排量高为特征,如别克、凯迪拉克、悍马等,是美国汽车的典型代表。这种发展模式适应了低油价时代的市场需求,成就了美国式显摆强势的汽车梦。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油价时代到来和环境危机的威胁,传统汽车产业面临深刻的危机,通用这个汽车产业领军人宣布破产,说明传统汽车产业开始走下坡路了。当今世界是节能减排的时代,低碳经济是当代人理性的选择。以通用为代表的高耗能、高排放汽车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汽车产业的出路在于节能减排,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能源汽车,多生产经济型小排量汽车。所以,当取得一定成就是不能沾沾自喜,盲目自大,不断创新才是硬道理,要根据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并以国家政策的导向性为基础,不断和创新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建议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战略决策的重要性,企业的战略决策应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加强企业战略控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组织结构的变化,企业此时应避免组织结构的过度膨胀和组织间的协调危机,建立适合组织发展的组织结构是企业目标实现的前提。控制能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施,建立一个高效的控制体系应是企业高度关注的。一个有效的控制必须以计划的正确性为前提,注重点,讲时效,还应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渠道。从企业集团的高度出发,完善财务预算控制、资金运行控制、管理体制控制。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大力提倡爱岗敬业、互相服务、顾全大局等职业道德,鼓励员工的团队精神。企业在实行一个政策时,要对其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要规划其对未来几十年的影响。企业要重点关注国家政策的导向性,要适应国家未来发展规划,企业要不断创新以达到长久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先治。内部管理控制论。
[2] 唐烨。透视美国通用汽车破产风波。解放日报。
[3] 梅新育。通用汽车破产的警示。
内部控制案例【第二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组织形式;课堂设计
一、《审计学》案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需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际案例,并结合审计工作给予学生感性认识,才能使学生对审计理论与方法有比较深刻的理性认识,才能使学生具备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例进行互动式探索的过程。它起始于美国哈佛商学院。在哈佛,纯知识或纯技术性的内容是极少出现在课堂上,对于这些内容,教师们有设计并录制精良的网上课程讲解,要求学生在课前自我学习掌握,课堂时间则由老师引导着,运用这些知识来讨论一个又一个的案例。活生生的案例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知识,更开启了心智,扩大了视野,激发了潜能(陈吉凤、侯力纲、 刘春晖,2013)。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实证研究在教学中的运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传统《审计学》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
(1)学生对所学知识未能形成感性认识。传统的《审计学》教学法,其主要做法是收集实际审计项目实施过程的详细资料,经过适当编辑后,提供给学生作为效仿的范例阅读,学生很难对实际审计工作有系统的感性认识。
(2)教学效率不高。传统《审计学》教学,往往根据教师搜集到的审计失败实际案件,编写成具有解答探索功能的教学案例,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到有关教学内容时给学生,用于解答或讨论。这种做法比较耗费教学课时,教学效率不高。
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时代,传统的《审计学》教学已满足不了学生对审计理论与实务知识的需求。同时,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时代不但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大学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现代网络和通讯技术拓展教学实践和空间资源,增加师生教学的互动性,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审计学》案例教学理论探索
孔子曰“授人以鱼,不如受之以渔”。但在中国,我们很多教学工作者认为将满腹经纶传授给学生是教师的神圣使命,于是满堂灌是中国各级学校,包括大学课堂的一大特色,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无精打采地听。李寒梅(2013)认为案例教学法则要求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主要发挥引导和启发作用,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那么,案例教学中,如何科学地进行组织设计与课堂设计,才能实现《审计学》教学的“乐施”与学生的“好学”,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组织设计探索
司林波(2011)提到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即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教学组织形式对于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教学的其他方面相同的情况下,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会带来极为不同的教学效果。
1.小组合作式
小组合作式教学组织形式指的是将2人以上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以各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地弥补集体教学的某些不足,给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密切接触、相互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式是目前使用得较多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也是专家推崇的案例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式的最大优点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信息交流的渠道也由以往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信息流,改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流。如下图所示:
图1传统组织形式与小组式信息流比较
小组式具体来说有下列优越性:
(1)有利于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形成态度,培养鉴别能力,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2)有利于开展项目或作业活动,使学生认知领域的某些高层次技能(如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得到较充分发展。
(3)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通过向其他同学解释要点和原理,学生还能强化自己的学习。因此,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4)在小组内,学生之间较易进行不同经验和想法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心理压力相对减少,每个人发言和活动的机会相对增加,个人意见的交换变得十分容易,因此,可以相互确认、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形成团体性思考和创造,这无疑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
(5)教师能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并能及时给予适当指导。教师此时作为小组成员之一,在心理上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这样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马蹄式合作形式
马蹄式教学组织形式就是以教室的讲台为中心,将学生课桌椅排成马蹄形状,与半圆式、双翼式相似。如下图所示:
图2马蹄式
它的优点是:留出的空间大,可以开展一些活动量较大的案例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左右二个大组,便于开展一些对抗性的案例分析活动。马蹄式既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同时便于老师走近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对于教师监控整个课堂也没有影响,可以说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安排形式。
(二)课堂内容设计探索
颉茂华、吴倩(2013)认为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可以嵌入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大量具体生动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有学习热情,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理论,将理论和实务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具体来说,在案例教学中,不同的学习阶段运用不同类型的案例(郭忠兴,2010)。首先,给出引导式案例,引导式案例设计通俗易懂,使学生有初步的概念性认识和了解,并对该主题产生兴趣。其次,在具体分析课堂具体内容时时,主要使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最后,运用综合性案例,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对课堂内容起到升华作用以及达到“学以致用”的综合分析和运用目的。
本文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课堂设计。
图3案例教学“乐施”与好学的课堂设计
课堂设计分三个步骤实现,其中:
(1)启发式入题:以案例形式提问,引入授课内容。
(2)探讨式深入:在案例中巩固知识点,并灵活运用。
(3) 开放式设问:以案例布置课后作业,升华课堂内容。
下面,本文以具体案例来说明,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科学地组织设计与课堂内容设计。
三、《审计学》案例教学的实践
《审计学》中“内部控制规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所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会计内部控制的具体工作范围等等。这堂课的教学难点是银行内部工作体系庞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其略知一二,“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未知银行内部控制风险到底在哪?较难形成一个具体的认知体系。因此,授课过重点主要放在如何让学生对银行内部控制风险有较为清晰且系统的认识,并积极引发学生自己结合之前在兴业银行的工作实践,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1.启发式入题:以案例形式提问,引入授课内容。
为了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本文作者在授课开始,首先引入一个“中航油”的案例,这家国内第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由于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管理层权限未得到较好的监督,导致石油衍生产品交易,巨额亏损亿美金,进而成为第一家被摘牌的国内海外上市公司。这个财务丑闻,反映了什么问题呢?本文作者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对这个案例发表他们的看法。学生通过这个案例学习后,意识到了内控不是简单的制度编写与罗列,不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它是公司董事会、高管层的永续工作,是公梳理风险数据库并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工作等,从而意识到了内部控制对一个企业成长的重要性。
2.探讨式深入:在案例中巩固知识点,并灵活运用。
针对这堂课的授课重点是让学生对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形成较为系统的概念认知,并对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点有清晰的概念。关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框架,由于这一框架知识含量太大,概念较多,学生很难对这个框架有深入的了解,并且也对这个知识点印象模糊,缺乏学习的热情和激情,并且这样的一个知识体系对将来学生在银行具体工作当中也很少能运用到。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银行的工作体会,从柜员给个人储蓄客户开办借记卡的内部控制流程说起。客户开办新卡时,需要提供他的身份证,而银行内部需要对客户的身份证进行双重复核,并经过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通过才能为客户办理业务,但现实中,经常有客户身份证丢失,被其他人捡到,而被其他人冒用或盗用,那么在这种业务中应该怎样对这种业务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并防范风险呢?本文作者通过这样的具体业务,也为同学们所熟知的业务入手,希望学生能自己分析内部控制点,并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学生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出发,利用内部控制综合框架入“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等知识点出发,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包括不准代办开办借记卡,包括设置一些指纹录入防止被冒用等手段,虽然有些建议比较不可行,但这种提问的方式使得学生从实务中善于发现问题,起到了“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的目的,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由于单个银行业务所涉及到的知识面较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图1知识体系的掌握,本文地引入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案例,即“巴林银行破产案”,这个案例的目的是希望同学能从它的破产案来看银行内部控制规范的重要性以及风险点,首先用PPT的形式将巴林银行的案例做了一个简单的背景介绍,然后提出三个问题给同学们讨论,包括:(1)巴林银行的破产是由于里森造成的吗?如果不是,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巴林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为什么会失败?(3)巴林银行的失败对兴业银行有什么启示?
这三个问题本文作者让同学们首先以马蹄式的形式开展课堂讨论,时间大约30分钟,讨论结束后并请各小组的代表对他们的讨论结果进行阐述。同学们对这个案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讨论气氛非常活跃。本文作者在请小组同学对他们的小组意见进行陈述时,发现同学的思维不仅活跃,而且还能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源于本文作者在之前讲解了内部控制的体系框架图,同学们根据这个知识点能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到达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3. 开放式设问:以案例布置课后作业,升华课堂内容。
在课堂最后,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关于安然公司财务丑闻的案例,让同学课后去思考内部控制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下节课展开职业道德规范做了铺垫。
四、《审计学》案例教学改革的结论
从本文的教学经验来看,《审计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教学方式。本文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如何开展《审计学》案例教学“乐施”与“好学”的组织形式,提出了小组式与马蹄式的分组模式,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师很好地在学生中发挥引导和激发作用。另外,本文还就课堂内容设计,提出了三阶段法,将课堂内容分为启发式、探索式与开放式三种形式,遵循了学生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便于学生快乐学习之中,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学以致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案例教学的效果。总之,案例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的能力和品质,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为此,教师们应重视案例学习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模拟实践”的基础上有效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及解答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吉凤、侯力纲、刘春晖。“案例”助力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变革――第四届中国MPAcc教育发展论坛综述[J].会计研究,2013,(2).
[2]李寒梅。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观察与启示 [J].中国大学教学,2013,(6).
[3]颉茂华、吴倩。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调查与研究――基于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三维的调查问卷分析[J].财会通讯,2013,(3).
内部控制案例【第三篇】
关键词 内部控制;案例;启示
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其实质是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而由单位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企业要实现持续经营,必须强化内部控制。
笔者最近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2003年初,某机器制造公司审计处对公司2003年报进行审计时发现这样一个反常现象:公司2002年、2003年的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4563万元、5323万元,呈上升趋势;财务反映的废旧物资销售的数量分别是78万元、45万元,呈下降趋势。而在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边角料等废旧物资应该与生产规模同比例增长和下降,为什么财务数据反映的却是不合理的趋势呢?带着疑问,审计处对公司物资处的废旧物资的回收、销售、收款等情况进行了重点审计。经审计,发现物资处处长、综合室主任、仓库主任、废旧回收站长、计划员等人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与某个体经营者串通,通过买通门卫、“开阴阳收据”等手法擅自降价将废旧物资销售给没有业务往来、没有签字合同的个体经营者。并要求其将销售货款不交财务而直接交物资处。并截留了全部货款。截至审计时,已经将私自出售、截留的销售收入私分。这起案件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虽然涉及的金额不算很大,但它暴露出来的内部管理问题却是严重的。经审计,物资处废旧物资的回收、分类、过磅、合同、出售、门卫检查等业务流程环节出现了失控或有章不循的情况——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
一、超越内部组织分工原则处置业务
根据公司内部职责权限,废旧物资的出售业务需要计划处(签合同)、财务处(审计价格变动)等部门和主管领导的审批,但是2003年下半年大部分废旧物资的出售违反了组织分工控制原则,虽然在物资处内专门设立了废旧物资回收站,负责废旧物资的回收和销售,但很多废旧物资业务没有经过废旧物资回收站,却由物资处处长指定没有此项业务权限的综合室主任直接处理。
二、违反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原则
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原则,某项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职务,应与执行该业务的职务分离,但在废旧物资出售业务处理中,出现了批准人(物资处处长)亲自与客户处理降价、交款等业务。又如,物资计量有过磅员专司其职,却出现了综合室主任参与废旧物资过磅等现象。
三、不遵守业务流程控制
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完成都需要经过一定的业务流程环节。废旧物资销售业务的环节包括:业务批准一物资过磅一填单(包括磅码单和结算单)-交款-办出门单-门卫验单放行(包括复检或抽验)。但是案件中废旧物资销售却违反了业务流程。
四、不遵守业务单据控制管理原则
《磅码单》和《产品、材料转移结算单》有两种,其中一种没有编号,无法知道使用了多少、什么时间使用和谁领用的。由于单据管理不当,审计核查废旧物资销售业务时,竟出现了有废旧物资销售业务却没有《磅码单》和《产品、材料转移结算单》相对应的现象,无法核对销售业务的真实情况。
五、废旧物资业务管理混乱
废旧物资的回收、登记、过磅、销售等没有做到点点相连、环环相扣,有的无记录、无单据,缺乏连续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回收和出售的数字统计与实际出入较大。由于物资处废旧物资销售业务记录不完整,财务数据与物资处废旧物资销售业务记录无法核对,物资处的废旧物资回收记录与各生产单位无法核对,因为各生产单位也没有记录。
六、规章制度没有起到作用
公司专门制定了《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同时,涉及的相关制度还有《出入生产区管理制度》、《现金有价证券管理办法》、《资产管理总则》等,但在这起舞弊案件中,相应的制度并没有起到作用。这么多的违规废旧物资从过磅、填单、合同、收款、门卫检查等要经过多个业务环节和多个部门却能顺利出门。
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始的,企业的一切决策都应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之下运行。但是,有了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严格遵守并严格检查执行情况,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运行。在这起舞弊案件中,废旧物资业务处理涉及的回收、分类、登记、过磅、合同、出售、收款、门卫检查等流程环节均出现了失控。内部控制之所以失控,不是没有规章制度,而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另外,内部控制制度如果存在“蚁穴”,一定要及时修补完善,否则容易酿成大错。比如,此起舞弊案件的手段并不高明,其之所以得逞,一个重要原因是票据管理有漏洞。作为销售业务结算用的《产品、材料转移结算单》等重要单据,竟然没有编号,领用也没人管理,完全违背了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的凭证和记录预先编号保持记录的链条性、完整性原则。在内部控制方面,对人的要求不能只注重业务素质,还要注重道德素养,因为制度再完善,如果没有合格的人来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早晚是要出问题的。如果让其钻空子得逞一次,则将一发不可收拾,带来更大的损失。如,轰动全世界的“巴林银行倒闭案”,仅仅因为一名员工的职业道德操守有问题,进行违规操作,就断送了一个历史悠久、信誉卓著的企业,这个案件最主要的教训就是内部控制的松散。也就是缺乏严密的、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案例【第四篇】
关键词:产权主体 内部控制 误区 案例
企业产权主体的安排主要源于企业组织生产管理过程所产生的外部,特别是负外部性。负外部性的存在必然会对企业内外的其它利益主体带来利益损失,必然增加整个社会的成本,为了降低这一成本,就有必要进行产权的安排,尽可能减少负外部性带来的损失,产权安排构架下的制度就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产权安排的具体实施,也是产权安排的维护工具,其完善程度又受制于产权交易费用的高低。产权安排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必然会受到相应利益主体效用目标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在企业内部起实质控制地位的产权主体效用目标的影响。根据状态依存和路径依赖理论,会产生管理者主导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投资者主导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无论哪一种情况对企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负效应,如此,必须在交易费用合理控制范围内尽可能选择对企业有利的制度安排。制度的制定费用和执行费用都会影响到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特别是在内部控制制度被内部人操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内部人控制下的内部控制势必变成一张废纸,内部控制制度只会成为内部人贪脏枉法和狼狈为奸的幌子。
产权主体影响下的内部控制误区
(一)产权主体影响下的集体合谋舞弊行为
内部控制制度提出的一个初始假定就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合谋舞弊行为难度要高于一个人的个体舞弊行为,容易因信息源的扩大而暴露,因此,集体舞弊很容易被发现。但如果在重要的产权主体约定情况下进行集体财务舞弊,内部控制制度就会形同虚设。集体合谋舞弊行为在企业实践中比较常见,而且在国内外都存在典型案例。如上市公司银广厦、东方电子、东方锅炉、格林柯尔等,这些管理舞弊案例,涉案金额大、作案时间跨度长、参与的都是高层管理人员,且手段高深。这些舞弊案都与集体合谋行为有关,在这样的条件下,格林柯尔才能无视国家法律,通过各种操作手段对国有资产进行低价收购,从而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二)财务舞弊充斥着各产权主体的谎言
每一次财务舞弊都充斥着各种借口。产权主体在效用目标下从事委托事情,一旦事情不受控制就成为了内部人,从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就逐渐显现,内部控制制度就成为某几个人的游戏规则。每一个舞弊者都可能在既定的动机下,寻找各种机会,并找到借口来解释事情是如何发生。产权主体会通过所编织的谎言,开设私人账户是为了更好地为公司服务,并且把收到的每一笔钱都作为公司的支出,在各种业务中支出。但是通过审计核实,其所说的各种支出业务都是不成立的。这进一步证实了每起舞弊行为面前,舞弊者都采取自欺欺人的说法,使自身行为合理化。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内部控制制度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加以完善。这样才不至于出现裂隙,为舞弊的产权主体提供可乘之机。内部控制制度如果存在“蚁穴”,不及时修补完善,很容易酿成大错。财务舞弊案件,其手段并不高明,之所以得逞,一个重要原因是财务管理制度漏洞明显。公司现金流入和流出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监控,财务主管可以私立银行个人账户,进行公司业务的现金收支,致使公司资金出现体外循环,其资金控制链条上的缺陷为舞弊者提供了制度空间,从而出现了企业资金被恶意挪用的行为。
(四)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较低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要承担成本,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很重要,但是内部控制严格执行就显得更加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把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成本降到最低,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部功能和潜力,从而获得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益。但是许多企业的资金管理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并未按此执行,内部控制之所以失控,不是没有规章制度,而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究。
(五)制度和产权主体不协调
制度由产权主体来制定,体现着产权主体的各种特色和效用目标。如果不注重产权主体的素质、素养的提升,其道德风险很难避免,而制度也可能成为少数人的游戏规则,制度本身就可能存在缺陷。仅仅寄希望于产权主体的道德素养,这也是行不通的,产权主体必须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由合格的产权主体加以执行。因为制度再完善,如果没有合格的人来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也是要出问题的。在许多企业中,特别是上市公司分公司里,由于个人的道德即忠诚出现了问题,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防火墙”被内部人员合谋推倒。为此,必须做到制度与产权主体的协调,避免制度的缺失和产权主体行为失当。温胜精(2005)认为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A分公司案例介绍
(一)总体情况
截至2009年9月13日,A分公司账面现金余额元(其中账面元,外账-元),与实际现金盘点额核对相符。在A分公司原财务主管邓某任期中,经审核发现存在或可能存在以下违规事项:
第一,2009年1月挪用公司应收票据元。第二,外账到现资金元流入邓某个人银行账户,但未登记入公司账簿,也未明确发现该资金用于公司开支,具体如表1所示。第三,边角料处理收入元汇入邓某个人银行账户,但未登记入公司账簿,也未明确发现该资金用于公司开支。第四,山东TY公司加工费收入元流入邓某个人银行账户,但未登记入公司账簿,也未明确发现该资金用于公司开支。
(二)具体情况
1.关于挪用公司应收票据元。经审查,2009年1月6日,邓某将银行承兑汇票背书给江西JS实业有限公司(无交易),挪用两张银行承兑汇票元,挪用后一直未进行账务处理,直至2009年6月30日才将该应收票据冲销了A分公司与北京QHTH有限公司的往来(注:该笔往来为虚挂,无需支付)。
2.关于南昌市RX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套现资金元。经审查,A分公司于2007年3月29日通过GHBX支行支付元至南昌市RX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用于现金套现,总经理已审批。南昌市RX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扣除手续费元后,已将元支付给邓某(其本人也确认收到此款),但邓某未将收据交予会计记账。
3.关于南昌市RX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套现资金元。经审查,A分公司于2007年11月19日通过GHBX支行支付元至南昌市RX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用于现金套现,总经理已审批。南昌市RX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扣除套现手续费元后,已将元支付给邓某(其本人也确认收到此款),但邓某未将收据交予会计记账。
4.关于江西JS实业有限公司套现资金元。经审查,A分公司于2009年3月12日通过工行北西支行支付元至江西JS实业有限公司南昌银行叠山支行用于现金套现,熊总已审批。江西JS实业有限公司扣除套现手续费元后,已将元支付给邓某(其本人也确认收到此款),但邓某未将收据交予会计记账。
5.关于边角料处理收入元。经核查,A分公司于2007年7月25日处理了一批边角料,金额元。收款收据为邓某开具(程序上应由出纳收款后开具),但邓某未将此收据交予会计记账,导致账面少记了该笔收入;同时还向收购商进行了核实,收购商确认已将该笔资金转入了邓某招商银行账户;另外经核对邓某招商银行的交易记录,发现该笔资金于2007年8月5日转给胡某元,其余为取现。
纸业加工费收入元。经核查,TY纸业于2007年11月1日将元加工费汇入邓某个人银行账户,但邓某未将收款单交予会计记账,导致账面少记了该笔收入,也未明确发现该笔资金用于其它开支。因此可以基本判断邓某挪用了该笔加工费收入元。
案例分析
(一)违反职务分离原则授予或办理业务
邓某是财务主管,其职能应该是财务管理的主体,而不应该是具体会计账务处理和资金的经手人,因为会计账务处理有公司会计,而资金流入流出有公司出纳。承兑汇票不可能直接由财务主管去办理,应该由公司总经理签字、财务主管签字后由出纳办理,并把办理好入账后的相关票据交予公司会计审核并进行相关账务处理。邓某挪用公司应收票据资金的行为反映了公司财会组织结构设计存在问题,财会制衡机制度、财务监控制度不完善。
(二)公私不分违背会计主体的假设
公司收取的资金不能,也不可以任意流入私人账户,应通过公司开设的银行进行公对公处理,进入公司银行账户,而不是进行公对私。同时邓某的说法本身也说明了其知法犯法,作为公司的财务主管,不可能不知道公司财务管理是不容许坐收坐支的,更不可以以公谋私,再以私坐支的,这从审计结果也可以看出,邓某所说的各项支出事实是不存在的,终究是要暴露的。这也说明公司财务监控是完全失效,容许公司资金进入私人账户也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而作为专业人士的财务主管坚持“坐收坐支”的做法更是不应该。违反了会计主体的假设,未按规定公司现金应该流入公司账户,造成了资金的体外循环,不利于公司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反映了公司现金收款业务程序和监督程序不完善。
(三)财会制度形同虚设
公司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公司会计制度》、《公司审计制度》等,但是从邓某私设个人银行账户多家、处理公司资金往来、同时出纳也通过邓某账户处理相关业务中可以看出,公司资金管理比较混乱,并且资金管理的漏洞较大,没有遵循公司的各项制度,按制度做事。未遵守公司财务制度,恶意挪用公司资金,反映了资金管理漏洞比较明显,财务监管和资金审核程序存在问题。
(四)管理者缺位或无作为问题严重
以上除了挪用一项外,邓某其它事项总经理是知情的,并且是在其审核下完成的,作为分公司总经理,只签字而不进行全过程监控,其行为是严重不作为的表现,其严重疏于资金监管,应负主要领导责任。同时如果如邓某所说是总经理指使他将部分贴现资金流入和支出不登账的事实成立,那么总经理应该承担逃避公司监管的舞弊责任。如此公司内部控制已经变成了内部人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五)不遵守业务流程
从邓某提供的业务处理流程图可以看出,公司财务主管在做会计主管的事情,根本没有分清楚会计和财务的关系,会计与财务的区别。同时,也没有分清会计与出纳的职责,会计在指挥出纳,甚至是在代替出纳,行使出纳的权力。财会组织管理的混乱,也造成了财务舞弊行为的滋长。
参考文献:
1.余永定等。西方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张彦。内部审计[M].上海财经出版社,2003
上一篇:哈佛人生哲理范例优质4篇
下一篇:高考数学卷到底“难”在哪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