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答案【汇集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答案【汇集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答案【第一篇】

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由系统随机组卷、试题及选题顺序随机生成,考试全程有可视化监控,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考试实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和《初级会计电算化》三科联考,每科考试时长均为60分钟,三科联考合计180分钟,中途不设置休息时间,考试科目应当一次性通过才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合格证。新型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集考试报名、试卷生成、上机考试、阅卷、成绩生成、网上办理各项考生的考试实务于一体。既方便了考生,也大大减轻了财政部门的工作量。

二、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主要特点

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考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考试题型。三门课程主要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为主,具体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题为不定项选择占20分;《会计基础》的核算题占20分;《初级会计电算化》分成理论和实操两部分,理论部分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实操部分是财务软件的操作题。②单独试题。系统在题库里随机组卷,每个学生抽到的题目都可能不一样,考核的范围很广。③时间紧凑。每科的题量都比较大,要求学生快速反应,迅速答题,才能完成试题,考完一科马上就考下一科,连续作战,没有休息时间。④考试难度增加。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题型较为灵活,客观题内容比较细,单纯靠死记硬背的考点比较少,考试的知识点比较分散,每个章节都有考点,每个章节都是重点。学生答题时需要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才能作出正确选择。⑤考试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考试的命题,完全按照教材某一个知识点出题的情况逐渐减少,更多的是对章节的内容进行组合,注重知识点之间的互相联系,试题体现了不同知识的互相渗透,让考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才能选择正确的答案。

三、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模式下的我校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比较滞后,需根据新大纲重新选定教材

考试教材由各省级财政部门分别编写,为体现考试的时效性,一般每年都会有所调整。由于考试大纲是由财政部统一制定的,最近这几年考试大纲的变化也比较大。我校会计专业学生,从2013年才开始参加无纸化考试,起步比较晚,我们还是采用旧的教材,效果不佳。由于新增和修订了很多内容,要尽快选定符合新大纲的教材。

(二)教学方法落后,有待于改进

在传统考试模式下,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被动式的学习,学习效果不佳。现在刚刚变成无纸化考试的新模式,对会计专业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借着这次机会,我们也要变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三)无纸化考试通过率低

实行无纸化考试尚处于“磨合期”,学生还处于“适应期”。对于无纸化考试的考试范围和试题难度也更广更深,很多学生准备不充分,对无纸化考试的适应过程较为缓慢。与无纸化相配套的相关工作没有完全跟上,配套措施处于“过渡期”。学习教材、培训辅导教材还没有完全跟进,尚处于从纸质考试向无纸化考试的“过渡期”部分考生学习还局限于纸质学习,机考模拟、训练不足,对无纸化考试不熟悉、不熟练,这也是影响考生成绩的重要原因。

(四)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比较依赖老师

很多学生觉得考试很难,缺乏自信,复习一段时间又开始摇摆不定,需要不断的给她们大气,做思想工作。很多学生不会自主复习,比较依赖老师,而且偏科严重,大部分学生,基础会计和电算化的成绩会高一点,财经法规会差一点。部分学生,会计和电算化都过了,就是法规不及格,考试成绩不理想也在情理之中。

四、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模式下的会计专业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优化整合教材、辅导考证材料,搭建无纸化模拟考试系统

按最新大纲选择合适我校的教材,并按新的题型整合原来的练习题库。购买无纸化考试模拟系统,让学生在无纸化考试模式中进行作业练习和考试自测、平时测验,在线考证等模拟训练。提供良好的备考资料,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二)复习要全面、系统,做题要举一反三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答案【第二篇】

2007年7月,深圳考生石玉丹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为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她的父母找到时任司法部监察局二室主任的林建东帮忙。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命题工作的林建东遂利用现场监督的职务便利,侵入存放试卷的密码箱,摘抄了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至四卷的大部分试题和答案,泄露给石玉丹。后林建东收受了石玉丹父母所送的部分财物。

尽管国家有关部委反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国家各类考试的保密工作,然而近年来,国家司法考试、经济技术执业资格考试、四六级英语考试等诸多考试中,泄题事件频繁发生,屡见不鲜。

突然推迟的资格考试

去年9月22日上午7点半,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浙江考生小朱拦了一辆出租车,从台州经济开发区往台州学院椒江校区赶。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台州考点就设在那里。待小朱急匆匆赶到考点时,一纸公告打乱了她的考试计划:试题泄密,考试推迟。

据后来了解,在台州学院椒江校区参加考试的考生共有2278名,其中涉及试题泄密的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有935人。台州市医师资格领导小组办公室得知试题泄密的准确时间是21日22时53分,此时距开考不到12小时,卫生部和浙江省卫生厅的传真一并发来。

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的紧急通知说,近日,卫生部接到举报,即将进行的临床执业医师和口腔执业医师两个类别的考试试题外流,为维护医师资格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保护考生利益,原定于2007年9月22日、23日举行的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中的临床执业医师和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推迟进行。

与小朱的考试计划被打乱相比,有一部分人却十分幸运,因为他们在考试前就拿到了试题答案。去年9月18日下午,是国家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最后一场。在湖北大学考点,考试还没开始,监考人员就在抽屉里发现了“答案”。当日下午的考试科目为“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时间为下午2时至6时。开考前两分钟,一名监考老师在3号楼一考场发现,一名考生在抽屉里放了几张纸,拿过来一看,竟是该科考试的答案。监考老师核对试卷后发现,答案顺序与试题几乎完全一致,还标注着“实务题目与答案顺序可能不对,请自己校对”的提醒。

时过一年,这起国家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泄密案终于真相大白,今年9月9日深圳市福田区检察院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对犯罪嫌疑人龙某实行批捕。

2007年9月,身为深圳市某培训中心负责人的犯罪嫌疑人龙某得知武汉市某培训学校负责人谢某曾于2006年国家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前夕,通过不法手段获取了该考试的试题及答案。之后,他于2007年9月12日到武汉市与谢某进行商谈,双方约定,由龙某付给谢某50万元人民币作为报酬,谢某则在2007年国家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前将考试试题及答案给予龙某。

9月12日,谢某指派吴某、虞某与龙某一起赴深圳市。2007年9月13日、14日,谢某在武汉分两次将2007年国家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通过QQ发送给在深圳市的吴某、虞某,由吴、虞两人下载后再转交给龙某。然后,龙某将材料打印几十份,对深圳市某培训中心参加2007年国家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学员进行培训。

龙某50万元付出后心里似有不甘,又将该试题及答案分别以1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北京某培训学校的李某、杨某;以11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武汉某教育咨询培训公司的陈某。以上两个单位再利用培训的形式将答案泄露给考生,于是便有了还没开考就发现了答案的“怪现状”。

据该案检察官介绍,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是部级考试,该考试各科目启用前的试题、试卷(包括备用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均属于绝密级国家秘密,而龙某等人却盗用国家机密文件来牟取暴利,已经触犯了刑法。

不过,因为泄露部级考试题目而获罪的并非龙某一人。2004年6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务处负责考务工作的副科长史晓龙、东方大学城宇航培训学校授课教师曹宇因窃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试题,并将部分考试范围公布于培训学校的网站,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和两年。西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教师孔静利用2002年上半年至2003年12月参加国家英语四六级监考工作的便利,提前领取试卷启封,然后将部分试题做好答案后,通过QQ号码发送给买家。2004年12月,重庆市北碚区法院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孔静有期徒刑4年。2004年6月17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考试工作人员、外语系副主任林继彬和该校外语系干事杨波绮,没有按规定对领回的试卷及听力磁带进行保密保管,致使杨波绮私自开启密封试卷袋,将部分考试题的内容和答案透露给学生,导致四级英语考试考题大面积泄露。2004年12月30日,南宁市新城区人民法院判处林继彬有期徒刑1年零6个月,其余几名被告人也各自受到惩罚。

“春光外泄”的五大环节

随着我国部级考试名目种类的不断增加,考题泄露问题日益严重。2001年6月到8月,某国家重点大学退休副教授李良受国家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聘请,担任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邮电经济专业的命题专家,参加了当年邮电经济专业试卷的终审,并以专家组组长的身份,签字确认了当年考试的全部2套试题。然而,李良在这一过程中却违反保密协议,擅自抄录有关试题(含备用题)。在其后的9月和10月里,李良先后在上海、浙江、北京、辽宁、吉林等地的辅导班上将所抄录的试题进行详尽讲解,使试题在考前被大规模泄露,致使2001年该项资格考试的分数线难以划定,合格证书无法发放,严重影响了资格考试的评定工作。

根据调查情况,人事考试中心于2002年1月28日向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举报了李良的泄密行为。2月20日,东城区检察院正式受理举报,并对此事进行调查。7月11日,东城区检察院依法对李良采取了强制措施。9月27日,指控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向东城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11月11日,东城区人民法院认定李良犯罪事实成立,对其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此案被称为“出题人故意泄漏国家考试试题秘密第一案”,李良也成为因考试泄密渎职被判刑的第一个出题人。

曾经承办过此案的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局长史向明认为,考试中的5大环节最容易发生泄题事件,无论是泄题的“源头”还是“细流”,都要严加防范。

首先是出题环节,这是泄题的“源头”。史向明介绍说,以前采取专家隔离封闭式命题,但是,自从手机、互联网等出现后,就无法做到完全封闭了。于是,目前的一些考试往往采用“多人出题――大家凑成几份卷子――另找人定ABC三套卷子――领导抽定一套”这样的模式进行。但命题组专家们还是成为各类辅导班重点攻关的对象。

其次是印刷环节,这是泄题的“干流”。印刷及运输环节出现的问题往往防不胜防。我国现在重大考试的印刷往往都是在监狱等封闭环境进行,但依旧没有完全避免诸如监狱管理人员泄题事件的发生。

三是运输环节,这是泄题的“细流”。如广东省某市华侨管理区人事局干部林志,领押该区全省统一招干考试试卷后,不按规定及时将试卷交给该区保密员,而以考试要购买白纸为由,将试卷带往他处,用事先准备好的小刀及胶水等,私自拆开试卷保密袋,取出“政治”、“法律”、“公文写作”、“公安专业”试卷各1份复印8套。后将试卷复印件交给参加此次考试的3名考生,分别获取人民币4万元、4万元、6万元。

四是保管环节,这是泄题的“主渠”。2001年6月19日,肇庆市德庆县教育局将6科中考试题送莫村中学交给莫村教育办的干部梁某和莫村中学保密员冼某保管看守。当晚,梁趁冼吃饭之机,用保管的钥匙打开铁皮箱盗出试题,抄下3道问答题后封存锁好,趁吃饭之机,用电话通知复习题推销商季某,季又将试题泄露给肇庆市所属的高要市回龙、蛟塘两中学,后扩散到端州区第五中学,致使端州区考点、高要市回龙、蛟塘镇考点共4144名考生中考重考。

第五是监考环节,这是泄题的“支流”。史向明认为,目前,各种考试的监考环节泄题也有“变猛的趋势”,连连出现的“考试答案在开考后几分钟、半小时出现在网上”,相关部门第一批调查对象便锁定在监考老师身上。

纵览我国近年发生的种种泄题事件,不难看出,泄题事件多发生在各种执业资格考试中。据了解,执业资格考试的成败往往直接牵涉个人或者小集团的经济收益,是利益的驱动使其铤而走险。以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为例,一旦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考生拿到注册会计师证书,月薪一般都能上升到5000元,外企的注册会计师的月薪多则能达到10000元以上,相对月薪只有2500元的普通会计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同时,泄题事件背后还有一个巨大的商业利益链条。如四六级英语考试,每个考生上缴十几到三十几块钱报名费,600万人参考,一年两次,光报名费的收入就达亿元之多。为分得四六级的一杯羹,各类校内、校外辅导班也纷纷开办,“可以说,英语四六级考试每年对GDP的贡献是很大的。”一位业内人士无奈地开着玩笑。

泄题现象爆出危机重重

据了解,今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也出现泄题事件,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收到了关于此次泄题事件的举报材料,并已进入相关调查程序。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一项执业资格考试,取得该资格的人,一旦从事注册会计师职业,就要承担较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执行上市公司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不仅要鉴证一个公司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制度,而且要判定其会计报表是否遵循了真实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原则,并出具审计报告。大家不难想象,假如大量被培训机构诱导因作弊而获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担任企业要职,肩负社会责任。那将对国家经济建设,企业发展以及社会财产安全带来怎样的危害与影响。

考试泄题事件其实反映了我们现存的人才选拔机制的一种困境。浙江大学博士生会主席幻戎认为,各种各样的考试,都太过于注重那些条条框框的书本道理,注重对技能性的考查,却无力考查参加考试者的精神状态和道德素养,无力甄选出那些真正具有较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才。但没有理念的支撑,考试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可能心里只是为着有一纸文凭,而无心钻研学术;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可能脑子里想的只是一份旱涝保收的铁饭碗的工作,而不思为民众谋福利;而参加司法考试的人,居然可能连“有法必依”的底线都不遵守!那,我们的考试究竟在考什么?

中国建筑总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洪可柱认为,泄题事件频频发生,与惩处的力度不大也有关系。目前我国各类考试并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高考、研究生入学、外语等级以及各类职称考试,几乎是各自为政,对考试舞弊行为,除特别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外,大多是用行政命令或者援引教育部规章、文件来处理,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

他认为,泄密从来都是非常严重的违法犯罪活动,在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时期,对于考题泄密向来都是不惜用重典,处罚极为严酷,王侯将相如有涉案,都将有性命之虞。“对于这样能造成极大社会危害的行为,应该从严、从重惩处。”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刘海峰则表示,泄题现象也是对教育公平的极大打击。只有公平和正义的制度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劳凯声也认为,保证各类考试的公平性对促进社会公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没有一个国家或社会是绝对公平的,社会都是分层的。衡量分层的社会是否先进、是否公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这个社会中个人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在我国,这种向上流动的主要渠道是教育。而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教育公平的主要机制就是通过各类选拔性考试完成的。

依法治考势在必行

为一己之私、一小集团之利,盗取国家机密,泄漏国家考试题目,不仅会给国家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还会危害社会公平与正义,甚至为整个社会的未来埋下重大安全隐患。为此,不少法律界人士呼吁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出台“考试法”,依法加大对泄题事件的惩戒力度。

“没有专门法律的严格界定,仅仅依靠套用刑法中泄漏国家机密等罪名的办法,显然无法解决国家考试实践中诸多的现实问题。”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胡钢指出。他举例说,什么样的考试才算是国家机密?出现泄题现象,究竟属于特别严重的情节还是严重情节,考试监管单位将担负什么样的责任等等问题,都需要一部“考试法”来给出一个规范的说法。这不仅是维护国家考试制度及国家机关的公正形象,也是维护国家机关的社会公信力。

虽然《教育部2005年工作要点》就透露“要推进学校法和考试法草案制定工作,推动各地制定配套性教育法规和规章。”然而,只听楼梯响,一直不见人下来,公众呼吁很久的“考试法”至今没有出台。没有专门法律的严格界定,单靠比照套用刑法中泄漏国家机密等罪名的办法,显然无法解决国家考试实践中的很多现实复杂问题。

不过,一些地方和部门为应对部级考试中的泄密等突发事件,也相继出台了应急处置预案,无疑对建立国家考试的公信力将起到积极作用。

教育部的应急处置预案把考试泄密事件和考试违规事件,作为国家教育考试突发的事件进行应对。教育部办公厅又于2007年4月发出《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以及承担国家教育考试相关工作的各级各类学校,切实做好国家教育考试各环节的安全保密工作。试卷清样的递送,试卷印制、运送、保管以及答卷回收、运送、保管等各环节必须照章办事,要坚决杜绝任何失密、泄密事件的发生。对使用手机、对讲机、“耳麦”等无线通信工具,在考场内外勾结进行作弊等考试严重违规行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对违规者进行认定和处理,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

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专利人资格考试保密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则是专门针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试题泄密而制定的。该《预案》将泄密危害等级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级,并制定了与级别想对应的处置措施。一旦发生试题泄密事件,发生事件所在地或部门(单位)应急处置小组或者联络人员应当在半小时内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应当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制定补救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同时,报告有关保密部门。

今年9月出台的《国家司法考试应急预案》,也把试卷失窃、试题泄密、严重扰乱考场秩序事件、严重的有组织作弊等作为司法考试举行期间的突发事件。该预案在“试卷安全”方面的应急处置措施十分具体:发生试卷失窃、试卷封装严重损毁、试卷运送途中发生意外等可能造成试题信息失泄密的事件后,应当保护现场,清点数目,评估后果;必须及时报告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同级保密工作部门和公安部门,确定试题是否扩散以及扩散范围,决定当年国家司法考试是否如期进行;应当在第一时间会同公安机关采取必要措施,控制知悉范围,切断信息外泄途径,监控信息传递渠道,为破案争取时间。有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会同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等有关部门共同派员到考点协助查处。

在8月4日召开的国家司法考试工作会议上,司法部部长吴爱英也反复要求,司考有关部门始终绷紧安全保密这根弦,切实加强保密制度建设,健全完善保密制度规范。严格落实各项保密措施,切实加强忠诚教育、纪律教育和保密教育,切实加强国家司法考试载体管理,强化安全保密流程控制,改进完善技防物防措施,切实加强重点环节、关键岗位人员的管理,确保万无一失。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第一部国家教育考试地方性法规――《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已于去年9月1日开始实施。该条例规定,“传播、出售保密期内试题、试卷、答案和评分参考的,由市教育机构处以5000元至50000元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条例还对有关行政部门、考试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各类学校、考生及其他社会人员的违规行为,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明确规定对构成犯罪的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代替他人参加考试和由他人代替本人参加考试的作弊行为,由市教育考试机构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答案【第三篇】

关键词 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 内部控制; 决策分析

从2007年起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工作不再试点,在全国范围正式实施,笔者就2008年高级会计师考试作一总结,以启示后来考生。

一、题型总结

今年的考试题型在大体上跟往年没什么区别,从答题类型上看,基本上还是那三种类型:判断说理题、决策分析题和会计处理题。虽然题型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各个题型的分值分配上却有所变化,比如2007年判断说理题只有两个案例,决策分析题也有两个案例,即三、四两道案例,其余的全部为会计处理题,虽然八、九为选答题,但是每道题的分值都是20分,这部分总分值为50分。而在今年呢,判断说理题增加了分值,由原来的两道变成了三道案例分析,会计处理题只有六、七、八、九分值一共为40分,这样看来,判断说理题比例在加重而会计处理题比重在减少。从具体的每个题型来看,又分别有以下特点:

(一)判断说理题

判断说理题具体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挑错,这种类型的案例往往是对一个单位的一些做法给予了一些描述,然后请考生挑出其中的不当之处,并且要说明理由。这种类型的案例分析往往比较难,因为通常都是大段的描述,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读通而且要读透,其中不当的地方仅仅是这大段描述中的一点,很多考生常常误以为整段都是错的,或者其中一点是不妥当的就想当然地认为整个段落都是错误的,对错判断得很模糊,在答理由的时候就说得很含糊,往往说不到点子上。

第二种是纯粹的判断对错,如果是错,请说明理由。对于这样的题,需要对题干中每个命题都做出判断,需要明确写出判断的结果是对还是错。比如今年考试中的第三道案例分析题,是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其要求就是“请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判断上述各项的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但是由于这种类型的题往往不会出现在第一道题中,相反上一个类型的判断说理题往往会先出现,因为有了先前的印象,所以考生在答这类题的时候,常常会忽视判断正确的命题,而主要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判断错误的命题上了,而且理由往往写了很多,却不知对于判断是正确的命题,只要写出“正确”就是一个给分点,而在判卷过程中,这样的采分点往往会被考生遗漏,知识点都掌握,但是却没有抓住分数,十分可惜。

(二)决策分析题

对于这一类题,其实更注重的是决策,为了帮助决策分析,中间可能会涉及到一些计算,但是作为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考试本身并不是把重点放在考生的解题过程上,更注重的是考生的决策分析的结果。因此对于这一类题,需要计算的时候,考生可以简单列出计算的过程,关键是结果要正确,这一类题往往是几个决策之间的比较,因此选择出来正确的决策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计算正确,往往只是其中一个小的采分点,考生在这一类题上要注意把握。在这一类型的案例中,通常会涉及到这样一些计算,比如公司的各种财务比率,或者投资收益率等,光公司财务比率这方面已经连续几年都考过了。

(三)会计处理题

这部分内容往往不仅仅是会计处理,中间还夹杂着判断和说明理由等。对于判断说理,仍然同上面第一个类型,但是对于会计处理部分,因为毕竟这是高级会计师的资格考试,不同于初级和中级,对于具体的分录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做具体要求的。但也有例外,比如2007年的第九道案例分析题,是关于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会计处理的,在采分点上就有严格的会计分录要求,因此考生在答这一类题时要注意看清楚题目中的要求,如果明确要求会计处理的话,那么还是要将会计分录一一列示清楚的。

从考试内容来看,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这部分内容的分值没有变,仍然保持了大约20%的比例。其中第三道案例分析是关于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第九道案例分析是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实务的,这应该说是整个这套试卷中难度比较大的一道案例分析题。同以往相比,行政事业单位部分的出题难度有所加大,但是分值保持不变,而且往往有一道题是选答题,因此考生在行政事业单位这部分内容中可以斟酌把握。

二、常见失误

(一)采分点多,分值小,容易丢失采分点

以今年的考题为例,在评卷的标准答案中,所有采分点中,最高的一个才是3分,而且通篇这样的采分点只有两处,而其它大部分都是在、1、、2之间分布,其中第二题采分点最多,该题满分是13分,但采分点达24个之多。面对这么多采分点情况,考生如果像写论文那样成大段大段地答题,只恐怕是费力不讨好,经常是采分点丢了不说,阅卷的老师还要在大段大段的手写文字中逐个地挑出给分点,考生容易失分,阅卷人也容易漏判。针对这一情况,与其大段作答,不如仔细阅读要求,分小段按照顺序个个回答,这样显得更清晰,阅卷人也不容易漏判。

(二)题量大,时间分配不均

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题目数不增加,但是每道题的题干中信息量明显增大,因为加大了阅读量,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题量,但是时间是固定的。在阅卷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

第一种,从头开始逐道题细扣,后半部分没有答完。这样的考生往往比较心细,答题也是中规中矩的,从头只要一开始,中间往往不会跳过哪一道题,除非是彻底不会,(而实际上,因为开卷考试,所以彻底不会的情况也是十分少见的),所答出来每道题都做得很仔细认真,在试卷的前半部分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试卷整个题的分布也并不是先易后难,所以这类考生往往被前面遇到的一道难题卡住,死扣到底,结果时间不够,后面还有很多相对比较容易或者考生明明已经掌握的考点却因为没有时间而无法作答,造成遗憾。

第二种,试卷通篇都读过,但是浮光掠影,都没有细读。这种情况下的考生本人可能很清楚时间的有限性,但是就是太怕时间紧张答不完,所以对于每个题都是大概地读了一遍,也不加仔细阅读就开始作答,往往答非所问,或者根据略微沾边的资料,抄了一些上去,根本不是答案。而且通篇个个题都是如此,个个都答,但个个都没答透彻,结果还是考试成绩不够理想。

面对时间有限这个问题,如何在210分钟答完七道必答题,并且还要在选答题中作出一个选择然后再作答,如何在这八道题上分配时间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三)没有仔细读懂题目要求,答非所问

这类失误在判断说理题和会计处理题中最为常见,尤其是判断说理题中的第二种,判断对错题,由于没有认真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往往是对判断正确的命题一扫而过,也没有在答题纸上留下任何回答,直接奔向那些判断为错误的命题及说明理由上了。结果是明明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但是分数却没有抓住。

(四)答题答案罗嗦,未切中肯綮

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往往都在实务中工作了许多年,离开学校已经很久,似乎不少人都已不习惯考试中答题的言简意赅的形式,也可能是因为开卷,让带进一些相关资料,干扰太多,不少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如同答政治论述题一样,长篇大论地发表论述,所写出的答案往往是大段大段的,内容跟考题相关,但仅仅是相关,都没有说到点子上。比如今年的第二道题,在最后一个判断“建议聘请与本公司合作关系较好的某会计师事务所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并聘请该事务所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很多考生知道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并且一再地强调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单位一定要具有独立性,但是答题的时候把这些理由说了一大篇,就是不提内部控制咨询服务与内部控制审计是不相容职务,不能由同一家事务所同时提供,而阅卷人在大段的论述中寻找“不相容”,或者“不能同时提供”这样的字眼,但就是找不到,因此也不能给分。

三、启示

虽然分数不代表一切,但是考生参加这个考试就是为了能够取得一个较好的分数,能够通过考试。虽然卷面以60分为及格线,但是各省还要根据本省考试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及格分数线,而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每年在所有报考的考生中,只有40%的考生能够通过考试,因此总结历年考试的经验,争取顺利地通过考试就显得十分重要。以今年的阅卷经历,我们从中能得到这样一些启示:

(一)命题的形式和内容都将趋于稳定

自从2003年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在浙江、湖北两省开始试点至今已有5年,其中从2007年才在全国大范围内正式实施,中间在2005年将题型调整了一下,由原来的八道案例分析题题改为九道案例分析,但是最后两道,即八、九两道为二选一,实际上仍然是八道。这种题型已经定下来,除非有特别说明,以后每年都会如此。

从考试的内容来看,不外乎大纲规定的那四部分内容,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相关法规。今年有很多考生考完后感觉考题有些偏,很多人抱怨今年新增的章节和内容都没有考。其实不然。往年考试给大家的一个感觉是当年新增了什么内容,当年肯定就要考,虽然每年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现象,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每年新增的所有内容都要考。比如今年的内部控制部分,第二道题就属于新增内容,因为这道题主要的考试内容就是集中在今年财政部等部门于2008年5月22日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当然也是新增内容,至于财务管理中新增的内容等,新增未必考试就要面面俱到。

从分值在题型上的分布来看,同2007年相比,判断说理题的分值在增加,由去年的两道题变成今年的三道题,由25分变成35分;决策分析题分值没有变,还是25分;会计处理题则相应地减少了一道题,同样分值也减少了10分,由50分变成40分。从总体上看,这种变化是合理的,而且将来也有保持这种变化的趋势,因为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毕竟不同于初级、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更看重考生的综合判断分析,而不再是单纯的业务处理,因此这一点需要引起考生的注意。

从考试内容的分布上看,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部分,仍然没变,通常会有两道题,分值一般是30分,如果按照权重计分的话,这部分内容的分值约占20%。八、九两道选答题中肯定会有一道不是行政单位就是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题,另外一道则往往是安排在判断说理题中,因为决策分析涉及到计算,通常是涉及到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较多,而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则概率很小,因此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这部分内容,考生就可以按照这两个题型去复习准备。

(二)做充分的准备,不做不备之战

虽然考试为开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带够资料进考场就一定可以考得比较理想。如果对题型,内容不十分熟悉,在短短的210分钟内将8道题全部从所带的资料中查找到答案并且抄写上去,恐怕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情。

参加考试的考生大部分都是实务经验比较丰富,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单凭实务经验就可以取得理想成绩。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是个全面的考试,考试内容会涉及到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法规等各个方面,每个人在实务中可能只负责一个领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考前看书做准备还是十分必要的。

考试虽然要求有一定的技巧,但是准备的充分还是决定大部分的。考生可能因为年龄以及工作的牵扯,很难将考试像中学生那样充分地准备,记忆力也远远不如他们好了,但是这些因素并不能阻碍考生取得理想成绩,因为这个考试本身并不考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更注重的是综合分析和判断说理能力。

在准备过程中,严格按照大纲的内容来看书,指定的资料至少要看熟,在考试过程中就可以做到有些题不需要翻阅资料,这样为那些自己还不是很熟悉的内容留出了时间余地。

(三)充分认识考试的意义,正确对待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答案【第四篇】

CIA考试综合分析

第一,CIA通过率。2008年CIA考试全国共计20061人报名,其中第一部分参考率为%,通过率为%。第二部分参考率为%,通过率为%。第三部分参考率为%,通过率为%。第四部分参考率为%,通过率为%。2008年CIA各科平均参考率较上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平均通过率较上年增长了个百分点。

第二,CIA考试难度。主观因素:一是努力不够,公私事情多,分心,复习不充分,二是信息不灵,复习方向和方法不对路,三是不适应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对题目的考点不了解。客观上也有不少因素。首先应该知道,CIA是侧重于管理,而不是单纯的会计审计。而且,CIA中反映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等,与国内传统理论或实际工作有不小的差异。另外的因素包括,一是复习资料少而分散,最坏的是不少书上同一题答案还不相同。考试结束后,不少人聚在一起报怨,二本书答案不同,或试题集上不同年份的答案不同,偏偏这次考到了,出现不同的答案,这种情况又有二个原因,一是勘误,二是观念差异、看法分歧,客观因素:翻译过来的题目难以理解,难以分析,有时简直是象要故意绕糊涂考生。

第三,CIA试题类型、时间和合格线。第一部分:内部审计在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具体包括:遵守IIA的属性标准;以风险为基础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内部审计重点;理解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执行其他内部审计任务和职责;治理、风险和控制的知识要点;策划审计业务。第二部分:实施内部审计业务。具体包括:实施审计业务;实施具体审计业务;监督审计业务结果;舞弊知识要点;审计业务手段。第三部分:经营分析和信息技术。具体包括:经营过程;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规章、法律和主要经济指标;信息技术。第四部分:经营管理技术。具体包括:战略管理;管理技术;中国的经营环境;中国的内部审计环境。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命题,第四部分由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命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统一阅卷。考试范围在当年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大纲》中确定。考试方式为分科进行,闭卷笔试,每科试题为100道选择题,时间为165分钟。第1、2、3科目考试语种包括中、英文两个语种,报考人员可任选其中一种,但在同一考试年度里第1、2、3科目不能两种语种混用。第4科目考试为中文语种。考试取得单科成绩合格者,必须在取得成绩后的每2年内报考1次,以前通过科目的成绩继续有效,否则成绩作废。

第四,CIA主要复习参考书。《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009年1月修订);中国审计出版社《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试题(1995-1997)》;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试题(1992,11-1995,5)》;中国财经出版社《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指定辅导用书》。

了解考试特点 掌握考试技巧

第一,C1A考试的特点。要想在CIA考试中获胜。首先要了解考试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CIA资格考试是世界范围的内部审计师资格认证考试。它与国内其他资格考试相比有如下特点:一是CIA侧重于考察能力,知识面宽,涉及面广,目标明确,实用性强。所有试题全部是单项选择题,在整个考卷中全凭记忆的知识点几乎没有,像cPA考试中那样复杂的计算题在CIA考试中也很难找到。二是时间充足。每部分考试时间长达三个半小时里,而事实上一个半小时左右就能做完会答的试题,思考时间非常充裕。所以,对于具备报考条件的考生来说,只要学习方法得当,从报考开始每天准备3个小时就很可能通过CIA考试。三是主题鲜明,综合性强,观念新颖,与教科书关联度弱。四是试题思路清晰,万变不离其宗。五是及格分数线高。考试难度较大。

第二,CIA考试的技巧。一方面,参加CIA考试就象参加其他资格考试、或日常做事一样,如果从开始就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结果自然不会理想。只有用心准备,给自己确定恰当的目标,给白己一定的压力,最终才会发现其实它并不难。在备考的过程中,须从思想上弄清楚几个问题:要做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要作成什么样,怎么去做,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行动和付出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应该精读实务标准,因为它是CIA的灵魂,考PARTl、2时就是以标准为判断依据,要精读,毕竟思维要转变过来,熟悉了就顺了。书要反复看二三遍,紧抓要点,上面的题目每一道都要弄懂,要搞清每个选项为什么选或不选,依据出自哪一条实务标准或哪条理论。然后就是做一定量的模拟题,但不要搞题海战术。还有一点,就是有些学科需要学习一下相关资料。另一方面,针对性备考。PARTl就是实务标准的实用演练,风险、治理、独立性、客观、保密、胜任、增值等都是关键字眼,只有精读标准和多做题。PART2是在IIA的实务标准下进行审计,这部分考试除了掌握标准,就是熟悉内部审计技术、程序、报告和思维方式,掌握基本理论多做题,建议PARTl和2一起报效果较好。PART3相对是独立的一个PART,考的是注册内审师应掌握的相关知识。经营管理部分需要熟悉,可能的话看看相关资料,会计部分用的是美国GAAP,基本只考通用业务的准则,不太可能出非常规的题目,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对于考过国内考试的人驾轻就熟。法律、经济部分考得很基本,rr部分考的不深,但分值较多,因此要重视。PART4中A、B部分的战略管理、沟通等需要熟悉,其他的都是国内考试考过的,可轻松应付。参加CIA这种国际性的、由其他国家出题的考试。更要有针对性的分析、准备,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第三,良好的心态的形成。解答同一道题时可能有不同的答题方法和策略,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和效率。一是运用排除法。如果一道题找不到正确答案,应首先排除明显不合理或不正确的答案。由于是单项选择,凡是两个答案内容一致的应排除。二是加强职业判断的训练。如果题目不容易得出正确答案时,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推测,特别是解答相关的计算题。三是剖析考题,举一反三。由于CIA考试实行题库考试,因此,以前考过的试题不但为考生研究解题思路提供了线索,而且还有可能在以后的考试中重复出现。四是剔除表象干扰,抓关键词和实质。CIA试题中有些题有。定的背景资料,有些题有一定的表象干扰,解题时应抓关键词和实质。

转变观念与思维方式 改变答题习惯

一是转变观念与思维方式。CIA考试的内部审计程序、内部审计技术、管理控制和信息技术三门试题是由美国出题,由于出题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都与国内考生有较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自然会充分体现于试题之中。如果考生不对此给予重视、加以了解认识并适时地自我调整,仍然以旧的思维方式去选择,那结果肯定会与出题者的选择即答案大相径庭,考试结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针对CIA考试有两种比较有效的途径:首先大致了解几个内部审计领域的关键差异并深人体会,如美国人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审计中相关信息的反馈,讲究内外沟通的技巧,借助统计抽样等技术测定风险并加以控制等,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对选择加以调整。其次是通过“题海战术”,对能够获得的以前年度考题多加关注,在做题中,通过具体问题对照查找差异和自己的知识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演练,可以获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是改变答题习惯。虽然CIA考试涉及的面很广,按国内的学科划分要涉及10多个学科,但这并不是构成困扰考生的真正难点。真正难点是改变答题习惯,从“选择对与错”的习惯转变到“选择最好项”。比如在以前参加的考试中,每道选择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或几项是正确的,只要选择正确的答案即可,但在CIA前三门考试中,每一个选项可能都对、都有道理,但题目的真正意图却是要求考生选择其中一个最优选项。如果仍然按照以前的答题习惯,势必会对成绩产生巨大不利影响,因此要对此引起极大的关注。

此外,深悟内部审计准则也十分重要。内部审计准则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执业原则与要求,对CIA考试、特别是前二门的考试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参加CIA考试之前对其仔细研读、掌握,在考试中才会有大有帮助。考试时可在草稿纸上标注做下来把握不大的题目号,等做完后可再回去反复思考。其实CIA的价值在于学习过程,它培养相关从业人员从战略和管理角度思考问题,对内审、财务和管理工作都有质的提高。因此要用心去学,并学以致用。

分阶段复习 运用好的方法

首先,第一论复习完成,考生这时候会感觉很迷茫,因为听课过程好象什么也学不到,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往那个方向复习。可将精力放在练习上,重点做中国审计网的习题。习题量非常大,多做题有助于在考场上碰到重复的题目,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且没有太多时间去做,所以复习策略是:做习题的过程,尽量去记忆题目要考什么准则,这样准则的要点就比较容易掌握,一但明白要考的内容,基本上会很容易选出答案,尽管未必明白其理论上的意义。

其次,考试最后一星期的复习,也是关键时刻,可将精力放在关键的几本辅导书上,因为考试没有指定教材,只有指定辅导教材,但都是围绕准则去学习的。较好的复习策略是:浏览准则有初步印象,听合适的课程帮助理解,做习题巩固知识。复习过程可能会很迷茫,感觉没有效果,其实复习过程的每一分付出,都会从中学到一些知识,只是还没有体会到,或还没能应用得上。一旦在考场上发挥自如,考生就明白当初的努力带来的成果。

最后,做到以下六点可帮助备考人员顺利通过考试:了解黄皮书的基本内容;精读红皮书;反复演练历年试题;抽样知识部分需下大功;适应西方思维方式;掌握知识,适当练题,与考友交流。此外,与往届考生进行适当的学习交流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互通信息,交流难点,互相促进,增强考试信心。

紧抓大纲重点 结合自身实践

紧抓大纲重点,认真复习。一是根据辅导老师的建议,复习时,应按复习时间的充裕程度,先看考试大纲以确定考试的范围,了解要点、重点及各知识点的分值、比例。二是读透《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因为该标准在2001年度重新做了修订,所以考试中有许多新的考点,试题较新。相比之下,《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因为出版年数已久,从应试的角度来看,有些内容略显陈旧,复习时,可粗看一遍,着重掌握自己不懂、不熟的内容。三是参加考试之前,一定要留下时间多做练习。四是参加考前培训十分必要,通过辅导老师的授课讲解,不仅容易把握考试要点,而且有助于在短时间内理解内容、加深记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结合自己的学习和考试实践,总结的应试技巧。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二是同时报考自己的所有应试科目。三是必须选择好学习用书和资料,有所取舍。四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五是注重《1995―1997年CIA考试试题》的练习。六是积极参加CIA考试辅导培训班。七是改善学习计算机术语的方法。

此外,考试经验可补充以下两点:一要合理分配时间,充分练习,熟练掌握知识点。clA考试从每年7月初报名到11月底考试,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要学习完3、4部分的应考知识,做大量的习题,时间很紧张。考生尽早着手进行复习,力争在9月底之前将所有的课程内容及习题过一遍。然后再利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补习。在最后半个月时间里只看习题的正确答案,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计算机术语,改善学习方法。信息技术在CIA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较大,是许多考生感觉吃力的地方。考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一些较重要的计算机术语,要对意思相近的术语进行甄别,准确理解其含义。

我的CIA观

65 512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