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冬至节气的风俗习惯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闽南冬至节气的风俗习惯精彩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闽南冬至节气的风俗习惯【第一篇】

2、祭天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泉州旧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

3、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开始数“九”。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欢搞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4、泉州吃汤丸

闽南人吃丸子的节日,一年共两次,元宵吃“上元丸”(年初的“头丸”)、冬至食“冬节丸”(年末的“尾丸”),寓意着头尾都圆满,一年到头顺顺利利,团圆美满!

说起冬至,闽南人都知道它是吃“汤圆”和祭祖的节日。记得以前大人们常说那句“吃了冬至丸多一岁”的老话。节前“搓圆”、操办的时候,一般会先煮一锅来让孩子们解解馋,有些老长辈们还边煮还边唱:“丸子汤烧滚滚,中国打日本。鬼子死了了,大家笑哈哈”。以前还会捏些“小鬼子”下锅的,以表示对抗战时期日本侵略中国的憎恨。

要说“冬节”吃汤丸也不是闽南独有,以前在北方一般是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子,江浙这边才吃汤圆和麻糍。其中苏州人过节所吃的就是“冬至圆”,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无馅又小的为粉圆,即泉州人所说的“冬节丸”。吃法有“甜”、“咸”两种,以放糖的甜食居多,加些芋头、地瓜、橘皮作料。也有加入面线、肉片、海蜊等作成的咸食。

清嘉庆《惠安县志。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

5、做鸡母狗仔

冬至,闽南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就是“做鸡母狗仔”,即在做冬至丸的时候,用做丸的米料捏成一些小巧玲珑的动物和金锭银宝等,动物的眼睛来自田野里狗尾巴草的草籽,所以动物们煞是生动。做什么动物,往往取决于家里各个人的生肖或家里畜养的动物。冬至时节,已进入农闲,当人们在盘点一年收获之时,也难免要犒劳一下那些动物,除了做“做鸡母狗仔”,亦有一些风俗,颇有意思。

6、吃“搓丸”

漳州一带,“冬至”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舂米“搓丸”。丸子颜色有红有白,并要捏几件小巧玲珑的玩具,俗称“捏鸡母狗仔”。如做成羊头、猪脚、花鱼“三牲”,还有荔枝、桃、梨、柑桔、香蕉“五果”……象征兴旺吉祥。“冬至”早晨,农家户户都要煮甜丸,粘贴在门户、谷仓、器物上,庆贺丰年,酬谢诸神。除此之外,许多人家还要蒸糕粿,做寿龟,蒸年糕,象征年年高升(“高”和“糕”谐音),祈冀福寿延绵。漳州的风俗,要吃冬至糖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筛上。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锅内煮熟,作为节日早餐。旧时农在这一天还要到祠堂祭祖。

7、吃米时

在福州传统小吃名店安泰楼,一位做小吃的师傅说,“米时”和糍粑都是福建冬至节的特别食品,做法上有点区别,但是口感差不多。糍粑是米蒸熟了用石舀捣成糊状的,这种做法在闽北一带比较流行,叫糍粑。而福州一般用米浆直接搓,就叫“米时”。福州民俗“米时”与糍粑其实是差别挺大的两种食物。而且在冬至节的民俗内涵上“米时”也要比糍粑更丰富。”

8、吃姜母鸭

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盐鸭、酱鸭、烤鸭、四物炖鸭,冬至习俗吃姜母鸭。一条街只要有一摊卖姜母鸭的店,就整街飘香。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

节气冬至有哪些风俗习惯【第二篇】

吃饺子

吃饺子是冬至节的一项饮食习俗。相传汉朝名医张仲景看到很多穷人腊月时耳朵冻烂了,就把药材和羊肉一起煮,捞出来后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饺子给人们吃。人们吃后,顿觉两耳发暖。从冬至这天到除夕,冻耳朵的乡亲都被这饺子治好了。于是,民间就有了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

吃馄饨

冬至节的又一饮食习俗,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相传春秋战国冬至时节,沉湎酒色的吴王夫差吃腻了山珍海味,西施就和面擀皮,做出了簸箕式的面点,献给吴王。

祭祖

人们在这天有冬至祭祖的习俗。祭祖的习俗有多种,如“送寒衣”,即子孙在严冬到来之时给故去的祖辈送去御寒的。衣服。又如江南某些地方的“棺材天”,即在冬至节黑夜把老人腐朽的棺材烧掉,把遗骨移人陶瓮中。人们认为举行这样的洗骨和二次葬,能使祖先安息于九泉之下。

冬至节气之前冷还是之后更冷:

冬至后冷

人们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川西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冬至10天后,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大寒节气传统风俗习惯【第三篇】

立冬风俗

我国历来有四立之说,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合称。立冬作为冬季这个季节的开始,民间主要有四大习俗庆祝这个节日。

北方吃饺子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面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也有种说法是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立冬补冬抗严寒

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立冬节气的到来,是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民间也有立冬补冬的习俗。每逢这天,南北方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里,人们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旧时苏州,一些大户人家还用红参、桂圆、核桃肉,在冬季烧汤喝,有补气活血助阳的功效。

冬泳

气温以17℃作为冬泳的起点;水温以8℃作为冬泳的冷度标志。17℃以下的水温给人以冷感,低于8℃以下则有冷、麻、强冷刺激的感觉。

对于冬泳,一定要有一定基础,循序渐进,应该从天气暖和时坚持每天下水,持续进行锻炼。另外,要选择熟悉水岸情况的地点冬泳,如果不熟悉水中及岸边的情况,就不要轻易下水,以免发生意外。另外,要结伴而行,以便互相照顾。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就有了此习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

立冬后,生活中需要注意“五点”:

1、多“点”水常喝白开水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季一般每日补水量应在~3000毫升之间。

2、进“点”补冬天是养肾的时节

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在中医来说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冬天是养肾的时节。冬天通过进补,养肾,可以使肾“精”更为充盈。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可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

3、出“点”汗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出点汗,能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锻炼时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以微汗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4、护“点”脚寒从脚底生

“寒从脚底生”。足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脚即健身。

5、通“点”风开窗通风

冬天家里一般都会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人们总是在这个空间里呼吸会导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缺少氧气,人体会出现头晕,胸闷的问题,所以要多通风。

惊蛰节气风俗习惯【第四篇】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等。都知道只要大寒这个节气一到就是奔春节,为什么,因为下一个节气是立春,应该划分在另一个年头,但是立春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年前立春,一种是在年后立春,所以大寒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般都这么认为,所以叫大寒迎年。

在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比普通大米含糖份高,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而富贵人家在大寒饮食上的讲究更加细致。因大寒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将来春天万物的升发。

傣族的居住习俗与禁忌

建筑

族人居住竹楼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这种建筑非常适合南亚热带雨林的气候。竹楼分为两层。底层设有围墙,是储藏杂物和饲养家畜的地方。楼上是家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每座竹楼都有一个阳台,家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清凉的微风,也可晾晒衣物。屋内是一间大起居室,铺着竹席,家人用餐、休息和接待客人,都坐在竹席上。屋子中央有个火塘,既可烹煮食物,又可取暧,起居室连着卧室,一般有三到五间,视家庭成员的多少而定。来访的客人通常不允许在卧室过夜。屋里的家具非常简单,竹制者最多,凡桌、椅、床、箱、笼、筐,都全是用竹制成。家家有简单的被和帐,偶然也见有的毛毡,铅铁等器,农具和锅刀都仅有用着的一套,少见有多余者,陶制具也很普遍,水孟水缸的形式花纹都具地方色彩。建造新房是傣家人生活中的大事。建房开始之前,首先要选好地址,下基石。接着要准备好八根主柱。由于整个竹楼都是在这八根主柱上建成,选择柱子的材料就成为一件非常要紧的事。当选好的木材从树林里抬进村里时,村民都要吹号迎接,泼水祝福。八根柱子中还要分出四根“公柱子”和四根“母柱子”,分别以男人的衣服和女人的衣服覆盖在柱子上以示区别。建盖房子时,全村人都会来帮忙,这是傣家人的传统。届时,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来帮忙的村民和来祝贺的亲戚朋友。整个气氛就像过节。

禁忌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卧室是不容许外人窥看的,过去的习俗规定,若主人发现外人窥看主人的卧室,男人就要做主人的上门女婿,或到主人家做三年苦工,即使是女客人也要到主人家服役三年。因此,游客无论到傣家参观或做客,千万不要因神秘感而窥看主人的卧室,虽说然现在打破了过去的俗规,但窥看傣家卧室始终是不受欢迎的。

宗教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卧室是不容许外人窥看的,过去的习俗规定,若主人发现外人窥看主人的卧室,男人就要做主人的上门女婿,或到主人家做三年苦工,即使是女客人也要到主人家服役三年。因此,游客无论到傣家参观或做客,千万不要因神秘感而窥看主人的卧室,虽说然现在打破了过去的俗规,但窥看傣家卧室始终是不受欢迎的。

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习俗

布朗族

布朗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和西定、巴达、打洛山区,其余的散居在临沧、思茅等地。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 时称“蒲蛮”, 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 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 统称为布朗族。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无文字。布朗人兼操汉语、傣语和佤语,部分人通晓汉文和傣文。

瑶族

瑶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等省区。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如:盘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篮瑶、白裤瑶、红头瑶等,多达20个支系。新中国成立后,瑶族成了他们的统称。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受居住地域限制,多数瑶族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

瑶族生活习俗中有许多禁忌:

全民禁杀,禁食狗肉和水牛肉。一家中如果妻子或丈夫不在家,成年男性或女性不能进家门,也不能和主人家妻子或丈夫讲话。家有丧事,没有“柜蒙”(瑶族的宗教用语,即通过道公的念经超度,把死者的灵魂从阴间释放出来)禁止参加婚礼、宗教等重大活动。寨中如果有人死,当天全寨人自觉忌用刀、针一天,家人则忌用半月至一个月。同寨子的青年男女禁止“唱歌”(以男、女为对象进行的瑶歌对唱),未婚男女青年禁止单独幽会、交往。“立秋”是谷娘招姑爷、雷母娘酿酒的日子,忌外出劳动打扰谷娘、雷母的喜庆,一旦违犯,庄稼就不会结果实。“白露”是谷娘婚后回娘家,雷公回家品尝雷母酿酒的日子,忌外出干活,不能冲撞他们,否则谷子会长白穗,人如果得病,难以医治好。吃一年一度的粽粑、“红绿饭”(用可染成红、黄、蓝三种色的植物水浸泡糯米,蒸熟成的三色糯米饭),祭祖之前是忌食用的。大年三十这天,忌倒垃圾,禁止给别人寄东西,否则会破财。正月初一,女人忌第一个先进别人家门,要不那家人会不高兴,因为女人先进门就意味着自家猪生仔时、母猪多公猪少。正月初五、初六两天忌推磨、舂碓,如果推磨、舂碓就会砸着雷公、雷母的头,而惹怒雷公雷母,招来干旱之祸。任何人不得用脚踩家中火塘上的“三角架”,否则灶神会怪罪。未经允许,忌进未婚姑娘的卧室。此外,男人忌看妇妇梳妆打扮。

仡佬族

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 多种杂粮, 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仡僚”、“葛僚”、“仡佬 ” 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未定论。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目前也只有少数老年人通仡佬语。

佤族

佤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等县。佤族自称“阿佤”,是周秦时期“百濮”的一支。清代有“嘎刺”、“哈瓦”、“卡佤”等不同之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佤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过去长期用木刻和实物记事。20世纪50年代创造了佤族文字。佤族能歌善舞。常见的舞蹈有“圆圈舞”、“舂碓”等。“圆圈舞”不分男女老少,舞者手拉手,边唱边跳,气氛十分热烈。

彝族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人口有6572173 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彝语支,有6种方言。彝文是一种音节文字,至今使用花包头是彝族的典型服饰。

忌用脚蹬锅庄石,忌从火塘上方跨过;忌用手抛玩粮食;忌孕妇来往于他人婚礼;忌白天点着火把走动;忌对婴儿用“胖”、“漂亮”、“重”之类赞词;忌随便与毕摩(男性祭师,被视为是神的代言人和执行神判的主持人)嘻笑打闹;进彝家应坐客座,不能坐错(如彝家房门向左开,火塘右上方便是客座,相反就是另一边);禁食马、骡、狗、猫、猴肉。

裕固族

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裕固族,源于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9 世纪中叶,其中一支迁徙到今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张掖、武威一带,史称河西回纥。他们与邻近各族交往相处,逐渐形成为一个单一民族。裕固族自称“尧乎尔”。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裕固族。裕固族现使用三种语言,裕固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汉语、汉文是裕固族共同交际的工具。裕固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信奉喇嘛教。在风俗习惯上近似藏族。

65 1742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