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教案最新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矛和盾的教案最新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矛和盾的教案【第一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第一课时

1、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七单元,这一单元为我们讲述了几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该怎么看,怎么想。

2、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25课(指课题),大家一起读课题。知道“矛”和“盾”吗?借助图片和教师讲解认识矛和盾。

(“矛”主要用于进攻,“盾”主要用来自卫。)

矛和盾是怎样集合的呢?我们学了课文就明白了。请同学们和电视机前的同学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请和我们一起来认读课文中要求会读的6个生字。(用卡片)

1、要注意“持”是翘舌音,“般”和“坦”是前鼻音,再来读一遍。

2、出示词语:矛盾 手持 雨点般 蜗牛 坦克

请同学们联系课文说一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2、老师请六位同学分段来读课文,,我们来看他们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了。

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的,坦克又是如何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示字旁的字许多都与古代的“神”有关。以后学到示字旁的字大家要注意一下。

2、请和我们一起把每个生字写两遍,也可以把生字组成词语写一遍。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两个字。

第二课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课文中哪句话解释了课题的意思,请画出来。

1、课文中哪句话解释了课题的意思?

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2、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

3、读了这句话,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来研究?

1、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发明家是怎样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请先默读课文1—4自然段,再同桌合作,把发明家怎样想的过程用简笔画在方框里画下来或用简要的句子写下来,最后用自己的话向同桌说一说整个过程。

3、发明家根据盾的不足一步步改进,终于能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集于一身,发明了坦克。让我们一起把1-4自然段读一读。

4、从这个合二为一的过程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解疑2)

2、 谁能把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气势读出来。

3、谈谈读后的感受?

1、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大家一起来读课文最后一段。

2、作者就是借这件发明的事来说明这么一个道理(出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大家再来读读这句话。

3、你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道理吗?请同学们和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4、谁用别的例子说说“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同学们说得很好。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从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长处集于一身发明了坦克这件事,明白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课文用了不少好的词语,请同学们抄写自己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和课本后词语表中的词语。

矛和盾的教案【第二篇】

1.知识与能力:会认六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本课说明的道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培养学习边默读边动笔边思考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思考动笔画等方法,了解发明家思考的过程,在交流中,通过补充句等方法,学生体会出发明家思考的深入与全面性。通过课外资料的引导,学生再进一步感受坦克威力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吸收他人优点的重要性。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深入体会本文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他们有什么作用呢?

2.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这里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矛是攻击别人的武器,而盾是防御的武器。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件生字、生词卡片,认读。

3.巩固新词。

4.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5.自己把课文再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教学中要着重倡导在文章的大的语言环境下感悟语言。只抓孤立情节理解课文,学生常常会出现被动跟随的状况。先从整体入手,再重点关注情节,学生对情节语言的感悟会是丰富、生动的,将会更深刻的理解语言文字的真正内涵,从而逐渐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感悟文章的能力。

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2.同桌相互交流。

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4.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5.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a.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b.“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可以是生字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有关课文内容学习的收获。教师适当概括补充。

1.出示14个生字,要求:学生认记生字,并观察哪些字最难写,等一下给同学提醒。

2.重点指导7个左右结构的字。持、般、攻、炮、坦、战、神。

a.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3.学生提醒哪些字最难写,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作业:

1.抄写生字2遍,注上拼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矛和盾的教案【第三篇】

1、让幼儿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国古代战争时用的武器。

2、通过讲解、示范、练习、游戏,让幼儿获得玩矛和盾时一手要用矛攻击对方,同时另一手要用盾保护自己。培养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3、使幼儿懂得安全游戏,进一步感受游戏的乐趣。

1、自制玩具矛和盾人手一副。

2、音乐磁带“中国功夫”;“雪花和雨点”,录音机一台。

3、对矛和盾有一定的'了解。

4、小头盔每人一只。

1、老师播放音乐“中国功夫”幼儿跟着老师边听音乐边做律动。

2、出示玩具矛和盾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3、通过老师讲解让幼儿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国古代战争时用的武器。

4、幼儿游戏“有趣的矛和盾”

(1)两人一组一人拿矛一人拿盾自由游戏。老师指导幼儿一人用矛攻击一人用盾保护自己。

(2)两人一组各拿一副矛和盾合作游戏。播放音乐“中国功夫”增

加游戏乐趣。老师指导幼儿游戏时一手要用矛攻击对方同时另一手要用盾保护自己。提醒幼儿不能攻击对方脸部,增强安全意识。

(3)每人戴好头盔继续进行游戏。引导幼儿在一定的范围内向对方冲击进行游戏。

(4)分组请客人老师和自己玩游戏。

5、放松游戏:“雪花和雨点”。

矛和盾的教案【第四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本堂课旨在通过文本的学习,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中尽情思维,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中得到启发,学生能自觉产生一些奇思妙想,甚至奇思怪想,让学生的思维和心灵一起飞翔。

《矛和盾的集合》是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五课的课文。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1、认识矛、盾等生字。会写矛、盾。理解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意思。

2、了解发明家怎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思考过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说教学重点:了解发明家怎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过程。

说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说教法: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课教学中采用了读中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想象理解法等。

说学法: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同时也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你认识图上的这两种兵器吗?生说,师板书:矛盾

教学生字矛、盾。

2、说说它们的作用。

生说后师小结板书:矛盾

进攻自卫

3、出示坦克图:板书:坦克学习生字坦

通过预习,你知道坦克是根据什么发明的?你是从课文中的哪句话知道的?

生说后出示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学生读句子,质疑,而后罗列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2个,为围绕这2个问题进行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的作用。

4、揭题:完整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合二为一

1、请大家用心读读课文1~4节。要边读边思考,读完后,尝试填表,说一说发明家是怎样一步一步思考的。

盾太小xx、xx、xx、xx发明坦克

2、交流感悟,指导朗读。

3、小结:这个过程,就是坦克发明的过程,也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集合是一种想问题的方法,是发明的一种方法,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坦克是怎样发明的过程。

(二)研读大显神威

2、读第五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坦克大显神威的句子。

3、指导朗读。

4、师就坦克的发明作补充解说。

四、畅谈感受,理解道理。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并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

五、书写指导。

矛、盾。

矛和盾的教案【第五篇】

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

3.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1、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

2、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3、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1、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

2、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3、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1.搜集有关坦克的图片、文字资料。(师生)

2.收集与发明创造有关的资料。(师生)

3.准备好相关的`挂图和词语卡片。(师)

4.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生)

第一课时

1、阅读单元导语,2、了解单元主题。

3、浏览本组内容,4、了解课文梗概。

5、故事引入,6、揭示课题。

1、讲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可由学生讲)

2、谈话:在人们纷纷嘲笑卖矛和盾的人自相矛盾时,更有聪明人想到了别的,是什么呢?

我们一起学习25课,《矛和盾的集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说说你记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预习时,自主识字。)

3、谈话:现在我们让这些生字回到课文中,考考你是否还认识它们。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

5、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

6、自由交流:通过昨天的预习,以及今天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自由谈读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感悟。)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巩固识记: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

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重点指导:“矛、兵”的笔顺。

4、扩词练习,检查积累。

5、指导生字书写。

6、小结写字情况。

1、听写本课词语。(见词语表)

2、进一步读熟课文,争取解答课后问题。

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笔记本上。

第二课时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词语(字卡背后)

2、听写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

小黑板出示词语,学生订正,改错。

3、提问:听写的词语中有不懂的吗?(学生互问互答)

4、板书“大显神威”,这是什么意思?(初步理解)

围绕这个词,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如:谁“大显神威”?它具有什么“神威”?它为什么能大显神威?)

1、从书中找到“大显神威”。提问:是谁“大显神威”?生答后,引读5自然段。

学生自由回答。

你从哪里找到了答案?引导学习1-4自然段。

3、默读1-4自然段,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坦克是怎样发明的。

独立读书思考。分组交流改进。指名发言说明。

小结: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了坦克。

4、指导朗读1-4自然段。

引导:小声读这部分课文,把你认为用得好的词和句勾下来,待会儿与同学交流。

交流好词佳句。联系上下文理解“难以招架”、“固然”等词。

朗读课文。

5、了解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以及坦克在战场上的“神威”,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引读6自然段。

出示句子“谁善于……胜利者。”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你是怎么明白这个道理的?

小结:通过具体事例明白了这个道理。

说明: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是写文章常用的方法,不能空讲道理,举例最有说服力。

先分组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2、谈话:矛和盾很早就有,为什么别人不能像发明家一样发明出坦克呢?(生自由回答)

小结归纳:我们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观察。从你的发现中受到启发,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

1、观察生活,发现不便之处,作记录。

2、思考改进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

3、尝试把其中一项做成看得见的作品,在展示台上展示。

(可根据学生建议增减活动。)

板书设计:

25、矛和盾的集合

1、通过课文的朗读,通过课文中的实际例子,学生掌握了知识,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联系生活说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了“谁善于把优点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2、发散的练习还是少了点。学生知识面较窄,不能说出发明家发明哪些事物。

矛和盾的教案【第六篇】

3、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意思。

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意思。

2、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学生把刚才画出的生字新词读几遍。

3、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4、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

5、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根据以上问题,自学课文,并一起交流。

1、出示本课的生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它们。

2、重点指导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集和架。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写好,稳稳托住上半部。

请你用别的例子来说明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

(1)抄写生字、词。

(2)选用“…如…般…”或“…像…一样…”写一句比喻句。

矛和盾的教案【第七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1、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七单元,这一单元为我们讲述了几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该怎么看,怎么想。

2、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25课(指课题),大家一起读课题。知道“矛”和“盾”吗?借助图片和教师讲解认识矛和盾。

(“矛”主要用于进攻,“盾”主要用来自卫。)。

矛和盾是怎样集合的呢?我们学了课文就明白了。请同学们和电视机前的同学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请和我们一起来认读课文中要求会读的6个生字。(用卡片)。

1、要注意“持”是翘舌音,“般”和“坦”是前鼻音,再来读一遍。

2、出示词语:矛盾手持雨点般蜗牛坦克。

请同学们联系课文说一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2、老师请六位同学分段来读课文,,我们来看他们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了。

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的,坦克又是如何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示字旁的字许多都与古代的“神”有关。以后学到示字旁的字大家要注意一下。

2、请和我们一起把每个生字写两遍,也可以把生字组成词语写一遍。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两个字。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课文中哪句话解释了课题的意思,请画出来。

1、课文中哪句话解释了课题的意思?

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2、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

3、读了这句话,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来研究?

1、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发明家是怎样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请先默读课文1—4自然段,再同桌合作,把发明家怎样想的过程用简笔画在方框里画下来或用简要的句子写下来,最后用自己的话向同桌说一说整个过程。

3、发明家根据盾的不足一步步改进,终于能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集于一身,发明了坦克。让我们一起把1-4自然段读一读。

4、从这个合二为一的过程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解疑2)。

2、谁能把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气势读出来。

3、谈谈读后的感受?

1、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大家一起来读课文最后一段。

2、作者就是借这件发明的事来说明这么一个道理(出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大家再来读读这句话。

3、你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道理吗?请同学们和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4、谁用别的例子说说“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同学们说得很好。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从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长处集于一身发明了坦克这件事,明白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课文用了不少好的词语,请同学们抄写自己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和课本后词语表中的词语。

你们抄写了哪些词语,请你们读给大家听。

矛和盾的教案【第八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者的意图,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能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与人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采用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简单复述。

通过学习,懂得坦克是集合了矛和盾的优点而成的。

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做合理的想象,与人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由鲜明意象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分为两个小点)。

教师借助多媒体或图画也可以是课文插图,导出“矛”和“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讲述对图中矛和盾的理解,最后小结:“矛:能攻不能守;盾:能守不能攻”,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

揭示课题:

第二环节:

借助识字工具阅读课文,交流识字(这个环节分为3个小点)。

1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借助字典工具书查阅生字,认字。(这个活动也可以放在学生预习时就完成)。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字义,在学习伙伴间交流识字方法。(因为学生已经有两年多的识字经验,到了三年级上学期末,学习课文生字就能更加放手,让学生自由识记。)。

以“摘苹果”“抓阄认字”组词等游戏形式检查认字情况。

第三环节:读读画画,了解坦克的由来(这个环节分为8个小点)。

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故事)。

再次默读课文,并思考“发明家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中在一起发明坦克的?”要求默读时找出有关段落,画出关键词语。

(本训练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1——4自然段的同时,勾画具有总结性的词语:“比赛想法发明”,勾画完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是怎样从这三方面写发明家发明坦克的?

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词句。

学生交流时侧重于两个训练点:

(1)理解这几个段落中较难理解的词语“难以招架”“紧张危急”。

(2)体会比喻句的妙用。这个训练点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首先,教师出示两个句子,学生比较ab句子的不同点,体会用上打比方句子的好处。

a:对方的矛向自己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b: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自己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因为用上比喻句,可以看出矛进攻得非常激烈,发明家才会感到“难以招架”“紧张危急”,才会产生发明坦克的想法。

在这里,结合对比喻句的体会,理解词语“难以招架”“紧张危急”。

5让学生思考比喻词替换及用法,懂得替换了比喻词,比喻句的意思不变。(这个练习可以结合《同步训练》中的习题进行训练。)。

“对方的矛雨点向自己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6读书作画,理解发明家想法。

学生边读书边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画出坦克的样子,注意画出坦克既能攻又能守的.特点,结合作画,指导学生说说矛和盾与坦克有什么联系,或议一议发明家的想法是否合理。

学习第五节,理解内容,记忆词语。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五节,找出喜欢的词语和同学交流一下理解记忆词语的方法。

(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诸如“合二为一大显神威庞然大物”的词语等)。

学生读了课文后,想想哪句话对自己的启发最大?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学习最后一段时,更深化理解课文的中心)。

第四环节:

拓展思路,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这个环节分为3个小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或课外查阅到的知识举例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也可以结合《同步训练》中最后一题“互动天地”进行说明。

质疑:让学生指出课文里不明白的地方。

解释:引导学生寻求答案。

第五环节:

总结:同学们,让我们也像发明家那样,开动脑筋,仔细观察,成为新事物的发明者吧。

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词。

(2)选用“…如…般…”或“…像…一样…”写一句比喻句。

矛和盾的教案【第九篇】

每一个人家都有矛盾的事,只要一闹矛盾就像桥塌了似的,我家也有矛盾事。我的手机摔坏了,我一直想买一个手机,可爸爸妈妈就是不让我买。

有一天,我忽然问爸爸说:“我可以买一台手机吗?”爸爸立马问我说:“小孩子不要老想着手机,手机买来给你干什么?”我想这样不行啊!我要想个主意,我要去搞好关系网,我二话不说到爸爸面前,帮爸爸干活,洗衣服做饭……我又跑问去爸爸说:“你就给我买一台手机吧。”爸爸板着脸说:“小朋友吵什么吵,你拿手机干什么。”我不去找爸爸了,我找来了我的表哥帮我一起求爸爸,妈妈也到达了家中,现在是2对2,因为我们是小孩,我们一直站下风,我和表哥也没有法子了。

我们只好在一边低着头,吸着气,没主意了,我们只好去一边玩去。

这就是我和爸爸的争吵,我家的争吵也不是很多,可以说我们家是和谐的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矛和盾的教案【第十篇】

1、认识并会写“矛、盾、集”等生字。能正确读“集合、招架”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

难点:让学生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

1、 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很高兴!初次见面,给分享的“矛和盾的教案最新10篇”,这件礼物是老师精心准备的,大家请看屏幕:

幻灯出示: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这句话是老师送给大家的礼物!谁愿意收下它?读读看。要想真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读懂老师的心,咱们还要把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好好读一读。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指导书写矛和盾。)

1、请同学们打开书,放声读课文,让老师听到你的读书的声音好吗?如果遇到生字、生词怎么办?(指名回答识读生字词的方法。)大家开始吧。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专心!谁来读一读屏幕上的生字词?

幻灯出示

集 合 难以招架 固然 乌龟 自卫 合二为一 大显神威

长 处 胜利者

3、谁来读?(师可以根据学生识读情况鼓励、正音,如:声音响亮,口齿清晰;听听别人怎么读?再试试看!等。)

1、接下来,咱们换一种读书方法,默读课文。如果大家能够潜心地默读,一定会有许多的收获!(生默读课文,师巡视参与其中。)

2、读完课文后,谁尝试根据屏幕上的提纲说一说发明家是怎样一步一步思考的:

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家仔细考虑了一下: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家又认真研究了一番: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根据学生回答,可以激励:很会读书!善于在别人总结的基础上概括!这就是合二为一。等等。)

1、会学习的孩子善于发现!在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是:

幻灯出示:

“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2、读读看。为什么这样读?你有什么发现?(第一个“!”表示对盾的不满、埋怨。第二个“!”欣喜、高兴。)

3、请大家带着感情齐声朗读。

1、课文学习到此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老师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礼物:

幻灯出示: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谁能理解老师的用心,谁就能用一个成语概括一下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谁就会收下这份不一般的礼物!(师板书:合二为一、取长补短。)

3、能否用上“取长补短”造句?试试看!

板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

合二为一 取长补短

59 1348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