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晚会观后感优选(优质13篇)
中秋晚会精彩纷呈,传统与现代交融,歌舞表演引人入胜,团圆氛围浓厚,传递了浓浓的家国情怀与温暖。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中秋晚会观后感优选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中秋晚会观后感范文集锦 篇1
在近半个月的录制过程中,关于秋晚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猜测与讨论,而目前曝光的多样化节目形式与主题更是备受期待。去年在秋晚舞台上与萨顶顶合作了一首《左手指月》而受到好评的歌手周深,今年再度出现在了秋晚录制现场,他在采访中表示,将演唱和星星有关的歌曲,致敬中国的航天事业和航天英雄。在秋晚采访中展现出幕后轻松一面而登上热搜的央视boys,将在秋晚舞台上合体献唱一首温暖的歌曲,为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送上一份暖心礼物,感谢他们的默默付出。
同时,秋晚执行总导演董金明在接受采访时还透露,此次中秋晚会中将出现外景拍摄和内场现场相结合的节目,目的是希望嘉宾能真正深入社区、走进乡野,来到群众身边,去感受和展现普通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此次凤凰传奇表演的地方就是一个有着600年历史的古村落——大石板古村,而在凤凰传奇的表演中,也将融合当地元素,真实展现当地人民的幸福生活。央视中秋晚会在节目编排上的这份人文关怀作为一场全新模式的情感体验,正在串联起大众关于美好生活的情感纽带。
历时半个月,20__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已于近日正式结束录制,目前进入了后期制作阶段。从目前公开的内容来看,无论是与晚会契合度极高的巧妙选址,还是科技与艺术效果交融,古今结合的舞美效果,以及精心雕琢传递多重关怀的节目编排,都体现了今年秋晚的品质与匠心。
中秋晚会观后感范文集锦 篇2
秋晚唯美、浪漫艺术风格的舞美一直以来是观众眼中的焦点,今年的舞美在延续以往风格的同时,创新打造具有未来感的全景式舞台,在虚实、古今的巧妙转换中实现沉浸式体验。据秋晚舞美总监许林江透露:“今年的舞美设计有所突破,并非纯写实,而是以从古穿今为主线,总舞美概念为北斗七星,以此为起点来设计舞台空间”。多位参与秋晚录制的嘉宾在采访中表示:“真的太美了”,“仿佛身临其境”,对舞美设计印象深刻。
而从目前公布的舞美视频中可以看到,中秋晚会的主舞台以建昌古城墙为背景,城墙上再现盘旋交错的“根雕”黄葛树,见证着岁月变迁。演唱主舞台设置了海上明月、北斗七星等诸多元素,内含交叉放射状的八条威亚索道,现代感十足。其中,“七星伴月”的舞台呈现,更是暗合着“北斗导航卫星”,也象征着美满、团圆、相伴、相生的美好祝愿。而历史与现代完美交融的舞台效果一经曝光,便在各平台引发关注与热议,网友纷纷留言称:“央视的舞美从未让人失望”、“真是能感受到用心,这个舞台设计绝美啊”,对今年秋晚的舞美品质给予了肯定。
中秋晚会观后感范文集锦 篇3
什么节日是一家团圆,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的节日?大家应该知道是什么节日吧?对!就是中秋佳节。
大家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据我所知:传说后羿的妻子嫦娥因为独自吃下两个人份量的仙丹,然后不由自主地飞升到月亮上,而后羿得知后伤心欲绝,他望着月亮,仿佛看到了嫦娥在月亮上孤独的身影。所以,大家把那一天定为了中秋节,也有了一家人在一起吃月饼,赏月的习俗,蕴意一家人要团团圆圆。
中秋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在做晚饭,会做许多好吃的,因为,不止我们一家在一起吃饭,舅舅一家也会来。大人在做饭,我们一群小孩就在客厅玩,电视里正放映着中秋晚会,一个小小的房子里,装着大大的温情与欢乐。过了好一会儿,菜都上齐了,为了能有足够的空间让两家人能围在一起吃饭,桌子被移到了客厅中央。爸爸说:“菜好了,大家快来吃饭吧!”大家陆续围到桌子前,妈妈说:“为了庆祝中秋节,大家一起干一杯吧!”大家笑点头答应,于是,爸爸和舅舅举着酒杯,妈妈,舅妈以及小孩们举着可乐杯,一起说:“中秋快乐,干杯!”之后,大家便开吃了。大家边吃着饭,边聊着天。
由于我们加入不了他们的话题,所以我们就边吃饭边看晚会。晚会上放着许多歌曲,还有许多在再晚会上说话。一切都十分其乐融融。吃过饭后,我们出去玩了,我们在家的附近的一个空旷的地方玩起了游戏,大人们依然在说着话,我问弟弟:“玩什么?”弟弟想了一会儿,说:“捉迷藏,玩吗?”我说:“这天都这么黑了,要不回家去玩?”弟弟高兴极了:“只要能玩就行!”我们回了家,我说:“你说玩的,你先捉!”“好吧。”在一连串的欢声笑语中,一个温馨的夜晚就度过了。
中秋节是欢乐的,一家人一起度过才能感受到这种团圆的欢乐。我告诉了你我是怎样度过中秋的,那么,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样度过中秋的吗?
中秋晚会观后感范文集锦 篇4
作为总台“五大晚”之一,央视中秋晚会大胆创新,将贴合网络用户趣味的直播、VR等新媒体形式应用于彩排当中,积极尝试全媒体融合传播,紧跟潮流风向标,巧妙实现了央视中秋晚会大小屏幕“双屏共振”。20__央视中秋晚会于10月1日20:00通过CCTV-1、CCTV-3、CCTV-4等频道播出,并在央视频、央视网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
自20__年“家国情怀”成为去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的核心理念后,围绕着这个理念,晚会就设计了《花月圆》《山河恋》《共婵娟》三个篇章,以歌会形式为主线,采用舞蹈、器乐、交响乐、情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五千年风云变幻;拂去历史沧桑,焕新着城市新气象。古今辉映,洛阳就是诗与远方。邀您齐聚洛阳城,共看明月升,同叙家国情。”而节目也是篇章式结构设计,共设置上篇《月圆花好》、中篇《乡关何处》和下篇《家国万里》三个篇章内容,让广大民众在共享中秋国庆欢乐喜庆的同时,弘扬民族自信激荡家国情怀。
中秋晚会观后感范文集锦 篇5
今年的中秋晚会将在西安市大唐芙蓉园举办,以“回”为主题,包括回家、回归、回望、回味四重主题。
晚会由《开城迎宾》《月照长安》《丝路焕彩》《花好月圆》和《海上明月》5个部分组成,融合了歌舞、戏曲、器乐、摇滚、杂技、交响乐和民间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虚拟包装、大型道具和电视特技等技术手段实现时空穿越和古今融合。
本届晚会包含26个节目,歌曲为主,穿插歌舞、京剧、唐诗表演,并分为开城迎宾序曲、月照长安上篇、丝路焕彩中篇、花好月圆下篇、海上明月尾声五个部分。
看到玖月奇迹、杨千嬅、齐秦、杨宗纬、孙楠、鞠萍、唐朝乐队、TFBoys、张杰、凤凰传奇、毛阿敏、林志炫、尚雯婕等第一批明星轮番登台。
在里约奥运会上率领中国女排勇夺冠军的郎平,携家人在现场接受采访。
中秋晚会观后感范文集锦 篇6
历时半个月,20__年央视中秋晚会近日录制完毕。据悉,该晚会融中秋文化、家国情怀、民族特色于一体,将于9月21日晚8点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综艺频道(CCTV-3)、中文国际频道(CCTV-4)并机播出。
今年的秋晚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举办,西昌素有“月城”之称,曾有“月出邛池水,空明澈九霄”的佳句盛赞这片观月胜地;80多年前,这里还是“彝海结盟”的革命圣地,给奇迹般的红军万里长征增添了光彩的一笔;时至今日,西昌已成为的航天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重要的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北斗”“嫦娥”的“母港”。西昌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不仅契合了中秋“月”的意向,同时也兼顾了“航天”等时事热点与“幸福生活”的人文关怀,为今年秋晚的节目题材与艺术风格多样化呈现,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晚会仍沿袭篇章式结构。除了序《明月升》,尾声《海上明月》外,晚会还将设置上篇《月到中秋》、中篇《月之故乡》、下篇《人月两圆》三个篇章。
秋晚执行总导演董金明透露,此次中秋晚会中将出现外景拍摄和内场现场相结合的节目,目的是希望嘉宾能真正深入社区、走进乡野,到群众身边,去感受和展现普通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此次凤凰传奇表演的地方就是一个有着600年历史的古村落——大石板古村,表演中融合当地元素,真实展现当地人民的幸福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晚会主舞台选址在西昌邛海边的星月湖湿地公园。晚会舞台是360度环形舞台,是历年来的舞台。今年的舞美在延续以往风格的同时,创新打造具有未来感的全景式舞台,在虚实、古今的巧妙转换中实现沉浸式体验。中秋晚会的主舞台以建昌古城墙为背景,城墙上再现盘旋交错的“根雕”黄葛树,见证着岁月变迁。演唱主舞台设置了海上明月、北斗七星等诸多元素,内含交叉放射状的八条威亚索道,现代感十足。其中,“七星伴月”的舞台呈现,更是暗合着“北斗导航卫星”,也象征着美满、团圆、相伴、相生的美好祝愿。
中秋晚会观后感范文集锦 篇7
今天是农历的八月十五,也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中秋节一定是要吃月饼的。这时太阳才刚睡醒,欣欣然睁开了眼,把一缕缕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来到了超市,现在已经到处人山人海了,大家都在选购自己需要的食品。
我穿过茫茫人海,终于来到了我渴盼已久的月饼身边,马上拿起一盒抱在怀里。付了钱,我就抱着它一路小跑回了家,心中还有点小激动,因为马上就能吃到月饼了。可现实总是残酷的,妈妈说月饼是要留到晚上吃的。
经过我不停地消磨着时光,终于天要黑了。又过了一会儿,夜幕降临,月亮正在缓缓升起。早已吃完晚饭的我们,各自拿一张小板凳,妈妈还特意泡了一壶绿茶。
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仰望星空和月亮,中秋的月亮是最美的,这话果真不假。天空黑漆漆的正好可以让我清楚地看到月亮,月亮旁边还有几颗星星伴随着欣赏月亮的美。晈洁的月光照耀着城市里的每一条小巷,每一个角落,和高楼大厦里的灯光相映成趣。我一边观赏着月亮,一边大口大口地啃着月饼,空中的月亮仿佛就是我手中的一个月饼。
记得以前,奶奶总是跟我讲“嫦娥”的故事。她说,以前月亮里住着一个漂亮的女神仙,有一次,她在一棵树下找了一只兔子,取名为“月兔”。她一个人住在月宫太无聊了,所以有时候会抱着月兔坐着树下,思念自己的故乡。所以,每次中秋节我都能依稀看到“嫦娥”坐在树下不停地抚摸手里的月兔,时不时看向远方的影像。
正当我的入迷之时,一只手突然拍我的后背,吓得我的月饼差点卡住喉咙了,喝了杯茶,感觉舒服多了。我正想看看是谁呢,一只大手抓住我的脸捏了捏,不用想肯定是在外地工作的哥哥回来了。我心里很高兴,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坐在一起,欣赏月亮,吃着月饼,这才是过中秋的意义啊!
中秋晚会观后感范文集锦 篇8
备受中国老百姓关注的“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正式选址西安,9月15日20时至22时中秋月圆之际,晚会将在西安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广场精彩呈现。晚会以中国目前的仿唐建筑群紫云楼为观众席背景,在广场一侧的人工景观湖上搭建舞台。舞台主体通过一幅展开的中国传统画轴形象,将西安城墙和大明宫角楼等元素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实现台在水上、水在台中的梦幻效果,营造出一种穿越千年、贯通古今的浪漫。届时,cctv-1、cctv-4将并机向海内外观众现场直播。
据今年中秋晚会的两位总导演李申、景欣介绍,本届秋晚将做出一台既有民族传统韵味、文化特征、人文精神,同时又具有时代精神、现代特质、舆论导向正确、主题思想鲜明的晚会。晚会以歌会形式为主体,力邀目前活跃在华语乐坛上的全明星阵容倾情加入,通过老中青不同年龄段以及流行、民族、摇滚、民间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联袂奉献,全力打造出一台全民团圆的盛大狂欢。与此同时,晚会还将结合今年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同时融入对载誉归来的中国奥运健儿永不言弃、为国争光精神的赞美,使晚会更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晚会结构除了序曲《明月升》、尾声《海上明月》之外,将分别由上篇《月照长安》,中篇《丝路焕彩》,下篇《花好月圆》三个篇章组成。为彰显秋晚的文化气质,将在晚会直播过程中以“公益广告”的形式插入文化名人对中秋文化、盛唐文明、乡愁团聚的解读。
中秋晚会观后感范文集锦 篇9
央视中秋晚会剧组宣传有关人士表示,今年的中秋晚会节目十分精彩。将延续匠心品质,传递浓浓的节日氛围,祈愿阖家幸福团圆。无论是与晚会契合度极高的巧妙选址,还是科技与艺术效果交融,古今结合的舞美效果,以及精心雕琢传递多重关怀的节目编排,都体现了今年秋晚的品质与匠心。
在近半个月的录制过程中,关于秋晚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猜测与讨论,而目前曝光的多样化节目形式与主题更是备受期待。去年在秋晚舞台上与萨顶顶合作了一首《左手指月》而受到好评的歌手周深,今年再度出现在了秋晚录制现场,他在采访中表示,将演唱和星星有关的歌曲,致敬中国的航天事业和航天英雄。
在秋晚采访中展现出幕后轻松一面而登上热搜的央视boys,将在秋晚舞台上合体献唱一首温暖的歌曲,为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送上一份暖心礼物,感谢他们的默默付出。
秋晚执行总导演董金明在接受采访时还透露,此次中秋晚会中将出现外景拍摄和内场现场相结合的节目,目的是希望嘉宾能真正深入社区、走进乡野,来到群众身边,去感受和展现普通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次凤凰传奇表演的地方就是一个有着600年历史的古村落——大石板古村,而在凤凰传奇的表演中,也将融合当地元素,真实展现当地人民的幸福生活。央视中秋晚会在节目编排上的这份人文关怀作为一场全新模式的情感体验,正在串联起大众关于美好生活的情感纽带。
中秋晚会观后感范文集锦 篇10
有些精彩场景注定成为永恒,有些闪光瞬间总能长驻人心。
历经一个“加长版”的国庆中秋假期,央视中秋晚会带来的喜悦与震撼仍未退却。从“一眼千年”的感触,到“盛世盛景”的抒怀,再到人们纷纷慕名前来,让应天门这一文旅打卡地“红上加红”……在洛阳举办的这台文化盛宴,已然超乎关注度暴增的飘红指数,照亮的是“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洛阳气质,开启的是千年古都的自信之门。
就在不久前,1篇题为《一扇门,重启神都遗失千年的自信》的网文,引发广泛共鸣。诚然,庚子年中秋夜,以应天门为缩影,拂去千年尘埃,泼洒时代浓墨,千年古都捧起一汪情与思的映月洛水,撑起一叶新时代的舞榭歌台。应天门宫阙重楼飞檐,中州路车水马龙霓虹,二里头、牡丹花、东方红……集文化底蕴、山水之美、时代脉动于一身的“洛阳元素”拨动全球华人心弦,央视秋晚所折射的“最美洛阳”,硬核正是一个城市的从容与自信。
有人说,当今中国,说起形容一座城的最美词眼,“古今辉映”算一个。其最终的指向,不只是城市外在的印记和标签,更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更是洛阳的底蕴所在、优势所在、魅力所在,塑造着一座城市的光荣和梦想。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千年古都”所承载的,是华夏之源、国色天香、河图洛书展现的文明盛景,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代表的开拓创新,是丝绸之路、大运河、万里茶道讲述的交流传奇。进入“十三五”,洛阳从新发展理念的火炉中汲取暖意,于副中心建设的浪尖上奋勇争先,令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发光发热,让文化自信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内在的文化,将这座城市“古”与“今”相连,在重现心灵原乡、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激发一种“煌煌河洛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澎湃动力,向着更广阔天地奔涌而去。
这是一脉“文”的古今辉映。通过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洛阳推动“老3篇”向“新3篇”转变,“东方博物馆之都”彰显厚重底蕴,“隋唐城遗址公园”重现神州盛景,“二里头夏都遗址”追溯华夏之源。就像应天门一样,多少沧桑,几经沉潜,这扇门缩塌为黄土下的残垣,成为洛阳文旅产业“有说头、没看头”的尴尬缩影。而通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如今的应天门,再现“隋唐第一门”雄姿,于中秋夜牵引亿万观众梦回隋唐盛世。“洛阳能够拿出来说的内容实在是太多!”央视秋晚总撰稿杨启舫“幸福的烦恼”,是河洛文化时代价值的生动注脚,更是对洛阳文化传承、弘扬、创新的充分肯定。
这是一座“城”的古今辉映。面对转型发展的阵痛,这座城市也曾跌入发展低谷,“千年古都”从洛阳人口中说出来,有焦虑和压力,更有不甘和激情。从古都复兴的人民夙愿中汲取智慧、凝聚力量,洛阳把文化自信刻印于城市向前的每一段征程,持续深化“9+2”工作布局,强化进取、拼抢、攻坚“三种精神”,掀起建设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发力都市圈形成新引擎新热潮。“洛阳创新”赋能“嫦娥”“蛟龙”“墨子”,时迁物换、革故鼎新的开拓精神激荡;“四河五渠”水清岸绿,游园、“乐道”移步换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闪烁;“洛玻”强势回归,“格力”走向神州,商贾胡貊、天下四会的开放气质再现;“地铁时代”“立交时代”降临,都市圈“朋友圈”扩大,十省通衢、天下之中的都市气魄扬起……这座城,正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标注出全新的历史坐标!
一轮明月照古今,诗和远方在洛阳。这样的古今辉映,是文化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彼此加持,是古代辉煌和今日作为的上下呼应,是时代梦想和砥砺奋进的相互成全,它向上源于文化传统的传承创新、文化精神的浸透滋润,向下奔腾涌动、呼啸向前,激荡出“城之自信”的澎湃心潮。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历史的锚,说到底是抛向远方的。站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节点,跟随民族复兴的时代步伐,紧握副中心建设的机遇使命,我们要让洛阳优秀传统文化舒展“生活场景”、激活“价值基因”,更好地熔铸于“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把文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用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文化成为战胜前进道路上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壮阔铺展新时代“富有洛阳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的迤逦画卷。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重整行装再出发,“古今辉映”的洛阳,必将从容抵达一个又一个“诗和远方”。
中秋晚会观后感范文集锦 篇11
自古以来,中秋节就被视为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如春节般,不论在外漂泊多久,还是身处天涯海角,游子在这天不顾旅途的奔波回到家人身边。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虽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全,”但总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央视中秋晚会是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三台合一后面向全球推出的第一个中秋晚会,对于举办地的选择非常慎重。位于黄河之滨、泰山脚下的尼山,是中国儒家至圣先师孔子的诞生地,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明月穿越海峡,天涯海角的观众共享良宵,另外两个分会场分别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澳大利亚悉尼,可以说这次央视中秋晚会即保留着中国文化元素和传统底蕴,又把节日的喜庆送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
“杨坤、尚雯婕、周笔畅、霍尊、许茹芸、苏芮、孟庭苇、赵雅芝、迪玛希……”来自两岸三地海内外的明星演员们,令观众目不暇接。除了沿袭往年浪漫、团圆的氛围外,今年中秋晚会力求照顾到各个层次、不同年龄阶段观众的需求。既有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也有中青年优秀影视演员和歌手,同时还有青春、时尚的作品。
其中杜江和妻子霍思燕在中秋晚会上一起合唱情歌《就是爱你》,杜江肉眼可见的紧张。杜江在伴随歌声出场时,表情和走路姿势十分僵硬很有机器人的感觉,不知道是有意安排还是真紧张,但夫妻二人的歌声还是不错!
除了明星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舞美、灯光,也让这次晚会充满了温馨、充满了中秋的氛围,主会场舞台设以当地特色竹简、阙楼、荷花和柏树,“中秋月圆”的圆形屏幕立于中央。一时间,月与人,古与今交相呼应,古风古韵随秋风飘扬。
今年秋晚沿袭了一贯的石景山水、唯美大气、亲情浪漫的“全民秋晚”的理念,通过篇章式结构、歌会的形态、全明星阵容、多种艺术形式和融媒体等多方面的辅助,在孔子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和国际化背景之间找到契合点,深化中秋节亲情、团圆、思念乃至天下大同、和合文化的内涵。
中秋晚会观后感范文集锦 篇12
中秋夜,欣赏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犹如过年观看春晚,节日仪式感满满。
今年的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已降下帷幕,我心,却感慨不已,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古训,有了更深刻、更刻心的理解。
20__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的主舞台以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为背景,融入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洛阳桥、牡丹等具有洛阳特色的元素点缀其间,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今年的中秋晚会将继续沿袭坚持多年的篇章式结构,除了序《明月升》,尾声《海上明月》之外,晚会将设置上篇《月圆花好》、中篇《乡关何处》和下篇《家国万里》三个篇章。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浓郁的文化气息,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以及1500多年建都史,这对集中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与血脉,彰显民族文化的自信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今年中秋晚会的主舞台以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为背景,在古今勾连、虚实变幻间对每个节目进行个性化包装和形态创新,用唯美浪漫的艺术风格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主舞台背景的应天门,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其始建于隋大业元年,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历经隋、唐、五代、北宋四个时期500余年。不仅是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发生地,也是洛阳历史和隋唐中原文化的重要证明。20__年时,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就开始开工建设,20__年9月13日,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同年底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晚会采取360度实景舞台,用现代技术打造古色古香的布景,在录制地选择以及舞美设计上紧扣中秋文化,用科技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带领观众探访中秋民俗,展现传统文化魅力,金秋时节,这场一年一度的文旅盛会,将与央视中秋晚会在洛阳不期而遇,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奇妙体验。
中秋晚会观后感范文集锦 篇13
今年的秋晚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举办,西昌素有“月城”之称,曾有“月出邛池水,空明澈九霄”的佳句盛赞这片观月胜地;80多年前,这里还是“彝海结盟”的革命圣地,给奇迹般的红军万里长征增添了光彩的一笔;时至今日,西昌已成为的航天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重要的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北斗”“嫦娥”的“母港”。
西昌这所城市丰富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不仅契合了中秋“月”的意向,同时也兼顾了“航天”等时事热点与“幸福生活”的人文关怀,为今年秋晚的节目题材与艺术风格多样化呈现,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与此同时,此次中秋晚会也成为了一个向世界展示凉山、西昌自然生态、民族风情与奋斗拼搏精气神的窗口,在晚会的录制与呈现过程中,向全球华人传递西昌独特的城市文化与民族文化。
上一篇:南京博物院观后感(通用12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