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观后感(通用12篇)
南京博物院的展览丰富多彩,历史与文化交融,展现了深厚的地域特色与人文底蕴,令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如何在现代中传承与发扬?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南京博物院观后感”,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大家吧!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篇1
今天我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在这个古色古香的地方我感受到了文化艺术与大自然的魅力。
穿过一片绿荫向前,来到了艺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傅抱石先生的画作,它们是那么栩栩如生,让我忍不住驻足观赏,再往里走是文渊广场,那清澈的流水似流逝的时光,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过去的事。
随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辽代风格的建筑,这便是历史馆。初入历史馆内,远古印象,史前神韵,新时期时代的文化遗存,琳琅满目的展品,出现在我的眼前,距今8000-4000年的陶器,玉器,数量令人震撼,目不暇接??这里陈列着新石器苏州草鞋山,南京北阴阳营,常州圩墩,琢玉通灵,古文化的魅力尽在眼前。
来到博物馆深处,这里陈列着广为国内外游客所称赞文物:盱眙出土的战国金兽,它就像一块磁铁,让我的目光无法从它的身上转移。它曲腰团身,伏在地上,张牙露齿,神态警觉,眼睛炯炯有神。我闭上眼睛,在想象中见她两眼射出寒光,吼声震天,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不仅仅刻画出了它的模样,而且还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它的灵魂;徐州和扬州东汉诸侯王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广陵王玺”金印;“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刻壁画;南京祖堂山南唐二陵的陶舞俑等。其中最令我们难忘的是出土于扬州市邗江区甘泉山的“广陵王玺”金印,它别具一格、造型独特,金印方形,印钮为龟形,印文为阴刻“广陵王玺”四字,布局疏密有致,行笔直中有曲,
使全印非常饱满,流畅和谐。龟钮铸造比一般龟钮精工完美,背部雕以蜂窝状回字形图案,边缘及四足饰以圆珠纹,龟四足撑地,龟颈半伸半缩,形象可爱,实为汉印中的`精品。
博物馆的地下一楼是非遗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传承人和相关资料都在那里呈现,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看着看着,我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在不知不觉中放慢了脚步,用心去细细地观赏每一件工艺品。时光在飞快地流逝,但我却浑然不觉,当我参观过所有的古物后深吸一口气,不由自主地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在那一刻我的身心远离了城市的喧噪,感受了古文化的宁静和深邃,用一颗平静的心来享受那一切,真的很美好。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篇2
南京博物院,一个让我震撼的地方。这里的展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让我大开眼界。
走进博物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宏伟壮观的建筑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这些珍贵文物的风采。在玉器馆,我看到了许多精美的玉器,它们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寓意深远,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瓷器馆,我被那精美的瓷器所吸引。这些瓷器不仅色彩丰富,而且制作工艺精湛,让人叹为观止。其中,青花瓷碗更是让我印象深刻。这些碗以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的图案,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淡雅脱俗,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此外,南京博物院的数字馆也让我印象深刻。这里利用网络和图像识别技术介绍了一些历史文物和人物,让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亲身经历了那些历史事件。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篇3
南京博物院,一个让我流连忘返的地方。这里的展品丰富多彩,让我目不暇接。从恐龙化石到古代玉器,从青铜编钟到金缕玉衣,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沧桑。
在历史馆,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金戈铁马的古代疆场。那经历了历史洗礼的战国宝剑,依然银光闪闪,锋芒毕露。而那些排列整齐的陶罐和器皿,虽然有的残破不全,但精美的'图案依然可见,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
在艺术馆,我看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其中,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春江水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幅画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描绘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此外,南京博物院的特展馆也让我大开眼界。这里的展品都是镇馆之宝,如乾隆转旋瓶等,它们不仅制作精美,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篇4
南京博物院,中国最早创办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虽然我已经游览过多次,但对它依然心弛神往。今年寒假,我又一次来到了南京博物院,再次探索它的奥妙。
南京博物院坐落在素有“金陵毓秀”之美誉的紫金山脚下,远远望去,飞檐凌空,气势磅礴。“一院六馆”的格局分别是历史馆、特展馆、艺术馆、数字馆、非遗馆、民国馆。
我先跟随讲解员参观了历史馆,重点介绍了江苏从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至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过程,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江苏,熟悉了江苏,领略灿烂的江苏古代文明。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东汉的错银饰青铜牛灯,它设计精美,工艺精湛,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灯的下部是黄牛,背上背着筒状的灯和穹隆状的灯罩,上面接着一根圆管,把灯和牛头连接起来,烟灰从这里进入牛腹,牛腹里装满了水,烟灰即可溶于水中,减少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我边欣赏着这精致无比的牛灯,边连连赞叹古人可真聪慧啊,在汉朝就懂得环保,可敬可叹!和它一起出土的还有广陵玉玺,属于东汉的金质官印,也是现存世上唯一一枚汉代刘姓的诸侯王印。它纹饰精美,印文风格和日本出土的汉委奴国王印非常的`相似,历史价值不言而喻。看着这些精美的文物,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古代的工匠们在技术条件和科技水平都大不如现代的情况下,是如何做出如此精湛的绝世之作呢?
参观完历史馆,我又去了民国馆。南京,作为民国的首都,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岁月。馆内再现了民国时期老南京街道的繁华,有火车站、邮局、商铺、照相馆、戏院,置身其中,仿佛时光倒流,穿越到了民国时期。我还在邮局给爸爸寄了一张明信片,盖上精美的纪念章,不知道爸爸收到来自“民国”的信件,会有何感想?
南京博物院让我感受到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博大精深,它也给我上了一堂不平凡的历史课,让我受益匪,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继续傲游在历史的海洋中!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篇5
南京博物院,一个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地方。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让我陶醉其中。
在玉器馆,我看到了许多精美的玉器。这些玉器不仅造型各异,而且雕工精细,让人叹为观止。其中,有一件银缕玉衣更是让我印象深刻。这件玉衣是用长方形的玉片制作的,用一根根银线连接在一起,既华丽又庄重。
在瓷器馆,我被那色彩斑斓的'瓷器所吸引。这些瓷器不仅造型美观,而且色彩丰富,让人眼花缭乱。其中,唐三彩双鱼瓶和大报恩塔琉璃拱门更是让我流连忘返。这两件瓷器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此外,南京博物院的非遗馆也让我大开眼界。这里展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魅力。通过参观这些展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篇6
这个寒假,我们全家去了南京。到了南京第一天,我们就直奔去了南京博物院看国宝。
南博里面的国宝可真多啊。其中的大明星当属上过《国家宝藏》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和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
亲眼见到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令我印象深刻。妈妈告诉我,这样的砖画只有皇室才能使用,就算在古时候也并不是随处可见。而且最让我想不到的是,这样的砖画居然有一模一样的两幅,真是稀见啊!妈妈解释说,那是因为墓室的.墙壁是左右对应的,当年发现砖画时,它们就是位于墓室的南北两壁。
接着就得说说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了。其实琉璃塔已经被毁于战火,真是可惜。而拱门是幸存下来的。我站在拱门前面,觉得它真是高大无比,而且五颜六色,真好看啊!看见拱门,就像见到了一位威风凛凛的明代皇家侍卫,又高又大还身着盛装。我赶紧和它拍照留念。
我在南博还看到了镇院之宝——明代宣德御窑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鼎炉;各式各样的书法、绘画、铭文;东汉陶俑;唐三彩;佛头……
南博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让我学习了历史、知识和文化,南博真棒啊!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篇7
春色满园,鸟语花香,我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春游活动。阳光明媚的星期六,我背着装满零食的书包来到了小桔灯,等待着出发。十点半左右,我们抵达了目的地——南京博物院。
走进大门,我们首先来到了历史馆,那里有许多远古时代的恐龙化石,然后我们来到了数字馆,那里有许多用现代科技来呈现历史影像和冒险的小游戏,随后,我们又来到了艺术馆,那里有许多有名的艺术家画的画,做的'工艺品……在这么多的馆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民国馆。
走进民国馆,首先看到的是一条民国时期的街道,天空中的月亮和许多闪闪发光的星星在如同披上黑布般的夜空中玩耍。街道上的每家商店的门头上都挂着一盏红彤彤的大灯笼真热闹啊!
民国馆街道上,每个人都穿着那个时期的衣服。走在那里,简直就像穿越到了那个时代,成了那个时代的人。民国馆里最吸引我的是那个交通银行,因为交通银行里有许多的“钱”。我是一个贪钱的小女孩,嘻嘻!这就是我印象最深的——民国馆。
下午,我们坐上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南京博物院不仅历史气息浓厚,还处处透露着欢乐的现代气息。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篇8
啊!放寒假了,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参观南京博物院。有着八十年历史的南京博物院门口人山人海,但却挡不住我对历史的好奇和向往。
走进大门,美丽而雄伟的博物院就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不禁为它的壮丽而叹为观止。随着涌动的人群,我们来到了艺术馆。艺术馆里有八个展厅,按照艺术分类设有古代绘画、书法、雕塑等专题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华五千年的结晶,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内涵。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现代杰出工笔花鸟画家——陈之佛的作品《春江水暖》。那是陈爷爷在一九六一年的作品。画中的野鸭子栩栩如生,仿佛像真的一样,岸上的桃花一朵朵绽放,给春天带来了无限生机。这真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跟随着人们的脚步,我们又来到了历史馆。了解了江苏古代文明,江苏傍江临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所在的长江流域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瞧!那把经历了历史洗礼的战国宝剑,却依然银光闪闪,锋芒毕露,十分锋利。一刹那,仿佛回到了那金戈铁马的古代疆场。忽然我又看到了那袅袅炊烟,原来看到了那一排排摆放整齐的陶罐和器皿。这些陶罐有的保存的很完好,有的残破不全,可是仍然可以看到那精美的`图案。一件件都是艺术品。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心灵手巧和充满智慧。
最后,我们来到了特展馆。看到了镇院之宝——乾隆转旋瓶。它是乾隆官窑的新品佳作,是一件与乾隆皇帝东巡行围有关,并充满怀旧之情的纪念性作品。在转旋瓶上有着近处匍匐的臣下,乾隆帝策马而来,仪仗、侍卫相拥,远处山峦隐约。它是一个蓝釉金彩外观的瓶子,外表金碧辉煌。转旋瓶结构奇巧,造型端庄,外装饰华美,内装饰精妙。它的制作借鉴了珐琅、绘画、青铜、玉石、园林、牙雕、小木作、机械技巧等工艺手法,使转旋瓶富有时空变幻的艺术观赏效果。转旋瓶美丽、高雅,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在这里,我们获得了历史知识,欣赏了高雅的艺术,从中得到了身心的愉快……从这些文物当中,让我们体会到中国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勇敢、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是多么博大精深!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篇9
在我国,有四大博物院。分别是庞大宏伟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历史悠久的河南博物院、巧夺天工的陕西博物院,还有今天的主角——精美绝伦的南京博物院。
进入南博大门,抬眼就可见一个银色的大莲蓬;立于水面中央,开裂成三瓣,已经枯萎,但上面的莲子却十分新鲜。据说这是南博文物的象征。干瘪的莲蓬和新生的'莲子产生了强烈对比,象征着对生命轮回的关注和思考。因为莲在开花时节同时酝酿果实,“因果俱在”让连成为了花中君子的般的存在。
继续向前走,就可以看到宫殿一样的展厅大门,中央的最高处挂着一块牌匾,金色的大字刻着“南京博物院”。通过安检大门,就来到了最著名的历史馆,六个展厅从史前至清末的精致文物都一一展示。其中我最喜欢的有两件,一件唐三彩双鱼瓶和一个大报恩塔琉璃拱门。其中的唐三彩双鱼瓶色彩绚丽,绿黄棕三色分布错杂、神秘莫测,给人幻境一般的美感。而这件唐三彩瓷器不仅在色彩上出众,还在制作工艺上与众不同,这件双鱼瓶无论从前还是从后,向左还是向右,都是两条完整的鱼。利用视错手法把人引入其中,可见制作之精巧,工匠之用心。
大报恩寺塔琉璃拱门色彩斑斓,且全身用琉璃制成,十分精美。而在这个拱门里,蕴藏着的不仅是历史的沧桑,还有一个美满的爱情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对夫妻,日子过得十分美好,有一次,丈夫出门在外被僧人所救过,回到家乡后十分感激佛家,并发誓:直到死,也要功德圆满,修七座佛塔,临走时,夫妻约定上元节在此相见,可传来的却是死讯,她便郁郁而终,最后在天堂,两人仍美好的生活。
在南博中,除了双鱼瓶和琉璃拱门,还有金缕玉衣、黄琉璃瓦当、青铜鼎等数不胜数的文物,期待你也来慢慢参观!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篇10
南京博物院是我们的骄傲,今日我终于见识了一番。
站在南博大门向博物院眺望:如茵的大草坪广阔深远处耸立着一座大殿,在身后紫金山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巍峨壮观、古朴雄浑。这座大殿,就是被誉为是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现代化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历史陈列馆。
步入博物院,导游首先带我们来到博物馆的南边,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甲骨文碎片。这批甲骨文结体匀整,线条遒劲,字迹清晰,风格多样。有的造型美观,有的.精巧别致,有的图文并茂,有的模糊不清,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成为世间不可多得的珍品。
博馆藏文物中,最为国内外游客所啧啧赞叹的,有盱眙出土的战国金兽,徐州和扬州东汉诸侯王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广陵王玺”金印,“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刻壁画,南京祖堂山南唐二陵的陶舞俑等。
最令我难忘的是出土于扬州市邗江区甘泉山的“广陵王玺”金印。它别具一格、造型独特,金印方形,印钮为龟形。印文为阴刻“广陵王玺”四字,布局疏密有致,行笔直中有曲,使全印非常饱满,流畅和谐。龟钮铸造比一般龟钮精工完美,背部雕以蜂窝状回字形图案,边缘及四足饰以圆珠纹,龟四足撑地,龟颈半伸半缩,形象可爱。实为汉印中的精品。
这么精美的艺术珍品就连有着高科技的现代人都未必能做得那样惟妙惟肖,而古人却用它们的双手操作着简陋的工具做出了稀世珍宝,实在让人赞叹不已。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篇11
南京博物院座落于南京市中山东路321号,位于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侧,均为仿辽宫殿式建筑。黄瓦红柱,院内草木葱茏、各种石刻文物点缀其间,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也是我心目中最向想参观学习的地方。南京是六朝古都,文物繁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之地,南京博物院是有着80多年不平凡历史的博物院,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沧桑,经过扩建改建后如今焕然一新,其中各类藏品42万件,国家级文物和国家一级文物有二千件以上,考古发掘品,少数民族文物,外国文物,宫廷器皿、清代文书及日冠投降仪式的文物、都是全国独有的罕见品,科学价值高。其中还有18件文物是南京博物院镇馆之宝。它蕴涵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博物院“设一院六馆”即(特展馆、江苏古代文明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数字馆)经过扩建改建后的博物院给人一种宏伟壮观,古朴典雅,美轮美奂、很有气派之感,尤如一座历史的宫殿、吸引游人的目光。
走进南京博物院尤如进入一座艺术的殿堂,历史知识的宝库,带给人一种无限暇想,使人目不暇给,眼花缭乱、出土文物之多令人震撼、有金、银、铜、铁、各个历史的'展品,有远古时代的恐龙化石,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有历朝历代的文物精品、工艺精湛、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另我印象最深的就数:在南京这个地方,民国时期最为繁盛的地方,如何才能将民国展示在人眼前?很多博物馆只是陈列一些衣物和用品在玻璃橱窗里,而南京博物院,将民国时期的街道完全复原在博物馆内,一踏进民国展馆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整个人都穿越了!你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小火车!可以触摸到民国时期的路灯!你可以看到那个时候四处的电线!你可以去民国时期的邮局写信!你甚至可以在民国时期的照相馆留下一张照片!
整个展厅建成了一个楼中楼,每一个展示的复原楼房都是可以上去的,不是只能在外面看而不能触摸的!这大大增加了参观者对民国时期文化历史的直观体验,这是在别的博物馆所没有的。即使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也没有这样别出心裁的设计。走出民国时期展馆,还能看到评弹展示,完全复原了当时的那种茶馆,几个真人在那表演而不是播放评弹的曲子给你听而已!
总的来说,这是我在中国见过最具人性化,最具互动性的,最站在参观者角度思考设计的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篇12
南京博物院,中国最早创办的博物馆之一,坐落在素有“金陵毓秀”之美誉的紫金山脚下。走进博物院,我首先被其宏伟的建筑和丰富的展品所吸引。博物馆采用“一院六馆”的格局,分别是历史馆、特展馆、艺术馆、数字馆、非遗馆、民国馆。
在历史馆,我深入了解了江苏从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至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过程。其中,东汉的错银饰青铜牛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件文物设计精美,工艺精湛,灯的下部是黄牛背上背着筒状的灯和穹隆状的灯罩,烟灰通过一根圆管进入牛腹,溶于水中,既实用又环保。
此外,民国馆也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年代。南京作为民国的首都,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岁月。馆内的.火车站、邮局、商铺、照相馆、戏院等场景,都再现了民国时期老南京街道的繁华。
南京博物院不仅让我领略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博大精深,更让我为古人的智慧和技艺所震撼。
观后感二
南京博物院,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走进博物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仿古的古典式建筑和金字招牌“南京博物院”、“物华天宝”。
在玉器陈列馆,我看到了许多巧夺天工的玉器。这些玉器不仅象征着我国古代的繁荣昌盛,更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其中,有一件很像闻名遐迩的和氏璧的玉器,它扁平圆形,中钻圆孔,两面都饰有美丽的花纹,真是美轮美奂。
在瓷器馆,我被那精美的唐三彩双鱼瓶所吸引。这件瓷器色彩绚丽,绿黄棕三色分布错杂,给人幻境一般的美感。而且,无论从前还是从后,向左还是向右,都是两条完整的鱼,制作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南京博物院的非遗馆也让我大开眼界。这里展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传承人和相关资料,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上一篇:人民的名义观后感想最新3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