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后感【参考10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通过激发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进而提升整体学习效果,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后感”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后感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后感 篇1

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争取学生喜爱你的学科”

今天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二十二条“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看到这条建议,看到这个标题,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很有感触,哪位教师不想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喜欢上你这门学科才能用心去学习这门学科,才乐意去研究这门学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从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方向或者发展,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若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不禁想知道,我的学生,他们热爱我所教的学科吗,当学生对我的课回应积极的时候,我真的情愿他们的纪律差一点都可以。要是他们坐着那里眼睛都不知道看哪单,我真的觉得很委屈,我拼前想让他们多听一些,他们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会让我觉得他们一点都不喜欢我上的课。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你首先要有这个意识,希望老师们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他还指出,你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有你所教的学生,例如一个班,两个班等,还应该有“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当成己将来所从事研究的方向,当成一门科学来攻读。对这一类学生,教师要善于动脑筋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保持他们的兴趣,来促使他们在这门学科上更深入的思考。

有深入的思考才会产生认识的欢乐,这种欢乐不是谁都会享受到了,它要经过深入地,甚至是痛苦的思考。比如学生在刚刚学习物理的时候都有着很高的兴趣,如果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目光,尤其抓住几个真正喜欢学习物理的孩子,让他们在班级单起到带动全班的作用。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这么几个孩子就会带动全班孩子积极认真的学习物理。三(八)班就有这么一群充满激情的孩子,课堂

上敢于质疑老师,课后总有许多疑问追着老师问,整个班级被这么几个孩子带动的学习物理兴趣超浓,不管大考小考他们班的成绩总能遥遥领先。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在教学中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苏在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是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相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哀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态度,我们该如何点就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我发现让学生去动手制作到是一个很好的激发兴趣的方法,今年我们学校要举行科技艺术节,正好让孩子们的才华得以展示,几个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看看他们的制作真的很漂亮一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后感 篇2

经典的书籍真是百读不厌,每回都有的新的感悟。再读《给教师的建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22条《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因此我试着在我的线上学习里设计探究之角,例如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探究题:用一根长24厘米的铁丝围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他们的面积,将你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探究题稍有难度,目的是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至于打消学生的兴趣。放手让学生探索,以此来弥补线上学习的局限性,发布这个小探究时,我还担心,学生会不会动手操作,结果看到学生拍照提交的作业,真是感觉自己的操心多余了,告诫自己以后要相信学生,只要给学生搭建一个舞台,学生会还你一片精彩。有的家庭没有铁丝,就用绳子,但是绳子容易弯曲,家长就和学生配合拉紧绳子围出图形进行操作。利用“探究之角”引诱学生思考,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真理。用“探究之角”唤醒学生探索的欲望,让数学学科更具魅力,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热爱我的数学学科。

又如书中所说“请你努力去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淡的学生的意识吧。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思考唤醒思考。”因此线上学习时,我时刻关注这些学生留言区回答的问题和他们的作业,一旦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就及时鼓励他们,例如“我很喜欢你今天的作业”“看到你每天进步一点,为你点赞”“或者一个简单的加油表情”等等,从精神层面唤醒他们,让他们更有信心表现自己,慢慢的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帮扶他们跟上大部队,用耐心和坚持慢慢改变他们。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后感 篇3

近日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这个章节时,有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做到让学生喜欢、热爱你所教的学科,这才是一个成功的教师。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身正示范”。有的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这门功课,同样,也会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这门学科,不愿意学习。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自己的学科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那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呢?我想就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我觉得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每个老师都喜欢聪明又听话的孩子,对于那些调皮又捣蛋的孩子,我也恨不得他们立刻消失,但是话说回来,虽然不喜欢,但也不要表露得太明显,对于这类学生我常常多鼓励表扬他们,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时孩子就会感到特别的温暖,比考试得了优秀还高兴。总之,不是孩子不想学,他们也有自尊心,也想获得公平的待遇。

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样一点,做到这一点应当是你引以为荣的事”。这将作为我为之不懈努力的原动力。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后感 篇4

6月8日,我校六(1)班的篮球队和家长委员会联系组织的家长篮球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虽然家长篮球队有两名身高米以上的队员,而且经验丰富,但我们的队员们毫不示弱,以体力、速度和命中率战胜了对手,赢得了家长们的肯定和称赞!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亲其师,信其道”,这个即将毕业六(1)班,我从三年级开始任教,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喜欢篮球。学生从不会打球,拉着他们练,到每天主动缠着我打球,双休日到金华市体育馆打球,到蝶景湾小区的篮球场打球,看到他们的成长,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苏霍姆林斯基说哪个学校有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现杰出的数学才能。他还说,哪个学校里的各科教师的教学,好象汇合成了一种各自都在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善意的竞赛,那么这个学校的智力生活就会显得生机蓬勃。这种竞赛表现为:每一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的自己所教的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老师应该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其他老师来一番竞赛,争夺自己学科的粉丝。我觉得:

一、要让学生热爱教师所教的学科,首先教师自己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科。只有教师自己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也才能够在备课时,用心思考,精心准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才能够让自己的课堂真正成为启发学生求知的乐园,而不只是冷冰冰的为完成任务或迎接检查、考试而存在的房子。只有教师自己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他才能够真正去努力唤醒那些无动于衷、态度冷淡学生的意识,让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和自己喜爱的旋律。

二、要让学生热爱教师所教的学科,教师必须始终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第一目标。一直非常喜欢顾明远先生总结的四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确实,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一名教师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对自己所教学课的兴趣,学生不可能爱上他所教的学科。

三、如果每名教师都努力让学生爱上自己的学科,每一个学生一定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喜爱的旋律。我们常说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一定要让学生每门学科都优秀,而是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让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才是我们育人的目的,是小草就顽强生长,是鲜花就努力绽放,是大树就参天耸立。用苏霍姆林斯基先生观点就是“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各科取得‘5分’而不安。应当事人更为担心的,倒是门门成绩优秀但却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同时,对于一门学科真正的热爱同时也会促使其他学科的发展。这需要我们每一名教师的努力。

老师们,争取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吧,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后感 篇5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推荐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我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我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我的知识的储备,使自我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能够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能够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啊,作为老师,最期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用心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在那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推荐,他期望你去争取自我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我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当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你自我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个性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我将来从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

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教师一方面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真正成为”自我的学生”,使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

另外苏霍姆林斯基也给了我们推荐:“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教师都要思考,是什么促使某些学生变成了这个样貌。有什么方法才能改变呢?在那里,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要使一个人最后有一天发现自我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和规律性的情绪。用认识来鼓舞起人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来,这是给我们提出的第二十三条推荐。

早就从各种渠道听说过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这本《给教师的推荐》,也曾对其中的资料有过涉猎,然而在自我真正拥有了这本早想拥有的“教育宝典”,怀着无比虔诚的情绪认真拜读之时,心灵仍是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在《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一条目中,苏氏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教育教学中很是常见的一个现状,他说: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下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学生的基础不一,理解潜力有差异,因此我们就不能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一样的学生。“能够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作为教者,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应对这样的现状,如果我们硬是要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一样的学生,用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式来教育所有学生的话,那只能出现一种结果:一部分学生的自信被摧毁,一部分学生的潜力被扼杀。

苏氏明确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其实类似的观点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只是我们往往口头上无比的尊崇,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却一再地践踏罢了。

学生是人,不是工厂里的产品。教者尊重学生不妨从尊重他们的现状做起,为每一位学生确定适合他自我的“临近发展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地发挥出他的力量和潜力,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唯如此,方能不误人子弟,方不致成为教育的罪人。

以上是有关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后感的全部内容。总之,想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们花费更多的精力。只有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才能真正争取学生热爱学科,将学生引向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后感 篇6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啊,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当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己将来从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

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教师一方面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学生”,使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后感 篇7

哪个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现杰出的数学才能。如果学校里新来一位有天才的生物教师,那么你等着瞧,两年之后就会出现10个禀赋高强的少年生物学家,他们爱上了植物,在学校园地上入迷地进行试验和研究。

哪个学校里的各科教师的教学,好像汇合成了一种各自都在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善意的竞赛,那么这个学校的智力生活就会显得生机蓬勃。这种竞赛是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整整一个领域。这种竞赛表现为:每一个教师都在昼唤起学生对息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刚进入四年级的儿童,遇到这样一个教师集体,那里所有的教师都是很有天才的,至少也是热爱自己学科的人,他们都善于点燃起学生对自己的(各自都认为是最有趣的)学科的热爱的火花,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会使每一个儿童的天赋素质得到发展,使他们的爱好、才能、志向、禀赋确立起来。

在这里,我们就进入到教育过程的一个最有意义的领域,──这个领域在许多学校的实际工作中至今还是一块没有探测过的处女地。我坚定地相信,学习的教育性方面首先表现为:用一种形象的说法来表达,就是在科学基础课程这个整齐的乐队里,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和自己喜爱的旋律。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爱上一门具体的学科、一个具体的科学知识的领域,那就没有个性的智力充满性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

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我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譬如说,你在八至十年级给200个学生教物理,他们都是你的学生。但是你还应当有另外一个概念:”我的学生”。你应当有10个或者更多的”自己的学生”(有时候,可能人数少些,只有5、6个,这倒丝毫没有什么可计较的地方)。这是一些全心全意献身于物理学的青年,他们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一生同技术、科技思想领域里的劳动结成一体。此外,也许你还有另外的诚实的少年,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还只是刚刚”露头”,其中有些人将来会爱上你的学科,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别的什么知识领域里找到自己的”出路”,──是啊,在生活理想的发展中,再没有比志趣的形成更复杂的事了。你现在教着200个学生,要使他们所有的人都在宋的基础物理课程方面掌握牢固的知识,这是你的工作的一个方面。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你的良心上,还有教师的创造性工作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还有一部分青年决心把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来攻读,而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只是科学的入门知识,你就应当关心使他们对物理学(技术、机器、机械、科技知识)的志向确立起来。在学校里,你还应当有一个”自己的学校”──少年物理学家学校。

那么一切又应当怎样去做呢?这里什么是最主要的,并且应当从何处入手呢?

你肯定有一个物理专业教室。你也一定每天要在那里工作一、两个小时,──也许你的钻研书本,也许你在尝试给将要进行的实验作业”打草稿”,也许你正在为一张图纸或一个仪器模型动脑筋。我想对你说,如果这时候我处在你的地位,我会怎么做。我会把那些深深爱上物理学的青年──瓦尼亚和柯里亚、根卡和斯拉甫卡、彼得和萨沙都邀请到物理室里来到这里来的还有八年级学生,甚至有七年级学生,──他们还没有最终地爱上我的学科,但是我看到,当我讲到反粒子和光子火箭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怎样闪闪发光,他们的手怎样伸向关于原子物理学的有趣的小册子。我的物理专业教室里有一个角落,我把它称为”思考之角”,在这里,墙上挂着法国雕刻家罗丹的木刻画《思想家》,有一个书橱,里面放着一些关于科学技术的最新问题的书籍和小册子。这是一种引诱青年们超越教学大纲的范围,向着未知的远方去探索的火花。我这里还设有另一个”难事之角”。这里有几个模型的图纸,它们都是根据很奥秘的、不同寻常的设计思想制成的。要把这种设计思想变成金属和塑料的实物,那是得克服很大的智力困难的。在这个”难事之角”里,不能容忍思想的懒惰,不许当瞠目结舌的旁观者,而必须进行创造。这里还有我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教育创造实验室,也就是我备课的角落。我在这里用各种新的教具变魔术。跟我一起工作的还有我的”实验员”──几个高年级学生,他们帮助我备课。

就这样,我敞开大门,让那些已经爱上物理学的,还有那些尚未最终爱上物理学,但是带着热烈而喜悦的眼光的学生们,都能到所有这些角落里来。

我这晨还有一个”幻想之角”,我认为它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里,从科学知识的大堆篝火里点燃起志向的火花。少年们在这里认识到:思考──这是一种艰巨的、不轻松的、异常复杂的、有时竟是一种痛苦的劳动,但是它向你预示着一种无可比拟的欢乐──认识的欢乐,以及意识到自己能够驾驭知识的智力的自豪感。从”思考之角”开始,训练学生接触科学知识。我这里有各种书籍,有些是供那些刚刚进入科学知识的海洋里学习游泳的学生阅读的,而有些是供那些已经坚决选定科学、技术、实验室工作或者到工业企业去操纵复杂的机床作为自己的专业的即将毕业的学生钻研的。我非常关心,一定要使那些在我讲课的时候眼睛里射出好奇的火花,和那些总要提出几十个”为什么”的头发蓬乱的小伙子进到我的”思考之角”来。我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幻想着什么,就专门在书架上给他摆几本有关的书。

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儿童和少年,只有当他们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如果我看到,哪一个儿童和少年的手喜欢去摸弄机器和机械模型、各种仪器和设备,我就一定设法把他吸引到”难事之角”里来。

有一些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学校里这种对学习和知识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任何感兴趣的事情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们就越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就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的心里。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极,这倒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态度。

请你努力去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淡的学生们的意识吧。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对于那些对知识和脑力劳动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自己所有的”智力工具”拿出来试验一番。这里谈的已经不是竞赛,而是把一些人从智力的惰性里挽救出来的问题了。我们学校里有这样一条规矩:关于每一个对知识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学生,我们都要在心理学研究会的会议上进行讨论。我们在思考、怎样才能找到人与自然界、人与知识相互作用的那个领域,以便在这个领域里用知识来鼓舞起他的精神。这里最主要的是,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真理和规律性的心情。用认识来鼓舞起人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感融合起来。通向这样一种精神状态的途径,就是知识要有现实性和积极性。我们认为,要唤醒那种无动于衷的学生,把他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就是要使这个学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识显示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

我在五至七年级教过几年数学。我有两个课外数学小组:一个小组是为那些最有能力、天赋最高的学生而设的,另一个小组里则是那些对知识漠不关心、态度冷淡的学生;如果要说明这些学生意识是怎样觉醒过来的,那一定是1篇关于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很有趣的故事。我力求使学生在小组里所学的知识触动集体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树立个人的自尊感。当一个人尚未体验到自己是个”思想家”以前,他还不可能具有那种他作为一个人的真正的自豪感。至于怎样才能做到把思考跟人的自豪感融合起来,这一点需要在另一条建议里专门讨论。

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样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知识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一个人体验到他能驾驭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这是一般智力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应当使人更为担心的,倒是门门成绩优秀但却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多年有经验使我确信,这种学生是不懂得脑力劳动的欢乐的平庸之辈。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后感 篇8

“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出自《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文中的一句话,也是对全文精神实质的高度概括。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总在想:学生热爱我的学科吗?该怎样让学生真正热爱我的学科呢?工作以来,一直任教低年级体育课。表面上看起来,体育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如遇特殊情况体育课不能正常进行时,学生会叹息、会遗憾。曾经多次反思过这种现象,是不是学生真的热爱我这门学科。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长方形的教室成了他们主要的“根据地”,而固定的、不到一平米的座位成了占他们较多时间的、有限的活动空间,对正处于生长发育中的他们而言,尤显束缚与无奈。因此,能充分让他们享受阳光,享受足够活动空间的体育课成了他们放松身心、舒展筋骨、愉悦心情的重要部分,体育课也从特殊的课堂形式上赢得了学生的青睐。面对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的今天,我们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对体育课形式上的热爱,更应该让他们喜欢体育课的学习内容,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从而热衷于坚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为具备良好的体魄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体育课中,我经常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喜欢所学的内容。

如,在一年级广播体操教学中,我采用了儿歌教学法。即把广播体操枯燥的口令转换成朗朗上口、易于诵记,且融合了动作特点的儿歌,让学生在熟记儿歌的基础上,乐于经常反复进行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广播体操的兴趣,还在课间乐于边说边练的情形下保证了练习的时间,为一年级能在早操时尽快与全校各个年级相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如,在跳短绳教学中,面对协调性相对较好、接受能力很强的学生与一部分协调性相对较弱、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采用了分层教学法。即,在学得快,跳得好的同学之间开展跳绳竞赛,或提出更高要求。对学得慢,不会跳的学生采取简化动作要求,定低指标的方法鼓励其朝着目标努力。这样,强者在高要求中更强,弱者在不断的努力中也能取得新的进步。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后感 篇9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发布者:李军

近日,重拾起经典教育书籍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天建议》一书,想起十几年前第一次读此书的激动心情,还记得是找的一本旧书,封面已经有些破旧,但却给我满满的回忆。回忆的不仅仅是好不容易找来的一本旧书,当时感觉如获至宝,更回忆的是读书时带给我的震撼,带给我的思考。

这本书,可以说每篇都是经典,其中一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22条建议“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1篇。苏氏指出,每一个教师都要尽量换气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联想到近几年来,我和老师们讲座和交流时,我一直都主张,一个优秀的老师是做一个有趣有料的老师,努力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能够让学生喜欢,本身就是教学成功了一个必备条件,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很难想象这个老师所任教的学科成绩能好到哪里。最初的我,就是努力做一个幽默、阳光、活泼的老师,和孩子一起打球、一起玩耍,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孩子王”,所任教的班级成绩也是名列前茅,而且还是花了较少的时间。那时的简单追求,不知不觉中让自己渐渐成长为一名还算不错的老师,学生成绩优异,社会认可,多年后学生依然还能想起老师,甚至到了高中出现问题家长还请我去和孩子沟通,享受到为人师的乐趣所在。

读了书中“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爱上一门具体的学科、一个具体的学科知识的领域,那就没有个性的智力充满性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的观念,我一下子打开了,受到启发。我明白了仅仅做一个有趣有料的老师还不够,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教学科的魅力,让学生通过你喜欢上这门学科,这才是从优秀教师走上“卓越教师”的必经之路。要想做一名“优秀教师”,甚至“卓越教师”,就必须要去努力探寻知识的本质,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充分彰显知识的思想魅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科的魅力,以后离开你这个老师,依然对这门学科充满了兴趣和热情,这恐怕是最理想的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在本篇提到的三个“角”让我印象深刻。即“思考之角”:放一些关于技术最新问题的书籍和小册子。这是一种引诱青年们超越教学大纲的范围,向着未知的远方去探索的火光;“难事之角”: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儿童和少年,只有当他们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那我就一定设法把他吸引到“难事之角”里来;“幻想之角”:在这里,从科学知识的大堆篝火里点燃起志向的火花。少年们在这里认识到:思考–这是一种艰巨的、不轻松的、异常复杂的、有时竟是一种痛苦的劳动,但是它向你预示着一种无可比拟的欢乐–认识的欢乐,以及意识到自己能够驾驭知识的智力的自豪感。我想,这三个“角”是直指知识的核心,要充分拓展学生求知的渠道,给学生更多探究的机会,要“因材施教”,要“有教无类”。

在读教育经典中,我逐渐明白“知易行难”,要想成为一名“卓越教师”,需要我们注重读思结合、思行结合,努力做到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才有可能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读后感 篇10

中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有这样的句子,“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我们现在常简单的归结为“亲其师,信其道”,强调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的重要影响。《给教师的建议》中的第22条的题目是《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乍一看,两者有相同之处,然而仔细阅读却发现两者的含义并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而且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作为当代教师,做一个让学生亲近的老师固然重要,但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梳理21条和22条建议,大致包含以下要点:1.“这个‘攀登’,‘挖掘’自然万物的实质及其因果联系的过程本身,正是兴趣的重要源泉。”2.“对知识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简单说,教师要用心去整理教材的知识,找到结合点,激发学生的惊奇感,获得发现的乐趣。3.“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的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此外还有一种纯粹思考带给学生的快乐。4.学习的教育性发面首先表现为:用一种形象的说法表达,就是在科学基础课程这个整齐的乐队里,要使每个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和自己喜爱的旋律。5.要使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先生以物理学科为例,谈到“肯定要有一个物理专业教室;教室里要有‘思考之角’;要有‘难事之角’,要有‘幻想之角’。”6.要努力去唤醒那些无动于衷、态度冷淡学生们的意识。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真理和规律性的心情。

几十年过去了,先生的观点依旧那么鲜活,依旧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结合先生的观点和和当下的教育实际,我想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一、要让学生热爱教师所教的学科,首先教师自己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科。只有教师自己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也才能够在备课时,用心思考,精心准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才能够让自己的实验室或专用教室真正成为启发学生求知的乐园,而不只是冷冰冰的为完成任务或迎接检查、考试而存在的房子。只有教师自己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他才能够真正去努力唤醒那些无动于衷、态度冷淡学生的意识,让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和自己喜爱的旋律。

二、要让学生热爱教师所教的学科,教师必须始终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第一目标。一直非常喜欢顾明远先生总结的四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确实,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一名教师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对自己所教学课的兴趣,学生不可能爱上他所教的学科。记得在师范读书时,第一节物理课,两鬓斑白的物理老师,用一个简单的动作: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从漏斗小口里吹气,乒乓球旋转而不落,勾起了我对物理学的兴趣。尽管我最终并没有把物理真正学好,更没有成为物理学家,但是却让那个一直不喜欢物理的我,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如果每名教师都努力让学生爱上自己的学科,每一个学生一定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喜爱的旋律。我们常说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一定要让学生每门学科都优秀,而是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让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才是我们育人的目的,是小草就顽强生长,是鲜花就努力绽放,是大树就参天耸立。用苏霍姆林斯基先生观点就是“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各科取得‘5分’而不安。应当使人更为担心的,倒是门门成绩优秀但却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同时,对于一门学科真正的热爱同时也会促使其他学科的发展。这需要我们每一名教师的努力。

老师们,争取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吧,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61 4069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