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优推16篇
通过对40项改变心理学的研究的深入分析,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反思了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值得深思。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1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困扰人类的不是环境问题,不是资源问题,也不是恐怖主义,而是来自于人类心理的问题。诸如情结的烦闷,学业与工作的压力,孩子厌学,感情困惑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忧郁,失眠,焦虑或者其它现代文明病。这一组数据,不仅让人咋舌,更让人不得不证实当今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社会的新课题。
一:学习心理学的动机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市场经济的加速运行,完全打破了几十年来人们在传统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当突然直面一个激烈竞争,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我们会深刻的感受到多年来积累的知识,能力,经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一夜之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习工作,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经常困扰着人们健康的心灵,严重影响其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偶然得知,徐清照老师的连线心理工作坊,便慕名前往,与此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氛围,很受鼓舞。说心里话,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对此学科的理解几乎是片面的,琐碎的。但,当我从参加第一堂心理学开始,对心理学就渐渐地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对此学科的浓厚的兴趣。通过徐清照老师的讲解,我逐步懂得了“世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而在每个人的身上,也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熟睡的巨人,就等我们去唤醒他。”
二:心理学中的“人格”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稳定性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兴趣,信念和能力等。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的人格条件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1.心理相对健康
心理咨询师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来访者的,所以他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于他的来访者。虽然心理咨询师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会像其他人一样希望得到爱,希望被接受,被承认,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须有能力在咨询关系以外求得这些欲望的满足,以保证有效地完成心理咨询师这一社会角色的任务,不致引起角色紧张。心理咨询师也会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数来访者,在相同的社会环境里,遇到各种生活难题,也会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咨询关系以外来解决他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因为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一个愉快的,热爱生活的,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要得到来访者的信任,咨询师自己必须愿意不断成长,并且在生活中不懈奋斗。那些情绪不稳定,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很难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2.乐于助人
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询关系中给来访者以温暖,才能创造一个安全,融洽的气氛,接受来访者各种正性和负性的情绪,从而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乐于助人”说起来容易,但并非任何人时刻都可以做到。那些只关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语,缺乏热情的人,也是难以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3.责任心强
心理咨询师既要耐性倾听来访者的叙述,集中精力不分心,使来访者感到自己被关注,也要能诚恳坦率地和来访者谈心,取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愿意暴露内心的痛楚和秘密。工作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负责任在咨询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
以上这些人格条件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和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不是光靠学习理论知识就可以获得的。因此,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应先检验自己的人格条件。
三. 完善的知识机构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心理咨询不是仅仅依靠良好愿望,满腔热情和一般常识来安慰,劝说那些处于困境的来访者或鼓励心理病人跟疾病斗争。有时,廉价的安慰反而会引起来访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科学工作,要用科学的咨询知识和技巧来帮助来访者,使他们认识困扰着他们真正的原因,改正或放弃适应不良的行为,使心理成熟起来。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来访者的困难是怎样形成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何在,他们心理症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用什么防御手段来对付内心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然后才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协助来访者分析问题,并引导其走出困境,促进人格成长。
四 熟练的咨询技巧
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学到的。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向来访者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上面所说的职业道德,人格条件,知识条件和技巧条件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正如卡瓦钠所说: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个人品质,学术知识和助人技巧的结合。
五 粗浅
首先选择心理学,就是为了想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达到更加好的状态。
第二就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在写心理学论文的时候,了解了许多关于治疗的方法,然而,对我影响最大,最有启发的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适时地应用,更加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个人就可以更加平静客观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学会了宽容。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2
读前感想:
小的时候就知道心理学,但是一直把他当作一种情绪性精神上的东西,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来进行控制。这可能也是大众普遍对心理学的认知水准。
随着阅历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心理学的强大,有些心理性问题是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就像有些坏习惯你明知道不对,但是你还是改不掉。或者童年的某些经历带来的创伤会陪伴你一辈子。
这才开始真正的对心理学开始感兴趣,读过几本经典的心理学著作之后,终于明白了心理学是门科学,以往的偏见认知实在是太狭隘了。但是个人感觉自己的心理学系统还未成体系,缺乏真正的将所有研究科目都串联起来的大纲式书籍。
读前问题:带着问题读书才会事倍功半。
1、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分支有多少。
2、每条分支的时间线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场景。
3、每条心理学研究与当前世界的结合程度。
4、每条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书籍、领军人物。
第一章 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读前问题:
1、哪些心理性问题其实是生物的本能性问题,有多少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控制的,哪些不能?
重点整理:
1、生理心理学、生物心理学:重点研究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人类通过感官从外界环境获取刺激和信息的过程,研究大脑通过组织这些信息形成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知觉方式。
第一节 一个脑还是两个脑
重点整理:
1、大脑左半球控制着身体右侧,右半球控制着身体左侧;
2、大脑左半球控制语言能力,右半球涉及空间关系以及想象能力;
3、大脑的每个半球确实是可以完全分离的致力系统,它们各自具有独立的学习、记忆、认知世界甚至感受情绪的能力。
研究过程:
研究者:罗杰 斯佩里(1913~1994)
1、以动物为被试的早期试验:
通过外部手术切除了猫大脑两半球之间的联系;
并改变它的视觉神经,让猫的左眼只能向左半球传递信息,右眼只能向右半球传递信息。
手术结束后,猫很正常,没有不良反应。
试验:
蒙住猫的右眼,让猫进入迷宫找到食物。经过训练,猫很快的熟练的通过迷宫(相同路径)找到食物。
蒙住猫的左眼,猫完全不知道路如何走了。
结论:
试验前期中,让猫左眼看到学习到的迷宫路径存储进了猫的左脑。一旦蒙住左眼后,右脑就无法得知迷宫的路径了。
验证了,左右脑确实具有独立的学习系统。
2、以人为被试的后期试验:
迈克尔 加扎尼加 加入斯佩里的研究团队。
人类生理学知识:大脑的两半球是通过大约2E根神经纤维组成的胼胝体(pian zhi)相互联系的。切除了胼胝体,两半球的主要链接就被切断。
研究对象为非常特殊极端的癫痫病患者,只有切除胼胝体才可以医治,其中4名已被切除胼胝体的患者参与了试验。
试验内容不详细描述,只说试验结论:
结论:
左右大脑拥有独立的体系以及思想,并且左右脑也拥有自己擅长的部分。
大脑左半球:言语、写作、数字运算、阅读等,主要的语言中枢;
大脑右半球:加工人像、解决空间关系问题、符号推理、艺术活动等更加有优势。
如果切除了大脑之间的链接,就算右脑看到了物品,也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因为左脑才是语言中枢系统。但是右脑可以将物品识别并联想相关内容。说明右脑也是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加扎尼加将他的理论推进一步,他认为即使大脑完好无损,两半球的联系也不是完全充分。比如特定的信息,例如形成某种情绪的信息,没有以语言的方式存储起来,大脑左半球就不可能提取它。结果就可能是你感到伤心,但是却说不出原因。
个人观点:
这个结论不禁让我有进一步的联想。一是关于记忆方式的联想,很多成功的记忆方式都是多重记忆方法,比如记忆一个单词,要和尽可能多的元素进行联合记忆,比如编造个故事,记忆个味道,这样才记忆深刻。按照这个理论是完全说得通的,因为众多记忆元素可能存储在大脑不同位置,就算你遗忘了一点两点,其他几点也可以让你联想到遗忘的内容,通过这种多重记忆方式确保你的记忆不会丢失。
二是关于心理学中的潜意识记忆能力。很多事情对你的冲击和影响,可能具体事情已经忘记了细节,但是冲击时给你的情绪却记忆下来。这就是很多时候,你对某个人喜欢或者讨厌,说不出原因,但情绪仍一直在的原因。
批评与质疑:
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物心理学家 贾尔 利维 认为,左右半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之间的功能互补才是整的系统,不支持认为可以作为两个独立系统去发展的观点。
1998年,法国一项研究表明,一个天生没有胼胝体的孩子(先天畸形),信息仍旧可以在两脑中进行传递。所以研究者认为,在孩子脑中一定存在其他链接左右脑的方式。在割裂脑患者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皮下组织现在还不清楚。
近期应用:
一些研究者认为,左右脑拥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可能是分裂性多重人格障碍的原因。
个人观点:这个解析其实是蛮有意思的,因为多重人格这种疾病的缘由一直是个谜团,而意识到底是什么又是个未解之谜。
这一节主要是从实验角度验证了,左右脑各自是独立系统,然却拥有很多擅长的功能。从生理性角度来解释了一些心理学上的表现。这是心理学的基础性内容,非常值得学习。
第二节: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
领军人物: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马克 罗森茨威格、爱德华 贝内特、玛丽安 戴蒙德,历经10余年进行了16次次实验组成的系列研究,力图揭示经验对大脑的影响。
他们是拿老鼠做的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营养不良可以使一个人对环境刺激反应迟钝,长期持续的营养不良可能限制大脑的发育。
近期研究:
丰富环境的生活经历会让大脑变的更发达。
个人观点:
在动物和人身上的试验都证明了环境对人脑的影响,丰富的精力和充足的精力确实可以让大脑发育的更加完善。但是什么样的环境会对大脑产生哪些影响,是研究学者们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不能因为这个结论就盲目的采取自认为的方式来进行实践。例如民间发起的”莫扎特效应“,认为听莫扎特的曲子会让全身心健康得到提高。
第三节: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通常人们接受的理论是,人物性格是由后天环境塑造的,因为这种理论是可以观察到的。但基因在人物性格上的影响又有多大呢,这就是这节需要解决的的问题。
领军人物:
明尼阿波利斯市 明尼苏达大学 托马斯 鲍查德、戴维 莱肯
实验目的:证明基因对人性格的影响。
结论:
1、智力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70%靠遗传,30%后天可以成长;
2、人的特性由遗传和环境综合影响来决定。如果环境影响大,则遗传影响减小。如果相同环境下,那么遗传影响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他的硬系那个与他所继承的基因相比,起作用是很小的。
3、人的特性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那些容易引起父母关注的孩子,是因为他基因中容易对关注给予强烈反馈,从而影响父母对其更加关注。
个人观点:
这篇内容对我人生观产生重大冲击,我以前对人性格的认知确实还停留在环境塑造论阶段。但是实验结果确实证实了遗传基因在塑造人物性格上的影响。
但是这种论述如果成立,那就更加坐实了”人种差异“的歧视论调。这也可能是这个结论并没有被当作社会主旋律宣传的原因吧。
近期应用:
在明尼苏达双胞胎中心进行的研究至今仍很活跃,已经发现了与离婚、死亡年龄相关的遗传信息。
第四节 小心视崖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最重要的视觉能力就是深度知觉。但是这种能力是天上的还是后天学习的?这就是本节试验所要解决的问题。
领军人物:埃莉诺 吉布森、理查德 沃克
这项研究的被试是36名6~14个月的婴儿和母亲,以及对应的刚出生的小动物:小猫、小狗,小猪,小山羊,小老鼠等。
试验内容:将被试物放在悬崖分界线,然后母亲会在悬崖端进行呼叫,看婴儿是往深渊还是浅滩方向爬行。
实验结果:动物实验结果非常明确,所有地面动物都有明确的视觉深度判别,都会往浅滩走。只有海龟这种生活在海中的生物,对于深度所带来的伤害没有基因层次的恐惧信息,所以才会误判。
而婴儿实验中,绝大多数也是会选择往浅滩走。
后来相关研究者通过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进行测试得出最新结论:
深度知觉能力可能是出生时已经具备,但是害怕跌落和避免危险的能力则是到婴儿到了爬行能力并遇到危险后才会学习。
个人观点:
关于深度知觉能力的研究表明,生物很多本能性的东西确实是已写入到基因层次,天生就具备,而非后天学习得来。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3
心理学这一名词,对于我而言,已不再陌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心理学的了解不断增加。
作为师范生,心理学是一门必修课。对于所有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未来的职业生涯来说,也是重要的与终身的必修课程,学习心理学有以下重要意义:
1.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明确各专业活动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有利于自我教育与良好个性发展;
3.掌握心理规律,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能;
4.有利于自我心理调节,保持个人身心健康发展。
人的心理是大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可见,我们正常的心理功能离不开我们的社会实践。而人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行为,对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指导和调节作用。所以我平时要有符合实际的计划和目标,用行动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心理水平。大学可支配的时间真的很多,我总不能将其浪费于睡懒觉、玩游戏等。这需要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参与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丰富我四年的大学生活,否则只能浪费青春罢了。
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如何提高良好的记忆品质。通过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能增强记性,防止遗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过分紧张疲劳,要劳逸结合,兼顾娱乐,学会放松与缓解压力;增强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培养我们良好的思维能力,需要敢于幻想,敢于实践,敢于质疑,敢于创新,不受定势的干预,大胆的发散思维。
在除了学习课本内容,张老师还给我们观看《心理访谈》的节目,丰富了我的认识。同时,这些节目都是关于大学生遇到的问题,如如何告别依赖、面试技巧,有关的心理专家给了很多方法及建议。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值得我学习借鉴。
总之,心理学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个学期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断地学习。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4
一般人听到变态心理学,都会觉得有些不自然,因为变态这个词总是和怪异、恐怖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心理学中的变态心理源自英文Abnormal Psychology,我觉得翻译成异常心理学会更易让人接受一点。在hk实习的时候,就听说心理咨询师不同于精神科医生,只有那些不太严重的问题才能靠咨询解决;如果是脑器质性损伤,再怎么咨询都没用,必须要精神科医生用药物控制病情。虽然我不是精神科医生,但仍然需要了解异常心理方面的知识,原因是辨别出没有精神障碍的案主,作为咨询对象,而将疑似有精神障碍的转介给精神科医生,以避免错把精神病人当作一般心理问题来对待。
听了郭念锋教授的8堂课,真是受益匪浅,他用简单的语言、生动的例子,把枯燥的异常心理学讲述的深入浅出,不仅记忆得快也方便理解,真不愧是中国心理学第一人啊。尤其是他提到的例子,对于我这样没有经验的准心理咨询师来说,很有帮助。比如有些家长称赞自己的孩子很聪明,是天才,能记住一年365天的天气预报,又或者能记住城市所有的地铁路线。这时,我们就要警惕了,这孩子是否是在记忆方面有所障碍。在记忆障碍里有一种症状叫作记忆增强,这是病理性的,表现为患者只专注于记忆某一件事,而且记得特别清楚,这类患者通常都是精神障碍的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也有可能是偏执狂。作为80后的年轻家长,如果不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很可能还真的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儿童,还很骄傲的向朋友炫耀呢。读写障碍也是在小学前半阶段常发的思维方面的疾病之一,在hk我就遇过一例,患有读写障碍的儿童分不清类似的字词,无法分辨b和d,p和q,对中文也是如此,左右偏旁的字他会写反。如果家长认为这是因为孩子不认真读书,反而进行责骂,那对于孩子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hk的家长都会在孩子在小学前去专业机构进行一些心理测量,防患于未然。
不仅是孩子,我们也要注意身边的大人。比如某个人特别执著于维护社会观念,他每天都在努力寻找单位里的“坏份子”,对人家进行批评教育,如果行为严重的,还会去法院提起诉讼,即使被退回也坚持不懈。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是维护社会公义吗,这是典型的带有超价观念的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还有一些老人,年纪慢慢大了,也会有一些异常行为,作为子女,一定要特别关注他们,以便及早就医。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要做的除了对于一般性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疏解,还要及时发现那些有疑似精神障碍症状的案例,转介给精神科医生尽早诊治。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压力也在不断的考验着我们。面对压力,是独自疏解,还是找人倾诉,各有各招;但切记一定不能逃避,否则日积月累,你不处理它,它会来处理你。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5
以下是我对本书的读书笔记和简单的感悟。很多非心理专业的人认为读心理学的书对于生活没有实际的帮助,但我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讲,学习心理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帮助:
1.对于人类自身的某些方面特别是人性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认识,对提升对于人们行为原因的洞察能力有所帮助;
2.一些巧妙的实验方法很有启发,如视崖,注视偏好,斯坦福监狱实验等;
3.对于人生以及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一、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1.左右脑协同作用,不偏不倚(左脑主要负责语言能力,右脑主要负责空间关系)
2.环境(经验)影响智力。
丰富的环境(经验)促进大脑发育。
长期持续的营养不良可能限制大脑发育。
大脑是可以被锻炼的;保持好奇心可延缓大脑老化。
3.智力主要由遗传决定,人格很大程度上由先天形成。
但,后天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4.★研究方法:视崖
二、知觉与意识
5.人类婴儿天生具有知觉能力,为了能够知觉人类面孔,以便得到他人的照料;
这一发现并不会降低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研究方法:偏好注视
6.人们在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期间会做梦
REM是人睡眠中从第二次开始的浅睡阶段
人需要梦——如果剥夺做梦,停止剥夺后会出现反弹。
7.概念和分类并非来自语言,而是天然存在的。通过将其与相应类别的原型相比较,是否符合原型来分析和分类,而不是通过审视其是否符合一般的语言定义来判断是否属于这个类别。
8.催眠影响的行为是一种由较高的动机和目标驱动的社会性行为,而不是意识状态的改变或者催眠是一种独特的意识状态。
人不可能违背自己的愿望而被催眠。
三、学习和条件反射
9.“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自动的,无需学习,并且对同一物种的所有成员而言都大体相同;条件反射则正好相反,它是通过经验或者学习获得的,并在同一物种的不同成员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应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可以改变免疫系统的活动。
10.情绪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VS情绪是由于遗传造成的。
11.低等生物也可以有和人类一样的迷信/信仰(认知);
非关联性强化(如固定时间间隔出现的强化行为)可建立迷信行为(一种条件反射,对非偶然事件的有意控制)。
迷信的意义:身处困境时,迷信行为能产生一种力量感和控制感,这种力量感和控制感能降低人们的焦虑,增强信心和勇气,进而提高成绩。
从事危险职业的人更加迷信。
12.构成一个人人格的许多行为都是模仿形成的。
儿童倾向于认同父母或与自己同性别的其他成人。
儿童期暴露于媒体(电视)暴力可预见其后的攻击性,并且不因社会经济地位,智力和教养方式的变化而改变。特定条件下榜样的暴力影响可以被改变(如对榜样的暴力行为进行惩罚)。
启示:父母以及其他长辈,特别是同性别长辈应当注意自身在儿童面前的言行,做好榜样,若发生不当言行,应及时进行纠正。
四、智力、认识和记忆
13.期望效应。
(1)科学实验中的期望效应。
实验者应带有某种特殊期望或偏爱,使他们在研究中无意识地给被试发出某种隐蔽信号,使被试按照与实验者的偏爱相一致的方式作出反应。“实验者期望效应”会使实验无效。
(2)教育中的期望效应。
当教师期望某个孩子表现出较大程度的智力提高时,这名学生就真的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智力提高。
启示:
(1)入学前IQ测试不但不公平,而且不道德。
(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关注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4.多元智能理论(MI理论)
八种主要智能及典型例证:
①语言智能(莎士比亚)②音乐智能(莫扎特)③逻辑-数学智能(爱因斯坦)④空间智能(毕加索)⑤肢体运动智能(梅西)⑥人际智能(甘地)⑦内省智能(柏拉图)⑧自然观察智能(达尔文)
意义:使教育中的“学习障碍”重新命名为“学习差异”。
教育的目的应该能反映出一个人自身的价值。
在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几乎每所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着多元智能理论。中国呢?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条件下,略显死板的高考制度是社会公平的最大保障。而对于“反映出一个人自身的价值”,仍任重道远。
15.认知地图理论
要形成综合性的正确的认知地图,必须依靠理性的力量。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吸收充足的营养,否则会形成内含单一的序列地图。
当我们的孩子和我们面对人类世界这一上帝赐予的“大迷宫”时,我们必须使我们的孩子和我们自己处于能激发适度动机而没有多余挫败感的最理想的状态中。
16.记忆重构
当提问者的问题包含了并不存在的事物或者错误的前提假定时,会对被提问者的记忆产生影响。提问中错误的信息会被无意识地整合进最初的记忆中。
启示:
(1)目击者证词会掺杂很多错误信息。
(2)当提问者想获得自己所期望的答案时,可以利用上述理论,修改提问的技巧。
五、人的发展
17.接触安抚
成功养育的关键是接触安抚,而不仅仅是妇女的哺乳能力。
仅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使孩子有更多机会与他人进行身体接触。
18.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的发展都要经过四个认知发展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其顺序相同,年龄阶段基本一致。
客体永久性(真正思维的开始,是运用洞察力和符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开始)。
19.道德发展阶段论
各种水平的道德推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
20.控制力
个人力量和控制力不仅影响着人的愉快心理,而且还影响着人的健康。
在人的一生中,个人的力量和控制力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这种潜力丧失之后,人也就进入了老年。
启示:通过让老年人重新获得决策权和胜任感,一些因年老而引起了消极因素是可以被延缓、逆转或者防止的。
六、情绪和动机
21.性动机
YJ的大小在对女性的性刺激上通常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因素。YD口的内壁膨胀起来,足以紧紧缠绕住任何大小的YJ。不管YJ的大小如何,YD总是能在YJ最初的几次抽动中使YJ充满YD。
性高潮过后,男性存在一个不应期。在此期间,不管他所受到的性刺激的类型或数量如何,他在身体上都不能经历另一次性高潮。女性没有明显的不应期。
在女性的相困扰中。女性生理反应障碍相比,在性交过程中缺乏幸福感和负情绪体验起到更加决定性的作用。而对男性而言,生殖器的反应会更加重要。
22.我能读懂你的面部表情
特定的面部行为与特定的情绪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
面部表情是一种适应机制。能够增加物种的生存概率。例如,恐惧的表情是一种无声的警告,它预示着食肉动物的出现将会带来危险;愤怒的表情可对地位低下的同类成员发出警告,要求他们从自己身边走开;厌恶的表情传达的信息是“你做什么都行,就是千万不要吃它”,从而避免了一次潜在的食物中毒。
面部表情具有生存价值。愤怒的表情能够对迫近的危险起报警作用,那么它们相对于其它不具威胁性的面部表情更容易被人们所辨别。
缺少眉毛比缺少眼睛更能显著地引起面孔再认的困难。所以如果你需要有效的伪装,一定要把你的眉毛遮起来。
对于欺骗的研究:仅观察说话人的面部表情是人们正确判断人在说谎的水平大约略微高于随机水平。然而在观察某人的整个身体时,正确判断率将大大提高。
23.观察你的情绪了吗
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能够显示大脑的哪部分正在运转。
fMRI可以应用于测谎:如果被试说了真话,其大脑的一个部分将被点亮,这个部分负责真实内容的陈述;如果此人撒谎,大脑中的两个部分将显现出来,一部分制造谎言,另一部分抑制被谎言所掩盖的真话。
结合fMRI和新的电脑软件,可以重现扫描过程中被试所看过画面的图片(现代读心术)。
24.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
1.如果一个人被别人劝说做了某种和他原来的观点相反的是事或者说了某些与他的真实观点相反的话,他将会产生一种改变原有观点的倾向,以使之与刚刚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相一致。
2.引起撒谎行为的压力越大,则改变原有观点的倾向将越弱。
替代性失调:仅仅是由于观察到你喜欢或是尊敬的人做出与你的态度不一致的行为,你就会体验到认知失调,并改变自己的态度,完全不需要亲身参与。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你主动地不断重复一些观点就是基于认知失调理论。
七、人格
25.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吗
内控型个体:把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的选择和人格。
外控型个体:把自己的行为后果归结为运气、命运或是他人力量的影响。
控制点是一种在各种情境中一贯发挥作用的可界定的个体特征。
内控型的个体(如那些坚信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更可能会:(a)为了改进自己将来在一些类似情境中的行为而尽力从该情境中获取更多信息;(b)更主动的改变和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c)更加看重成就和内在技能;(d)更能抵御他人的影响。
“有选择”会增加人们的控制感。
当存在于个体以外的力量确实控制着行为的后果时,最现实也是最健康的行为方式是采取外控制点的态度。
具有内控倾向的孩子的父母更有爱心,对孩子采取前后一致的更加公正的奖惩约束,且更加注意教导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外控倾向的孩子的父母则更加专制和严厉,且不给孩子更多的自律空间。
启示:在教育中父母应该利用自己的行为更多培养孩子的内控型人格,尽量避免专制、严厉等会使孩子产生外控型人格的管教方式。
26.双性化
某些人具有双性化的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只有“社会性别与生物性别相匹配”才能最好的适应生活。
新的研究显示,同时拥有最好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品质的人,比那些仅拥有一种性别特征或结合了两种性别特征消极方面的人更全面,更快乐,更受欢迎,更招人喜爱,更灵活多变,也更爱自己。
型人格
具有A型行为(一种要达到个人目的的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进取心,时间紧迫感,对竞争的渴望以及最后期限的压力)的人更容易得心脏病。
A型人格与驾驶事故有密切关联!
如果父母具有A型行为,则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也倾向于具有A型行为。
相对于B型人格(避免竞争,满于现状,缺乏时间紧迫感等),A型人格一定更好吗?
28.个人与集体
集体主义文化:生活在该文化中的个体的需求、欲望、成就都必须从属于他所属的内群体的需求、欲望以及目标。
个人主义文化:更看重个体的幸福和成就,而不是其所属群体的需要和目标。
集体主义文化特征:
把群体目标置于个人目标之上;高度服从明确的群体规范;更崇尚爱、地位和贡献;惩罚多以羞耻感(外部的)的形式出现;社会弊端较少,疾病发生率低,离婚率低;更关注家庭等小群体的利害得失;个人对群体所承担的责任很多,但群体会以高水平的社会支持、资源和安全感作为回报。
个人主义文化特征:
关注令个人满意的目标胜过群体目标;不太服从群体规范;更崇尚金钱和财产;惩罚多以罪恶感(内部的)的形式出现;社会弊端较多,疾病发生率高,离婚率较高;更大程度的关注公共利益;对群体的责任较少,个人权利较多,但从群体中得到了支持、资源和安全感较少。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文化类型是处于一个连续体的两端,是一种多为结构,而非相互对立,非此即彼的。
一般而言,在集体主义社会中,心脏病的发病率比在个人主义社会中的要低。
集体主义社会中的父母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集体自我,特征是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对群体中权威的服从。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反抗被看成是一种人格资产,而在集体主义社会里,反抗被看成是负债。文化经由父母向儿童传达的关于资产或负债的信息是强大而明确的,它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强有力的影响。
八、心理病理学
29.究竟谁是疯子
精神卫生机构不能将“心智健全”与“心智不全”区别开。
一个人一旦被贴上符合某个心理疾病的标签(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那个标签将掩盖ta的所有其他特征。
外在的社会法律问题可能成为伪造精神病症状的动机。
30.自我防御机制
本我:由人的基本生物冲动或本能组成,如饥饿、渴和性冲动。本我坚持要求即刻满足所有的欲望,不顾道德、安全、逻辑、理性等一切因素。本我在无意识水平运行。
自我:按“现实原则”行动,关注现实社会和行为的结果,让本我的欲望得到满足,但是要用理性的和相对安全的方式实现。自我是有意识的。
超我:要求自我根据已有的一套关于是非对错的准则找到合乎道德和伦理的解决方案,来满足本我的需要,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良心。超我在意识水平和无意识水平两个水平上发挥作用。
自我防御机制:自我用来阻止本我被禁止的冲动进入意识。防御机制的基本功能是改变现实以避免焦虑。如压抑、推行、反向形成等。
反向形成: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行为。这里我首先想到在《月亮与六便士》中,画家施特略夫想把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接到家里照顾,而他的妻子强烈反对,说自己极度厌恶斯特里克兰德,把他接来会发生不好的事,而在后面却又突然爱上了斯特里克兰德,当时如何都理解不了,读到这里豁然开朗。我想,施特略夫的妻子应该从一开始就对斯特里克兰德怀有好感,而她一开始的厌恶和拒绝应该就是一种反向形成的自我防御机制吧。
自我防御机制帮助减少焦虑,但其中包含了自我欺骗和歪曲事实,如果过度使用会产生消极的结果。
31.习得性抑郁
人对能力和控制的知觉是从经验中习得的。
一旦动物(或人)习得了有效的行为,随后的失败经历不足以消除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动机。
抑郁的人都从以往的特殊经历中习得自己的行为是徒劳的,他们习得了无助感。
启示:应通过各种手段,如努力争取、设定适度目标等,积累对能力和控制的直觉,习得控制感。
32.拥挤导致行为失常
高人口密度(可能)会造成负面的社会行为。
九、心理治疗
33.为自己挑选心理治疗师
心理治疗是有效的。不同类型的心理治疗所产生的疗效差异是可以忽略的。然而依据个人的人格特征及具体问题的具体情况,一些治疗方法可能比另一些更有效。
34.缓解你的恐惧心理
交互抑制:当两种反应彼此抑制(比如快乐和恐惧),在既定时刻,只有一种反应可以存在。
系统脱敏疗法:应用交互抑制方法治疗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
系统脱敏疗法是治疗焦虑障碍,特别是恐惧症的首选。
35.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可作为一种研究工具,揭示人格的无意识方面。
方法:把少许大滴墨水滴在一张纸上,将纸对折,墨水会在纸的两半对称散开(一种客观上毫无意义也没有任何结构的图形)。
理论基础:在对随机墨迹进行解释时,被试的注意力被转移,使得其惯常的心理防御相对减弱,进而深藏于心中的想法慢慢浮现。
罗夏墨迹测验作为一种人格测验或诊断工具,其准确性并不令人满意。
36.投射测验——TAT(主题统觉测验)
作用同罗夏墨迹测验。
方法:TAT测验由一套黑白图片组成,图片中人物所处的情景没有特定含义。
理论基础:如果图片情景模棱两可,而且很难找到行为原因,那么被试的解释似乎将更多地反应与自身有关的某些东西——恐惧、愿望、冲突等。
TAT和罗夏墨迹测验通常用于心理治疗,而非用作正式的诊断工具,更多的是作为临床医生与其病人早期访谈的补充。(效度存疑)
十、社会心理学
37.斯坦福监狱实验
相对于你的内在性情和天性,周围的环境和情境会更强有力地影响你的行为。
方法:一群大学生被随机分为犯人和守卫两组,进行为期两周的模拟监狱生活实验。
结果:在一天之内演戏和现实生活之间界限就变得模糊,囚犯和守卫身上的真正特性和人格很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被要求扮演的角色。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监禁的体验破坏了一生的学习,人类的价值被搁浅,自我概念受到挑战,人类本性中最低层最丑陋的病态显露出来!
最后实验在第六天被提前终止,主要原因是实验负责人津巴多意识到仅仅六天,自己已经从心理上变成了监狱的负责人而非心理学家。
战争是所有罪恶中最强大的情境力量。例:伊拉克、阿富汗虐囚事件。
38.从众的力量
团体压力对从众行为有很大影响。如果个体愿意服从团体,那么他们对明显的错误有时也不具判断力。
个体对团体越有归属感,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顺应该团体的态度与行为。
从众者只需要一个同盟者就能坚定立场并抵抗从众效应的压力。
文化在从众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如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见研究28)。
39.旁观者效应
责任扩散:随着团体的人数的增多,个人在突发事件中采取行动的个人责任就减少了。
启示:危机时刻,千万不要以为已经有人提供了帮助,或者一定会有人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永远像自己是唯一的旁观者一样去行动!
40.无条件服从
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倾向性,即使这个命令违背他们自己的道德和伦理行为准则。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6
近期受阿德勒丛书的影响,喜欢对儿童时期的事情进行回忆,比对今天的行为模式,尝试寻找关联点,以便印证书中所说的——儿童时期人格现成对成年后的影响!
一本《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改变了我对“记忆”的认知,使我在重现记忆之时,多了一份质疑、也多了一份理性!
华盛顿大学的伊丽莎白.罗夫特斯是记忆研究领域中的卓越研究者之一,她在研究“记忆重现”这一现象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对目击者提出的问题中包含了关于目击事件的错误假定前提,那么这个新的错误信息可能会混入目击者对这个事件的记忆,并且出现在目击者随后的新的证词中。
一句话:当人们回忆一件事的时候,并不是准确地再现它;相反,回忆起的事件是对实际发生事件的一种重构——属于“重构式记忆”;
所谓重构式记忆:是你用新信息和既有信息去填补你回忆某种经历时所出现的空白之处的结果。
一般意义上,我们对记忆的传统观点是:有了经历—-把经历整合进长时的记忆—对最初经历进行提问—重现最初记忆;
罗夫特斯的研究者理论是:有了经历—-把经历整合进长时的记忆—把信息整合进对最初经历的记忆中—对最初经历进行提问—回忆包含了新信息的重构的所有记忆内容;
也就是说,人们的记忆并不像大家通常认为的那么稳定,一段时间以后,它们是会调整和改变的。所以,如果你给别人讲述小时候的一件事,你认为你是按照当时发生的情景来描述的,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或许,你已经用了很多来源于其他地方的信息重新构建了你的记忆,其来源可以是你前几次对它的讲述、也可能是你前段时间看过的与你小时候经历相似的电影或其它等等。
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也会有一些感受,比如:当你讲述某种体验时,如有其他人在场,而这个人和你一起经历此体验,你常常惊讶于你们对同时经历的事件的叙述竟然会完全不同!
工作中,有时候,你会发现个别同事在描述某一个事件时,更多的在使用想象而不是现实,把自己想象的行为当成了当下的客观现实;其实,记忆有时候会加入一些幻想,只是与现实相比,这些记忆跟幻想更为接近;
有一本书上说:记忆是有选择的。人生几十年,为何有一些记忆对你而言,深刻甚至刻骨铭心;而有一些记忆,你似乎已经忘记了,某一天某一个突发的触点开关打开,得到启发的记忆可能又回来了——这些都说明:记忆是有选择的,但身体永远是不会忘记的;但这些所有的记忆并不是稳定的,它总会有一些新的信息的变化;
当今的心理学和法学专业领域,人们普遍相信目击者的证词会受到不同来源的错误信息的影响,例如事件发生,新的信息整合等等都会影响记忆的真实度;随着社会开明程度的不断加大和开放性的不断拓展,目击者证词在司法程序中的作用和可靠性在也受到了应有的质疑,这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
做一个记忆的怀疑论者尤其是对作为证词的记忆保持必须的谨慎——这是记忆研究领域中卓越研究者之一的伊丽莎白.罗夫特斯的座右铭。对我等平头百姓也同样适用!
感谢记忆研究者!也感谢记忆!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7
这个星期又读了一本心理学的书籍,《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十分有趣,样我这个对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毫无了解的人也能读得津津有味,对书中的一个实验得出的理论也有了些许感触。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大多数人应当都会给予一个否定答案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中都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为恶还是为单都是受到周围的环境与自身的经历所影响的,从未有一个人会是生下来就是恶人,但在这里在这本书中却通过一个对许多对双胞胎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对于相当数辆的人类特征而言,大多数差异主要由遗传引起这一结论,可谓是刷新了我三观要知道,很少人会以那个人生来就是这样的想法来嗯,理解某人行为我们想要,却醒人的行为模式是实德的,因为我们看父母个不同养育方式造成了孩子人格上的差异,积极的中国企业可以战胜消极的生活体验,不健康的无效行为可以得到消除儿人格是天生的,这样的观点却迫使我们提出一系列以何必开头的问题,何必努力成为好,家长何必去帮助那些贫困的人,何必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等等,但之后该实验的研究者,又对自己的结论给予了补充说明。一,人的特性是有遗传和环境的综合影响决定的,所以当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时,其差异,更多的来自遗传,反之亦然。对某些特性而已,如果环境影响因素较大。则遗传影响因素就较少。例如在美国大多数的儿童都有机会学习骑自行车。这也就意味着对所有儿童而言环境的作用很相近,所以人们在骑车方面主要受遗传影响2.并非环境因素影响人的特质,而是人的特性影响环境。也就是说,人的遗传倾向,塑造着环境,有些人比其他人具有更丰富的情感人们常认为就是孩子多父母比后者父母更是爱及情感丰富的孩子,来源于情感丰富的环境,但事实上感情丰富性方面的差异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有些孩子一出生就是比别的孩子情感更丰富与别的孩子相比,他们这种与生俱来的行为倾向,使他们能对父母的爱做出更主动的反应。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强化了父母的行为也这也就使得人们认为情感丰富的孩子是由于他们的父母更为慈爱。
请通过这本书中,这一个实验结论,就让我收获良多,在平时我们应当多去接触,尝试新事物,勇于挑战自我,是自己收到更多的来自环境的好的影响,并没一切来自天生的具有危害性的遗传因素影响,当能使自己塑造成一个更好的人,但书中还提出了一个这样的结论经会驱使你对环境作出选择和趋势。你回避某种特定的环境和行为,最后是我不得产生一个疑问,我们现在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与改变,是否也是受到我们基因的影响而做出的决定呢?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8
应该说,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是一本形式特别的一本心理学入门书,它将“假设 —方法 — 结论 — 讨论 — 批判 — 近期研究”的科研完整脉络展现在读者面前,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生动演绎,同时每个实验的研究并不是定式结论,这也留给了我们的思考和遐想。全书一共分为:生物学与人类行为、知觉与意识、学习与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社会心理学十个部分,涵盖了生物基础、认知与反应、个体行为、心理学应用多个范畴,相对于已经读过的社会心理学,内容更丰富框架更全面。下面按章节谈谈收获。
生物学与人类行为,是讨论人类心理学生物基础的部分。脑是人类的思维和控制中枢,它分为左右半球,分别负责特定功能及对侧身体控制;我们或许可以通过丰富的环境、经历去“训练”大脑使其更加发达,这是产生更好行为和态度的基础;人类相当大部分的特征由遗传基因决定,如智力、深度知觉等,但环境的作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与基因相互作用形成了完整的个体人性及相关行为反应,使得个体更适应地发展下去。
知觉与意识。我们的知觉和意识受到文化、环境和经历的共同作用,它使人以最适合生存环境的方式得到发展;我们的睡眠和梦境是息息相关并且与身体技能息息相关,脑干会控制睡眠及梦境启动,抑制睡眠期的输入和输出;而催眠也是通过意识层面的暗示达到效果。
学习与条件反射。行为起源于学习和条件反射,任何中性刺激可以用来形成条件反射,人类的一生在不同场景不同方面经历着学习与消退、建立与解除条件反射的过程,迷信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攻击行为除了环境影响,也来源于父母辈行为的学习,看来有样学样具有科学性,要做好长辈典范。
智力、认知和记忆。师长的期望和鼓励会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且年纪越小的时候作用越明显,此结论足以引起大家对幼教的重视; 我们要尽力形成对社会环境形成的综合地图对,通过暗示和控制避免内涵单一地图使人陷入的消极心理状态; 不要过分相信记忆,新的信息会被不断整合到人对某一时间的最初记忆中去引发记忆重构。
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爱、个人发展和自我控制,接触安慰对依恋关系的影响告诉我们要多陪伴;人的认知、行为能力、道德水平发展是随时间循序渐进成长的,我们既要正向引导又不要拔苗助长;为了给自己提供选择的机会和个人的控制力的余地,我们要不断打磨自身能力,为自己创造正向循环机制,不断精进。
情绪和动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有内在动机的,而情绪会由行为或经历的体验反应在外部表现。性动机是为了获得高潮和舒适感;特性面部与特定的情绪之间存在普遍联系,但人的整个身体或许比单独面部表情更能提供线索;每当应激事件发生,都需要人们做出某种程度的调整、改变或应对,这些调整会作用在人们现有的精神状态上;人们倾向于将意识与行为保持一致,体验到越大的认知失调,将对原有观点做出更大调整。
人格。控制倾向、性别、个人集体等社会因素共同塑造了人格,人格也会与个体的身体健康、成长产生紧密联系。人类分为内控倾向和外控倾向两种倾向,它们因文化、经济水平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而因人而异,个体的内外控维度是不同人在面对同一情境时采用不同的行动,内控倾向比外控倾向更会:为了达到改进目的尽力获取信息、积极主动的改变或改善、看重实际成就和技能积累、抵制外界或他人影响。具有内控倾向的人往往有种人定胜天的信念,通过自己的努力扎扎实实改善现状;外向倾向则更相信命运和外部力量的作用;性别的差异被认为导致个体的不同,文化对性别角色的种种期望依旧会极大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态度的选择,而在这种预期下,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他的行为符合其性别认同,可以更好适应生活;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往往经由父母向子女传递影响,影响子女的成长发展。
精神病理学。尽管我们如今的就医体验完全由医生“生杀予夺”,但实验表明:医院环境下,正常人并不能从病人中被鉴别出来,因为医院的环境,对医生的判断产生了很强的定式引导,使其无法分别个体性,所以就医环境下要保持清醒,适时提出质疑;习得性抑郁的实验比较触动人心,持续的挫折刺激将导致个体放弃挣扎,但一旦动物习得了有效行为,随后的失败经历不足以消除改变自己命运的动机,因此,作为努力的个体要保持自我激励,不要陷入习得性抑郁;作为管理者要对团队适当给予鼓励,保持团队活力;拥挤的环境可能导致行为沦丧,人们往往寄希望于别人已解决了问题,而抑制自己出手帮助的可能性,所以作为求助者要学会定向求助,作为施援者要主动问询及时伸出援手。
心理治疗。这一部分属于心理治疗领域的信息科普。心理治疗确实是有效的,但不同类型的心理治疗疗效差异可以忽略所以选择时不用太纠结;目前治疗者掌握的心理学知识还相对较少,所以也不要抱有过高预期;心理恐惧的应对让我们找到了克服恐惧的方法,即增加与恐惧物体的接触机会会使恐惧渐渐消失。
社会心理学,讲述了社会环境下的心理学研究。常言道“说什么不重要,要看他做什么”,口头回答并不可靠,只有通过研究人的真实行为,才能推断其社会态度;人类置身团体中,往往会收到团体影响选择从众,我们既要利用好从众在不熟悉领域内带来的便捷,也要通过坚定立场、寻找同盟抵御明显错误的从众行为;实验表明,别人在场改变了人的行为,会发生“责任扩散”现象,出现当帮不帮的情况,我们应该暗示自己克服相关影响,及时伸出援手;生活场景中,我们往往存在服从权威、服从当面指令的倾向,这种倾向直接越过了个体思考和观点匹配,被经常应用在广告营销等场景,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惕。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9
有幸能在这学期修读蔺老师的《变态心理学》课程,让我对变态心理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我认为变态心理学是与实际生活关系很密切的一门学科,他能够让我学会辨别出一些异常心理障碍,以便及时的采取自助或助人的举措。作为一名师范生,今后即将走向教师岗位,首先个人需要学会自我觉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需要积极关注每位学生的状态,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做适当的辅导。而通过学习《变态心理学》这门课程,让我具备了一定关于这方面的专业技能,我想,在今后的生活里,我将终身受用。
对于《变态心理学》这门课程,内容比较多,一些心理障碍极容易混淆,且有的内容较难以理解,但是通过老师用一些简单的语言,以及生动实际的例子,深入浅出,让我们不仅记忆的快,而且更容易理解。上课过程中时不时放一些关于课程知识的录像,通过生动的影像让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在通过课前发放案例的方式,让我们在学习某一障碍之前就对其有了初步的理解,对我们后面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很喜欢老师每章节给我们推荐的关于某一知识点的电影,虽然有些影片已经看过,但是那时看的状态与学习《变态心理学》后再去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现在的我能够以一些心理学的视角去分析影片中某一现象的原因,同时从一些影片中学到关于一些心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突然发现,原来观看电影有时也能学到很多有关心理学的一些知识与应用。
关于这门课程的最后一次大作业,我们选择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一主题,虽然上课过程中老师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述,我们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通过小组的方式查阅文献,并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以及小组内部的讨论交流,我们对这一障碍有了更详细以及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课堂上也有很多小组选择了这一障碍进行研究并在课堂上进行了展示与分享,从他们的分享中我们又学到更多更深入的内容。
总之,通过这一学期科课程,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同时这一学期与老师同学的相处是愉快的,我想,这一切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10
一、阅读背景
常见的心理学书籍大多是专业书籍,论述观点系统全面,甚至顶尖教材还有严谨的实证分析与研究,但是对非科班出身的人来说,读起来难免会比较吃力,此外很多人在读那些专业书籍时不是很明确自己的动机,所以遇到难的地方自然而然就坚持不下去了。但是这本书就相对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本书介绍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这个案例分析的方式相对有趣不那么枯燥和晦涩,对初学心理学的人很友好,阅读后能让初学者基本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 这本书的作者罗杰•霍克(Roger R. Hock) 博士是美国门多西诺学院(Mendocino College)的心理学教授,在心理学方面有多年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大多数心理学教科书因篇幅有限,无法详细介绍作为学科基础的研究过程,于是筹备本书以填补教科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沟壑。1992年出版本书的第1版之后,好评如潮且备受关注。霍克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纵观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精心筛选出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文献引用较多且至今仍受关注的40项研究,范围涵盖广泛,介绍全面详实。
二、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方式
本书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全书分为十个心理学专题,有“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知觉与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 每个专题选取了4项研究。每项研究的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原始出处、问题提出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意义与批评、近期应用和参考文献。由此可知,每一个研究都完整的展现了作者的全部思考过程,同时也让读者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顶尖实验的实验过程、顶尖研究学者的严谨思维,最后也可以相对轻松的推演出某些假设条件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到实验结果的。
三、个别实验的解读
研究30 你再次获得防御
佛洛伊德的大部分理论在现在已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有关他的“防御机制”的理论一直应用到现在,被广泛接受。防御机制是,当我们心理产生某种矛盾、焦虑、痛苦的时候,内心中的“防御机制”会自动被激活。 一个女人害怕自己变老,于是开始指出她的朋友是多么老。其实这个女人没有撒谎,她真的相信别人比她更老。因为因怕老而产生的焦虑启动了防御机制进行了“投射”。产生焦虑->防御机制启动->投射。 这样的好处是自己内心的焦虑得到缓解,也就是防御机制的目的——保护我们的心理状态。书中介绍了五种最被广泛应用的防御机制:压抑、退行、投射、反向、升华。都有很容易理解的例子。看了后就会感叹:原来是这样! 这也让我相对了解到,其实一个人如果“嘴巴很毒,经常损人”,很可能是因为她自己本身不够自信、也不够勇敢,所以她会产生焦虑与困惑,但这种感觉她自身承受不来,所以她最终选择了向其他攻击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种种焦虑与不安。
研究39 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
突发事件产生时,会出现见义勇为的人吗?我们一般会觉得:旁观者越多,见义勇为的行为就会越容易出现。但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事实正相反。关键词:责任扩散。 “还有其他旁观者我不去做,别人也会去做的”旁观者越多,这种心理就越严重。所以,由于这种“责任扩散”的心理现象,很容易出现旁观者众多却更少出现见义勇为的现象。 了解这种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这种情况屡屡出现,很多人都在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唉,现在这个年代啊……”等等。但这些并没有触及的事物的真正原因,因而也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为问题症结根本就不在那儿! 四、实验对我的启发 1分裂脑还可以存活,而且是治疗癫痫的有效手段。。 语言中心在左半球,必须让左半球看到物体,才能说出这个物体,而仅右半球看到是无法说出来的。(分裂脑的情况下) 2 人的本性不是行为主义者认为的有环境决定,而是由基因决定的。隔离双生子的各项特征相关系数都达到以上。 感情丰富性也是基因决定的 3知觉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是我们日常用来判断信息的策略。但它们都是后天习得的,这也是我们会产生错觉的原因。(原始部落的人对大小恒常性的缺失) 4 REM睡眠就是做梦的时间,而且是在第二个浅睡眠阶段。REM阶段,大脑释放电化学信息麻痹肌肉,以免你乱跑发生事故。 人需要梦,如果剥夺了REM,会出现“REM反弹”。可以通过药物(安眠药)和酒精剥夺REM,但一旦停止使用这些东西,过于强烈的REM反弹效应会妨碍睡眠。所以有嗜酒成瘾的人。 6 梦境的内容实际上大脑对神经电冲动试图做出解释的结果。 7 经典条件反射:瞳孔会根据亮光变化而产生放大缩小反应。你无法随意控制瞳孔,光亮对瞳孔是无条件刺激。现在请在关灯的之前,按响铃。在黑暗中等待15秒再开灯。在等15庙后重复这一过程:响铃-关灯-15秒-开灯。将中性刺激(铃声)和无条件刺激(黑暗)构成的组合重复20到30次。现在观察自己,即使铃响后没有灯光变化,你的瞳孔也会有轻微放大,于是铃想成了条件刺激,瞳孔扩大变成了条件反应。 8 假设一种刺激自动地是你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恐惧),倘若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其他事物,如一只白鼠。那么白鼠就可能在你的大脑中与恐惧建立联系。即,你会条件反射性的害怕老鼠。可怜的阿尔伯特。。。 五、总结 书中的另一些问题、现象,也许我们正在亲身经历,只是不知道背后的真正的动机。 而且还有很多有趣的、有意义的研究,很多,很多……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11
合上书页,静静回味残留在脑海里的知识碎片。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三点启示。
第一,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科学的研究成就都源于研究者发现了一个重要且未解决的问题。
第二,注意研究方法。心理学家是如何将问题具体化,可操作,即可以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可将抽象的道理浅显化,从复杂的背景中抽取本质的东西。
第三,批评部分。阅读批评部分最大的好处是能克服自己的孤芳自赏心理,也能促进自己不断思考如何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而好的研究,也是在争论与批评中产生。
下面将摘取我个人感兴趣两个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研究背景:你什么样的人?是什么因素使你变成了现在的你? 除了行为主义认为的,经验是人性塑造的基本因素或唯一因素外,基因会不会影响你的人性?虽然基因在人格塑造中带有“宿命论”的味道,无法体现人的“自由意志”,所以很多人反感。但我也相信,很多人是相信基因作用的。在西方文化里,环境决定论思想统治了西方社会五十年。
理论假设:找两个同一胚胎里出生,但生长在截然不同的环境,到成年时,他们的行为和人格的相同之处便是遗传基因所决定的。
研究方法:找五十名被试,每个人格纬度进行测试,包括性格、智力、职业、喜好等等。
研究发现:
一,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特质的人(同卵双细胞),即便分开扶养且生活条件大相径庭,他们长大后不仅在外表上极为相似,而且在心理和人格也惊人地一致。
二,智力是由基因决定的,智力差异的70%都可以归因于遗传。但有30%归因于环境影响,例如教育、家庭、社会。
三,人的特质是由基本和环境综合影响决定的。当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时,其差异更多的来自于基因,反之亦然。
关于催眠术心理学的解释:一,被试把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是由什么东西引起的,而不是他们自己引发的,这样就会使某些动作看起来并不随意。二,催眠的形式让被试产生了一种期望,这种期望促使被试以与期望相一致的方式表现出某种行为。
研究问题:记忆的影响和记忆重构
研究背景:一个目击证人的出现可以使一个本来证据不足的案件一下变得几乎无懈可击。为什么在刑事案件中,目击证人的证词能提供如此确凿的证据?理由是法官、律师、陪审团和普通民众都相信,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记忆一定反映着该事件的本来面貌。换言之,记忆被认为是和录影机功能相似的重放事件的过程。然而记忆的心理学家却对此产生了怀疑。
罗夫斯特是记忆研究领域卓越的研究者,她发现当一个人回忆一件事情时,并不是准确地再现它;相反,回忆是一种对实际发生事件的一种重构。重构式记忆是你用新信息和现存信息去填补你记忆某种经历时所出现的遗漏的结果。
理论假设:含有假定前提的问题对改变人们关于某个事件的记忆作用。例如,假设你目击了一场交通事故,我问你:有几个人坐在这俩超速行驶的车里? 这个问题的假定前提是汽车超速行驶。虽然你回家的不是关于超速行驶的问题,当我给你前提设置的假定性问题,让你潜意识认为这俩汽车超速行驶是一个事实。
研究方法:150名被试要邀请观看一部短片,短片内容是一个司机闯过了停车路标,冲进迎面而来的车流,并引发了五俩汽车的追尾事件。
被试被分成俩组,回答下面问题。
问卷中第一个问题是:轿车A(闯停车路标那俩)闯过停车路标时速度有多快?而另一半被试的第一个问题是:轿车A右转弯时的速度有多快?
其他的一些问题都一样,到了最后一个问题上变了。最后一个问题是:轿车A前面是否有停车路标?两组被试问题一样。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提到停车路标的那组被试,有40,53%说他们看到轿车A前有停车路标,而在右转弯题目那组,只有26%被试声称他们看到了停车路标。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12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通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
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助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 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通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积极的参与到了集体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到了那种帮助别人的喜悦。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形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提供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特别是今年的5. 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完成了大学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助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交际方面都可以用到这方面的知识。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13
我之前有一段时间深信其实自己做出的行为都是由之前的经历所决定的,以至于否认自由意志的存在。有人说这实际上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但我想我过于简单的这种想法大致与早期的行为主义有一点儿相像。
行为主义诞生的时刻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到了二十世纪后半叶,心理学领域进入被行为主义所统治的时期。它的创始人华生把行为和引起行为的环境影响分析为两个最简单的要素:刺激(S)和反应(R)。所以行为主义也被称为刺激-反应心理学。华生反对传统意识心理学将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将内省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是主张心理学用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主要通过对行为的观察进行研究。
即使对行为主义不甚了解,大概也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人格是生来就具备的,是基因决定了自己的人格特质。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影响自己人格的是自己的父母传递的价值观,人生观;亲戚、老师,同伴或是其他良师益友对自己的帮助和教导,亦或是生活中遭遇的重大转折,比如生病,对大学以及专业的选择。
另外,由于遗传和生物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不能直接观察,也会使得人们会更偏向于用环境因素来解释他们的行为。书中举了“成功的作家”的例子来使读者想到这位作家可能很难去认同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体内含有写作的基因”,我的一位朋友提及她之所以抵触绘画是因为在幼儿园的时候被老师批评过,于是就坚信自己是不会画画的,即使远离了那位老师许多年,她对绘画的态度仍然是逃避。我想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老师的否定与批评无疑是为她的绘画之路判了死刑,这应该可以说明环境产生的影响足够大的时候,从结果上看,基因上的差距产生的影响几乎可以无视了。
很多人可能也不会像我之前一样认为环境可以完完全全决定人格,他们非但不允许我否定自由意志的存在 ,而且也坚信生活是真的有意义的。如此看来,基因在人格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想必也是难以接受的,毕竟这两种想法都代表着人实际上是完完全全受外界“控制”,而人们追求的是通过自己的意识来决定自己的生活。
一项开始于1979年的研究意在检验基因在决定个人心理品质中所起作用的大小。这起于人们试图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分离人的行为与人格中先天的遗传影响和后天的环境影响,但是似乎很难分辨一个人身上体现的特质究竟是从他人身上学到的还是先天就带有的。但是鲍查德和莱肯提出了一种方法。
这方法个就是找到两个相同基因的,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成长的同卵双胞胎。之所以选择同卵双胞胎是因为它们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所以在形成胚胎时他们的遗传物质是一模一样的,而异卵双胞胎则是来自于两个不同的精子和卵子,即使来自于同一个体(父母),他们的遗传物质也会有差别。
鲍查德和莱肯从1983年便开始鉴定并最终找到了56对在不同家庭中成长的同卵双胞胎,对他们进行了心理测验和生理测量。研究者将这些双胞胎与一起成长的同卵双胞胎进行了比较。每一名参与者都进行了将近五十个小时的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了四种人格特质量表、三种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问卷以及两项智力测验。此外参与者还要填写家用物品清单,家庭环境量表来评估他们家庭背景的相似性和他们对养父母教养方式的感受,除此之外还要接受个人生活史、精神病学以及性生活史等三次访谈。
实验的结果显示出MZA(分开养育)双胞胎与MZT(一起成长)双胞胎在每种特征上的相关系数十分相似,这表明对于相当数量的人类特征而言,大多数差异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而且即使被分开抚养而且生活条件大相径庭,他们长大成人后无论是外表还是基本心理和人格也惊人的一致,另外,在相同环境下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似乎很小。“个体差异中的重要部分都与遗传有关”,鲍查德和莱肯这样表述。
显然,这两种因素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无外乎是基因占据了主导地位,也就是人的本性是“先天”的。除此之外,两位研究者还提出了几个要点:智力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但不意味着这样的特质不能提高;当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时,其差异更多的来自于遗传因素,反之亦然;实际上是人的遗传倾向影响着环境—-情感丰富的孩子强化了父母充满爱心的行为,使得他们从父母那儿得到了更多的爱。
实际上,历史上也存在陷入只看到基因对人格的决定,陷入“生物决定论”的漩涡的时期。如果我们认为一切人类社会中发展了几百几千年的参与了人的社会化的机构对人的影响都无法与在人体最深处的基因相提并论,如果认为一些人的犯罪、贫穷等都是先天决定的而不考虑其他社会原因,我们的道德和法律以及一切制度的建设也都完全失去了意义。
某日我正躺在床上自责的时候突然就意识到了所谓自由意志的存在。如果我真的认为一切都是由基因和环境所决定的,那么我根本就没有必要自责,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下世界是机械运行的,人是没有任何发挥空间的。实际上这个观点也很不严谨,因为人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另外,对于早期行为主义的批评也提到行为主义否认了生理和遗传对心理的作用,忽视刺激、反应之间人的主体性因素的作用,把环境特别帅社会环境看做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力量,难免要犯机械环境决定论的错误。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这个问题的最终结论大致就是:“有效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自我选择的结果,而这种选择又为基因组的恒定压力所引导。”
以上就是《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相关内容,今日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小编的可以关注一下哦~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14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是由罗杰·霍克写的一本关于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个心理学实验的研究,从而填补了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沟壑。这本书的出现不仅能让人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还能够为自己所从事的心理学工作找到依据,并能激发心理学的研究热情,促进更多新的、对实践有指导价值的研究出现。
这本书主要有生物学和人类行为;知觉和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等多达10种不同的方向。现在就让我们来具体看一看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吧!期望导致结果—— 如果我们预期某一事物将以某种方式发生,我们的期望就会倾向于让它变为现实。
也就是说,期望导致结果,或者换个稍显学术的说法:自我实现的预言。这其实也是一种人类的本能,同时也是人类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实验中找出一部分雪上告诉他们他们的智商比普通学生偏高(实则的一样的),那么经过了一个学期后发现他们的智商果真有了明显提高,也就是说学生的对自己的期望化成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并最终促成了他们能力的提高。在这个实验给了我们3个启示,一是对自己、对他人应该持有美好的期望,这就会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团队的激情,并不断的良性循环下去;二是领袖对于团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领袖是团队能否团结合作,不断进步的基石,所以作为领袖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任务和本分;三是要客观的看待调查数据,避免个人偏见,这个研究给人的另一个重要启发是:研究者想看到什么,往往就会看到什么。
也就是说我们的主观想法会影响客观事实,所以,除非是很专业的实验和调查,否则,不能盲目的接受结论,否则会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我要说的第二个研究成果是言行不一,这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研究成果。人们的“社会行为”与他们口头表达的社会态度很少具有一致性。即,人们的言行并不一致,这也是人们常常说看不懂其他人的原因之一。
实验是在1930年代进行的。那个时候,美国的种族歧视还很严重。实验者带着一对中国夫妇在3年时间内两次沿太平洋周游美国。
在数百个旅店和餐馆中,这对中国夫妇只有一次受到了冷遇(业主把他们当成了日本人),其余情况均受到了很好的礼遇。每次拜访一个地方半年后,实验者都会发一封调查信,询问业主是否愿意接待中国人,结果却与实际相反:超过90%的业主说他们将不会接待中国人。
实验者通过其他实验,确信这对中国人曾经的到访不会影响后来的调查。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得出如果你想**一个人在面对某一真实的特定情景或特定人物时的表现,那么,对假设性情景的口头回答(即态度问卷)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研究真实社会情境中的人的行为,才能可靠地测量一个人的社会态度。
同样我也记得看到过一个实验得出人类是有一种说谎的意向,平均我们的每10句话中就会有1句是在说谎。
第三个可能让人赞同但是又有一点困惑——责任感让人更快乐。不过在心理学的试验中得出责任感虽然意味着要付出更多,但是,当你具有选择的权力,当你需要对自己负责的时候,你会更快乐。这个实验也带给了我们三个启示。
第一是责任带来成就感,就好像我高中的时候整天都在读书做作业,很忙很忙不过觉得生活很美满,但是到了大学后时间多了,反而觉得有一点空虚。第二是责任让工作更主动,更有效率,当决策是自己决定的时候,他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工作,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更愿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沟通也会更顺畅。当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而不是以顺从为导向时,工作会更有效率,更重要的是,我们都会变得更轻松,更快乐。
第三是为了快乐的生活努力工作,人所拥有的控制力越多,其生活就越快乐、越健康、越平稳。这些可能的不言自明的道理,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明白,但是在这个实验中确确实实的告诉了我们。
上面说的都是《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当然了不仅仅的这些研究成果。在这本书上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学过的东西,也让我了解很多心理学的实验。这真的是一本通俗易懂而有非常有用的书。
可以说是心理学上的一块瑰宝。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15
每个人都曾做过梦,梦境的内容总是五花八门的。有时我们会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着自己和其他人冒险,有时我们又会以本人的视角参与到故事中。
做梦的题材也非常多样,我们经常在梦中看到自己从未设想过的奇幻世界,但有时我们也会在梦中经历那些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
这种奇妙的经历总是让人遐想,并尝试探究梦境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一个与梦有关的概念。他认为梦是人潜意识的一种映射,如果想要观察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只需要对梦境进行解读即可。
比如下面要提到的这6个常见梦境,就与我们当下的心境有关。梦到类似情景的人或许正在经历人生中的困境,只有做出改变才能打破现状。
梦到迷路被困
一个人梦到自己被困在了不熟悉的地方,或是在陌生的场景里迷路,怎么走也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这种梦境与一个人此时的心境有关,通常梦到类似情形的人,很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某种不愉快的变故,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感到迷茫。
就算他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被困难所击倒,这种无助和绝望也会在梦中得到展现。假如一个人觉得自己的梦太压抑,醒来后这种负面情绪还迟迟萦绕在心头,就说明大脑正在尝试和你进行沟通,提醒你是时候做出决策改变现状了。
不论是美好的梦境,还是让人觉得恐怖害怕的梦境,梦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身体和大脑诞生的。我们并不需要将梦当成坏运气的象征,只要能够及时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开心的梦境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梦到车祸或其它劫难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并目睹了自己遭遇车祸或其他灾难的全过程,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梦境。做这种梦的人,即使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类似的事情,醒来后也会觉得身体特别疲惫。
梦境心理学认为,在睡着的时候梦到不好的事情,代表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让自己特别困扰的情况。这个矛盾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只能凭借我们自己的双手改变。
梦到考试迟到或错过考试
梦到与校园和考试有关的事情,预示着做梦的人有一个特别想逃避的事情。考试对应着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挑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迟到或错过考试,本应该是让人觉得伤心难过的事情,但我们的大脑却有些期待的将它以梦的形式展现出来。
显然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我们是希望逃离这个让自己痛苦的考验的。会梦到这种事情,代表一个人不够自信,遇到问题时会下意识产生逃避心理。
梦到不断逃跑
有时我们会在生命中被可怕的东西追赶,醒来时也会感觉自己真的在梦中进行过剧烈运动一样,浑身都是酸痛的。经常做类似的梦,就证明一个人目前的情绪特别焦虑,他的内心深处也总是会幻想着逃离现实。
这种让人觉得身心疲惫的梦,也是大脑的一种暗示。有时我们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陷入到类似的情绪中了。接收到大脑的暗示之后,我们一定要及时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让自己从这种负面情绪中脱身。
梦到不断坠落
在睡梦中从高处跌落,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代表我们心中有探索未知的欲望。或许我们正对现在一成不变的生活感到厌烦,想要到新的环境中闯一闯。冒险精神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品质,在必要的时候做出改变,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好。
或许我们即将选择的这条道路在其他人看来是危险的,但只要我们相信自己,愿意为了自己追寻的事情而努力,我们就能让生命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梦见自己掉牙
这个看起来是生活小事的梦境,其实有许多不好的含义。《周公解梦》中认为,这个梦境往往对应现实生活中的亲人离世或个人损失。比如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受到其他人的非议时,我们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产生孤立自己的想法。
一个深陷负能量的人,很容易梦到与掉牙有关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事件,并作出正确的抉择,相信围绕在我们心头多日的乌云也会瞬间烟消云散。
上面提到的这6种常见梦境,总是与一个人当下所处的困境有关。世间万物都有联系,看似复杂的梦境也有一个共通的主体,那就是我们自己。
不管梦境给出了我们什么样的暗示,又如何反映我们的心境,我们都不需要过分在意梦境带给我们的负面情绪。真正能够做决定,影响情节发展的人,始终只有我们自己。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篇16
从书的题目就知道,这是一本与研究有关的书,既然涉及到了研究,就自然要提出研究假设,得出研究成果,并从一些本质的现象中归纳概括出某些相关规律。所以我认为,读一本有关研究的书应获得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科学家们研究出的结果。下面是书中提出的观点。当然,由于心理学研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结论不是绝对的,它需要我们通过生活实践不断的完善
1、小孩子经历越丰富,大脑的发育有更多的沟壑,更聪明。所以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多陪伴,过跟孩子一起玩耍,如果想要孩子更聪明的话。
2、每个人都要做梦,不能做梦的人(受到药物控制)行为会有问题,梦仅仅是个人情感发泄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3、所谓的潜在能量,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只是在正向的积极的专注的精神状态下,就会表现出来,不是被开发出来的。
4、行为主义,人会从别人的行为、自己的行为中学习,养成新的行为。
5、期望导致结果
6、目标导致学习的行为及早出现。
7、记忆不靠谱。
8、发展心理学:哺乳动物对爱的需求,高于对食物的需求。
9、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物品的位置随着年龄判断能力不断提升。
10、控制力让人愉快,并产生积极的行为。
11、全世界的人的情绪表情,具有一致性
12、认知失调:外界的理由充分,认知失调小,态度不改变;理由不充分,认知失调大,为了减少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带来的认知失调,人们选择改变态度。
13、内控的人,更加积极主动。
14、A型特质的人,更容易患心脏病。
15、变态心理学,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能够对精神病进行判断和对待。
16、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
17、人们在经历多次失败以后,就会习得性无助。
18、拥挤导致行为异常
19、心理治疗的各种方案,对于治疗病人,具有相同的疗效。
20、对于恐惧症的治疗,系统脱敏法是公认的最好用的方法。
21、对墨迹和自编故事的表述,便于了解当事人的状况和内心世界,有利于治疗。
22、人们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言行不一。
23、人们拥有从众心理。
24、人们对于危机事件,现场的人越多,责任越分散,救助的可能越小。
25、人们会因为权威进行违心的服从。
读完此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认知失调了,这个名字听起来挺专业,但其实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普遍的存在发生着。比如一个人抽烟,医生对他说有害健康。由于他的做法与医生的话相互矛盾,抽烟者就产生了认知失调。为了缓解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这个人可能会有几种行为,一种是可能认识到吸烟对健康的严重危害,故而戒烟;另一种是改变认知,认为医生的话太过绝对,很多抽烟的都很健康的度过了一生,所以继续抽烟;最后一种是增加认知,抽烟者认为如果不能让他体验到抽烟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健康也就没有太大意义,这样抽烟者还会继续抽烟。另一例子,你长久以来都支持着一个观点,反对语气相对的观点,然后在辩论会上你被选为反方辩手反驳自己原来支持的观点,也许开始你会觉得有些不适应,但是一段时间后,在你搜集查阅一些资料后,你可能会觉得这个相对的观点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它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除了带给我们纯研究成果,像其它好书一样,它也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只有短暂历史的心理学,是多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能够启发我们从各个角度思考一个问题,为了解释一个问题,科学家又不辞辛劳地进行相关研究;心理学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哲学上的发展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从实践中获得灵感,到经过科学的研究手段得出理论,再由理论来指导实践,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修改提升,进而出现新的理论;科学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如何设计一个实验,使实验合理,又如何操作一个实验,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获得精确的数据,得到最可靠的结论,书中详细的说明解释给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诠释。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无论是在学术上进行研究,还是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都需要一个严谨的态度,本书无疑给我们做了向着正确方向上的引导。
从新的高度上来看这本书,作为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不仅扩展了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宽度,还增强了我对心理学的兴趣。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古人说道“人心难测”,在许多人看来,人的心理是神秘的,不可揣摩的。为了解释奇妙的心理,人类做了许多的尝试,比如星座之类,但这毕竟缺少一定的科学道理,难以让人们信服。但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这一情况,使得人们得以通过科学的道理和证据来揭示一些可能出现的心理现象。无形的神秘的心理,用可触知的科学证据来解释,这是多么具有吸引力的话题!对于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和崇尚以科学来解释事物的我来说,心理学是一门非常有魅力的学科。这本书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心理学的喜爱。
心理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对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在《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一书中,许多研究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认知失调理论应用于经济决策过程;华生的理论应用于心理治疗、广告设计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应用于教学;班杜拉的攻击行为研究导致了美国电影暴力等级制度的出现;伊丽莎白.洛夫特斯的记忆研究改变了司法程序;卡尔霍恩的白鼠实验给人类的居住密度带来警示;期望效应、从众、旁观者效应与无条件服从等让人们了解到社会心理的另一面…..由此可见,心理学影响着生活方方面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于心理学存在着误解,甚至视心理学为神秘的“江湖之术”。另一方面,心理学的基础研究以自然科学的形式呈现,使一些人觉得艰涩难懂而望之却步,认为心理学难以接近或者否认、无视心理学的研究。 这些使心理学的发展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若要解开种种误会,心理学研究就应该努力走进生活。这并非意味着研究就该“投民之所好”,而是心理研究要注重理论的实践化,让大众在使用中了解心理学,感受心理学真正的魅力。而心理研究也在实践的检验中得到新的灵感与更加深入的发展,无形之中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