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感言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分班感言实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分班感言1

一、优化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许多班主任抱怨,学生实在太难管。那么,班主任应紧跟时代步伐,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正确扮演好自身的角色,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新时期,班主任角色应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班主任应做教育工作的引导者和调控者,转换和增强班主任的多元角色意识,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全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班主任应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激励者,组织学生们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养成良好的参与意识并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并使他们在活动中能感受到既要为自己而拼搏、又要为他人为集体而奋斗的荣誉感。班主任应做学生生活的关爱者和帮助者,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平时应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多了解学生的心理,多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多采纳学生的意见,一视同仁,走“学生路线”,用自己的诚心换取学生的真心,争取成为学生最信赖的朋友。

二、放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班主任应正确引导学生组建自己的班级管理机构,自己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出一个个活动空间让他们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充分发挥班级学生干部的作用,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主人翁的意识与责任感,使班级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为班级管理奠定基础。每周推选一名学生担任“值周小老师”,班中的事由其全权负责。班干部由学生自我推荐作竞选演讲,再由同学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组建班委会。在班里建立若干管理小组。每个管理小组职责分明。分别督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维护班级纪律秩序。班干部从没有担任过的同学中间选举产生,也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班级中找到满意的位置,担当成功的角色,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新颖别致的晨会课、辩论比赛、学习分组竞赛、文艺体育活动等,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及心理的健康发展,让班级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展示个性、尝试成功的乐园。

三、善于实施“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相对“刚性管理”而言。在日常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刚性管理”十分常见,也是现代教学管理基本的手段之一。它是建立在制度管理基础上,利用制度约束学生违规违纪行为,使得学校领导对教师的管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安定状态下,但容易压抑学生的感情。“柔性管理”则是通过班级内部创造性地开展学生的管理活动,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感情需求和人格尊严,使得学生们从自身内心深处产生对班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这样,学生对班集体认同,大大解决班集体的各种问题的处理效率,增强学生自觉维护班集体,较少考虑到自身利益的学习气氛。“柔性管理”体现学生的平等,可以拉近班主任和学生的距离,使得双方处于互为依存的关系之中,既不能离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又不能离开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样可以使得班集体实现自我管理,这对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至关重要。

分班感言2

2011年,笔者所在学院开始进行适合口腔医学生特色发展的“精致化”教育方式的尝试。通过一年半的实践,初步摸索出一套适合研究生“精致化”教育的工作方法与模式。

构建并深化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作为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接诊病人,完成相应数量的临床病例是研究生培养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项。但因为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的学习任务往往不一定是在导师一人的指导下进行的,而更多的是由所在科室的其他高年资教师指导他们学习、接诊。而将这些带教医师纳入到“全员育人”的体系中来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以往由“主管领导—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形成的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将各科室、各病区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学组主管教师、科室教学秘书、科室专职教辅人员共同纳入“全员育人”体系中,形成一个多层面、立体化、“无缝式”的管理模式。这样,既弥补了导师因事务繁忙而无暇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的不足,又填补了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管理空白。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不定期地召集这个全新的育人体系中的成员一起就研究生“精致化”教育工作召开专门的研讨会,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强化管理,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把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日常管理和德育教育统一起来,形成业务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全员育人的新格局。这无疑是更符合“精致化”教育理念的一个大胆尝试。

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日常思想教育内容体系

针对我院研究生分科细、类型多、学制长等特点,一年多来,我们以分年级、分培养类型、分专业的方法按不同层面,开展适应不同研究生需求特点的精致化教育:

①分年级教育:新生教育精致化。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通过讲述医院院史并进行医院文化理念的宣讲,特别是将一位位老专家、老教授的感人事迹讲述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今后的行为方式,使学生在入院时就感受到使命感和责任感。考虑到研究生统招新生多为京外生源,为了使新生更好地融入到北京大学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中,我们通过鼓励新生加入医学部的各种学生组织,与本科新生联合举办迎新晚会等活动,使他们快速地融入到学院中来,尽快找到归属感;毕业生活动精致化。在毕业前,特别邀请医院的人事处长向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并结合口腔医学专业的特点,通过讲述学长在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和开业诊所不同的就业经历来指导毕业生的人生规划。毕业前夕还组织毕业生与院领导、班主任和导师们一起座谈、表彰,畅谈今后的人生理想,发表各自的毕业感言,将感言编辑成册,赠送给导师和毕业生。此外,还在离校前组织聚餐、郊游等活动,欢送毕业生离校。通过组织毕业生的相关活动,让他们感念师恩,将爱校教育进行到离校前的最后一刻;其他年级学生活动精致化。在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学术研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都是贯穿始终的重要一环,对于中年级学生更是这样。通过举办“青年医师学术沙龙”,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号召他们积极参加学院的各种公益活动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此外,还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锻炼自己的机会。

②分培养类型教育:研究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知识、做好科研和提高技能,因此按不同的培养类型,给予不同的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特征。如定期组织临床技能型学生开展医德医风讲评、医疗纠纷处理讲座、接诊技巧交流等活动;定期组织科学研究型的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培训和学术前沿讲座等。此外,针对不同培养类型的各自特点,进行特殊关注。如科研型的学生所面临的学业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较大,应创造更多的交流倾诉的机会,并在必要时给予及时地心理干预,使科研型学生能够顺利投入科研学习。尽管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类型被人为地划分为临床技能型和科学研究型,但是分培养类型的教育却决不能“划江而治”。从整个研究生教育宗旨来讲,使学生获得更广博、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才是培养的重点。因此,我院也十分注重不同培养类型的联合培养。如要求临床型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科研型学生在椅位空闲时进行临床学习,并组织临床型与科研型学生座谈,实现了科研与临床的相互促进等。

③分班级开展精致化教育:强化“班级”这一概念是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院,口腔研究生教育分为11个专业,分布在不同的临床科室招生,但招生规模有大有小。因此,我们就按照专业特点将其整合为5个研究生班。在各班级层面,也结合本专业实际,积极倡导“大学科”理念,定期举行“大学科”的病例讨论和学术活动,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并利用各班级的特殊优势,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相关公益活动和课余生活,体现“精致化”。如口腔修复科班针对修复患者老年人居多的特点,深入社区、养老院开展义诊咨询;而口腔正畸班就针对矫正牙齿的普遍是年轻人的特点深入大学校园进行健康宣教。可以说,分班级开展精致化教育是具备着可操作性强、效果好的精致化教育模式之一。

“以人为本”,激活研究生基层组织建设

在课题进行的一年多时间里,我院着力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调动研究生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其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如加强研究生党、团支部及研究生会的自身建设,搭建“党团学”组织平台,支持、鼓励研究生基层组织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党团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同时,在抓好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把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的同时,还要坚持以“党建促团建”,充分发挥覆盖面更广的团支部建设和研究生会建设,使其营造出要牺牲医生自己的休息时间。带教教师可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利用典型病例培养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树立“一切以人为中心,尊重一切人的生命和意志”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存在,帮助医学生对生命形成科学、正确、完整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生命的神圣性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只有树立了敬畏生命的意识,他们才能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结语

临床带教教师在危重症医学科带教工作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医德医风的培养,加强医学伦理学内容的学习,逐步培养全面而高尚的人文精神,为其以后的医生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分班感言3

正是秉承这样的发展思路,近年来,金城江立足区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合理布局结构,改善办学条件,强化监督管理,优化教师队伍,深化素质教育,提高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确立了“科教兴区”战略,使整个城区的教育事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推进项目

“在这里上幼儿园的小孩子真幸福!”陪同记者采访的工作人员几次都这样感言。在金城江区六甲镇幼儿园,记者看到这里园所面积宽敞,室内外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多功能教室布置得温馨精美,真可谓幼儿的乐园。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一所小学,后来经过科学规划,把小学撤并到了另一所学校,空余出来的校舍便用来发展学前教育。目前在这所幼儿园就读的幼儿有300多人,极大地改善了该镇“入园难”的状况。

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是金城江区用项目推进教育发展的一大举措。近两年来,该区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项目共有34个,规划改扩建面积30 788平方米,投资1 607万元。

在金城江区第六小学,记者看到一幢漂亮的教学综合楼已经建成。该教学综合楼目前已投入使用,这是该校的校安工程建设项目。近两年来,金城江区大力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其中,续建的校安工程有3个,总建筑面积8 672平方米,总投资1 040万元;校舍维修改造项目1个,规划总建筑面积1 300平方米,总投资180万元;D级危房推倒重建项目共16个,总建筑面积共2 010平方米,总投资万元。

在长排小学,一进校门就可以看见一幢正在修建的农村教师周转公租房,该楼外墙已经装修完毕,里面也正在安装门窗。待竣工验收后,该公租房可解决30户教师的住房问题。近两年,金城江区的农村教师周转公租房建设项目共10个,住房514套,建筑总面积达16 520平方米,计划投资2 112万元。目前这些项目已有2个竣工,其他项目正在建设中。

同样是在长排小学,还可以看到该校新建成的学生食堂已经投入使用,学生在宽敞的新食堂里就餐,比起过去的砖瓦房要整洁卫生多了。目前,金城江区的农村小学食堂续建项目有4个,总建筑面积1 200平方米,计划投资万元,同时还为15所小学食堂增添了53万元的设备。

此外,该区还有续建的2011年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扩容改建项目2个,规划总建筑面积4 1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00万元,目前即将竣工投入使用。

在资金投入方面,金城江区教育局活用政策,主动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工作,努力争取项目资金。近两年来,该城区共争取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学校建设资金达4 700多万元,全部用于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建设或维修学校教学楼、建设学生食堂和宿舍楼等工程项目以及购买教育教学设备上。金城江区还积极争取社会捐赠资金,如桂林澳群彩印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理先生捐赠400万元,分别用于建设河池镇红七中学教学综合楼和河池镇中心小学奥群学生公寓楼。

以上事实,足以说明金城江区用项目推进教育发展的力度。金城江区教育局局长蒙家新说:“硬件设施建设是办学的基础,要让老师教得安心,学生学得放心,就必须有一套过硬的办学基础设施。我们通过几年的项目建设,使城区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得到了师生和群众的肯定。当然,我们还将加倍努力,争取到更多、更好的项目,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把我城区的办学条件再推上更高的台阶。”

阳光分班

“孩子从幼儿园到现在,不走后门不求人,一直都能在口碑比较好的学校读书,我很满意。”在金城江区第五中学的门口,一位姓何的家长送孩子来这里上学,当记者问及他对金城江区教育的感受时,他表示赞赏。

“择校热”“择班热”和“大班额”一直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绊脚石。为了解决这些难题,金城江区通过认真研究、分析和论证,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实行阳光分班制度,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秩序和办学行为。

“所谓阳光分班,简单地说就是城区内的小学生毕业后进入初中时,由教育局把学生名单打乱后随机分班,班主任抽签确定班级。”金城江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员简明地告诉记者。为了有效地推进阳光分班制度,金城江区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制订了《河池市金城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在区域内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交流计划,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均衡安排任课教师。同时不断淡化升学竞争,不下达升学指标,不公布升学率信息,不依据升学考试成绩进行排名,不以升学考试成绩奖惩学校和教师,不设重点校,不以学生文化课成绩分快慢班、重点班,全城区实行小学免试升初中、初中按区域招生政策。另一方面,重点落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指定城区内的四中、六中、七小、九小和十小等多所学校作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学校,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实行阳光分班后,金城江区进一步强化常规管理,要求各中小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坚决遏制教育乱收费行为,强化义务教育学校不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补课的督查,确保师生休息时间,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有关文件要求,不滥订滥发教辅资料,课内外作业量、考试次数布置合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农村学校的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金城江区还采取积极扶助和督导的方式,多渠道鼓励社会团体及个人兴资办学,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和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为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拓宽了渠道。

“实行阳光分班制度,受益的是群众,他们不再为了‘择校’而四处求人,体现的是教育公平。”蒙家新局长说,“这一举措,既解决了‘择校热’这一长久不衰的问题,也解决了‘重点班’禁而不止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人为造成的人满为患‘大班额’问题,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均等的学习机会,也打破了教师和学生的等级身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改善了教师之间的关系。”金城江区的这一举措,得到了上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的认可与赞同。

科研兴教

“教科研培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专业成长的方向,同时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教育信念。”金城江区第五小学教研处的谭桂珍老师说。谭老师近年来积极参加各项素质教育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近几年来,她先后参与、组织的国家、自治区、市(区)级课题有11项,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竞赛获奖达20人次。同时,她还积极参与支教、教学研讨和岗位培训等活动,多次在金城江区“特岗教师”培训、毕业班复习研讨会等活动中承担示范课、探讨课、经验介绍等任务,在发挥辐射、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她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在不断提升。她个人先后荣获广西首届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一等奖,全国小学作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先后被评为河池市“校本教研先进个人”、河池市“优秀教师”、河池市“第四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

谭桂珍老师取得的成绩,是金城江区有效实施“科研兴教”的证明。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金城江区建立健全教科研长效机制,形成了“区教研室+区教师进修学校+名师工作室+师范股+现代教育技术股教研处教研组学科备课组”教科研网络,全面实施《金城江区中小学教学质量优秀教师评选办法(试行)》,每两年开展一次中小学教师教学质量评选活动,每学年开展学科达标评选活动,每两年开展一次先进教务处、教研处、备课组、教研组长评选活动。探索、研究和推广有效课堂教学、校本研修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先进经验,实施《金城江区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规范城区内中小学实验研究课题的立项和结题。目前,该区中小学共有256个区(城区)级立项课题,基本做到了“校校有课题,人人参加课题研究”。

金城江区要求学科教师达到“四会”:会备课、会上课、会说课、会评课。各学校围绕“四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同时构建“1·4·6”教学质量提升模式,即一个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四个研究“研究学生、研究有效课堂、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教学管理”,六种形式“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区域课例互动、课堂教学会诊和评比、教学论坛、校本研修展示”,以提高教师的教研意识和专业技能。

2011年12月、2012年3月至6月,金城江区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九年级学科专题系列教学研讨培训活动,这些研讨培训活动做到了“七有”:有计划、有主题、有主讲、有探讨课或展示课、有互动体验、有反思、有反馈,增强学科的教科研意识和提高教科研活动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得到了参与教师的一致肯定。这样的活动改变了教科研活动的形式,由“原来单一零碎的研讨培训活动”转变为“系列专题研讨培训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研讨培训活动的质量。

受教师编制、办学规模等因素影响,金城江区多年来招聘教师数量偏少,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偏高,中老年教师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军。为激励、引导中老年教师不断学习,提升教学业务素质,从2011年起,金城江区坚持每年举办一次优秀中老年教师教学展示活动,并采用巡回展示等方式将优质课送往基层学校。这些展示课因为来自教学一线,符合教学实际,课型实用,授课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而深受广大教师喜爱。2012年6月中旬,金城江区开展教研活动,分东部(小学语文、数学)和西部(初中语文、思想品德)进行,上午上课、介绍经验、开展新课标讲座,下午由广西师范学院教授李红作《高效课堂构建》等讲座。该活动为中老年教师展示教学技能搭建了平台,促进了中老年教师的专业提升。

金城江区还着力为教师打造教科研交流平台。2012年5月,由金城江区教育局主办、金城江区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室承办的“金城江区教育科研报”创刊,该报以“育园”为报名,至今已经出版了3期,发放了9 000多份。该区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育园》是金城江区教科研的试验园地和实验乐园,是金城江区教育科研的一片沃土,是金城江区教科研的一个驿站和窗口。”

2010年10月,金城江区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北京师范大学广西共建项目实验区。以此为契机,金城江区近两年来共开展了25次子项目研讨培训活动,其中专题校长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研讨培训活动5次,小学英语和数学研讨培训活动20次。通过开展实验研究活动,城区内的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实验校长的办学理念和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

此外,金城江区还加强与兄弟县市的沟通和交流,整合、优化教科研资源,例如金城江区教研室坚持定期与环江和罗城等兄弟县开展教科研活动,达到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经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教科研活动,金城江区的教科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该城区中小学申报并获准立项实验的教育科研课题共57个,其中有35个立项课题获部级奖,22个获自治区级奖;1 269人次的教育科研论文获得市级以上奖,其中部级262人次,自治区级754人次,市级253人次;该城区实验小学、第三小学、第五小学等学校先后荣获多项部级科研集体奖,金城江区教育局教科室的教研员有12人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研员,有10人次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教研员,该教科室于2009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先进单位。金城江区的教学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河池市举行的全市中考中,该区自2005年以来连续8年处于领先位置。

展望未来,蒙家新局长表示,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措施的改进、管理机制的创新、农村教育的不断协调发展,金城江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必将进一步提高,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金城江区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分班感言4

校园是一个一个质朴、纯真的世界,充满着童话与幻想,展示着追求与创造,显示着理想与希望。校园文化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它是学校教育的产物,同时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师生产生的直接明显或潜移默化的导向功能。成功的校园文化,能积极引导师生思想和生活,激励学生精神,对个体不良行为起规范、约束作用,在学校各方面工作共同效应下,增强学校凝聚力,优化育人环境,扩大师生视野,提高师生整体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方式多种多样,如在校园内设置宣传栏、读报栏、黑板报,组织学生自办文学社、记者站、广播站和小刊物,定期举行专题演讲会、时事报告会、革命传统教育会,在重大节日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节举行文艺演出活动等等。这些方式各有所长,如若运用得当,都有助于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近年来,我们在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突出师生感言和师生作品展示这一主题,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首先,定期举办师生作品及感言集中展示,分教师感言作品展区和学生感言作品展区,展示教师的职业水准和育人感悟,展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心得,展示师生的诗书画等各方面才华。其次,优选师生书画作品(书法、水彩、素描等)进行精美装裱,展示在师生经常活动的楼道、走廊等场所,展现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第三,分班级进行师生作品及感言展示,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鼓励各班级学生发挥特长,张扬个性,积极展现自我、演绎真我,利用教室内外墙壁,开设各式各样的专栏,如作文展览栏、书画作品展示栏、手工作品展示栏、师生感言展示栏等等,发挥师生的创造力,形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向全校展示班级独有的风貌,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提供很好的舞台。

以师生感言、作品展示为重点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跃师生的身心,陶冶师生的情操,促进了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灿烂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在在德育功能、美育功能、实践功能三个方面都显示出了独特优势,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运用和推广。

首先是德育功能。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优选师生书画作品装饰校园,以及开设书画作品展示栏等,美化了校园,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通过展示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师生感言,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第二,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实现师生心灵互动。古人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才能“受其术”,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教师积极放下以前那种师道尊严清高的架子,参与师生感言展示,以真挚的情感和至诚的爱与学生情感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学生感言,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帮助他们搞好关系,摆正位置,同时还可以及时获取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效果的有益意见反馈,从而改进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相长。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以班级为单位的师生作品及感言展示,展现的是班集体的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从而促进了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的形成,促进了学生集体主义思想观念的树立。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青少年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师生作品及感言展示,适应了青少年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展示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

其次是美育功能。爱美是人的天性,青少年也不例外。由于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们追求美,却不善识别美,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误以丑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追求内在美,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深刻有内涵。学校举行师生作品展示,引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在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学生会认识到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劳动创造的,真正感受和体验到真、善、美的含义,使追求美、创造美成为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

第三是实践功能。以师生作品展示、感言展示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既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际场所,又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师生通过积极参加作品展示,既能够巩固、加深课堂知识,又能扩大知识领域,发挥师生的各种潜能,如写作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活动能力等,可以使一大批有闪光点或一技之长的人才脱颖而出,既弘扬了正气、树立了榜样,又锻炼了学生、增长了才干。开展作品和感言展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61 1243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