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班感言范例【实用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范文“分班感言范例【实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分班感言【第一篇】
关键词: 作文评讲课 有效策略 有效作为
学生初作完成后,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在迈向“成功作文”之路上仍有许多挖掘的潜能和提升的空间。在作后评改和评讲的“舞台”上,教师更有一番“大作为”。
1.多找“亮点”酬辛劳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在批阅作文时,依据作文评讲课上的几个环节,每次评出认真完成作文的十到三十名的同学上“榜上有名”,两到3篇“佳作亮相”,二三十学生的佳句佳段上“片断欣赏”,可在评讲课上表扬交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作文里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应找出来,肯定他们的想法和写法。写作起步时的成功,哪怕是极微小的地方,也对他们未来的写作心态产生着积极的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师当以欣赏的眼光,寻找其中的每一个“亮点”,在“可圈可点”处,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褒奖,扩大表扬面。若过多指责,求全责备就会适得其反。作文评讲立足于爱护、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指出问题的同时重在正面激励,评出练笔的信心,评出练笔的热情。学生稍有亮色的一段话或一个句子,得到了老师的好评,他内心愉悦,从此可能端正写作态度,产生写作兴趣。
2.批阅修改重实效
在作文评改和评讲的环节上,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详批还是粗批,师批还是生批,自批还是互批都要教师斟酌。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教师的批阅起真正的示范作用,有效地指导学生自批、互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样的批阅形式结合,不仅灵活,而且富有实效。
我最感成功的“互改”做法是:(1)教师先行。学生用作文稿纸誊抄需互改的作文,隐匿习作者的姓名,每四到六份一装订,依次编号。教师先匿名批改好各小组习作,在自己的作文批改簿上分组做好记录,打好印象分,为师生共同点评,提供事实依据。(2)学生训练。教师提出要求,四到六人一组,先每人初改一遍,从大处着眼找出需修改和提高的方面,并打出印象分;再突出1篇着眼字词句的修改,指出优缺点,从而使互评更客观公正,为作文评讲交流提供切实的依据,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比单纯自改更主动更踊跃。(3)交流展示。教师和小组代表先将需评讲的小组作文两个印象分写在黑板上,“英雄所见略同”时学生欢呼;若分值“出入”较大,再议,学生会对作文要求有更明晰的把握。合作学习的目的还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佘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新课程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关注的是学生怎样学习,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互评中,珍视学生的劳动,教师要珍惜学生灵感,保护学生改评同学作文的热情。交换角色,学生当当“小老师”,也能体会语文老师的甘苦。
3.“成功感言”{}促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汤姆金斯曾明确指出,情感具有“放大”内驱力的作用,同一个人在积极与消极两种状态下,其活动张力强度具有十分明显的差距。当情绪高涨时,他会全身心投入进去,锐意进取,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直抵预定目标;情绪低落时,他缺乏勇气和耐力,稍有阻力,便畏缩不前,甚至半途而废。评讲后要求学生写“写后感”,叙写成功经历,分享成功体验。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在“写后感”上展现较强的表达沟通与分享的能力。这些“成功感言”对其他学生的触动很大。凭借学生自己艰辛笔耕的材料进行评讲,学生有贴肉之感,这样的讲评课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和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等能力,效果有时比学范文还强。
4.“教师试笔”共分享
在作文评讲课上,“教师试笔”环节令学生最为兴奋。本学期,根据学年初制定的作文教学计划,要求写人物要传神,表现人物特点,我把我的下水文《我的三妹》与学生交流。为引导学生“惜福”,我出了话题作文“感悟幸福”,把“我的职业幸福感”征文,从教25年来的《爱的追求,幸福相随》与学生共勉。平时为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除了谈心外,我觉得书面交流也会更能让学生所接受。前不久,我校有个学生的父亲,在外打工病逝。初二时,她是我班的学习委员,虽然重新分班,她已不在我班,当我们得知她的厄运,难过之余,同时想为她做点什么,自然是谈心。书面交流最佳。一周后我给她送去了近3000字的一封信:列举了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在厄运中成长,在奋斗中自强不息,并联系现实生活及读过的文章。我曾教过女作家宗璞《紫藤萝瀑布》,在写作背景和宗旨上大做文章,她的弟弟才华横溢、英年早逝,做姐姐的老是将悲痛压在心头,后来触景生情,发出了充满哲理的感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女作家彻悟了。这封信送到她手里,对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材料,我想会激起她的共鸣,使她能迅速摆脱苦痛,磨砺意志,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真情源于真心的撞击和交流,实感生于实事的触发与反思。作文有效教学强调作文的个性化和情感性。真情实感是写作的生命,因为惟有真情才能打动人心。
有了教师的有效“作为”,伴随生活的召唤、成功的激励和写作氛围这一“磁场”的支持,学生写作信心倍增、兴趣增强,能有效保持创作动机的高位状态,进而保障写作心理的良性循环,撰写出1篇篇精美的华章。
参考文献:
[1]于漪论文全集。
分班感言【第二篇】
1口腔医学研究生“精致化”教育的实践
2011年,笔者所在学院开始进行适合口腔医学生特色发展的“精致化”教育方式的尝试。通过一年半的实践,初步摸索出一套适合研究生“精致化”教育的工作方法与模式。
1.1构建并深化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作为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接诊病人,完成相应数量的临床病例是研究生培养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项。但因为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的学习任务往往不一定是在导师一人的指导下进行的,而更多的是由所在科室的其他高年资教师指导他们学习、接诊。而将这些带教医师纳入到“全员育人”的体系中来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以往由“主管领导—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形成的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将各科室、各病区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学组主管教师、科室教学秘书、科室专职教辅人员共同纳入“全员育人”体系中,形成一个多层面、立体化、“无缝式”的管理模式。这样,既弥补了导师因事务繁忙而无暇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的不足,又填补了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管理空白。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不定期地召集这个全新的育人体系中的成员一起就研究生“精致化”教育工作召开专门的研讨会,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强化管理,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把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日常管理和德育教育统一起来,形成业务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全员育人的新格局[4]。这无疑是更符合“精致化”教育理念的一个大胆尝试。
1.2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日常思想教育内容体系
针对我院研究生分科细、类型多、学制长等特点,一年多来,我们以分年级、分培养类型、分专业的方法按不同层面,开展适应不同研究生需求特点的精致化教育:①分年级教育:新生教育精致化。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通过讲述医院院史并进行医院文化理念的宣讲,特别是将一位位老专家、老教授的感人事迹讲述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今后的行为方式,使学生在入院时就感受到使命感和责任感。考虑到研究生统招新生多为京外生源,为了使新生更好地融入到北京大学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中,我们通过鼓励新生加入医学部的各种学生组织,与本科新生联合举办迎新晚会等活动,使他们快速地融入到学院中来,尽快找到归属感;毕业生活动精致化。在毕业前,特别邀请医院的人事处长向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并结合口腔医学专业的特点,通过讲述学长在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和开业诊所不同的就业经历来指导毕业生的人生规划。毕业前夕还组织毕业生与院领导、班主任和导师们一起座谈、表彰,畅谈今后的人生理想,发表各自的毕业感言,将感言编辑成册,赠送给导师和毕业生。此外,还在离校前组织聚餐、郊游等活动,欢送毕业生离校。通过组织毕业生的相关活动,让他们感念师恩,将爱校教育进行到离校前的最后一刻;其他年级学生活动精致化。在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学术研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都是贯穿始终的重要一环,对于中年级学生更是这样。通过举办“青年医师学术沙龙”,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号召他们积极参加学院的各种公益活动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此外,还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锻炼自己的机会。②分培养类型教育:研究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知识、做好科研和提高技能,因此按不同的培养类型,给予不同的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特征。如定期组织临床技能型学生开展医德医风讲评、医疗纠纷处理讲座、接诊技巧交流等活动;定期组织科学研究型的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培训和学术前沿讲座等。此外,针对不同培养类型的各自特点,进行特殊关注。如科研型的学生所面临的学业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较大,应创造更多的交流倾诉的机会,并在必要时给予及时地心理干预,使科研型学生能够顺利投入科研学习。尽管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类型被人为地划分为临床技能型和科学研究型,但是分培养类型的教育却决不能“划江而治”。从整个研究生教育宗旨来讲,使学生获得更广博、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才是培养的重点。因此,我院也十分注重不同培养类型的联合培养。如要求临床型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科研型学生在椅位空闲时进行临床学习,并组织临床型与科研型学生座谈,实现了科研与临床的相互促进等。③分班级开展精致化教育:强化“班级”这一概念是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院,口腔研究生教育分为11个专业,分布在不同的临床科室招生,但招生规模有大有小。因此,我们就按照专业特点将其整合为5个研究生班。在各班级层面,也结合本专业实际,积极倡导“大学科”理念,定期举行“大学科”的病例讨论和学术活动,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并利用各班级的特殊优势,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相关公益活动和课余生活,体现“精致化”。如口腔修复科班针对修复患者老年人居多的特点,深入社区、养老院开展义诊咨询;而口腔正畸班就针对矫正牙齿的普遍是年轻人的特点深入大学校园进行健康宣教。可以说,分班级开展精致化教育是具备着可操作性强、效果好的精致化教育模式之一。
1.3“以人为本”,激活研究生基层组织建设
在课题进行的一年多时间里,我院着力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调动研究生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其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如加强研究生党、团支部及研究生会的自身建设,搭建“党团学”组织平台,支持、鼓励研究生基层组织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党团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同时,在抓好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把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的同时,还要坚持以“党建促团建”,充分发挥覆盖面更广的团支部建设和研究生会建设,使其营造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良好氛围。如结合建党90周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党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马庆军、陈敏华等大医的先进事迹,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组织丰富多彩的党支部活动,充分发挥口腔医学在口腔健康促进方面的社会作用;并与八年制的学生组织打造“组合拳”,组织口腔医学院特有的学生大型活动等。
1.4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体现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医学生,“救死扶伤”是医学给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作为三甲医院的学生,对发挥医院自身的公益属性,契合医改的新思路,提高公众的口腔卫生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精致化”教育的一个亮点,我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养老院、进乡镇等形式多样的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形成了自己的“医务志愿”服务品牌,调动了学生热心公益的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担当精神。既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又锻炼了自身的社会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2体会
2.1“精致化”教育的进一步深入通过前文所述,我院为医学生“精致化”教育的推广积累了相关经验,也由此在2011年获得了北京大学“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但仍需进一步深入地做好“精致化”教育:如制定更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将精致化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作为研究生管理的“规定动作”,引入相关监督奖励机制,通过可量化指标考核导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各层面精致化教育的效果;制定相关措施保障“全员育人”模式的顺利推进,并体现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的专业特色。成为下一步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2.2“精致化”教育与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融合
前文所述的“精致化”教育活动的全面铺开,无疑充实了研究生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体系,体现了精致化教育的特征。经过一年来的探索,相比以往有了长足进步,深受师生的好评。但如何将“精致化”教育与口腔医学教育有效融合,例如:在接受研究生教育前,完善专业研究生临床轮转体系建设;完善研究生人文素养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将口腔医学全科教育与专业培养有效融合引入“精致化”教育体系,也是我们今后需通过逐步探索实践来解决的问题。
分班感言【第三篇】
关于“乱室”的“乱”以及“家人”的“家规”暂且搁后交代。眼下,我要说的是我们“乱室”的风土人情,简称“疯俗”。这些个“疯俗”,促使我们成了这样的一家子。我们是这样的一家子:开我宿舍门,坐我硬板床;脱我泥巴鞋,穿我人字拖。但不当窗理云鬓,也不对镜贴花黄,出门就去找伙伴,“淑女”玩乐也疯狂。
这串新编词我们不仅能倒背如流,而且还付诸实际行动,更是成为我们八个舍友跨进宿舍第一件不可怠慢的事情。
我们是这样的一家子。孩子就是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是从不吝啬我们的专利的――闹矛盾、搞冲突。偶尔我们会在室里营造出一低调、沉闷的气氛,或浓或淡,或多或少。当是时,往往宿舍会分成三大派别,上有“白道”,下有“黑道”,中间还含有100%氧气的中立。要知道,我们宿舍从来都是很对得起毛爷爷的,在这个典型的“农业大合作社”,很好地继承了“有福同享”的良好社会主义精神。我们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以及跟“好”字搭边的东西,都会一起分享,即使是双方处于僵局状态下也照分不误,照吃不误。于是每一次,在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体现的同时,矛盾、冲突都坠入了深渊、迷途,最后消失不见了。实践证明,任何矛盾、冲突都不能在我们这儿得到永久的寄居。一切又恢复到最初的模样,纯真、和谐、快乐。孩子就是孩子,恨得干脆,忘得利落。
我们是这样的一家子。大大咧咧,无拘无束;想哭就哭,痛快淋漓;想笑就笑,荡气回肠;想做就做,无所畏惧。深刻记得初二会考前的那个晚上,我们承受着“会考如中考”“一分一万八”等巨大精神压力,冒着被“执政者”和生管老师批评的超级风险,召集全班女生来“乱室”开“会考总动员”大会。
那晚,月光也从千里之外赶来参加我们的聚会,很诗意,也很优美。但是我们把这美丽辜负了。
没有人作动员发言,我们做的是绞尽脑汁想会考考A后的获奖感言,或是中考后的旅行大计,以及一些与现实不着边的事情。结果是,这场“会考总动员”并不名副其实,被我们演变成了一场胡侃会。待浪费了大把大把光阴后,我们才猛地醒悟,于是灰溜溜地散会,犹如迷途知返的老马,各归其位,一本正经地扯开喉咙念念有词,声音在夜色更显明亮的校园上空久久回旋。
我们是这样的一家子。每每宿合熄灯后不久,我们便兴致勃勃地从天南谈到毫不相干的地北,再从地北不厌其烦地一件件追溯回天南。偶尔因顺序错乱而引起一些争议,但对错与否并不是重点(不幸的话会与生管在走廊“板面”长谈)。最后,闭上眼睛,催自己快快睡下。
我们是这样的一家子。对于那些学过的,没有用处的,以及那些载满忧伤的书籍、练习本以毫不怀旧的态度将它们廉价卖出,再用书“生”来的钱在宿舍里开零食大会。
我们是这样的一家子。我们奉行的是“民以食为天”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常常不顾形象毁灭、名誉扫地,成群结队地集中起来“不务正业”,窝在食堂门前,一边胡侃一边准备着“鲤鱼跃龙门”。
我们是这样的一家子,默契至极,我们是这样的一家子,花样百出;我们是这样的一家子,情投意合;我们是这样的一家子……我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求长年长月长日一起玩。
说起我们“乱室”的“疯俗”,可以装几大箩筐,这里就先称这几斤让你们尝尝。你可以说我们宿合是“疯人院”,或者说是“泉三连锁”(一精神病院名称),都不过分。
我们到底没能如约一起奋斗三年。时光不动声色,匆匆忙忙,碾碾撞撞地过去,马上就到初三了。
分班感言【第四篇】
2011年,笔者所在学院开始进行适合口腔医学生特色发展的“精致化”教育方式的尝试。通过一年半的实践,初步摸索出一套适合研究生“精致化”教育的工作方法与模式。
构建并深化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作为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接诊病人,完成相应数量的临床病例是研究生培养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项。但因为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的学习任务往往不一定是在导师一人的指导下进行的,而更多的是由所在科室的其他高年资教师指导他们学习、接诊。而将这些带教医师纳入到“全员育人”的体系中来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以往由“主管领导—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形成的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将各科室、各病区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学组主管教师、科室教学秘书、科室专职教辅人员共同纳入“全员育人”体系中,形成一个多层面、立体化、“无缝式”的管理模式。这样,既弥补了导师因事务繁忙而无暇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的不足,又填补了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管理空白。在日常工作中,通过不定期地召集这个全新的育人体系中的成员一起就研究生“精致化”教育工作召开专门的研讨会,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强化管理,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把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日常管理和德育教育统一起来,形成业务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全员育人的新格局。这无疑是更符合“精致化”教育理念的一个大胆尝试。
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日常思想教育内容体系
针对我院研究生分科细、类型多、学制长等特点,一年多来,我们以分年级、分培养类型、分专业的方法按不同层面,开展适应不同研究生需求特点的精致化教育:
①分年级教育:新生教育精致化。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通过讲述医院院史并进行医院文化理念的宣讲,特别是将一位位老专家、老教授的感人事迹讲述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今后的行为方式,使学生在入院时就感受到使命感和责任感。考虑到研究生统招新生多为京外生源,为了使新生更好地融入到北京大学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中,我们通过鼓励新生加入医学部的各种学生组织,与本科新生联合举办迎新晚会等活动,使他们快速地融入到学院中来,尽快找到归属感;毕业生活动精致化。在毕业前,特别邀请医院的人事处长向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并结合口腔医学专业的特点,通过讲述学长在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和开业诊所不同的就业经历来指导毕业生的人生规划。毕业前夕还组织毕业生与院领导、班主任和导师们一起座谈、表彰,畅谈今后的人生理想,发表各自的毕业感言,将感言编辑成册,赠送给导师和毕业生。此外,还在离校前组织聚餐、郊游等活动,欢送毕业生离校。通过组织毕业生的相关活动,让他们感念师恩,将爱校教育进行到离校前的最后一刻;其他年级学生活动精致化。在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学术研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都是贯穿始终的重要一环,对于中年级学生更是这样。通过举办“青年医师学术沙龙”,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号召他们积极参加学院的各种公益活动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此外,还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锻炼自己的机会。
②分培养类型教育:研究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知识、做好科研和提高技能,因此按不同的培养类型,给予不同的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特征。如定期组织临床技能型学生开展医德医风讲评、医疗纠纷处理讲座、接诊技巧交流等活动;定期组织科学研究型的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培训和学术前沿讲座等。此外,针对不同培养类型的各自特点,进行特殊关注。如科研型的学生所面临的学业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较大,应创造更多的交流倾诉的机会,并在必要时给予及时地心理干预,使科研型学生能够顺利投入科研学习。尽管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类型被人为地划分为临床技能型和科学研究型,但是分培养类型的教育却决不能“划江而治”。从整个研究生教育宗旨来讲,使学生获得更广博、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才是培养的重点。因此,我院也十分注重不同培养类型的联合培养。如要求临床型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科研型学生在椅位空闲时进行临床学习,并组织临床型与科研型学生座谈,实现了科研与临床的相互促进等。
③分班级开展精致化教育:强化“班级”这一概念是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院,口腔研究生教育分为11个专业,分布在不同的临床科室招生,但招生规模有大有小。因此,我们就按照专业特点将其整合为5个研究生班。在各班级层面,也结合本专业实际,积极倡导“大学科”理念,定期举行“大学科”的病例讨论和学术活动,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并利用各班级的特殊优势,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相关公益活动和课余生活,体现“精致化”。如口腔修复科班针对修复患者老年人居多的特点,深入社区、养老院开展义诊咨询;而口腔正畸班就针对矫正牙齿的普遍是年轻人的特点深入大学校园进行健康宣教。可以说,分班级开展精致化教育是具备着可操作性强、效果好的精致化教育模式之一。
“以人为本”,激活研究生基层组织建设
在课题进行的一年多时间里,我院着力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调动研究生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其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如加强研究生党、团支部及研究生会的自身建设,搭建“党团学”组织平台,支持、鼓励研究生基层组织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党团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同时,在抓好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把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的同时,还要坚持以“党建促团建”,充分发挥覆盖面更广的团支部建设和研究生会建设,使其营造出要牺牲医生自己的休息时间。带教教师可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利用典型病例培养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树立“一切以人为中心,尊重一切人的生命和意志”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存在,帮助医学生对生命形成科学、正确、完整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生命的神圣性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只有树立了敬畏生命的意识,他们才能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结语
临床带教教师在危重症医学科带教工作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医德医风的培养,加强医学伦理学内容的学习,逐步培养全面而高尚的人文精神,为其以后的医生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教育感言5篇
下一篇:初中毕业感言(优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