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样例(汇总8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样例(汇总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第一篇】
师:出一个词,同学们根据它联想很多的词“大海”
师:你们头脑中有这么多词语,奖你们一只智慧鸟。
生:
师:(出示地图简介西沙群岛)情景描述:智慧鸟带着我们来到美丽的南海,西沙群岛。
生: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板书谁来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你能猜猜富饶是什么意思?赶快看看。
生:“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师:富饶的西沙群岛到底有哪些丰富的物产,赶快打开书读一读,找一找。
生:自由读书。
师:用自己的话向老师汇报学习成果。
生:蠕动的意思是向蚯蚓一样慢慢的移动。
师:
生:生读懒洋洋的移动,
师:我们也读出懒洋洋的样子。
生:读。
师:读出海参到处都是懒洋洋的移动的感觉。
生:物产丰富是说东西特别多。
师:把这个词写在练习纸上。
生:
师:了解了西沙群岛有哪些物产?
生:海参、珊瑚、贝壳。
生回答,另外的学生把说到的词卡贴到黑板上。
师:物产这么多,都一样吗,我们分段来读读到课文。并按课文顺序给黑板上的词语排排队。
小组学生分段轮读课文。
生:读。
师:很好,但有点累,声音可自然一点。
生读。
师:出示“瑰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代表珍奇美丽。
师:海水是什么颜色?
生:瑰丽无比,五光十色、深蓝色。
师:第四小节些什么?
生:鱼。
师:鱼怎样?
生:各种各样?
师:不错,接着读。
生:读。
师:什么样的海龟?
生:好大的海龟。
师:鸟儿在树上休息时哪个词?
生:栖息。
师:一齐读最后一段。
生:
师:你有新的。
生:
师:自由读3-6自然段,把你喜爱的这段话读流利。再读一读最感兴趣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听,互相交流一下感受。
生:汇报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生:
师:你听了他的朗读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仿佛看到了海水五光十色。
师:多美呀,谁能把他的美读出来。
生:
师:海底有什么?谁来读读。
生:
师:你的头脑中有三种形象,那是。
生:珊瑚、海参、龙虾。
师:眼中有景,心中有情,谁也能做到?
生:生读。
师:你也做到了,我们分三大组来读这三种事物。
生分组读描写珊瑚、海参、龙虾的段落。
师:指一生,瞧,你刚才读书的样子多威武,我们一起来写“威武”这个词。
师板书示范写,重点指导书写两个字的斜钩,指出其区别。
师:指名读描写小鱼的句子。
生:读。
生:再读。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到处都是鱼,成了鱼的世界。
师:好,怎样读出到处都是鱼,成了鱼的世界?
师配画面示范背诵描写鱼的段落。
生:指名背句子。
师:她做到了眼中有景,心中有情,一句一句的背,其实学语文就是这样简简单单。我们也来写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句子。
生:出示轻音乐,学生练习写。
生汇报抄写的有关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你们快乐吗?你们的快乐是老师最大的幸福,谢谢你们。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第二篇】
课前准备:
(一)教学背景。
参与教学的是本校三年级电脑实验班的学生。从20__年9月至今,经过两年多的电脑学习和实践,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电脑操作技能。能较为熟练地打字,速度快的学生每分钟可打10个字;能上网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并能把搜集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同时,还能熟练地运用校园网进行网上交流。
(二)教材内容的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1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三)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由于经历了两年多课改实践的锻炼,这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强,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主动积累语言的积极性,语感能力较强,有独特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较高的朗读水平,能针对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但因相距数千里,学生很难有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为此,师生应在教学中充分而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观看地图,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媒体展示地图)。
2、全文朗读视频演播,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抒发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多媒体朗读、感悟和品味课文内容。
师述:你们有这么多的感慨,一定想到课文里去亲自领略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吧。请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细细读一读,动手画一画。
生:“我喜欢课文的第5自然段。”(读第5自然段)“我觉得这个自然段描写海龟的句子很有趣。”
生:“我也喜欢这个自然段,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渔业工人要把海龟翻一个身,抓回家去,而不让海龟在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呢?”
师:(巧妙地展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渔业工人是不是把海龟抓回家了呢?”
生:“不是。他们只是逗逗海龟,看看他们庞大的身躯四脚朝天、没法逃跑的滑稽样子。”
生:“我喜欢第6自然段”(读)。“因为我很喜欢鸟,喜欢看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样子。”
生:“我也喜欢第6自然段”(读)。“我觉得这些鸟儿很可爱,我喜欢它们在茂密的树林里栖息。”
师:“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岛上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养育了这些鸟儿,鸟儿的粪便也成了养育这片树林的宝贵肥料。
生:“我喜欢第4自然段”(读)。“我喜欢这一段的理由很多:
第一,这个自然段的好词好句很多;
第三,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我们暂时放一放,先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鱼的。”(展示课件)。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谁愿意把这个长句子读一读,要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请了4个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你把飘飘摇摇读得真神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鱼儿自如游动的情景。”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一句经过你的朗读,它仿佛游得更带劲了。”
师:“作者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了生动活泼的描写。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亲眼去看看这些可爱的鱼儿吧。”(配乐播放视频材料)。
师:“宋心舟同学说她特别喜欢海里的这些鱼,李老师也很喜欢这些鱼,李老师把海里的部分鱼儿请到了我们这儿来做客,也请你们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纷纷上台面对课件指着自己喜欢的鱼练习说话)。
生:“有的鱼长得怪怪的,蓝色的头,金黄色的尾巴,可爱极了。”
生:“有的鱼身上长满了斑点,像豹子一样,游动的时候尾巴一甩一甩的,真好看。”
生:“有的鱼眼睛鼓鼓的,身上长满了斑点,尾巴蓝蓝的,真有趣。”
生:“有的鱼长着斑马一样的条纹,游动的时候,就像一匹小斑马在奔跑。”
师:“我还知道,有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海鱼,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请大家互相欣赏欣赏。”(学生与电脑互动)。
师:“我们现在来读读这两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体验。”(出示课件)。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人们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因为西沙群岛的鱼很多,所以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课文里说,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人们才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西沙群岛,领略了它那迷人的风采。现在,请你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西沙群岛的整体感受,或用一句话来抒发你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很美很美,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鱼儿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海龟无比庞大;海鸟数不胜数。这些美景就像一幅很美很美的画。”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的物产很丰富,有珊瑚,有海参,有鱼,有海龟,有海鸟,还有威武的大龙虾,真是应有尽有。”
教师请学生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三)借助电脑,积累美词佳句。
师:“好的文章,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深深地感悟,细细地品味;好的词句,我们也要积极地去积累,去运用,去发展。”
请学生运用电脑,把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打在电脑上,然后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课后的拓展:
运用校园网发帖子,交流读后感。
40分钟的课堂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鼓励他们课后利用校园网发帖子,在网上尽情地抒发自己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的感受,并在网上互相对话和交流。现摘录部分帖子如下:
李文盛:今天,我们学了22课,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我真想亲自去看一看。
谢言:太美了,太美了,西沙群岛真是太美了!海底有那么多的奇异漂亮的鱼,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妈妈正好在海南学习,我多么希望妈妈能代替我去看看西沙群岛的鱼呀!
宋心舟:今天,我在课堂上见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大海龟,真是太奇妙了。我从网上查阅到,一只海龟有几百公斤重,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教学反思:
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模式”课题的研究已开展了两年多的时间,如何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基本工具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以提高学习效率,一直是我们第一线教师所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尝试,我有以下两点收获:
(一)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教师、课文与信息技术的四结合。
传统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按照教案,按部就班讲解既定的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学内容是预设的,教学过程也是预设的。而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情境中,教学过程则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提升情感、呈现多向互动的过程。
在这样一个网络环境下,抽象的事物具体了,静态的东西鲜活了。如在第4自然段鱼的教学中,由于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学生对海里奇异的鱼缺乏感性认识。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立即将学生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条条五颜六色的鱼在眼前游动起来: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同时,学生与电脑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更将他们带入一个奇异的海底世界。美轮美奂的幻灯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加以机智点拨,巧妙引导,再来品味“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一句,就水到渠成,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意义建构,提升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我体会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认知作用、激情作用,能促进生生、师生之间进行心的交流,从而使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整体。这种整合了的教学内容,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感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增进情感体验,并把课文中生动的语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一切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可见,学生是“整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然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所以,教师也是“整合”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我深深体会到,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二)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多媒体,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以及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十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朗读方式是多样的,有个别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读,还有配乐读,教师手势指导读等。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朗读水平呈梯度提高,把文本内容,文本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内化成自我的东西,产生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这课里,教师尽情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问难。例如,学生提出:我不明白渔业工人为什么要把海龟翻一个身?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教师都巧妙地通过呈现多媒体,机智地使问题由难变易了。
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在鱼这一段,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各种鱼呈现出来,鼓励学生抓住鱼的外形练习说话。最后,学生还利用电脑收集和积累了优美词句。
这一切,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比较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因而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此外,教师还指导学生利用校园网论坛发帖子,让学生在课后交流读后感,这是我们运用的既重文本、又超文本,既重课堂、又超课堂的教学策略的一个举措,是我们贯彻课改精神的又一收获。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在网络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的成功案例。此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两点深刻的启示。
第一,这篇课文的教学实现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整合。
首先,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从上课伊始,演播本课全文的视频到配合学生朗读各自然段而展示各段特别是“鱼段”的生动画面及重点句子,再到每个学生当堂用电脑展示和交流自己在课前上网搜集的海洋生物画面以及当堂用电脑书写课文中的美词佳句,都充分说明了一点。这个案例说明,具有助知功能、激情功能和交流功能的信息技术与这一节教学内容的整合是通过三大步骤实现的。
第一步,课前预习时学生上网搜集海底生物信息,制成幻灯片。
第二步,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课文内容形象化,使静态的课文内容动态化,把平面的课文内容立体化;与此同时,学生与课件互动,与电脑互动,与老师及其他同学互动。当这种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运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互动的教学过程时,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了。他们通过对自己喜爱的自然段的纵情朗读而逐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并随着对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和丰富物产的欣赏、品味而产生了热爱宝岛的深情。
第三步,课后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拓展课文内容,即通过发帖子,同学间展开了交流读后心得的活动,在超越文本、超越课堂的学习中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语文能力。
在这三步的“整合”过程中,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劲头很足,他们对课文有了深刻的感悟,赞宝岛、爱宝岛的感情溢于言表,并积极参与口头表达练习,努力将课文中的生动语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这一切表明,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必须包含学生的自主钻研、自主体验和自主运用,学生是“整合”中的关键因素,是推动“整合”、落实“整合”的主要动力。同理,“整合”也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正确指导,教师也是“整合”中的重要因素。就这样,这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成功地实现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有机整合。这是以李红梅老师为代表的深圳北师大附小的语文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正确运用了阅读教学的规律。
在实现上述四要素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李红梅老师没有忽视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没有形式主义地运用信息技术。这首先表现在师生对阅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的重视和朗读作用的充分发挥。其次,重视语感训练、语言积累和“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
此案例说明,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必须以读为本,加强语感训练和语言的初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才能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第三篇】
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第六单元的1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在多媒体世界中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说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感受,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
2、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与想象,读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读中积累语言。
3、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
说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丰富自己的语言。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说教学重点:
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说教学难点:
懂得作者是如何围绕重点句进行写作的。
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和学的方法:
1、图片展示,直观激趣从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图片出示到形状各异鱼的图片补充。
2、引导和启发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在读课文中去体味,去感受,去琢磨,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
说教学流程:
本堂课的教学,我准备围绕以下5个环节来落实。
第一环节:图片激趣,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此处的情景渲染,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我设置了三步。
第一步:抓住课题中的“富、饶”这两个字眼。师:“富”和“饶”都有“很多、很丰富”的意思,那么西沙群岛什么“多”呢?请大家打开课文默读,找一找,圈一圈,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来说一说。
预设:海水的颜色珊瑚海参大龙虾鱼壳海龟。
鸟鸟蛋鸟粪(老师适时板书)。
第二步: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从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地方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
第三步:让学生找出课文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步的梳理,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明晰了叙事的顺序,潜移默化地促进自己的习作。
第三环节:品读句子,欣赏海水。
第一步:西沙群岛的海水有何特点?抓住“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两个中心词,指名让多个学生读出具体描写的句子。
第二步:海水呈现多种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让学生用……因为……和因为……所以……两种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设计意图:换个方式与文本进行对话,尤其是关注后进生的课堂表现,容易的内容让他们也有机会表现。
第四环节聚焦词语,畅游海底。
第一步:让生默读海底的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再放声读一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不懂笔墨不读书,默读能促进思考,让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
第二步:让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抓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指导读,结合图片,进行说话练习。
让读来替代老师的讲。给学生创造读的机会,进行多种形式的读,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
第三步:思考“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
教师出示课件图,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然后指导学生分析体会,并非真的是水鱼掺半,而是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西沙群岛鱼多的特点,诗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五环节自主合作,深化感悟。
第一步:自主合作学习5—6自然段。
通过上面的学习和之前的阅读积累,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贝壳的美丽、海龟的有趣、海鸟的多,从而升华情感,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第二步:教师播放西沙群岛风光及物产的录像,使学生直观感性地整体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升华学生美的情感,自主体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语句和段落。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第四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读写结合课例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是1篇精读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根据课文的教学要求及这篇课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才取精讲精读,做到读写结合,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时,让学生初读课文,教师从课文整体入手,自然提出问题:课文主要讲什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接下来便默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并找出相应的段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学习构段方式“总―分―总”。这样,学生即学会了划分段落的方法,又学习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
二、精讲,培养学生自学、读写能力。
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掌握读书方法,领悟其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为以后的习作奠定基础。
1、精讲第一课时让学生默读,弄清2―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找出相应的段落,重点学习课文的第2自然段,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意思。教学中,我采用“扶”和“放”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时点拨。借此,教师启发学生想:为什么海水会“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呢?教师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达。
3、学习第四段,抓住多的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让学生感悟鱼数量多,种类多。
4、学习5、6自然段让学生按照自学提纲学习,a、一共有几句话?b、第一句意思是?c、2、3、4句话意思是?从而弄清是围绕贝壳形状不一,千奇百怪和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来写的,引导学生弄清5、6段写作思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构段方式,总分的写法。
5、教师借助这种总分的段式,让学生仿写一种熟悉的小动物,教师提问你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你能用先总写后分写,写上几句话吗?6、学习第七自然段,想将来的西沙群岛会是什么样啊,组织学生课后交流。
三、精读课文。
海水。海底。海岛是全文的重点段,教学时我紧紧抓住重点,指到学生精读,如,第四自然段写鱼多,让学生自读这一段分几层意思,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思考,回答,用笔划出表示数量多的问语,种类多的问语,你能了解其意思吗?再第三次读课文,点画,议论,回答,最后,再集体朗读,进一步体会这段课文的意思,并说出写作思路。
这样有目的地、层层深入的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悟,更好的把握文章主旨,学习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写作技巧,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写作技能,提高写作水平。最后在集体朗读,进一步体会这段课文的意思,并说写作思路。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第五篇】
西沙群岛的海底,有一群黄色条纹的鱼,它们浩浩荡荡地游来游去。有的条纹很稀疏;有的条纹很密;本站有的身上的条纹是黑色的,其他地方是黄色的,就连鱼头和鱼鳍也是黄色的,就像一群穿着条纹连衣裙的小姑娘,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有的则与众不同,鱼头是黄黑交错的,它们像顽皮的孩子躲在岩石下面,玩起躲猫猫的游戏,真是有趣极了!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第六篇】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2、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优美段落。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读中品词、品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及习惯。
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2—6自然段,描写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景物特点。
教学模式:情景教学。
教具:多媒体课件。
1、齐读课题两遍。(出示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谁自告奋勇起来读一读。
3、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西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地方。
(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可爱)。
这是在“总说”西沙群岛。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我国南海的宝岛西沙群岛去看一看。
(一)自由朗读2—6自然段,边读边划出2—6段共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几个地方?(点名回答)。
汇报情况:(一)海水。
1、“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是什么意思?
2、那些词可以看出来?
(此处播放海水图,让学生欣赏,体会。)。
你能读出海水的美么?(同桌读一读—请人读)。
3、你能找出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原因?
(投影海底结构简图)。
请人朗读,老师指导。全班读。
1、刚才哪个小组去海底潜水的?
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底介绍了几种景物?
你可以读出它的特点么?
“懒洋洋”、“威武”怎样读出来?请人读一读。
想读的站起来读,加上动作。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什么?
还有那些词看出鱼多?“成群结队”、“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你可以读出鱼的多么?(大屏幕出示以海底图片为背景的文字)。
同桌读—请人读—全班读。
2、海滩有人去了么?
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滩介绍了几种景物?
贝壳和海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映象?(贝壳奇形怪状、数量多,海龟有趣)。
那些词可以看出来?“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演示贝壳、海龟图)。
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自读—指名读。
3、海岛。
愿意读海岛的同学自己起来读。
海岛的最大特点是什么?(鸟的天下)总说。
从哪些词表现出是“鸟的天下”?
主要抓住“厚厚的”、“各种”、“遍地”、“堆积”等词来理解。(播放海岛的画面)。
男孩,女孩比赛读。
1、自由组合、自由选择2——6自然段来读。
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2、汇报读书情况,全班推选一个小组为优秀奖,其他小组为激励奖。
3、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图。并且介绍他的画。
抓住“日夜守护“、”必将“、“更加”来学习,体会战士们为保护祖国而付出的努力。
(略)。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第七篇】
1、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用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富饶、有趣、堆积、肥料、事业、必将、海防前哨、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词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背诵能力。
1、通过理解词语,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
2、认识并初步运用读段方法,抓住重点句的意思,进行读段的训练。
三课时。
1、课文插图及投影片。
2、其他。
一、复习导入。
1、学生朗读一、二自然段,思考: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
2、教师引读:“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斜线表示停顿,斜线多表示停顿时间长)随即插问: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要求学生接读:“有……的,有………,交错着。”
3、提问: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为什么这样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呢?
问后引读:
“是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所以————要求学生接读。
“海水有深有浅”;教师再引读,因为“海水有深有浅”,所以————要求学生接读“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三自然段。
(2)结合图片或投影片认识三种海产。看图,观察,启发学生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的美丽、多种多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
(3)课文在写海参和大龙虾时,用了一些本来形容人的词语,能不能找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总结段意:这一自然段写了大海的什么地方?那里有些什么物产?
(5)小结本段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先了解写了哪个地方,在看具体写了什么,再通过阅读理解这些事物的特点。
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读:请你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海水中的鱼有什么特点?(多、姿态各异)。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鱼的数量多?哪些词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引导学生抓住“成群接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体会。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
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
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
有的身上长满刺儿。
3、总结:这一自然段那一句概括了整段的内容?
4、朗读训练,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了解课文是怎样写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的。
(1)自学提纲:
a、以“写贝壳”和“写海龟”为依据把第5自然段分为两层,并朗读。
(2)学生分层朗读。
(3)交流画出的词语。
教师板书:
贝壳: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
海龟:有趣、庞大。
(1)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四句话之间的联系。“鸟的天下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3)指导感情朗读。
5、学习了2——6自然段,请你谈一谈西沙群岛给你的印象。
三、感情朗读最后一节,学生质疑。
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三年级【第八篇】
西沙群岛也是鱼儿的天下,有的鱼儿穿着红色的衣裳,还有的鱼儿穿着黄色的衣裳,但黄金一样闪闪发光。
鱼儿们成群结队的在海底的珊瑚里串来串去。有的鱼儿身体扁扁的,像一把把小扇子,有的鱼像橘子,有的鱼头有一个小灯笼,有的鱼长着长长的身体,像一条条彩带,各种各种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就像一群马蜂。
正如人们常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