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事迹材料【优秀10篇】
在困境中,她无私奉献,帮助孤寡老人,温暖无数心灵,传递人间真情,感动了周围每一个人。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感人的事迹材料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1
废墟中,有为母亲一直抱着自己四五个月的孩子,直到孩子从废墟中被刨出来的时候也紧紧地护着孩子。孩子还在,而那位母亲却离开了人世。母亲手中还握着一部手机,上面有这样一封留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够活着出去,请记住:妈妈永远爱你!”(这是我从电视中看到的,真的很感人,至少我鼻子红了)
一所小学被夷为平地,从废墟中,人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景象:一位老师张开双臂,用手臂为怀中的三个孩子支起了一个小小的空间。虽然老师和孩子们无一幸免,但是这位老师的精神却感动了天地。最终,三个孩子的家长提议:将这位老师与这三个孩子葬在一起!(我妈妈的同事说的,确实很令我震惊)
说实话,感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比如有位医护人员的老父亲病逝了,而他因赶着要上前线,没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他说:我不能当逃兵”;比如有位护士长在一边抢救伤员一边向记者说:“我的孩子就在对面那所小学里(那里已成为废墟),现在还没找到!”;震后第100个小时,有位年轻男子被发现埋在废墟中,背上“背”着如山的碎石、碎砖、预制板,当记者问到他是如何坚持如此之久时,他的回答是:“我不能然我的小孩一出生就没有父亲”……
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我也无法全部列举,只是希望以上的例子能对您有所帮助。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2
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狂热的追星潮流像沙尘暴一样刮过,埋没了我们的身影,也使我们失去了方向。其实,如果我们本着一颗明亮的心,你就会发觉:其实,榜样,就在你我身边。
当然,我也曾一个超级追星迷。但自从那次看到的一切后,我深深地感悟到:人的魅力往往展此刻生活中有一个真切的故事情节中……
一天傍晚,我伫立在窗前,注视着美丽的晚霞景色。眼看着铺盖在每一个小城角落的金沙刚要消失,我向离家不远的小桥处瞥了一眼,我的目光就被那位拉车的老头吸引住了。那位老头黑黝黝的体肤,瘦得皮包骨。看着他拉着后面的“超级重型三轮车”,骨头似乎全要被挣脱了,单薄的躯体在风中摇摇欲坠。
我有点同情,他该怎样对会他身后的大怪物啊!突然,有一个穿着时髦的小妇人向桥头走去,我却在想:这会与电影中的一样吗?一个美貌女子在经过一个乞丐面前时,那位女子轻视了他一眼,并对他大吼一声:“嘿,乞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全给我吧!”我越想就想不下去了,但是那是一个有钱的小妇人啊!当小妇人逐渐地靠近那个老伯,出乎我意料的是,那位小妇人悄悄地在后面帮着那位老人推车!我看到:那位老伯的衣衫湿透了,但是那位小妇人的衣衫也湿透了,她的小白裙在破车后面挂了一个小口,还有些地方被弄脏了。但是,她全然不顾.一步步帮着老伯推车,构成一道很美的风景线。
过了一会儿,他们最后都到达了桥顶。正当小妇人想悄悄地离开时,那位老伯转了过头,带着微笑说:“姑娘,我就明白是你在后面帮我了,换了平时,我才不会这么快就到达桥顶呢。姑娘,你是一个好人。…‘啊,不。这是举手之劳,我是很乐意的。老伯……,那位小妇人说完转身就走了。
在风中,她那被挂破了口的小裙在自豪地摇曳着。我默默地站在窗前,陷入了沉思。啊,对!我为何要苦苦追星呢?刚才的那个小妇人不就是最好的明星吗?原先,榜样,其实就在我身边。只要本着一颗明亮的心,我们将会发现更多身边的榜样……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3
中午,我和表妹盈盈躺在床上听妈妈讲故事,我选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四个便士》。
开始讲故事了。妈妈讲着讲着,就讲到了一半,我恍恍惚惚听到了以下这段话:“您是向桑狄买了一盒火柴的那位绅士吧?绅士点了点头。哦,那么――这是一先令剩下的四个便士。桑狄不能来,他的双腿被一辆马车撞断了,医术说他活不了啦。他丢了帽子,丢了火柴,也把您的十一便士丢了。这是能够找到的给您的零钱。”
小男孩把四个便士放在桌子上,悲哀的哭了。绅士把小男孩安慰了一番,然后就和他一齐去看桑狄。
两个小家伙和他们肮脏、酗酒的继母生活再一齐。他们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了。可怜的桑狄躺在一堆木屑上面,绅士一进去,他就认出了绅士。他说:“我换了零钱,正要回来,一匹马把我撞倒了,我的双腿断了。鲁比,小鲁比!我肯定活不了了。我走了,谁来照看鲁比?你怎样办,鲁比?”
绅士拉住可怜的桑狄的手,告诉他:“我将永远照顾鲁比。”桑狄懂得了绅士说的,使劲看着绅士,好像要向绅士表示谢意,然后,光彩的从他蓝色的小眼睛里消失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的泪水禁不住从眼眶里涌了出来。这个小男孩为了把绅士买火柴付的一先令的零钱找回还给绅士,连自己的生命都丢了,可见他是一个多么诚实的孩子,真感人啊!以后,我也要向桑狄学习,做一个讲诚信的好孩子。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4
我们身边有不计其数的故事,你可明白那些事一向在我们身边重复一遍又一遍,让我们记忆深刻。
我记得那是一个漆黑的晚上,我正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上课,我忽然转过头看见天空布满的黑色的乌云,我忽然想起自己没带伞,心里就有一种不好的情绪,天上的乌云仿佛幸灾乐祸,一向下的不停。
过了几分钟,下课铃响了,我一个坐在教室里,看着同学一个一个被家长接走,而我等父母,他们却迟迟不来,心中的期望一下子坠入深底。我下定决心,只好硬着头皮跑回家。
走出校门,大雨把我淋的像一个‘落汤鸡’一样,我在心里一向怨恨妈妈怎样还不来,我努力跑到了一个小店门前站着,过了一会,隐隐约约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近一看,原先是我的妈妈,我看见她的全身已经湿透了,手里还拿紧握着雨伞,我本想埋怨妈妈的,但是看见她淋的比我还要厉害,我还听见妈妈那微弱的咳嗽声,心中的埋怨好像被这场雨淹没了。我从妈妈那里接过雨伞与她一齐走在路上。从那以后,我对妈妈的爱又加了许多份量,我一向也没忘不了妈妈对我的爱,忘不了妈妈那一次次的神情忘不了妈妈对我呵护与关心,我要更加的回报父母,回报他们给予我的东西。
我的身边有无数的故事,但那一夜让我记忆犹新。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5
翻开一幕幕王朝兴衰更替的篇章,无数形形色色的历代帝王的悲情故事便跃然而出。真哪堪“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时曾干戈。”通过重重历史谜云,望却那一段可笑而又荒淫无道的历史。
从古至今,昏庸帝王层出不穷,从造酒池悬肉林的纣王到不惜江山博一笑的周幽王;还有“叫百姓无米要吃肉羹”的司马衷,戮杀忠臣宠信十常侍的刘宏,四次舍身出家又引狼入室的萧衍,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的陈叔宝,丢了半壁江山,毁了万园之园的咸丰……
一段段不堪往事的历史,照见了这历史的兴衰更迭、易代的世事沧桑,又照见帝王的身世浮沉、诗囚的喜怒悲欢。翻开这段发黄的历史书页,远走的往事渐渐地清晰,又慢慢地变淡,随着层层涟漪的'荡开,终于融化了一片五光十色的流苏,消失在江南的草长莺飞之中。留下来的,是忽唯忽否,岁枯岁荣,以及一个饱蘸辛酸血泪的古老传说。真如《浣溪沙》里的“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这是每个中国人的耻辱,这是每个华夏子孙的耻辱,这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耻辱!但历史长河已永远记下了这些荒淫无道、荒诞不羁的历史,让每个中国人都感到羞耻!可毛泽东,这个伟大的名字,改变了这历史,中国不在被人称为“东亚病夫”,沉睡的雄狮以张开嘴巴发出第一声巨吼,中国已在飞速发展,勇攀高峰,这一成绩一代接一代传承下去,让代代人民都看到新中国像太阳一样冉冉上升,看着这一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都要感谢一个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此刻,我思绪万千,想着我们憩息的国土,浸润了先辈的心血与汗水,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我们为此感到耻辱,但今天,站在神州万里的国土上,每个人都为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6
20xx年10月19日下午,武警云南肝病医院医务室接待了四位特殊的“客人”:一位84岁的老人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位儿媳,专程从云南机场赶到这里,他们想见一个人,一位叫小李的护士,一位22岁的姑娘。
老人的大儿子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xx年10月9日下午,一位82岁的老人在纬七路口摔伤,无助的她趴在地上向周围人求救。路人经过她的身边,但并没有谁主动上去扶她一把,瑟瑟的秋风让她感觉更加寒冷。在老人即将丧失希望时,一个年轻的面孔出现在她的视野里,她把老人扶起来,并为老人做了简单的体格检查,当她发现老人可能髌骨骨折时,立即联系了武警云南肝病医院,通知他们说这里有一位髌骨骨折的老人,请他们借推车过来把老人接到医院。没过多久,几位护士一起把老人扶到车上,送到了医院。之后李春燕又从老人那里得知了家属的联系方式,用自己的手机与家属取得联系。家里电话不通就拨手机,一遍遍地拨打着号码……家人得知老人摔伤的消息后万分焦急,小李又在电话里向家属介绍了老人目前的情况,告知他们老人已经被送到武警云南肝病医院,开始接受检查和治疗。当家属赶到医院时,老人已经做完检查,准备接受进一步治疗,而一直守在她身边的就是我们这位年轻的护士——小李。
老人和家属都万分感激,但小李只是说“作为护士,这是我应该做的”。在家属的一再询问中,“倔强”的她还是不愿意留下姓名和地址,微笑着离开了……
“执着”的家属还是想方设法想知道他们这位“救命恩人”的姓名和地址,万般无奈下,几经周折,终于得知她是武警云南肝病医院肝病科的护士——小李。受伤的老人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这位年轻的姑娘一直牵动着她和家属的心。他们一定要找到这位救命恩人,当面表达对她的谢意。
84岁的老人和儿子儿媳找到了武警云南肝病医院肝病科的科室,当这位老人见到小李燕时更加激动地握着她的手说:“你是我老伴儿的救命恩人啊!我们全家谢谢你,谢谢你啊!”老人眼里闪着泪花,他亲手把锦旗和感谢信送给小李。朴实的李春燕还是微笑着说:“我是护士,这是我应该做的。”而当她得知那位受伤的老人病情平稳,正在接受治疗时,欣慰地笑了。
窗外秋风瑟瑟,一缕阳光射进来,让人倍感温暖……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7
展示“伤疤”,激励学生相信梦想
20xx年,“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举动被媒体广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成为流传广泛的动人故事。
从1998年到20xx年,从10岁到20岁,从初中到大学,从贵州望谟到山东临沂……10年时间,一边艰难求学,一边不离不弃地照顾母亲。
而支撑他从苦难中一步步“熬”出来的力量,是“梦想”。
“母亲就是我的梦想。一直以来,我都想把母亲的病治好。”说,一定要相信梦想。正是这个执念,支撑他跌倒了爬起来,遇到委屈咬牙挨过去。
其实,从内心深处,青少年时代是不太愿意回忆的时光。父亲早逝,母亲患病,家庭一贫如洗,年幼的肩负起整个家的重担。他的中学、大学时光,都担负着照顾母亲的责任。
“其实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的伤疤掏出来给别人看。”说。
可是,每次演讲他都会说到自己的经历,以激励他人。“只要能够帮助一个孩子转变思想,让他们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那么我所做的事就是有意义的。”
“刘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他的'演讲让我明白,永远不要放弃自己。”萧雅迪是学生,也是他的众多“粉丝”之一。
“无论人生多不容易,都要微笑面对,要始终相信奋斗的力量。”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都写在他那张朴实的脸上,更浓缩在了他的每一堂思政课里。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8
地震发生时,都江堰人民医院的5名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病人做阑尾切除手术。面对强震,断电,他们没有放弃病人逃生,而是不约而同选择了留下。在应急灯的照耀下,大约花费了半小时,为病人完成了手术,并抬着病人走出了大楼,成为这栋楼里,最后逃生的人。
医生邹建文介绍了当时的情景,那是前日下午2点半左右,一名护士,一名麻醉师,医生曾令春、易勇和他,当时正在4楼手术室,为64岁的病人杨某做阑尾切除手术,并已经成功切下阑尾。突然,地面强烈震动起来,连手术室的空调机都砰一声倒在地上,手术室的灯也突然熄灭。一片漆黑中,出于本能,医护们伏在手术台上,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但没有人丢下病人独自逃生。等震感过去,医生们站起身来,没有人提出做完手术再走,也没有人逃生,出于医生的天职,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留在手术台前,做完这台手术。
此刻,手术室外,正在该院庆祝护士节的200多名护士,全院的病人,都感到强烈的地震。护士们集体蹲下,等强烈的震感过去后,迅速下楼帮助病人们转移。病人们惊惶失措,女人的尖叫,孩子的哭声,四处响起。能走的病人由家属的陪伴走下去,行动不便或是病情严重的病人,有医护人员搀扶下楼,病情更重的,则由医护人员们抬下楼去。新生儿、产妇、刚做了手术的病人、重症监护室内的病人,一个都不少的安全转移了。
只有这手术室仿佛成为隔绝一切的一个小世界。黑暗中,护士打开了手术室内备用的应急灯,这温暖的烛光照亮了手术室,曾令春医生主刀,邹建文医生做助手,凝神专注。手术像平时任何一个手术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缝扎,冲洗,缝口……特殊的是,手术中,能不时听到屋顶上瓦片掉落的声音,地面在余震中不时波动,在给病人缝合时,又再次发生余震,医生缝合的手也随之微微晃动起来。
这台特别的手术,还有一个特别的探视者。邹医生说,或许是害怕医生们丢下病人自己逃生,这名病人的儿子,几次不顾危险,来到手术室探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半小时后,手术终于做完。医护人员们抬着病人走出了手术室,走出大楼。邹建文的心底突然升起一阵后怕……而病人的儿子,感动的对他们说:“真的很感谢你们,困难时刻就靠你们医生。”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9
钱,女,小庙镇高岗村人。她恪守孝道,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照顾身患重病公婆、照顾家庭的重担。她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家庭,放弃了自己的工作、理想和爱好,为公婆支起一片蓝天,为丈夫分担家庭重担,赢得周围村民交口称赞。
在小庙镇高岗村三北村民组有这样一户人家,儿媳妇自过门开始至今,七年如一日的照顾着身患重病的婆婆,像亲生女儿一般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给予这个家庭以温暖。
挑起照顾老人的重担
村民李正平的家属许国翠,1961年生,从32岁时便得了心脏病,儿子李忠伟不得不外出打工撑起这个家。20xx年,许国翠不幸病情加重——脑梗塞导致身体瘫痪,也就是在这一年,李忠伟结识了现在的妻子钱旭芳。初入家门的钱旭芬被眼前的一幕深深的震撼了:瘫痪的老人被人用绳子固定在木椅上,正艰难的挪动着仅能动的左手往嘴里胡乱地塞着东西!她毫不犹豫地上前接过老人手中的勺子,一勺一勺悉心地喂着,就是这样一个细微的举动告诉了这苦难的一家人:我将正式加入你们,成为你们的一员,我要照顾眼前的这位老人!
放弃工作守在公婆身边
就这样钱旭芬开始了合肥打工与家中奔波的往返途中,俗话说冷暖自知,可是钱旭芬却担负起了替婆婆知冷暖的责任,不辞辛劳地在冷时为婆婆制一件衣服,热时为婆婆擦擦身子。可是祸不单行,今年正月初八,婆婆的病情急剧恶化,脑梗死成为植物人。伤心之余,钱旭芬毅然地辞去了合肥的工作,全天侯在家照顾婆婆,同时,经济上的巨大压力让钱旭芬不得不暂缓女儿的读书计划。钱旭芬虽不是女儿,却像女儿一样的亲,公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的好媳妇我要让大家都知道,她就是我的女儿。听着李正平的`叙述,很多人的眼眶都湿润了。
生活中,钱旭芬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是顺。人到老年,不仅要吃的好穿的好,还要心气好,这比啥都重要。20xx年10月,钱旭芬的公公被诊断为早期胃癌,老人家一听说是癌症,思想包袱加重,丧失了治疗的信心,坚决不去医院就诊。钱旭芬没有犹豫,没有放弃,将公公送往医院,在公公住院的20多天里,她没有将这件事告诉所在单位,也没有请假,因为她知道,找份工作不容易。于是她每天早上五点多钟就做好早饭,送到医院,喂公公吃完,再从医院赶到单位,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休息时也要到医院,陪老人聊聊天,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晚上下班,就到医院陪床,睡在病房的小床上,帮老人擦身,喂水喂饭。老人住院20多天来,她没有回家睡过一次觉,日日夜夜守在病床边。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的癌细胞得到了控制,出院的那一天,钱旭芬却累倒在了家中,老人家握着她的手,激动的说:你真比我的亲闺女还要亲!
做丈夫的“贤内助”
她和丈夫是高岗村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两口子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结婚多年来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人们问她家庭如此和睦有什么秘诀时,她说最大的秘诀是良好的沟通。她们夫妇经常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参与其中。她勤俭持家,合理安排收入,从不铺张浪费。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都由钱旭芬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在外人眼里,他们是模范夫妻,她丈夫在外面总是称呼她为贤内助。
钱旭芬在如今人情沙漠化的时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世间仍有真情,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常怀善良感恩之心,齐努力,共分担,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感人的事迹材料 篇10
刚刚接通了一位采访过我的四川记者朋友的电话,她刚刚从绵竹退下来,这个娇小的丫头在电话里和我讲了她眼见的情况,她只用了四个字形容,就是:“世界末日。”她说她几乎无法工作,眼泪就没有停过,太惨了,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着去的摄影只了拍一张照片,就扔下相机去帮忙,因为那情景让你不可能站着看着。
她和我说,她在一个学校现场看到了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她已经泣不成声。
我无法想象这在电话中已经如此惊心动魄的.情形在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悲壮的场面,我只知道这是真实的,而且,在现在,在震中地区,这样的事情还在重复的发生着,就在今夜,我坐在舒适的房间内,第一次意识到我是否应该做些什么,虽然我不可能到现场去,但是我是否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于是我眼含着眼泪,首先发了这1篇博文,我知道这篇博文无法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但是,这是我想到的最便捷的,我所能立即做到的第一件事情,1篇文虽然没有力量,但是至少我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情。只有完成了第一件事情,才有第二件,第三件。
天佑中国,人间有爱。朋友人,无论你们身边有任何的条件,只要是能帮助灾区的,希望我们都马上付之行动,莫以善小而不为,1篇文章,一元捐款,都是一种支持,20xx注定是荣耀与灾难交辉的一年,灾难的是中国人的土地,荣耀的是中国人的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