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感人英雄事迹材料

好学 分享 时间:

【前言】这篇由网友“好学”分享的“抗美援朝感人英雄事迹材料”优秀范文,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办公学习更轻松,希望对您有所用途,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抗美援朝感人英雄事迹材料1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贪于玩乐,虚度光阴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掌握渊博的知识,学习先进的技能,树立责任感,具有凝聚力,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成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欢林肯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来,有无数像志愿军战士那样的人,在祖国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一个名字,每一次听到都会觉着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会满怀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钟南山院士,我们敬爱的钟爷爷,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击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国难当头,他肩负着全民族的希望,义无反顾奔赴武汉,与病毒赛跑,与生命赛跑。自己扛住危险,把安全带给全国人民。他是伟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国人民的定心剂;他是我们的超级英雄,坚定而无敌。

可是我们的钟爷爷也会累,国之危难让他忧心忡忡,艰巨的工作让他满是疲惫。我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张图片:在赶往武汉的列车上我们敬爱的钟老睡着了,灯光照着他早已花白的头发,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眉头紧锁。他的眼镜还架在脸上,电脑屏幕仍然是工作状态。这张图片,让全国人民心疼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年迈的他如此超负荷的工作呢?当然是钟老的`爱国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去敬佩的偶像。我们应该心怀和钟老一样的信仰:爱国。

富裕、无忧的生活,让现代中学生的我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学习是为了什么?今天,我们的偶像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了国家,为了国家面临危险时,我们有能力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才是我们学习的信仰,也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意义。

目标再远大,也要从小事做起。我们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耐心汇编好每一条笔记,勤奋背好每1篇课文,严谨对待每一道题……前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有我们“为中华之安全而读书”。刻苦学习,终有一日我们也能像我们的偶像那样报效祖国。

他们是楷模,是榜样,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敬佩和学习。

抗美援朝感人英雄事迹材料2

杨根思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受到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心中对旧社会充满仇恨,得知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队伍,就下定决心跟党走。入伍后,他把这种信念转化为苦练军事本领的动力,坚信只要时刻遵守党的决议、指示,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他随部队转战南北,不畏艰难困苦,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炮火洗礼,初次参加即手持长矛缴到了枪,显出智勇双全的才干;杨根思曾创造了用炸药包俘虏国民党军一个排的惊人战绩,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

1950年9月,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杨根思这位新四军老战士、参加过淮海战役等大小数十次战役战斗、多次荣获战功的著名的战斗模范和爆破英雄。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长津湖畔下碣隅里外围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

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两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锹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

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乱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在坚守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率领三排打退美军8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他一人时,他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一把拉着了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烟,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朝鲜政府在长津湖畔修建了一座杨根思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抗美援朝感人英雄事迹材料3

徐时会没有想到,新兵下连时自己会被分到邱少云生前所在连队陆军第四十七集团军某摩步旅九连。

这个19岁的浙江兵皮肤黝黑,额头上横着一道伤疤,是入伍前在酒吧打架留下的。高二辍学后,他跟着朋友混过两年社会,去年9月,在父母的坚决要求下参军入伍。

到兵连第一天,他就觉得很不适应。被6:50的起床号吵醒,他说只想睡懒觉,觉得很反感。从早到晚,耳朵里听到最多的就是各种不准:不准撒谎、不准落后、不准违纪、不准抽烟

这里的规章制度像框框一样,把我困在里面。他懊恼地说。但3个月后,痛恨纪律的徐时会却被分到把纪律重于生命作为连魂的九连。也是在这里,这个自称很皮的新兵踏上寻找英雄之旅。

他不是来当兵的,是来当爷爷的

在徐时会的世界里,邱少云只是3个模糊的字眼儿。除了在小学课本上学过邱少云的事迹外,他的生活和这位妇孺皆知的战斗英雄再无交集。

刚下连时,他也试图寻找邱少云的痕迹。在一支传承邱少云精神64年的连队,这似乎再容易不过了。

在连队荣誉室,徐时会看到邱少云在391高地牺牲时的照片和事迹,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能烈火焚身30分钟一动不动?

但一瞬间,这个疑问就在他脑海里一闪而过,因为没有很深的欲望去了解。

在邱少云生前所在的三班,连队仍然为英雄保留着铺位。每晚熄灯前,副班长会把邱少云的被子拉开,起床时再叠成豆腐块儿。平时,战士会对着床头的邱少云像默念心事,老兵退伍前也会再来为前辈捋一捋被角。

这样的方式让大家觉得英雄就在身边。可徐时会却不以为然,他对这事儿的态度,用90后的话说,无感。

下连后第一次晚点名让很多新兵印象深刻。邱少云!指导员第一个呼点的不是现役官兵,而是英雄的名字。到!全连集体应答,声威震天。一名站在队伍里的新兵回忆,这一声到喊得震耳欲聋,是一次洗礼。

徐时会并没有得到洗礼,他只是愣了一下,随即跟大家一起喊。不喊大家会觉得我不合群。他说。

在战友眼中,徐时会刚到连队时确实有些不合群。内务差、训练差、脾气差,刚到没几天就和副班长吵了一架,用指导员王天利的话说,他不是来当兵的,是来当爷爷的!

徐时会觉得自己很委屈。本来想得过且过,混两年就回家,没想到连队要求这么严。周末手机发下来,他先打给朋友,哭一遍,然后再打给爸妈。

尽管连队到处能找到邱少云的影子,但徐时会总觉得自己和这位英雄远得隔着一座山。更糟糕的是,他压根儿不想翻过去。

懒得动。这个顶着刀疤的新兵说。

为整体利益而牺牲,太伟大了

转变发生在20xx年1月。

1月初,徐时会的妈妈陈建菲从浙江千里迢迢赶到连队。之前,这位母亲几次接到儿子不想当兵的电话,生怕他有什么闪失。

陈建菲到连队时正赶上徐时会担任连值日员。在接待室里,他顺手为妈妈倒了杯水,陈建菲的眼圈一下子红了。儿子终于懂事了。她说。

当在宿舍里看到儿子叠得整齐的床铺时,陈建菲还是忍不住掉了泪。她简直不敢相信,短短3个月,以前那个从来不叠被子、经常惹是生非的儿子像变了个人一样。

听了妈妈的评价,徐时会忽然想起当兵前的自己。除了开口要钱,几乎没跟她说过什么话,感觉自己挺无知的。看到妈妈落泪,他的眼泪也流了出来。

母亲的泪水让这个总想着卷铺盖回家的新兵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条条框框,审视纪律重于生命的邱少云精神。正是那些让他深恶痛绝的纪律,把他变成了母亲眼中的乖儿子。指导员王天利说。

陈建菲走后,王天利交给徐时会一项任务打扫荣誉室和图书室。原本,这是邱少云班的任务,但王天利想让这个不服管的刺头兵在荣誉的激发下产生责任,因此托付给他。

这两个地方成为徐时会认识邱少云、了解连队的窗口。在荣誉室,他再次思考那个曾经一闪而过的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能烈火焚身30分钟一动不动?

少云前辈为了不让500多名潜伏的战友暴露,放弃了自救。这是徐时会给出的答案,他本来可以滚到旁边的小水沟里,但任凭烈火烧焦棉衣、头发和皮肉,手插到泥土里一动不动,直到壮烈牺牲。

如今,徐时会对邱少云的事迹已经耳熟能详。为整体利益而牺牲,太伟大了!他感慨道。

在九连,邱少云精神最先被概括为严守纪律、顾全整体、自我牺牲。此后60多年,邱少云精神的内涵一直与时俱进。但不管怎么变,蕴藏其中的精神内核始终不变,那就是纪律重于生命。王天利说。

打扫图书室时,徐时会经常翻看里面的藏书。一次,他翻开几本《连史大事记》和《强军故事会》,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连休息时间都泡在图书室里阅读。

这是几本记录九连战士事迹的册子,由连队干部发起编写。透过一行行手写的黑字,徐时会知道了身边的战友是如何传承邱少云精神的。

上等兵乔志强,隐蔽卧倒时正好趴在一个马蜂窝旁,被蛰得面目浮肿,但他坚持到冲锋命令下达才一跃而起。徐时会指着其中一段说,这个故事的名字叫马蜂窝上的邱少云。

此外,还有冰上的邱少云骆驼刺上的邱少云,主人公都是在潜伏时承受巨大痛苦却咬牙坚持的普通战士。

事迹不一样,但自我牺牲的精神是一样的。这名列兵觉得,自己和邱少云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邱少云就在身边

慢慢地,身边的战友发现徐时会变了。

副班长郭成注意到,这个以前总喜欢睡懒觉的落后分子每天比大家早起半个小时,先去跑步锻炼,再跟连队一起出操。

以前训练成绩落后,他总会安慰自己:本来就比不过别人,也没什么兴趣,只要跑下来就行。

但现在,他已经跟上了连队的整体水平。上次营里组织考核,他没掉在后面,反而跑到了前面,总体训练成绩从70多名跃升至42名。

以前,他觉得这支荣誉连队管理太严格,但现在,他却庆幸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

整个营区,九连的兵队列走得最整齐,口号喊得最响亮,皮肤晒得最黑。连长王瑞说,九连的兵一眼就能看出来。

一次考核,各连的队伍还没带过来,只听口号声,台上一位首长就说:九连来了。

实际上,九连的兵走到哪里都是焦点。一名老兵到教导队集训,集合后队长先问:谁是九连的兵?训练时,队长也让九连的战士第一个上,先树个标杆,卡个标准。

在这样一支备受瞩目的连队里,徐时会不自觉地提高了自我要求。即使一个人走在路上,他也会打直臂、走直线、拐直角,喊口号喊得脸红脖子粗。

更重要的是,这个曾经的刺头兵对纪律有了一种敬畏。他曾听说,一名正在理发的士官听见集合的.哨音,不顾头发理了一半儿就往楼下跑。他还知道,一次深夜执勤,因为不能违反枪弹必须分离的纪律,拉肚子的哨兵宁愿下哨回去换洗衣裤也不离开执勤哨位一步。

这些守纪如铁的战友让徐时会觉得,邱少云就在身边。

他也曾经想过,连队平时为什么要对大家要求这么严格。因为纪律里出战斗力。指导员王天利说,平时做不到的,关键时刻绝对做不到。

正因为如此,九连总能啃别人啃不了的硬骨头。1997年,旅里奉命负责兰西拉光缆施工,修到最难挖动的地段时,旅领导直接说:让九连上!此外再没有多余的话。

20xx年,连队执行玉树救灾和舟曲抗洪抢险任务,每人每天休息时间不足3小时。在救灾一线视察的国家领导称赞他们打赢了两个战役,打好了两场硬仗,不愧是邱少云所在的英雄部队。

连长王瑞说,现在遇到难以完成的任务时,旅里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九连。一些在连队服役的老兵回来,一听到震天的口号声,立即欣慰地说:九连没变!

身处这样的连队,徐时会觉得自己当兵来对了。现在,晚点名喊到邱少云的名字时,他答到的声音比叫到自己名字时还要响亮。

在图书室里翻《连史大事记》的日子,看到老班长们的优秀事迹,相比之下他总觉得自己不像邱少云传人。

但在4月,他因为表现优异连续两周被班里评为邱少云式的好战士,下一个目标是希望拿到每月一评的学少云标兵。

当再次被问及像不像邱少云传人时,这名19岁的列兵一挺胸,干脆地答道:像!

48 3326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