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课程总结范例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软件测试课程总结范例精选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软件测试课程总结【第一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分层次教学;软件测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169-02

一、软件测试行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IT软件产业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许多国内软件企业存在着“重开发,轻测试”的倾向和认识的误区,往往导致在软件开发工程师开发出一个软件后,却没有一个好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对软件项目进行测试,从而导致所开发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这也从侧面突显了我国软件测试人才的极度匮乏。国外IT企业中的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人员的比例一般维持在1∶1左右,而在国内的一些IT企业中,这一比例却仅在1∶4~1∶5之间。因此,高校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大批高质量软件测试人才,如何尽快建立软件测试人才的系统培养机制,进而保障软件业的健康化发展,已成为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极为艰巨和紧迫的任务。

二、软件测试课程的现状

当前,《软件测试》课程已从隶属于《软件工程》课程单独一章的内容发展成为软件工程专业中一门独立、必修、核心的课程,甚至有些学校已经单独开设了“软件测试”这一专业。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情况,总结了该课程中尚存在的若干问题。

1.授课内容陈旧,理论知识多、枯燥。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当前软件测试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测试理论、测试技术、测试方法及测试工具,如:敏捷开发所引起的敏捷测试技术、探索式测试技术及快速迭代测试技术,不断普及的自动化测试催生了大量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产生及应用,等等。而反观当下大多数与软件测试有关的教材及参考书,绝大部分仍以传统而深奥的理论知识为主,同时辅以传统的测试模型及测试方法的介绍,缺乏案例教学及项目驱动教学的实例,授课内容多,一个学期的课时往往不够安排,教与学的过程都显得极为枯燥乏力。

2.缺乏良好的实训平台,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难以结合。软件测试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图1所示。这些不同类型的测试在理论课上往往都会涉及到,但在实验课上却难以一一展开,尽管安排了“2+2”的周课时(即每周2节理论课+每周2节实验课),但由于受限于实验案例的选择、机房上机环境的配置、缺乏良好的实训平台及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原因,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始终难以结合。

3.“重开发,轻测试”的思想普遍存在,学生疲于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多,考完即忘。软件测试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学科领域多的课程,学生普遍缺乏具体认识,大多存在“重开发、轻测试”的心理,认为只要能把系统开发出来,做不做测试都无关紧要。这也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不够重视,期末考试也是疲于应付,对一些基础知识甚至是软件测试领域中的常识问题,不注重理解,死记硬背,其结果必然是背得快、忘得也快。基本考核结束之后,所有的知识点也都还给授课教师了。

三、分层次概念的提出

“分层次教学”的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目前“分层次教学”的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尚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工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龙岩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积极推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在专业培养方案、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变革,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软件工程专业在上述大环境下,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并按照专业能力分阶段、分层次的培养目标,运用宏观调配的方法对课程体系各知识模块进行整合与优化。

四、拟采取的措施

《软件测试》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培养学生软件测试理论、技术、方法和能力的重要课程,同时,软件测试也是当前IT行业最热门和紧俏的职业之一,是保证软件产品质量、提高软件可靠性、降低软件成本和风险的重要手段。基于此,《软件测试》课程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及时调整和更新,使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既要满足软件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又要保证软件工程专业中各知识模块之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本节以下内容将详细描述此次分层次教学改革中所采取的措施。

1.对学生分组。笔者所在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一直采用“3+1”的教学模式,软件测试课程开设在大三上学期(相比其他院校,开设时间提早了一个学期),学生经过大一、大二两学年专业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的学习,基本能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并定位自己的学习方向,如:有学生对某门程序设计语言,即编程感兴趣,有学生对嵌入式开发、物联网感兴趣,当然也有学生对软件测试行业感兴趣,等等。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及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主要分为三类,其中:I类――基础了解类;II类――一般测试类;III类――测试开发类。

2.实施不同的措施。根据课前对学生的上述分组,对不同层次要求的学生,实施以下分层。

(1)理论教学内容。结合前文第2节所述软件测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理论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后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①软件测试基本概念篇;②软件测试技术篇;③软件测试过程篇;④软件测试项目实践应用篇。其中①中主要介绍软件测试的概念、分类及软件缺陷等内容,②中主要包含黑盒测试技术及白盒测试技术,③中主要是对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验收测试等进行描述,④则主要按测试模型中的不同步骤进行介绍,包括:测试需求分析与测试计划、设计与维护测试用例、部署测试环境、测试执行与跟踪、缺陷报告与质量分析报告等。

对理论教学内容所采取的策略是:I类、II类、III类不同分组的学生,都需要对①、②、③中的内容进行学习;II类、III类学生还需要对④中涉及的内容进行学习;此外,III类学生还需利用课外时间,学习与测试自动化及测试框架相关的知识。

(2)实验教学内容。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及实验室配置环境等因素,在软件测试课程中所开设的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有:①测试之初体验(在没有任何测试基础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测试);②黑盒测试;③白盒测试;④单元测试;⑤功能测试;⑥性能测试;⑦系统测试。

对实验教学内容所采取的策略是:I类、II类、III类不同分组的学生,都需要实验的内容是:①、②、③、④;II类、III类学生还需要对⑤、⑥部分进行学习和实践;此外,III类学生还需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并实践⑦的内容。

(3)考核方式。为避免学生应对考试死记硬背的现象,将期末总评的成绩按以下标准进行:总评成绩=考勤×10%+期中×20%+实验×20%+期末×50%,即适当降低期末卷面分数的比例,提高期中及实验成绩比例。鉴于学校教务处要求,期末考试依然采用统一的试卷,但期中考试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试卷进行考核,实验部分的成绩也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评定,且要充分利用分层的优势进行考核。

3.成效。此次教学改革的受益对象主要是我校2012级软件工程共计109位学生及2013级软件工程共计106名学生。对于I类层次的学生,除了学习了软件测试基础知识之外,他们还能将学习的重心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其他科目上;对于II类、III类层次的学生则对课本及课外知识都进行了学习,这为他们毕业之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非一朝一夕能成。未来还需努力的方向在于:①引入更多的案例进行教学,丰富实验课堂;②进一步完善针对本校不同层次学生的《软件测试》课程实验指导书;③给学生加以更多职业规划方面的辅导,为当今社会IT行业中培养“全面软件测试工程师”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余久久,张佑生,傅廷亮。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9(4):121-126.

[2]毛强,彭振生。大学物理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初探[J].巢湖学院学报,2009,11(6):137-139.

[3]李松华,孙明保,涂建斌。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分析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3):89-91.

软件测试课程总结【第二篇】

关键词:软件测试;分阶段教学;案例驱动教学;双证教育;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0-7258-02

近几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我国的IT行业开始向国际化、规范化迈进。以往只重视软件开发而忽视软件测试的情况正在改变,软件测试行业开始迅速发展。

国外小一些的软件企业,软件开发与测试人员之比基本上是1:1,微软公司更是达到了1:2,软测试人员规模远超过开发人员的规模[1]。尽管一些国内大型软件企业开始重视软件人才的合理配置,但有的企业其比例也就只有10:1。软件测试工程师闹人才荒[2],中高级测试员紧缺的现象已十分明显。

据统计,国内软件测试工程师的缺口为20万人左右,这一点从51JOB的招聘信息中可见一斑。近两年,软件测试工程师的需求和待遇都达到了历史新高。

然而与当前软件测试行业如火如荼的现状极不协调的是当前软件测试培训领域的现状[3],从事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的专业机构寥寥无几,而且价格昂贵。大学里几乎没有软件测试专业,部分院校开设《软件测试》这门课程面临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软件测试教材知识片面。二是内容枯燥,学生不感兴趣。三是教师教学经验严重不足。面对软件测试人才的社会需求紧迫性,人才培养单位应该扩大软件测试人才培养规模,总结软件测试知识点,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培养质量。

1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中应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融合软件测试知识点,分阶段教学

目前,国内的软件测试教材只涉及了部分基本理论知识,不够全面,介绍的软件测试工具也相对落后一些。针对这种情况,任课教师首先要融合多本软件测试书籍内容,总结出软件测试所涵盖的知识点,更新软件测试发展情况。

其次,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分阶段教学[4]。第一阶段是基础阶段,让学生掌握软件测试基础理论知识和软件测试核心技术,以及常用测试工具的操作。第二阶段是项目综合实训提高阶段,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加强综合测试技术在项目实训中的运用,针对不同的开发阶段,撰写各开发阶段相应的文档,并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设计典型测试用例,使用不同的软件测试技术和测试工具,完成不同的测试目标。最后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阶段,介绍软件测试最新的技术与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基本技术向纵深方向思考。同时向学生提供软件测试方面重要的会议、杂志、论坛、网站,引导学生课下查阅学习资料,鼓励学生自我学习。

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案例驱动教学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自制力不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继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5],将《手机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图书借阅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案例资料发给学生,学生拿到案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课下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理解知识并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课上教师答复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这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学生既学会理论知识分析又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问题。

采用软件测试项目综合实训的实验教学模式

开设综合性的软件测试课程实验,按软件企业项目管理和开发模式,进行软件测试项目实训[6],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个测试小组,每小组成员不超过7人,每组分配不同的软件项目,如工资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酒店预订系统等。小组成员模拟与体验软件测试工程全过程工作职位和角色,使学生全过程适应工作职位的要求。

各项目小组在测试项目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开发阶段,撰写各开发阶段相应的文档,并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设计典型测试用例,使用不同的软件测试技术和测试工具,完成不同的测试目标,并进行回归测试,以实现软件测试各单项专业知识与技能整合运用的目标。在整个测试过程可以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各项目小组通过演练项目开发,不仅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还让同学们对软件开发中各个角色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也更深刻的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加强校企合作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思想,经常邀请企事业、软件公司里一线软件测试人员或软件测试组长和项目经理,来学校为学生做定期讲座,或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利用假期或其他时间,安排教师学生进软件公司,一起跟进项目开发测试。目前本校已经连续两年安排教师学生去齐鲁软件园,进公司一起进行项目开发测试工作。效果不错,参加实训的软件项目综合实训的教师软件开发测试能力有较大提高,并且学到一些最新最实用的软件开发测试技术。

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软件测试这门课程兼具理论与操作,目前大部分院校考核方式与理论考试为主,这种考核方式会促使部分学生考前抱佛脚,考前死记硬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理论考核之外,还应注重学生综合知识和应用能力方面的考核。建议课程考核应该包含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发言与讨论)、实验、综合实训、理论考试这几部分。采用这种考核方式,促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课堂踊跃发言,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适当加入一些最新的游戏测试

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是泡在网吧里玩游戏,有很多同学一有时间就玩手机游戏。学生对最新的游戏内容比较感兴趣,游戏测试也是软件测试的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游戏测试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取双证教育

实行“双证教育”模式[7],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学习无缝对接,学生毕业后不仅能获得国家劳动部高级职业技能认证证书、拥有扎实的操作技能,同时还将获得国家承认大学学历证书。双证教育使学生专业能力更强、职业素养更高、综合素质更好、更符合企业用人标准。

测试工程师有高级测试工程师、中级测试工程师、初级测试工程师。根据高职学生的能力特点,应该把高职学生定位在初级和准中级测试工程师,具有一定的设计方案的编写能力,能利用测试工具完成一定的测试任务,并能够执行功能测试。

2 总结

通过在本校近五六年的软件测试教学实践,发现软件测试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改进,融合软件测试知识点分阶段教学,采用案例驱动和双证教育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和教学实践这些措施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质量也有较大提高。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刚刚起步,很多工作处于摸索阶段,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合格的软件测试人才。

参考文献:

[1]程茂,温静,吴玉洁。《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117-120.

[2] .

[3]赵斌。软件测试技术经典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

[4]葛汉强。高职《软件测试》课程分层教学之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8):105-107.

[5]邵谨荣。高职院校《软件测试》课程的案例教学探讨[J].职教论坛,2011(4):53-54.

[6]印梅。高职“软件测试”课程改革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111-112.

软件测试课程总结【第三篇】

关键词:市场需求;软件测试;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4-3353-02

Course System Research of 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Based on Demand of Talent Market

ZHENG Hao, LIU Jian-fang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 the actual needs of talent market at first, and then set up the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software tes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Paying more attention on the application, we want to construct course system to meet the market, which has deep foundation and strong skills. All of these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Key words: Market requirement; software testing; Curriculum system

最近的年度软件测试行业专项调查报告显示,社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可人才市场提供的人力资源、实际能力却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目前国内对测试人才职业化培养体系还不够充分,现行的传统教育体制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技能培训,导致了软件测试人才告急。如何结合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构建适合的课程培养体系,成为软件测试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的问题。

1中国软件测试行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在我国,软件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也就是这短短十几年。在前面的兴起和发展壮大阶段,一般的软件公司都是重开发轻测试,甚至存在把测试工作都放在用户那里去做的错误思想;追求眼前功能的实现,开发软件追求“短”、“平”、“快”。不太考虑性能和功能的优化。软件测试以往一直被中小IT企业所忽视,只有一些知名企业才有专门的软件测试人员。

现在,更多的国内企业认识到测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国内测试人才的储备相对较少,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中国软件人才缺口超过100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为软件测试人才,缺口达到30~40万。但由于软件测试的重要性是近几年才被充分认识到的,高校教育和企业培养都还没有跟上,致使软件测试需求严重供不应求。

分析年度软件测试行业专项调查报告,目前对测试人员的素质和要求逐步提高,测试人员不仅应掌握相关计算机知识背景、软件工程基本知识、熟悉项目编程语言、熟悉项目技术架构及需求内容,而且要求工作有责任感、独立分析能力及团队精神等方面。其中“动手能力”和“实际经验”是软件企业在招聘软件测试人员时最为看重的,而这也恰恰是很多求职者的“软肋”。

2现有软件测试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2007年,我校软件学院认证管理中心被授予计算机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基地。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以及软件技术专业均开设有软件测试相关课程。由于软件测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采用精讲多练的原则开展教学,即学生通过大量的上机实践,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软件测试用例设计、开发、执行能力以及软件测试的管理能力。但在具体实践教学组织中,教师普遍感觉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具体存在的问题有:

1)对实践课程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够,软件测试开展的不够彻底,测试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规范性;

2)缺乏合适的教材,同时教师缺乏相应的实战经验,导致教学上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与具体应用脱节,尽管教师都能很好的讲解软件测试理论知识,但却由于缺乏合适的测试案例,没有将理论教学内容和最新相关技术结合,使得学生思维局限性大,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教学方法和手段因循守旧,学生对软件测试职业存在一些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

3基于人才市场需求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人才市场需求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体系研究主要是分析目前人才市场对软件测试行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掌握软件测试人才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同时调查研究在学生对前续课程的掌握情况,以及目前所具备的相关职业素养的程度,计划从技术、沟通协调能力、经验和技能、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分别对岗位需求和学生水平展开调研。

课程体系目标定位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知识基础,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软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作为该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构建厚基础、强技能、注重技术应用的适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将以软件技术为基础,测试理论与技术为核心,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理论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软件测试思想和基本理论;熟悉多种软件的测试方法、相关技术和系统地软件测试过程;会熟练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并熟悉几种自动化测试工具,从而从工程化角度提高和培养学生从事大型软件的测试技术和能力。

同时在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培养与提高项目测试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编写测试总结报告等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体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通过具体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的黑盒测试技术、白盒测试技术、自动化测试工具。2)让学生了解测试流程,掌握测试总结报告的编写。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软件缺陷的描述,并能结合项目设计出较完善的测试用例。

3)了解Web系统的测试范围,使学生能在应用场景下联系实际和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

课程教学内容选取

结合课程体系目标定位,该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主要是基于人才市场需求,厚基础、强技能、注重技术应用。总学时共72学时,其中理论和实践各36学时。结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软件测试技术课程包括以下几部分:

1)软件测试基本理论及方法:包括软件测试的概念、测试的原则、用例的设计、各种测试方法及技巧,测试策略。同时通过实验掌握软件测试的步骤、方法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2)测试流程及文档写作:软件测试流程、各阶段的文档编写;书写测试计、测试用例、测试报告、产品安装手册、产品使用手册。在实践环节,通过SATM系统让学生掌握软件测试流程各个阶段的相关技术、测试相关文档的写作技巧。

3)系统学习软件测试的各种工具,包括:自动测试工具WinRunner;压力测试工具LoadRunner;测试管理工具Testdirector;流程管理工具CVS;JAVA单元测试工具Junit。要求学生掌握自动化测试理论与方法,熟练使用常见测试工具。

4)软件过程控制与质量保证:软件质量的概念及软件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测试项目的范围管理、人员组织结构、理解测试的配置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等。

5)项目实训:引入具有真实企业背景的软件测试案例,充分考虑人才市场的需求,突出强调工学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实际项目掌握实际工作中开发和测试的流程,使用相关工具,完成各种测试目标,实现软件测试实践环节单项专业知识与整体技能综合运用的目标,提高测试能力和积累相关经验。

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为构建厚基础、强技能、注重技术应用的适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突出强调职业岗位针对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做了一下改进:

1)突出工学结合:在讲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入具有真实背景的软件测试案例,并结合理论知识讲解将案例进行改造,使案例的分析应用与理论知识相呼应。目前市场上IT公司在招聘测试人员时按照所需技能的不同,将测试人员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测试工程师、中级测试工程师和高级测试工程师。分析不同等级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针对初级和中级的技能要求循序渐近的展开教学。使通过此教学改进,既弥补了教师缺乏实战经验带来的不足,也使学生能较真实的接触到实际应用,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接轨。

2)强调团队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实施“1-7”模式,即在实验课教学中,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分组完成各项任务。在实验初期由教师合理分配各团队成员间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基本岗位技能。经过两个实验任务的完成,每个团队挑出一名同学为项目组长,模拟公司招聘的形式,招聘4~6个组员组建自己的团队。后期实验任务的分工由团队组长负责项目进展、分工协作、制定测试计划等工作,其他小组成员则按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如编写测试策略、设计测试用例、撰写测试报告等,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为了全面培养学生,在不同的任务中,组员通过角色互换,充分发挥其沟通能力及综合技术能力。在学期末,通过团队评比,以提高平时成绩的形式对表现优秀的团队进行奖励。通过此教学手段,可以培养加强学生面试技巧、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竞争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培养。

4结束语

基于人才市场需求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体系研究定位在对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分析之上,针对软件测试人才的特点要求,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转化为教学中的具体目标。构建厚基础、强技能、注重技术应用的适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朱少民。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古乐。软件测试案例与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马民生,马友忠,任刚。以就业为导向的软件测试实践课课程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4):241-242.

[4]刘伟。独立学院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广西教育。2009(24):31-33.

[5]贺平。软件测试课程开发[J].计算机教育。2006 (12):55-58.

软件测试课程总结【第四篇】

关键字:软件测试;实践课程体系;项目实训

0 引言

《软件测试技术》是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适合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开展相关教学,即让学生多上机操作,逐渐提高软件测试用例设计、开发能力以及软件测试的整体管理能力。然而在实际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感觉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理论与应用脱节,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学生积极性不高等。

1 软件测试行业现状和学生认知水平

媒体报道,国内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的比例是8∶1,而国际公认的行业标准实际上是1∶1,这一点上国内测试行业与国外的差距比较大。随着软件行业的蓬勃发展,用户对软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软件开发企业软件测试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因此自动化软件测试已经成为项目测试的一大趋势[3]。并受到原来越多的重视。

软件测试课程一般到大三才开设,而大学高年级学生往往偏重于对技术的学习,因为技术往往是可以现学现用的,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软件工程知识反而不太感兴趣了。实际教学过程中关于软件测试流程、团队等工程化内容的描述往往让学生觉得比较抽象且教条化,然而这些工程化知识又是学生毕业后适应当下的软件行业需求所必要掌握的。

2 现有软件测试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有软件测试技术课程重点讲授的是理论基础知识,含离散数学、图论和测试基础知识以及测试用例,开发各阶段的具体应用往往被忽视,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方面的内容尤其缺乏。高校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软件测试实践课开展不足且不规范。教师大量精力放在讲授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上,实践中的使用这些测试用例却较少。实验案例通常有NextDate问题、三角形问题等,都是一些课本上常见的,设计也较单一,缺乏真实性,难以提升学生的技能,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毕业后学生普遍反映,软件测试工程理论知识教的很全,但就是不知道怎样灵活应用;相反,在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工作实践后发现,工作中真正需要的知识并未掌握。

目前,相关配套的软件测试实验教材比较缺乏,实验内容基本是由任课教师自行设计。这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问题不是很大,但对于没有实际项目开发经验作为支撑的年轻教师,就无法把握如何采用恰当的用例来验证相关理论知识,也难以设计出实用的实验内容,学非所用,导致学生无法掌握今后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即使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大多缺乏实战,尽管能很好的教授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合适的实践教材,加上实验条件等各种因素制约,也难以的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实践培训,导致高校重理论轻实践成为普遍现象。因此,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顺应社会需求显得格外迫切,必须面向企业,了解岗位要求,而不是“闭门造车”。让学生能学到适合企业所需的技能,毕业后可以以一个“经验者”的身份进入人才市场。

3 《软件测试技术》实践课程体系研究

课程构建原则

高校应以软件测试所需的知识、技能为先导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充分调研软件测试工作的具体内涵,仔细研究对应的知识、技能以及素质要求,课程内容也应强调当前以及未来就业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体现知识、技能和素质三者的结合[6]。

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行业内需求,在建设具有特色的软件测试课程时建立实验、实训和实习等不同层次的实践课,通过多项目的练习,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课程教学探究

在软件测试技术实践课程环节,引入具有企业背景项目的实训。通过这些真实测试案例的引入,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充分体现出工学结合的特点。通过对实际项目的操作,使用相关测试工具,完成对各目标的测试,提升学生的测试能力同时积累相关工作经验。

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个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具体测试案例的教学法。首先,组织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每个小组5~6个人,给每个组起一个名称。要求每个小组在课程实施前完成同一个模拟软件“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的开发。模拟软件开发完成后,由各个小组交叉测试其它小组开发的软件。在测试课程中,要求学生对软件系统进行单元测试、功能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该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软件测试前期的课程有《基于Web的Java开发设计》,同步开设的课程有《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所以在实践环节我们选择“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作为测试对象,能让学生快速具备软件开发的能力,以及掌握软件系统测试所需的技术。

2)每个人都喜欢挑别人的错误,相互测试对方所开发的系统,可以形成竞赛,有利于发现问题,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同时也便于组织课堂讨论以及对各小组实践结果的评价。

3)学生通过一整套测试课程的参与,能够了解一个具体项目的完整测试过程是个什么样子,真实展现了实际工作中软件测试的方法和要求。

但由于学时和学生能力的制约,在本实验课程中,主要针对还只是初、中级测试人员,主要是为了帮助毕业生在踏上岗位后可以顺利从事不太复杂的测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高级别测试以及测试管理之类的工作,比如制定测试计划、各种设计的论证、测试结果的评估和总结,恐怕还需要经相当长时间的实战,累积足够的经验才能胜任。这些工作经历,仍然不是课堂所能提供的,我们的目标就要是培养出具备从事这项工作潜能的新手。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也只能够在理论教学中予以概述,不在实践课中安排具体实验。

为了适应实践课程需要,我们设计了8项实验内容,该设计旨在让学员通过实训,将来以一个“经验者”的身份进入人才市场。该项目模拟“企业项目管理者”培养“新人”的模式来安排实验进度和内容。虽然现实中软件测试是始终贯穿于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但对于未参加过工作的大学生来说,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模拟“企业项目管理者”通常还是按如下流程培养人才:单纯性测试的实施、测试环境建立、测试设计等等,按照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的顺序逐步深入实践,并在提供的测试案例中人为的加入一些缺陷,以便学员在测试时去发现、分析、修改这些缺陷[7]。因此,我们专门设计了表1所示的实验内容。

通过以上8个实验内容的实践,可以让学员掌握单元测试以及集成测试的具体实现方法,熟悉各种测试工具的运用,了解系统测试的实施。经过这些实际训练,学生将来以初级测试工程师的身份投入到测试工作中。

4 总结分析

实践证明,软件测试技术实践课程体系研究针对软件测试行业及人才的特点要求,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转化为教学中的具体目标。从知识、能力、素质多方面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设置合适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了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2007首届中国软件测试从业人员调查报告[DB/0L],2007

[2] 钟素芬, 叶明芷。 软件测试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9).

[3] 钟元生。 软件测试实践教学特色的构建实践[J]. 电化教育研究,2006(10):62-65.

[4] 胡宏银。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6):11-12.

[5] 李绘卓,唐峻,范勇。基于案例的软件测试实验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7(5):7820-7821.

35 9479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