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公正的影响汇聚通用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传统文化对公正的影响汇聚通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传统文化对公正的影响【第一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渊源,而且对现代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分别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思想“学而优则仕”“非所宜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出批判性的分析,启发大家重新思考传统文化与我们未来的关系,通过理性做出判断,更好的让传统文化服务于现代社会。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开始越发的关注精神生活,越发关注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说大义,谈古今。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必然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第一,“学而优则仕”儒家在中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两千年之久,它的理念即便是仅为知识分子学习,也早已渗入民间,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社会。西方的封建制度中,君王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直接的统治整个国家,更多的是自己封地的领主和其他领主效忠的对象。这一结构的先天缺陷就是国家结构松散,且君主缺乏人才参与国事,导致战事的频发,生产力发展落后。相比而言,中国的封建制度在文官的选取方面远远优于同时期的西方。“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普通人通过读书,通天文,晓地理,得治国安邦之术,而后辅佐君王。它一方面是高度大一统的体现,另一方面,确实是聚拢全国人才的有效方法:君主完全掌握国家的一切,朝廷作为权利中枢集中管理国家,国家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获得所需的人才来辅佐君王,这一切使得我们国土可以很辽阔,人民可以相对长期的处于战乱较少的状态下,集权统治使得一切都更加平稳。
民众通过读书获得才能,在施展才能的同时获得地位,这样,官在民众中的地位就高于常人,也就形成了“官本位”。“官本位”的思想使得民众阶层,包括普通的地主阶层与统治阶层越发分化。它决定了人在很大程度上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都是处于私利,这一点与《国富论》中的观点是一致的,不过儒家,或者说最终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却冠冕堂皇的冠之以“贵长而尊官”、“以吏为师”。谁一旦当了官或做了什么长,便在社会上受到尊敬,而不问其政绩如何。这使得官场一面代表着管理一方水土,另一面代表着尔虞我诈;一面代表着光宗耀祖,另一面压榨着贫苦大众。
官本位的思想在当今的社会依然影响深远。官员明显凌驾于普通人之上,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并不一定是好事。表面上这样可以社会稳定,但实际上,社会基层与管理阶层没有很好的沟通,两者的利益关系容易脱钩,这样会阻碍社会向更自由的方向发展。时常听到民众动焉上访甚至有人还假上访来达到春运免费坐车回家的目的,它的本质是两阶层利益的不对应以及力量对比的悬殊差距的表现。官本位思想会导致社会普遍倾向于强化行政职权,这样又会导致法治建设的滞后,阻碍法治社会的建成。当然,行政强化并不一定总是负面影响,但在中国整体的经济水平即将跨过动荡区的未来几十年内,过分强化的行政力量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学得好不一定非要当官,当官也不一定就可以谋到私利,人民更多的依靠民主化、法制化来管理,这才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正确途径。
第二,“非所宜言”《易经》中一句“君子以慎言语”为后人阐明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不要说不该说的话。后世有不少劝人谨言慎语的名言警句,如“慎言不哗”、“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风流不在谈锋上,袖手无言味最长”等等。历史上也常有“不慎言”大臣遭皇帝贬黜甚至赐死,都在告诫后人要少说话,说好话。
自从孔子作《春秋》就有了为“尊者讳”的做法,司马迁作《史记》也受其影响,掌权者对历史的“篡改”也算是来源于此,人们争相说好话,而对“不该说的话”则经常避之不提;然而儒家的思想是要辅佐君王,由此又有不少人讥讽世事,直言谏主。前者做多了是阿谀奉承显而易见,而后者做多了也绝非什么好事。若皇帝较为软弱,进谏的自然就多。可是问题在于大家都在进谏,真正的目的却掩藏于后,为王者也难辩真假;若皇帝铁腕统治,又会使直臣不敢进谏,增多溜须拍马者。前者有万历皇帝,一气之下再不上朝,后者有明祖朱元璋,落得个暴君的名号。
言论的两面性导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人格分裂。国人说话很多时候讲求的是圆滑,这本来没有什么,但经过了数千年的发酵后,事情与原来的方向已截然不同。当初孔子为“尊者讳”是为了微言大义,把历史变成了教科书。到了北宋,就已经发展成公然大幅度修改历史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凡是强求入世的,都要求人正直敢言。但是,到了明晚期时,买直求荣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到了现在,不说话、说好听的话、说不好听的话,各有用武之地。这些语言表述已经把我们本就错综复杂的社会变得更加复杂,且过多的矫饰导致的言语的不可信,小则使得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失真,大则使得媒体舆论失去应有的`监督作用,反而变成传播风言风语的大平台。这样的结果显然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当然仅就个人而言,精神分裂一些或许也是生存的法则之一,但它将也是我们社会言论本质变革的最大阻力。
第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我们自小就被教育的做人典范之一。与之相似的还有很多,但是这一条是最能承接我们上面谈的话题。严于律己的人,做事一丝不苟,严格要求,意志坚强;宽以待人的人为人大度,不拘小节,处事随和。不用太多的思考就能发现,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人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需要治疗。理论上讲,严于律己者一定也是严于律人的,因为社会中的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一个社会人要处理的许许多多涉及各个方面的事务,从工作社交到吃喝睡觉,他是和别人联系在一起的,他的一切行为是存在于群体和社会中的,严于律己则一定会严于律人,宽以待人则一定会宽以待己。
其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本就不是一句话,“严于律已”出自南宋陈亮的《谢曾察院启》,“宽以待人”则出自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是后人出于我们一贯的“理想化考虑”,为教育未成年人而拼凑在一起的。这种无视逻辑的理想化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妇孺皆知的蜀相诸葛亮就是一个例子。诸葛亮在明知蜀国国力不支的情况下,常年征战,南征孟获、北出祁山,终将蜀国国力耗尽。如果说诸葛亮的失败是他个人战略估计不足导致的,那么后世对诸葛亮的崇拜就不那么正常了。我们理性分析后应该明白诸葛亮过分激进的战略会导致严重后果,却依然对他的六出祁山大加赞扬,最差的评价也是惋惜,却少有批评。即使知道错误,却依然歌颂它,这样的评价或许更多的是出于对精神的肯定,但在肯定精神的同时,也肯定了他的“理想化”。于是诸葛亮的“光复汉室”就一直被歌颂着流传下来了。无独有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已是妇孺皆知。或许官场的黑暗所致吧,范仲淹为官的表现和这句话所表达的还有不小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句话也是一种“理想化”。
传统文化对公正的影响【第二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林则徐是我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晚清统治岌岌可危、国家民族面临重大生存危机之时,在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林则徐开始以不同于以往的视角看待西方世界,开始思考有效的救国救民方略。他关注现实,注重实效,尝试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变通自己,开始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步伐。这些行为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即壮大自己而“制夷”,在“制夷”中得以振兴富强。但是,近代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等传统思想的内在发展,作为统治阶级,作为君主专制统治的维护者,林则徐的思想又不可避免处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框架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一、引言。
19世纪初叶,中国君主专制社会已从“康乾盛世”的顶峰上往下跌落,传统思想的两大支柱“宋学”与“汉学”也逐渐走向穷途末路。而产生于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学风却受到社会的注重。这种经世致用思想的兴起,正是当时专制统治阶级内部思想变革的主要表现。嘉道年间,针对当时社会的破败和汉学的僵化,经世致用思潮再次兴起,意在改革时弊,学以致用。鸦片战争前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君主专制社会危机四伏。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促使一批眼光敏锐的知识分子,进一步探索和寻找中国社会摆脱困境与危机的良策。(本网网)他们以传统经学为依托,以匡时救世为己任,对内主张整饬吏治,改革弊政;对外提倡学习西技,抵抗侵略,从而逐渐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一股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林则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林则徐在中举前,就读于福建鳌峰书院,受到该院注重“明礼达用之学”理念的影响。他在18中进士入翰林院,在那个时代,一方面是乾嘉汉学盛极一时,诸多士子或是埋头于注经考据,或是著书空言以对;另一方面则是士大夫们或者只注重儒经的章句集注,或者干脆为官不去读书,而去应酬各类交游。主持福建鳌峰书院的教习郑光策便指斥,“近日学者,气习污下,奔竞卑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鳌峰书院格外注重培养学生对真才实学的追求,尤其是林则徐的导师郑光策更为注重经世致用的学风,这是林则徐后来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夷务处理的重要原因。
林则徐的经世致用思想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他提出“民惟邦本”,关心民情,在江苏等地革除弊政、兴修水利,并对吏治、盐务、漕运等作了有益的改革,对赈济灾荒不遗余力,被民间誉为“林青天”;另外,他致力于探究当时社会面临的两大问题:解决鸦片危害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和统治危机。相对于龚自珍、魏源等偏重于理论的经世思想者而言,林则徐显得更加实干,他通过实践从一个单纯匡时济世的封建士大夫成为学习西方、师夷制夷、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中外形势急剧变化下,林则徐认识到知夷情、办夷务的重要性,他组织翻译外国报刊书籍,编辑《华事夷言》、《四洲志》等书报,支持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在与英人的交往中他逐渐认识到,中国的武器技术水平太过落后,与洋人根本不在同一等级,他在致友人的私函中曾经写到:“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于是他大力推动购置洋武器,增强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从以上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林则徐强烈地不满于当时空疏无物的学风与官风,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实实在在的先进技术,强国保国,从而有效地抵御外夷的侵略。
林则徐虽然在对待夷务时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夷夏之防”的观念,主张从西方的富国强兵之道中探索“制夷”之道和救国救民的真理,“采西学”、“制洋器”。但他作为专制统治阶级的一员,终究无法挣脱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深刻影响。
首先,中国自汉唐盛世以来,某种民族优越感已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中,这种传统观念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与延续性。虽然与大部分传统知识分子相比,林则徐已经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中国的相对落后,但其骨子里“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依然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对待英国以鸦片贸易之名掩盖侵略意图的行径,他认为“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至多不过是)“和约夷埠一二兵船,未奉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奕,虚张声势”。在外国军队实力问题上,他认为“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英国要攻中国,无非乘船而来,它要是敢入内河,一则潮退水浅,船胶膨裂,再则伙食不足,三则军火不继,犹如鱼躺在干河上,自来送死”。更令人咋舌的是,在一份拟交英女王的文书中他写到:“大黄、茶叶、湖丝等类,皆中国宝贵之产。外国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从他的这些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则徐对外国侵略者的认识和看法是十分幼稚片面的,他骨子里依然存在盲目自大、轻视外敌的情结,过高地估计了中国在与“外夷”关系中的地位,没有意识到中国实际已处于十分危险被动的境地。
其次,尽管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提出了许多相对先进的思想,但从他的为官之道来看,他并未跳出君主政治条件下士大夫绝对忠君意识的窠臼,有着强烈的权威认同和权威崇拜。林则徐的改革意识虽已觉醒,但面对道光帝的妥协态度,面对其他朝臣的强烈反对,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并恪守对专制君主的绝对臣服,他选择将改革的'愿景深埋于心。这其中浸透着他心中忠君意识与爱国情怀的冲突斗争,何尝不是一种辛酸和无奈。甚至,当道光帝不接受林则徐的建议,派琦善到广州搜罗林则徐的罪状,终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的罪名将其革职之后,尽管对于这种不公正的处理,林则徐“不敢不懔天威,亦不敢认罪戾。惟事之本末,诚不得不明白上陈”,但他终究还是认同于专制君权的士大夫,“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的诗句也揭示了林则徐根深蒂固的忠君意识。
总之,林则徐的经世致用思想依然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约束中,并没有对传统文化做出本质的更新,实质上还是维护中国固有旧传统,试图通过枝节的学习来弥补,具有明显的“补漏”色彩。
不可否认,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的经世致用思想,是在中国社会交替时期出现的一大进步。一方面,它打破了“万马齐喑”的沉闷风气,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针对当时社会的严重弊端和民族危机,初创了“开眼看世界”的全新观念,充当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启蒙的先驱,迈出了向西方国家探寻真理的步伐,符合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对国计民生具有积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另一方面,由于它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下,主要服务于清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因此依然有着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第一,林则徐的这种经世致用思想,在认识深度与广度方面都较为浅薄。文化一般分为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学习制造洋武器、开办工厂等举措,是对西方“器物”与“技艺”的学习,还停留在文化的表层;而对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学习,才真正触到一种文化的内核。林则徐作为大清朝臣,是专制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其改革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经世致用这一指导思想,决定了他的学习对象仅限于西方的坚船利炮,而对制度、文化避而不谈。他并没有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当然也不可能认识到其经济、思想、政治、制度以及文化的先进之处,更不可能动摇专制统治的根基去学习西方。仅仅停留于“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形而下”之器,虽然引进大量机器设备和军事武器,打破了迂腐顽固的卫道士的封锁,为学习西方、输入西学冲开了一条小径,但却未能真正使中国走向独立自强。这是林则徐经世致用思想最大的历史局限性。
第二,林则徐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并不是积极主动的,而是产生于消极被动的情景之下,当西方侵略者逼近家门,他才对其“坚船利炮”的威力产生了被动的回应。鸦片战争就是中国近代第一记重重的鞭子,抽打在中国人的身上。正因为这难当的疼痛,中国人才被动地打开久久关闭的门户,以“救亡图存”、维护统治为目的,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但是,仅仅只学技术,其他方面一切免谈。这跟前文提到的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也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天朝上国”的统治阶级,居高临下、独善其身的观念使林则徐并不会主动放眼世界,去观览其他文化的先进之处。只有当外夷的坚船利炮强行轰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他才被动地看到了先进与落后之间的巨大差距,被动地考虑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五、结语。
从宏观上看,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倡西学之始,开新学之路”的第一人,也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他秉承经世致用的指导思想,有意识地了解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社会经济文化情况,最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为近代的爱国思潮与图强之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种经世致用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包括“天朝上国”的盲目优越感、对“外夷”的轻视与排斥、对专制君主的效忠与服从、对专制制度的坚决维护等等。这些思想意识上的固有弱点导致他的一系列强国之法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没有使中国的国力真正增强,有效抵御外来侵略。尽管如此,林则徐的努力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步伐,有较大的历史功绩。而其经世致用思想受文化传统与阶级、社会条件的限制,具有局限性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应抱着一种宽容的心态,赞扬其功绩的同时,理智客观地分析、理解其不足之处,还历史人物以真实面貌。
传统文化对公正的影响【第三篇】
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2.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3.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传统文化对公正的影响【第四篇】
摘要: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工业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学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主导世界的现实,决定了无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现在处于怎样的状态,走向现代化,这是它的必然趋势。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争论。这一历史现象鲜明地揭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须弄懂搞清问题。
关键词:
传统文化对公正的影响【第五篇】
论文摘要: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他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建筑与文化关系密切,建筑在不同时期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儒家礼教、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民俗文化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与文化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古代建筑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体系?1。
一、儒家礼教等级制与中国古建筑。
儒家建立了一整套等级森严的伦理规范,直接影响到传统建筑的布局、造型和色彩等方面。
中国古典建筑多以中轴线布局,主建筑为中,次要建筑在两侧,左右对称,以众多的单体建筑有序的组成一组建筑群体。这些单体是以中心建筑为核心,布局有严格的方向性,等级分明,层次清晰。其组成的方式是严格按照儒家“尊卑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的思想。纵向以北为上,东西为下,横向结构以左为上,以右为下,居住方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也都带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对内外檐装修、屋顶瓦兽、梁枋彩绘、庭院摆设、室内陈设都有严格的限定。如中国传统屋顶就分九级,其中以重檐庑殿顶级别最高,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十字脊顶、盝顶、盔顶。硬山顶等级最低,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
中国古代建筑对建筑物的装饰色彩也有等级划分,总的来说以黄色为尊,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调,而民居却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2。
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古建筑。
老子提出“天人合一”观点,认为人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主张顺应自然。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聚落选址、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设计布置,直至取材及营造技术各方面。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所生成,由此决定了宇宙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黄帝工经》),阴阳是生命的核心,住宅是生命的载体,中国民居正是以阴阳合成的观念,塑造了以院落为中心和单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建筑空间外为阳,内为阴,高为阳,平为阴,屋宇为阳,院落为阴。在房屋室内设计中,院落承接阳光雨露、日月精华,纳气通风,具有“通天接地”的功能。以过厅、穿堂把院落和室内联在一起,由于木结构框架系统的优点,使墙不承受上部结构的压力,就可以任意开窗,特别是在南方,通向庭院的一边,常常开满一排落地长窗,一打开,使室内外的气流完全贯通。在密集的居住状态下,成功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隔热、反光和防噪等等问题。
在取材方面,中国的古建筑是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木材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天然的,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心理需求,木材较之石土更具有生命力,它本来就有自然的纹路,而且坚韧,便于加工,适合做房屋的各种构件,这还很好的和中国中庸的传统思想相契合。
中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他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在建筑空间上,不像西方建筑那样用超尺度的高大、空旷来表现建筑的庄重和神性。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坚持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即是以人体尺度为原则,既要求“大壮”,又要“适形”,建筑高度和空间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等建筑也常用小尺度的“院”不断有规律的衍生来产生雄伟建筑群。而且建筑造型和高度还会考虑周边环境,通过跟自然的借用,即是“托体同山阿”,使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也是“天一合一”思想的最好体现。
在建筑细节营造上面注重精致、隐借,不刻意加以装饰,以图案的美化和线条的丰富来柔和建筑造型,而这些构建在建筑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运用得非常灵活和巧妙,它不但具有造型、装饰的多重功能,还起到增加屋檐伸出的长度,缩短梁枋跨度,分散节点处的剪力。此外,用各种吉祥富贵的图案,浓烈色彩绘制的梁柱,与白色的台基相衬托,具有浓重、鲜明的对比感,营造了建筑庄重、大气的氛围,其实它还承载屋面荷载,具有抗地震的功能。还有硕大的屋顶有着漂亮的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看都是曲线的,给予建筑一种柔美的自然之态,使之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形成了和谐统一。
三、民俗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早在殷周青铜时代就开始出现了显示贵、服、吉、利的厚禄,功名、得子、迎福、纳祥、聚宝、生财的福气,以及长寿、成仙等主题的建筑装饰图案。中国人民发挥聪明才智,使象征手法在建筑装饰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比如龙为神兽,它成为了帝王的象征;狮子被称为“百兽之王”,于是就成为威武、力量的象征,在民宅中常用于驱邪镇宅。古建筑对屋顶、门窗、铺地等部件都十分考究,在不同部件上绘制不同寓意的图案,既美观又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图案和建筑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中国的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最主要的载体。它充分体现以“礼”为国家文化精神核心,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期许,通过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挖掘中国古建筑的文化内涵,促使现代建筑吸取中国古建筑的精华,为今所用并继承发扬,使中国传统建筑体系能焕发新的生命活力。(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2]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刘志琴.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传统文化对公正的影响【第六篇】
日本茶道是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是日本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一个缩影,它汇集了日本园林、建筑、礼仪、书道、花道、陶瓷和料理等的特质,是日本艺术的综合体现。[1]目前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的研究,或从历史、内容、形式等方面着手,分析其与中国茶道的不同,或探讨日本茶道与禅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异彩纷呈。日本茶道从形式上看,似儒而非儒,似道而非道,似佛而非佛,但究其渊源,却脱离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樊篱,尤其作为其核心思想的“和、敬、清、寂”四谛思想,更是深受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的影响。本文拟通过对日本茶道的发展历程和特征的分析,以日本茶道“四谛”思想为切入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影响。
日本没有自生茶。日本茶道中的茶最初源自中国,其茶文化在经历了由复制、模仿到独立的漫长发展过程后,最终演变成特征鲜明的本土文化代表之一――茶道。
公元82017年,日本最澄从浙江天台山学佛回国时,带回茶籽并播种在京都比c山麓的日吉神社,从此日本开始了茶的种植。82017年,空海法师返回日本时也带回一些茶籽,并将之与唐朝宝物一同献给嵯峨天皇。[2](p23-30)平安晚期,茶在日本曾一度衰退。1168―1187年,荣西禅师先后两次到天台山学法,后著《吃茶养生记》,被尊为日本“茶祖”。荣西所传南宋制茶法,讲究“旋摘旋制、散叶保存,饮用时磨成粉、直接点饮”[2](p83)。自此,饮茶之风在日本逐渐流传开来,不过只局限于贵族、僧侣阶层。
佛教对日本茶道的影响是很大的,而径山寺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首屈一指。径山寺位于杭州东北52公里处的天目山脉,兴于唐,盛于宋:宋宁宗封径山寺为“五山十刹”之首。13世纪初,日本镰仓幕府的统治者们把中国径山称做“道之所在”,此地遂成为南宋时期日僧来华求禅的圣地。茶礼对日本茶道的影响更是不可忽略。1241年,日僧圆尔辨圆回国,带回佛学和儒学经典千余卷,并带回径山茶种栽种在故乡,指点当地人按径山茶的制法生产出了高档次的日本抹茶,被称为“本山茶”。[2](p96-100)不仅如此,圆尔把径山寺庄严的禅寺茶礼也传授到了日本。1267年,日僧南浦绍明辞别径山,回国时带回7部茶典(其中有一部刘远甫作的《茶堂清规》,其后两部分被后世抄录为《茶道经》)及一套点茶用具。据《茶道经》记载,刘远甫在无祖山曾开设了茶禅道场,并确立了“和、敬、清、寂”的茶道宗旨。若《茶道经》来历真实,则可以认定日本茶道的“四谛”思想是来源于中国五祖山的茶禅道场。
室町末期,被后世称为茶道“开山之祖”的村田珠光(1423―1502),提倡将“禅”“茶”结合在一起,即“禅茶一味”,并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日本茶道点茶法,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朴素”的草庵茶风。[3]草庵茶道标示着茶道文化的新发展,也意味着日本茶道作为一种融宗教、哲学、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体系已初步形成。之后,日本茶道创始人之一的武野绍鸥(1502―1555)继承并发展了村田珠光的事业,将日本和歌的艺术理念引入茶道,促使日本茶道向本土化、艺术化、正规化方向发展[3]。
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1)。千利休师从武野绍鸥,提倡简朴的寂静、古雅,以及含有珍惜一生中只有一次相逢之意的“一期一会”的茶道精神,创立了千利休流草庵风茶法,将日本茶道发展推上顶峰,千利休因此也被誉为“茶道天下第一人”。千利休把茶道规则解释为“四规七则”。所谓“四规”,也叫“四谛”,即“和、敬、清、寂”。“和”即“和谐”,指在茶事过程中要保持和谐的氛围,做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敬”即“尊敬”,要求茶事中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敬;“清”即“洁清”,主要指饮茶环境要干净、整洁;“寂”即“静寂”,要求参与茶事的人内心无他,一心茶事。千利休去世后,他的技艺被后人发扬光大,形成宗教色彩浓厚、组织形式严密的现代茶道文化,并逐渐渗透到日本各个阶层,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
传统文化对公正的影响【第七篇】
信用机制。
信用机制包含社会信用体系(信用信息的采集、评价和发布等),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合约管理、营销预警、商帐催收和财会制度等),信用中介机构的主体作用(资格认证和信用评价)等等。良好的信用关系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起到推动作用。目前,信用机制在我国还很不健全,对于私营企业的黑箱操作有关机构还往往无法有效地、经常性地、制度化地介入,使其信用度透明化。尽管中国的专业信用评级公司在80年代后期就开始出现,但其发展速度较慢,服务覆盖面相对较窄。以中央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基础的信用监督体系还相当缺乏,未形成规范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档案制度。各工商企业对其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的保障措施一般仍主要依赖法律(如:合同法、票据法、公司法)来制约,但成效不彰。
由于没有专门的、体系化的信用制度,导致与私营企业进行交易时所需支出的信息成本较高,经营者们进行成本一收益估算时往往要无奈地加上这样的经验性考虑,即遇到金额不到10万元的违约事件通常只能算自认倒霉。通常只是与私营企业交易的一方在事后才能得知企业的信用程度。因此,为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经济主体间很难形成稳定的横向信用关系,私营企业中的违约现象司空见惯,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如前一段时间曝光的工业油冒充食用油、毒大米、毒米粉、毒酒事件,以及其他诸如私自废除或中断合同、以假充真、以次充优、逃避债务、偷税骗税事件等等,其影响面之广、危害之深,已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20,仅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案件万起,商品总值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到私营企业。
信用机制的缺失除了导致私营企业的短期行为外,还导致了信贷服务的'缺失。从理论上讲,在利率给定的情况下,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根本因素是银行对客户对象的风险评级或认识。如果银行缺乏对企业客户风险的足够信息,就无法作出适宜的风险评级,从而也就不能合理地提供相应的信贷服务。
金融制度。
金融制度是私营企业经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制度,当私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扩大再生产成为一种需要,而其融资的资金来源几乎取决于金融制度。对于公司的最优融资顺序,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有这样的观点,“一个企业有好的投资项目需要资本的时候,先是内部融资,使用留利;如果留利不够了,再向银行借贷,或在市场上发行债券;最后实在没办法了,采取发行股票”(张维迎,:253)。我们不妨按照这样的一个顺序来看一看私营企业的金融制度。
首先,企业留利是指实现利润扣除按合同规定应交国家税费后的余额。在利润一定的前提下,税收制度对于留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行了新税制,并同步进行了分税制改革。新税制解决了部分会计核算较健全的私营商业批发户税负偏重的问题,有利于个体户、私营企业向规模经营发展。它顺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的原则,无疑对私营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是新税制带来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1)部分行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偏高。(2)小规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新税制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不得领用增值税专用发票。(3)新税制实行机构分设。私营企业由两套税务机构各自派员征管,难免会出现相互扯皮,重复检查。(4)税收优惠政策过多。据统计,除了税法、条例中规定的以外,截至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的税收优惠政策共有113项。优惠政策过多、过滥,必然会影响到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和经济发展效率。另外,各地方政府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出现了费多税少、以费挤税的状况。
[1][2][3][4]。
传统文化对公正的影响【第八篇】
本文从解析传统文化入手,重点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及阻碍因素,指出了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挑战.作者试图从文化的'角度解释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提出以科学的精神对待世界文化的观点.
作者:李杏丁振国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人文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刊名:理论月刊pku英文刊名:theorymonthly年,卷(期):2002“”(6)分类号:g04关键词:传统文化科技发展挑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传统文化对公正的影响【第九篇】
文化,是当前学术界持续思考的热点之一,牵涉到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外国、古典与现代、全球与地方、政府与民间、精英与公众等许多方面,因而不无道理地一再引发种种讨论或争论。这些探讨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是有益的,不过,其中留下了一个有待我们去填补的空白:当前中国文化的层面。在一种特定的文化内部,总会存在着若干种不同的文化层面,它们之间组合成为一个相互对立而又相互共生的整体。梳理这些文化层面,考察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对于这种文化的整体发展是有益的,这尤其会有助于建构这种文化的基本价值系统。那么,就当前我国文化的基本构成来看,我们的文化中究竟有哪些层面呢?它们之间结成何种关系?问题就提出来了。我在这里不打算普遍地纵论文化层面,而是着重从文学文本的文化层面角度来加以分析,即透过文学的文化层面而为揭示普遍文化层面提供具体的想象性模型和个案。因为,文学是文化中最富于表现力的想象性形态,完全可以承担透视普遍文化层面的任务。
文化(culture)的定义历来很多,这里仅仅采纳德国哲学家卡西尔(ernstcassier,1874—1945)的界说:文化是人类创造和运用符号(symbol)的领域,包括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和科学等形态,它主要处理人类生存的意义问题(注:参见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1、288页。)。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的符号表意系统,人类通过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去表达生活的意义。而文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每个民族及其特定历史时段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状况。一定时段的文化应是一个容纳多重层面并彼此形成复杂关系的结合体(并不一定就是统一的整体)。而就中国目前的情形来说,这种容纳多样的文化结合体往往有4个层面或形态(注:我自己在过去一度将审美文化分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种(见《从启蒙到沟通》,《文艺争鸣》1994年第5期),后来认识到不能忽略民间文化的存在。):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从文化价值看,这4个层面之间本身是无所谓高低之分贵贱之别的,关键看具体的文化过程或文化作品本身如何。每一层面都可能出优秀或低劣作品,无论它是主导文化和高雅文化,抑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上面的4个文化层面往往会渗透或显示在具体的文学艺术文本中,这就有文艺文本的文化层面。具体说来,这4个文化层面有可能同时并存于同一个文本中,这要求我们细心分辨各种文化层面在文本中的存在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但是,更有可能的是,它们中的某一种会在文本中居于相对主导的地位,这就使得我们有可能划分出文艺文本的文化层面:主导文化文本、高雅文化文本、大众文化文本和民间文化文本。
1、主导文化。
主导文化文本是指体现特定时代的群体整合、秩序安定或伦理和睦需要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文本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教化性,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统治群体制定的社会规范,以便教育、整合或感化社会公众。每个时代的统治群体都会有意识地书写或制作这种文本,并大力鼓励原来属于高雅文化的文人作家来参与这种旨在巩固统治性规范的书写工作,再借助行政手段加以传输和推广,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文学特有的审美感染力去达到教化公众的目的。自汉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统治群体对文学的控制或支配作用就获得了明确的合法性,从而推演出文学承受主导文化引导的历史。需要注意,主导文化文本并不一定只要直接的或者甚至赤裸裸的教化性,而可以把教化性掩映在富有感染力的审美表现中。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正是古典主导文化的典型范本。《前出师表》首先陈述了蜀国的“危急”情势,表达了一下自己“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的忠心,提出“开张圣听”、“亲贤臣,远小人”等等一系列的社会整合以及国家安定的方针政策。接下来,他又坦诚地表述了自己对君王的耿耿忠心,发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铮铮誓言,从而近乎完美地表达了一个臣子为报答主子的知遇之恩而全力以赴的忠诚之心和献身精神。最后他在《后出师表》里立下誓言——“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在这里,主导文化所追求的群体整合、秩序安定和伦理和睦等目标,以及个人的尽忠报恩之心都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就当代来讲,影片《生死抉择》也可以说是当代主导文化的代表性文本。它讲述了当今中国公众普遍关心的“反腐倡廉”故事。主人公海州市长李高成在中央党校学习一年后回来,立即被卷入自己工作过的中阳纺织厂工人的集体请愿**中,由此引发出自己也被牵连进去的重大腐败案件。李高成面临一个“生死抉择”:是把自己交给廉政还是留给腐败?作为一个关键人物,他的自我抉择确实成了事件进展的关键:只有他作出正确的抉择,才能确保廉政一方的成功。他在市委副书记杨诚的协助和省委万书记的支持下,经过短暂而艰难的思索,战胜了自我,作出正确的抉择,起来斗倒了以郭中姚为首的“腐败集体”,并由此挖出了其后台省委副书记严阵等,从而夺取了反腐败斗争的胜利。这部影片鲜明地反映了当今主导文化关于社会群体整合和秩序安定的要求。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主导文化历来扮演着群体整合等重要角色,至今仍然如此。不过,主导文化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体现**性,并且让自身的权威不是强制而成为令人倾心服膺的感动。
2、高雅文化。
高雅文化,有的称“精英文化”,是指主要表达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化文本。这种文本往往从知识分子或文人的个体立场和视角出发,去从事独特的形式变革,以便在这种新形式中传达对于社会生活的理性沉思、社会问题的批判性观察。这种文化文本的主要特征有三点:形式创新、社会批判和个性化追求。
高雅文化文本总是善于总结前人的形式惯例,并从现实生活和民间文化传统中吸到资源,创造出新的原创性形式。因而在高雅文化文本里,形式上创新的特征往往格外突出。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重要特征及现实意义。
1、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
文化,广义上讲,它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从认识论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2)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3)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4)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5)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6)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其次,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否则,就不会变为现实的文化传统。所以不能把传统文化简单地归结为“过去的历史”而应认识到它同时关系着现在与未来。把发展看成为“反传统”,其思维方式就是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立起来。其实,任何现代化只能从现实传统文化出发,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陈寅恪先生说过:“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波普尔曾针对那种妄图“彻底清洗社会这块布—创造一块社会的白板,然后在它上面画出崭新的社会制度”的理论,指出:“没有比毁掉传统的构架更危险的了,这种毁灭将导致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使一切人类价值漠不关心并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毁灭了传统,文明也随之消失。”所以对传统文化决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清除那些过时的东西。
再次,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看。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当然,由于各方面具体条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这只是作用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无的问题。所以各民族的文化应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不应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任何一个国家,作为人类世界组成的一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与发展,不能不对别的国家有所影响: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国家这样那样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给世界文明以重大贡献。当代西方许多的中国古代文化热,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因此,只有各个国家充分发挥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世界文明的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证。相反,一个国家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不仅不会有好的'发展,甚至会走上灭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这种教训的,其实,西方文化也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好的东西,也有糟粕,不可“拣进篮里都是菜“,如”拜金主义“之类,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西方文化也并不等于世界先进文化,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先进文化是以它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标志的。因此,学习与引进外国文化,必须作具体分析,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国家决不是全盘,引进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面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一面对本国文化进行革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化水平,由于传统文化能否现代化,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弘扬,关键在于人们用何种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消极因素,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就其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表现是:
第一、缺乏民主精神。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
第二、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第三、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第四、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3、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化需要社会实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才能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根本的结合点。
第一、发展市场经济经济的需要。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种经济是人治经济,一切由政府统管,政企不分,按长官意志办事,乱放炮抱粗腿界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国经济长期落后。现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制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励企业发挥主动性与竞争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与创造性,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的经济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的。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今天的经济,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将是后天的经济。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具有一定观念文化的人去从事的,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首先素养的人,就无法胜任,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
第二、它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规范作用—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与正当权利。这些都是现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却有很大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在法治思想上强调实行人治。法律仅作为治国的某种辅助手段,这种缺乏权利意识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就难以存在与发展了。
第三、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君子谋道不谋食”把“义”与“利”对立起来的旧的价值观的否定,从而增强人们的务实精神与进取精神。实际上,人们的实践活动,是离不开利益原则的。要保证市场经济所追求的价值的实现,不仅个人实践活动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学会按法办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m].济南:齐鲁书社,。
[2]尉迟治平.计算机技术和汉语史研究[j].古汉语研究,,。
[3张伟云.中国数字图书馆:一个并不轻松的选择[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
传统文化对公正的影响【第十篇】
论文摘要:中国拥有着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通过对现代室内设计文化发展状况的研究,从中看到传统文化对其的深刻作用和影响,加强传统文化的重视度,强调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支撑和源泉作用。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灿烂和辉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影响力是超乎想象的。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传统文化所带来的作用更是处处可见。作为室内设计师们,总想在设计自己的作品时推陈出新,打破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搞前卫设计。但实际情况都是无论设计者的作品多么的新颖别致,都还是能够在传统文化中得到解释,始终具有传统文化的种.种特性。
因为现代室内设计起源于西方的原因,中国现今的室内设计总是偏向于西方化,当然中式(明清为主)设计除外。但很多中国室内设计师渐渐意识到,中国人出于对西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不能真正体会其设计内涵和寓意,一味的模仿和照搬西方,只会使作品失去其民族性,变得不伦不类。所以要想创造中国室内设计的辉煌,必须要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什么是传统文化呢?传统文化就是从古到今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我们今天创造的文化,到了一定的时间后也就成为了传统文化。室内设计在各个方面始终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件室内设计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外形(表面特征)、意念、神韵。
比如说现在室内设计当中经常用到的瓷砖,我们经常看到一组组瓷砖拼合而成的造型,传达出某种意境,或者一组组被故意打碎的瓷砖碎片做成的电视背景墙,又或者是餐厅走廊墙壁及地面随意贴上一两片,形成装饰感极强的壁画和地面绘制效果。但是在这些设计中,都无一例外的显示出传统文化的因素,首先,瓷砖本身渗透着中国千百年来的陶瓷文化,其中饱含传统艺术的底蕴和功力,陶瓷文化贯穿着千年的文明史,也传达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情绪。而设计师并没有死板地去照搬古代陶的图象纹样,而是采用了极具现代感的几何图案还有现代的编排形式,无形中将传统的“陶艺”溶入到了现代室内设计当中来。
著名的人民大会堂澳门厅由王炜钰设计,他将我国古代园林设计中经常用到的莲池美玉,亭台园榭,翠竹杨柳,奇山怪石,传统形式的藻井式天花,统统巧妙的安放在现代化的室内,它既有中国古代园林中南方的秀丽、俊美,又有北方园林的庄重、华贵。设计中大量运用了传统元素,并且将其巧妙地应用在现代的室内设计当中,堪称古今结合的典范。又比如现在涌现出的众多仿明清室内设计风格的茶楼和餐厅,以及遍及北京城的各种古玩店等等。
这些说明传统文化中的外形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被广泛应用,现代室内设计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传统文化赋予现代室内设计更深的内涵,使其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气息。
现代室内设计讲究以人为本,敬重自然的力量,并且在整体的布局和空间分割上强调“气”的流通,通畅,经验丰富的设计者还会把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应用其中,并且风水理论已经开始在西方建筑和设计中得到重视,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给与现代室内设计包括其他设计理念上的巨大影响。
中国现代室内设计在空间分割上任然沿用着古人留下的方式方法,比如屏风、博古架、衣帽架、飞罩、鱼缸、帷幕等极有传统特色的分割器具还是被大量应用。人与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在室内设计中从未被忽略,也在无形中印证了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
环保理念已经成为室内设计所应遵循的又一准则,现代室内设计在材料的选用上恪守可以重复利用,能够降解,以及污染小等有益于环境的原则,提倡利用自然无污染清洁材料,比如阳光、风、地热等。
现代室内设计发展迅速,装饰材料,设备设施,家具家电的更新换代很快,设计者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合理设计空间,坚持环保材料至上,始终把握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观点,动态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即要求室内设计者既考虑发展有更新可变的一面,又考虑到发展在能源、环境、土地、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性。这些现代设计的理念无不是从传统文化而来。早在三千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均由道所生,所以世上的一切万物必須遵循道的規律,否則就会遭到惩罚。而佛家创立的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学说,也就是教育人们要遵循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自然规律。所以人必須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与当今的室内设计理念不谋而合,从中看出现代室内设计受其影响多么深远!
三、传统文化对现代室内设计“由繁入简”的启示。
设计学是一个十分宽泛的学科范畴,包括装潢设计,装饰设计,景观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服装设计等等。设计学中有一句话叫做“添一笔容易,减一笔难”,其中的含义是指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设计也包括绘画书法,都秉承“从简不从繁”的创作准则。崇尚运用最少的设计语言或者设计元素,来表达最丰富最精彩的意境,就像是服装设计并不是以服饰上的装饰物的多少来判断优劣;平面海报的成功与否也不会由线条、图形或者色彩的数量来决定;同样室内设计讲究空间分割合理,空气流通顺畅,反对过多堆砌,过分装修。
“从简不从繁”的创作准则绝不是对细节表现的完全抛弃,相反它是对细节的高度概括和统一,甚至达到了“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的地步,对细节的要求惊人地苛刻。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此处无声胜有声”以及“惜字如金”,早在几千年前《道德经》中就有说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可见“由繁入简”受到了中国传统老话“冗繁削尽留空瘦”的影响。
社会在不断进步,文化科技更是发展迅速,室内设计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始终存在于其中,无论室内设计的未来将如何发展,传统文化将永远相伴,也必将发挥其强大支撑和源泉作用,为室内设计的发展提供原动力。我相信,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会始终存在,并且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冬江.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史.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9.
[2]朱景美.在室内设计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网文,2009,3.
[3]刘旭.图解室内设计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4]田浩.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成都地区餐厅空间室内设计为例.四川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
[5]刘霏霏.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