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总结精编4篇
【导言】此例“校企合作总结精编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校企合作总结【第一篇】
一、周密布置。
结合八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精神,制定了《2020年市全国科普日校园企业科普联合行动活动方案》,明确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时间、参加人员、参观企业及行程安排,落实相关部门职责,切实保证活动有序开展。
二、创新方式。
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科普学习。邀请市职业中学数控专业的学生78人统一乘坐大巴到企业生产一线参观。结合学生日常所学的工学理论知识,通过参观铜产业从冶炼、生产、加工、精深加工全产业链生产线,让学生对我市特色产业有了更为全面直观的了解,让他们对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有了更为直观的概念;近距离观摩铜工艺品的打造,在学生心中种下了工匠精神的种子。
校企合作总结【第二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 林业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
0 引言
林业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专业改革之前的人才培养没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课程设置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企业元素没有进入教学内容,学生成绩评价往往忽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的考核。林业技术专业迫切需要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实践。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根据企业反馈和需要,结合市场导向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是一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隶属于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在林业技术专业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行业企业优势。学院积极与森工总局下属的企业沟通合作,成立了龙江森工职教集团,林业技术专业以此为契机,开展多方位的校企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全面开展林业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实践。
1 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共育
学院充分发挥学院依托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办学的优势,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一体化建设。在学院组建龙江森工职教集团的基础上,建立由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黑龙江中林绿源科技有限公司及黑龙江省第二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的一线技术骨干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林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站,以此为工作平台,探索校企共同办学的实际运行方式,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利用学院的教育优势、人才优势与企业的资金优势、资源优势和项目优势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体,大力开展校企共建。以林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站为平台,让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切实参与到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来。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打造“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共同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通过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让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环环相扣,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应用紧密结合,形成专业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指导、共同评价的运作机制,共同培养企业切实需要的林业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
2 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专业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林业行业人才需求为依据,校企双方共同深化以提高培养人才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紧贴林业行业人才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根本的人才保障。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建设促进林业技术专业持续发展。
专业与企业合作共同探索、研究和尝试“双环境工学交替,四阶段能力融入”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改革。在充分考虑东北地区林业产业地域气候特点的基础上,将学生在校三年(6学期)的学习过程划分为认知学习、职业技能专项学习、综合技能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兼创业培训四个阶段,在校区和林区两个不同的育人环境中完成工学交替的教学过程。
3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
校企双方开展对黑龙江省林业局和林业企业的随机抽样调查,对林业类岗位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根据调研结果,由专业教师、林业行业企业人员和职业教育专家共同研究确定职业岗位,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岗位分析表(表1)。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归纳确定岗位核心能力。
开发多门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针对性强的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开发涵盖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安排、教学条件等内容的专业教学标准。多方面尝试“交互式”教学法、基于榜样的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教学法,为林业技术专业不同课程寻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贯彻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单项目评价、多项目评价和综合项目综合评价等工具,全面实施以学生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为主要指标的课程考核方法。
4 建设和完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充分发挥学院企业办学的优势,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为保障,坚持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利用丰富的兼职教师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资源,构建“教师进林场,师傅进课堂”教学团队培养方式。以结构优化为主线,以骨干教师培养为支撑,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重点,以“双师”素质培养为导向,注重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和校企合作教师工作站的建设,将林业技术专业的教师队伍打造成一支业务精良、专兼结合、行业认可的“双师”结构专业师资队伍。
5 校企共建林业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
以校内外现有实验室、实训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整合组建林业应用技术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紧紧围绕林业技术专业“森林培育、森林调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三大核心能力为主线,深化校企合作,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按照“校中场,场中校”的建设思路,校企双方合作建成集生产性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师资培训等多功能的,具有高起点、高水平、高科技特点的,适应职业岗位技能模块教学的,科研、培训、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林业应用技术实训中心。
中心下设森林培育技术实践教学基地、森林资源调查实践教学基地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践教学基地三个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森林培育技术实践教学基地又下设种苗生产栽培中心、生物应用技术开发实训中心和森林保护实训中心。
参考文献:
[1]关继东,贺建伟。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41-47.
[2]孟国忠,周捍东。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5):13-15.
[3]韩东锋,钱拴提。高职林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10- 9413.
[4]苏付保,苏杰南,李荣珍,杨燕红,冯立新。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研究[J].广西教育,: 57-59.
校企合作总结【第三篇】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 职业教育
当前,高职院校处于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型阶段,如何才能构建起既充满活力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只有在充分吸收企业文化内涵和养分的基础上形成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才能构成高职院校最基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
一、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文化作为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日积月累、逐步发展的产物。文化一经形成,便可产生无形的力量,即所谓的文化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或消极阻碍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以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它反映着一个企业特有的、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素质、精神、作风,富含竞争、合作、质量、创新、规范、职业、岗位等元素。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价值导向和企业精神,能够把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把员工的潜在智慧和能量激发出来。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学校办学实力、竞争力和活力的体现。高职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处于浅层次的校园物质文化是指构建校园的物质基础,是学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处于中层的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总和,是保证学校与外界、学校内部各项活动正常进行的机制。处于深层次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全体人员长期或短期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和。高职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职业性、实用性、技术性、创新性等基本特征,能够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高职校园文化蕴涵着学校的共同价值观,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学校的教育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借助校园文化的内化而完成的。
二、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可能性
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看似有着不同的内容、特点,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群体。但是,它们都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本质内涵、文化的共性是一致的,企业和高职院校的管理对象都是有情感的社会人。校园文化培养人的能力,企业文化发挥和提升人的能力,都是借助文化这一载体使群体成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以此来增强群体的竞争力和战斗力。
高职校园文化的开放包容性为企业文化的渗透提供了空间,为高职院校吸纳企业文化、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提供了前提。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日趋成熟的过程中,两种文化就有了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和无限宽广的话语空间。高职校园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前奏,企业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延伸。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高职校园文化的形成,也会在更深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内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在学校内感受到的是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受到的是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体会到的是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学生感受到了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专业技术的兴趣。学生在企业文化熏陶中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认知、强烈的职业情感、积极的职业态度、坚韧的职业意志。
三、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1、以物质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
高职院校在建设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时应处处突出“职”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在充分挖掘校园现有景观、雕塑的基础上,重点建设集美观、实用、富含企业文化的校园自然环境。可以通过具象或者写意的手法,把一些象征标志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在校徽、校服、建筑物的命名、指示牌的标识上都应力求突出职业特点。高职院校要让静态的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实训室等实现动态化、人性化和职业化。在教室里张贴一些著名企业家的画像,在实训室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营造出职业氛围和环境。学生统一服装,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里,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领悟企业文化的真谛,加深对职业内涵、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切身感受和深刻理解,打下企业文化的烙印。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参与者和引领者。高职院校要实施“双师”素质培养工程,有计划地组织教师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赴与专业教学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以专业实践为主的挂职锻炼。根据挂职教师现有的专业发展基础、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工作需要确定挂职岗位、提出具体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挂职锻炼活动,即教师在挂职过程中必须参与到企业的研究项目中,或者自带与企业生产、管理、技术改造等密切相关的项目、课题到企业中,与企业有关人员合作开展研究。教师在参与企业活动的同时,学习研究企业文化,在实践中真实地体会企业文化的真谛,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高职院校要聘请知名的企业家和企业先进工作者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介绍企业的运作和发展的前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用企业先进工作者的优秀事迹来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高职院校还要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的作用。
3、以课程文化作为突破点
校企合作总结【第四篇】
关键词:管理平台 顶岗实习 土木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205-02
顶岗实习是土木类高职生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但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难以保障实习质量。企业对学生重劳动轻教育管理;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的过程需要与企业保持联系;实习生自身耐挫能力差,维权意识薄弱;校企生三方缺乏交流沟通的平台。
1 管理平台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为了实现对土木类高职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管理,实现校企生三方的目标,管理平台的构建需要组建学校、企业和学生三大模块,并以三大模块为基础进行无缝对接,形成一个顶岗实习的管理平台,借助不同模块的协同功能发挥,实现管理平台的整体功能最大化。在具体构建过程中,要对不同模块的功能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的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平台功能的发挥。
学校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学校实习管理平台模块在土木类学生顶岗实习中应该处于核心的位置,应该在学生和顶岗企业之间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该平台应该发挥信息集散中心的功能,即时学生实习供给情况和企业顶岗实习的需求,并形成开放的系统为企业和学生建立起联系。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将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与学生学籍信息结合,通过给予学生专门账户的模式,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进展不断更新自身的相关信息,结合实习的需要由学生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相应实习计划和目标。学校通过自身调查,与顶岗实习的单位建立起长期协作关系,并以契约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形式,向有顶岗实习需求的企业提供进入本校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的权限,在确保学生信息安全的形式下向顶岗实习企业开放学生信息,便于企业和学生进行信息的交流与衔接。
企业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企业模块的功能既要体现企业用人的单位的特点,还要兼顾教育功能的发挥。有顶岗实习需求的企业,应该把参与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的信息平台纳入本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与有长期协作关系的学校的顶岗实习平台相连接,进入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企业模块最大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企业自身人力和顶岗实习需求结合,即时向在学校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上企业的相关信息,为企业获得优质实习生资源创造条件;二是借助学校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直接与有意到本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建立起信息交流机制,即时了解学生的要求,以此了解未来人力资源队伍的情况,并在该平台上适时处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来明确企业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以对信息的处理来考核企业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借助这一平台提升企业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同时,企业还应该把参与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当作是宣传企业的窗口和门户,借助该平台即时向社会公布企业的相关信息,宣传企业的形象。
学生模块功能需求分析
学生作为顶岗实习岗位的需求者,要充分发挥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作用,建立自身信息窗口,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因此,学生平台的最大功能是信息与传递。借助该平台的建设,顶岗实习学生能有顶岗实习需求的企业提供一个完整表达自身信息的机会,为有顶岗实习需求的企业获得相对完全的信息,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给实习工作带来的影响。其次,顶岗实习的学生在自身信息模块建设过程中,针对企业要求,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并通过自身合理利益诉求信息的公开,获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初步经验,为未来进入职业市场奠定基础。
在顶岗实现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这三大模块相互协作,并应该随着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管理平台的发展而适时进行修正和完善,确保平台功能的最终发挥。
2 管理平台模块功能设计
学校模块设计
学校是顶岗实习的主要管理者,在整个过程管理中,除了就业主管部门,具体还有指导老师或班主任进行日常具体工作,学校模块分为两个层次,系统管理层和教师管理层,通过权限的设置实现;同时由于系统管理员的权限大,出于系统安全的考虑,必须经过身份验证管理员才能进入平台;因此学校模块具体的功能应包括:
(1)信息的管理和维护,包括学生和校内指导教师信息的导入、授权等管理,信息的更新管理,信息的统计和维护,同时完成对数据库的操作;(2)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包括最新的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和新闻;(3)处理招聘信息,包括审核企业资质,招聘信息的真实度,并及时;(4)求职学生汇总信息,如以专业为单位,生源所在地、男女生比例的统计,专业课程开设情况等;同时审核学生个人的求职简历;(5)即时统计学生单位落实情况;(6)向指定用人单位发送文件,如面向社会的培训或调查问卷等;(7)向指定学生发送信息,如时间安排、是否签约等;(8)接收和回复企业和学生留言。
企业模块设计
企业作为顶岗实习学生的接收者,除了实习期间的管理与学校发生联系,其他的校企合作也因此可能产生;企业通过注册或取得学校分配的帐号密码进入平台,的信息需经管理员审核,一经没有修改或删除的权限,需要通过管理员修改信息;企业模块的具体功能应包括:(1)招聘信息和企业介绍;(2)浏览学校的信息;(3)实习结束时,对学生给出实习鉴定或实习成绩;(4)向学院或系部发送人员变更的消息;(5)接收学校文件并回馈。
学生模块设计
学生通过平台获得的招聘信息是基本可靠的,从维护学校声誉的角度考虑,学生的求职信息也需要得到管理员的审核,同时在信息进入平台后,除了基本信息可以修改,关键信息的修改需要管理员进行;为保护个人隐私,只有得到学校分配帐号进入系统的企业才能浏览完整信息;同时考虑到土木类高职生顶岗实习的特点。学生模块具体功能应包括:(1)录入和修改本人简历,求职信息;(2)查看就业指导信息和招聘信息;(2)录入实习单位具体信息;(3)完成实习日志;(5)给学校留言并得到回馈。
3 管理平台的实现
土木类高职生在进入顶岗实习前,系统管理员更新学院系部简介、专业介绍、各级就业政策;审核和求职招聘信息以供查询;导入学生信息和校内指导教师信息,其中学生信息包括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性别,教师信息包括部门、姓名、联系电话、邮箱;导入信息后,为学生和教师分配登录帐号和密码,设定权限。
学生确定实习单位开始顶岗实习后,登录平台,录入实习单位和校外导师信息,选择校内指导教师;在与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后,上传签订协议;申请请假,定期上传实习日志;给指定人员发送留言,如系统管理员、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同时,系统管理员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单位,给企业分配帐号和登录密码。
单位使用该帐号密码登录平台,定期对学生进行实习考核,实习结束后,给出实习鉴定和实习成绩。实习成绩是学生毕业成绩的一部分,在学生调换单位时,需在平台添加,而实习成绩由所有提交单位共同给出。企业填写学校的调查问卷,及时反映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在使用管理平台后,就业工作人员不需要输入大量学生信息,信息也轻松快捷,大大减轻了就业工作人员的机械重复劳动量;校内指导老师不需要定期一一电话通知学生,询问实习和论文进展情况;企业可以及时关注本单位实习生情况,尤其在外地项目的学生,通过平台的约束,减少了学生跳槽现象,一定程度上防止人才的流失;作为管理平台最大的受益者,实习生实时与学校和老师保持联系,不因工作耽误论文写作,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向学校或企业反映,从而提高了实习质量,有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
4 管理平台的运行机制
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运行的宗旨是建立起沟通企业和学校的强梁,以服务学生就业、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为目标,其运行机制应该有自身的独特特点。
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是管理总平台运行的基础
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是沟通学校、企业和实习学生的强梁和纽带,是三方信息交换的平台与枢纽,三方能否总重视信息管理总平台功能与作用,其关键在于信息管理总平台能否提供足够的信息,并确保信息管理总平台上反映的情况得到即时有效的处理,因此,信息管理总平台的信息与收集能力是管理总平台运行的基础。
对于学校来说,应该有专人管理顶岗实习信息总平台,而且管理活动应该专人化和日常化,充分信息管理总平台的信息中枢功能,向相关建筑企业推荐本校学生,让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实习技能和思想动态,使那些愿意接受顶岗实习的企业能从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获得足够而充分信息;学生能从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上,了解需求顶岗实习单位的情况,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要求,以及实习单位能提供的相关的工伤保证以及实习期间的待遇问题,并结合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决定是否加盟该企业。
对于企业来说,应该积极主动参与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平台的建设,并定期参与的相关信息的。通过顶岗实平台,企业顶岗实习的职位需求、职位培训的相应技能,岗位职业发展的空间等。实习企业应该能在该平台上本单位顶岗实习的相关工作待遇以及系列纠纷出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同时企业还应该结合本单位以往顶岗实习的成功案例,向有顶岗实习意愿的学生发出邀请,并充分利用以往该校留在企业的学生充当协调员的角色,利用校友关系拉近企业和学生的关系。
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利用好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通过信息管理总平台了解当前的实体状况,结合以往的实习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合理定位自己的实习目标和要求,避免定位过高无法实习,也要避免因对企业实习情况不了解而导致自身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在具体的实习过程也要即时利用信息管理总平台,将自己的合理要求和体会表述出来,便于学生和实习企业进行协调沟通,如果因问题具有特殊性,可以通过专职实习老师和带队学生干部来进行解决。
即时快速反映是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的作用发挥的基础
顶岗实习管理总平台作为信息交换的枢纽,必须做到信息即时妥善解决,增强三方对信息管理总平台的信赖,从而增强信息管理总平台的吸引力。
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学校、企业和学生在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的上反映的信息,必须得到妥善有效的解决。这就需要学校充分关注实习过程的情况,通过专人负责实习管理总平台,即时就企业和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尤其是要考虑到当前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的特殊性,而建筑行业又是一个艰苦的行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感受和自己原来的预期往往会出现比较大的落差,当实习学生利用信息管理总平台倾诉自身的体会时,需要学校即时妥善处理学生的这些现实问题,并确保问题的解决在一定时间内,时间过长会让学生产生被忽视的感觉,这种情绪一旦被带入实习工作,会造成系列不良的后果和影响。
此外,企业在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上反映出来的问题,也需要学校通过实习带队老师和实习学生进行的交流,便于学生改进提高,使企业感觉到学校处理问题的态度和实习学生学习真实技能的诚意,有利于三者之间关系的改善。
妥善解决顶岗实习中的纠纷和矛盾是信息管理总平台价值的重要体现
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和学生,学生和学校,学校和企业之间往往会因为工作关系而产生矛盾,信息管理总平台作为信息沟通的枢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好化解矛盾的工作。
首先,学校、企业和实习学生对待三者之间的矛盾要有正确的态度。应为顶岗实习是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的系统性活动,工作繁杂而艰辛,因此,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矛盾和纠纷是正常的事情,要用正常的心态来看待这种问题,并即时处理和化解矛盾和纠纷。学校和企业有要充分发挥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上学生的传递的信息,当发现某些矛盾和纠纷的苗头,应该即时沟通化解,避免矛盾的扩大。
第二,发挥信息管理总平台的引导功能。考虑到信息管理总平台的信息枢纽功能,学校和企业要利用这一平台即时解决问题,当实习学生反映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时,企业和学校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对能即时解决要即时解决,对不能即时解决的问题,要给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和方案,并在事先确定的时间内解决。同时,要充分发挥信息管理总平台的导向功能,对实习中出现先进事迹和先进任务进行宣传,形成宣传先进,学习先进,鼓励先进的氛围。针对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利用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进行教育,鼓励大学生发挥不怕吃苦、勇于奋斗、成功立业的精神,形成实习的良好氛围。
第三,注意矛盾纠纷处理的技巧性和科学性。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总平台作为实习信息集散地,实习学生的各种情绪不免有所流露,有些信息可能是正面,也有一些负面的信息,这需要学校和企业注重处理这些信息的技巧。不要轻易对负面信息进行删除或者简单定性,针对一般性的问题可以集体解决,若是针对个体特殊性的问题,则要注意进行单独沟通和交流,简单的删除和定性,会让负面信息产生“蝴蝶效应”,使问题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并导致整个实习的失败。
5 结语
土木类高职生的顶岗实习基本从事一线技术工作,工作强度大,安全隐患也较大,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构建为校企生三方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为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作了先前准备。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是包括学校、企业、学生三者在内的系统性工程,要建立好这个平台,需要三者共同努力,即时在信息管理总平台上完善的相应的信息,并形成各自的分工,确保平台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