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总结 实用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总结 实用3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7-186-02

儒家思想在我国当代和古代社会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整个封建时期中华文化的内核。在经历了近代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文化思潮演变之后,尽管不再成为主流社会思想,然而,其思想内涵在当代仍然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我们辩证传承。

一、“忠恕”之道概述

“忠恕”思想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之一,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分析解读忠恕之道,不仅需要对其基本内涵进行深刻了解,还应理解其最核心的精髓,并辩证认识“忠”与“恕”之间的内在关联,唯有如此,方能对其全面认知。

(一)“忠恕”之道的基本内涵

《论语?雍也》有云:“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篇有:“己不所欲,勿施于人。”朱熹《论语集注》解释“忠恕”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在于个人的为学、为政、为人的“尽己”,是全“己”的过程;“恕”,推己及人,是全“人”的过程。总体来说,“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既想到自己想要的或者想做到的,也要想到别人想要的或者想做到的。

(二)“忠恕”之道的核心精神及内在关联

“忠恕”之道是行“仁”的途径,亦即“如何实行仁”,“忠恕”之道的核心精神是推己及人,是强调协调人际关系,包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论语?里仁》中,孔子认为“忠恕”为“一贯之道”。“忠”指“推其所欲以及于人”,“恕”也有尽己的意思,所以“忠”和“恕”无实质性的差别。冯友兰认为,“忠”和“恕”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杨伯峻认为“忠”是“恕”的前提,“分言忠恕,有忠而后恕。独立恕,则忠在其中。若不言恕,则无恕可知。恕是忠之发出。若无忠便自作恕不出。”

“忠”“恕”在实行仁的过程中重要性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在辩证看待二者关系的同时要有所侧重,但又不可偏废其一,务必要二者兼顾、兼而行之。

二、“忠恕”之道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科学认知“忠恕”之道的内涵和精髓,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其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具备的当代价值,以期更加深刻地“继往圣之绝学”,更好地推动新时代条件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忠恕”之道拥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逻辑依据

一个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最重要的是由于该事物能够切实解决问题、为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效益和意义,抑或是能够对解决问题和带来利益提供启示和参考,所以,探讨忠恕之道的当代价值,就应当着眼于其是否能够对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或者是直接解决问题。

基于这一逻辑,我们首先探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我们可以明显认识到:在当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性和对立性日益明显,人的理解程度、忍让程度大大降低,屡屡出现类似取款机排队不耐烦就持刀杀人、不给老人让座就打人等恶性事件,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警醒和关注。

“忠恕”之道对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积极价值,主要体现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二)“忠恕”之道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

“忠恕”之道重点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的重要性,这一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人价值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忠恕”之道有利于引导个人政治方向。“忠恕”之道要求人们推己及人,要做到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这对于培育和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责任感和责任心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忠恕”之道有利于激发个人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但是,随之而来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忠恕”之道所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要求我们在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中不能只关注自己,只考虑自己的的得失,而应当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充分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尤其是在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青年高职学生中,可以激发正向的、积极的精神能量,使个体之间彼此信任、彼此和谐相处,促使每个学生个体具有乐观的处世态度和积极的人性预期。“忠恕”之道有利于提升个体人格修养。当今,面临来自就业、感情、学业等各方面的压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迎来巨大挑战,加之社会不良思想和风气的入侵,更有媒体舆论在关乎道德底线问题上的的刻意误导,高职学生很容易在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行方面走向误区。“忠恕”之道倡导杜绝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愿意遭受到的情况强加于别人,强调和谐共处,在注重自己利益的同时考虑到他人利益,因此,在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下,社会个体会自然生发一种社会荣誉感,便会自觉遵循社会公德,以获取整个社会人士对自己的高度评价,避免因道德败坏或者触犯社会秩序法则而被社会谴责、抨击。因此这种思想会促使高职生社会道德感的不断加强,有利于其提升人格修养,形成健康人格。

(三)“忠恕”之道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

“忠恕”之道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些思想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繁荣、生态环境优化。

“忠恕”之道作为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心中和行为中存在“善”,为他人着想,关爱他人,这样的行为不仅对他人有利,对社会也有利,同时提升了个社会个体的道德水平和公德意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忠恕”之道的“己不所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要求,以及自由、平等、公平竞争以及诚信敬业等原则和思想在市场经济中应当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个商业道德的问题,从商者会因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失诚信而有所顾虑,会因惧怕他人同样采用失信行为而导致自身利益受损,而不采取失信举动和害人举动。“忠恕”之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忠恕”之道所倡导的文化思想是与当今社会观念、思想、知识、习惯等相一致的文化,奠定了当今中华文明的根基和灵魂,为我国未来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此外,“忠恕”之道是“行仁”的途径,“仁”的最基本含义为“爱人”,强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爱人”也可以延伸为“爱天地万物”,《论语?迷而》载:“子曰:‘钓而不纲,戈不身宿。’”这体现了善待自然的思想,因此其对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有重大价值。儒家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反对向自然的无限制地索取,这和“忠恕”之道的思想亦是相通的。

三、“忠恕”之道对于当代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由上文论述可知,“忠恕”之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因此,思政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应当重视并弘扬“忠恕”之道的核心精神,注重人际关系教育,重视基本原则,构建优良教育环境。

(一)更加重视人际关系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一本质特点是不能改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观念上注重人际关系的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因材施教,在教学途径上注重渗透式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将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关怀相结合,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要深入学生,多与学生谈心,多主动关心学生,关注学生动态,政治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网络管理人员和党政方面的行政人员要密切与辅导员保持联系,形成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实践过程中践行人际关系要求,从最基层推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尤其是规模较小的高职院校,要强化日常管理,通过开展联系活动等途径增强高职生的人际关系能力。

(二)将“忠恕”核心内涵作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我国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自然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原则,基本排斥封建性质的伦理道德思想,然而,正如我们前面分析所示,忠恕之道不仅不会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属性,还会更加维护这一体系的纯粹性和稳定性,并且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为细致的精神内涵。并且这种赋予是高度的“接地气”,是中华本土文化的血脉之道,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伦理道德成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言,其意义不言而喻。当代的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忠恕之道,将其利好思想和原则充分结合、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体系之中,引领当代高职生和谐共进、文明宽容,积极学习专业技术,积极提升道德操守,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三)以“忠恕”之道营造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环境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3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总结,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的相关认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范文2

[关键词]孔子;仁爱;大学生;做人教育

教育的根本是做人教育,“吾立于天地间,只思量做好一个人。”写一个“人”很容易,一撇一捺即可,然而真正做好一个“人”却并非易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做人教育是最难的一件事,用什么样的方法和内容才是最好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商品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人本身也成为许多人的困惑。笔者认为做人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不一定非得大富大贵,不一定非得顶天立地,但起码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立德,无以立人;不成德,无以成人。”在这方面,孔子的仁爱思想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和教诲。

一、孔子仁爱思想的内涵

什么是仁爱?简单的说,仁爱就是要爱人,是对他人的尊重、友爱和帮助。仁爱的表现形式因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表现在父母身上便是慈,表现在子女身上便是孝,表现在兄弟姐妹身上便是亲,表现在朋友身上便是义,表现在国家身上便是爱国,表现在人民身上便是爱民,这些不同的爱汇聚在一起就是仁爱。“仁”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不仅在儒家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整个封建社会都举足若重,有效的维护了当时大一统的封建政治,特别是孔子的“仁爱”学说,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孔子30岁时开始招收学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民间办学,在他一生的教学生涯中,“仁”作为他的核心政治思想被广泛传播。有人统计,《论语》一书总共15900多字,而单一个“仁”字就总共出现过109次,其中其他人讲仁25次,孔子自己讲仁84次。概括起来,这些讲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子曰:“仁者,人也。”在这里,孔子把“仁”界定为人性的本能,也就是说,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成人”和“成仁”之说就是因此得来。在孔子看来,“仁”是第一位的,是做人之根本。为人就应该具有仁,否则就枉为人。人是社会性动物,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如何坚持“仁”?子曰:“爱人”。仁与爱就组合成“仁爱”思想而成为孔子“仁学”体系的核心。

孔子的“仁爱”思想首先是一种具体的道德规范,就是爱和善,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爱的符号。具体来看,孔子的仁爱首先是爱亲,即孝悌,孝是指孝敬父母,悌则主要指手足相亲相爱。孝悌是孔子“仁爱”思想的根本。仁爱思想始于爱亲,但并非仅仅停留在爱亲上,孔子用推己及人的方法将仁爱提升到“爱他人”和“泛爱众”,并且要亲近有仁德的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即仁爱的范围由宗族之内的亲人到宗族之外的众人,一直到天下人,也就是“德行于天下”。

第二,为仁由己,不由他人。人何以成仁?“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2]人贵在心中有实行仁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要心中始终想着这个目标,就有实现的可能。孔子这种为仁由己的论述规定了仁的内在性和实现仁的自主性,决定了其必然得出一切伦理规范都归于发自内心的自觉选择,人们应该对社会规范自觉地遵守。

第三,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仁爱还要求我们能够做到推己及人,与人为善,这是人的基本道德修养。要做到推己及人,首先要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孔子看来,如果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那就是宽恕,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于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后,还要进一步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主动关心人帮助人,关心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热爱自己的家庭、家族和国家。

二、孔子仁爱思想对做人教育的时代价值

教育的本质是做人教育,是培养完善的人。而现代教育更多的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养成,以分数衡量教育成果的做法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在家长和老师眼中,分数高低成为学生好坏之分,以至于出现了一大批有才无德的学生。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如果将孔子的仁爱思想纳入其中,必定会显示出其时代价值。

第一,仁爱思想是大学生做人教育的最好内容。大学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场所,更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与完善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教育固然重要,但做人教育亦同等重要,可以说做人教育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大学生毕业之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方面,仁爱思想可以为大学教育工作者提供重要的教育价值,仁爱思想首先要求爱人,不仅爱自己还要爱他人,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理念。仁爱思想还要求为仁由己,重视内在的修身养性和亲身实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人格的坚强意志和高尚情操,对人的内在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仁爱思想还要求推己及人,与人为善。这项内容与我国当前提倡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做人要能换位思考,遇到任何事情能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强迫别人,对周围的社会和人群能够与人为善,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

第二,正己德治,重视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一批学生的成才与否,而教师如何提升个人素质对于做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孔子仁爱思想作为提升个人素质和修养的重要内容,为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方法和途径。仁爱思想要求仁者人也,教师想要在做人教育方面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首先就得坚持自身德行的修炼,做到以身作则,自然会吸引和影响更多的学生,才会收到学生的爱戴和拥护,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觉养成道德自律意识,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事实上,这一点与仁爱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教师自身的德行不高,科研教学能力即便再高,想要让学生完全肯定认可也是非常难的,甚至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错误的导向。故此,大学教师想要真正教好学生做人,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以身作则。

第三,仁者爱人,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仁爱思想要求人们要有一颗仁爱的心,爱护人、关心人和帮助人。大学生教育也是一项爱的工程,教师首先要发扬仁爱思想,重视学生的生命价值,以人为本,远离暴力和偏见。大学生往往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地学子,家庭出身、学习成绩、性格特征等等都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能深入学生们内心,最大化地关心到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们的尊严和人格独立。

[注释]

[1]论语・学而。

[2]论语・卫灵公。

[3]论语・雍也。

[4]论语・子路。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生活・读书・知识三联书店,1982.

[2]任顺元。师德概论[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3]刘和忠。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启示范文3

关键词:伦理;道德;人际交往;当代意义

一、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内涵

伦理道德范畴,是指那些反映和概括人类伦理道德的现象与本质,体现一定的道德要求并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概念。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年,其伦理道德范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仁

《吕氏春秋•不仁篇》曰:“孔子贵仁”。“仁”是孔子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中的中心范畴和最高准则。孔子所倡导的“仁爱”精神,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宗旨与根本,是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指南与规范,为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揭示了人性的灵光,提升了人生的价值,展示了人格的伟大,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普遍意义。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下引同书,只注篇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另一方面,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所以,“仁”包含“忠”、“恕”两个方面,其本质就是推己及人地爱人。

(二)孝

“孔子以孝统摄诸行”(蔡元培:《中国伦理史》第20页)“孝”乃人伦之始。它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孔子首创私学,设帐授徒,最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学而》)他认为“孝乎维-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孔子认为爱人的道德感情首先是从孝顺父母开始的。因此,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三)礼

孔子日“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礼仪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孔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礼仪促进人际和谐。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孔子培养学生,是从教学生修礼开始的。要学生通过学礼,来规范行为,美化形象,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后达到高尚的人格。礼作为对人的行为的一系列外在规定,是具体而周详的。但在行为中只重礼的末节形式,必会导致虚伪,所以孔子在实施礼教时特别注重强调礼的内在精神和人的内心的真诚。孔子认为“礼”是达到“仁”的条件,即所谓“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四)信

孔子对“信”更是高度重视。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有信”(《学而》)孔子认为,人们只有遵守“信”的道德规范,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使自己的行为取得满意的效果;否则,如果不讲信用,虚伪欺诈,就会寸步难行。他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卫灵公》。)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实问题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一个重要转折期,大学生作为这个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值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对人际关系的需要也极为强烈的时期,他们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中得到激励、自信和归属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自我为中心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在与同学的相处中,有些人容易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过高评价自己,妄自尊大,孤芳自赏。习惯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一味地要求别人理解尊重自己,对别人期望过高,要求过严,难以认同、宽容、理解别人,缺乏与人合作的观念和换位思考的能力,经常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态度,给他们的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5 869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