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范文【范例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范文【范例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第一篇】

一、目标完成情况

1、农作物播面完成情况

主要内容:粮食作物完成75400亩。其中青稞30140亩、小麦16460亩、豆类3500亩、马铃薯25300亩;完成经济作物53800亩,其中:油菜26000亩、蔬菜15000亩、药材7100亩、食用菌700亩、水果5000亩。

2、农用物资筹备情况

组织调运各类农用物资439吨、108件。其中:各类农作物种子3吨(主要包括蔬菜、油菜、藜麦),肥料436吨(复合肥254吨、尿素98吨、有机肥84吨、)。农药丁酯除草剂20件、乙草胺除草剂60件、三唑酮拌种剂18件、油菜专用除草剂10件。

3、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川省化肥减量增效》文件精神,全县使用化肥情况如下:尿素吨、三元复合肥吨、有机肥吨。今年尿素使用量较去年吨,增吨,增%。三元复合肥使用量较去年122吨减吨,减。有机肥使用量较去年137吨增935,02吨(其中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使用1069吨)增%。

4、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情况

今年,农业技术人员与春耕生产、秋收工作相结合深入到田间地头宣传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动员广大群众在秋收后将废旧地膜捡拾收集,坚持谁使用谁回收原则,农膜残膜回收处置达到80%。

5、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因地制宜,根据我县秸秆综合利用和严禁秸秆露天焚烧情况,通过宣传使广大农牧民群众认识到自己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受益者,也是行为主体,他们的支持配合和积极参与至关重要,从而全面提升广大农牧民的健康卫生文明意识,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使秸秆综合利用达到90%,

6、建立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

为全面掌握重要农业资源底数是推进资源节约,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建好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全面摸清我县秸秆资源家底,在全县抽选7个乡镇,每个村随机抽取了至少20户农户,合作社1个,共计填报123户农户表格。调查了农作物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完成了2019年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数据汇集、整理和录入,建立档案的工作。

7、开展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建设工作

为切实加强和推进农产品产地环境长期定位监测工作,充分发挥监测结果对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基础支撑作用。在协德乡下二村志玛家租赁土地2亩,建立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工作。严格按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的工作要求,在监测点内进行规划、小区设置和种植。

8、做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

(1)构建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

(2)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

(3)建立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分类清单。

(4)制作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图件。

(5)编制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报告。

9、做好种植业调查监测,种植业模式县级统计。

(1)种植业县级基本情况表

(2)平地主要种植模式及减排措施调查表

(3)坡地主要种植模式及减排措施调查表

二、2021年工作安排

1、抓好农业面源污染工作

2、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调查工作

3、抓好县农业污染源治理与耕地质量保护项目。

4、做好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建设工作。

5、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使用。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第二篇】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通过近一年来的工作,我深深的体会到技术推广人员是改变农民生产行为的促进者,是农业技术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只有将新政策、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及时运用于农业生产中,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彻底的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和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地提高。解决农民最需要的技术问题,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较圆满地完成了技术指导工作。现谈几点工作体会。

一、全面了解科技示范户基本情况,明了示范户需求,为今后更好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项目的实施是党中央惠民政策的具体体现,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对示范户进行物化补贴和技术培训,密切了政府农业部门与农民朋友的关系,农业技术指导员深入农户田间指导农民运用新技术,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代表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作用,融洽了干群关系,党群面貌焕然一新。

一是切实摸清10个科技示范户的基本情况,和示范户全面对接工作,掌握科技示范户的人口、劳力、耕地面积、生产状况等,为10个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档案,每户一本《科技示范户手册》。二是逐户走访科技示范户,宣传项目内容,了解示范户需求,开展现场技术服务,解决示范户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三是积极主动联系群众,与科技示范户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有效加以解决。如在示范户陈所金带领下玉米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将原种密度提高10%-15%,但是由于充分利用边际效用和改变田间小气候,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玉米长势非常好,产量大幅度提高。

二、增强了农业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农技人员工作作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科技入户工程明确了农技人员工作职责和目标要求,农技人员公益性职能充分得到了发挥,学有所用,增添了农技人员学农、爱农、为农服务的自豪感,强化了广大农技人员立足本职,加强学习,更好地服务农民的意识。同时,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了农技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学习制度,强化了监管,有效保证了农技人员入户工作时间和效率,农技人员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好转。

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和活动,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条件和机会,抓紧时间进行业务学习,有效地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基层,心系群众,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扎实搞好农村服务工作。

本人秉着“用感恩心做人,用责任心做事”的原则,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做到“良种良策”为群众办实事、“技术要领”为群众解难事、“科学运筹”为群众做好事。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被群众说不如主动去听说,应该经常下村走访,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真正做到“人到、心到、责任到”、“问困难、问需求、问发展”、“送信心、送点子、送技术”,积极宣传和教育群众,带领大家科技致富。

三、是抓好科技培训,及时有效地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提高整体水平

作为技术指导员不仅要有理论水平和业务专长,还要能说会干,把理论知识和技术转变到农民一听就懂,一看就会的实用技术。在培训中要重点抓住农民在生产中一些不科学的操作环节和粗放管理、陈旧漏习开展针对性讲解,通过举办培训5次、发放技术资料200余份、提供实物图片20份等形式使农民在品种选用、科学施肥、精细管理上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提高种植技术和科技意识。

四、构建了农业科技成果入户到田的快速渠道,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加大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培养了一批“土专家” 特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技示范户成了政策宣传员;农村环境综合环境治理标兵;除陋习树新风带头人;更是运用新技术致富能人,是整个农村生产、生活的中坚力量。本人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深入田间地头查看作物长势,记录详细资料,并作认真科学的分析,有的放矢手把手指导农户,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讲解生产中技术难题,让农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五、创建示范样板,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让科技示范户真正起到示范辐射带头作用

良种良法得到普及,农业科技人员服务观念不断更新。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行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入户过程中,采用“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方法,指导示范户应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做到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使示范户心服口服。

办好示范样版非常重要,从前期的技术方案的制定到品种的选择,合理配方施肥的应用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的配套管理都严格按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环保”的操作规程,使他们乐于接受新技术,新方法并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用科技、促推广、带全面、增效益的良好氛围。

为确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工作成效,按照项目要求和省农业厅科教处的部署,落实《农技推广示范县玉米测产方案》,10月12日—20日师宗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对竹基、丹凤镇、彩云镇等几个乡镇的示范户的玉米进行了测产,按标准规程对所抽田块进行测产。

于10月19日,在师宗竹基镇上补召村的测产情况:经过2天地实地实际测产统计:对示范户顾永进种植的亩玉米田随机取样3个点,实际收获面积亩进行穗立称重其产量为1260公斤,按50%的水分折扣方式计算亩产达615公斤。陈所金家的亩责任地里种植的玉米,采取了宽窄行条播,大行距1米小行米,株距米,密度亩植3860株。施足底肥,中后期加强中耕管理、水肥管理等措施的实施,亩产量在650公斤,同比去年多密植了300株,产量多出170公斤。数据结果表明该示范户今年玉米的产量明显高于去年,为玉米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起到了明显示范带动作用。

两年来,通过不懈的努力,农民的思想意识得到较大的转变,科技种植水平不断提高,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作为科技指员,不仅在实践中得到了煅炼和提高,增强了自己的业务技能,同时能够让农民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之中,让农民能增产增收。作为一名技术指导员,当看到示范户应用技术的标准和示范作用不断提高,会到格外欣慰,我将不断增强自身素质,积极为科技示范户献计献策,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

引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为农业技术推广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当农民朋友脸上映出丰收的喜悦之情时就是我们科技指导员价值的真正体现,我们辛苦与快乐并存,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做出艰苦努力我无怨无悔,为我们的青春能有这样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而喝彩。

我叫xxx,在xx镇政府工作,多年来在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指导单位的正确领导、在同事和科技示范户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组织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多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后,积极参加了县农业局组织的培训学习,更新了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自己指导示范户的服务能力。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农业科技推广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机制创新,为争取社会各界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支持,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更多地了解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程,采取黑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宣传农业科技示范县的政策,宣传面向市场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蚕豆无公害栽培技术、大蒜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洋芋无公害栽培技术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精心选择高素质科技示范户

农业科技推广在我镇以种植业为主,科技示范户理所当然的要有一定的种植水平,同时要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在周边群众中推广开来。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以马军营、纪庄西胡庄、赵官营、宋庄小组的10户素质较高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

对10户示范户进行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各农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摸清当地耕作制度,并登记示范户的相关信息,收集他们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各种意见、建议。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加强科技示范户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了解。要求每户示范户带动20户辐射户,全面带动5个村民小组的所有农户学科学用科学。

四、加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我所指导的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摸清了各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各户的需求后,精心设计了针对各户的技术指导方案。主要推广应用了:大蒜测土配方施用BB控释肥技术,不但节约了成本,保护农田环境,为实现保洱海和农业增产、增收相统一的目标打下基础;大蒜无公害栽培、防病虫技术,保证了大蒜产品的安全可靠,指导农户精心选择优质早熟大蒜品种“红七星”;洋芋无公害栽培、防病虫技术,保证了洋芋产品的安全可靠。

五、入户指导方式灵活多样

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在于入户,培训指导,传授技术,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到田到户。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入户指导技能和示范户农民的科技素质。我根据技术指导方案和农民的需求,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多发期等),到每个示范户家中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与联系户保持电话联系,确保技术和信息服务通畅。总之,取得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的农业综合服务工作道路还很漫长,本人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不断进取,克服困难,勤奋工作,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先进的技术、良好的工作作风为xx镇涉农相关产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第三篇】

一、主要工作

(一)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稳步推进

20__年全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水稻机插技术推广作为我省重点推广的农机技术,我省精心组织、全面实施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20__年水稻全省机插面积达120万余亩,比上年增长85%,超额完成全省水稻机插任务,并初步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双季杂交稻水稻育插秧体系。

全省每个县(市、区)均开展了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在机械化重点示范县的带动下,插秧机数量和面积快速增长,今年全省新增插秧机710台,插秧机保有量达2110台。按照农机化司的要求,我省认真组织南昌县、泰和县等7个部级机插示范项目县共建立了52个机插示范点,示范县共投入资金380万元、插秧机282台。示范点均超额完成了机插示范推广面积,合计实现新增水稻机插面积74560亩,超项目计划要求的432%。示范区20__年共举办了插秧机操作机手和育秧技术培训班39期,培训人员3232人次,组织机插、育秧现场会55次,印发宣传资料及技术资料近2万份,各级媒体宣传68次。示范点全省累计举办机插培训班75期,培训技术骨干4500人次,召开示范现场会105场,印发宣传资料3万多份。所做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机插工作快速发展。

(二)油菜、花生等生产机械化新技术得到发展

我省紧紧围绕“兴机富民”工程,坚持把农业机械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在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技术基础上,在20__年制定了江西农机主推的十大农机技术,积极推动油菜、花生、茶叶等作物的生产机械化技术,全省开展各级别农机新技术推广示范演示会200多次。

一是为促进油菜生产的发展,完善了省级油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油菜的免耕开沟直播技术的推广,九江市推广油菜收割机割台、油菜开沟机等油菜生产机具800多台套。油菜免耕直播机械化生产面积已经超过40万亩,新余推广油菜开沟机械化面积预计15万亩,农民接受油菜机械生产技术,使油菜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是全省花生主产县区加大了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每个主产县至少抓了一个示范点,坚持以点带面,重点抓好花生收获、采摘、脱壳等机械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使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对比机播覆膜、不覆膜与手工播种的花生,亩产分别为斤、斤、斤,使农户进一步看到了机械化生产的优势,提高了他们发展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仅樟树市花生种植面积就达到14万亩,纯收入预计达到亿元。

(三)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成果明显

我省果业在规模、产量、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发展过程中,农机部门实施了“农机上山”果业机械化工程。通过几年来的科学引导,目前,我省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成果明显,在今年秋收冬种全省果业机械演示会上亮点纷呈。

一是中型拖拉机逐步进入果业生产领域,使得果业中耕、开沟施肥、扩穴改土等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的生产环节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已形成中拖、手拖、果业耕整机在不同坡地、不同果业面积的大、中、小机械化果园管理的作业格局。

二是节水灌溉越来越受到农民欢迎。从推广节水微喷开始,到目前滴灌、渗灌、药肥水共施系统等一大批节水灌溉新技术、新机具、新设施落户我省果业,在节能环保、节本增效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药肥集成喷施系统。通过二年的实践,大力推广药肥集成喷施系统。以大功率机泵为功力,取代小动力药泵,通过管路按果树定株实施药肥喷施。解决了打药劳动强度大,农村劳力紧张的矛盾。

四是分级包装设施越来越受欢迎。目前,我省赣南脐橙出口生产基地全部都配上了果品分级清洗设施,销售外省的脐橙全部都通过了分级分类包装销售。电子机械化分选设备取代了传统的滚筒式、模板式分级机械。

(四)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取得新突破

我省建设了一批地方特色如茶叶、马铃薯、榨菜、蜜桔、牧草等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浮梁县财政拿出25万元专门用于名优茶加工机械的补贴,补贴率达30%,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五)农机购置补贴成效显著、新机具新技术推广进一步加快

20__年度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已基本结束,共投入补贴金亿元,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有效的引导农民购买选的农机装备,新农机新技术、高效农机具得到较好的发展,农机装备结构得到调整。全年补贴类机具达万台,其中,半喂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大中型拖拉机6800多台,改变了以小型农机具为主的局面。轻型喷灌机具、高效机动喷雾器等一大批新技术新机具通过补贴得到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进一步推广农机新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六)加强农机新技术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从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全省各农机化技术学校按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充分运用师资、设备设施优势,积极开展新农机新技术培训。全省举办农机科技培训班116期,培训农民7625人次,结合科技抗冰救灾,开展农机科技下乡活动16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多份。

(七)借助各种媒体宣传农机技术,促进农机推广工作

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对农机春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大户进行了重点报道,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还组织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对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作业队、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效果进行了调研,摸清情况,了解实情,分析问题,把握趋势。今年在《中国农机化导报》、《中国农机化信息网》《江西农机化信息网》、《江西农业》等各种媒体上发表我省农机推广技术信息200次,撰写调研报告和新技术可推广可行性报告13篇,有力地推进农机推广工作。

(八)部省级农机重大推广项目进展顺利,为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昌县优质水稻区域生产机械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南昌、新干、高安等三县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在湖口县实施的全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成效显著;省级农业新技术示范与推广重大项目即《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赣州市果园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推广》等已完成;《水稻区域生产机械化技术基地建设》已完成有关试验、示范工作,各个项目的研究示范都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省农机化发展的新技术,为今后更好推广农机新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实现水稻机插秧技术的集成与创新

水稻机插秧成败的关键是农民能培育出适合插秧机机插的秧苗,各级农机推广部门紧密与农业技术部门相结合,成立联合攻关小组,对水稻机插育秧、栽插及大田管理等配套农艺技术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深化试验研究,推进了农机农艺技术配套组装集成,实现了水稻的群体质量栽培与机械化高产栽培的有效结合,有力保证水稻机插的快速发展。

(二)坚持行政推动与引导市场相结合,狠抓示范项目落实

各级农机部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是近年来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专门成立了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并且把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列入农机化工作年度工作主要目标进行考核。全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任务,落实政策,强化措施,推动水稻机插育秧推广工作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同时,还抓住有利契机,坚持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中,对重点推广的农机技术需要的机具进行倾斜,如利用中央、省、市财政对农民购买插秧机及培训工作实行了稳定的补贴政策,其中手扶式插秧机补贴总比例达到70%以上。通过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加大了农机推广力度。

(三)坚持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结合,积极营造农机技术推广良好氛围

在机插秧技术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过程中,我省坚持示范先行、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在试验示范阶段,重点抓种田大户、农机大户,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了解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同时,通过层层召开育秧现场会、机插现场会、大田管理现场会和机插水稻长势现场会,并借助广播电台、电视、网络、报刊杂志、集市、印发小册子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基层广大干群的感性认识和认知度,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并为大范围的区域发展提供成熟的模式、技术和经验。

(四)坚持机具推广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健全农机技术推广保障体系

技术能否到位是农机技术推广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抓好插秧机推广的同时,特别是在试验示范初期,以市县水稻生产机械化项目负责人、农机、农艺技术骨干为对象,派员到生产厂家或邀请厂家技术人员来当地开展师资培训,逐渐建立了一支既懂农机又熟悉农艺的技术推广骨干队伍。免费组织举办培训班100多期,培训600余人次;结合送科技下乡活动,免费派送“江西省水稻机械化育秧及大田管理技术模式挂图”等有关水稻机插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农机维修使用方面的教材和VCD教学光盘、《水稻机插秧实用技术》等科普教材5000余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机化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农机新技术推广速度相对较慢

在农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民购机热情高涨,农机技术推广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是相对于农民日益增长的对新技术需求,农机推广经费相对较少,导致我省农民接受新技术和使用新技术较慢,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还存在农机装备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和老化严重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优化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要求。

(二)农机化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我省农机化水平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对农机科技投入不足,农机新产品短缺,基础设施薄弱;机械插秧等关键环节推广工作尚在起步阶段,思想障碍、资金障碍和技术障碍尚未根本解决。

(三)农机推广工作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第四篇】

关键词:张家川;农业技术推广;思考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属少数民族国家扶贫县,位于天水市东北部,东接陕西省陇县,南邻清水县,西连秦安县,北毗华亭、庄浪县,西距省会兰州市378km,东经陕西省陇县至西安市388km。全境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略呈三角形,东西长62km,南北宽48km,总面积。全县耕地面积万hm2,以山地为主,人均耕地,全县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9%。2016年农业产值增加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32元。粮食作物有冬小麦、玉米、马铃薯、蚕豆、糜子、荞麦等,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大麻、蔬菜等,种植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直接关系着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局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张家川县农技推广工作现状

从业人员

资金投入

“十二五”期间,张家川县农技推广工作累计实施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小麦、玉米、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旱作农业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示范项目,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程,农作物良种补贴,蔬菜产业化发展,优质专用马铃薯品种引进与栽培技术研究示范项目,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与补助项目等90项(次);引进新技术40项(次);新品种218项(次);新材料26项(次),资金主要依靠中央、省、市政府扶持或项目支撑总投入推广经费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民生,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

推广内容

张家川县农技推广内容主要涉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粮食作物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机耕机播机收、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新型农民实用培训、农机安全生产等方面。近五年来,累计推广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示范面积万hm2;配方施肥面积万hm2(次);引进小麦新品种46个,玉米新品种50个,马铃薯新品种23个;引进新材料19个;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万hm2(次),直接挽回粮食损失6000万元,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推广方式

围绕农业生产现状和县域自然禀赋及农村发展实际,张家川县农技推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一是开展试验研究,解决生产难题。对每年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及对粮食生产有推动作用的因子,如肥料、技术、栽培模式、机械设备等进行试验,为进一步做好推广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二是建立示范基地,强化辐射带动。示范基地是展示新技术的窗口,是宣传带动的主战场,更是农技推广的试验田。因此,把办好示范基地作为做好推广的主要抓手,实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负责制,加强乡、村、户的衔接协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任务清楚,责任明确,乡村组三级负责地块落实,农业部门负责技术攻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整合资金、项目,集成技术,集中力量,联合办好各类示范基地,通过多处布点,连点成片,培育典型,引领示范,真正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强化宣传培训,促进科技转化。按照“实际、管用、高效”的原则,组织农技人员重点对旱作农业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玉米、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脱毒种薯良种繁育等重点项目,采用张贴标语、悬挂横幅、书写专栏等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做到培训到村、讲座到组、服务到户、推广到地。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培训技术骨干与农民技术人员相结合,广播、电视宣传与播放录像、发放明白纸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乡、村、组,完成培训。“十二五”期间,总共办各类培训班205场(次),受培训农民达万余人(次),出动宣传车150辆(次),发放各类技术宣传资料30万份,技术挂图8万份,印刷墙体广告宣传62条,制作大型广告牌25个。通过扎实细致的定向培训,使各项农业推广技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应用水平,增强了学科技、用科技的本领。四是完善工作机制,普及推广技术。除推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进行科技服务与入户指导外,实施项目时,采取“专家定点联系到乡村,农技人员包村联组户”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借助“1236”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推广服务网络,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技术普及率。

2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在张家川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基层站所的大力支持下,农业技术推广成效显著,效益彰显。2016年,全县农业生产增加值达到686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32元,分别较2015年增长倍和倍。

农作物新优良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

“十二五”期间,先后引进推广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优良品种1610余个,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为粮食稳定增产注入了新的活力。2016年粮食总产量达万t,单产。

农业新技术得到广泛运用

地膜覆盖、配方施肥、保护地育苗、机耕机播等技术全面普及。五年来,全县累计推广粮食作物地膜覆盖栽培万hm2(次),配方施肥万hm2(次),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万hm2(次)。注册家庭农场22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98个。

农技人员素质全面提高

一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灵活多样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观考察、培训,并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全方位提升农技人员的素质。二是坚持集中培训与平时下乡相结合,新型农民培训与常规培训相结合,使新型农民队伍不断壮大。三是坚持抓点示范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户施教,加大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及农民技术骨干的力度,全面提升农技人员自身素质。

3存在问题

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不高

从调研情况来看,存在对农业的发展重视不足的现象,农业产业投入产出比明显低于其他产业,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存量耕地质量下降,撂荒地增多,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社会普遍存在重视劳务输转轻视农业生产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据调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70%都是20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毕业的,学历不高,虽然奋战在生产一线,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推广能力,但多年来没有得到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和自我充电,知识更新缓,观念转化慢,与日新月异的新农业生产形势不相适应,特别是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要求相差太大,很难胜任当今农业高科技推广的需求。

无推广经费,新技术转化率不高

农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和排头兵,但由于认识、资金、体制、机制、管理、指导等诸多原因,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少,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营销大户、专业经纪人和营销网络体系,产品销售处于无序状态,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相当一部分合作社、龙头企业名存实亡,尚未真正发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改革中应有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相对滞后

张家川县虽有农业区域规划和农业产业化宏观规划,但缺少到乡(镇)、到村的详细规划,组织统筹力度不大,导致在项目实施上各自为政,品种庞杂,难成拳头,效益低下,防范市场风险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民对产业标准化生产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管理、施肥、施药、采收都比较随意,种植不规范,不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且属分散生产,在产品数量、质量及包装方面与市场需求脱节,生产整体水平和效益提升缓慢。

4对策建议

深入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巩固和增强农业基础地位

一要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广大农民群众牢固树立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思想,真正把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战略产业来抓。二要进行县情再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农业的重要性。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农业收入在总人口和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会逐步变小,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却不会动摇。三要按照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科技推广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要强化耕地保护意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切实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正确处理保护耕地资源与保障经济发展的关系,始终坚持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要坚持把基本农田保护与土地开发整理、农田基本建设相结合,以提高耕地质量为核心,实现耕地保有量稳中有增;要严肃查处非法占用耕地,破坏基本农田的典型案件,使耕地保护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加强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培育壮大农业经济服务组织,努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要认真总结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农村经济实体发展的成功经验,树立典型,推动全盘。二要进一步探索建立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体制机制,在土地流转、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做到优先考虑。三要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扩大视野,开拓市场,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产品质量意识,树立品牌战略理念,在打造名、优、特农产品上做文章、下功夫。四要加大科技成果专利申报力度,有效提升市场供给能力、占有率和知名度,提高农业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有效措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

针对目前张家川县农业科技队伍人数少、年龄大、专业人才少、力量弱的实际,一要强化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专业人员培训力度。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年纪轻、肯动脑、善钻研的农技人员到农业院校、科研机构进修学习,培训留得住的人才。二要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立进出平衡约束机制和职称评定、评优选先的绩效激励机制。三要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保证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的原则,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力度,确保有钱办事。四要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奖惩制度,对在科研项目中有特殊贡献的人和事,申请市县给予相应的荣誉及资金奖励,调动其全身心投入到科研推广事业中去,强势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根据群众的需要,创新推广方法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市场经济规律,改变说教式、行政命令式的推广方式,提倡技术信息交流式、思想观念沟通式的工作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农技人员指导与农民实践的群众双向互动模式。在充分保障经费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举办一些入户到村的技术讲座、技术宣传,提高群众的科技意识。因地制宜,发挥各村优势,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让群众从生产示范基地上学通、弄懂农业新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满足群众农业生产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生产。

有章可循,兑现奖惩

为充分调动县、乡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应改革现有的运行机制,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做到开始有计划,中途有督查,完成有检查,绩效有评价,聘优选先,奖勤罚懒,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农技推广氛围。

理顺关系,让乡(镇)农业中心人员回归农业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第五篇】

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制适应时展需要

针对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困境,部分基层推广单位将公益性技术推广与经营性技术推广相分离,将无偿农业技术推广与有偿农业技术推广相结合,并通过试行技术承包、技术推广与经营服务结合的形式,来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部分农产品主产区开展了以高等院校、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为主体,以市场为根本导向,以完善服务自制建设、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近些年,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不断实践与经验总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该制度以农民的实际科技需求为重要依据,由政府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挑选出工作认真、吃苦耐劳、业务水平高的专业人才到农村担任科技特派员,在科技和企业及农民间建立一个直接联系的平台,以在满足农民科技需求的同时有效调动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探索新型推广组织形式

促进农业科技与农民和企业的直接对接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各地便相继开始涌现出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推动了农业科技园的形成,而农业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此同时,还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并逐渐塑造出了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对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发展趋势

对我国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既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我国是一个气候多变、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类型多样,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这便决定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必然要朝着多层次、多类型、多种体制共存的复合型农业推广体系发展,这也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国应将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视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重点,对农业技术推广体制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调整、完善推广岗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建立起高效、快捷、灵活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教育间的联合,并促进不同地区,不同专业间的合作,以将推广成效进行不断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积极探索能让广大农民采纳并接受新农业科技的工作方法,将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与组织化程度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进行结合。例如,利用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来组织农民切身参与到推广的过程中;又如利用项目带动推广模式,以促进区域发展和农业开发为根本目标,将水利、农技、信贷等部门整合在一起,为农民提供系列化的推广服务等。

3结语

35 772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