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关于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调研报告
县级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强化党员责任,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提升服务效率,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群众参与感,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县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调研报告”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县关于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调研报告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报送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作用情况有关调研材料的通知》要求,我们积极行动,迅速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专题调研组,采取走访调查、会议座谈等方式,深入部分县直单位和乡镇对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作用加强基层治理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做法和尝试
我县辖x镇x乡,x个国营xx农场,x个省级工业园区,共有x个基层党组织,其中党委x个,党总支x个,党支部x个,其中行政村党支部x个,社区居委会党支部x个。现有党员x人,有农村党员x名,外出流动党员x人。x年全县发展党员x名,其中发展农村党员x名。今年上半年全县发展党员x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x名。从以上情况看,农村女党员偏少,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素质遍低。近年来,我县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着力在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基层党建软件硬件建设,为基层党组织加强基层治理创造了良好环境,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1、坚持“三包为民”,增强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能力。我县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思路举措,采取部门包乡、县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方式,安排市、县、乡、村四级共x余名党员干部,组建x个包乡工作组、x个包村工作组深入基层开展“三包为民”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能力。“三包为民”工作组临时党组织积极开展带着积案下访、带着问题回访、带着资金走访、带着政策询访等“四访”解民忧活动,走村入户,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排查纠纷,切实化解群众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上半年,我县排查办结信访积案x件,全县信访量较上年同期递减x%。驻村工作组通过在田间地头建“办公室”、在村组新农村建设点设“服务站”、在农家大院开辟“干群议事堂”,与x个难点村、后进村,与x户特困户、五保户、专业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在农村一线为民办好事解难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一年多来,累计为民办实事好事x余件,协调农、林、水等部门争取资金x余万元帮助兴修水利x项,新修公路x.x公里。
2、夯实服务阵地,提高基层党组织社会服务水平。一是以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基础,高标准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近年来,共筹集资金x余万元专项资金新建、改造x余栋村级活动场所,高标准建好一大批“农村党员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村级活动场所的同时,配套建设了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健身广场等党员群众文化休闲设施,初步形成了集干部办公、党员活动、村民议事、学习培训、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党建和服务群众新阵地。二是以提高为民服务效能为重点,不断健全服务群众工作网络。在乡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将民政、土管、税务、财政、计生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基层站所迁入并设立服务窗口,实行敞开式办工、“一站式”服务,将各类事项的政策规定和办理程序张贴上墙,使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加强基层治理和服务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平台。在机关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党员志愿服务等形式切实发挥机关党员服务跨越发展的作用,不断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机关效能,增强党员责任意识、作为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目前,我县正大力推动便民服务网络向农村社区延伸,努力将党的组织网络转化为服务网络,使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实现从重管理到重服务的职能转变。
3、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基层党组织日常管理规范有序。一是完善基层党组织规范化运行机制。围绕管好人、用好钱、干好事,出台制定《xx县村(居)党支部书记规范化管理暂行规定》,对农村党建工作和社区党组织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规范。健全完善了“三会一课”、民主决策、发展党员、党务公开等制度,推进农村党组织规范化运行。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管理、考核和监督,特别是在对基层组织的考核中,加大基层治理工作和群众满意度指标所占的比重。畅通党员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切实保障普通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其参与基层治理的基础性作用。通过规范化建设,农村社区党组织积极运用民主、服务、协商、疏导等方式推进基层治理、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平,理顺了群众情绪,密切了党群关系。二是完善党员素质提升机制。构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农家书屋”、“书房行动”、“自主参训”等活动,丰富和创新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载体,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党员素质。依托县农村党员干部实践培训基地、职业技术院校、农业产业基地等阵地以及黄栀子、葡萄、蚕桑、优质稻、蜜梨、黄栀子和xx蜜桔等产业基地,开展党员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利用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以及大仙岭战役旧址、革命烈士陵园、八角亭战役纪念碑、解放战争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党风、党纪教育培训。去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农村干部培训班x期,举行报告会x场,培训党员近x人次,基层党员依法办事、服务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大大提高,领导和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县委出台了《县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党建工作目标考评方案,与乡镇、机关党委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状》,严格考核奖惩,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深入开展县级领导和乡镇(部门)领导大接访,坚持处置突发事件“一把手”责任制,在日常工作中,基层党组织“一把手”坚持定期接访,对一时难以解决的疑难信访案件及跨度长的历史遗留问题,全部落实领导包案,直接面对面地与群众交流情况、解决问题,及时化解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二、问题与原因
我县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建设,近年来,先后扎实开展了“四个长效机制建设”、“三项创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三包为民”等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也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基层治理创新工作认识还不到位。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抓好经济工作就行,无需顾及基层治理工作;有的认为基层治理难度大,做了又不显眼,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局限于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没有把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二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履行社会责任的职责还不够明确。乡镇村和街道社区的职能不够明晰,村(居)组织还没有从大量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职能发挥得不够好;三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渠道还不畅。一些基层党组织找不准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的切入点,认为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主要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与自己关系不大,无所作为;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因措施不科学,效果也不够明显。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存在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基层治理的作用发挥。以上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当前社会建设普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客观大环境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理解还不够深入,对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外,在基层治理中,各级党组织的基层治理责任不够明确,缺乏明晰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保障措施,造成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基层治理的动力不足。
三、建议及措施
根据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提出的新要求,促进基层党组织、党员在加强基层治理中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1、坚持牢记宗旨为先。全县各级党组织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努力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洁身自好,强化宗旨观念和道德修养,常怀公仆之心,激发创业之志,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县要不断规范农民服务站和村(居)农民服务代办点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建立民情恳谈和民情日记制度,完善民情信息分析机制、党员领导干部调研制度、联系点制度和接待日制度。充分发挥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作用,依岗承诺、评星挂牌、结对帮扶、志愿服务、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制度。
2、坚持固本强基为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按照“固本强基”的要求,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着重在重基层、打基础、练基本功、建一流队伍上下功夫。我县要不断规范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配套制度建设,做到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增强村级组织开展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的公信度。按照“一定三有”的要求,加强对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大对村级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对软弱换散、群众公信度和满意度差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坚决予以整顿,同时建立村级组织激励保障机制,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利用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设施,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党员基层治理水平。
3、坚持人文关怀为要。党建工作要通过注重人文关怀、推进党员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特别要关心照顾好困难党员、老党员,调动广大党员积极性,努力形成正气充盈、团结紧张、共同进取的良好氛围。要深入开展“三培两带两服务”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本领。注重党内关怀,继续开展结对帮扶,实行农技人员、实用人才、致富能手、党员干部与贫困党员结对,通过“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帮助党员发家致富。
4、坚持务实求真为本。求真务实,就要以民为本,为民谋利。得民心的事多做,贴民心的事多干,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把民心凝聚起来。要多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能得到实惠的好事实事,要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好起来。要体察民情为民解难,深入群众,全面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想群众之所向。群众想的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群众急的就是我们工作的热点,群众骂的就是我们工作的焦点。要坚持经常到三个必须去的地方: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只有如此,老百姓才能从我们身上感受到党与政府的温暖和关怀,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加快发展才会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