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
某县积极落实基层减负措施,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与报表,提升服务效率,增强基层活力。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某县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某县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和创新,构建了一套符合县域实际、行之有效的基层治理体系,显著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主要经验举措
(一)强化党的领导,形成高效统筹的治理格局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工程,构建了由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基层单位具体落实的治理格局。通过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基层治理重大事项,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确保基层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召开领导小组会议20余次,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文件15项。同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治理责任制,促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确保基层治理有条不紊。
(二)优化组织体系,焕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一是编密基层党组织网络架构。我们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了"四级组织体系":即"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村民小组(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实现了党在基层组织和工作的无缝覆盖。二是推进"头雁工程"落地生根。我们高度重视选拔和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开设专项培训班和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持续提升他们的履职能力。在过去一年,已有超过30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了此类培训。三是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平台,引导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中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的实践效能。截至目前,已有2万余名党员在关键岗位上展现了模范作用,有效激发了基层治理的内在活力。
(三)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我们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协同、公众广泛参与、法治全面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一是推动"三治融合"深度实施。我们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者有机结合,着力深化居民自治实践,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自治制度。在过去的一年,已有85%的村(社区)修订完善了自治章程。同时,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2023年已有超过10万人次参与相关法治培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道德教化,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二是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基层治理,为群众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我们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优势,共同应对和解决基层治理中的难题。目前,已有2000余家社会组织和服务队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提供了数百项专业服务项目。三是拓宽群众参与渠道。通过建立健全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机制,定期召开"坝坝会""民情恳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2023年,我们共收到群众意见建议1万余条,其中超过70%已纳入实际工作方案,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基层治理工作依然面临一些短板和挑战:
(一)治理体系不够完善。一些乡镇、村(社区)的治理体系仍不够健全,尤其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时,表现出应对能力不足、协同性不强的问题。部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员教育管理亟待加强。据统计,约有30%的基层党组织在应对复杂局面时显得疲软,需进一步健全组织架构和机制。
(二)治理队伍素质亟待提升。基层治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基层干部,尤其是村(社区)干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与新时代基层治理要求存在差距。数据显示,超过40%的基层干部在应对复杂局面时缺乏足够经验和能力,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亟需强化。
(三)治理效能相对底下。信息不对称、资源分散等问题依然困扰基层治理,影响了整体效能的提升。部分领域存在治理盲区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方面,工作力度亟需加大。根据调研发现,约20%的乡村在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领域存在明显不足,有待于进一步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县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深化基层治理改革创新,努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健全治理体系,强化党的领导
进一步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治理责任制的考核机制,确保各级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好抓基层治理的政治责任。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提升其凝聚力和战斗力。到2024年底,我们计划实现80%以上的村(社区)党组织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治理能力
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治理队伍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举办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持续拓宽基层干部的视野和思路。过去一年,已有500名基层干部参加了专项培训,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培训覆盖面。此外,我们将完善基层治理人才选拔机制,注重从优秀年轻干部、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治理队伍中。目前,已有300名高校毕业生和100名退伍军人加入了我们的基层治理团队。
(三)提升治理效能,实现制度创新
着力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通过制度创新,解决信息不对称、资源分散等问题。重点推进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领域的专项治理。到2025年,计划实现全县所有乡镇环境保护领域治理达标率达到90%以上,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处置率达到95%以上。
(四)瞄准治理难点,攻克瓶颈壁垒
针对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领域存在的治理瓶颈问题,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问题得到系统性解决;加强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2023年计划排查各类安全隐患5000余处,整治率达95%以上;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力争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完善监督评估,确保治理实效
建立健全基层治理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改进措施。鼓励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强化先进典型的宣传和推广,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基层治理实践。
(六)推动创新发展,探索治理新路
面临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县域实际,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治理新模式。特别是在智慧治理、网格化管理、社区共治等方面,我们要大胆尝试,先行先试,努力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示范点。
(七)强化法治保障,提升法治水平
坚持依法治理,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提高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完善基层法律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加强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建立健全多元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维护权益。
总之,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县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创新的思路,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