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课下乡总结(通用6篇)
送课下乡活动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提升了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了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送课下乡总结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送课下乡总结 篇1
带着交流学习的态度,我参加了新密市信息技术学科下乡送课活动。一年来我在袁庄乡初中一共做了8节公开课,本着认真负责谦虚谨慎的态度,我精心准备,认真设计,精炼实施地完成了整个的送课工作。现总结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信息技术课应如何使用教材。
目前信息技术课上的还是没有固定教材的课。我们各地仅能使用以前的老教材,或者教师自己做主选课讲解。信息技术课堂是将教材做为辅助学生课堂中自主探究学习时的工具?还是就教材讲教材?但我坚信后者决不可能。所以我就立足于河南大学出版社的教材进行深入开发,并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效果还是很好的。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是如何按排的。
以前曾听说过主题式教学模式是现在最适用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我结合教材来按排的主题式课堂教学课。因此非常想了解它,学会它。在自己学校上课时结合教材的主题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有教材时,我相信在学生有基础的情况下会完成好她预设的教学任务。俗话说得好“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想完美,需要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环境。
三、教师如何使用现代手段驾驭课堂教学。
教学素材的准备方面,教师课前为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准备的素材图片都传到了学生机上,为完成教学任务作了充分的准备。尤其是《画图》一课的素材准备方法值得认真总结。
四、摆正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是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求助的对象。
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不断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在此期间仅是利用鼓励引导的语言,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帮助学生教学生,分享学生学习探究的快乐。我们也都有相同的感觉: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由教师讲解完成与把操作技能放在主题中由学生来完成,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枯燥无味,复制粘贴不过是简单的操作,鼠标点击历时几秒钟的时间,没什么好讲的。学生即便跟着操作了,也没什么兴趣。可是后者却不同了,《画图》这课李老师把选择、复制、粘贴命令放在了主题为《迪士尼奇妙旅程》中,这给师生创造了极大的思维空间。有内容,有创造,有发展。可以尽情收到各种各样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感受到目前信息课堂教学应当是将教材作为辅助学生课堂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工具,是结合教材的主题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我要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应用到我的教学当中,再从中感悟,探究,总结。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送课下乡总结 篇2
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首先我要感谢县教研室和学校领导,感谢他们能给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感谢同年级组教师和我一起精心备课讨论和指导,同时还要感官店镇中心小学的领导、红沙小学老师的热情招待和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之二:感动这次送课下乡,根据各科的安排,我们到了红沙小学,那整洁的校园总会吸引我的目光,任路途怎么遥远,走进校园看见笑脸灿烂的孩子们,连同一声声问候客人好!、老师好!“,还有那热情、亲切的校领导、老师,使我们一下子身感轻松心情愉悦,所有疲劳皆抛到九霄云外。不一样的地方,却有着一样的感动:感动的是各学校领导、听课老师们的热情好客和对我们的欢迎;感动的是乡镇的老师们听课时那专注的眼神,时而思索,时而认真地做着笔记感动的是在进入课堂的一刹那,孩子们的淳朴、热情、可爱,还有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送教下乡心得体会之三:收获”送教下乡“活动应该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校教师理念的提升、教学的借鉴,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如何用教学技能和机智去调动那些不同学情的陌生的学生。首先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然后再进行一些教学设计的修改,语言的组织,使其更贴切该校的教学,从而达至送教的目的。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节综合实践课《植树问题》,此堂课我大胆尝试,采用猜谜语的导课方式,幽默诙谐的语言,自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愉快的投入到活动中来,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感觉这里的孩子与我们城里的孩子差别不大,他们有着良好的常规,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围绕老师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学我与学生配合默契,孩子们大胆动手动脑完成课的任务,将课一次次推向高潮,充分体现了科学学科玩中学,学中玩的,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是宗旨,展现了科学课的魅力,同学们快乐的掌握了科学知识,同时也验证了我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可谓达到了双赢的最佳目的。
更让我感动的是听课的老师们,他们都很认真、很用心地听着,时而思索,时而而认真地做着笔记。不仅是本学校的老师听课,而且官店所有兄弟学校也积极参与,不顾路途遥远,早早的来到课堂,作为曾经在乡村学校工作了4年的我更是感受颇深,这就是我们农村学校老师的朴实,对工作的热情,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即使工作环境多么艰苦,也坚守着自己的那份责任…还有那评课的氛围,其实送教下乡不仅仅是讲一堂课,听一节课,课后的说课、评课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大课堂,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思索,一种提高。在评课时,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好的地方他们加以高度肯定,不足的地方又给予中肯的建议。还有许多让人深思的话语,使我豁然开朗。细致入微的评课,给老师提出了更具体的做法,更高的要求。说是送教下乡,其实对于送者和接受者,都是收获者。再如,在评课后的”聊课“,我们无所不谈,除就课论课之外,我们还做了一些课外教材的聊课,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些都是汇集的教学方法、经验!评课就像照多面镜,让我发现了自己平时上课中存在的问题,这为以后工作中得到及时改正。
送教下乡的每一节课应该说凝聚着执教者的智慧和心血,如果说教育是一艘船,那么,课程改革就是扬起的风帆,送教下乡就是鼓起帆的风,但愿我们的教育扬起风帆,越走越宽阔!
总之,通过这次送课下乡活动,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是一次难得和难忘的经历,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过得很充实,只要这些事对他人有用,我就很快乐,这就足够了。从自身专业的角度,交给老师们开启教育成功的钥匙,在教学层面上又有了新的领悟与提高,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当地教师,同时在业务上能够得到教研员的指导和鼓励,这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件难得的财宝!乡村学校的学生都很实在,和他们相比我感受到城市的孩子能无忧无虑的学习是多么的幸福。他们和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们一样的可爱,也许更淳朴,更像一张白纸,和世界上所有可爱的孩子们一样,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中来。
我将吸取一次次成功与失败经验,一如继往将明天的教育事业进行到底。成长经验;”
送课下乡总结 篇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往农村学校,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师专业的均衡衡发展。本学期10月,我集团在李校长的正确指挥下,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现了送教者与看课者的双赢
送教下乡活动为农村中小学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前沿的课改信息、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技巧,使广大教师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均得到显著提升。
我集团的英语教师张秀娟上了一节英语单词教学课,课后听课老师普遍反映张老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就是高,表达清楚、准确,感染力特别强,给他们很深的启发,他们决心像张秀娟老师一样用饱满的热情、高超的技艺去赢得学生们的认可。而张秀娟老师却说,这次下乡我觉得也很有收获,农村小学条件这么艰苦,可老师们却一点也没有怨言,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在这里辛勤地工作,他们的工作态度值得我学习!
二、提高了教学观摩课的可信度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不少教师对示范课表示怀疑,认为示范课就是表演课。为此我们加强了对示范课的指导,使教学设计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师不受条件的限制,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不管有没有多媒体同样能上好课。参与看课的教师真切地意识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观条件的差异,“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优化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学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潜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语文学科教师任巧芸,是一位充满教育智慧的老师,虽然在振兴东街下乡时,忽然发现课件有部分失误,但是她临时发挥创设的课一点也不逊色,当她真实地展示了一节关注了生成的课堂后,大家惊异的发现,这是多么优秀的一堂课呀,其及时处理课堂的教育智慧,令人佩服!
三、提升了送教教师对教学的高度认识
送教下乡活动,搭设了校际间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视野开阔了,教师学会思考了,教学研究意识也蔚然成风。通过下乡活动,送教教师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学的践行者,更是教学的研究者。
数学学科张丽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这样写到:“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课堂提问。教学中过难的问题,要求过高,学生难于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过易的问题学生学起来没劲。只有那些学生解答起来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才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通过课前几分钟的观察,发现村里的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就及时调整了教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来谈,再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情,敏锐地发现、灵活的设计一些学生解答有难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在体现师生互动方面配合的比较突出,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习,摸索出更适合学生理解掌握的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
四、送教教师的献身说法,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乡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献身说法,激发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学习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语言的同时,逐步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地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知识结构,努力转变和改进教学行为,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美术学科杜艳威老师以尊重儿童个性、活跃儿童思维著称。他送教三年级《比例的应用》一课时,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时空,注重儿童知识的形成过程。观摩者不约而同产生共鸣:“在杜老师的课堂上,根本就区分不出谁是学困生。”教者时时刻刻把儿童推向主人翁的地位,为儿童提供“参与绘画”的机会,体现的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
本次送教下乡为广大村里的教师提供了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理念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送教下乡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通过这次送教下乡活动,我还想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一、送什么的问题。如果仅把送教下乡活动理解为让城镇学校的一节优秀课到乡村薄弱学校去演示一遍、并想以此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话,那就送教下乡活动的根本目的来说,一般是很难达到的。因为这种杯水车薪的行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所以,我认为有效的送教下乡活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对于教育全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向这些学校和教师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顺应这种社会发展的潮流,为了培养21世纪有用的人才,我们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教育理念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强大内驱力。
2、送教学经验。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来的一种知识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积淀,是教师的宝贵财富。牵制学校前进的,恰恰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而这种水平的不高,也不单纯是教师自身的学历不高和素质不好,而是教学经验的匮乏。他们也在钻研教材,但最后不得要领;他们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终不够科学;他们甚至付出了比城镇学校教师更多的劳动,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乡的活动中,向他们传递一些先进的数学课教学经验,对于提高薄弱学校教师在数学课教学方面的整体教学水平,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学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乡活动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看作是一种理性的、抽象的行为,那么教学方法的传递应该是感性和具体的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所以,教学方法的传递是送教下乡活动中的重头戏。执教老师要借用课堂这个载体,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直面听课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听课教师从听课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怎么送的问题。为了提高信息技术学科送教下乡活动的实效,在这个问题上,可以采用如下的几个方法:
1、观摩课。我们要选择那些思想作风正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承担执教任务。就目前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把以传承知识为目的的“接受性学习”变为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研究性学习”,尽量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来增进其思考力和道德判断力。
2、专题讲座或评课。对于农村学校来说,观摩课虽然具有直观性和可摩仿性的特点,但它带给听课者的还只是停留在面上的一些感性认识,如果我们对课堂上的一些新方法,新理念不加以点明或提示,更会显得是云里雾里。所以,观摩课配以专题讲座或评课,将有助于教师对这些观念和方法的内化,帮助他们把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但是,我们还必须注意具有针对性,即所讲内容要和活动主题相吻合,使听者感到所讲内容是送教下乡活动中的一个部份,是活动主题的提炼和浓缩;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经验介绍。教学经验的传递对一些薄弱学校的教师来说,可能同目睹一堂优秀的观摩课来得一样重要。因为它能指明教师努力的方向,减少无效劳动,提高教学实效。而且来自第一线教师的经验介绍,是最具说服力的,最易激起听课教师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如果我们在送教下乡的活动中安排一定时间的经验介绍,对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送后的延续问题。就送教下乡活动的时间来说,一般是很短暂的,它不可能一下子解决许多的问题。所以,要发挥送教下乡活动的最大效益,还必须做好活动后的延续工作,如学校领导要组织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让大家谈谈参加活动后的体会和收获,促使大家对活动精神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还可组织有关教师上一些尝试、创新课,把学到的、领悟到的东西进行具体实践应用;今后要加强城镇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联系,如果做到这样,就能有效地改变薄弱学校的面貌,真正达到了送教下乡“送去一堂课,带动一个面”的目的。
在送教下乡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这和广大乡村学校、乡村教师的期盼还有很大距离,面对这些差距时,我们觉得自己做得还很少,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下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下乡力度,把更多、更好的教师送到学校去,让全市教师的都能从中受益,都能有所提高。
送课下乡总结 篇4
“每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这是我在20xx年10月30号,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这个上午也是让我有了很多思考的上午,因为一个活动一节课让我改变了很多的看法,那就是区里在新一中组织的名师送课下乡活动。金水区的冯校长给我们上了一节看似不是常态课的绘本阅读常态课。这也让对绘本阅读怎么上有很多迷惑的我大开了眼界,这次活动也让我对教育,对阅读,对人生都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多的理解。这次活动也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潜力是多么的强大。
这节课冯老师是给孩子们讲了一本绘本《朱家故事》。她先是按封面、环衬、扉页、正文的顺序给孩子读了一遍绘本。在第一遍的讲绘本时我发现了与我讲的不同之处,因为我们平时在看绘本时是不怎么关注扉页和环衬的,可是冯老师却出示出来了。虽然有这点的不同,但是这个绘本很简单,学生一看就懂,我想这一遍读完了接下来会干什么呢?
正在我迷惑之时,大屏幕上出现了四个字“深入阅读”,我更迷惑了,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绘本,学生一看就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深入阅读?还有深入阅读这样的必要吗?接着,冯老师给了我答案,接下来的第二遍深入阅读,冯老师带着孩子们再一次从头看起,从封面开始让学生去看、去观察、去说你自己的发现。学生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拘谨,但是在冯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发言越来越积极,发现也越来越多。到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就只剩下四五个学生没发言。当冯老师说到环衬的时候,说了这样的一句话:“环衬的颜色设计与绘本内容主题是紧密联系的。”这是我从能看书,会看书起都没有注意过的细节。原来这不仅仅是一张带颜色的纸,而是与主题有关的色彩啊!这也对我以后的阅读有了一个新的提示,看环衬。冯老师的深入阅读一步一步的进行,学生的眼睛也越来越亮,越来越敏锐,孩子们不仅能发现图画和文字所要传达的意思,而且他们还能发现非常多的的小细节!这些小细节有的是我在冯老师的引导下认真的看绘本也没有发现的,甚至是我看三遍四遍都是发现不了的。孩子就看着这简简单单的一张图,竟会发现那么多的小细节,我不由得也对孩子们的回答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在这个深入阅读的过程中,冯老师也会渗透一些审美知识。冯老师在孩子们看到父子三人在张大嘴喊时,就给孩子们出示了爱德华〃蒙克的《呐喊》,并介绍他的绘画风格。只要在这个绘本中出现了名家的画作,冯老师都会出示名家的简介,就这样,一个绘本讲下来,学生就能接触到几个名家的画作与名家的风格,这对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
就这样的一个简单的绘本故事,冯老师却让孩子们读出了不同的理解,这样的课堂也让孩子学会了观察、思考、倾听和表达。而这些恰恰又是我们给孩子讲那么多的课,想让孩子拥有的语文素养。
我们常说语文学习就是要教会孩子写字、阅读和写作。而阅读又是孩子写作水平得到提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冯老师的这节课上也得到了体现。在第二遍深入阅读之后,有一个作文题材的拓展训练。冯老师让孩子们在一分钟内想出至少五个与《朱家故事》有关的子题。但是有10个孩子却在15秒的时间内想出了一个,并且这10个孩子说的子题没有一个重复的。这就是孩子把绘本真正的阅读到心里去了,真正的明白了书中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这样的情况下想出来的题目,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有另外的一种感觉。而我平时的阅读教学是只读课本或者与考试有关的短文。这样我们教得很累,孩子们学得累。因此冯老师也在倡导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无压力的阅读。并在这样的阅读中学会观察、思考、倾听、表达。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健全人格的人才。
在最后的时候冯老师给我们谈到了人生意义的问题,她提到了当代作家毕淑敏的对人生意义的看法,“活着本就没有意义。但是如果能让生命的过程精彩那不是很好的事情吗?那怎样让自己在这个生命的过程中精彩呢?”一个人能够过好每一天就是精彩的。而作为一个老师,人生的精彩就是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健康、快乐地学习!每天都能充实自己!
我也很庆幸我在这个学校中,这个资源丰富而又共享的集体中,让我也拥有了接触绘本,给孩子讲绘本的机会。在去年放完寒假后,我还领着孩子看了几个绘本,可是今年我却退步了到现在只是给孩子看了一个绘本《活了100万次的猫》,通过这次冯老师的交流,我又知道了许多好的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逃家小兔》、《月亮的味道》、《三只小猪》、《我爸爸》、《我妈妈》等。“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会说话”。相信在这些会说话的绘本的引领下,我和学生都能扎实而快乐的走在相互学习的路上。
送课下乡总结 篇5
为加快新课程改革步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我参加了教师送课下乡活动。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既使送课教师从中得到磨练,又使给农村地区的教师送去了优秀的课例和宝贵的教改信息,也促使我对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进行了反思,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这次送课下乡活动中,我认真履行职责,在校领导的带领下与大王庄小学的教师开展教研教改活动。通过上公开课,促进了该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圆满完成送课任务,获得了领导、老师和学生的赞誉。
所上示范课情况:作为送课教师,为所在学校上公开课,示范课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在送课期间,我在大王庄小学上了多节示范课。课上,我充分展示自己崭新的教学理念及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技艺,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并且使听课老师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对新理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如何做一名研究型老师有了新的定位,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了深刻而直观的感受。
在第一次上示范课《索溪峪的“野”》时,我深切地感觉到孩子们的淳朴、可爱。看着他们那种求知的欲望,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真的让我感动。我感觉我比上以前任何一次公开课更有热情、更投入、更希望和他们交流。我感决到这里的孩子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差。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进一步感觉到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开展教学研究情况: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农村教师教育能力教学水平为重点,以转变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突破口,积极参与到教学研究的行列。努力探索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同时还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教师集体备课、评课活动和点滴交谈努力帮助老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听课评课过程中,都渗透全新的理念,对新理念在老师思想上的建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老师们所提的问题都给于了诚恳的回答。
生活是那么的短暂,然而它却丰富了我的生活阅历又给我留下了许多感受和启发。
这次送课下乡活动就时间来说是很短暂的,但给我却带来许多收获,所以,我这次的送课下乡的行程是一次难忘的、愉快的、更是值得我好好学习和反思的行程。
送课下乡总结 篇6
五月二十三日与学校的几位老师一起听了教科所送课下乡的课。这次一共听了四节课,一年级音乐(山谷回声真好听),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我懂事了),三年级的语文(一面五星红旗),四年级的数学(植树问题)。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的确,只有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才会有最真实的体验和最深刻的感悟。“品德的教育与养成必须要回归生活”这已成为品德课教学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今天,我想借此机会,以我曾在“学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执教过的(我懂事了)一课为例,谈谈我对品德课程生活化的思考、感悟与收获。
这堂课是小学老师上的,在没上课之前李老师就与学生打成一片,彼此相互问好,像是早已经认识得朋友,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之间得距离。
李老师先出示了一些图片,如洗碗,刷鞋,带弟弟,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要说得,马上就有孩子说,自己得事情自己做,帮家里做一些小事,听爸爸妈妈的话 ,李老师又问既然图片中得孩子能做这么多得事情,那么请在坐得小朋友也说说,你在家里都做了那些事情,有得孩子说;洗衣服,扫地,叠被子等等。
光说不行啊,所以老师还准备了一个穿衣服比赛,请了十个小朋友来比,所 有得学生都当评委,看谁穿的又快有好,并且说明理由,在后面还让学生自己表演了小品,并且讨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出示书中的图片,当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做? 当邻居家宝宝睡觉了你会怎么做?孩子们都谈了自己得一些做法,从他们得言语中能明显得感觉出来,这些孩子的确长大了。最后在朗读书中得一首儿歌,(别说我小)优美的童声,再加上可爱得动作把这堂课推向了高潮。
最后李老师还联系到此次发生得地震,让每个孩子都把要对灾区的祝福写下来,有的写到“希望能给灾区得小朋友送一些铅笔和本子让他们能继续好好学习”,“有的则希望他们能快点勇敢得站起来”,还有许多的孩子都捐了自己的零花钱,通过这件事激发孩子们爱心,同情心,并学会关心他人。
我认为这堂课有三个亮点:1观察生活,针对问题,确定主题。2再现生活,引发孩子用心体验。3回归生活,让教育落到实处。我认为:教师要做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者,能找准生活中学生存在的问题,确定、调整教育的主题,筛选教育内容,这教育更有针对性,具有冲击力。
我觉得从事品德教育决不能把眼光仅仅聚焦在一堂课上。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再高明的老师也无法让学生将一种认知内化为一种品行。我们要将教育融入到生活之中去,让课堂延展开来,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去尝试、去实践,让他们在生活中受到最好的教育。我们要帮助孩子们将一次次有意的言行演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自觉。到那时,我们就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孩子已经拥有了这一美好的品德!
上一篇: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优秀8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