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2025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
乡镇党委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强化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促进乡村振兴,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乡镇党委2025基层党建工作总结”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乡镇党委2025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
2025年以来,我镇党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部署。紧密围绕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将提升组织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政治功能,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作为"战斗堡垒"的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撑。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建责任
1.突出政治引领。镇党委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置于工作的首要位置,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而不断提高政治站位。
2.深化理论武装。镇党委积极运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主题党日等活动平台,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通过扎实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们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对党的忠诚,提高了政治觉悟与政治能力。
3.压实主体责任。镇党委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制定了党委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明确了每位班子成员的职责。他们定期深入联系点,指导督促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以党委书记亲自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党支部书记具体抓的良好工作格局,从而保证了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且切实有效。
(二)夯实组织基础,筑牢战斗堡垒
1.优化组织架构。镇党委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党员分布情况,对部分党支部进行了科学调整与优化。通过此举,不仅整合了党建资源,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工作成效,还显著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动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2.强化规范建设。根据"五个基本"要求,镇党委全面加强党支部的阵地、制度和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党支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在阵地建设上,镇党委加大资金投入,为各党支部配齐了必要的办公设备和活动场所,确保有充足的资源支持其正常运作。在制度建设上,健全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以制度化手段确保党支部的工作有章可循。在队伍建设上,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党支部书记和委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顺利推进党支部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3.严控党员发展管理。按照"总量控制、结构优化、质量提升、作用发挥"的要求,镇党委在党员发展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新党员的品质与能力。全年共发展了30名新党员,他们在各行业和领域中表现突出,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镇党委进一步加大对党员的教育与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与业务技能,确保党员在思想、政治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增强队伍力量,提高干部素质
1.提升党委班子建设。镇党委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流程,提升班子的科学决策能力。在重大事项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通过专题讲座、外出考察等多种途径提升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2.壮大村干部队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镇党委严格遵循程序,选拔政治素质高、能力过硬、群众基础好的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同时,通过培训、交流等形式提高村干部的履职能力与服务水平。为激励村干部的积极性,镇党委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表现优秀的进行表彰奖励,对表现欠佳的进行教育批评,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3.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党员是党的细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镇党委重视党员的教育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和在线学习等方式,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环境整治、扶贫助困、法律咨询等志愿活动中,党员们积极付诸行动,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困难,赢得了广泛赞誉。
(四)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镇党委始终坚持将党建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1.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方向。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强对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镇党委更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入多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和项目,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活力与动力。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镇党委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主体成为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在管理上,镇党委加强对新型农业主体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提升其运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产业发展条件。重点加强道路交通、水利灌溉、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此外,镇党委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互联网普及率,为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五)狠抓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
镇党委将作风建设作为强化基层党建的重要环节,通过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
1.加强廉政教育。利用廉政党课、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强化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定期组织学习党纪国法,推动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法律法规,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2.深化作风整顿。开展作风整顿活动,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镇党委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动作风转变。通过健全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党员干部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实施批评教育和问责,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3.强化群众工作。健全群众工作机制,密切联系群众,倾听民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满意度。通过走访调研和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加大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投入,改善民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二、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镇基层党建工作仍存在不足与挑战。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解决,以推动工作全面提升。
(一)党建创新动力不足。部分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依然存在创新意识薄弱、工作方法单一等问题,缺乏特色与亮点。他们倾向于沿袭传统的工作方式,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和新任务认识不足,创新思路和举措匮乏。导致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足,难以有效满足党员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二)党员教育管理亟待强化。部分党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力度不够,存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不积极、不投入的现象。对于党员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缺乏多样化和针对性,实效性不足。尤其在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上存在困难,部分流动党员未能按时参加组织活动,甚至出现失联现象。
(三)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度不高。部分党支部未能精准把握党建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存在"两张皮"现象。党建工作无法充分服务中心工作,中心工作亦未能充实体现党建引领作用,导致党建工作成效和中心工作推进均受到制约。
(四)村级集体经济步伐迟滞。部分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思路狭窄,缺乏有效的发展策略与措施。对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视与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匮乏,导致经济发展步伐缓慢,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更高要求。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镇党委将进行深入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一)增强党建工作创新活力。我们将以开放思维、创新视野,紧密结合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思考党建工作的定位与方法,切实找准基层党组织融入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及服务路径。鼓励各党支部结合自身情况,积极探索富有创新性的党建工作模式与方法,打造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加强对党建创新工作的指导与支持,及时总结并推广成功经验,推动党建工作步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二)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体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切实加强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提高党员整体素质。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流动党员的管理机制,通过设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和利用互联网技术等途径,确保流动党员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监督与考核,对不参与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的行为,依据规定严肃处理。
(三)深化党建与中心工作的融合。我们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将党建工作与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建立完善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的机制与制度,明确党建在中心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确保党建工作充分服务于中心任务。加强融合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我们将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规划。通过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指导和管理,协助各村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选定适合本村的优质项目。我们将强化人才与技术的支持,通过组织培训班和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严格监督和考核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过程,确保其发展质量和效益均得到有效保障。
(五)深化作风建设力度。我们将持续强化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树立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通过强化廉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营造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环境。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与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作风建设的考核和评价将成为重要依据,纳入党员干部的绩效考核和选拔任用体系,确保作风建设深入人心、取得实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