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查报告【汇集10篇】

奥运 分享 时间: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查报告显示,文化设施建设和活动组织基本到位,居民参与度提升,但仍需加强资源整合与服务多样性,如何进一步满足群众需求?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查报告”,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大家吧!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查报告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查报告 篇1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长期以来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xx县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局《关于转发省文化厅关于做好文化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抽查工作的通知》 ,我乡更即开展了自查工作。

一、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文化服务站基本服务项目设置符合国家指导标准和省实施标准要求,定期提前公示服务项目,按要求开放图书室(百里村和联合村图书室是灾后重建项目,正在装修)。群众对文化活动参与度高,3个村都成立了文艺团队,以社会效益为主,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演出,有文艺骨干三十余人。配合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村组演出,利用庆三八、五一、建党节、国庆、元旦、春节等,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等编排新节目,做到节目内容健康、风趣,主题鲜明、生动,形成贴近农村群众实际,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喜爱,让群众在笑声中得到教育,在欢乐中受到启发,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各村成立业余舞蹈队,参加各种宴席演出,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家庭文化传播。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实现供需对接,解决设施设备闲置浪费现象。

二、资源整合利用情况

20xx年度,xx乡党委、政府把文化建设工作同全乡经济、政治、社会等工作协调同步推进,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依托乡综合文化站和广泛的群众文化基础,成立了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余昌明,副组长:杨霞,成员由团委、妇联、农技、财政、林业等人员组成,王芬负责文化站的日常事务工作,做到中心工作有人抓,常规工作大家抓。

文化室根据实际实行错时对公众开放,开放时间达到规定的最低时限。整合利用县广电局等单位配送的公共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比如成立了腰鼓队、秧歌队等文艺演出队,宣传国家、省、市、县政策、方针。协助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等情况。在平时的工作开展过程中,xx乡综合文化站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存在违法违纪情况。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查报告 篇2

一、 基本情况

(一)xx乡基本概况

xx乡位于xx县东北部,武夷山脉南端,东邻xx乡,南毗x乡,西与x镇相连,北接x镇,全乡总面积126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453人。乡政府所在地距xx县城56公里,离206国道10公里,有罗塘至桂坑,珊贝至龙溪,吴畲至邻下等三条辐射福建、广东的省际通道,寻全高速公路横跨xx乡珊贝、泊竹、华齐三村。罗塘河是xx的“母亲河”,为长江水系支流,是赣江水系发源地之一。罗塘是历史上至广东、赣州水陆贩运的重要码头,自古有“小香港”之美称。“罗塘谈判”旧址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加强文化站建设,在新乡政府大院内成立了综合文化站,初步解决了乡文化站的办公活动场地。配备了5台电脑。采购了各种声乐器材。已在7个行政村建成了7个农家书屋。有2个行政村已基本全面覆盖了有线电视网。

2、文化队伍建设情况。全乡共有文化站工作人员一人,农家书屋7个,并配有管理员。目前,全乡组建了舞龙队,秧歌队、老年人协会等文艺队伍,引导组织他们开展健康向上、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我乡的文化活动在各个层面得到广泛开展,每年全乡7个行政村共送戏下乡14场,放电影7场;组织舞龙队进行巡回表演活动,同时村文艺爱好者在重大节假日、春节期间,自发组织各种文艺演出活动。如秧歌舞、打腰鼓、和舞龙等文艺活动。

4、体制、机制运作保障情况。目前,本乡有文化站工作人员一名。按照标准,每个行政村配备了一名文化管理员,乡综合文化站集中对其进行图书管理、文化开展、电脑操作知识等方面培训,便于管理员对村内文化设施和人员进行管理,配合乡综合文化站正常开展工作。

5、近三年来乡、村级文化活动经费投入情况。乡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足,特别是公共文化这块难以顾及;我乡经费本来就困难,没有精力来办群众文化;农村集体经济所剩无几,无法投入文化活动;社会捐助缺乏必要的投入机制,有钱不愿投入,使农村文化经费十分匮乏。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基层仍然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发展的问题。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缺乏硬性考核评价机制,推进文化跨越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

(二)经费困难是制约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瓶颈问题。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力为各文艺队伍提供必备的演出服装、乐器和音响等保障。目前,农村文化活动大多是自发性,举行大型活动靠集资化缘形式来开展的比较普遍,缺少必要的、固定的活动经费,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

(三)各村图书信息资源未能得到及时更新,重建设、轻管理问题急待解决,乡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的运营管理,尽管镇政府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投入,但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农村的图书室由于缺乏补充,内容老旧,很少有人去看,成为一种摆设,图书可读性低。

(四)乡综合文化站人员少,乡村专业文化人才匮乏,服务手段单一,农村文体活动内容单一,形势单调,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由于没有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和培训、激励机制,致使大多数村居农村文体活动领头雁人员老化,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年龄偏大、演艺人才馈乏,参加文艺演出的人员多为老年人和有几十年演艺年龄的民间艺人,年轻人由于兴趣爱好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长期外出务工和经商,各村文艺队基本无年轻人参加,使农村文艺队伍青黄不接,精通民间文化艺术和擅长艺术表演的民间艺人逐年减少,许多民间文化艺术面临失传的境地。比如我乡的舞龙舞狮等因缺少年青人的参与,缺少活力;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培训体系,我乡文体活动主要集中于广场活动,其他的比如书画、音乐、武术等都没有效开展,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意见和建议

(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人才的缺乏是公共文化体系难以发挥作用的一个关键因素。要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一支爱文化、懂文化、爱岗位的高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并尽可能多地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二)要把文化建设与服务农村经济相结合。利用电教室、阅览室向群众传授种养技能,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播放专题片等形式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帮助,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三)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阵地建设。

①县级财政应适当安排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满足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尽力实现全乡广播电视村村通,量力而行地建好村级广播站、图书室、阅览室、电教电影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②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的实施,同时要确保所放的电影是群众们喜欢看的类型。

③经常开展送书、送戏、送文化下乡活动。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查报告 篇3

20xx年,为了落实《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xxx市于3~5月份开展对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检查。12月中下旬,接到《关于参加全省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检查验收工作的函》,我局及时要求乡镇对照标准立即开展自查,派出工作人员进行抽查。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标准

69家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最小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其中图书馆总分馆不小于8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部及周围环境整洁、卫生,场地硬化、绿化。

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做到“八个一”,即:一个标志牌、一个宣传栏、一个县级图书馆分馆、一个多功能室、一个中老年文体活动室、一个妇女儿童文体活动室、一套文体设施设备、一个公益性文化岗。

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免费开放,室内文体活动场所有明确的开放时间表,便于群众参加活动;室外广场定期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每季度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6次;全年组织由妇女儿童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不少于4次;每个月为村民、居民放映一场国产新片;村(社区)文化管理人员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

二、采取的推进措施

1、对照标准,开展项目督查整改。市文广新局作为牵头单位,负责指导、协调、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进行通报;要求区镇文体站年度开展四次对村(社区)的督查、业务指导和精准服务,年底列入市级对区镇的考核项目。对运行管理差的,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拿出整改方案,年底再次检查验收;对运行管理一般的,提出完善意见,做好保障;对好的单位和做法,推广他们的做法,向周边地区延伸。

2、因地制宜,创新文化服务内容。根据人口总量、年龄、结构、需求、新老xxx人的比例等,确定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的面积、功能、项目构成,不断探索新环境下的新活动。提供多元化服务项目,导入志愿者服务机制,吸引社会文化艺术人才、社会组织为公益文化服务。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要求结合数字文化服务,满足基层群众数字文化需求。

3、做好人才、资源和资金保障。镇文体中心要求吸纳更多专业文化人才,对村(社区)进行文化指导帮助。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立不少于1个由xx财政购买的公益性文化岗位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这个专人应该是全职的,而且有设计群众服务项目经验的社工人员。资源不得挪作他用,做好设备的更新和资源利用。同时做好市、区镇二级财政资金的投入与扶持。

4、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服务。大力培育非盈利社会文化组织的成长;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专兼结合的文化工作队伍;将企业内部文化设施纳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范围;鼓励非盈利社会组织或国有企业来统一管理运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三、成功的经验做法

1、以xx购买社会组织参与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目前已经有一些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通过xx购买引入社会组织,开展创投项目以及借用给群众团体活动逐渐增多起来。高新区新江南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由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负责管理运行,通过亲子读书会、xxx话学习等活动的开展,提升外来人口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增加新老xxx人互动交流。巴城镇新开河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购买公益社会组织服务。在做好日间照料工作之余,每月组织歌舞、戏曲、曲艺等文艺活动两次。淀山湖镇市民活动中心属于xx出资建在农民动迁小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采用“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绩效化评估”管理模式,成效显著,公益组织参与管理服务,服务质量好,值得推广。

2、根据需求创新特色文化服务。淀山湖镇“送戏曲进村”,每个村一台大戏,集中到每个村巡演各7场,村民导、演,村民观看,多年来成为淀山湖的品牌活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周庄镇全旺村“喝讲茶”活动形式新颖,高新区姜巷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有传统家具和农具展示,都是很好的做法。千灯镇马路桥社区有众多外来文化能人,他们在社区的支持下联合自办非盈利演出团体,在本年度镇文艺会演中,获得2项一等奖,值得关注。

3、发挥文体站统筹和辐射带动作用。周市镇文体站将工作人员和业务骨干与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立结对服务。陆家镇实施了业余文艺团队辅导惠民工程,由文体站专门聘请、派出15名具有一定文艺特长的老师对全镇辖区内的业余文艺团体包干服务。陆家镇:“小阅读·大未来”家庭读书会,从起初的20户,发展到如今的200户家庭参与亲子阅读,孩子们在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一起读书、游戏,这些项目值得推广。

4、文化志愿服务在社区成长。7月20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走进新江南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红袖标”老年志愿者亲切交谈,鼓励老人们发挥余热,积极参与社区文化、环境保护等工作,共同营造舒适稳定的居住环境。社区以社工带动义工、专业服务带动志愿服务,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和兴趣爱好。淀山湖镇市民活动中心引进xxx壹方慈善公益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着力打造了“爱心接力银行”和“尚美公益集市”两大志愿服务品牌。还有高新区采莲社区、巴城镇新开河村都是以文化志愿服务为主。

四、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存在的不足

1、功能发挥有待提升。由于部分村(社区)服务用房安排不合理,存在一室多用的现象,不利于活动开展。对文化需求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提供服务比较单一。部分村、社区由于拆迁较多,人员较少,活动室利用率不高。

2、人员培训有待加强。村(社区)文化管理人员更换频繁,人员稳定性有待加强。部分工作人员从事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欠缺,需要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查报告 篇4

西城乡文化站在此次自查活动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提高全乡文化实力,推动全乡文化事业发展为目标,精心组织,积极发动群众,广开言路。虽然在日常的工作中受到了上级和广大群众的肯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献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标(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的要求,现将西城乡文化站评议自查工作汇报如下:

一、自查评议情况汇报

经认真对照《献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目标考核评分表》的内容进行检查和考核。现将西城乡文化站自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保障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年初迅速成立了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多次召开班子会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协调事项,制定了《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和工作格局。

(二)资金人员保障

乡文化站共有编制内人员3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事业心强,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平时工作全部到位、专职专干。各村至少配备文化管理员1名,负责日常各村文化工作。

(三)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

乡文化站与西城南村文化站合二为一,独立成区,总占地面积为8亩,共有房屋4间,按照《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规定,设有多功能厅、图书室、培训教室并配备相应设备,有室外活动场地,建筑面积300㎡乡村大舞台1个,设有专用出、入口,公共电子阅览室正在筹备中。全乡19个行政村都配备农村书屋,图书均在500册以上。

(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制定有《西城乡文化站管理制度》,规定要建立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反馈机制、落实了“文化管理员”和“文化信息员”,有效维护了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制订了《西城乡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指导和支持农村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的通知》,常态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人均参加文体活动时间每周不少于5小时。乡文化站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4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5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达到100%,80%的行政村有健身场地并配备了相关设备。

(五)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和制度建设

积极组建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制订了《西城乡文化志愿队伍建设方案》、《西城乡文化志愿队伍管理办法》,目前队员54人,分为秘书处、外联部、宣传部、文艺部和实践部5个部门,20xx年共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四月十八庙会义务演出等7场活动。全乡19个行政村活跃着38支文艺队伍。20xx年基层文化工作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5天,参加远程网络培训时间80课时,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工作能力。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制订了《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营的公众参与办法》,认真征询群众意见,并对群众意见及时进行反馈,总结工作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了公共服务工作能力。

(六)群众满意度及社会参与

为进一步了解我乡全年文化的建设成果,制订了《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抽查了不同年龄段的265人进行了调查,被调查者对乡文化站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的满意度,主要集中在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其中感到非常满意的只占了45%,比较满意的占了48%,而感觉一般的则有%。另外还有%的被调查者对乡文化站提供的公共文化活动内容感到不满意。总的来说乡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内容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虽然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文化活动需求市场。政府也不能照顾到所有群众的公共文化活动需求,但是乡政府应该在不断了解群众需求的情况下,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更适合村民需求的公共文化内容。争取更好地服务于西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20xx年西城乡文化站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宣传等14余场。其中包括正月十五庆元宵、十一国庆七天乐、欢庆元旦的多场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也有西城乡武术交流比赛、广场舞大赛等比赛形式的活动,更有关爱留守儿童等义务活动,这些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更丰富了群众们的精神生活。

二、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在这次评议自查过程中,乡文化站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文化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结合文化站工作特点,创造性开展文化事业建设工作不够深入,不够具体;二是文化站还需加大对公众的服务力度;三是需要提高文艺创作的能力。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并加以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乡文化站将一如继往地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职责,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推动我乡精神文明快速发展!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查报告 篇5

近年来,我把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做为文化强县、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根据国家文化部、省文体厅出台的各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及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我县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促进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绿色崛起的目标,努力把建设成为中部绿色崛起试验示范区和全县各族人民的幸福家园,其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主要建设内容。充分利用传统“三月三”节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依托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积极发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一是民族文化艺术融入旅游之中,提升旅游文化品质。如百花岭旅游景区的开发理念,充分考虑景区的特色生态文化,注重每一个旅游项目开发的人与生态和谐共存,并结合的文化,打造了一批以XX风土人情,XX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景点;另外山旅游景区将生态文化、休闲文化及文化三者相结合,开创景区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旅游景区的发展依托生态文化建设为核心,与多元文化相融合,成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二是乡村文化助推“奔格内”乡村旅游发展。“奔格内”乡村旅游自20XX年首个“奔格内”乡村旅游客栈在什寒村揭牌以来,经过一年多对奔格内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成功吸引了大批游客走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的是县域丰富的森林资源、美丽的山水风光、清静悠远的黎村苗寨和底蕴深厚的XX传统文化,为进山旅游的背包客、自驾游客、自行车爱好者、户外运动爱好者等提供便利条件,让游客们体验到最原生态民俗,感受到最特色的XX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打造乡村自由行的同时,我们紧紧围绕大文化内涵,打造了一系列与XX文化、乡村文化、农垦文化为中心的“奔格内”。乡村文化的彰显,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增强创新动力、强化人才培养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近年来,我县以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任务,创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广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产业体系建设。以农村文化下乡为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形成县、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了落实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任务,县围绕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文化惠民工程。

一是高效完成综合大楼建设任务,配备逐步齐全化、科学化,建立健全了《文化站管理制度》、《图书室管理制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制度》,并将制度上墙,20XX年设备安装完成后,每天实行开放11小时,即白天8小时,晚上3小时,服务群众约7万多人次。

二是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完成综合文化站共享工程111个,行政村基层服务点95个、民族歌舞队122支。通过在各乡综合文化站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8台,安装数字电影设备1套,55寸液晶电视1台,投影设备1套,实现95个行政村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设备的安装,完成乡镇村一级共享工程发放和安装工作。实现我县共享工程县乡村三级覆盖。

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其中命名30支农民文化示范村文艺队。整合资源,解决文化活动场所问题,近年来,全县新建舞台25个,篮球场35个,解决了村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场地问题。对我县各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给与大力支持。我县目前有黎族民歌民舞、黎族乐器、黎族染纺、黎族骨伤疗法等传承人共105人,已形成规模的黎族歌舞队126支1200多人。

三、编制专项规划,加强文化产业投入情况

20XX年,以场馆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县城文体设施覆盖。我县围绕一批文体设施建设,推进整个县城的文体事业大发展,其中投资3600万元建设“中部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演艺中心”,目前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建成使用。其他体育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其中体校、游泳队宿舍改造工程已经接近完成,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建设也已动工建设,计划年底完成。随着县城一批文体设施的建成,将使满足县城大部分市民和机关干部达的健身要求。我县已完成选址建设文化馆、图书馆等“两馆”独立大楼,建成后将有效开展文化培训、文物展示、图书存放等功能,逐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促进体育产业情况

一是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有声有色。目前全县共有XX歌舞队160余支、体育健身队240支,分布全县。每年春节期间,我县组织开展万人迎春健走探百花活动,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动全县体育健身爱好者徒步完成长跑活动。在节假日期间,经常组织全民广场健身活动、乒乓球赛、排球赛等体育赛事,通过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培养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丰富群众业余体育生活。

二是女子足球队名声远扬,曾获全国少年(U16)女子足球锦标赛第四名,全国青年(U18)女子足球锦标赛季军,并向国家队输送高标准的女子足球人才,女足已经成为我县体育宣传名片,足球队教练肖山被评为20XX年全国十大最美乡村教师。

三是四届省运动会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20XX年第四届省运会我县共派出121名运动员,分别参加游泳、田径、沙滩排球等10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金牌13枚、银牌16枚、铜牌22枚。团体总分559分,获得“优秀赛区”、“体育道德风尚奖”2个称号。

四是在武术日益普及的环境下,在弘扬传统中大力创新,推动武术事业跨越发展,使之成为城市品牌和地方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武术文化资源开发作为XX文化的一项有益补充,加快制定出台推进武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武术教育、武术训练、武术推广、武术研究、武术产业发展等方面,予以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各方面的支持。统筹全县资源,成立县武术研究协会,武术研究协会下设专家委员会,承担挖掘整理本地发源和流行的优秀拳种,特别是要做好大成拳的创编工作,积极组织宣传推广和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武术运动“六进”活动,和武术教师培训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工作进行常态化管理。有计划地申办武术世锦赛和世界杯等,以特色赛事为品牌,积极开发武术健身休闲市场、教育培训市场、武术用品市场,带动武术之乡旅游、文化旅游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五、存在问题

一是我县文化馆、图书馆、民歌展演团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二是XX文化传承人队伍建设滞后,发挥作用不明显;三是XX文化工作机制体制不够健全。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县将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实现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非物质文化文化保护区和XX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县目标,改善公共文化设施状况,进一步挖掘和保护XX文化,鼓励和支持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XX人才投身到XX文化事业中,不断发展壮大XX文化传承人队伍。结合旅游产业,合理开发利用XX文化资源,重点扶持一批XX特色村庄,紧密结合旅游业,形成一批XX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XX文化工作机制体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查报告 篇6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品位,体现文化为经济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家基本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指示,我乡将文化站建设纳入乡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了领导和协调,落实相关责任,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现就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党委、政府领导重视。

为保证大溪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书记和乡长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文化站建设问题,并实地到村现场指导选址、安排部署文化站建设工作。

二、开展情况。

1、按照国家指导标准和省实施标准要求建设基本服务项目设置。

2、提前公示综合文化站的服务项目,并设立相关的公示牌。

3、平日里开放阅览室、棋室等,陆续有群众阅读和参与各种娱乐活动。

4、保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村通广播电视,并经常安排送戏下乡的惠民工作。

5、在村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形成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管理。组织各村图书管理员、信息员开展培训活动,推进村文体事业健康发展。

三、保障措施

1、我乡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对文化站进行维护和管理。其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等。

2、在文化站里配备电脑,阅览室藏书、乒乓球案、篮球场、各类牌等。

3、在内容建设、服务制度建设,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等方面,我们成立了相关的领导机构且制定了可行的相关制度。

4、积极协助县文化行政部门,开展对文化遗产的普查,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督,并积极整合各级的宣传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科普法制等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

四、存在的问题

大量的文体活动属公益活动,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体育活动最需要经费,所以此活动很少,还未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还有文化站人员配备不够,往往手忙脚乱。还要加大各级政府的重视力度。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查报告 篇7

自20xx年7月19日上午“全县公共卫生服务半年工作总结暨新规范培训会”后,双桂镇卫生院根据会议精神认真开展了自查,现将自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19号全县公共卫生半年工作总结大会后,我院于20日召开了全院职工及乡村医生会议,对会议内容、精神及时作了传达,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年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学习,蒋志院长总结我院上半年的公共卫生工作,同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强调和布署。全院职工都充分认识到了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时限性。

(2)全面自查、严格考核

此次自查由蒋院长亲自组织、领导,通过听取公共科人员汇报,电话核实,现场查看档案等形式进行。自查的内容主要为:是否实行组织管理,是否按要求规范建立健康档案,是否按要求开展慢病管理,老年人保健,重性精神病管理等。

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6岁儿童为重点。建立健康档案14772份,建档率为49%,健康档案使用率为95%,健康档案合格率为96%以上。健康档案记录内容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本内容无缺失。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保持资料连续性,实施规范化动态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2、健康教育

充分发挥卫生服务机构的宣教作用,通过医疗门诊、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健康教育处方、公共卫生服务平台结合本镇人群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咨询活动,以艾滋病、结核病、糖尿病、高血压、重性精神疾病、肠道传染病等入手,在全镇居民中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卫生防病知识宣传、讲座、展览等健康教育活动。到目前为止全镇开展各类健教活动5次,参加人员1700次,发放各类传单、小册子、宣传画、折页、健康读本等健教资料48种,15500份。设置健康宣传专栏2个,办健康宣传专栏6期。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4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6次,累计听众1300人次。提高了重点人群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行成率。

3、儿童保健

设立了儿保科,配备了儿童保健人员。为辖区新生儿提供健康检查、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20xx年度建立儿童保健手册110份,建册率95%。新生儿访视280人次,访视率87%。婴幼儿健康管理。体检一次377人,体检两次187人,体检三次0人。11年1月-6月,0-6岁儿童1675人,系统管理1405人,管理率84%,儿童健康管理751人次。

4、孕产妇保健

认真抓好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常规的贯彻落实,进一步重视孕产和儿童的全程管理,不断规范妇幼保健技术,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120份,建册率97%。产前健康管理480人次,产后访视87人次。 大力宣传服用叶酸知识,利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和办理生育服务证的机会,向受益人群宣传服用叶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发受益人群70人放叶酸420份。

5、老年人保健

启动了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活动。在各村委会及本院职工精心组织下进行了健康检查。免费体检了1551名65岁以上老年人,(其中含165人60-65岁人群)对他们进行了一般体格检查和尿常规、血常规、血糖、心电图、B超、胸片检查。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多种形式的义诊、讲座等活动6次,深入村组进行疾病防治知识宣传,使更多的老年人受益。

6、预防接种

完善了儿童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镇对适龄儿童免费提供卡价苗70人、脊灰疫苗66人次、百白破疫苗66针次、首针乙肝疫苗70人、乙脑疫苗196针次、流脑疫苗192针次等。1月龄以上儿童建证(卡)率达100%,卡证符合率达到100%。

7、传染病防治

制度健全,报告和档案管理完善。网络直报率、及时率、准确率均达100%;20xx年1-6月份共发现传染病14例,报告14例,与网络直报一至率100%,无漏报。全镇无严重传染病发生。全镇报告可疑结核病人5例,确诊结核病人4例,均纳入免费治疗,管理率为100%。

8、慢性病管理

我院建立了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组织全体职工培训各类慢性病管理学习,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时,全镇到目前为止共建立高血压患者档案690人份,糖尿病患者档案50人份,慢性精神疾病档案32人份。对以上患者每季度随访一次,共访视1544人次。每次随访时同时询问病情的变化、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以村组为单位进行精神疾病患者登记,并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32人份。通过举办精神疾病知识讲座,开展培训会议、提供咨询服务等多种宣传形式,有效宣传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和项目内容,提高群众对精防工作的支持度,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使群众科学认识精神疾病,减少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歧视。提供每季一次随访服务、康复指导。共随访64次。

10、两癌筛查、住院分娩补助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措施,探索积极有效的工作方法,加强对妇幼人员培训,加大宣传力度,确保项目健康运行。目前我院完成两癌筛查262人、住院分娩补助32人。

三、存在问题:

1、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的覆盖面存在不足,居民健健康档案机管信息化管理偏低,已建立档案存在如:缺项、漏项、随意涂改,健康体检不及时等不规范现象。

2、慢性病人系统管理不规范,随访不到位,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孕妇产期保健、体弱儿童筛查工作者待进一步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存在较大空白,另外,由于农村居民电话变更,未及时更新信息,导致部份档案无法核实。

四、今后工作打算:

1、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人知晓、确保国家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2、脚踏实地工作,坚决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

3、加强培训,进一步增强全科医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管理科的工作职能。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重,内容繁琐。今后,我院将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继续按照《规范》的要求,增强信心,努力工作,完成各项公共卫生服务目标任务。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查报告 篇8

自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以来,我所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絮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报告如下: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成情况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全村居民726人,全镇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726人建档率100%,其中电子建档726份,建档率100%。

(二)健康教育。 发放健康资料500多份,更新宣传栏每2月1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2次

(三)免疫规划。 按时完成卫生院下达的各种免疫通知,通知到户。督促儿童完成免疫规划。

(四)传染病报告与处理。 未发现传染病病历,上报数为0

(五)儿童保健。 积极完成新生儿家庭访视并做好了家庭访视记录

(六)孕产妇保健。积极发放孕产妇保健手册

(六)老年人保健。全镇对6 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67人,健康管理率100%以上,督促完成健康体检率达95以上

(七)慢性病管理。高血压:登记高血压患者数31人,已纳入管理31人, 糖尿病:登记糖尿病患者数2人,已纳入规范化管理2人

(八)重性精神病管理。本村未发现重性精神病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居民健康档案建档 个人基本信息缺少联系方式, 健康体检存在缺漏项,如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用药情况、健康问题、健康指导选项等项目填写不完整,不够规范、已建电子档案使用率低,更新慢等

(二)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病 规范管理率不高,控制达标率不清。随访次数欠缺,随访工作开展不够细致,内容填写较为随意

总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应该理清思路,查找不足,按要求落实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查报告 篇9

20xx年,我镇在县级各部门的具体指导下,镇党委、政府加强领导,严格要求,把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作为重点工作抓落实,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工作要求,各实施项目有效推进。现将我镇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辖1个社区和13个行政村,现有人口34000余人。20xx年我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共56个项目,项目涉及13个行政村,共投入资金65万元,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类项目投入万元,农业生产服务类项目投入7800元,农村生活服务类项目投入2000元。

二、工作具体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为确保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抓好、抓实、抓出亮点,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按照分工对各村维护项目的征求意见、拟定、审议、决议、公示等进行了全面监督和督查,并明确专人负责对全镇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实施程序、完善资料等进行跟踪和指导。在开展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的过程中,镇党、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深入各村了解工作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并及时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全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顺利开展和全面推进提供了人员、经费的保障。

2.创新机制,强化管理

我镇各村在征求意见、完善资料、项目审定、资金使用管理等创新工作机制中,以强化民主管理为工作重点,项目由各村自治组织具体实施,依据民主决策、自主建设、严格监督的原则,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

3.项目管理

(1)项目申报审批资料齐全、内容完整。申报资料具体包括:项目征求意见表、村民意见汇总表、村民代表会议记录、项目实施方案表等。

(2)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的申报严格按照程序来走。奖补项目由各村民委员会申报,经镇人民政府初审后,报县相关部门会审批准。对已经批准的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都能及时组织村民委员会全面及时实施。

(3)各项目村都设立有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质量监督小组,代表村民对项目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

(4)目前我镇20xx年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工程已经全部实施完毕,并且已经镇村两级进行了验收。

(5)我镇20xx年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受益群众7000余户、34000多人。

(6)我镇对申报资料、批复文件、会议记录、公示资料、合同、验收表、结算凭证等都装订成册,并分村、分项目建档、归档。

三、资金管理

1.我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资金由镇农服中心实施代管,各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资金都实行了报账制,由村上提出申请,经镇财政所审核,分管领导、镇长签字后方可报账。

年我镇已累计向项目村划拨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资金65万元。

四、公示公告

20xx年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涉及村均及时、真实的公示了项目资金的领用、发放、使用及结余情况。

五、存在的问题

1.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不够,到村项目较为分散,难以综合投入;

2.法规程序制度不够完善,公开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资金管理,在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资金的使用范围上严格把关,按规定进行公开透明;

2、及时总结我镇在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好的经验,进一步完善运行维护工作机制。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查报告 篇10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我县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长期以来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xx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xx年3月23日印发的《关于转发省文化厅、省发改委<关于联合开展检查全省“十一五”期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x文新社字(20xx)6号)要求,现将我如下:

一、规划实施情况

(一)资金情况。

我县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经全部竣工,其中5个投入使用,总投入资金191万元。我县在财政局经济建设股设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单独建帐,专人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县财政局根据施工进度和合同约定,按时拨付,资金拨付申请表由建设单位、县发改委、文化局、财政局四方签字,银行转帐,使用正式发票支付到施工单位。6个文化站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备等内部设施采购由乡镇根据文化站各职能室要求结合本乡镇特色,申报采购清单,县文化局进行指导审核后由县政府采购办实行统一招标采购。

(二)建设情况。

1、认真开展建设用地选址工作,确保选址符合文件要求。我县7个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经过县发改委、文化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和乡镇自身的努力工作,按要求完成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申报等工作,并及时动工建设。

2、及时推荐设计方案,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落实建设任务。我们及时传达江西省建设文化站建设参考图样,按省文化厅统一设计要求,结合我县实际xx县政府要求,乡镇综合文化站面积为300—400平方米,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方便实用。各乡镇确定了综合文化站设计方案,请有资质的设计院按要求设计图纸。同时办理土地、建设规划、勘探和施工等手续,进行招投标工作。综合文化站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等经县发改委和文化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工程经过各乡镇统一招投标后,确定了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建设质量由施工队伍和监理公司、县质量监督管理所共同负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要求。

3、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各具特色。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外广场布置健身设施,都已建设完毕,设有单独的通道,有利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综合文化站大楼周围进行了绿化,各站大楼醒目处镶嵌了省文化厅统一规定的规范名称和字样“xx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统一标牌、标识。

(三)保障措施。

1、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设施配套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纳入当地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按照“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要求,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功能。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结构包括书报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厅,有条件的地方建有露天舞台、标准室外篮球场、宣传栏、黑板报等室外活动场所。选址综合考虑群众就近、经常性参与及交通因素,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

2、坚持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坚持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具体项目建设方案,落实建设资金和政策措施,确保规划整体目标的实现。坚持突出重点,按照规划建设年度任务目标,认真组织实施。科学确定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功能,合理规划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布局和结构,在现有设施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建设标准,填平补齐,不搞重复建设。

3、落实责任主体,实行责任制。县人民政府为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对所属项目的投资安排、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实施效果负总责。发展改革部门牵头负责项目的审批、编制建设规划、下达年度投资计划等项目前期工作;文化部门负责项目的实施和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统计报表上报及制度建设、竣工验收和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安排配套资金和项目建设资金的拨付与管理。切实加强项目管理,认真落实“四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做好项目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满意率。确保资金足额配套和及时拨付,加强监督检查,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4、资源整合,加强监管。把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农家书屋等整合起来,既充实文化站内涵,丰富文化资源,又能形成相对集中的文化活动中心,创新管理机制,以更好地发挥农村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项目责任单位定期上报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度,认真落实开工条件,尽快开工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县发改、财政、文化等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如期竣工投入使用,做到“按时建设成,建成即达标,整合能用好”。

二、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1、领导高度重视,确保前期工作进展快而有效

一是成立了xx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委、文化局、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建设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部门各负其责,共同组织实施和检查指导及协调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二是制定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目标要求和进度。三是及早布置选址等工作。在接到任务之初,分管副县长及时组织县发改委、文化局等部门领导到各乡镇现场督促落实文化站建设任务,把文化站建设要求和设计参考图纸送到各乡镇供他们及早部署。四是根据文化站建设资金要求,及时配套资金。

2、高度重视项目建设进度督查。县领导在建设过程中多次到建设场地了解工程建设进度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县政府又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布置有关工作。分管副县长等多次召集文化站项目建设会议,对工作进行多次研究和督促检查。县政府督察室、县发改委xx县文化局等多次对文化站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协调有关工作,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

3、广泛宣传文化站建设工程。各乡镇在各项目点显眼处制作项目宣传牌,对工程基本情况作了简介。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初步构筑了我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正成为农村基层推进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提高农民知识素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革新村风乡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我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突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追求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1、重视文化建设的氛围不浓。各级党委、政府虽已日益重视文化建设,但仍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思想,加上基层财力困难,文化建设没有真正抓落实。制定的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对文化建设无刚性的考核指标,文化建设也就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位置。

2、建设进度存在差距。永宁镇、港口乡、棋坪镇、高桥乡等综合文化站已竣工,带溪乡、三都镇等站建设进度也较快,但排埠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度达不到省、市要求。

3、管理体制不相配套。在投入机制上,近年来,我县对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文化活动经费也有所保证,但日常办公经费和设备的管理、更新费用却没有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因缺少资金。在管理机制上,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的是“行政上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这种体制,使一些文化站工作人员常年承担乡镇行政工作任务,难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文化主管部门因体制原因,无法对他们进行调配和交流使用,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缺少交流,缺乏工作活力,乡镇综合文化站也就处于一方不愿管,一方不能管的“两难”境地。

4、文化队伍力量薄弱。一支过硬的乡镇文化队伍是加快基层文化建设的关键,但当前我县乡镇文化队伍却面临诸多问题。缺编严重、在编在岗人员少、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文化人才的稀缺等困难都严重阻碍着综合文化站职能的发挥。

5、文化服务形式单一。当前全县群众享受文化生活主要形式还是以看电视和棋牌娱乐为主,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也仅是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由各文化单位通过联办、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棋、球类比赛等,形式较为单一,群众参与率不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文化服务多样化的需求。另外在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多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对每年文化部门组织的送戏和送电影下乡深受欢迎,但反映场次偏少。

四、政策建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今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之年,我县确立了“文化强县”发展战略,这是县委、县政府“十二五”期间对我县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因此,各级政府要努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用先进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文化站建设力度。文化建设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开展农村文化娱乐、科技普及、技能培训等活动,对于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顺民心合民意的民生工程。我们要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充分认识综合文化站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综合文化站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将其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框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综合文化站建设取得新进展。

2、加强资源整合,发挥综合效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要纳入乡镇总体建设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整合送戏和送电影下乡、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民健身工程等资源,更好地发挥建设资金的效益,服务广大农民。文化民生工程既要注重系统内力量的整合,又要注重民生工程间力量的整合;既要着眼于当前,也要考虑到长远。对工程建设进度较慢的单位要加强督促力度,既要按期完成,也要保证工程质量。对已建成的综合文化站,要尽快配备内部必需设备设施,使其尽快投入使用。

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其健康发展。工程建设难,工程建成后的管理、使用更难,如何保证长期优质地服务于民,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在投入机制上,乡镇综合文化站承担乡镇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建设、管理和使用主要依赖政府资金,在基础设施初步完善后,应根据群众对公共文化的新需求和综合文化站职能不断拓展,将综合文化站办公经费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并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进一步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可持续发展。在管理机制上,积极探索深化乡镇综合文化站体制改革方式方法,由县文化局对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垂直管理,并按照乡镇人口规模的大小和文化站建设的实际需要确定机构编制,理顺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日常管理等机制,解决无人干事的问题。建立健全综合文化站的绩效考评机制,将服务农村、服务群众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推动综合文化站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

4、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文化服务能力。一方面,要制定政策措施,吸引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通过择优招聘,将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乡镇文化队伍中,配齐配好乡镇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文化站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同时要加大对民办文艺团体的指导和培训,鼓励引导他们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应新形势下的文化工作需求、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年龄结构合理、公办民办互为补充的基层文化队伍。

5、创新活动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每年各类文化下乡活动,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尤其是送戏和送电影下乡,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的需求进行适当调剂,统筹安排,真正让文化惠民工程惠及群众。要不断创作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催人向上的文艺作品,积极挖掘本地文化艺术资源,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鼓励农民自编自演,参与到弘扬时代主旋律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活动中去。

35 3887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