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天天 分享 时间: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2024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全力推进共富优享惠民。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培养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文化交流、补齐文化发展短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人民福祉为依归、以惠民润心为重点,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整体化构建公共文化体系,为阵地建设“增速”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强国工程、民心工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多次强调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面向基层、贴近群众,切实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筑牢文化体系,搭好“大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文化建设已经越过“够不够”“缺不缺”的阶段,进入到“好不好”“精不精”的阶段。为了让高品质的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我市完成了“浙里文化圈”xx分站建设,构建了全市文化馆“大联盟”,实现数据互通互联、资源共建共享,在市文化馆“社群微课堂”平台,推出了600多节文化艺术课程,累计线上培训超20万人次。

(二)加强阵地建设,织密“文化网”。建设文化阵地,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精神富有提供“物理空间”,让人民群众有参加文化活动的“固定场所”。有了场所,文化就有了“触角”,可以延伸到基层,走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共享文化空间、乐享文化盛宴。对标“十四五”期间全省要高标准实施“市有‘五馆一院一厅’、县有‘四馆一院’、区有‘三馆’”建设目标,xx市共谋划了28个文旅设施项目,完成了市图书馆“图书一键借阅”升级开发,实现县(市、区)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源一键获取。

(三)满足群众需求,架起“连心桥”。当前,群众对文化需求呈现更加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任务。为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构建网络化、移动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我市以“文艺赋美”为依托,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常态化开展街头展演,打造多点、高频、流动的文艺景观,拉近艺术与大众的距离。

二、分众化开展惠民文化活动,为群众生活“加码”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文化发展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始终扎根群众需求,为群众带来丰富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一)让文化活动更接地气、更暖人心。文化活动要创新载体、活化形式,让文化活动更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做到“让群众演、演给群众看”。文化活动要突出多元性、多样性,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为主线,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引导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我市持续擦亮“欢乐xx”百姓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品牌,推出“婺州窑”“黄宾虹书画”等精品展览,开展“悦读xx 书香满城”行动,举办“4·23”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节、未成年人读书节、长三角阅读马拉松等大型阅读推广活动,进一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让文艺队伍更受欢迎、更润人心。文艺团队是传递文化的专业力量,要加强新文艺群体和民间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文化朋友圈”“文艺交流群”。我市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会、妇联、文联等群团组织优势,打造特色文艺骨干队伍,实施“文化下派员”制度、强化基层文物保护员队伍建设、“文旅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强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开展“送文化”“育文化”“文化走亲”等活动,以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三)让文化服务更具动能、更聚人心。公共文化服务要想向更大范围、更深领域扩展,需要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社会的参与。要在实践中将文化惠民、文化消费、文旅发展有机结合,有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标准化、优质化、个性化迈进。我市充分擦亮xx文化标识,打响上山文化、南孔文化、宋韵文化、黄大仙文化等文化品牌,做强国际商贸城、横店影视城、婺州古城、xx山等文旅IP,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xx)李渔戏剧汇,邀请全国10个剧种、15个优秀剧目同台竞技,进一步打响李渔戏剧IP,让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更具xx味。

三、多元化打造特色文化精品,为xx形象“添彩”

文艺创作是文化传播的关键所在。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歌颂人民,实现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用文艺展现本地区的历史之美、文化之美,激发人民群众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助推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厚植红色文化感染力。丰富文化供给,增强群众对文艺作品的认同感,离不开挖掘红色文化这座富矿。新时代环境下,如何擦亮红色文化的底色,将红色基因传下去,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要发挥好革命历史题材故事感人、情感强烈、富有正能量等优势,吸引群众了解,尝试运用更多艺术形式进行传播。作为一座红色文化名城,我市立足《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地资源优势,形成4条红色文旅带35条县域精品线路,推出“真理号”红色专列,实现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行走式教育、可视化呈现。

(二)深挖本土文化影响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要突出地域属性,只有深挖本地的文化符号、历史基因、地域特色等内涵,充分运用优势文化资源,避免文化服务的同质化,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我市持续扩大“婺风遗韵”品牌影响,举办“婺风遗韵·春天里”xx非遗周等系列活动160余场,打造“婺韵金声”“山乡文艺轻骑兵,山水之间有回音”等活动品牌,婺剧《踏摇记》《义乌高华》等5个剧目在第十五届省戏剧节中斩获11个奖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婺剧《三打白骨精》好评如潮。

(三)加强文化宣推穿透力。新媒体整合了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交流传播方式,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和路径,能够助推特色文化“出圈”“破圈”。文化数字化是战略大背景,要积极运用融媒体等平台,完善群众参与文化文艺评选、赏析和传播的新途径。我市创新打造“信仰”“创业”“共富”三大直播间,推出有礼主题公园、有礼示范圈和有礼BRT专车,开发智慧公共服务新模式“共富百花会2.0”等宣传平台,持续增强文化辐射力。

48 2932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