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外市外地考察学习的报告

网友 分享 时间:

关于赴青岛、威海、烟台考察学习的报告

9月11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市招商考察团,赴山东青岛、威海、烟台等地招商引资、考察学习。三天时间,我们实地考察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三市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蓝色经济、文化旅游、开发区建设、品牌企业发展等工作。考察时间虽短,但使我深受启发和震撼,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差距,增强了加快发展、高起点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一、感受与启示

考察的三个城市,城市建设规划起点高,发展产业品牌意识强,开发旅游创新举措多,打造园区开放程度大,可谓是宽视野、高起点、大手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首先,科学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所考察的三个城市,都对城市规划就是生产力的认识十分深刻,都把搞好规划作为抓好城市建设的头等大事,都高标准建设了规划展览馆。青岛在60多年前就制定了城市初步规划,并历经多次调整,得到国务院审核批复,全国的两次城市规划大会都在青岛召开。他们坚持“每一寸土地都要有规划的用途,没有规划用途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开发”的原则,建立总规、分区、控规、法定图则和修建性详规五位一体的规划体系,形成覆盖面广的全域规划,重大建设项目采取国际招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规划设计,确保了一流的建设水准。

其次,品牌经济是带动发展的主力。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象征。考察的三个城市,一方面打造国家级城市名片,先后获得了全国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文明城市等“国”字号品牌,扩大对外影响力,引领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和品牌经济,壮大经济实力,带动城市发展。青啤、海尔、张裕葡萄酒、中集海洋等知名品牌,既有传统的也有高科技的,城市和品牌相辅相成,成为经济的脊梁和对外的形象。

第三,文化旅游是经济增长的支撑。考察的三个城市,都是紧围“山、海、岛”而建,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山东滨海旅游的主体,旅游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都在15%左右。他们的旅游之所以发展快,就是紧紧以城市为依托,把目标定位在现代化、国际化、大众化上,打造国际性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在旅游项目包装上,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创意,融入到城市发展规划中,比如青岛的海底世界、烟台的张裕葡萄酒文化博物馆,通过大项目带动,发展海滨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构建大景区、打造大品牌、发展大旅游,使之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建设中的先导产业。

第四,对外开放是园区开发的引擎。考察的三个城市都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他们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建大园区、上大项目,集中体现了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干事的气魄、创业的胆识,为加快发展储备了充足后劲。烟台的高新区是首批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工业园区、全国第一家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威海的韩乐坊--韩中自贸区是中国首家韩式主题商业文化园区,不但起步早、规划起点高,而且对外开放度高、经济实力强,聚集了大批特色产业项目,特别是吸引了国外品牌企业入驻,带动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二、比较与差距

这次考察的三个市都是沿海开放城市,是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很高、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居环境俱佳的城市,基础条件、人文环境等非常优越。我们虽然与他们的不可比因素很多,比如在区域位置、交通条件、自然气候、体制权限、财政收入等诸多方面具有客观条件上的差异,但与他们超前的发展理念、创一流的境界、规划的标准、管理的经验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思考和借鉴。

一是发展理念上的差距。所考察三市提出的目标都是面向全国、世界的,规划也是50-100年不落后的,并把城市环境当成对外开放的硬环境、硬任务,他们思路理念超前,处处体现大气魄、大手笔。我们的差距最根本、最主要的还是思路理念和工作力度上的差距,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不强,缺乏用高端一流和放眼全国、全球的眼光谋划发展的勇气魄力,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到行动上的力度不大。

二是城市规划上的差距。某市最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是2021年公布的未来20年的发展规划,但目前只配套了中心城区97平方公里的详规,没有形成全域规划和整体规划体系,尤其是城郊区域没有详规,存在规划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布局和城郊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是经营城市上的差距。所考察的三市都把城市看作一个整体,把城市土地、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品牌、文化等都作为城市经营的资源,重组、营运和盘活,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使城市发展走出了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道路。但目前我们的经营城市仅仅是以土地为资源筹措城市建设资金的方式,还是初级的原始的做法,就是一种差距。

四是项目支撑上的差距。我们的对外开放程度不够,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主动出击引大项目、好项目的少,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坐等上项目的多;项目的数量多、总量大,但整体上起点低、规模小。突出表现在文化旅游业发展上,缺乏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也没有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的大景区、大机制,吸引力、竞争力都比较弱。

五是品牌带动上的差距。一方面缺乏知名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另一方面缺乏综合性的城市品牌。虽然我们拿到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县区等国家级牌子,但都是专业性的,没有如全国文明城市这样反映城市综合实力的牌子,在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对外吸引力和影响力上有差距。

三、思考与建议

1.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加快完善城市规划。科学的规划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建议市规划部门要把完善城市规划作为推动城市健康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来抓。一是加快编制全域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在进一步完善9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的基础上,加快编制50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建设性详细规划,突出超前性、预见性,形成统一、科学的城市规划体系。二是着力突出地方特色。在规划设计中,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即要保持好汉唐文化风格的建筑文脉,做到建设项目与城市环境相融,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协调一致,使城市建设更具地方特色。三是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对标志性地段、城市出入口、大型居住区等重点区域建筑,要积极面向国内外一流设计机构征集方案,建设一批高规格、现代化和富有影响力的标志性精品工程,拉近与一线城市的差距。

2.突出精细化管理、高效益经营,着力打造城市品牌。把城市环境作为重要的竞争要素,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的“三高”方针,完全渗透到城建城管的方方面面,使城市环境实实在在的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由管理城市向经营城市的转变。一是提高人居舒适度。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园林绿化档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进城区公园建设等人文景区建设,在为市民增添休闲娱乐空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二是提高城市影响力。积极借鉴青岛啤酒节、威海人居节、烟台葡萄酒节等国际大型活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新能源博览会、文化博览会影响力,充分挖掘区内奇石、湿地、文物古迹等资源优势打造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赛事品牌,增添城市发展活力。三是提高综合竞争力。以建设国际明星城市为抓手,立足实际、挖掘优势,坚持抓好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等创建工作,力促引发连锁效应,为聚集人才、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奠定基础,带动文化旅游商贸等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经营效益。

3.围绕彰显大气魄、构建大旅游,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按照市委马书记提出的“彰显大气魄、构建大旅游、打造大景区、形成大品牌、促进大发展”的思路,全力做大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经济大发展。一是完善思路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可操作”的原则,统一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和重点景区建设规划,着眼大区域开发资源、完善设施、配套服务,形成区域旅游特色,推进旅游业发展。二是突出项目带动。依托现有的历史文化、生态观光、戈壁沙漠、湿地水库等资源,着力建设体量大、旅游项目多、吸纳能力强、功能配套完善的汉唐文化、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大景区,打造旅游品牌。三是推进产业融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体育、农业、商贸、科教、城市景观、地产、工业等多个领域充分对接、互动,创新旅游业态,丰富旅游内涵。

4.依托大项目带动、大开放引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机遇,依托地处黄金节点的区位优势,坚持招大引强和培大育强双轮驱动,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一是持之以恒抓招商。充分利用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园区和构建大景区、发展大旅游的平台,紧盯“三个500强”,主攻知名品牌企业,加大沿海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实现常态化、日常化,为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聚力攻坚抓项目。优化发展环境,健全服务机制,强化目标责任,把项目服务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按照“年有目标、月有计划、周有安排、日有落实”的思路,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推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三是不断创新抓品牌。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引导企业创品牌产品、创品牌企业、做品牌产业,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鼓励大禹节水、神农种业等进出口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外贸经济稳步增长。

35 2706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