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基层工会经费收、管、用情况调查报告

云海 分享 时间:

县基层工会经费收支情况良好,管理规范,使用合理,保障了职工权益与福利,促进了社会和谐。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县基层工会经费收、管、用情况调查报告”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县基层工会经费收、管、用情况调查报告

工会财务管理是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工运事业发展提供着坚实的物质保障。近年来,X县总工会针对全县大部分基层工会开展职工活动缺乏经费的实际困难,不断探索壮大工会经费的新思路、新措施,确保工会经费收得到、管得住、用得好,使得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规范,有效的服务了全县工会工作。为进一步掌握基层工会经费收、管、用情况,了解新形势下职工需求,县总工会甄选40家基层工会,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展开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一)基层工会单位构成比例

1.按单位类别划分。行政事业单位工会3家,非公企业35家,其他工会组织形式2家。

2.按单位行业划分。教科文卫类3家,汽车销售行业3家,食品加工业9家,制造业10家,化工医药行业8家,能源行业2家,餐饮业3家,供销商贸2家。

3.按单位规模划分。职工人数100人以上的12家,占30%;职工人数50到100人的18家,占45%;职工人数25人以下10家,占25%。

(二)基层工会经费收入情况

1.工会经费收缴拨付情况。一是按照法律规定,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事业机关单位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拨缴工会经费。近年来,县工会坚持全总"一改三策"的工会财务工作总体思路,建立了工会经费委托地税代收和实行财政划拨"双轮驱动"的经费收缴模式,利用地税点多面广、征管制度完备等有利条件,积极畅通基层工会经费收缴渠道,大大提高了非公企业工会经费收缴率。调查发现,职工队伍相对稳定的行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基层工会经费每年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如汽车销售、食品加工、能源行业增幅相对较大;100人以上的12家基层工会,20xx年上缴经费数平均增长在15%以上。二是由县总工会统一代管的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逐年增长。即自20xx年起,实行财政划拨工会经费,每年由县总工会向县财政局上报经费预算,县财政局实行统一代扣,年初一次性给县总工会划拨代管工会经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据调查统计,20xx年、20xx年、20xx年县财政划拨工会经费逐年增长,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此项创新举措是对工会经费传统收缴模式的重大突破,进一步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2.会费收入情况。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收交工会会费的通知》的精神,工会会员每月应向工会组织交纳工资收入百分之零点五的会费。调研的40家基层工会组织中,约20%的基层收取了会费,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工会会费使用比较规范,而非公企业中,泰丰生物、宗世世家酒业、金润宝4S店、华泰龙家俱等5家基层工会向会员收取会费,并做到了取之于会员,用之于会员。

3.行政补助经费和其他收入情况。随着近年来工会工作的深入推进,单位行政方对基层工会工作更加重视和支持,给予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大,有效的弥补了工会经费的不足。据调查统计,20xx年行政补助经费达10万元以上的1家,5万元到10万元的5家。此外,也有的基层工会,如餐饮业、供销商贸业工会通过宣传或联谊活动,积极争取县级工会补助和相关企业的经费赞助,为工会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财力保障。

(三)基层工会经费使用情况。虽然基层工会经费来源有限,收入较少,但是所收到的工会经费主要用于职工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劳动竞赛、困难职工慰问、平时看望生病住院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了职工身上。

1.职工活动支出情况。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基层工会每年都举办元旦(春节)联谊会、开展篮球赛、趣味运动会、郊游、手工艺品制作比赛、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职工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各类技能竞赛活动。调查数据显示,基层工会职工活动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60%以上。

2.维权支出情况。主要是工会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开展的法律服务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等方面。调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较多的化工医药、制造业,还有餐饮业、供销商贸业、劳务派遣等人员流动较大的行业中,工会组织在维权支出方面所占比重较大,约占全年总支出的20%。

3.业务支出情况。主要用于工会组织各种培训和学习交流的支出,这项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20%.

调查数据表明,与以往相比,基层工会经费支出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支出项目有所增加,工会经费使用重心下移,服务职工、维护职工权益的职能作用日益凸显。

(四)基层工会经费管理情况。随着基层工会经费收入大幅增长,工会组织职能不断增强,工会领域不断拓宽。一方面引起了基层行政对工会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工会组织自身以及职工和社会舆论对工会经费收支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县级工会也加大对基层工会经费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度,促使基层工会经费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

1.有条件的基层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上均给予了充分的保障。规模以上企业工会财务人员有一定专业知识,大部分基层工会制定了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经费使用等一系列财会管理制度。

2.工会经费预决算工作不断加强。大部分基层工会做到年初做预算,年终对照检查,年末做决算,保证有计划的合理使用经费。

3.工会经费使用透明度不断提高。调研的基层工会中,独立建立工会账户的28家,占70%,经费开支实行了集体领导下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的占65%,大额支出由工会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在每年的职工大会上公布工会经费的收缴、使用、管理情况,自觉接受职工的监督。

4.工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所提升。绝大多数基层工会都能积极参加县工会开展的工会财务知识培训,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

二、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对工会开展活动与维权工作的需求

本次调查召开座谈会43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495份。从与基层工会职工座谈中获悉,职工对工会工作是满意的,同时也对开展工会活动、维权等方面工资寄予了新的希望。

(一)工会活动多元化。职工的个性要求越来越高,对各类业余爱好的专业方面需求不断增强,希望工会多组织能让一线职工参加的各种行业间的技术创新、比武之类的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二)加大维权力度。非公企业职工要求在企业管理上要有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同时要求企业执行劳动合同制度,规范用工。希望工会在职工工资分配、劳动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切实增大维护权益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特别是对生活困难职工和困难群体的权益给予有效的维护,要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作用。

(三)强化维权手段。工会要坚持原则,敢于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根据职工群众的实际需要,争取多种渠道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工会工作应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求发展,在"实"字上求效果,真抓实干,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取信于职工群众。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调查中发现部分基层尤其是非公企业工会往往因意识、机制、管理、人员上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基层工会经费使用不规范,管理流于形式,经费作用得不到应有发挥。

(一)法律意识淡薄。一是有的企业主法律意识淡薄,对工会性质及工会财务相关政策、规定了解甚少,不能依法拨缴工会经费,不设立工会财务组织机构,不能独立管理和使用工会经费;二是有的工会主席法律意识淡薄,工会组织没有地位,对涉及职工工资、福利、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等有关切身利益的事项不敢与企业协商,尤其化工医药行业工会主席,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时怕"被炒鱿鱼"有后顾之忧。

(二)工会经费收缴困难。在客观上,非公企业点多、面广、发展不均衡,生产经营不稳定,导致其经费难以全面足额收缴。部分企业(如大北农科技公司)、餐饮、供销商贸行业有税费减免政策,劳务派遣行业和新社会组织由于其工资总额难于确定或工会经费缴纳主体难以确定,使得工会经费无法收缴。在主观上,由于企业主对经费是税前列支的情况不理解、不配合,不愿意拨缴工会经费,有的认为企业是私有的,企业能保障工会活动经费就行了,提不提工会经费无所谓。企业不计提、不足额拨缴工会经费,使得工会经费收缴大打折扣。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基层工会不能按照新《工会会计制度》和《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通知》规范财务工作,缺少经费预算、决算管理办法、结算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使得财务管理不规范,工会经费支出不合理。如:基层工会在财务制度、预算管理方面执行不力,没有认真编报工会经费收支预决算、有的只有决算没有预算,有的编报预、决算不符合要求;有的基层工会经费开支随意性大,经费开支不能围绕工会工作,甚至有的工会成了单位发放补贴、奖金、福利的"福利"账户。

(四)经费使用不独立。有的企业行政方不能充分认识工会经费独立使用的合法性和必要性,虽然单独建账,但在经费使用中工会主席却要看行政方"脸色",没有实际审批权,经费被行政挪用,还有的基层工会以经费少,开展活动困难为由,不开设工会独立账户......工会经费不能完全做到独立使用、独立管理,基层工会组织就无法履行职责、正常开展各项活动。

(五)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从调查结果来看,职工人数少、工会经费少的基层工会一般都没有专门的财务组织机构,工会财务人员无证上岗、兼职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兼职干部的角色冲突,精力有限,缺乏财务知识,对工会会计日常业务不能按规定要求处理。如有的单位原始票据不规范,开展活动购买毛巾等奖品,为购买方便或价格便宜,在小市场购买,没有正规发票;有的以收据代替,虽然收据上经办人、审批人、具体数量、支出金额等要素较为齐全,但不是正规发票,不能作为报销凭证;有的基层在职工生活困难补助、送清凉物品领用中经常是集中代领,其经费、物品是否发给了职工本人,难以监控,存在漏洞。这些现状折射出我们基层工会干部财会知识匮乏,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四、建议与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全面纵深发展,非公企业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重点对象,在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政策要求下,如何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缴、管理、使用是县级工会的重要任务。

(一)拓宽经费来源,夯实工会家底。县级工会既要想方设法破解经费收缴难题,拓展工会经费来源的渠道,又要使工会经费收入合情合理。一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使非公企业工会了解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主动、及时、足额缴纳工会经费是其应尽的责任。宣传动员会员依照《中国工会章程》,按工资收入的%向所在基层工会交纳会费,是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要从执行法规入手,收好工会经费。基层工会要督促本单位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及时足额计提拨缴工会经费,县级工会则要定期与税务部门沟通,掌握工会经费代收情况和进度,协调解决收缴难题,扩大收缴面,促使工会经费收缴稳步增长。同时,县工会按政策比例返还基层工会经费,确保基层工会做实"家底"。三要引导基层拓宽渠道,充实工会经费,服务企业发展。如科学利用企事业资源开源节流、争取行政方财力支持、向社会拉赞助,通过开展有社会影响的、服务大局的职工活动,争取县工会经费补助支持等多种方式扩充工会经费,更好的服务职工、服务企业发展。只有基层工会组织经济实力壮大了,才能为各项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二)拧紧管理阀门,推动规范化进程。要多措并举推动基层财务工作规范化管理。一是完善内部制度建设,加强经费收支预决算管理,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和财务行为,注重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实效,实现财务工作规范化建设目标。二是根据经费独立原则,督促基层工会按规定要求做好日常会计核算业务。经费不能独立和难以建账的基层,县级工会可以探索成立工会核算中心,集中工会财务力量针对基层工会代理记账管理,规范基层工会经费管理和使用。三是加大工会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把有责任心、公道正直的人选推荐到工会领导班子上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建设一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工会财务人员队伍。四是建立长期的财务检查和经审监督工作机制,实现监督常态化。以审促收、以审促用,促进经费规范管理使用的同时,发挥经审工作促进财务工作的积极作用。

(三)把牢经费使用方向,彰显工会作为。县级工会要严格工会经费管理,在围绕企业发展、服务职工、服务工会活动上做功课,提高基层工会经费使用绩效。一是按照全总的《关于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通知》规范工作,对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实行公开、透明,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把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切实做到工会经费用的合理、职工满意。二是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指导基层工会把经费的重点用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送温暖工程、困难帮扶、劳动竞赛、就业培训和职工活动上,特别要向重点工作、重点职工群体倾斜,充分发挥工会经费使用效能。三是县级工会立足本职,在做好职工技能素质提升、职工帮扶救助、工会财务规范化建设、工会组织自身建设等基础工作同时要服务大局,在县委政府领导的民生建设工作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稳定职工队伍,维护好职工利益,凝聚职工力量,引导职工为企业发展、社会经济建设做贡献,彰显工会作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何提高工会经费收缴率,夯实工会"家底",规范管理和使用经费,推进基层工会财务工作规范化进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细致扎实、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使有限的工会经费更好的服务职工、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推动工会事业再上新台阶。

35 4256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