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范例4篇】
【导言】此例“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范例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第一篇】
复习内容:
一般应用题。
复习要求: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解答一般应用题。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复习一般应用题。
让学生说一说解应用题的步骤一般是哪些?
二、练习。
1.全体学生做课本第67页与复习第3题,指名学生板演,后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问: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教师归纳:“这是有关联的三道应用题,最后要求的问题是相同的,第一个条件也相同,只是其余的条件不同。有的可以直接算出答案,有的需要先算一步才能求出解答最后问题的条件,有的需要先算两步才能求出解答最后问题的条件。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通过画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找出正确的解答步骤。解答以后,还要进行检验。通过以上的检验,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三道题的联系。
2.农具厂计划20天生产农具7件,由于改进技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0件。(根据下列算式,写出每个算式所表示的问题)
(1)7÷20
(2)7÷20+40
(3)7÷(7÷20+40)
(4)20-7÷(7÷20+40)
3.做课本第67页第4题。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同时让两名学生做在黑板上,然后说一说两种思路有什么不同。(一种是先求出下午又用了多少千克柴油,再求这一天用多少千克柴油;另一种是先求出这一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顷,再求这一天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柴油。这两种解法都要先求出每耕地1公顷用多少千克柴油。)
4.第5题。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第(1)题。做完后,请一、两名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算出得数后,可以怎样检验。
再让学生看第(2)题;指名学生改编题目。让学生说一说改编后的`题目与原来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解答。
5.做课本67页第6题。
(1)先学生审题,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并结合线段图说出两人运行的方向、速度等条件。指出求的是什么。学生独立计算。
(2)学生独立改编,并解答。指名学生到黑板画出改编后的线段图,并结合线段图指出两人运动的方向、速度等条件,说明改编后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与原来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结合以上两题的解答和对比,请学生说一说,在解答这样的行程问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检验。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六第9、10题。
第9题,着重分析在这道题里怎样求”速度和“。求”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第10题,着重分析这道题中两辆汽车运行的方向、以及经过的时间与两车距离之间的关系。
四、作业。
练习十六第7、8、11、12题
课后: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教具和实物图进行演示,对分数问题要找出标准量。分析数量关系,在解答。
教学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怎样把立方厘米化成升?
二、练习
1、做“练一练”的。第4题。读题理解题意用实物演示这个长方体油桶的形状,再让学生讨论解答方法。
2、做第6题,要学生先估算,再计算。对学困生要进行指导。
3、学生自己做出第7题、第8题、第9题。
交流时,要说出等量关系式,再列式计算。
4、解方程,先指名说一说解方程的步骤,再解方程,也可让学困生板演。
5、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估计下列学生分别占本班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再进行调查。
各类学生占全班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情况单位:%
各类学生占全班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情况
估计
调查结果
男生
近视眼的学生
睡眠时间不到10时的学生
喜欢唱歌的学生
三、。
板书设计:
与复习(二)
发芽率ⅹ-5/8=15
解:(1-5/8)×ⅹ=15
3/8ⅹ=15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掌握和复习知识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觉复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归纳、本单元的知识点。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一下这个单元的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引导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点。
提问:回忆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又有哪些主要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试着归纳出来吗?
学生自己试着归纳,然后请学生汇报发言,集体补充。
老师随着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板书如下
2.应用知识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1页的第1题。
先独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
然后讨论:分数意义是什么?分数单位是什么?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2)完成教材第101页的第2题。
让学生先将这7个分数分类,再说一说分类的依据,每一类分别是什么分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完成教材第101页的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比较分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怎样分别比较分数的大小。
(4)完成教材第101页的第4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分数化成小数和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再完成题目给出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练习。
提问:互化时要注意什么?
(三)思维训练
1.分数是真分数,而且可以化成有限小数,x最大是几?
2.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3,如果分母加上17,这个分数就可以化简成言,这个分数是()o
3.一个最简分数,把它的分子扩大2倍,而分母缩小到原来的后,正好等于,这个分数原来是()。
(四)课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概念更加清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应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并能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训练
1、口算。(前8题指名口答,后4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交流方法)
1/4+3/46/7-2/71又1/3+1/62/5+1/3
/2510-3又1/+2又1/48又1/7-8
又2/15-2又13/155又9/+1又5/14
(1又2/5+5/6)1又1/4+
2、揭示课题:复习。
二、回顾,加强练习
1、。
(1)引导学生回顾知识内容,并举一些相应的例子。
教师板演:
真分数加减法比较同分母、异分母分数
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加减法相加减时方法的异同
统一成小数计算的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统一成分数计算的
(2)学生分别计算所举例子,并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评改。
2、练习。
(1)填空
A、同分母相加减,只要把()相加减,()不变。
B、分子是()的分数等于0
C、分母不同的分数,因为()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减。
D、整书加法的()律、()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使用。
(2)填框:
5/7+3/7=()5又7/8-3/8=()
1/2+3/7=()5又7/8-5/6=()
教学过程
备 注
4又3/14+3/7=()5又7/8-1又9/10=()
+3/7=()5又7/=()
(以上练习注意抓好信息反馈,强调方法的比较及应用)
3、: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及方法,注意强调对结果的处理。
三、自由编题,深化练习
1、明确编题要求。
(1)编一道分数加减混合算式题。
(2)编一道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3)编一道可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分数加减混合或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2、学生自由编题,并同捉交换计算,算后评改。
(教师巡视,指名典型题目板演)
3、反馈。
(1)反馈结果。
(2)反馈计算思路。
4、练习。
(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0又5/6―3又7/9+5又3/―5又9/16―716
9又4/15+(1又1/4―4/15)4又7/16+-2又3/20
(2)判断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错误的'改正过来。
5又3/8―2又5/9―1又4/9(2)4又5/6―(+1又5/6)
=5又3/8―(2又5/9―1又4/9)=5/6―1又5/6+
=5又5/8-1=3+
=4又3/8=
(3)+1又2/15+―2/15
=(+1/56)+(1又2/15-2/15)
=8+1
=9
四、课堂
师生谈话共同: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对分数加减法有了什么新的知识?
(2)计算中要做到认真、细致,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五、课堂作业
1、解下列方程:
2又5/12+χ=5又3/-χ=2又7/9
2χ+4又7/8=χ-=6又1/4
χ―(2又1/3+4又3/4)=11/122χ+5又1/5=8―1又4/5
2、《作业本》
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学生都理解,关键是学生没有选用合理的计算方法,没有养成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上一篇:高考文综知识点总结(精编3篇)
下一篇:小学暑假工作总结范文(5篇)